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民间游戏集锦
中国儿童民间传统游戏集(46种游戏)
中国儿童民间传统游戏集【导言】中国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户外活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流传下来的游戏项目也是数不胜数。
它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朴素智慧与生活趣味,也是那些物质匮乏年代,让小伙伴们乐此不疲亲密无间的嬉戏娱乐活动。
传统的东西总是散发着永恒的味道,这些游戏不知道流传了多久,可是每一代孩童在玩耍的时候,趣味依旧。
1、骑马玩法:三人一组,一人站立作马头,另一人在他背后双手搭他双肩弓身俯首作马身。
第三人为骑马者,骑在作马身者的肩上。
玩时三人同时口喊“嘿!嘿!嘿……”,数匹“马”竞相跑步向前,比谁跑得快。
2、坐轿玩法:三人一组,两人抬轿一人坐轿。
抬轿的两人各自把左手掌握在右手腕上,然后互相把右手握在对方左手腕上,形成一“井”字形。
坐轿者双脚各插进抬轿者双手形成的环圈中,坐在手掌形成的“井”字上。
玩时各组侧向疾跑,快者为胜。
坐轿、抬轿者轮换担任。
3、骑竹马玩法:以一支1.5米至2米长的竹竿作“竹马”,夹在骑者双腿间,左手握住竿的一端,另一端拖地,右手作持马鞭状。
玩时口喊“嘿、嘿、嘿……”向前奔跑。
多人玩时同时奔跑,快者为胜。
4、滚铁环玩法:器具是一个水桶大小的铁环(旧时农村常用废旧水桶铁箍),一支1米左右小竹竿,竹竿一头插进以粗铁丝弯成的U字形弯钩。
玩时手持竹竿一端,以另一端的U形铁弯钩推着铁环在地上滚动前进。
多人玩时,看谁跑得快,且铁环不倒下。
5、踢鸡毛毽玩法:鸡毛毽的制作简单,取一鸡翅膀上的粗羽毛,剪下一小截中间空的羽毛柄,往其空管中插进一束细鸡毛,再以布捆扎后固定在一个或两个铜钱中间的孔中,使鸡毛不至脱落即可。
可一人以脚掌踢出各种花样,如踢至膝、肩、背、头等各部位;也可多人互相传递踢出各种花样。
竞技时,以踢的数目多者为胜。
6、老鹰抓小鸡玩法: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人数不定,扮作小鸡。
一“小鸡”在“母鸡”背后抓住“母鸡”衫尾,其余“小鸡”也都各牵住一人的后背衫尾,形成一列纵队。
玩时,“老鹰”尽力设法要抓住“母鸡”后面的“小鸡”,扮“母鸡”的则张开双臂拦住“老鹰”,保护“小鸡”不被抓,众“小鸡”也在“母鸡”后面不断躲闪。
20个幼儿园民间游戏
20个幼儿园民间游戏1、老鹰捉小鸡:一人饰老鹰,一人饰鸡妈妈,其余人饰小鸡;然后老鹰和鸡妈妈争斗抢小鸡。
2、火车钻山洞:1、两排孩子面对面,然后双手举高和对面的伙伴握在一起;2、从头开始,两个孩子钻过伙伴们高举的手臂:"呜呜呜,第1节火车开来了。
"然后两个两个孩子跟上,变换数字跟着念儿歌。
3、蒙面摸人:1、把几个孩子的眼睛用遮眼布扎牢,然后轻轻的请出另外几个孩子,让遮住眼睛的孩子摸伙伴的脸或头发来猜猜他是谁;2、如果实在猜不出,被摸的孩子可以发出一些笑声或响声以做提醒。
4、木头人:1、全体孩子做各种动作,然后一起念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
"然后大家都定住;如果谁坚持到最后不动不发出声音即为胜利者。
5、切西瓜:玩法:孩子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请一个孩子出来切西瓜,全体孩子念:"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我把西瓜一切二。
"被切到的两个孩子沿自己边的方向绕着跑一圈,先到的孩子为胜利者,再接着切西瓜。
游戏次数依孩子们的兴趣而定。
6、抢椅子:准备:椅子若干把、音乐1、准备好若干把椅子,请出比椅子总数多1~2位小朋友。
2、音乐开始,参加游戏的孩子围绕着小椅子一圈圈走,听到音乐结束马上坐下来,谁抢到椅子的为胜利者。
7、两人三足:1、两个孩子并列站好,将两人相邻的两条腿用带子扎紧,看上去两个人只有三条腿;2、小组游戏,看哪两个孩子最先走到终点为胜利者。
8、赶小猪:1、双手或单手拿球拍,赶着球前进;2、双手或单手拿球拍,赶着球依指定路线前行。
3、单手拿球拍,赶着球绕过障碍入洞。
9、夹物跳:1、两脚夹住沙包进行跳;2、两腿夹球进行跳;3、用各种方法夹沙包或球,跳过障碍。
10、破冰游戏:将所有人排成两个同心圆,随着歌声同心圆转动,歌声一停,面对面的两人要相互自我介绍。
(1)排成相对的两个同心圆,边唱边转,内外圈的旋转方向相反。
(2)歌声告一段落时停止转动,面对面的人彼此握手寒喧并相互自我介绍。
幼儿经典游戏20个 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带孩子玩转民间游戏!
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带孩子玩转民间游戏!为了丰富幼儿的户外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让民间传承精神回归,幼儿园可以开展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有的是徒手进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简单的材料。
这里精心整理了20个经典的民间游戏,期待这些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融入幼儿的每日生活中。
让孩子享受游戏的乐趣,为幼儿园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01.拉大锯【游戏玩法】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02.捉龙尾【游戏玩法】游戏者中选一人当“龙头”,一人当捉“龙尾”者,其余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后一人当“龙尾”。
“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
注意“龙身”不要脱节。
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
此游戏具体玩法与“老鹰捉小鸡”相似。
03.挤油渣【游戏玩法】寒冷的冬天,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
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04.蚊子叮手【游戏玩法】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05.堆馒头【游戏玩法】游戏者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06.捉蜻蜓【游戏玩法】伸掌者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
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07.瞎子摸拐子【游戏玩法】可多位幼儿共同参加游戏。
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
游戏开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中国儿童民间传统游戏集(46种游戏)
中国儿童民间传统游戏集(46种游戏)中国传统游戏丰富多彩,其中不乏儿童游戏,这些游戏兼有娱乐性与锻炼身体的功能,同时也能够传递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46种中国儿童民间传统游戏集吧。
一、跳绳游戏在中国,跳绳一直是儿童的热门游戏之一。
俗话说:“跳绳万岁,长寿不老”,这说明了跳绳这项游戏的普及程度与价值。
1、单人跳绳单人跳绳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站立在绳子两侧,反复跳起落下即可。
2、双人跳绳双人跳绳较为难度大,需要两个人分别持绳在两侧进行,跟随着绳子的节奏跳起跳落。
3、多人跳绳多人跳绳一般需要到3个人以上,共同搭成一个绳网,在绳网上飞跃跳跃,是一项极其考验密切合作能力的游戏。
二、踢毽子游戏踢毽子是一项大众娱乐性强的传统游戏,通常是香港和中国南方人特别喜欢的游戏。
1、单人踢毽子单人踢毽子就是把毽子踢得高高的,然后再把它接住,相对双人和多人几个人一起来玩,即可体验高难度与独立性。
2、双人踢毽子双人踢毽子很像踢足球,将毽子在夫妻队中踢来踢去使对方接不到,这是一项可以满足竞争欲望,同时也锻炼进攻与防御的游戏。
3、多人踢毽子多人踢毽子一般以4人为主,两两组队对抗,每个选手轮流进行踢毽子,而其它选手在旁边为其加油助威。
在这种竞技比赛中,人们的体能与反应都需要得到锻炼。
三、跳大绳游戏跳大绳是常见的孩子们玩的游戏,其简单的场景设置、方便的体验方式和有趣的表现形式都让孩子们喜爱。
1、单人跳大绳单人跳大绳就是在跳绳的基础上,改为跳大绳,需要手臂一定的力量来甩动大绳。
2、双人跳大绳双人跳大绳即在跳大绳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人,两人手持大绳,一起跳跃。
3、多人跳大绳多人跳大绳则需要3人及以上,每个人轮流跳,试图在大绳转动时跳进大绳中,并在一起跳跃。
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灵敏度、协作能力和运动感知能力。
四、风筝游戏风筝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之一,同时也是一种乐趣非凡、训练体力、锻炼智力的传统玩具。
1、风筝对飞风筝对飞是指两个人之间竞争风筝的游戏,每个人飞行的风筝都有不同的款式与颜色,同时竞争的结果就是哪个风筝能够比另一个更高更大的飞行。
幼儿园大班民间游戏集锦(40个)
适合年龄: 5--6 岁游戏目的:发展跳跃及躲闪的能力,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玩法:1、请一幼儿扮荷花,集体游戏,提醒幼儿避免互相碰撞。
2、再次游戏。
游戏规则:( 1 )须等儿歌念完才干逃。
( 2 )不跑到远离老师的地方。
游戏儿歌:桃花桃花几时开?一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二月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桃花朵朵开。
适合年龄: 5--6 岁游戏目的:发展跳跃及躲闪的能力,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玩法: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圈圈,蹲在地上。
由一个小朋友围着圆圈边走边说儿歌,说到找个坐位坐下吧!被坐的小朋友问,坐着的小朋友答。
说完了一个跑一个追,跑着的回到追的位置上去。
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儿歌:拾、拾、拾棉花,拾到天黑害了怕。
找个坐位坐下吧!幼儿问:“你是干啥的?答:我是走路的。
那我怎么听到你的肚子里咕噜咕噜响,吃了个水饺、打了个碗。
你跑我就撵。
适合年龄: 5--6 岁游戏目的:发展幼儿曲线走的能力。
游戏准备:把四、五个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呼啦圈之间留一小段距离,相互连成一条直线。
布娃娃一个。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让幼儿抱住布娃娃,从第一个呼啦圈的右边走到第二个呼啦圈左边,挨次继续前进,直至最后一个呼啦圈,顺势再转回来走到第一个呼啦圈。
适合年龄: 5---6 岁游戏目的:发展幼儿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一条起射线,然后在前方适当距离竖放一个呼啦圈,呼啦圈与起射线处在平行位置。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幼儿两脚夹住一个沙包,向前跳动。
跳至起射线时,两脚将沙包向呼啦圈中央甩过去,看看能否射进门。
适合年龄 : 5---6 岁游戏目的:练习幼儿的双脚向前行进跳。
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跳线,距起跳线一米处平放一个呼啦圈,并每隔一米都平放一个呼啦圈(共 5 个摆布)。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幼儿用双脚(或者单脚)向前行跳进第一个呼啦圈中央后,再向前看跳,用同样的方法跳过第二个、第三个等直至最后一个呼啦圈。
游戏规则:上述玩法熟悉后,可把呼啦圈一个一个紧靠,摆成直线,幼儿从每一个呼啦圈的中央连续行进跳。
幼儿园中班民间体育游戏玩法汇总
幼儿园中班民间体育游戏玩法汇总1.跳绳游戏:跳绳是一种简单又有趣的体育游戏,对幼儿的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进行跳过计数、跳出花样、跳过绳子晃动等形式的跳绳游戏。
2.扔铅球游戏:准备一些轻便的球或者充气球,让幼儿们轮流扔出去,看谁能扔得最远。
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精准度和力量控制。
3.绕口令游戏:通过快速而有节奏地说困难的字句来培养幼儿的嘴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准备一些简单而有趣的绕口令,让幼儿们争相表演,并奖励表现好的幼儿。
4.水球游戏:准备一些填充水的小球,让幼儿们相互之间用有力的扔掷和接住的动作来进行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灵活性。
5.踢毽子游戏:给幼儿每人发放一个毽子,让他们用脚踢来回传递。
可以增强幼儿的踢球技巧、平衡感和协作能力。
6.双人掷球游戏:幼儿两人坐在地上相对,相互之间掷球,看谁能掷得更远。
这个游戏可以增强幼儿间的社交互动和友善竞争意识。
7.翻转石板游戏:准备一些小石头或者木块,让幼儿们分成小组,轮流用力将石头或木块翻转到正面。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腕力量和协调性。
8.轮胎滚动游戏:准备一些轮胎,让幼儿们在轮胎内侧踩踏或者滚动,看谁可以滚得更远、更迅速。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感和体力。
9.障碍赛跑游戏:设立一些障碍物,让幼儿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通过。
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幼儿对空间的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
10.跳皮筋游戏:给幼儿们准备一根长皮筋,让他们跳跃起来,同时绕在自己脚下的皮筋上。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以上是一些适合幼儿园中班的民间体育游戏玩法的汇总。
通过这些游戏的参与和实践,幼儿们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社交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幼儿园民间游戏(59个,适合小中大)(精选五篇)
幼儿园民间游戏(59个,适合小中大)(精选五篇)第一篇:幼儿园民间游戏(59个,适合小中大)幼儿园民间游戏(59个)1、游戏名称:跳房子游戏目的:锻炼腿部肌肉及跳跃能力。
游戏准备:地上画一些格子和一串珠子儿。
游戏过程:按格子里的数字顺序跳格子,珠子落在线上和线外就罚出场。
2、游戏名称:跳拱游戏目的:锻炼跳跃能力。
游戏过程:1、选一人当拱双脚合拢,双手抱双膝,弓背站立。
2、其余人依次跳过拱,不能跳过的就算输,输的幼儿就当拱,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当拱的幼儿不能随意站起来。
3、体育游戏:螃蟹抢蛋游戏目标: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培养应变能力。
游戏准备:小石子或毽子数个。
游戏过程:1、任选一名幼儿作螃蟹妈妈,用双手双脚支撑身体爬在地上,保护自己的蛋宝宝。
2、选数名幼儿站在旁边,想法去抢蛋宝宝,螃蟹妈妈为了保护蛋宝宝,用脚轻轻地踢,或用手轻轻地触摸对方。
只要螃蟹妈妈触摸到对方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就为胜。
3、输的幼儿与螃蟹妈妈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规则:抢蛋宝宝的幼儿只能一个一个地去抢。
4、体育游戏:夹粽子游戏目的:1、训练幼儿手的灵活性和巧用手劲的能力。
2、训练幼儿手脚配合的协调能力。
游戏玩法:1、用手拿两支筷子,夹住沙袋。
2、从起点跑到终点。
3、沙袋掉在地上重新用筷子夹起沙袋向终点跑去。
4、谁先跑到终点谁就取得胜利。
5、娱乐游戏:划龙舟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精神。
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五个人一组,每组五个幼儿都蹲下,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的幼儿的衣服往前划,哪一组幼儿先划过去就算赢。
游戏规则:1、强调幼儿间团结合作,互相关爱。
2、游戏中不能不顾别人一个人走。
6、娱乐游戏:编花篮游戏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游戏方法: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一编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幼儿民间游戏集锦
1.老鹰抓小鸡: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鸡妈妈,多人扮演小鸡。
小鸡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拉着鸡妈妈的衣服。
老鹰去捉小鸡,鸡妈妈两臂张开护着小鸡们,不让老鹰捉小鸡,老鹰只能捉最后一只小鸡。
小鸡如果被老鹰捉到,就算输了。
2.拉“大锯”: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
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去。
3. 贴烧饼:幼儿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
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
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
4.打籽:用沙包作籽,游戏者分成两组。
在场地上画两条直线,两线间隔5米。
一组游戏者在两线的区域内,一组的游戏者站在两线的外面。
站在区域外的游戏者用沙包打向区域内的游戏者,区域内的游戏者进行躲闪,不让沙包砸到。
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戏,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戏者。
两组可互换角色反复游戏。
5.捉人:幼儿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
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
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附儿歌:风大,不怕。
雨大,不怕。
真的假的?真的。
6.“瞎子”摸“拐子”:可多位幼儿共同参加游戏。
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
游戏开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7.“警察”捉“小偷”: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
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
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幼儿园民俗游戏
民俗游戏:
(室内)投壶:
准备:罐子两个长树枝
玩法:家长与幼儿站在规定位置,家长与幼儿的距离不同,每人5根树枝,投入到罐子里面,树枝投完即可。
(室内)挑战记忆:
准备:树枝布
玩法:教师用树枝在桌上摆出任意图案,家长与幼儿在10秒之内将图案记住,教师再将图案用布盖住,家长和幼儿一起拼出刚才所见的图案,完整无误才算挑战成功,错误则重新挑战。
(室内)猜民俗:
(户外)跳皮筋:
准备:皮筋
玩法:(4——6人)两组或者三组家庭一起玩,边跳边唱,按规定跳动作,完成者为胜。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户外)踢毽子:
准备:自制毽子篮筐软垫
玩法:2人为一组,分5组进行。
孩子从起点出发,拿着毽子侧身滚过软垫,跑到终点,将毽子交给在终点等待的家长手中,家长接过踢10下后将毽子踢入篮筐,最快完成的家庭获胜。
规则:1.孩子必须侧身滚过软垫;
2.家长踢毽子的数量可累积,最后入筐时必须用脚踢入。
(户外)滚铁环(户外)跳大绳。
小班民间游戏集锦
民间游戏集锦小班1、摇啊摇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身体随节奏做动作活动玩法:幼儿两人一组,拉手面对而坐,边念儿歌边模仿摇船动作,念到最后一句时拍手笑起来;游戏反复进行;附儿歌: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摔一跤、买条鱼来烧、烧的头不熟来尾巴焦、一跳跳到龙皇庙、龙皇老爷见了哈哈笑;2、炊事员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认识蔬菜的名称游戏玩法:1、每位幼儿配挂在一个菜的胸饰,教师配带锅的胸饰;2、教师引入:“我们今天来玩烧菜的游戏,我的蔬菜在哪里”幼儿答:“蔬菜蔬菜在这里;”3、游戏开始,教师随意选择炒一菜,问:“我们先来炒萝卜,萝卜萝卜在哪里”当萝卜的幼儿回答:“萝卜萝卜在这里;”教师说:“快快走到锅里来;”当萝卜的幼儿就走到教师身后,同时全班幼儿问:“炒完萝卜炒什么”4、教师便再次选择炒某一种菜,如:“炒完萝卜炒青菜青菜青菜在哪里”如此反复游戏;5、幼儿在听到自己所扮演的蔬菜名字后要迅速起立回答;6、当教师说“我的蔬菜炒好了”时,幼儿立即走回自己的座位;游戏准备:各种菜的胸饰若干,锅的胸饰一个;3、谁会飞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1、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经验,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不会飞;2、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游戏玩法: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教师说一种动物的名字,如:“蝴蝶来了;”2、幼儿判断这种动物会不会飞;如果是会飞的动物,就离开座位做小鸟的动作;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就坐着不动;3、幼儿如判断失误,就算游戏失败,停玩一次游戏;4、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幼儿就踮起脚飞;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教师边说边拿走部分椅子;5、当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回家”,幼儿就飞回到座位上;6、幼儿在飞回座位时,如找不到空位,就被淘汰出游戏;7、多次游戏后,仍没有被淘汰的幼儿为获胜者;游戏规则:教师在游戏中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游戏次数,尽量保证最后的获胜者在10个左右;4、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辨别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活动玩法:玩法一1、放录音一,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2、放录音二,请幼儿注意听,分辨出各种动物不同的叫声;3、教师问:“仔细听,这是什么在叫”幼儿答:“汪汪汪,这是小狗在叫”等等,逐一说出并做相应的动物的动作;玩法二在两个空八宝粥罐中装入一粒或数粒蚕豆,组成一对音响筒,以此类推,还可组成若干对“雨花石”、“回形针”、“塑料块”、“木珠”、“弹子”、“玉米粒”等音响筒;1、幼儿先后摇动一对音响筒,分辨装有不同数量物品的筒中发出的声音;2、猜猜看哪个筒中装的是一粒,哪个筒中装的是许多粒;第一次玩时,教师要打开筒盖让幼儿验证;玩法三1、幼儿先后摇动音响筒,分辨不同物品在筒中发出的声菩;2、猜猜看,哪个筒中装的是弹子,哪个筒中装的是塑料块等录音一:本班小朋友问早、唱歌、教师说话、电话铃、汽车喇叭和自行车铃声等多种声音;录音二:小鸡、猫、狗等多种动物叫声的录音;装有一颗或许多颗小物品的空八宝粥罐若干对;游戏规则:1、每一对音响筒贴上相同的标记;2、此游戏中,幼儿不可打开筒盖;3、可在晨间桌面游戏中自由玩耍;在幼儿自己掌握玩法后5、对拍手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锻炼肌肉的灵活性;游戏玩法:1、该游戏儿歌是:“拍手,拍右手,拍手,拍左手,拍手,拍手心,拍手,拍手背;”2、教师与孩子面对面,边念儿歌边拍手;3、拍手,拍右手:先自拍一下,然后教师伸右手,与孩子伸出的右手对拍;4、拍手,拍左手:方法同前,方向相反;5、拍手,拍手心,拍手背:先自拍一下,然后教师伸出双手与孩子伸出的双手手心对拍一下,手背对拍一下;6、加快拍手速度,提高游戏的熟练程度,直到不念儿歌也能快速做动作;7、游戏应尽量避免或少出失误,该游戏可持续三到五分钟;6、放鞭炮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四散逃跑的能力游戏玩法:在游戏中我们用了一首儿歌“新年到,新年到,爸爸带我放鞭炮,鞭炮鞭炮放得高,噼噼啪啪,快逃呀”在这首儿歌中首先让孩子知道放鞭炮时要由父母陪同;其次让孩子知道观看时要躲得远;游戏时,大家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边走边念儿歌,老师手拿“大鞭炮”鞭炮由圆桶做成,里面装着雪花片,当儿歌念到:“鞭炮鞭炮放得高”时,老师边将雪花片四散撒开边喊“劈啪、劈啪、噼噼啪啪”,幼儿四散逃,被花片碰到的幼儿就“受伤”了,就要停玩游戏一次;7、我和镜子做游戏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让幼儿认识各器官的名称及用处游戏玩法:1、请一幼儿作发令人,用手竖起作镜子状,边走边念儿歌“照镜子,照镜子,照照你的小鼻子”;走到一幼儿面前,请该幼儿回答:“照镜子,照镜子,照照我的小鼻子;”同时要用手指指着鼻子;2、发令人问:“嗨嗨鼻子鼻子有啥用”被问幼儿则答:“嗨嗨我用鼻子闻一闻;”幼儿回答正确者,即与发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3、这样依次类推,说出耳朵、眼睛、嘴巴、手脚等;4、游戏前先要确定好发令人;发令人说到身体哪一部位,幼儿要立刻指到所说的部位,同时应用短句加以回答;5、回答正确者,可交换角色;反之则不行;8、我的小手有力量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游戏玩法:1、幼儿共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2、念到“握握拳”时,用力握拳;念到“伸伸拳”时,五指弯曲伸直再弯曲伸直;念到捏捏指时,五指指尖捏在一起;念到“张一张”时,五指用力张开;念到“我的小手有力量”时,双手握拳,互相用力打三下;附儿歌:我的小手握握拳,伸伸掌,捏捏指,张一张,我的小手有力量;9、贴五官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发展平衡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游戏准备:将动物头像挂起来;头像上的眼睛、鼻、嘴是可以粘贴的;游戏玩法:请幼儿站在离动物头像l米以外的地方,手拿一个动物的五官图片,原地转两三圈后,朝动物头像方向走过去,迅速将图片贴到头像的相应位置上;贴完后,看看谁贴的位置准确;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游戏建议:可以五人一组,每人贴一个部分;年龄稍大的幼儿可以闭着眼睛玩;10、猫捉老鼠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练习躲闪爬,发展身体的灵活性;游戏准备:猫和老鼠头饰,将两张桌子纵向并在一起;游戏玩法:戴老鼠头饰的幼儿在桌下爬,戴猫头饰的幼儿在“洞口”桌子的两端捉“老鼠”;“老鼠”要注意边爬边躲闪;“猫”摸到“老鼠”的身体,就算捉住了;游戏建议:根据活动室的空间确定桌子拼接的长度;11、猫和麻雀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敏捷、机智的练习;游戏准备:有7米直径圆圈的场地如图,2―3人扮“猫”,其余为“麻雀”,备若干球多于麻雀的数量;游戏玩法:游戏开始,“猫”在大圆圈内的“家”里,“麻雀”则在圆圈外的“家”;这“麻雀”设法把圈里的“果子”抢运出来,而“猫”要设法守住“果子”,只要“麻雀”一进圈,“猫”就可去追捕;游戏规则:“麻雀”要把球运出圈外停在“家”里才算胜利;12、河里的小鱼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灵敏的躲闪练习;游戏准备:幼儿分为三组,两组做“鱼网”,另一组作“小鱼”,“小鱼”每人一球;游戏玩法:游戏开始,作“鱼网”的幼儿围成圆圈,手拉手按逆时针方向行走,“小鱼”在“网”内游来游去运球;“网”问:“小鱼小鱼哪里游”“小鱼”答:“小鱼小鱼河里游;”问:“小鱼你想出来吗”答:“想出去玩一会儿;”问:“你想出来不容易;”答:“我们一定要出去;”说完“小鱼”即运球从“网眼”往外钻,作“网”的幼儿则赶紧拉手设法档住“小鱼”;游戏规则:“小鱼”不能只身钻出“网”,必须带着球;“网”不能松手,不能用手去拉“小鱼”;13、老鼠笼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敏捷、机智的躲闪练习;游戏准备:将幼儿分成三组,两组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作老鼠笼,其余站在“笼”内作“老鼠”;每人一球;游戏玩法:游戏开始,作“鼠笼”的幼儿手拉手举起并念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真可恨,我们搭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捉住你;”在念儿歌时,扮老鼠的幼儿在“笼”的周围运球钻进钻出,当老师发出信号时,扮“笼”的幼儿立即蹲下,在圆内的“老鼠”算被捉住,即参加“笼”的角色;游戏继续进行,至“老鼠”全被捉住;14、小鸡吃东西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让幼儿正确、响亮地发出“鸡”、“吃”的音;游戏玩法:1、教师扮母鸡,手拿几个小鸡头饰走到一位幼儿面前,问:“我的小鸡在哪里”这位幼儿就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教师说:“你是我的小鸡;”并将头饰给幼儿戴上;以后用同样的方法给每个幼儿戴上小鸡头饰;2、“母鸡”带“小鸡”去找食;教师说:“小鸡吃米;”幼儿到场地中间,蹲下身子作吃米状,并发出“吃吃吃,吃吃吃”的声音;教师说:“小鸡回家了;”幼儿就发出“叽叽叽”的叫声回座位坐好;3、游戏继续进行时,可以调换吃食方式,如“小鸡吃虫”、“小鸡吃米”;如果教师说:“小鸡吃木头;”幼儿就不能做吃的动作,也不能发出声音;15、五个小朋友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游戏玩法:1、以五个手指头分别代表五个小朋友2、当念到一个小朋友时,用两只手的手指做相应动作;后面依次类推;附儿歌五个小朋友一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碰到大石头,跌个大跟头;两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相互见了面,连忙点点头;三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遇到老爷爷,扶他慢慢走;四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遇到解放军,向他招招手;五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互相见了面,高兴地拍拍手;16、听说游戏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引导幼儿能正确运用抱、开、摇、吹等动词,学说完整的短句;游戏玩法:1、教师边拿出口袋,边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么”教师摸出皮球,问:“这是什么”这是皮球;教师再拍皮球问:“老师在做什么”老师在拍皮球;2、接着教师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小朋友都来摸一摸;”当幼儿摸出玩具后,要求幼儿说出玩具名称;3、每次只摸出一样玩具;17、手指游戏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训练手部肌肉的灵活性游戏玩法:拉一拉;拉的动作打一打;敲打的动作压一压;推的动作绕一绕;卷起的动作捏一捏;捏的动作把它做成一条虫;扭动的动作染颜色手是蓝色的;看着伸出的手手是绿色的;手指是红色的,在手指间;扭动手指在我的脸上染颜色;摸脸在我的罩衣上染颜色;摸罩衣在我的鞋上染颜色;摸鞋在我的袜上染颜色;摸袜子18、炒黄豆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游戏玩法:两人一组,手拉手相对站立,边念儿歌边左右摆动双手,念至儿歌最后一个字时两人同时翻身;游戏规则:两手拉紧不能松开;游戏建议:1、小班幼儿可先转体180度,背对背站立,准备一下再转180度,面对面站立,这样继续进行;2、中大班幼儿可连续翻;3、此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附儿歌:炒炒炒,炒黄豆,噼呖啪啦翻跟斗;19、蒸馍馍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培养幼儿语音的节律及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游戏玩法:甲乙两人面对面坐下,左右手相互交错放在膝盖或桌子上;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轮流抽出最下面的手,然后搭在最上面;每念完一句做动作一次,反复进行;游戏规则:游戏时,儿歌不能念错,伸手要快,有节奏地进行;游戏建议:此游戏也可三人玩;附儿歌:小狗熊,离开窝,来到河边蒸馍馍,和好面,点着火,只有锅盖没有锅;小狗熊,忙回窝,一看气得发了火,窝里有锅没有盖,窝外有盖没有锅;20、我们都是木头人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游戏玩法: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游戏规则: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就不能再动了;游戏建议:1、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2、幼儿也可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附儿歌: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21、猎人枪老虎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游戏准备:画有蜜蜂、枪、猎人、小孩、老虎、公鸡的卡片若干套;游戏玩法:1、参加游戏人数三至四人,一人为“公正”人;“公正”人发给每位幼儿同等数量的卡片若干张;2、游戏开始,每位参加者各出一张卡片,一起翻出来看,按图示见图克对方或被人克;如果能克掉一人而不被别人克掉,就赢得卡片一张;如果被一人克掉同时又能克掉别人的话,那么仍可收回卡片;如果被人克掉却又不能去克别人,就算输,被收掉卡片一张;如果能同时克掉两位就算优胜,可同时得到两张卡片;然后各人再出第二张卡片,游戏继续进行,最后看每人手中卡片多少决定胜负;游戏规则:1、出卡片时,应同时翻出来,拿出来的卡片不能调换;2、赢得或收回的卡片必须排在卡片的最末尾;22、老鹰抓小鸡适合年龄: 3--4岁游戏目的:训练幼儿左右移动的能力游戏玩法:参加者选出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其余人作小鸡站成一路纵队;游戏开始,母鸡张开双臂,小鸡每人拉紧前面人的衣摆;老鹰立即捕捉队尾的小鸡;母鸡要设法挡住老鹰,迅速左右移动,整个队伍跟随协调移动,躲避老鹰;如老鹰抓住队尾的小鸡,小鸡离开队伍站到一边;老鹰继续捉,直到小鸡捉完;。
小班民间游戏集锦
小班民间游戏集锦炒黄豆摸白菜猫捉老鼠丢手绢跳皮筋抓尾巴踢沙包水果蹲跳房子城门城门几丈高捕小鱼老鹰捉小鸡扔沙包捉迷藏老狼老狼几点了赶小猪拉大锯官打捉贼石头、剪子、布切西瓜木头人地雷爆炸推小车老鼠钻风箱跳方格攻城堡吹泡泡挤油堆馒头拍手背打靶脚尖脚跟脚尖跳1、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材料(平衡木、积木、塑胶板)建构不同的桥,并分别上去走一走,提醒幼儿小心。
2、集中:讲讲每座桥的不同之处,请几名幼儿示范,说说自己就是怎样又快又稳地过桥的。
3、幼儿自由练习,体验在不同障碍物上行走的难易度,手眼协调。
4、集中:教师:“小动物们得到您们的帮助,又能吃到食物了,为了表示感谢,送来了好多吃的,咱们一起去运回来,好不?”5、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把食物(沙包、硬纸板、雪花片)运回来,鼓励幼儿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食物。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放松:1、总结性评价,对幼儿愿意帮助别人、动脑筋想出的各种办法给予表扬与肯定。
2、一起做放松运动:甩手、扭腰、晃头、捶腿等。
3、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收拾材料后回班。
做冰块玩法1.大家一起念儿歌:“做冰块,做冰块,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方,有的圆。
”2.念到最后一个字时,每个幼儿都必须停住不动,并尽量摆出各种不同的身体造型,就像真的被冰“冻”住了一样。
3.如有幼儿动了,则要受惩罚。
如让她伸出一只手,周围的同伴一起念:“您就是一个小调皮,伸出手来打三下,一二三。
”轻轻地、象征性地打过后,游戏继续。
4.如没有人动,教师可说“太阳出来了,冰九化掉了”,幼儿可以自由地动了。
5.游戏可反复进行。
提示1.发展幼儿的坚持性与想象力。
2.儿歌也可以自己改编。
中班民间游戏推荐《挤油》、《系绸带》、《老鼠笼》、《打“靶”》、《金锁银锁》、《荷花几时开》、《锤子剪刀布》、《跳房子》、《抬花轿》、《“盲人”捉鱼》、《瞎子与拐子》、《地雷爆炸》、《揪尾巴》、《炒黄豆》、《炒豆豆》、《跨步子》、《黄狼偷鸡》、《扔砖》、《抽陀螺》、斗鸡、弹弹球、两人三足,还有很多、风筝:最早的风筝并不就是玩具,而就是用于军事、通讯上。
民间传统游戏集锦
民间传统游戏集锦
1、丢手绢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快速奔跑的基本动作。
(2)有利于孩子应变能力的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及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玩法:一幼儿做丢手绢人,其余幼儿围成一大圆圈,游戏开始时,幼儿一边唱歌,丢手绢人沿着圈外走或跑,当唱到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时,丢手绢的幼儿悄悄将手绢丢在圈上一幼儿身后,并迅速离开,当唱到快点快点抓住他时,被丢的幼儿立即起身去追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幼儿则迅速跑到被丢者的位置上蹲下,若丢者被抓捉,则继续做丢者,若未被捉,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需要材料:手绢
2、木头人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玩法:参加者两人念儿歌,儿歌念完后,立刻静止不动,不说不笑地对视,谁先忍不住动或笑了,就算输。
需要材料:没有特定的材料,只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即可。
3、冰糕化了
活动目的:锻炼幼儿跑动的能力,以及反应速度及灵活性。
玩法:(1)通过“剪刀、石头、布”或是指定一名追逐者,其余的孩子当“冰糕”。
(2)游戏开始,“冰糕”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躲闪快跑,同时追逐者去追捉“冰糕”。
(3)如果幼儿发现自己将被捉住可双手抱臂喊“冰糕”,即表示被冻住,不能再动了。
(4)等追逐者去追其他幼儿时,这个被冻住的“冰糕”可以说“化了”,然后重新跑;还有一种玩法是被冻住的“冰糕”需要等到其他幼儿来拍一下他的手来解救。
(5)没有及时喊“冰糕”而被捉住的幼儿停止游戏一次。
需要材料:没有特定的材料,只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即可。
幼儿民间游戏集锦
1.xx抓小鸡: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鸡妈妈,多人扮演小鸡。
小鸡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拉着鸡妈妈的衣服。
老鹰去捉小鸡,鸡妈妈两臂张开护着小鸡们,不让老鹰捉小鸡,老鹰只能捉最后一只小鸡。
小鸡如果被xx捉到,就算输了。
2.xx“大锯”: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
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去。
3.贴烧饼:幼儿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
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
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
4.打籽:用沙包作籽,游戏者分成两组。
在场地上画两条直线,两线间隔5米。
一组游戏者在两线的区域内,一组的游戏者站在两线的外面。
站在区域外的游戏者用沙包打向区域内的游戏者,区域内的游戏者进行躲闪,不让沙包砸到。
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戏,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戏者。
两组可互换角色反复游戏。
5.捉人:幼儿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
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
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1附儿歌:风大,不怕。
雨大,不怕。
真的假的?真的。
6.“瞎子”摸“拐子”:可多位幼儿共同参加游戏。
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
游戏开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7.“警察”捉“小偷”: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
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
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老鹰抓小鸡: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鸡妈妈,多人扮演小鸡。
小鸡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拉着鸡妈妈的衣服。
老鹰去捉小鸡,鸡妈妈两臂张开护着小鸡们,不让老鹰捉小鸡,老鹰只能捉最后一只小鸡。
小鸡如果被老鹰捉到,就算输了。
2.拉“大锯”: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
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去。
3. 贴烧饼:幼儿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
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
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
4.打籽:用沙包作籽,游戏者分成两组。
在场地上画两条直线,两线间隔5米。
一组游戏者在两线的区域内,一组的游戏者站在两线的外面。
站在区域外的游戏者用沙包打向区域内的游戏者,区域内的游戏者进行躲闪,不让沙包砸到。
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戏,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戏者。
两组可互换角色反复游戏。
5.捉人:幼儿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
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
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附儿歌:风大,不怕。
雨大,不怕。
真的假的?真的。
6.“瞎子”摸“拐子”:可多位幼儿共同参加游戏。
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
游戏开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7.“警察”捉“小偷”: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
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
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8.种西瓜:四人一组站成圆圈,然后,依次把脚钩在前一个人的脚弯里,形成脚搭成的圆圈。
大家一起拍手边念儿歌,单脚跳着绕圈前进(此游戏适合较大的幼儿玩)9.切西瓜:几位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
一位幼儿做“切西瓜”,边念儿歌边绕着圆圈走,并做“切西瓜”的动作,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将身边两位幼儿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
被切到的两位幼儿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达原位者即为再次游戏的“切瓜人”。
附儿歌: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
10.跳皮筋:两人玩时;可以分别抓住橡皮筋的两端。
若三人以上,则由两人扯住皮筋,跳者边跳边唱。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唱不同的歌,跳法不同,一般在唱完一首歌后,脚要正好将皮筋踩住。
每跳完一曲,皮筋高度便升高一次。
一般是从脚踩皮筋开始,依次为:脚腕、膝部、胯部、腰部、腋下、肩膀、耳朵、头顶、小举、大举。
如跳时犯规或够不到皮筋时,则换人。
11. 红灯、绿灯,马上开灯:请一位幼儿背朝众幼儿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端,众幼儿朝前随意行走或做各种姿势的动作。
当开灯者大声说完“红灯、绿灯,马上开灯”转回头时,众幼儿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
若在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
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后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12.地雷爆炸:游戏前先用猜拳决出一个为追逐者,其余幼儿为逃跑者。
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个人就算胜利。
逃跑者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快被捉住时,可以立即蹲下说“地雷”:追逐者就必须停止追他,另找目标追逐。
而“地雷”只能远地不动地蹲着,等其他人来拍一下,并喊“爆炸”,才被解救,继续做逃跑者。
被捉住者为第二轮游戏的追逐者。
13.捉“龙尾”:幼儿中选一人当“龙头”,一人当捉“龙尾”者,其余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后一人当“龙尾”。
“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
注意“龙身”不要脱节。
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
此游戏具体玩法与“老鹰捉小鸡”相似。
14.“猎人”抓“野兔”:提供若干个纸箱或呼啦圈、竹圈、树枝圈当“山洞”,每个“洞”里藏一名幼儿做“野兔”,但是有一只“野兔”没“山洞”。
另请一位幼儿当“猎人”。
游戏开始,“野兔”钻出“山洞”到外面一边玩一边念儿歌。
儿歌一念完,“野人”只能抓没躲进“洞”的“野兔”。
抓到“野兔”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15.“盲人”击鼓:将鼓放置在离“盲人”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参加游戏的幼儿蒙上眼睛后就地转1~2圈,再摸索上前击鼓。
16.“盲人”捉“鱼”:画个直径3~5米的圈做“池塘”,扮“鱼”的幼儿在"池塘"里随意走动、拍手、大笑、说话,但不能跑出“池塘”。
一位幼儿用手绢蒙住眼睛当“盲人”,到池塘捉“鱼”。
哪只“鱼”被捉到就与“盲人”更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17. 炒豆豆: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
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
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者要随着童谣节奏一起侧身翻转,或转180度,或转360度。
培养幼儿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
儿歌: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
18. 手推车:三人幼儿猜拳决胜负,胜者先趴下做“车”,其余两人分别把胜者的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平整而清洁的地面进行游戏。
19.脚尖脚跟脚尖踢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
“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向右前方踢)。
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20.摸瞎子:一般五六个幼儿一起游戏,只要有一片空地,一条丝巾就可以了。
在地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区域,作为游戏场地。
大家站在场地内,先选出一个人当“瞎子”,用丝巾蒙住他的眼睛,确保看不到任何东西,然后推着他转三圈,就开始“摸”人了。
当“瞎子”的人要努力“摸”到并抱住一个人,还需要能够通过身高、头发等特征“摸”出被捉到的人是谁。
如果猜不出被捉到的人,则继续当“瞎子”,放了这个人,转三圈,再“摸”。
如果猜出是谁,那么换由这个被捉到的人当“瞎子”,蒙上眼睛,转三圈,开始“摸”人。
在摸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发出声音,也可以突然拍他的后背,来吸引当“瞎子”的人,但是当“瞎子”捉到一个人开始猜的时候,就不能发出声音了。
如果有人被逼出边线,那么也算这个人失败,由他来当“瞎子”。
21.“骑马”打仗:玩时,一般由两人一组,一人作“马”,背着另一人,与其他组对阵。
双方可通过拉、拽等方式,设法将对方拉下“马”为胜。
22.骑马马:玩时先由两个幼儿将右手向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对方右手腕,形成一个四方结子形的“座坐”然后蹲下让其他幼儿坐在“座坐”上,再站起来走动,俗称“骑马马”。
23.金锁银锁:请一名幼儿做“关锁”人,该幼儿的两手掌作“锁”,手指张开,手心向下,其余幼儿的手指触在“关锁”人的手掌中。
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儿歌,念毕,“关锁”人捏紧手掌,被捏住的幼儿站在场外。
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时,“关锁”人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关住。
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
儿歌:金锁银锁,金锁银锁,咔嚓一锁,嚓啦一锁。
24.弹蚕豆:两至三名幼儿为一游戏组,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列出先后顺序。
游戏开始,第一名幼儿把若干蚕豆撒在桌上,随即按先易后难,用小手指在相邻的两颗蚕豆之间划一下表示可以通过,然后对准其中的一颗,用食指或中指从大拇指上弹出去击中另一颗,这样就可在这两颗豆中拿下一颗并继续再划再弹。
如果失误或犯规就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
此游戏锻炼幼儿手指的小肌肉。
游戏划线时小手指如碰到蚕豆,则为犯规就不能继续游戏。
在弹蚕豆时,只能弹划过线的邻近两颗,击中其他蚕豆或弹不到蚕豆则为输。
25.我们都是木头人: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
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
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
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
儿歌: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26.丢“铜板”:三至四人为一游戏组。
每人各将一圆片(可由瓶盖取代)从砖头高坡开始往下滚,比比谁滚得最远,然后按远近分别定为①②③……①的主人拿起圆片站在①号处投准②号圆片,如果投中②号圆片,可站到②号处向③号圆片投去;如果没投中②号圆片,则由②号圆片的主人拿起圆片向⑧号圆片投去,凡投中的圆片归为己有。
游戏者拿起圆片后站在该圆片处,不能前后左右移动。
发展幼儿眼力及手臂力量。
游戏重复进行,最后,得圆片多者为胜。
27.踢毽子:踢毽子多为女孩玩耍。
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简单的以连续踢的个数多少定胜负,复杂的则有正、左、拐、跳、打等。
游戏时,边踢边唱(或数数),一般逢五遇十即将毽子停于脚面一次(称“嗯”)。
清代流传三四人入局对踢,后沿为健身运动的一种方式。
28.跳绳:跳绳花样繁多,分单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
单人跳时,双手摆绳,可前摆跳、后摆跳、双手交叉摆绳跳,也可带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
多人跳时,一般由两人摆绳,也可将绳一端系于树上由一人摆绳,其他人跳,跳法多种多样,边跳边唱数数。
29.跳房子:跳房玩法多样。
一般先在地上划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几端划一半圆形(俗称“馍馍头”)。
游戏时,把“瓦儿”(砖块、瓦块、石块等均可)掷于“馍馍头”内,玩者单脚跳入,并将“瓦儿”踢入下一格,依次转下一圈即可将“瓦儿”掷于第二格内,如此类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间。
跳至自己的房内可双脚落地,别人则须跨过该“房”。
玩时,不能另一脚落地、不能“压杠”(“瓦儿”压在划线上)、也不能“踩杠”(脚踩在划线上),否则都算犯规,犯规者出局等待下一轮。
最后,谁占的“房”多谁为胜者。
30.磕拐:磕拐是流行于男孩之间的一种对抗性游戏。
一般是两人对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
游戏时,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腿折攀起来,用膝盖向对方进攻。
进攻方法多种多样,可磕、压、顶、砸等。
游戏规则为谁被对方磕倒或双脚着地即输。
31.拾子儿:拾子儿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
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将石子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马上接住抛起的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