3论大学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大学制度文化 育人功 式、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 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具有调节的功
能 隐性课程
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 能,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
规划、教育组织形式、目标、传统与习 性,道德情感形成具有自发性和情境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 俗,乃至心理氛围中”。一所大学的振 性”。大学制度文化对学生产生的作用
学术纵横
FAZHAN·XUESHUZONGHENG
论大学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
□ 肖福赟
摘 要:在大学的育人过程中,大 力,使他们成为关心政治,对人类对世 系,并传递出大学制度文化隐含着教育
学制度文化既体现着大学制度本身所 界对国家对社会对文化均有责任感的 及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给学生以暗示
具有的丰富的教育意义,也发挥着大学 ‘公共知识分子’和‘正直的具有道义感 和导向,都将对学生态度和认识的形成
性和长期性”,制度本身蕴含丰富的教 兴,需要一种蓬勃向上、勇攀高峰、永不 更多的是一种气氛的影响,使人与这种
育意义。制度上升到文化层面,它的影 懈怠的精神。要培养这样一种精神,必 情景相互作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
响将更为深远。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的客 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自然而然地获得一种道德情感与心灵
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大学制度文化既 精神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主观精神, 日常生活的现实情景中深刻地影响学
体现着大学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 使自然的人向文化人运动的过程。大学 生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对这种制度的
教育意义,也发挥着大学文化应有的育 制度文化“正是通过隐性课程的所具有 心理定势,体现为较稳定的认知、态度
讲、课堂纪律不佳,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规范学生的理性行为方面具有优先 地位。学生通过感知、记忆、思考、践 履这种理性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而认

现象屡禁不止。课余时间学习的人少、 打游戏看影视的人多,而真正想学习的 学生往往会受到寝室同学负面影响。二
同、内化使之成为道德结构中的有机 部分,制度从而变他律为道德自律。
[4]符文忠.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 的建设[J].课程与教法,2006(5).
[5]刘任丰、杜时忠.隐性德育课 程视角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J].教 育导刊,2006.8(上半月).
其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 为举止、道德情操、个性修养等方面起 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针对教育对 象、教育者的特征改进高校学生学风建 设,提出具体措施以期,建立学风建设长 效机制,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及《国家 中长期改革发展和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的重要环节。
一、基本现状 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学风
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依旧停留 在过去精英化的模式下, 不能适应大众 化、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大学培养人才 的要求。这样的背景下,大学对学生的 教育与管理势必跟不上社会对人才培 养的期望。囿于此,现有的高等教育的 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不太可能从根本 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有利于提高学 生学习主动性,学风建设的矛盾也就难 以短期内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 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1). [2]夏湘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和教师的价 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不可避免的受到 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的影响,这就给各 高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优良 的学风是高校品牌和声誉的重要指标,
造性,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道德心理品 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道德认识在人 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
质的内化,从造就学生的健全人格、健 的品德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灌输和说 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隐性课
康情绪和体察涵蕴之能力上下功夫,培 理,但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 程可以对学生道德行为起重要的约束、
通过暗示、舆论、从众、期望等心理机 制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对 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
学 钱
风芳

发展产生焦虑与其目标不明确之间的 矛盾、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学风建 设之间的矛盾、社会对大学培养人才的 要求与仍然在大学延续的传统精英化
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由若干相互作 用、相制约的因素构成的整体”。因 此,发挥大学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 时,要充分考虑方法的综合性问题, 来克服教育过程的局限性。由于大学 制度文化存在着由外及内的过程,要 使大学制度文化发挥最大效能,必须 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大学制 度文化特别是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必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层次育人功能”。
示源自文库认或赞成,形成对大学制度的总体
大学文化“以人文为特质,着眼于精神
(一)认识导向作用
看法。这种价值认同比任何道德说教方
建设,侧重环境熏陶,直接服务于人的
大学制度的根本作用在于营造有 式对人的影响更深远持久和有效。这也
全面发展。它具有隐含性、辐射性和蕴 序、合理、公平公正的校园环境,保证大 是大学制度文化发挥作用的最佳方式。

是“学风不浓”现状,主要体现在:学习 上不求甚解,学术讲座少人问津,学生
大学制度文化的规章设置、仪式和传 统的形成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

学术文章鲜有发表等。这些浮躁、功利、 散漫、虚夸、动力不足等学风的病理现
与教育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 体生动的环境。因此,大学制度文化

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学习需求与课堂教 学内容不匹配之间的矛盾、学生对自身
和自我发展的责任心,从而塑造健康和 化”为集体成员的“内隐文化”时,才算 大学制度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恰好提供
谐的人格,培养个人的批判意识、独立 真正发挥了大学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 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大学制
意识、怀疑精神和探究精神。在大学的 这一过程,也就是把制度文化中的客观 度文化所内含的伦理价值取向在大学
涵性,其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潜在的、缓 学成员的合理权益,引领良好的道德风
(三)行为规范作用
慢和长久的。它通过情感与心理中介的 尚。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
涵育和陶冶,利用环境的积极影响,调 行意义的认识,是学生对是非、善恶、美 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人的道德面貌
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与创 丑的理解、掌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 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达和说明的,
化意识,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积累大 统、校园气氛、集体舆论以及教师言行 例化、正规化,体现了大学对所有成员
学生的社会资本,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能 评价的强化,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 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大学人形成符合社
132
发展·月刊
FAZHAN·XUESHUZONGHENG
学术纵横
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大学制度文化在
摘 要:学风问题是社会问题在学 校的一个表象,它涉及到学校建设的方 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 高校领导和各部门、各学院的高度重 视,齐抓共管。
关键词:高校 学风建设 对策建 议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重要代表马丁· 特罗教授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 个阶段,即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 15% 以下)、大众教育阶段 (毛入学率 15~ 50%)和普及教育阶段(毛入学率 50%以 上)。我国经历短时期的扩招目前正处于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而根据毛入学 率的标准北京、上海等城市则已经进入
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经历几轮扩 招,其规模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并使得 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模式等随之 有所改变。但是,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 还没有根本改变,不少学校及教师的教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J].大学教育科 学,2006(3).
[3]陈琦.学校制度文化、隐性课 程、育人功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3(4).
文化应有的育人功能。同时,大学制度 的好公民’”。
发挥着导向作用。
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大学
二、大学制度文化发挥着隐性课程
(二)情感陶冶作用
教育中发挥着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 的基本功能
“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
为规范的基本作用。
大学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 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
观要求、符合教育基本规律的教育制度 和约束机制。但是,并不是制定了较多 的熏陶 (特别是这种良好的校风和传
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可以增强人 的规章制度就等于形成了大学制度文 统),可这种情感的形成尤其离不开隐
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人的主动 化。只有当规章制度这种外显文化“内 性课程的体验、熏陶、感染的作用机制。
人功能。
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创 与情感。大学制度文化的核心应是大学
一、大学制度文化发挥着文化育人 设一种能唤起学生高尚的情感、激发他 人对待大学制度的一定价值认可度。大
的基本功能
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精 学人(特别是学生)依制度行事,对制度
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 神氛围来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致达成深 内在的价值产生心理认同,在情感上表
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与至今仍然存在的
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思想的
传统精英化高等教育观念的冲突。西方
变化。执行某项制度的过程也是就某 一针对性事件或普遍性问题,反复说 理宣传的过程,争取得到学生内心的 认同。运用大学制度文化的动态与静 态管理相结合,在动态执行过程中增 进执行主体与被执行者的交往,增进 理解,放大育人效率。
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 知可感的一种具体生动的环境影响。良 规范作用。大学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
观”。从大学文化的教育功能而言,“大 好的大学制度文化就是这种环境不可 育课程的载体。大学制度作为一种外在
学文化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文 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学通过对文化传 的他律,将符合一定要求的伦理精神条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党委 不良现象,主要体现为:一是“学风不
其次,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学校学
组织部)
正”现象,表现为,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 风造成的影响。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2011 年第 04 期 / 总第 246 期
133
建 设 管 窥
高等教育观念之间的矛盾等深层次因 素。
二、成因分析 高校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不是 孤立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应 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既要分析学风问 题产生的内因,又要研究社会转型期带来 的多元化价值观等外因,不能简单归因。 首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大学人
须与学生思想工作相联系,在执行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