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
浙江省考研外国语言文学翻译理论知识点梳理
![浙江省考研外国语言文学翻译理论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f0a7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4.png)
浙江省考研外国语言文学翻译理论知识点梳理一、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翻译是指通过语言的转换,将一种源语言的信息与意义编码转化为另一种目标语言的信息与意义解码的过程。
在翻译理论中,有几个基本概念需要了解:1.1 源语言与目标语言源语言是指要翻译的原始语言,目标语言是翻译的结果语言。
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言的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的信息是核心任务。
1.2 文化因素与跨文化翻译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跨文化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并克服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
1.3 直译与意译直译是指尽可能保持源语言句子结构、词汇和语法,将其翻译为目标语言。
意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对源语言进行重新表达。
二、翻译理论的分类翻译理论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流派和分类方式:2.1 传统翻译理论传统翻译理论主要关注语言层面的转换,包括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处理。
代表性的理论有相当无理论、工科翻译理论等。
2.2 文化翻译理论文化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包括文化意象、价值观念、习惯用语等。
代表性的理论有劳德鲁普的文化翻译理论等。
2.3 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关注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包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文化交流等方面。
代表性的理论有新修订功能翻译理论等。
三、翻译理论的方法与技巧在翻译过程中,有一些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帮助提高翻译质量:3.1 目标语言优先原则目标语言优先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优先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则,尽可能使翻译结果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3.2 多元化文本处理多元化文本处理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修辞手法,以达到更准确、流畅的翻译效果。
3.3 注意上下文语境上下文语境是翻译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因素。
翻译时应仔细分析原文的上下文语境,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四、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翻译理论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范畴,也在实际翻译工作中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4.1 文学翻译文学翻译要求翻译者在保持原著意境的同时,注重目标语言的文化表达和美学效果。
翻译理论概述_英汉互译课件
![翻译理论概述_英汉互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fcd245a8956bec0975e308.png)
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 ●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 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 样。(泰特勒,1790) ●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 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 (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 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aaa223887c24028915fc337.png)
翻译概述(1)一、学科特点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
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
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
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
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
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
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国际斗争的必要武器。
翻译理论概述课件
![翻译理论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bb88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d.png)
中世纪翻译理论
总结词
中世纪翻译理论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 可读性。
详细描述
中世纪的翻译理论更加注重译文的流 畅性和可读性,强调在保持原文意义 的基础上,使译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
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理论
总结词
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理论注重译文的自然表达和修辞效果。
详细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强调译文的自然表达和修辞效果,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美感,同时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 性。
VS
跨学科研究的实践意义
跨学科的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翻译的 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和理解。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翻 译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的背景和特点,运 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更好地处理文化 差异和冲突。
全球化的视角与多元文化的交流
全球化对翻译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在多元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全球化视角下的翻 译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总结词
技术翻译涉及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要求译文准 确、专业、规范,能够满足特定领域的技术要求。
详细描述
技术翻译要求译者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 理解原文的技术细节和术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注 意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确保技术信息的准确传递。
口译
总结词
口译要求译者具备快速、准确地传达信息的能力,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等形式。
近现代翻译理论
总结词
近现代翻译理论呈现多元化和跨学科的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近现代的翻译理论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强调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02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英语翻译基本理论PPT课件
![英语翻译基本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f07527f61fb7360a4c650c.png)
– Translation is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Translation is an art, a bilingual art, a craft, a skill, an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021
22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a) In terms of languages • 1. Translation from native languages into
foreign languages • 2. Translation from foreign languages into
• The betterment of our command of the relevant languages
• The broadening of the range and scope of our general knowledge.
• By Zhou En-lai
2021
6
Course arrangement
perspective • prescriptive----descriptive • Literal translation ---- Liberal
translation •
2021
21
• 2.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各自产生于各具特色的中
翻译课理论知识点总结
![翻译课理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da03f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0.png)
翻译课理论知识点总结1.归化( domesticating method)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
2.异化(foreignizing method)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
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3.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如把汉语文本译文英语文本。
4.语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之间的翻译,如把方言译成民族共同语,把古代语译成现代语。
5.连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又称即席翻译,用于会议发言、宴会致辞、商务谈判、学术研讨等场合,发言人讲完全部或部分内容之后,由口译人员进行翻译。
6.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通常用于大型正式会议上,要求译员利用专门设备,不间断的进行边听边译。
7.信达雅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
8.可译性指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短语、小句或语篇可以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性程度。
9.形合(hypotaxis)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段(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10.意合(parataxis)之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1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即直接翻译,指译文基本上按原文的形式和结构进行翻译,但也并非是死扣原文,字字翻译12意译( free translation)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按译文的习惯将原文意义表达出来。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回顾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回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2f50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5.png)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总结词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语言学派、文学学派、文化 学派和社会学派。
详细描述
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关注语言之间 的对等和转换。文学学派关注文学作品的翻译,强调 译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化学派则关注文化背景和 内涵的传递,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社会学派 则将翻译置于社会语境中考虑,关注翻译的社会功能 和影响。这些流派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提高翻译的 质量和效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作。
01
02
03
增词
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原文中 没有的词句,以使译文更 加流畅、自然,补充原文 中隐含的译文更加简洁、 明了,避免冗余和重复。
词类转译
改变原文中某些词的词性 ,以适应目标语的表达习 惯和语法规则,使译文更 加地道、自然。
03
语言与文化差异
语言结构差异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 知识回顾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翻译理论概述 • 翻译技巧与实践 • 语言与文化差异 • 翻译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翻译工具与技术 •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01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 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信 息的传递和交流。翻译的性质包括语言性、文化性和 交际性。
总结词
文化意象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定形象或概念,对于翻译者来说,如何 处理这些文化意象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详细描述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需要进行适当的 解释或转换,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例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含 义截然不同,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
翻译理论知识点总结
![翻译理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e7c0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e.png)
翻译理论知识点总结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语言的语法结构、词汇选择、语言习惯等。
翻译理论是研究翻译过程的学科,它探讨了翻译的原理和方法,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将对翻译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定义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目的是使得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源语言的信息。
翻译的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文本,比如文学作品、科技论文、商业合同等。
翻译的过程包括解读源语言文字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组织语言篇章等。
二、翻译的类型翻译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分类。
按照翻译的形式可以分为口译和笔译;按照翻译的用途可以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按照翻译的对象语言可以分为中译英、英译中、中译法、法译中等。
不同类型的翻译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三、翻译的原则翻译的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翻译的原则包括忠实原则、通顺原则、信达原则等。
忠实原则要求翻译者要忠实于源语言的表达,不得随意增加、删减或变换原文的意思;通顺原则要求翻译的语言要通顺自然,不得出现生硬、拗口的表达;信达原则要求翻译的目的是让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源语言的信息,不得出现歧义或误导。
四、翻译的方法翻译的方法是指翻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采取的手段和策略。
常见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游移译等。
直译是指尽可能地保持源语言文字的形式和结构,对词句进行逐字逐句翻译;意译是指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表达习惯,对源语言的意思进行调整和转换;游移译是指在直译和意译之间进行灵活地跳跃,根据具体的翻译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五、翻译的难点翻译的难点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常见的翻译难点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语域差异等。
unit 1翻译基本知识与理论概述
![unit 1翻译基本知识与理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e2e550cb52acfc789ebc9f3.png)
保留直译。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第二节
一、直译 根据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语义交际理论”,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力求 使译文在语意表达方式、词序和句子结构等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地体现对 等原则,做到不仅保持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形似,同时保持它们的神似。直译并不等于两 种语言的机械对等,更不等于死译、硬译。
第二节
一、直译 例 3 So why do people attend conferences? The simple answer is to fur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to forward contract, to publicize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any faculty, trade or profession, to regulate trade, to promote ideas or concepts. 原译 那么人们为何参加会议呢?简单地回答,即:使科学研究与应用更上一个 台阶,使签约进程继续前进,使各学科、各行业、各职业最新的发展公布于众,使贸易 更加规范,也使思想和理念进一步提高。 改译 那么人们为何参加会议呢?简单地回答,即:推进科学研究与应用、推动 签约进程、宣传各学科、各行业、各职业最新的发展成果,规范贸易行为,传播思想或 理念。 译文评析
译文评析
第二节
二、意译 例 3 The client company should be open to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style and location of the event and the type of event program. 原译 对于展会风格、展会地点及展会议程类型的建议,客户公司应该保持对外 敞开。 改译 关于展会风格、展会地点及展会议程类型,客户公司应该广泛听取意见。 译文评析 原译采用完全直译的方式,将be open to译成“(对……的建议)保持 对外敞开”,没有考虑英汉语言在思维和表达上的差异,使读者感到 不知所云,甚至容易产生误解。改译尊重英汉语言的差异,在尽可能 保持两种语言对等转换的前提下,翻译中舍去字面意思,将其意译为 “广泛听取(意见)”。这样,既准确传达了原文的内涵,又保持了译文 的自然流畅。
翻译 基本概念理论汇编
![翻译 基本概念理论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1d0651f31126edb6e1a1000.png)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1.1 翻译的概念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
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
解释如下:(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
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
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理论(最新整理)
![翻译理论(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c2aeb9a45177232e60a2bf.png)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1.1 翻译的概念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
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
解释如下:(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
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
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大学翻译课知识点总结
![大学翻译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4413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3.png)
大学翻译课知识点总结翻译是一门要求翻译者不仅熟悉两种语言,还要了解两种文化背景的学科。
而大学翻译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翻译人才。
下面将对大学翻译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翻译理论1. 翻译基本概念翻译是指把一种源语言的文本转译成目标语言的文本的过程,旨在使得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源语言文本的信息。
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
2. 翻译原则翻译原则主要包括对等翻译原则、意译和直译原则、信达原则等。
对等翻译原则注重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结构,意译和直译原则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信达原则则要求在翻译中兼顾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3. 语言学基础翻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语言学知识有助于翻译者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
4. 文化意识文化是语言的载体,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翻译者需要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产生文化误解。
二、翻译技能1.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翻译的基本素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翻译者需要具备流利的口语和书面语能力,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信息。
2. 知识储备翻译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对各种领域的文本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不同的翻译领域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比如法律、医学、商务等领域的翻译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
3. 翻译技巧翻译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比如对等翻译、意译、直译等技巧。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掌握一些翻译工具的使用技巧,比如翻译记忆软件、术语库等。
4. 翻译实践翻译实践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翻译练习可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度,培养翻译者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翻译方法1. 直译直译是指尽量保持源语言的结构和风格,只在必要的情况下做出一些改动。
直译的特点是忠实于原文,同时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作出必要的修饰。
2. 意译意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放弃源语言的词句,而用目标语言的词句表达相同的意义。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9de7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a.png)
语言中蕴含的情感色彩是语用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需要关注原文的情感色彩,并在译文中进行适 当的表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完整传递。
语用等效与翻译策略
语用等效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遵循语用等效原则,确保译文在目 标语言中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包括语言功能、语用意 义和修辞效果等方面。
翻译策略的选择
总结词
遵循法律文件的严谨性
详细描述
商务合同的翻译实践需遵循法律文件的严谨性。译者应仔 细核对原文,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疏忽而 产生的法律风险。同时,在遇到法律术语时,译者应进行 深入研究,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
总结词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
详细描述
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要求时效性极强,因为新闻报道需要 及时传递给目标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快速准确 地完成翻译工作,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不受影响。
为实现语用等效,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 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以准确传达原文的 语用意义。
语用等效的评价
评价译文是否达到语用等效,需要考虑译文在目标语言中 的可接受度、表达的自然度以及读者反馈等因素,以确保 翻译质量。
05
翻译中的语言规范与风 格
语言规范与翻译
语言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 达习惯,以确保译文准确、流畅。
VS
异化
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 和文化特色,让译文读者了解不同文化。
增译与减译
增译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增加一些词语或短语,以使译文更加完整、流畅 。
减译
在翻译过程中,删减原文中一些不必要的词语或短语,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完整版)中西翻译理论整理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中西翻译理论整理汇总,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ffb48f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e.png)
(完整版)中西翻译理论整理汇总,推荐文档翻译理论整理汇总翻译腔(translationeses)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
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
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
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
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
3)译者自身水平。
奈达的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
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语言和文化。
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1. 中国的翻译理论家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1)严复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gracefulness2)茅盾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
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3)鲁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
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
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
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d5b656d31b765ce0508145b.png)
Wheelchair Accessible/ For Disabled Only残疾人厕所Automatic Flush免冲式厕所Sensor Tap 伸手出水Flush after Use请便后冲洗/来也匆匆,去也冲冲Toilet/Washroom/Restroom公共厕所Caution:Wet Floor小心滑倒Gentle Reminder温馨提示Drinking Water取水处Do Not Leave Your Belongings behind请你带好随身物品Keep off the Grass少一个脚印,多一份绿色Drive Slowly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Look out for coming traffic!别往火坑里跳(交通安全)20% Off八折优惠Beverage Not Included酒水另付do not know their ABC他们目不识丁2.If the public officials of higher authorities resort to bribery, those of lower authorities will follow. This is called “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译文】上级公务员行受贿,下级公务员也会效仿。
这叫“上行下效”。
3.Only the knife can save him.【译文】“只有外科手术才能救他。
”4. When I am Dead,My Dearest (C.G.Rossetti)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a)我不会重见那荫影,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b)我不会感觉雨天来临;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C)我不会听见那夜莺,Sing on as if in pain(b)一声声仿佛哀鸣。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e74d0bf84868762caaed540.png)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一、翻译定义: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有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12.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二、翻译标准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
翻译基础理论
![翻译基础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db1eaf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2.png)
翻译基础理论翻译的定义:一种语言活动,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
一种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
如果把写作必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带着手铐脚镣在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
“信、达、雅”(严复)信-------faithfulness忠实于原著达--------expressiveness译文流畅雅-------- elegance文字典雅(后人理解为:语言优美,切合原作风格)傅雷(1951)传神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叫“意似”,是翻译的最低标准。
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上和精神上同时一致起来,或称“形似”和“神似”,这是翻译的高标准。
钱钟书(1964)化境说化境就是原作想译文的“投胎转世”,文字形式虽然换了,而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神韵都原原本本地滑到了译文的境界里了,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迹,让读者读译作就完全像在读原作一样。
化境要求译文与原作在除了文字形式以外的所有方面相等一致。
奈达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对等,即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泰特勒(1792)同等效果原则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英语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费道罗夫等值翻译论与原文作用相符(表达方面的等值)。
译者选用的语言材料的等值(语言和文体的等值)。
Kantharina Reiss, Hans J. Vermeer and Christiane Nord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Nord的翻译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
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语气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翻译理论概述共36页PPT
![翻译理论概述共3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9a171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a.png)
翻译理论概述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1.1 翻译的概念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
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
解释如下:(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
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
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1.1.3 文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持文学观点的翻译工作者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或是一种善于创造的艺术。
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的艺术性改写”。
文学翻译的任务时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语言的艺术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性。
用矛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语言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工具,因而文学的形象性特征必然要在语言上表现出来。
文学语言的特征,诸如形象、生动、鲜明、含蓄、凝练、准确、风趣、幽默、辛辣、滑稽、悦耳、民族特点、地方色彩,还有行业习语、民间俚语、谚语等等,都是作家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创造出来的。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是辩证统一的,翻译要保存原作风格特点,因此要求译文生动形象、形神毕肖、雅俗等同、简介精美、词情并茂(《译学词典》2004:291)1.1.4 语义角度对翻译的定义语义角度下的翻译着眼于两种语言间的意义对等,正如Nida(1986)指出的那样:翻译就是语义的翻译。
Newmark(1988:5)认为,翻译是在确保作者文本语义正确的前提下,对语言的转换和改写。
Newmark(1982:22)认为,语义翻译,即译者在译入语语义的限制下,精确的将译出语转化为译入语。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151)认为,在语义翻译中,最为重要的是,译者是否将作者的语义精确地传达到译出语中,而不是译者是否用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将作者的语义传达到译入语中。
1.1.5 功能角度对翻译的定义功能主义者认为,翻译是带有特定目的的人类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目的通常是社会环境中的语言服务项目,译者应满足客户、读者的需求,同时应满足译文的功用和使用目的等。
Baker(2001:236)认为,翻译过程中不应受原文本、原文本对译出文本的影响或作者通过文本设置的特殊功能等的影响。
决定翻译过程的应该是读者、用户等对译出文本功用和目的的需求。
1.1.6 交际角度对翻译的定义交际主义者认为,翻译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
Newmark(1982:22)认为,交际性翻译,即译者尝试使译出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对同一篇文本产生同样的阅读效果。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21)认为,交际性翻译指向译入语读者的需求,采用交际性翻译方式进行翻译的译者并不把原文本看做是简单的语言单位,而是一种文本信息,同时,译者尽可能的保留原文本中的功能同时将其精确地反映给译入语读者们。
上面列举了翻译中的六种主要观点,希望能够帮助翻译初学者深入理解翻译的复杂本质。
由于翻译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我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人类活动。
1.2 翻译的评价标准翻译的评价标准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作为翻译过程的指导原则,其二是作为衡量翻译作品的标准。
一般来说,原文本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内容,二是形式。
下面我们将讨论的翻译评价标准将围绕着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展开:1.2.1 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提出的翻译评价标准国内外的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就翻译评价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看法:【中国翻译家】(1)严复:严复(1853—1921)在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今译:《进化论》)中于前言处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即:1、信(faithfulness):忠实准确2、达(expressiveness):通顺流畅3、雅(elegance):文字古雅严复同时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易曰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
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于外。
求其尔雅。
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
实则精理微言。
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则为达易。
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往往抑义就词。
毫厘千里。
审择于斯二者之间。
夫固有所不得已也。
岂钓奇哉。
……黄龙(1988:90)和劳陇(《翻译通讯》,1983 年第10 期,运用读者最乐于接受的问题,使译文得以广泛流传,扩大影响)指出:严复的“翻译三原则”中,前两个标准,即对于原文的内容的“信”和“达”是能够作为普遍标准的,但是第三个标准“雅”引来了不少批评之声。
因为严复认为,只有回到汉代以前寻求词汇和句法,才能够称得上“雅”。
同时,严复的“翻译三原则”饱受争议同样是因为,这三个标准自相矛盾,而严复却将这些标准放在一起。
但,严复的“翻译三原则”仍然在中国流行,只不过对于这三个标准的解释已经和先前不同了。
当今的许多翻译工作者认为,严复的“雅”实际暗含着“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的意思。
(2)鲁迅:鲁迅提出了翻译的两个标准,即:信(faithfulness)和顺(smoothness)鲁迅(《鲁迅全集》,第6 卷,348 页)指出: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于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
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应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
(3)林语堂:林语堂指出了翻译的三个标准,即: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和美(beautifulness)林语堂(《论翻译》,林语堂名著全集,1995:306)指出:翻译的标准问题,大致包括三方面。
我们可依三方面的次序讨论。
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
这翻译的三层标准,与严氏的“译事三难”,大体上是正相比符的。
……我们并须记得这所包括的就是: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第二,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
以译者所负的责任言,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全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译家的资格。
(4)傅雷:傅雷先生指出了神似(resemblance in spirit)的思想傅雷(《高老头》重译本,1951)指出:以效果而论,(文学)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神似而在形似。
(5)钱钟书:钱钟书提出了化境(reaching the acme of perfection)的思想钱钟书(《林纾的翻译》,1964)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6)刘重德:刘重德提出了翻译的信、达、切(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刘重德(《浑金璞玉集》,1994:9)指出:信于内容(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net of the original);达如其分(to be as expressive as the original);切合风格(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7)许渊冲:许渊冲(《翻译的艺术》,1984:26)提出了翻译的三重标准,如下表所示:【外国翻译家】(1)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拉色·泰特勒,于1790 年在他的《翻译原则探讨》(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了如下的三个标准:1、译作应该完全传达原作的思想(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译作的风格与笔调应当与原作保持一致(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in 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original)3、译作应当和原文的一样流畅(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泰特勒随后指出,上述“三原则”是按照其重要性排位的,当上述三者不能兼得时,应采取第一原则或第二原则而忽视第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