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_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2008.12J I A O Y UK EX U EL U N TAN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3%,青壮年文盲下降到3.58%,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已占半壁江山,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主题,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基本形成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30年教育改革积累并形成了若干带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基本经验、基本原则,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推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第二,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坚持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享有良好教育机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式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拓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生机活力。
第六,坚持把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布局。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发展的重心转到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第七,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分区域分步骤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发展的成就与展望
长期 以来 ,高等教 育思想 和高等教 育观念 两个概念 常常 被混淆使用 ,而 实际上 两者有着 本质 的 区别 ,有 必 要加 以厘清 。高等 教育思想 和高等教 育观念 在认知层 次上 具有差异 性。高 等教育 观念是 人们对 教育 活动 的
浅层 次认识 ,仅对 某个或某 些教育 问题发表 意见 ,并 没有形 成系统 的思想体 系 。高 等教 育思想 是人们 对教 育 活动 的深层 次认识 ,是经过 比较深 入的研究 ,形成 的 比较 系统 、稳 定的思想 体 系。高等 教育观 念形成 后 ,可 以为高等教 育思想 的形成奠 定基础 。 因此 ,高等教 育观念是 构成高 等教育 思想 的元素 ,高等教 育思想 是 由一
高等 教育思想 是教育 思想在高 等教 育领 域 的引 申。高等 教 育思 想 是针 对 高 等教 育 现 象所 形 成 的理 性 认 识 ,是对 关于高等 教育本 质 、功 能作用 、组织领 导和培 养高级专 门人才 的培养 目标 、教学过 程 、管 理运行 等
一
系列 问题所形成 的系统 化 的思想 体 系。
在我 国高等教育 的改革与 发展过程 中 ,曾经产生 了一 批具有代 表性 的教育思 想 ,它们 对于我 国高等教育 的发 展起 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 ,这就需要我 们积极继 承并不断发展 创新。此外 ,也存在着 一些教育 思想 ,它们虽 然在 一定 的历史 时期 曾经对我 国高等 教育发展起 到过积 极 的推 动作用 ,但是 随着 时代 的发 展 和社会 的进 步 ,
Oc . O 9 t2 0
改革 开 放 3 O年 中 国高 等 教 育 思 想 发 展 的成 就 与 展 望
于建军 ,王春姣2
(. I吉林 建 筑工程学 院 , 吉林 长春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探讨
【 摘
要】 改革 开放 5 年是我 国高等教 育 大改革 、大发展 的重要 时期 ,探讨和 总结5 年来我 国 高等教 育 发展 O 0
的主要经验 包括 :在意识形 态上 ,不 断解放 思 想, 坚持 用发展 的观点 与时俱 进地认识 高等教育 的属性、价 值和功 能;在体制 机制上 , 坚持 用改革创新 的 办法,不断破 解 高等教 育发展 难题 ;在 发展 理念上 ,追求协 调发展 、可持 续发展 和科 学发展 ;在 发展路 径上 ,采取 重点 突破 ,带动整体 发展 的策略 ,推动 高等教 育整 体 水平和质量提升 ;在 发展过程 中, 坚持 以人 为本 ,维护 高等教 育稳定发展 大局。 【 关键词】改革 开放 ;高等教 育发展 ;高等教 育属性 ;高等教 育体制 ;高等教 育质量
大学 ・ 研究与评价2 D / 0978
H hrdc i sa h Ea a n i eEu 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探讨 0
改革开放3 年 我 国高等教 育发展 的 0 主 要 经验 探讨
梁文明 张存群
( 阳师范学院 衡 湖 南 衡 阳 4 10 ; 北京 大学 2 0 8 北京 10 7 ) 81 0
h y o o m a n o ai n t e l h a o v i ul sa u e eo m n fhih re u ai n t ewa fr f r d i n v to o d a t d s l et ed 伍 c te bo tt e d v l p e to g e d c to ; e n wi n h i h
中图分类号 :G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14 (0 9 7 0 - 0 5 0 60 3 7 2 0 )0 - 8 0 3 - 8 6 6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作者:宫毅敏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8期摘要:《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一书,从一个个断面透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展现了高等教育发展改革30年的历史画卷。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化、高校办学自主权、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等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发展的热点和焦点。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这些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思考,无疑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考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001-03别敦荣、杨德广教授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是一本全面反映30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成就、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的专著。
该书采用两条线,一条线总结30年发展和成就经验,作者的基本思想就是客观地反映事实,对30年取得的成就经验等尽量用客观事实来反映,如30年具体出台了什么政策,做了哪些事,不采用作者主观评价,只用客观事实反映30年成就,因此前面一条线篇幅很大,基本客观,书中主要采取描述性而不是价值判断性的语言;另一条线展望和预测未来,所以每一章后面都有展望,尽管篇幅不长,但分量不轻,而且预测与展望总体符合现实,反映趋势。
在对本书众多篇章的细细阅读中,发现其中一些热点问题历经30载高等教育的大浪淘沙和持续讨论,而且伴随着与其相关联的问题使其关注度依然不减,尤其以下几个方面是笔者认为较重要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而且就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事实来看,依然熠熠生辉,值得继续思考和探索。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城镇化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一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要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并努力向农村延伸。
”事实表明,这一观点非常有预见性。
我国地方高校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大众化教育目标实现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张元坤(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湖北武汉430060)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日益明显,高等教育体制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1999年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和改革,为高教体制的改革打下了良好地基础。
在以往改革的经验和研究的基础上,我对改革我国高校考试录取、招生、贷款还贷、就业与评估等制度,有如下思考,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考录取;招生;贷款还贷;就业与评估制度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体制则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
三十年前,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体制重新启动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三十年后,继续改革、完善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既是一项突出而紧迫的时代任务,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大业的需要。
基于这一战略性考虑,仔细反思、规划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一个十分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从1999年以来①,我国在高等教育考试科目、高考形式、保送生制度、考生录取手段、报考对象、高校收费、毕业生就业等等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和改革,为高教体制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以往改革的经验和研究的基础上,我对改革我国高校考试录取、招生、贷款还贷、就业与评估等制度,有如下思考,内容如下。
一、改革高考录取制度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几乎各项事业的管理模式都有了质的变化,唯独高考招生的管理方式基本没变。
即使在个别地区有所改善,也仅仅是增加了高校的一点自主权。
僵化的高考招生模式的核心,是完全以一次高考总分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除个别保送生、特长生),这种科举式做法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公正及素质教育相距甚远。
因此,我建议:1、在落实以上改革、使高校成为能够自主负责、自主办学机构的基础上,实行真正的自主招生。
国家除组织统一的资格考试之外,录取标准、人数由各校自主规定。
但其录取应该考虑到平等、公开,照顾少数民族与弱势群体等原则,接受教育主管部门与社会的监督。
近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政策轨迹的透视与反思
段。当时,我国急需恢复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 ,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是整顿高等教育教学秩序, 恢复原有的高等教育教学 内容与课程体系。国家主要从修订、编写、规范教材和修订专业 目录两 个方 面颁 布政 策来进 行恢 复 和整顿工 作 。 17 99年 1月 ,全 国高 等学 校科学 研 究 工 作会 议 明 确 提 出 ,高 等学 校 是 我 国文化 和科 学 水平 的重要标志,它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 的双重任务。从这时起我国高等教育进入 了 规范整顿时期。18 3月教育部在济南召开高等学校 “ 90年 中共党史” 政治经济学” 哲学” 、“ 、“ 、 “ 国际共 产 运动史 ” 四 f- 主 义理 论 课 教 材研 讨 会 。会 议 重 点 解决 18 l q列 90年 马列 主义 课 教 学 大 纲和教 材修 改 、出版等 问题 。 同年 5月 教育 部 委 托 高 等 学校 理 工 科 基 础课 各 教材 编 委 会 主持 工 作 ,正式 宣 布各教 材编 委会恢 复并 重 新 开 展工 作 。18 9 1年 1月 ,教 育 部在 北京 召开 高 等 学校 政 治理论课 程研 讨会 ,会 议 明确 了马列 主义政 治理 论课 的重 要作 用 和地 位 。 同年 3月 ,教 育部 向部 分本科院校印发参考性教学计划 ,并鼓 励和支持学校在教学内容 和方法上进 行改革试点。18 92 年 2月高 等学校 工科 基础 课程 教材 编审 委员 会在郑 州举 行工 作会 议 ,要提 高教材 的质量 ,同时兼 顾品种。18 94教育部 《 关于全国普通 高等工科学校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和规定 ( 草案 ) 中重 》 新规定了培养 目标 ,在培养规格方面要求注重多样化 ;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是 :在传授知识的同 时 ,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三)2 世纪 8 年代 中期高等教育课程基本恢复 0 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绪论: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一)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三)一批高校和重点学科实力快速提升,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缩小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四)实行学位制,大力发展研究所教育,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六)教师队伍特别是高水平教师队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大进展(七)多渠道加大投入,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八)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得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的经验(一)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二)坚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把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同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起(三)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的原则,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知识、能力、素质作为培养人的三要素协调发展的理念)体制改革:探索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进行联合办学的探索、积极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联合体制、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行高考招生与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等学校(四)统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上一个台阶、效益有明显提高)(五)坚持重点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六)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能力第1章高等教育思想发展篇第1节解放思想,从新认识高等教育的性质第2节转变思想,建立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一是世界科技革命的浪潮,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一、探索传统高等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关系二、探索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引入竞争机制)三、探索高等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四、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概念: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指先天遗传的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的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五、探索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3节继往开来,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一、高等教育国际化1、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名族化的关系2、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主权与教育服务的关系3、克服“西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4、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防止人才流失5、增进国际理解,促进世界和平二、高等教育民营化原因:1、国家高等教育供给的短缺和单一,需要发展私利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反思和再出发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反思和再出发一、概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等教育领域在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
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再出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历程的梳理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围绕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目标定位、政策导向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
本文还将关注高等教育改革的国际视野和比较借鉴,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了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历程。
这一历程既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变迁。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探索中逐步建立。
面对当时国家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来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高等教育以培养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的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
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端化,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这些需求;另一方面,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高校数量不断增加,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学科专业结构也更加丰富和多样。
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周远清
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周远清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改革、大;展、大提高。
30年来,我们抓住体制改革关键,围绕教学改革核心,在对外开放和思想观念改:为先导的推动下,改革平稳顺利进行,获得了广泛的突破性进展,促进了结构的改善和教育+量的提高,带来了规模的巨大发展,进入了推进质量水平大提高、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阶段。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回顾30年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和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总是让人感到兴奋不已,总想用几句话来归纳一下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性的、将为历史所证明是一场伟大的改革和发展。
我想,最恰当的概括应该是“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
一、大改革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并长期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我国当时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理念和机制。
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高等教育的许多体制和机制明显不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必须进行一次大改革,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旧体制和传统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体制改革是关键,在跨世纪的年代里进行了一场大的改革。
首先是开放。
开放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改革。
回顾几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开放,我深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得益于开放。
就拿派遣留学生来说,截至2006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06.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27.5万人,这些回国留学人员已经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如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 72%是回国留学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第一完成人中66.7%是留学回国人员,科学院院士的81%、工程院院士的54%、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的80%、博士生导师的2/3都是留学回国人员,我们已经进入了边派遣边收获的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思考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思考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深刻变革。
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恢复与调整、改革思路的酝酿与起步、改革实践的积极探索、改革目标的突破实现和改革成果的巩固完善五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基本实现了建立“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和“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的目标。
30 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政府间关系的解决上,今后的重点应着力解决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在今后一段时间,鉴于政府与高校的公益属性,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关系上,契约模式是尊重双方运行规则、有效实现各自使命要求的一种可取模式。
通过加强对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设计、加强高等学校的“建章立制”工作、积极发展政府与高校间的契约关系等路径选择,推动高等学校实现依法自主办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高等学校;契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世纪之交的“突破性进展”,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深刻变革,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30 年来我们之所以在管理体制上不断探索与改革,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全方位变化及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有效地激发和释放体制的活力。
体制改革紧紧围绕着“放权”和“激励”进行,具体包括政府间权力关系的调整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模式1、主要目标。
长远目标是建立起“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和“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具体的推动目标有[1]:(1)改善和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
转变政府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
(2)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统筹权和决策权。
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与思考
一
、
河 南 省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开 放 3 发 展 历 程 回顾 0年
效地稳定 了高校 的政治局势 。 ( 高等教 育健康 稳步发 展 阶段 (9 1年 1月 一19 三) 19 98
年 1 2月 )
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 以来 , 伴随着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
日益深化 , 河南省高等教育也得到 了历史性的发展。概括起
一
时期是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
( ) 等 教 育 改 革 与 全 面 发 展 阶 段 (9 5年 1月 一 二 高 18
19 9 0年 1 2月 )
家“ 1 工程 ” 并 建设 2 21 , 3个 国家基 础研 究基 地 和工程 ( 技 术) 研究中心等。通 过 以上行之有 效 的措 施 , 19 到 9 8年底 , 河南 省高 等教 育 布局及 专业 结构 已趋 于合 理 , 教育 教学 质
长 95 , 于 全 国 年 均 7 的 增 长 速 度 ; 校 生 由 2 7 .% 高 % 在 . 3万
人发展到 5 3 . 4万 人 , 均 每 年 增 长 1% , 于 全 国年 均 平 2 高 8 5 的增长速度 ; 职教 师由 56 .% 专 3 3人发展 到 10 6人 。这 12
改革开放30年学院发展的历程与思考
20 0 8年 1 2月
兰州石化职业技 术学 院学报
J u a fI n h u P to h mia olg f e h oo y o rl o a z o erc e c lC l eo பைடு நூலகம்c n lg n . e T
V0. . 1 8 No 4 De ., 0 8 e 2 0
国家 、 从历史 中走来 的人们来说 , 那不仅是一种 变 化, 那更是让世界刮 目相看 的中国巨变 。改革开放 激发了各行各业 的活力 , 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 发展 。3 O年后 ,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浪 潮 中 , 个 人 在 从 到国家 、 从农村到城市 , 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化……
一
张, 就餐和饮水都比较困难 , 礼堂用芦席隔开住着学 生, 实习工厂的厂房、 铸工车间里也都住满了 7 、 67 7 和 7 级学生 。那时, 8 校舍不整齐 , 教学设施不完备,
全 校 师生齐 动 手 , 同挥 洒 汗 水 , 起 了校 园 的 围 共 打 墙, 修建 了锅 炉房 等许 多生 活设施 。 回忆起 当初 , 那
关键词 :改革 开放 ; 发展 历程 ; 思考
中 图分 类号 :G 1 . 2 79 2 文 献标 识码 : B
17 9 8年 , 的十一届 三 中全 会 做 出 改革 开 放 的 党 重大 决策 , 由此 开 启 了 中 国改 革 开 放 历 史 新 时 期 。 从 17 9 8年走 上 改 革 开 放 的 道 路 , 于生 活 在 这 个 对
切 都 在变 。
20 0 8年 , 我们 迎 来 改 革 开 放 3 0周 年 。 改 革 开 放3 O年 , 中 国飞速发 展 的 3 是 O年 , 也是 中 国教育 事 业腾 飞 的 3 0年 。在 这 短 短 3 O年 的时 间里 , 们 每 我
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发展30年
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发展30年◎ 潘懋元肖海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程: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的拨乱反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新世纪的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贯穿这一改革历程的,是高等教育思想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一、解放思想,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性质“文革”结束以后,百废待兴。
而在当时进行的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基本上是在徘徊中前进,改革遇到的阻力还是很大。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走不出思想路线上的迷茫和误区。
因此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要进行思想大解放。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从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同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这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从此,教育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界开展了解放教育思想大讨论。
(一) 开展教育真理标准大讨论“文革”期间,由于极“左”的影响,教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特别是“四人帮”一伙还炮制了对教育的“两个估计”,即:“文革”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黑线专政论);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论)。
“两个估计”全面否定了“文革”前17年教育工作的成就,是“四人帮”推行极“左”教育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桎梏。
改革开放以后,首先就要解放教育思想,推翻“两个估计”的错误认识,为教育改革铺平道路。
1979年4月15日,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教育研究》杂志创刊。
《教育研究》创刊号发表文章《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讨教育工作的规律》,对“文革”期间教育上的种种谬论进行了批驳。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30年:历程、思考与展望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30年:历程、思考与展望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思考与展望,从中得出启示,并对成人高等教育构建成为终身教育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思考与展望一、改革开放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回顾(一)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业绩和形成的特色,决定了它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生动体现和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成人高等教育是在清理“文革”的大量遗留问题,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开始新的发展的。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重新提出了“两条腿走路”发展教育的思想,指出“教育还是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这就给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给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邓小平同志的这个重要指示,不仅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在30年后的今天,对于廓清社会上、教育界关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模糊观念,确立成人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打开了通向终身教育的大门,使高等教育事业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成为开放度高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并逐步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回顾成人高等教育走过的30年历程,可以看到,成人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开放,深深打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烙印,融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又表现出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运行机制。
进人21世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领域同样面临着新世纪的变化与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教育方针演变及其带来的反思
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 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 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600多位代表讨论的中心议题 就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 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研 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教育方针 演变及其带来的反思
——张硕,于会玲,小耳朵,李鑫, 李瑞峰
导言
•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 为 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方向, 是不 同时代革命和建设事业对教育的要求的集 中体现, 是对不同时代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 总结, 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是一 个动态概念, 历史范畴, 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 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方针在我国教育事 业的发展上具有一个方向性的作用, 同时也 是制定各项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三、三个面向:奠定未来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基调
• “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解 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和“两个估计”的思 想束缚。 在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教育方面 也进行了拨乱反正。随着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全党工作 重心转移,政治和生产劳动最大的政治, 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 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 心,其它一切任务都要 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 个中心”。
五、四有新人:一个历史战略命题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开始深入思考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事 关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
四有新人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改革三十年与高等教育发展
改革三十年与高等教育发展提要改革三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两个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的师资得到充分的积累,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
分析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现技术知识的增长、收入与社会保障的提升、教育战略的实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转型与社会变迁,高等教育面临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高教资源的重组、高教制度的优化、教育伦理的提升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改革;高等教育;发展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一、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基于大学的职能,高等教育的作用发挥表现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但是,当其作用不能充分实现时,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将受到严重的危害。
因此,只有高等教育能够独立自主地发挥作用时,国家才可能解决在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高教才可被称作强国的高等教育。
改革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取得伟大的成绩。
(一)奠定了人才培养基础。
从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来看,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5万人的5倍,高等教育总规模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500万人。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3%,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同时,高等教育聚集了数量巨大的优良教育资源。
截至2006年,学校占地面积增加到212万亩,教学用房增加到2.7亿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到1,424亿元,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同时,我国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伴随高教进入大众化。
普通高校教师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学历层次趋高、学科专业素质逐渐提高、职称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总体上,教育已经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数量和规模的问题、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为今后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取得了科学研究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赵倩【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来,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高校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高等教育科学运行机制,加大政府、社会、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期刊名称】《平顶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3页(P111-113)【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者】赵倩【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项山,4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各高等院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规模上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80年的1%左右达到2007年的近 23%,至今,在学总规模超过了2 70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 800万人。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 908所,比 1977年增加了1 504所。
30年来,高等学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3 00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还有数千万青年通过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途径获得了大学学历。
[1]我国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大国,基本满足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数量需求。
从质量上看,经过高校战线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高校在育人、学术水平,师资等方面质量都有了显著地提高。
从体制来看,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方式从国有化的办学体制向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转变;从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向中央和省两级领导体制转变;从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向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转变;从单一的投资体制向多渠道筹资转变等等。
[2]从投入上看,全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经费没有哈佛大学一个学校投入的多,但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在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求,这种投入产出比是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有感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读《中国高等
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有感
宫毅敏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33)8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一书,从一个个断面透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展现了高等教育发展改革30年的历史画卷.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化、高校办学自主权、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等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发展的热点和焦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这些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思考,无疑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总页数】3页(P1-3)
【作者】宫毅敏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兼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J], 张晋峰
2.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 [J], 纪宝成
3.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宏观思考 [J], 罗承选
4.公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兼谈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改革发展方略[J], 郝宏奎
5.体制大改革规模大发展质量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成绩斐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改革分析:直面困难,在曲折中发展
高校改革:直面问题,在曲折中发展众所周知,在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学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却只有寥寥几所大学在其中并且排名落后,总体上我国的高校与其他国家的高校存在着很大差距,教育发展必然涉及到高校改革,而高校改革也一直都是社会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以下从背景与原因、过程与问题、措施与办法三方面来讨论这个话题。
一.高校改革的背景与原因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
特别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向前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
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表明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决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已经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
而紧接着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又被再次强调。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 ,加 大政府 、 社会 、 个人 对高等教 育的投入 , 进一 步扩 大高等教 育规模 , 高高等教 育质 量。 提 关 键 词: 高等教 育; 改革 ; 发展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3—17 (0 0 O 一 11— 3 17 6 0 2 1 ) 1 O 1 0 中图分类 号 :6 0 G4
会发展提供大量 优 秀人力 资源 的需要 。从 这次美 国
爆发的金融危机来看 , 其原 因就是美 国凭借其 雄厚 的
作者简介 : 赵
倩 (9 3一) 女 , 18 , 湖北省天 门人 , 平顶 山学院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 比较教育研究 。
・
1 2・ l
平顶山学 院学报
21 0 0焦
献, 在投入严重 不足 的情 况下 , 然保证 了改革开 放 仍
注重精英教育 , 这是 中华 民族在世界经 济战场上
为 民族争得更多利益 的需要 , 也是为下一轮 经济与社
3 0年来社会 经 济发展 对 人才 的 基本 需求 , 种投 入 这
产 出 比是人类发 展史上从未有过的 。
收 稿 日期 :09—1 20 2—0 6
第2 5卷第 1 期
21 00年 2月
平顶山学院学报
J u a f ig ig h n U iest o r lo n dn s a nv ri n P y
Vo . 5 No 1 12 . F b2 1 e .00
改革 开放 3 O年 我 国高 等教 育 发展 的 战 略思 考
看 , 国高等教 育投入 的经费没有哈佛大学一个 学校 全
益, 对增强综合 国力 , 促进 经济 发展 和社会 进步具 有
深远的意义 。
( ) 二 高等教 育要 在 注重 大 众化 教 育、 平教 育 公
的 同 时更 加 注重 精 英 教 育
投 入的多 , 中 国高等 教 育做 出 了很 大 的努力 和 贡 但
赵 倩
( 平顶 山学院 , 南 平 顶 山 47 0 ) 河 6 00
摘 要 : 国高等教 育改革发展 三十年来 办学体制 、 我 , 在 管理 体制 、 资体 制、 生就 业体制 、 投 招 高校教 学
改革 等方面都取得 了较大 突破。我 国高等教 育未来 的改革发展 应 坚持 科 学发展 观 , 立高等教 育科 学运 行机 建
一Leabharlann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 经济社会发展对 高等教 育提 出了新 的要求
改革开放 3 O年来 , 在各 级党 和政 府 的正 确领导
( 随着 中国在世界 政 治、 一) 经济 中地 位 的 变化 ,
我 国必须扩 大高等教育 的规模 从 国际上看 ,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 的发展 水平要相适应 , 一方面 ,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了政府 、 社 会 及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与支撑力度 ; 另一 方 面, 经济 发展水平又是影响社会吸纳高校毕业生 的主 要 因素。一般来说 , 高等教育规模要 随着经济发展水 平 和社会 生活水 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 目前 , 济社 经
决策。顺 应先进 生产 力 的发展 要求 , 符合 先 进文 化
的前进方 向, 体现和维护 了最广大人 民群众 的根本利
条块分割 的领导体制 向中央和省两级领导体制 转变 ; 从 高度集权 的管理体制 向学校依法 自主办学转 变 ; 从 单一 的投 资体制 向多渠 道筹 资转变等等 。 从投 入上
得我们 静下心来 深思 的问题 。 应该 看到 和承认 , 我
美 国人奢侈无 度 的消费提供 了大量 的财力 。可以这
么说 , 美国对这 次金融危机 早有预 料 , 在危机发 生之 前, 他们就 已经把 各种金融 衍生产 品卖到世 界各地 ,
共有普通高校19 8 , 17 0 所 比 9 7年增加 了1 0 所 。3 4 5 0
年来 , 高等学 校为 各行各 业 输送 了30 0 万本 专科 0 多 毕业生和研究 生 , 还有 数千 万青 年通过 成人 高校 、 广 播 电视大学 、 自学考试 等途 径获得 了大学学 历 。 我 … 国已经成为 了高 等教育 大国 , 基本满 足了 国家现代化
人才实力和资金实力 以及很 高的货币地位 , 肆意在世
界经济战场上 侵略 、 掠夺其 他 国家 和人 民的财富 , 为
势, 如何按照科 学发展观 的要求理 清发展思路 、 提高 发展质 量 ; 兼顾各 方面利 益、 分调动 师生员工 的办 充 学积极性 ; 解决好当前与长远 、 局部与整体 、 个人与集 体的关 系 , 保持学 校全 面协 调快速 发展 , 这些都 是值
建设和人 民群 众对 于高 等教 育的数 量需求 。从 质量
上看 , 经过高校 战线全体人员 的共 同努力 , 近年来 , 高 校在育人 、 学术 水平 , 师资 等方面 质量都 有 了显著地 提高 。从体制来看 , 3 0年来 , 中国高等教育 办学方 式
从 国有化 的办学体制 向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转 变 ; 从
会 又好 又快的发展 对高 校人 才培养 、 科学研 究 、 社会 服务提出 了新的要求 , 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 民个人 对
和支持下 , 在各 高等 院校师 生员工 的共 同努 力下 , 我
国高等教育发生 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从 规模上看 , 高 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18 90年的 1 %左右达到 20 07年 的 近 2% , 3 至今 , 在学总规模超过 了27 0 0 万人 , 中 , 其 普 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80 人 。我 国高等教 育规模先 0万 后超过 了俄 罗斯 、 印度和美 国, 世界 第一 位 。全 国 居
高等教育的需求 迫使我们必须扩大高等教育 的规模 。 加快 高等教育改革 , 大高校 招生 规模 , 扩 迅速 造 就规模宏 大的专 门人才 队伍 , 不断满足人 民群众 日益 增 长的对 于高等 教育 的强烈需 求 , 党 中央 、 是 国务 院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 展形势 的变 化而 做 出的一项重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