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
寓意剧的范式原则与中国戏剧寓言式思维比较——以《高加索灰阑记》为例
寓意剧的范式原则与中国戏剧寓言式思维比较——以《高加索灰阑记》为例寓意剧(Parable Play)是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所创立的一种现代戏剧范式,一般用以指称《四川好人》与《高加索灰阑记》两部以充满寓言色彩的叙述方式、将道德问题作为作品辩证讨论核心的剧作。
因《高加索灰阑记》一剧的创作灵感直接源自元杂剧《灰阑记》(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故常被借来讨论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研究者往往更易倾向于论述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与吸收,而布莱希特对“寓意剧”作为一种戏剧范式、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意义却因此被部分遮蔽。
本文试图将《高加索灰阑记》置于布莱希特寓意剧创作的整体中进行讨论,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对其“寓意剧”的戏剧创作方法、意图有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则在于布莱希特寓意剧创作原则与中国戏剧“寓教于乐”式思维传统的比较,将为我们理解中西戏剧创作思维异同提供重要的角度与线索。
布莱希特“寓意剧”的创作观念与方法布莱希特的寓意剧(Parable Play)一般是用以指称其《四川好人》与《高加索灰阑记》两部作品,实际上也包括布莱希特运用类似方法的其他作品,如其最早使用“寓意”概念的《人就是人》,其后被归为“教育剧”的作品中,多数也具有相似特征,如《措施》《说是的人/说不的人》《铁价多少?》《圆头党与尖头党》等,而在其20世纪30年以后创作的作品中,寓意剧作为一种有意识构建的剧作范式,在方法与原则上都逐渐走向成熟,《四川好人》与《灰阑记》两剧正是其成熟的标志。
可以说,寓意剧是布莱希特以其史诗剧理论作为基础,尝试建立一种新型戏剧范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戏剧社会功能的重要实践之一。
“Parable”一词源自希腊语,是“para-”(在……旁边)与“-ballo”(投掷)两个词根的组合,其基本含义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展示另一件事物,近似比喻、类比的含义。
在中文里,常被译为“寓言”,如此,与同样常被翻译为“寓言”的“Fable”“Allegory”两个词语就极易发生混用。
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的“陌生化效果”比较研究
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的“陌生化效果”比较研究孔伟昭【摘要】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理论”深受中国戏剧的影响,他将中国古典戏剧中具有“间离效果”的美学特征定义为中国戏剧的“陌生化效果”,并吸收这一艺术手法创造性地建构出自己戏剧的“陌生化效果”。
一方面,布莱希特从剧本创作、表演体系、舞台造型、观众接受几个方面,对中国戏剧进行吸收、借鉴以及发展;另一方面,布莱希特对中国戏剧中的“陌生化效果”具有创造性的误读,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和中国戏剧中的“陌生化效果”,隶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领域,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Brecht’s drama theory was affe cted by traditional opera,he defined the 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 in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as“defamiliarization effect”,and create his drama from opera in China. For one thing,Brecht absorbed,referenced and developed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from playwriting, performing system,tableaux and audience reception. For another,Chinese opera was creatively misread by Brecht,there is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and western drama since they belong to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陌生化效果;吸收;借鉴;创造性误读【作者】孔伟昭【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 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3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理论”在戏剧论史中占重要地位,他的戏剧创作手法建立在中西文化精髓之上,既受到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又是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的重要变体。
布莱希特与中国
摘要:在20世纪德国作家当中,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吸纳,表现得最为积极、热情。
他的戏剧理论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叙事剧,“间离效果”是其叙事剧理论的重要构成,而中国戏曲在“间高效果”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以布莱希特的代表作之一《四川好人》为例,分析其中的中国戏曲元素以及间离效果的形成。
并且,就该点引申至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和批评接受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意义所在的讨论。
关键字:布莱希特;中国戏曲;间离效果;现实意义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是20世纪德国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剧作家、诗人、戏剧理论家和导演。
我国著名的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曾经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并列为20世纪世界戏剧剧坛的三大表演体系。
尽管在具体的美学原则和戏剧手段上,三大戏剧家不尽相同,对这三大表演体系是否能够并称,学术界也有着诸多争议。
但能肯定的是,在这三者中,布莱希特的地位是最为特殊的。
一方面,在戏剧观的基本原则上,他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针锋相对的,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很习惯将他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对立面来谈论。
另一方面,他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学习了中国戏曲以后提出的戏剧理论和实践,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美学。
以至于他的终身艺术伴侣魏格尔说:“布莱希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原则和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布莱希特的戏剧里流着中国艺术的血液”。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无疑是德国文化传统的产物,德国启蒙主义传统、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表现主义运动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艺术理论也在其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影响布莱希特的中国元素1.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和艺术理论对于布莱希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对于中国古代一些著名思想家不同程度的接受中。
《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与误读
《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与误读作者:郭菡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2期内容摘要:在20世纪德国作家当中,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吸纳表现得最为积极和热情。
从《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和误读两个方面,进一步从《四川好人》看中国文化。
从中国文化当中的古典哲学,戏曲艺术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深刻地剖析《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同时,从《四川好人》的命名,故事素材,哲学思想等方面分析《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关键词:四川好人古典哲学中国戏剧引用误读《四川好人》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一部杰作。
《四川好人》讲述了三位神祗到人间寻找好人,在四川找到了善良却贫穷的妓女沈黛。
沈黛用神祗们给的钱开了一家烟店,希望从此多多行善。
沈黛为他人做了许多好事,但自己却沦落到倾家荡产的地步。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沈黛以表兄隋大的面目出现,彻底作恶,成为了四川的香烟大王。
最终,沈黛被迫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是隋大。
布莱希特一生迷恋中国古典哲学,并将其大量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被称作“中国的布莱希特”[1]。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将故事发生的背景安排在中国的四川,其中的人物也都用中国人的姓氏,可见该剧本与中国及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本文欲从《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和误读两个方面来分析《四川好人》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
一.《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一)《四川好人》与中国古典哲学1.与庄子的“有用之患”思想《庄子·人间世》中写道,“宋有荆棘者,宜楸柏桑。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村弋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2]而《四川好人》恰好也写道,“宋县有个地方叫荆棘林。
那儿长着楸树,柏树和桑树。
那些围粗一两的树,人们把它砍下来,拿去做狗圈的栏栅……这些树未长成就被锯斧毁掉了,这就是有用之材的下场。
”[3]人或物不为世所用,才能终其天年,否则难逃厄运,《四川好人》中说的就是庄子的“有用之患,无用之用”的思想。
论《四川好人》中沈德的双重人格与悲剧性
方. 用 意是让欧洲 观众 拉开距离 、 便 于冷静地看 清事 的社 会 制 度
物 的本 质 ” 【 对 于这 部 戏 剧 的解 读 . 国 内 学 者 的 研 究
一
、
沈 德 的双 重 人 格 的 形 成
主 要 集 中于 布莱 希 特 与 中 国 ( 戏 曲) 文 化 的 关 系 以 及 他 的“ 间离效果” 在 剧 中 的运 用 上 其 中 . 张黎从 中国 文化对布莱希特的影响人手 , 讨 论 了《 四川好人》 与 中 国戏 曲 的渊 源 . 并讨 论 了该 剧 的 主 题构 思 和 人 物 塑 造 在 这 部 戏 剧 中对 中国 戏 曲 文 化 的 借 鉴 : 阁 王 世欣 在 她
认 为是 2 O世 纪 最 重 要 的 作 家 之 一 ” 口 他所 提 出 的 “ 叙
这两个人物是如何形成 . 又 对 该 剧 的 主 题起 到 什
么样 的 作 用 呢? 本文 采 用 新 批 评 理 论 . 通过 对 剧 情 的
事体戏剧 ” 与“ 间离 效 果 ” 这 两个 概 念也 被 广 泛 运 用 到
他 的许 多戏 剧 中
梳 理 来 分 析 布莱 希特 对 女 主角 沈 德 陬 重 人 格 的 塑造
和 对 主题 的 刻 画 与 这 个 角 色 的悲 剧 性 —— 善 良 只能
布莱 希 特 最 著 名 的戏 剧 之 一 — — 《 四川好人》 , 背 在 邪 恶 的帮 助 下 传 递 给他 人 . 因 为 无节 制 的善 良会 给 景 设 在 虚 构 的 四川 “ 布 氏 曾说 . 剧中的 ‘ 四川 ’ 泛 指 一 施 救 者 ( 此处 为沈德 ) 带 来彻底 的毁灭 , 要 想 改 变 人 个 人 剥 削人 的社 会 制 度 作 者 把 故 事 发 生 地 点 设 在 东 性 . 使其不 向恶的方面倾斜 . 必 须 先 改 变 这 个 剥 削 人
从《四川好人》看陌生化效果
第52卷第3期2018年3月广东蚕业GUANGDONG CANYEV〇L52,N〇.03Mar. 2018DOI:10.3969/j.jssn.2095-1205.2018.03.64从《四川好人》看陌生化效果李欢欢(吉林华桥外语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布莱希特作为世界著名的德语剧作家曾创作出大量至今仍风靡全球的戏剧作品。
其作品除了采用古典戏剧创作 手段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陌生化的戏剧创作理论。
而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就是以中国城市四川为命名的《四川好人》。
关键词布莱希特;《四川好人》;陌生化中图分类号:1516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8)03-90-011布莱希特著名德语剧作家,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于1898年出 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
主要作品有《四川好人》,《高加索灰 阑记》,《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
布莱希特的很多作品 里都含有中国元素,比如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理论就经常 被他引用。
《四川好人》更是直接运用中国内陆的一个地名来 命名,可见其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布莱希特一生作品无数,而戏剧创作手法又总有创新。
1933年到1945年流亡期间的 经历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总能在他 的作品里看到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影子。
2 《四川好人》《四川好人》是一部寓意式的戏剧作品。
三位神仙为了 确认世界上是否还有好人而来到凡间,在屡屡碰壁之后终于 遇见了妓女沈德。
而她的好心却给自己带来很多磨难:失去 了自己的烟草店,失去了爱情。
最终这些磨难又使其不得不 以恶抗恶,变为“坏人”。
3 《四川好人》中的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戏剧表现效果是由布莱希特所提倡并传播运用 的。
曾在戏剧界引起巨大轰动。
其主要手段是把戏剧发生在 舞台背后的东西搬到舞台上,让观众看到舞台之外的情景。
或者在舞台上出现明显的独白,旁白,演员的面具等。
同时 也能通过一人演绎两个或多个角色的方式进行呈现。
其目的 是为了达到“间离”观众的效果。
在理性的森林中捕捉情感踪影——布莱希特《四川好人》解读
在理性的森林中捕捉情感踪影——布莱希特《四川好人》解
读
印轶青
【期刊名称】《《上海戏剧》》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布莱希特的“寓言剧” 《四川好人》是德国戏剧家、文论家、诗人布莱希特晚期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本人最喜欢的剧本之一。
他把该剧称作寓意剧或比喻剧——因为是“寓意”,所以情节可以随心所欲,不为现实主义所束缚;因为是“寓意”,在人物塑造上完全可以天马行空,从而打破“舞台是真实生活的幻觉”的观念。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印轶青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16.073
【相关文献】
1.陌生的视角理性的思辨--评布莱希特的《四川一好人》 [J], 冉东平
2.在理性的森林中捕捉情感踪影布莱希特《四川好人》解读 [J], 印轶青
3.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J], 姚晴晴
4.从《四川好人》与《圣经》的互文浅析布莱希特的反宗教理念 [J], 李慕晗;张世
胜
5.布莱希特的"中国榜样"与《四川好人》的侨易之旅 [J], 谭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
《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摘要在20世纪的德国作家中,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吸纳表现得最为积极、热情。
本文通过布莱希特的作品《四川好人》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国戏剧的元素,来展现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并指出他正是在创造性地接受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戏剧理论。
关键词:史诗叙事理论间离效果中国古典哲学中国戏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四川好人》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一部杰作。
布莱希特一生迷恋中国古典哲学,并将其大量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被人称作“中国的布莱希特”。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将故事发生的背景安排在中国的四川,其人物也都用中国人的姓氏,这是此剧最明显的中国特色。
而该剧中出现的中国古典哲学和戏剧的影子,也体现了其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国著名戏剧大师黄左邻先生曾经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并列为20世纪世界戏剧剧坛的三大表演体系。
其中,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剧作、表演方式和导演方法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布莱希特学派。
它的核心理论包括史诗叙事戏剧理论(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和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强调了戏剧艺术中情节(plot)和模仿(mimesis)的重要性:情节要求故事有头有尾,必须完整;模仿要求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使观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而在布莱希特看来,观众在观看时,与角色发生情感共鸣是浅层次的,因为这只是达到了“我与哭者共哭,与笑者共笑”,而一部真正的戏剧应该激发观众的理智,引起观众的思考,使得他们能够“我笑哭者,我哭笑者”。
此外,布莱希特所推崇的“间离效果”,是一种新的美学和戏剧理论,其要点是利用艺术手法把平常的的事物变得不平常,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1936年,布莱希特在他的戏剧论文《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中首次提出“间离效果”这个术语,并在其《论实验戏剧》中给出了它的定义:“对一个事件或者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所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布莱希特是著名的德国作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四川好人》中展现了一幅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图景。
在这个作品中,布莱希特对“好”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而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地方就是对“好”的倒置。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设计,带领读者重新审视了“好”的内涵。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张桂花因为在单位做了一件并不“好”的事情而被发配到四川工作,然而在四川,她所遇到的人们却是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的“好人”。
这种对“好”的倒置不仅是一种文学技巧,更是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生存状态的一种思考。
布莱希特通过对张桂花的描写,呈现了一个现代社会中“好”的迷失状态。
在这个故事中,张桂花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了一个朋友,这种行为是违反了传统道德标准的。
在四川,张桂花却被当地人视为“好人”,因为她愿意与当地人一同劳作,不计较辛苦,善良友善。
这种对比使得读者不禁产生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好”的行为?布莱希特通过对四川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的对比。
在这个故事中,四川人以一种纯朴善良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他们乐于助人,愿意分享自己的一切,对外来者亲切友好。
这种形象是对传统中国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的一种延续和弘扬。
而这种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中却显得越来越稀缺,人们为了利益争斗不休,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淡化。
布莱希特通过这个故事对“好”这一概念的倒置,呈现了他对现代社会状态的一种思考和忧虑。
在这个故事中,张桂花在四川所经历的一切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在这种对比中,读者也难免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偏差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深思。
布莱希特通过对“好”的倒置,让读者重新审视了当代社会中“好”的真正内涵,引发了读者对自身生活状态和现代道德观的深思与反思。
第二篇示例: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生活的影片,其中展现了人性的光明和黑暗。
外国文学论文(5篇)
外国文学论文(5篇)外国文学论文(5篇)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异国情调与本土意识形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与中国的对话张跃军好人何以变成坏人?--评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谢芳《乡村医生》--"内宇宙"幻化的现代神话叶廷芳"在流沙中行走":论《植物园》的"叙述" 仵从巨在梦的阐释中展现权力关系--论《人鼠之间》的文化寓意和社会效用方杰海明威:"有女人的男人" 戴桂玉美国文学对地域之情的关注孙宏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肖明翰论勃朗宁诗歌的艺术风格刘新民《堂吉诃德》的多重讽刺视角与人文意蕴重构蒋承勇比较文学讨论在中国的进展及其意识形态功能周小仪,童庆生关于表现主义的定义问题张黎拉康与分裂的主体严泽胜《窃信案》:文本与批判的对话何宁全球化语境中东方文化与文学的讨论现状与前瞻麦永雄我们时代的欧洲文学史王守仁新历史主义还有冲劲吗? 宁厄普代克的平凡之作受到批判宁西蒙发表新作《有轨电车》吴岳添从大江健三郎眼中的村上春树说开去许金龙"新世纪东方文学讨论与教学学术研讨会"侧记王燕审美现代性的三个冲突命题周宪关于殖民和后殖民仿照石海峻普鲁斯特论波德莱尔刘波《四个四重奏》的时间挽救主题刘立辉探讨T.S.艾略特的"秩序"理论江玉娇霍尔顿与脏话的政治学程巍自卑情结:福克纳小说创作的重要动因朱振武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冯季庆拜厄特小说《占有》之原型解读程倩《欲望号街车》的不确定性与冲突性徐静诗化的缺失体验--川端康成《古都》论考孟庆枢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主题吴笛评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艺术李维屏狄更生的死亡比方与基督董爱国冯至与德国浪漫文学殷丽玉解构主义在美国--评J.希利斯·米勒的"线条意象" 申丹身/心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埃莱娜·西苏"女性书写"论辨析林树明被忽视的R.L.斯蒂文森--斯蒂文森小说理论初探王丽亚比较中见特色--村上春树作品探析林少华虚像与反差--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高宁重读《麦琪的礼物》朱刚从《"水仙"号船上的黑水手》及其《序言》看康拉德的艺术主见与实践高继海论马卡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侯玮红《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叙事策略程锡麟J.希利斯·米勒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空草普罗米修斯的hubris--重读《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中梅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肖明翰许多的印度,许多的印度文学空草一场辛苦而糊涂的意识形态之战--谈玛丽琳·芭特拉的奥斯丁讨论王海颖布洛克斯和他的自然诗--兼与谢灵运比较刘润芳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谷裕乌托邦文学与《圣经》赵宁日本"大冈故事"《审问生母与继母之事》与元曲《灰阑记》中田妙叶《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殷企平利哈乔夫:20世纪俄罗斯最终的深思吴晓都全球化语境中的惠特曼讨论刘树森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秦海鹰《忏悔录》的真实性与语言的物质性--论保尔·德曼对卢梭的修辞阅读昂才智论默多克的小说《逃离巫师》中的权力和权力人物主题何伟文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吴泽霖现实·梦幻·梦幻戏剧--斯特林堡的《父亲》和蒙克的《病室中的死亡》耿幼壮奈保尔笔下"哈奴曼大宅"的社会文化分析梅晓云感受荒诞人生见证反戏剧手法--《等待戈多》剧中的人及其境况蓝仁哲"历史的噩梦"与"创伤的艺术"--解读乔伊斯的小说艺术郭军《所罗门之歌》:歌声的分裂刘炅《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左金梅用童话构建历史真实--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与德国浪漫童话传统冯亚琳神性的幻灭和人性的冲突--《沃斯》的悲剧意义初探吴宝康《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传统张黎理查逊与菲尔丁之争--《帕梅拉》和《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对比分析刘戈论海达·高布乐是一个颓废者何成洲能乐《芭蕉》:芭蕉精形象的形成与日本佛典的关系张哲俊又一个马克·吐温? 宁今日重读吉卜林萧莎屋里屋外:关于当代英国诗歌的一个话题空草《源氏物语》中夕雾读高校寮情节的真实性张而弛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夜》形式讨论戴从容转喻与隐喻--吴尔夫的叙述语言和两性共存意识李娟美国黑人作家与犹太作家的生死对话--析伯纳德·马拉默德的《房客》乔国强新东方主义中的"真实"声音--论哈金的作品应雁与"两种文化"的对话--谈戴维·奇的小说《想》童燕萍"从摇篮里抱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曾艳兵弗·索洛维约夫与俄国象征主义汪介之从圆到圆:论博尔赫斯的时空观念唐蓉从先知预言的角度释《荒原》郭春英对《解读叙事》的另一种解读--兼与申丹教授商榷申屠云峰论泰戈尔的韵律诗学侯传文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申丹寻求另外一种真实--评德国浪漫艺术童话超现实的美学旨趣冯亚琳审美与政治:关于济慈诗歌批判的思索章燕互文和"鬼魂":多萝西娅的选择--再访《米德尔马契》殷企平海涅作品中的死亡主题赵蕾莲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再熟悉吴元迈,Wu Yuanmai别林斯基与果戈理的书信论战刘文飞,Liu Wenfei俄罗斯文艺学的历史主义传统与创新程正民,Cheng Zhengmin泰戈尔"人格论"探析侯传文,Hou Chuanwen18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吕大年,Lü Danian 《希腊古瓮颂》中的"美"与"真" 袁宪军,Yuan Xianjun《采坚果》的版本考辨与批判谱系张旭春,Zhang Xuchun金钱+享乐=模范町人--《日本永代藏》的町人道德文明观建构李均洋,Li Junyang与时间嬉戏,和死亡对话--评马丁·艾米斯的《伦敦场地》王卫新,Wang Weixin艾丽斯·沃克的诗性书写--艾丽斯·沃克诗歌主题讨论王卓,Wang Zhuo试析《老妇还乡》中的正义主题廖峻,Liao Jun在生与死之间:解读《英语老师》王春景,Wang Chunjing行走在麦比乌斯环上--论安部公房的《砂女》王蔚,Wang Wei论默多克小说《黑王子》中的形式与偶合无序问题何伟文,He Weiwen 《寒冻》--贝恩哈德"笑艺术"的开端韩瑞祥,Han Ruixiang贝克特英语批判的建构与进展刘爱英,Liu Aiying德尔班科:麦尔维尔讨论新论问世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论文。
差异和同一:《四川好人》当代改编剧中的城市空间
差异和同一:《四川好人》当代改编剧中的城市空间20世纪80年代晚期,中国面临“戏曲的危机”①,戏剧实践者在寻求戏曲革新的路径中开始思考“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
1985年,上海和北京同时举办“布莱希特戏剧节”。
同年,第一届布莱希特全国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陈颙作了题为《寻找布莱希特与民族戏剧传统的连接点》的报告,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美学原则与中国传统美学原则,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现代意识可与世界戏剧发展相参照的舞台演出现象②。
在理论讨论的推动下,当时出现了对布莱希特戏剧的戏曲改编热潮,例如苏州评弹《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1985),京剧《高加索灰阑记》和川剧《四川好人》(1987)。
这种探索源于对传统戏曲在社会批判性和艺术性上的革新需求,也力图突破以易卜生和斯坦尼拉夫斯基为代表的幻觉戏剧传统。
这一问题在21世纪有了新的研究意义:一方面,戏曲的革新和当下中国的历史、政治和社会形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戏曲和布莱希特的结合曾经是艺术领域反商业的“前卫”,如今成为了有效的市场策略。
考察21世纪当代中国语境中《四川好人》的戏曲改编剧时,笔者发现,北京曲艺《北京好人》(20XX年)和越剧《江南好人》(20XX年)在主题上和当下主流文化中“寻找好人”这一社会现象不谋而合,在艺术追求上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民族戏剧传统的形式来实现“戏曲的复兴”,而在市场营销和推广上展现出了“景观社会”的消费特征。
在保留情节大框架的同时,原著中的空间(四川)被重新移植。
那么,改编布莱希特的戏剧对于中国戏剧舞台究竟意义何在?在本文的语境中,笔者认为空间的讨论具有三重性③:第一,剧场作为一个实体的建筑场所,本身就具备政治性和市场性。
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1991)一书中将“社会空间”和“自然空间”区分开来。
他认为,“在演员出场前,每一个空间已然存在……空间的先存性决定了主体的存在,行动和话语,他的能力和表演。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作者:姚晴晴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15期摘要:《四川好人》是布莱希特“史诗剧”代表作品之一。
对此剧“间离”效果的研究多集中于该剧中的中国元素和戏剧结构。
本文聚焦《四川好人》中的“好”,从“好”的角度考察《四川好人》的间离效果,指出剧中好人(沈黛)与坏人(隋达)界限分明,但道德上的好坏却界限不清,导致《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与解构,引起观众深刻的“间离”感,促使观众重新思索“好”的内涵。
关键词:《四川好人》; ;布莱希特; ;间离; ;史诗剧中图分类号:J825;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138-03加斯内(John Gassner)在《戏剧大师》(Masters of the Drama)中写道,德国最有才干的诗人布莱希特,“其戏剧才华在《四川好人》中达到顶峰”①。
此类的评价性话语常常充满争议,但是它依然能够表明《四川好人》在布莱希特作品中的重要位置。
《四川好人》向观众和读者展示了“在堕落的世界里,做好人是不可能的”(Mccullough 125)。
剧中,四川是一个堕落的城市,对它的抱怨上达天庭,所以天庭派三位神仙下凡考察,寻找堕落城市中的好人。
妓女沈黛是神仙在四川找到的好人,然而,作为好人,她却无法在一个充满威胁和堕落的城市生存。
沈黛被压榨,被欺凌,被逼入绝境。
为了生存,她换上男装,假扮成隋达——沈黛想象中的表兄,戴上冷漠,世俗的面具,以冷酷的算计来面对这个世界,她由好人沈黛变成坏人隋达,然后危机解除,事业风生水起。
与《四川好人》紧密相关的一个术语就是“间离”。
布莱希特这样定义“间离”:间离是指事件或人物剥离显而易见的,熟悉的,明显的特质,创造一种惊奇的效果”(Brooker 215)。
《四川好人》是间离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例证。
本文聚焦《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揭示该剧如何通过对“好”的多重阐释达到间离效果。
谈布莱希特戏剧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个圆圈( 即灰 阑)谁能从圆圈中把小孩拽出, , 谁就
是小孩的母亲 。冒充的母亲毫不顾惜 ,只想争得小
孩; 而生身母亲爱惜孩子 , 不忍用力将孩子拽出。尽
管最后是马妻将孩子拽 出, 但包公却判断海棠是亲
生母 亲 , 为之平 反 了冤 狱 。 并 克拉 邦 德 的改编本 被 大导演 莱 因哈特搬 上了德
元朝绛州李行道的《 包待制智勘灰阑记》 是最早
传到欧洲的中国戏剧之一。 此剧是一个公案剧 , 讲述 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 张海棠被迫为妓 , 后又嫁马员外 为妾。马妻私通赵令史 , 谋杀其夫 , 又企图夺海棠之 子以便继承马家财产, 以诬告海棠毒死亲夫。 所 郑州 太守将此案交给赵令史审理 , 赵令史严刑逼供 , 海棠 屈打成招 , 被判处死刑。包公重新审理此案 , 认为案 情有假 , 灰 阑” 用“ 之计 , 检验孩子归属 。他命人划出
克拉邦德的改编本被大导演莱因哈特搬上了德国舞台这出来自中国的戏剧特别是其中与圣经传说中所罗门王断子情节极为相近的灰阑断案部分给布莱希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于1944年流亡美国期间完成了剧本高加索灰阑记的创作
维普资讯
谈布 莱希特 戏剧 中的 中国传统文化
O刘 颖 付 天 海
【 要】 世界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研究和吸纳中国文化知识, 摘 并积极地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本
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他 的两部代表性戏剧一 《 高加索灰 阑记》 四川好人 》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主题构思和表 和《 ,
演方法 上的影响。
关键 词 《 高加索灰阑记》 《 四川好人》
在二十世纪的欧洲戏剧当中,至今还没有第二 个人能够像布莱希特那样 , 把东西方的文化艺术的
获得 如下结 局 :作 为养母 的格பைடு நூலகம்鲁雪 获得 了对小 米歇
好人的问题评孟京辉导演的《四川好人》
好人的问题评孟京辉导演的《四川好人》
张潇雨
【期刊名称】《上海戏剧》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作为中国当代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孟京辉的每一部新作都受到瞩目。
对于"孟京辉"这个名号,大部分人还是买账的——至少抱有一定期待。
而我在观
看《四川好人》后也欣慰地发现,孟导没有走将一切故事都往戏曲程式里套的"脱
俗的媚俗"路线,而是坚持了他最驾轻就熟的现代风格,以现场电子音乐、声光效果、简单的日常服装等等作为辅助元素,将《四川好人》的故事呈现在舞台上。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张潇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寻求从舞台到屏幕之路——川剧电视艺术片《四川好人》导演阐述 [J], 倪绍钟
2.孟京辉导演《四川好人》在中澳两国接受的对比研究 [J], 薛武
3.孟京辉导演《四川好人》在中澳两国接受的对比研究 [J], 薛武
4.好人之好在真善美——评影片《三峡好人》 [J], 张立勇;刘沫
5.这个舞台上好人在哪里——评电影《三峡好人》 [J], 李稚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四川好人》是德国著名作家布莱希特的小说,以“好人”的形象为主要主题,描写了中国四川地区的民俗和风土人情。
在这个小说中,布莱希特通过对“好”的倒置,引领我们了解了丰富而真实的中国文化,展现出了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和对生活的态度。
在布莱希特的小说中,“好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他们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凭借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帮助他人解决疑难问题,为人类做出贡献。
他们有一种无私的爱和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感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小说中,“好”的倒置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
作者将“好”颠倒过来,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
倒置后的“好”强调的是道德的价值和人性的善良。
《四川好人》之所以受欢迎,也与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
在小说的描写中,布莱希特用倒置来表现好人的朴素与卓越。
他们不仅是高尚的道德榜样,也是人性的化身。
他们善良,智慧,关爱他人,化解纷争,让世界更美好。
这种“好”的倒置并非为了强调好人的功绩,而是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好人的内在价值和影响力。
除了这种道德层面的“好”的倒置,小说中还有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倒置。
比如,布莱希特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使用西方读者熟悉的“我”、“你”、“他”,而是采用了“大人”、“小人”等称呼方式。
这种倒置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视角。
此外,《四川好人》中还有一些与语言有关的倒置,在表达上则体现了一种古老而生动的文化特点。
比如,“发一种嘎达薯饼”,倒置了“薯饼嘎达一种发”,这种表述方式更符合四川方言的语言规律和习惯。
倒置既保留了地方文化的特点,又能让读者从中领略到四川的文化风貌。
总之,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中运用“好”的倒置,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和思考方式,更是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这种修辞手法将美好的品质和文化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在读完这篇小说后,我们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和人性,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好”的真正含义。
布莱希特的“中国榜样”与《四川好人》的侨易之旅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Social Scienee Section )第32卷第2期2021年4月Vol.32 No.2Apr. 2021布莱希特的“中国榜样”与《四川好人》的侨易之旅谭渊(华中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4)摘要:在1933年被)走上L P 之路后,德国作家布2希特借助来自世界文学中的榜样逐步廓清了 "流P 文学”的内涵’在侨居他国的岁月中,与异国文化的频繁交流也帮助布2希特越来越多地获得了来自异质文化的启迪’在此过程中,“中国榜样”尤其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促使布2希特将其酝酿多年的寓言剧更名为《\川好人#在布2希特逃P 于丹麦、瑞典、芬兰、美国的”子里川好人》的内容也随着时局变化而不断 地发生变化,从最初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斗争和尔虞我诈,逐步演变为影射政治时局,到后期则越来越多地折射出流P 者的艰辛与对人性、对生存策略的反思°而与剧中情节相呼应,流P 中的布2希特为渡过难关也一步步戴上了用于伪装的面具°因此,《四川好人》不仅折射出布2希特与中国文化的共鸣,也反映了他对流P 之路的深刻思考°关键词:流P 文学+布2希特+《\川好人》;侨易学中图分类号:151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3060(2021)02 - 0009 - 111933—1945年期间的纳粹统治对德国文化而言意味着一场空前的灾难。
大批不愿与纳粹为伍的 知识分子或被关入集中营,或被迫流亡海外。
然而,面对甚嚣尘上的法西斯势力,即便是那些逃亡海外 暂时获得喘息机会的幸运儿,也逐渐在漫漫长夜中失去了等待黎明来临的信心。
1940年,纳粹德国占 领法国后,心力交瘁的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在从法国逃往西班牙的途中自杀。
次 年2月,已辗转多国的传记小说大师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在巴西的寓所中自尽。
布莱希特1
简介
贝托尔特· 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
1956),德国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创立并 置换了叙事戏剧,或曰“辩证戏剧”的观念,是 当代享有世界盛誉的著名德国戏剧理论家、《三分钱歌剧》、《屠宰场里的圣》
约翰娜》和《巴登的教育剧》等。布莱希特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
除此之外,布莱希特还研究过中国画“留白”的艺术功能,以克服西方审美 观念的自然主义倾向。
布莱希特作品之特色:
读者在阅读布莱希特作品时,常常会发现两种十分抢眼的现象。 一、是他的剧本在谋篇布局上普遍吸纳中国戏曲诸如连缀式结 构、自报家门、题目正名、歌唱等元素之外,还常常以中国戏 曲作品为蓝本进行创作。例如他的教育剧《例外与常规》,是 套用张国宾《合汗衫》杂剧陈虎害死恩人张孝友,霸占其妻的 故事框架创作的。《四川好人》是以关汉卿《救风尘》杂剧为 蓝本创作的。 二、是他的剧作中常常出现一些与中国古典哲学有关的神来之 笔,引起读者和观众的特别瞩目。如《三角钱歌剧》根据墨子 和孟子关于人的伦理状况与财产的关系的议论所创作的歌词, 一句“先吃饱肚子,然后才能讲道德”,一时之间成了年轻人 在街头巷尾表达对现实不满的口头禅。
《江南好人》新概念越剧《江
南好人》改编自德国著名戏 剧家贝尔托特· 布莱希特的 《四川好人》。由著名戏剧 导演郭小男执导,著名表演 艺术家茅威涛、陈辉玲主演。 该剧在保留原剧作拷问社会、 关注民生、叩击道德、逼仄 人性的社会、人文、哲学高 度的同时,将婉约的越剧与 丝绸、评弹、小调等江南元 素融汇其中,一部全新的江 南风情寓言剧。
科学院副院长,荣获1951年国家奖金和1955年列宁和平奖金,1956年8
月14日布莱希特逝世于柏林。
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摘要在20世纪的德国作家中,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吸纳表现得最为积极、热情。
本文通过布莱希特的作品《四川好人》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国戏剧的元素,来展现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并指出他正是在创造性地接受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戏剧理论。
关键词:史诗叙事理论间离效果中国古典哲学中国戏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四川好人》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一部杰作。
布莱希特一生迷恋中国古典哲学,并将其大量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被人称作“中国的布莱希特”。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将故事发生的背景安排在中国的四川,其人物也都用中国人的姓氏,这是此剧最明显的中国特色。
而该剧中出现的中国古典哲学和戏剧的影子,也体现了其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国著名戏剧大师黄左邻先生曾经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并列为20世纪世界戏剧剧坛的三大表演体系。
其中,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剧作、表演方式和导演方法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布莱希特学派。
它的核心理论包括史诗叙事戏剧理论(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和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强调了戏剧艺术中情节(plot)和模仿(mimesis)的重要性:情节要求故事有头有尾,必须完整;模仿要求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使观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而在布莱希特看来,观众在观看时,与角色发生情感共鸣是浅层次的,因为这只是达到了“我与哭者共哭,与笑者共笑”,而一部真正的戏剧应该激发观众的理智,引起观众的思考,使得他们能够“我笑哭者,我哭笑者”。
此外,布莱希特所推崇的“间离效果”,是一种新的美学和戏剧理论,其要点是利用艺术手法把平常的的事物变得不平常,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1936年,布莱希特在他的戏剧论文《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中首次提出“间离效果”这个术语,并在其《论实验戏剧》中给出了它的定义:“对一个事件或者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所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就表演方法而言,他要求演员与角色之间要保持间离,演员要超脱于角色,不与角色融为一体,以惊异者和反对者的态度,阅读他的角色;而观众和演员之间也要间离,不和演员融为一体,保持自己清醒和理智的判断力。
此外,他还区分了“独白”(观众与演员共鸣)和“对话”(观众与演员的交流,独立思考),提出叙事剧要体现的正是“对话”和“间离效果”。
一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布莱希特在丹麦的流亡生涯中,《社会批评家墨子及其门生的哲学著述》一书一直陪伴着他;他创作了叙事诗《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并发表了《中国诗歌译作》;他还观看了梅兰芳在莫斯科的演出,聆听了他关于京剧艺术的报告。
1935年,布莱希特在《关于歌剧〈马哈格尼城的兴衰〉的说明》中第一次提出“现代戏剧应该是叙事剧”的主张。
同年,他在莫斯科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就被这种“以一种迷惑而撩人的方式使之臻于完美的古老而正规的艺术”深深吸引了。
1936年,他写成《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和《论中国人的戏剧传统》两篇论文。
在《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这篇文章的草稿上,布莱希特还特意用铅笔注了一行字:“这篇文章是1935年梅兰芳剧团在莫斯科的一场演出引起的。
”由此看出,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是有多方面交流的,这一点在他的著作《四川好人》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四川好人》与中国古典哲学要研究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的影响,首先要探讨中国哲学对他的影响。
据韩国学者金崇德(kim tschong-dae的音译)说,布莱希特于1939年创作《四川好人》时,就阅读过英国汉学家阿瑟·威利撰写的《古代中国的人生智慧》一书。
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庄子、墨子等的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接受,从中吸取了很多中国古典哲学的营养,并将其运用到了《四川好人》的创作中。
1孟子的“性善说”布莱希特接触孟子的思想绝非偶然,德国早在1912年就出版了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翻译的《孟子》译本。
在《四川好人》中,妓女沈黛是神仙下凡在四川找到的唯一一个好人,她有善良的天性,热心行善,这个人物形象无疑体现了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中“人性之善也,犹如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观点。
另一方面,当沈黛假扮成表哥隋大,说“即将无粮饿死,谁能长拒坏勾当”时,则又体现了孟子“人性论”学说的另一个侧面。
孟子曾说:“有时人们会用筑坝的方式引水上山,但这是违背了水性,逼着它上山的。
人之做坏事,跟这情形是一样的,也是被逼的。
”即世上没有天资不善之人,人的作恶是客观环境造成的。
这样说来,是孟子的“性善说”直接影响了这部作品的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甚至决定了其命名。
2庄子的“有用之患”思想在《四川好人》中,当卖水人老王看到沈黛因为收留那些来求助的人最后连自己的烟店都快保不住时,他在梦中向三位神仙讲述了一段话,即六、七场之间的过场戏:“宋县有个地方叫荆棘林。
那儿长着楸树,柏树和桑树。
那些围粗一两的树,人们把它砍下来,拿去做狗圈的栏栅……这些树未长成就被锯斧毁掉了,这就是有用之材的下场。
”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个庄子寓言,出自《庄子·人间世》:“宋有荆棘者,宜楸柏桑。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庄子认为,不成材的树木可以享受天年,而有用之材反而遭到不能安详天年之祸,对别人没用的特点竟然变成了对自己有用的保护。
这段文字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庄子哲学思想的要点之一——“有用之患,无用之用”,即人或物不为世所用,才能终其天年,否则难逃厄运。
3墨子在众多的先秦哲学家中,布莱希特最为推崇的是墨子,他积极接受墨子的哲学思想,并借此指导自己的戏剧创作。
露特·贝尔劳说:“布莱希特流亡丹麦期间,身边经常携带一本德文版《墨子》……”。
在《四川好人》中,当杨荪之母看到儿子杨荪在隋大的严厉和智慧影响下变成了“好人”,开始诚实劳动时,面对观众说了自己的感慨:“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
这句话出自《墨子·非儒下》,它反映了儒墨两大学派在思想领域的争论,孟子用它来批判儒家所倡导的“君子循而不作,执后不言”的处世之道,用在此处实际上是对杨荪那种被动处世态度的批判。
除了上述哲学思想,该剧中还出现了一些诸如改编后的白居易的诗《新制绫袄成》、七个贤明的皇帝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典故。
正是由于中国古典哲学对布莱希特创作思想的深刻影响,才使他创作出了《四川好人》这部具有浓郁中国哲学色彩的作品。
三《四川好人》与中国戏剧《四川好人》在剧本结构方面,突破了西方古典戏剧的金字塔格式,与古典戏剧相比显得松散、散漫、自由。
布莱希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意识追求戏剧改革开始,除了在题材、表达思想方面积极创新之外,在剧本结构、场次安排、人物对话等方面,也竭力摆脱旧规则的束缚,而刚刚被介绍到德国的元杂剧则为他提供了借鉴的技巧。
1楔子(过场)楔子是元杂剧剧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出戏的“序幕”,从它的形式和功能来看,实际上就是元杂剧里常用的“楔子”。
元杂剧的“楔子”,指的是四折戏之外的过场戏,它多半位于剧本的前面,功能是介绍剧中事件的缘由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为正剧故事的展开作好铺垫。
《四川好人》的“序幕“被置于剧本前面,介绍了剧中女主人公沈黛、卖水人老王和降临人间寻找好人的三位神仙,这些都是为演绎沈黛的故事所做的铺垫。
此外,《四川好人》里的五个“幕间戏”也都具有“楔子”的功能,即把前后两场戏联系起来,这种结构打破了整部剧的连续性。
2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在西方戏剧中,观众是完全的局外人,剧中有着一堵无形的“第四堵墙”,演员表演时只当作无人观看,他们绝不会脱离戏剧的规定情景与观众对话的,而《四川好人》中却多次出现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
首先,“自报家门”这个中国戏曲中常用的手法,被应用到该剧的人物出场中,如卖水人老王出场时介绍自己说:“我是本地四川省城的卖水人”;而木匠出场时直接告诉观众:“我是木匠”等等。
这种“自报家门”的艺术手法在以亚里士多德“摹仿说”为理论基础的欧洲传统戏剧里,通常是不用的。
在那里,人物的身世、地位通常是在故事进行中,由人物对话交待出来的。
而布莱希特在理论上倡导“非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美学,他致力于让观众用清醒和理智的头脑观察和思考舞台事件的过程,最终做出是非曲直的判断。
此外,本剧中还多次用到评论性的插曲或插话。
“曲”也是元杂剧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川好人》中有七处插曲,如第一场戏中众人合唱的《烟之歌》,第五场的楔子中沈黛唱了一首《神仙好人难招架》;这部剧中还有很多的插话,人物在对话中突然转向观众,交代他们自己的内心想法。
无论是自报家门还是插曲或插话,恰恰能够破除悬念,让观众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坐在剧场里看戏、舞台上活动的人物并非生活中真实的人,观众只须欣赏他的表演,不可沉湎在剧情中,失掉品评和判断舞台事件的能力。
布莱希特达正是通过这种直接交流来达到他艺术创作中的“间离效果”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布莱希特所说的“欣赏”,主要是一种理性活动,而不是一种感情活动。
3象征、虚拟性表演中国戏曲中的一大特点即象征、虚拟性表演,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舟等。
布莱希特认为,这种艺术化的动作表演,比起写实的表演更具欣赏性。
虚拟性表演本来是舞台实践中的事情,布莱希特把它引入史诗剧的剧本创作,变成了结构性因素。
如在《四川好人》的第七场中,怀有身孕的沈黛欣喜地牵着小男孩的手走来走去,与他说话、偷樱桃、逃跑等,实际上舞台上并无小男孩这个人,只是虚拟的动作。
此外,沈黛装扮成表哥隋大时是通过带面具实现的,这和中国京剧中的脸谱有相似的虚拟作用,布莱希特在《论中国人的传统戏剧》一文中曾称赞梅艳芳男扮女装是一种艺术,这也更好地提醒了观众这是在表演,同样旨在达到“间离效果”。
4开放性结局西方戏剧要求剧作必须要有完整的结尾,但《四川好人》却有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该剧结尾用了一首收场诗:“……请你们自己设身处地去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帮助好人去得到一个好的下场。
尊敬的观众,去吧,你自己去找结局:这结论笃定美好!笃定,笃定!”这点不能完全说是受了中国戏剧的影响,但它打破了整部戏剧的完整性,并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达到了间离效果。
布莱希特以巨大的热情研究和吸纳中国文化,并积极地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戏剧创作中。
但需要说明的是,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并非全盘接受,他只是创造性地将它作为形成间离效果的重要艺术手段融进了自己的史诗叙事剧作的创作之中。
其实,《四川好人》中真正关于四川的东西很少。
1953年这本书正式出版时,布莱希特在扉页上写到:“四川省,它泛指一切人剥削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