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
需要怎样的激励——“员工满意”还不行——企业需要责任心——负责任的员工——高标准绩效——能按目标来管理员工吗——管理的绩效——让员工了解情况——拥有管理者的愿景——参与的重要性——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公司的例子——工厂中的社区活动
员工需要什么样的动机才能达到最佳绩效?今天美国工业界的答案往往是:“员工满意度”,但是这个概念可以说毫无意义。就算它具有某种意义,“员工满意度”仍然不足以激励员工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
一个人很满意他的工作,可能是因为他能从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满足,也可能是因为这份工作足以让他养家糊口。一个人不满意他的工作,可能是因为他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满足,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有所长进,想要改善他和所属团队的表现,想要完成更大更好的任务。而这种不满其实是公司能在员工身上找到的最宝贵的态度,是员工对于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最真实的表达。然而,我们无法分辨员工之所以感到满意是出于工作上的满足感,还是因为对工作漠不关心;也无法分辨员工不满意是因为工作上得不到满足,还是因为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究竟多高的满意度才能称之为满意,我们也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如果问员工:“你认为这里是适合工作的好地方吗?”70%的员工回答:“是”,这究竟代表“高满意度”、“低满意度”,还是有其他意义?而这个问题又代表什么意义?每一位管理者都能以“是”或“否”来回答这个问题吗?我们能衡量公司的具体政策是否有效吗?如果问“你觉得在目前的时间规划下,你能够有效率地工作吗?还是常常需要等候零件?”这就是个有意义的问题。“停车位够不够?”也是个有意义的问题。但是“满意”却是无法衡量、没有意义的用语。
没有人知道我们试图从满不满意的角度来衡量的事情,有哪些对于我们的行为和绩效有任何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从激励员工的角度来看,对同事的满意度会比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还重要吗?还是两者都重要?我们其实并不清楚。
但是更重要的是,满意并不是充分的工作动机,只能算消极默许。对公司极度不满的员工可能选择辞职,或即使他留下来、很可能心怀怨恨,处处和公司及主管唱反调。但是满意的员工又会怎么做呢?毕竟企业一定会要求员工心甘情愿地投入某项工作,必须展现绩效,而不是默许而已。
企业之所以关心满意度的问题,是因为领悟到在工业社会中,恐惧不再是员工的工作动机。但是企业不直接面对恐惧不再是工作动机后所制造的问题,反而
将焦点转移到员工满意度上。我们需要采取的做法是以追求绩效的内在自我动机,取代由外部施加的恐惧。惟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而非满意度。
我们无法用金钱买到责任感。金钱上的奖赏和诱因当然很重要,但大半只会带来反效果。对奖金不满会变成负面的工作诱因,削弱员工对绩效的责任感。证据显示,对奖金感到满意未必足以形成正面的工作动机。只有当员工出于其他动机而愿意承担责任时,金钱上的奖赏才能发挥激励作用。当我们研究因工作量而增加的奖金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当员工已经有意愿要追求更高绩效时,发奖金才能导致更高的产出,否则反而有破坏力。
人们究竟想不想承担责任的问题,过去已经讨论了几千年,今天产业界又把它拿出来讨论。一方面,人际关系学派一直告诉我们,人们想承担责任,的确,他们必须负责任;但另一方面,管理者却又告诉我们,人们害怕负责任,简直避之惟恐不及。
两方面的证据都不太有说服力,但是所有的讨论也都文不对题。员工想不想承担责任根本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企业必须要求员工负起责任,企业需要看到绩效,既然企业不能再利用恐惧来鞭策员工,只有靠鼓励、诱导,甚至必要时要推动和促使员工负起责任来。
负责任的员工
我们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造就负责任的员工,这四种方式包括:慎重安排员工职务、设定高绩效标准、提供员工自我控制所需的信息、提供员工参与的机会以培养管理者的愿景。四种方式都非常必要。
有系统而慎重地持续安排员工到适当的职位上,从来都是激发员工干劲的先决条件。最能有效刺激员工改善工作绩放、带给他工作上的自豪感与成就感的,莫过于分派他高要求的职务。只求过关就好,往往消磨员工的干劲;通过努力不懈和发挥能力,专注于达到最高要求,总是能激发员工的干劲,这并不表示我们不应该鞭策员工工作,相应,我们应该让他们自我鞭策。惟一的办法是提升他们的愿景,把焦点放在更高的目标上。
一般员工的产出标准通常必然都是最低标准,因此不可避免的,会误导员工。企业甚至不应该公布这个最低标准(而且超过标准的人甚至还可以获得额外奖赏),以免员工会认为这个标准代表常态。的确,这样做很可能反而对轻易就能“超越标准”的优秀员工产生负面效应。他要么刻意压低产出,以免凸显同事能力不足;要么失去了对管理层敬意,因为他们居然如此无知,以至于定出这么荒谬的低标准。每当管理层试图提高标准时,他会第一个站出来抱怨。
IBM决定取消通行标准,让员工决定自己的工作标准,是很正确的做法,而结果也证实了这点。IBM的成功显示产业界应该更进一步为员工设定真正的工作目标,而不是设定产出标准。我们或许应该从员工需要有什么贡献着手,而不是从员工实际上能做什么着手。针对每一个职务,我们都应该有办法说明这个职务对于达成部门、工厂、公司的目标应该有什么贡献。因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工作,必须以目标来取代最低生产标准。但是即使是今天组装厂中的机械性工作,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加上一些技能和判断上的挑战,仍然可以设定有意义的目标。要激励员工达成最高绩效,同样重要的是,管理者也必须针对决定员工表现能力的各种管理功能,设定高绩效标准。
为了激励工人获取最佳绩效,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管理层必须对自己的工作绩效提出高标准。因为较好的管理职能,是决定工人能否达到最佳绩效的关键。
最打击员工士气的事情莫过于,管理者像无头苍蝇般瞎忙时,却让员工闲在那儿无所事事——无论员工表面上多么庆幸可以领薪水不做事,在他们眼中,这充分显现了管理者的无能。妥善拟订进度,让员工随时都有事可做,可不是一件小事;让设备保持在一流状态,勤于保养,或在机器有故障时,能立刻修好,也不是小事。最能激励员工绩效的就是把内部管理事务处理得无懈可击,通过这些活动向员工展现管理者的才干和他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也直接反映出管理者的能力和标准。
这个原则无论对销售人员或机器操作人员,对办公室职员或工程师都一样适用。管理能力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管理者是否有能力让员工在干扰最小的情况下,发挥工作最大的效益。最浪费成本的莫过于办公室主管一早上班后,让部属等着他看完所有的信件,并且加以分类,到了下午才拼命压迫下属赶工,以弥补上午损失的时间。如果工厂领班只顾着自己在工具房找替换零件(他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应该采购的零件),让其他工人站在一旁无事可做,他对削减产出的影响将甚于工会的呼吁。而如果总工程师储存了一批“备用”人手,把他们放在虚设的职位上,也会严重打击士气。这类规则不良的状况会降低员工对管理层的尊敬,让员工认为公司并不是真的在意他们的表现,因此也降低了他们为公司奉献的意愿。当有人说,这好比“犯了谋杀罪以后,居然还能若无其事地走开”,已经够糟了,但是拿下面一句话来形容公司的状况,杀伤力更强:“就好像在军队里一样,先催促你快一点、快一点,然后又要你等半天。”
一位聪明的工厂主管有一次告诉我,他只想让领班做好几件事情:保持部门和机器一尘不染,总是在三天前就把该做的工作规划好,确保工厂拥有最新的设备,以及适时更换老旧的工具,除此之外,其他什么事都不必管。他的继任者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