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童谣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应用的研究
开展客家山歌教学实践初探
客家山歌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相融合,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凤岗客侨文化的艺术美,是一种让幼儿学习家乡文化,获得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
我园教师从客家山歌运用于幼儿教学及实践开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积极宣传客侨文化,力求让幼儿园成为客家山歌传唱的重要基地,也让客家山歌成为幼儿园的一张文化名片。
一、客家山歌进校园(一)悠久的历史“客侨文化”的特色是“客家第一珠玑巷,岭南独此排屋楼”,包含了历史人文、风物建筑、山歌文化、象棋文化、麒麟舞文化、排屋楼建筑文化等。
被称为“具有《诗经》遗风”的客家山歌起源于唐代,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明清时期,客家人从福建迁入梅州、惠阳等地,之后再迁入凤岗并定居至今。
在千百年的辛勤劳作中,客家人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歌,当地人口耳相传,不断创新。
经过历史的沉淀,以及先进文化的熏陶,凤岗山歌整合了客家多地区的曲调特点,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客家山歌。
2012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授予凤岗“中国客家山歌之乡”的荣誉称号,这意味着客家山歌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
(二)传唱形式有利于传承文化客家山歌题材广泛,包含社会生产、家庭生活、男女情意等。
山歌一般采用七言四句的结构,歌词通俗易懂,韵律讲究,情趣盎然,且不同区域的调式不同。
此外,客家山歌具有“诗的外表、词的通俗、曲的韵律”,歌词中运用了赋、比、兴、重章、叠句、双关等手法。
据专家考评,客家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其文化源于中原,艺术风格传承于《诗经》,形式与唐代七绝相似,并受到了竹枝词及其他地方民歌的影响。
(三)丰富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客家山歌作为一种本土文化,尽管幼儿园没有特定的学习教材,但教师仍要引导幼儿自觉传承和发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客家童谣研究报告总结
客家童谣研究报告总结
根据对客家童谣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总结:
1. 客家童谣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客家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2. 客家童谣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常常是口头传承,不太受书面文献的影响。
3. 客家童谣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儿歌、儿戏和讲故事等形式,既有娱乐性,也有教育意义。
4. 客家童谣的形式特点包括押韵、节奏感强和简洁易学等。
5. 客家童谣的主题广泛,涉及日常生活、自然景观、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等内容。
6. 客家童谣在传统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文化角色,帮助儿童学习语言、培养情感和传承文化。
7.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客家童谣传统逐渐衰退,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
研究显示,客家童谣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儿童学习语言、培养情感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客家童谣逐渐衰退,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以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音乐教学探索
一、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童谣是一种传统的儿童文学形式,它以简单、易记的歌词形式传达出丰富的内容,通常由成人教唱给孩子,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童谣以其简单易学、有趣生动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幼儿教育中。
从音乐教学探索的角度来看,童谣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和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
童谣是一种具有韵律和节奏的歌唱形式,它的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朗朗上口,适合幼儿学唱。
通过学唱童谣,幼儿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为幼儿学习语言和音乐奠定基础。
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谣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动作、场景等,通过学唱童谣,幼儿可以在想象中融入歌词中的内容,形象生动地感受和表达歌谣中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再次,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能力。
童谣是一种具有集体性和互动性的歌唱形式,通过学唱童谣,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同伴共同演唱,共同感受歌词中的情感和意境,增进同伴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来说,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童谣作为一种传统的儿童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通过学唱童谣,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和音乐能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童谣的应用研究,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回顾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它具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浅谈客家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客家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客家童谣是流传在客家文化中的歌谣,客家人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童谣、念童谣,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客家文化。
客家童谣形式多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是客家人教育儿童的重要手段,如何将客家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上进行应用也是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一、收集整理符合幼儿年龄段的童谣。
客家童谣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幼儿的父母,爷爷,奶奶与这些民间童谣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在乡镇中长大的家长对于儿时的童谣也都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首先我们请家长共同搜集童谣内容,将自己小时候听过的,现在知道的写下来参与征集活动,使得我们的搜集活动进行顺利。
然后对客家童谣进行了搜集、筛选、整合出适合大、中、小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童谣。
最后编写成标准的客家童谣教材,教材要集知识性、趣味性、游戏性于一体,要能起到教育启迪、引导推广的作用。
第一,根据客家童谣的内容进行分类。
童谣有的描述客家风土人情,比如《四四方方一张台》;有的教育子女要孝敬父母,如《乌了哥》《禾毕子》等;有的勉励儿童要发奋读书,如《月光华华》;有的采用常见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物象为吟唱对象,如《火萤虫》《蟾蜍罗》《阿鹊子》等;有的童谣将热爱读书的精神灌输到孩子的心中,如《月光光》;有的作为劳动游戏的客家童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懂得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如《韭菜花》。
第二,根据童谣的难易程度、趣味性等进行分类。
小班幼儿,可选择结构短小、内容容易理解的童谣,如《羞羞羞》、《火焰虫》、《排排坐》,中班幼儿可选择《羊角咩咩》、《数字歌》等趣味性强的童谣,大班幼儿则选择《勤俭叔婆》、《老鼠子》等比较长而又朗朗上口的童谣。
二、将童谣灵活地运用到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活动之中。
客家童谣还可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中。
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我们每天安排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空间,并利用这些时间积极引导幼儿开展活动,如晨间活动,课间,饭后,离园前等自由活动时间。
闽西客家山歌课程实践方法探研
闽西客家山歌课程实践方法探研一、闽西客家山歌课程实践的背景与意义闽西地区是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地,这里的客家山歌在当地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客家山歌不仅是客家人的一种文化传统,更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他们的历史、生活、情感和思想。
闽西地区的客家山歌课程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客家山歌课程实践可以促进闽西地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知。
闽西地区的学生大多是客家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客家山歌,可以增强他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念,形成健康的文化心态。
1.课程内容设计在闽西地区开展客家山歌课程实践,首先要设计符合当地实际的课程内容。
可以围绕客家山歌的历史渊源、创作流派、代表作品等方面展开,让学生了解客家山歌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山歌作品,通过讲解和学唱,让学生亲身体验客家山歌的魅力。
2.教学方法选择在客家山歌课程实践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教学法、实践演唱法等。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客家山歌的基本技能和表演要领。
在实践演唱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进行自由演绎和表达,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实践活动开展除了课堂教学,闽西客家山歌课程实践还可以结合一些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采风创作、社区演出等。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走进客家山歌的发源地,感受原生态的山歌文化氛围。
通过采风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让他们创作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歌作品。
通过社区演出,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与社会大众交流互动,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评价与反馈在闽西客家山歌课程实践中,要注重教学评价与反馈。
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演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要鼓励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作热情。
1.弘扬客家文化通过闽西客家山歌课程实践,可以在当地学校和社区传播客家山歌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客家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客家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作者:陈燕燕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3期闽西大部分的人都是伴随着客家童谣长大的,不仅朗朗上口,极具地方方言的特色,而且易学易记,传唱于民间,但是到了我们这代的年轻人都学不上几句客家童谣,客家童谣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这都需要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更好的去继承和发展,并且客家童谣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因此将客家童谣纳入到幼儿的教育教学内容中,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美好的回忆,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使客家童谣得以继承和发展。
一、客家童谣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拥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作品,与其他地方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上开展适合本土的客家童谣,可以很好的弘扬和传承本土特有的文化,让幼儿感受地方童谣的乐趣,教学作用可以从下面几点解读:(一)文化传承作用客家童谣是通过客家方言和人们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作、朗诵、传唱的儿童歌谣,它扎根于客家文化的沃土。
充满童真童趣的客家童谣是我们儿时的美好回忆,它可以向儿童传达他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风貌,在童谣的熏陶下继承和发展了优秀的客家文化。
(二)幼儿教育作用1.语言艺术的启蒙从内容上看,客家童谣多反映地区家常生活,采用传统的赋比兴和大量的修辞,穿插大量当地特色熟语。
从形式上看,三五言句居多,短小精悍、句句押韵。
所以客家童谣节奏鲜明、音韵优美,朗朗上口、易诵易记,能为幼儿的生活增添别样的乐趣,让幼儿深切感知其中的艺术特征,受到艺术启蒙。
2.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客家童谣内容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和灵活性更为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他们不但能热爱家乡的语言,而且还能增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言语的表达能力。
3.促进幼儿品德教育历史悠久的客家童谣在孩子的品德教育上有着其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学习和渗透客家童谣,不但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陶治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养成天真活泼、幽默机智的品质,达到教学所想要的品德教育。
小班律动客家童谣教案
小班律动客家童谣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律动客家童谣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客家文化,并培养对客家童谣的兴趣;2. 通过律动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案列示:一、导入活动(5分钟)1. 播放客家童谣的音乐,让幼儿自由欣赏。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介绍客家人的文化特点,以及客家童谣的流行地区和内容。
二、律动活动(15分钟)1. 预备活动:与幼儿一起做身体放松操,拉伸四肢。
2. 游戏:划船歌- 让幼儿围成一圈,双手拉住对方的肩膀,像划船一样摆动身体。
- 同步唱唱游戏歌曲《划船歌》。
- 逐渐增加节奏的快慢,让幼儿随着节奏变化调整划船的速度。
3. 舞蹈:小花猫- 学习舞蹈动作《小花猫》。
-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三、创作活动(15分钟)1. 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客家童谣,给予一些例子供幼儿参考。
2. 让幼儿以小组形式合作,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或者律动表演,配合选定的客家童谣进行表演。
四、分享和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欣赏幼儿创作的舞蹈和律动表演。
2. 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分享感受和体会。
3. 结合活动内容,向幼儿介绍客家童谣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客家童谣的音乐和歌曲2. 客家文化图片或视频3. 起舞点评卡(用于评价幼儿的表演)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参与律动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评价幼儿参与创作活动的合作程度和创造力。
3. 对幼儿表演内容进行全员鼓励和具体点评。
教案扩展:1. 组织幼儿参观客家民俗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客家文化和传统童谣。
2. 引导幼儿学唱筛糠歌等经典客家童谣,扩大幼儿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接触。
注意事项:1. 根据幼儿年龄和能力,进行活动难度的适度调整。
2. 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安抚和调整活动内容。
3. 保证幼儿安全,特别是律动活动过程中,避免幼儿受伤。
浅谈闽西客家童谣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浅谈闽西客家童谣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方法作者:邱冬娘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摘要】本文阐述了闽西客家童谣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有效应用方法,主要有:从精心挖掘闽西客家童谣素材、将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到一日活动中、在环境中有效熏陶、将活动内容和主题结合起来、将童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开展各种客家童谣表演活动等几个方面,其目的在于加强闽西客家童谣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的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闽西客家童谣; 幼儿园活动; 一日生活; 方法【基金项目】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园校合作背景下客家童谣在幼儿园领域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Z181068)中图分类号:G613.3客家文化内涵丰富,主要是客家人自身共同创作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主要是语言、戏剧、音乐和舞蹈等不同形式,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是华夏岁月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
连城县地处闽西山区,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有“中国客家硒都”“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客家美食名城”“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和“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等美誉。
连城自然景观主要有石门湖、培田古民居、天一温泉度假村等,民俗文化主要有北团游、犁春牛等,美食文化有猪八品、焖狗肉等。
连城小吃主要有金包银、七层糕、牛肉汤等。
连城客家文化底蕴深遂、客家民俗源远流长,连城客家童谣有独具特色的十里不同音的特点,将不同方言融入到童谣传唱活动中。
本文将结合闽西客家连城县独特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尤其是客家童谣进行阐述。
2.1精心挖掘闽西客家童谣素材客家文化具有别具一格的特色,特别是客家童谣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主要特征就是语言简练,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形象生动,人们学习起来无法忘怀。
不过客家童谣创作年代比较长远,主要是传唱形式为主,避免文化随着时代变化而流失。
所以需要将其融入到幼儿园课程教育之中,第一步就是将其散入到民间和其他客家文化收集中,客家文化收集途径主要是,一、善于利用家长资源,大力提升宣传工作积极性,使得家长意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将家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听到和见到的所有内容记录下来,供幼儿园教师教学作为参考。
客家山歌教案幼儿园
客家山歌教案 - 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客家山歌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3.增强幼儿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客家山歌的特点和由来。
2.客家山歌的节奏和旋律。
3.《客家山歌教材》中的经典山歌。
三、教学准备1.《客家山歌教材》。
2.幼儿园音响设备。
3.教师录制的客家山歌音频。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介绍客家山歌的由来和特点,引发幼儿对山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欣赏客家山歌音频播放录制好的客家山歌音频,让幼儿感受山歌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步骤三:一起唱山歌以《客家山歌教材》中的经典山歌为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山歌,让幼儿模仿山歌的节奏和调子,增强幼儿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步骤四:分组表演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挑选一首山歌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步骤五: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体验,让幼儿对客家山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山歌的兴趣。
五、教学延伸1.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学唱客家山歌,加深亲子交流。
2.观看客家山歌的表演视频,扩展幼儿的视野,增加对山歌的兴趣。
3.组织幼儿参观客家山歌展览或参加相关的山歌比赛,提升幼儿对山歌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是否对客家山歌产生兴趣和热爱。
同时,分组表演的成果也可以作为评估的依据。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客家山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的注意力稍有分散,下次教学可以增加互动环节,引导幼儿更加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根据给定标题写的教案,标题为:客家山歌教案 - 幼儿园。
采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没有图片和网址。
没有出现Ai、人工智能等字样。
浅谈客家山歌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发扬
浅谈客家山歌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发扬作者:谢艳芳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5期客家山歌作为客家音乐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国传统民间音乐中的奇葩。
而随着流行歌曲的盛行,幼儿们也深受其影响。
我们客家山歌的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孩子们对这种文化缺乏了解和认识,严重影响了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培养幼儿热爱本土地方民族音乐,提高幼儿的民族音乐素养,有利于客家山歌资源的传承、发扬。
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丰富了音乐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使幼儿从小受优秀的山歌的教育熏陶,进而达到小小年纪热爱山歌、爱唱山歌的目的。
一、创设环境,让幼儿唱起客家山歌近年来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客家山歌进校园的探讨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是我的骄傲,能成为客家地区的一名幼儿教师更是自豪,因为肩负“世界客都”传承的重任。
要如何完成任务,交出一张完美的答卷,也是每一位同行的心愿。
随处可见五个大字标语“请讲普通话”,工作交流说普通话,媒体传播是普通话,幼儿园(学校)请讲普通话,这本无可厚非,爱国的标志。
忆起一次给一个大班级的孩子们上音乐活动课,心血来潮想教孩子们唱一下山歌,自个儿弹着钢琴唱得那个起劲,孩子们跟着学着也算认真,但是发现平时口齿伶俐的小家伙们,一个个居然有了大舌头口吃的毛病,是哪出错了?问他们“会讲客家话呜?”几乎都说“不会。
”只有个别的说“会。
”这是我们本土的幼儿园,难道这么多外地的孩子来园就读?然后问他们“你们是客家人吗?”他们全部回答“是!”我顿时蒙了。
孩子们都是客家人,但是不会讲客家话,或者怕发音不好听不敢讲,问题出在哪?原来,孩子们的生活圈里基本听不到客家话了,家里爸爸妈妈打从胎教起就跟他说普通话,因为担心娃儿跟社会脱轨;电视媒体节目一律是普通话;学校老师必须用普通话教学;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也是说普通话。
客家话也只是在偶尔的不经意间流出,或许是跟老大爷打招呼之时,或许是在解释所讲普通话含义之时,也或许只是家里大人间交流之时,这样一个环境,孩子们不会或不敢讲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浅谈闽西客家童谣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0年第10期1.闽西客家文化及童谣介绍客家文化内涵丰富,主要是客家人自身共同创作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主要是语言、戏剧、音乐和舞蹈等不同形式,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是华夏岁月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
连城县地处闽西山区,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有“中国客家硒都”“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客家美食名城”“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和“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等美誉。
连城自然景观主要有石门湖、培田古民居、天一温泉度假村等,民俗文化主要有北团游、犁春牛等,美食文化有猪八品、焖狗肉等。
连城小吃主要有金包银、七层糕、牛肉汤等。
连城客家文化底蕴深遂、客家民俗源远流长,连城客家童谣有独具特色的十里不同音的特点,将不同方言融入到童谣传唱活动中。
本文将结合闽西客家连城县独特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尤其是客家童谣进行阐述。
2.闽西客家童谣融入幼儿园活动的有效方法2.1精心挖掘闽西客家童谣素材客家文化具有别具一格的特色,特别是客家童谣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主要特征就是语言简练,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形象生动,人们学习起来无法忘怀。
不过客家童谣创作年代比较长远,主要是传唱形式为主,避免文化随着时代变化而流失。
所以需要将其融入到幼儿园课程教育之中,第一步就是将其散入到民间和其他客家文化收集中,客家文化收集途径主要是,(1)善于利用家长资源,大力提升宣传工作积极性,使得家长意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将家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听到和见到的所有内容记录下来,供幼儿园教师教学作为参考。
(2)向老一辈人员借鉴,通过沟通后可以掌握不同形式诵读信息和内容。
(3)教师自主到店购买和查阅等不同形式[1]。
2.2将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到一日活动中在生活中有效融入和渗透,比如在幼儿园晨间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创编一些童谣、踩高跷、舞龙等比赛以及民间游戏等,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带动幼儿共同参与,积极踊跃加入到民间活动,学习更多内容,拉近家长和幼儿之间距离[2]。
闽西客家山歌课程实践方法探研
闽西客家山歌课程实践方法探研在闽西地区,客家山歌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有效地将其应用于课程实践中,本文将探讨闽西客家山歌课程实践方法。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习在进行客家山歌课程实践前,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客家山歌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可以通过播放客家山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山歌的美妙旋律和深情词曲。
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边唱山歌边跳舞、山歌合唱比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山歌的魅力。
二、学习山歌的基本知识在学习山歌的基本知识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地考察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山歌的起源、演唱技巧、代表作品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山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讨论环节中,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山歌的表达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进山歌的诞生地,感受山歌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对山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学习山歌的演唱技巧学习山歌的演唱技巧是客家山歌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可以通过模仿教学、示范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模仿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经典山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演唱者的唱腔、发音、气息控制等技巧,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
在示范教学时,教师可以现场示范山歌的演唱技巧,让学生跟着学习。
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演唱训练,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演唱技巧。
四、创作山歌的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可以组织创作山歌的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创作山歌的歌词、旋律或整首歌曲,并进行演唱和展示。
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出发,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录音、视频等,记录学生创作的山歌作品,形成学生的创作集锦。
五、展示与交流在完成山歌课程实践后,可以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
可以举办山歌演唱会、山歌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与其他学校、地区的学生进行交流。
客家童谣融入幼儿教育的策略初探
客家童谣融入幼儿教育的策略初探客家童谣融入幼儿教育的策略初探摘要:梅州市梅县区实验幼儿园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指导下,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并将本土资源有机地加以整合,创造性地开展了《客家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的课题研究,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培养幼儿的本土文化意识,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客家文化的魅力,促使他们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并激发他们浓厚的乐知好学的兴趣。
关键词:客家童谣;幼儿教育;本土资源客家童谣是客家人千百年来对儿童启蒙教育的儿歌,它通过口口相传、代代相承,从中原一路传播而来,在南粤大地上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如今,高科技文化产品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孩子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他们却极少接触客家文化,甚至有许多孩子已不记得自己是个客家人。
客家童谣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深入儿童的生活中,所以,孩子对客家童谣的了解也不如过去深刻。
由此可见,让客家童谣走进孩子的生活,是一项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
那该如何让客家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得到传承与创新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引起幼儿对客家童谣的兴趣,向广大客家孩子普及客家文化。
在幼儿园推广乡土教材,收集一些客家童谣及适合幼儿传唱的客家流行歌曲,让孩子们在朗读与歌唱中,体会客家文化的精深涵义,从那些优美、有趣的歌词中,了解客家人的勤朴、坚忍和诙谐的一面。
一、激发幼儿对客家童谣的喜爱之情客家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比如:讲求实际,刻苦勤俭,艰苦奋斗,爱国爱乡的美德;团结向上,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富于反抗的精神。
客家人通过童谣的形式将他们自己的文化传承下来,并使之形成客家独特的文化、历史、语言和风俗等。
有意识地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客家童谣的喜爱之情,可以使幼儿在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的同时,领略客家童谣之美,进而强化幼儿对客家童谣的欣赏。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能朗诵客家童谣的儿童越来越少,他们对客家童谣也越来越陌生,因此,激发和引导幼儿端正学习客童谣文化的态度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客家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传承
客家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传承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文化应用在幼儿教育中既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也可有效加强其文化自信。
客家童谣是客家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融入客家童谣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民族音乐审美、表演与创造能力,有利于拓宽客家文化传播渠道,促进客家文化良好发展。
本文探讨如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运用客家童谣。
关键词:客家童谣;幼儿园;音乐活动前言:客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客家童谣是客家族的本土民窑,独具客家族特色情感,文化自信背景下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客家童谣及客家文化非常必要,幼儿园教师应当对客家童谣教育资源进行深度了解、挖掘与利用,带领幼儿一起对客家童谣进行深入探究与全面学习,以提升学生对客家语言与客家音乐的了解,在提升幼儿音乐综合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对客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1.发动幼儿力量收集客家童谣教师要想在幼儿教学中做好客家童谣教学工作,就要有一定量的客家童谣作为素材,教师首先需要对多首客家童谣进行学习和研究,才能总结出客家童谣的语言特点、音乐特点、风格特点等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活动。
基于此,教师就要主动深入当地进行探访,并通过网络渠道与书籍渠道了解与客家童谣及客家文化有关的知识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动员幼儿一起参与到童谣收集活动之中。
教师发动幼儿收集客家童谣,并非为了真的寄希望于幼儿能够收集多少客家童谣,而是引导幼儿在收集客家童谣的过程中对此艺术形式有所了解。
如,大部分幼儿收集童谣的方式都是对家长或周边邻居进行询问,在此过程中家长会告知幼儿童谣的名称和来历,或许也会为幼儿唱上几句原汁原味的客家童谣,从而加强幼儿对客家童谣的直接感受,这样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客家童谣时,幼儿就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并更加快速的了解有关客家童谣的知识与文化。
1.选择合适的客家童谣进行音乐活动客家童谣多种多样,是客家人们在漫长的生活与发展过程中创编而来,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蕴含着古朴的原始文化,但是并非所有客家童谣都适合在幼儿园阶段进行教学。
论客家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论客家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客家童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客家童谣的教育功能,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从小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起到保护和传承客家传统文化的目的。
本文拟在探讨客家童谣的来源、特征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客家童谣在幼教中运用的对策。
一、客家童谣的来源和特征客家童谣来源于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是一种极为质朴的口头文学,被誉为“客家文学的瑰宝”。
客家童谣内容丰富,有的描述客家风土人情,有的教育子女要孝敬父母,有的勉励儿童要发奋读书,比如《四四方方一张台》《乌了哥》《月光华华》《禾毕子》等,就是引导孩子从小要养成不乱吃东西、爱读书、尊敬长辈、爱惜公物等良好品德行为。
客家童谣通常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主题思想鲜明突出,琅琅上口,朗诵起来颇富音乐性,异常顺口,语句简练,学过永久不忘。
二、客家童谣对幼儿的教育功能(一)语言教育功能客家童谣具有形象生动、句式重复、叠音押韵等语言特点,还善用起兴、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形象、生动地开拓儿童的视野和训练儿童的口才,发展儿童的语言,启迪智慧,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孩子们可以用口唱,还可以边唱边游戏,使孩子们从笑声中获得教育和启迪。
(二)艺术教育功能客家童谣具有形象、生动的艺术特色,非常讲究押韵不断地换韵,自然流畅,生动活泼。
除了押韵,童谣还采用常见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物象为吟唱对象,如《火萤虫》《蟾蜍罗》《阿鹊子》等,这些东西都是儿童可以见到的,吟唱起来既便于记忆,又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迅速捕获能力,懂得审美赏美的能力。
(三)社会教育功能一首客家童谣就是一首客家生活的田园诗,是一幅客家民俗的风情画。
客家人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童谣、念童谣,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客家文化,塑造着客家人的特质。
如何开展幼儿客家山歌和客家童谣
如何开展幼儿客家山歌和客家童谣作者:夏嫦珠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9期为了弘扬和发展客家传统文化,为了让客家文化代代相传,为了让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广泛传唱,所以培养客家山歌人才迫在眉睫。
我们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勇于挑起传承客家文化的重担。
依据"振兴梅州文化"的社会背景,围绕传承客家文化艺术的目标,我园开展了相关的教育教研。
客家山歌、客家童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随着社会的高度繁荣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审美观念、欣赏习惯等都发生了变化,客家山歌似乎从家家放歌到逐渐“式微”。
现阶段该如何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我们应当重视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创新,积极将客家山歌“新唱”,使之由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源。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童谣是一种流传于客家地区的一种儿童歌谣,是口头文学之一,是一种儿童的启蒙教师,也是我国民族遗产中一束绚丽的花朵。
它轻松生动、活泼、顺口、有趣,特别为儿童所喜爱。
客家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系,童谣甚多。
这些童谣与客家山歌一样语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韵字,所以朗诵起来,异常顺口,只要小时念熟,到了老年,仍牢牢不忘。
客家话的声调有六个,颇富音乐性,朗诵起来,颇有歌唱之风韵。
成年客家人出口成山歌,一定与小时候念童谣打下基础有关。
客家人从孩儿时,就由阿公、阿婆、阿爸、阿妈口授给儿孙们。
比如“月光光”“排排坐来唱山歌”等,就几乎成为客家儿女自幼从长辈口授的共同的一科“客家文艺”科目。
“四四方方一张台,年年读书厓(我)也来,你读三年唔识字,厓读三年中秀才”。
客家人重视教育,从小就教育小孩,教念童谣就是最初的启蒙方式。
起初,是家长以身作则,“人客来到,细声商量。
幼儿一日活动山歌和童谣应用
幼儿一日活动山歌和童谣应用概要:客家山歌、童谣是很符合小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的,大多数的客家山歌、童谣都是在孩子容易接受、容易理解、能够背诵和进行日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客家山歌、童谣的内容还有其形式都要求简短、有趣、有创造力。
在幼儿园中利用客家山歌、童谣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孩子更乐意来幼儿园上学,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教学中感受到乐趣,可以对孩子的多方面进行培养,让孩子能够更早的学习到更多知识以及更多的做人道理。
利用客家山歌、童谣进行启蒙教育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客家山歌、童谣在客家孩童中普遍流传,客家山歌可以歌唱,但童谣却只能吟诵,其主要内容都是表现客家孩童对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向往等,从山歌、童谣中就能感受到孩子的纯真。
因其普遍性,客家山歌、童谣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启蒙教育。
客家山歌、童谣具有几个优点:第一,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结构比较自由,语言生动活泼并且口语化。
第二,开头的时候是用比兴的手法,吸引孩子。
第三,山歌、童谣中运用了很多的押韵,孩子能够琅琅上口。
第四,山歌、童谣语言上下句间常采用顶针手法,突出其周密严谨,也让山歌、童谣明快流畅。
二、通过客家山歌、童谣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孩子在幼儿时期具有很强的语言可塑性,虽然孩子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还不能流畅地进行表达,但也就是这个时候是激发孩子说话兴趣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要怎么让孩子想说话、敢说话、愿意说话就是我们的工作核心。
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我们能够以童谣的方式,把教育寄予在乐趣中,对孩子进行不断的随机教育。
举个例子说,在哄孩子进行午睡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一首童谣作为午睡的信号,在给孩子整理床铺的同时唱着客家童谣:“细妹妹,你好睡,鸡关,饭做灶前,还柴,缸里有水,你好睡,你好睡,你要月光,去摘,你要日头,去背。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用轻柔的声音,这样孩子才能在童谣中快速睡着。
在每天的重复童谣信号下,大概一个星期后孩子就能够一听到这首童谣就开始准备睡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山歌、童谣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应用的研究
作者:张萍萍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56期
【摘要】童谣,因其具备语言通俗易懂,自然活泼的声韵,句式虽短小却生动等优势而受到儿童的喜爱;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幼儿时期,所以其常被用于幼儿的教学活动中。
本文主要是阐述客家山歌、童谣的艺术特色以及客家山歌、童谣运用在幼儿教育中的好处。
【关键词】客家山歌;童谣;幼儿教学;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工作较忙,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学习。
而幼儿的教学活动中,童谣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还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不断的约束和规范,在幼儿园,孩子因为有童谣的存在,而能够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一、客家山歌、童谣的艺术特色
客家山歌、童谣在客家孩童中普遍流传,客家山歌可以歌唱,但童谣却只能吟诵,其主要内容都是表现客家孩童对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向往等,从山歌、童谣中就能感受到孩子的纯真。
因其普遍性,客家山歌、童谣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启蒙教育。
客家山歌、童谣具有几个优点:第一,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结构比较自由,语言生动活泼并且口语化。
第二,开头的时候是用比兴的手法,吸引孩子。
第三,山歌、童谣中运用了很多的押韵,孩子能够琅琅上口。
第四,山歌、童谣语言上下句间常采用顶针手法,突出其周密严谨,也让山歌、童谣明快流畅。
二、通过客家山歌、童谣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孩子在幼儿时期具有很强的语言可塑性,虽然孩子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还不能流畅地进行表达,但也就是这个时候是激发孩子说话兴趣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要怎么让孩子想说话、敢说话、愿意说话就是我们的工作核心。
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我们能够以童谣的方式,把教育寄予在乐趣中,对孩子进行不断的随机教育。
举个例子说,在哄孩子进行午睡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一首童谣作为午睡的信号,在给孩子整理床铺的同时唱着客家童谣:“细妹妹,你好睡,鸡关,饭做灶前,还柴,缸里有水,你好睡,你好睡,你要月光,去摘,你要日头,去背。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用轻柔的声音,这样孩子才能在童谣中快速睡着。
在每天的重复童谣信号下,大概一个星期后孩子就能够一听到这首童谣就开始准备睡觉了。
在
老师不断的说着童谣的时候,孩子也听过了很多遍,孩童觉得山歌、童谣有趣好玩,久而久之,孩子便也能跟着学会自己去说这些山歌、童谣,也帮助了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通过客家山歌、童谣建立孩子良好的常规
孩童在幼儿园中应该要遵守单位一些基本行为规则我们称其为幼儿常规,幼儿常规能够帮助我们正常的保教秩序还有促进孩童的自身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童谣来把孩童在幼儿园的一天中所要做的事情给串起来,从而让孩子在歌谣中把班级常规给建立起来。
举个例子说,孩童在早上入园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童说这首童谣:“白饭子,白珍珠,打扮小郎去读书。
正月去,二月归,挑担箩夹等嫂归,归来花缸,滴水。
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热死嘴。
”这就让孩童乐意来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其它活动老师也是通过相应的山歌、童谣来对孩童进行教育,让孩童在客家山歌、童谣中完成一日的任务。
四、通过客家、童谣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孩童进入幼儿园时,一天中我们也会对孩子进行社会性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
从皮亚杰的观点来看,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跟其思维的发展相结合的,特别是语言的发展。
而客家山歌、童谣就是一种客家人民流传下来的优秀语言。
孩童通过学习这些客家山歌、童谣能够发展其语言,促进孩童的认知能力。
1.在客家山歌、童谣中了解自己的家乡,帮助孩童建立起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在孩童的一天教育中,会运用好身边的资源来适当的对孩童进行教育,让孩子能够从小知道爱国、爱家乡。
比如一首:“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面前一口塘,打条鲩鱼八尺长;大头拿来熬汤食,尾巴拿来入学堂;入个学堂四方方,搬条凳子读文章……”就很好地展现了客家的风情,孩童在听到的时候便可以对自己的家乡有跟深的了解,体会到家乡的美,从而建立起爱家乡的感情。
2.通过客家山歌、童谣让孩子取得游戏的快乐。
客家山歌、童谣表现在孩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孩童在幼儿园的游戏时间,老师也可以利用客家山歌、童谣。
比如这首:“大月光,细月光,老鼠猫子开抽箱。
你开抽箱做脉事,我开抽箱拿刀子,你拿刀子做脉事,我拿刀子破篾子,你破篾子做脉事,我破篾子编篓子,你编篓子做脉事,我编篓子装鱼子,你装鱼子做脉事,我装鱼子喂猫子,你喂猫子做脉事,我喂猫子捉老鼠子。
”老师可以利用这首的一问一答形式来对孩童的思维以及口才进行锻炼,还能让整个游戏充满乐趣,让孩童在幼儿园的一天都能够有一个好心情。
3.通过客家山歌、童谣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孩童在幼儿园的一天游戏中,我们会让孩童熟记一些客家山歌、童谣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比如这首《和蝉子》:“和蝉子~叫叽叽。
叫脉个,叫钥匙。
叫到钥匙做脉个,开间门。
开了间门做脉个,拿刀子。
拿到刀子做脉个,砍竹子。
砍倒竹子做脉个,织簸箕。
织到簸箕做脉个,晒黄果子。
晒到黄果子做脉个,染花衫子。
染到花衫子做脉个,嫁妹子。
嫁到哪里去,嫁到天上去。
脉个吊呀上,丝线吊呀上。
脉个坐呀下,摸栏坐呀下。
”在这里面都是客家人很熟悉的事物,而且这首也比较容易进行记忆。
孩子因其年龄小很多东西都很难记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对孩子增强记忆力,有益于孩子的发展。
五、通过客家山歌、童谣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我们在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孩子去表演童谣里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会说强制性的要求孩子跟着我们老师的动作进行模仿。
这表演的目的是让孩子去运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出客家山歌、童谣所具有的韵味,让孩子去尝试多种方法来表现,比如说不同的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让孩子在与同伴的合作表演中,去理解客家山歌、童谣的魅力,进而提高孩子的语言审美能力。
此外,客家山歌、童谣还可以与幼儿园的画画课相结合,让孩子想象客家山歌、童谣的意境,锻炼其想象能力。
六、结语
客家山歌、童谣是很符合小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的,大多数的客家山歌、童谣都是在孩子容易接受、容易理解、能够背诵和进行日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客家山歌、童谣的内容还有其形式都要求简短、有趣、有创造力。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中利用客家山歌、童谣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孩子更乐意来幼儿园上学,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教学中感受到乐趣,可以对孩子的多方面进行培养,让孩子能够更早的学习到更多知识以及更多的做人道理。
利用客家山歌、童谣进行启蒙教育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梅.运用童谣优化小班幼儿一日常规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7(03):74.
[2]向丽芳.童谣及其对幼儿的影响和运用[J].岳阳职业技術学院学报,2015(05):101-103.
[3]杨畅.组织民间童谣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考试周刊,2012(44):190-191.
[4]沈艳凤.唱响民间童谣,促进幼儿发展[J].教育科研论坛,2008(12):56-57.
[5]刘玄恩.客家童谣的艺术特色[J].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2):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