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二、适用专业
中高职衔接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程、项目课程、学科课程、技能训练课程
四、课程设计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是为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特点体现在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和操作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行业发展的特点,本课程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引入“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从应用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不必要的理论探讨和阐述,强化了实用性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注重了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与企业实际的贴近,内容上吸收了企业的先进的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实践经验,以适应教学中对实训教学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八个模块,内容包括:认识采购、制订采购计划、报
价选择与供应价格、采购与供应管理战略、采购计划及请购单的编制、报价选择与供应价格、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采购合同、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控制、采购控制技术等内容,每个模块安排有“案例分析”、“课后思考练习”、“课后实训”等栏目。
五、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必备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熟悉我国供应市场,了解典型的采购组织、作业流程、采购管理工作的相关方法,知会各采购环节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运用能力为核心,重点培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六、参考学时与学分
72学时/4学分
七、课程结构
八、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编写与使用
教材理论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引入“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从应用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不必要的理论探讨和阐述,强化了实用性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教材编写应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与企业实际的贴近,内容上应吸收企业的先进的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实践经验,以适应教学中对实训教学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推荐教材:
赵艳俐主编.采购与供应管理实务.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参考书目:
1、蔡改成李虹主编.采购管理实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周云著.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翟光明主编.采购与供应商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4、北京中交协物流人力资源培训中心.采购绩效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二)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工具性等特点。
本课程需要建立多媒体课件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资源库、案例库、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重点放在多媒体课件库、视频资源库、网络课程、实训项目开发、试题库和习题库等方面的建设。以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为核心,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推荐资源: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共享平台:
/skills/solver/classView.do?classKey=1772
6352&dddatetttime=1403253300562
2、社会化网络:
/;
/;
/;
九、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教法: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和现场调查等方法。
2、学法: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和项目法开展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案例内容和理论知识,以便在课堂上开展充分讨
论。另外,学生需要自主搜集学习资料,为开展的项目和案例提供数据和佐证。在开展项目学习时,学生需要做好计划,及时沟通,检测进程,反思改进,自我评价和综合汇报。
(二)教学条件
教学手段先进,直观生动,专业特点突出。针对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除采用传统的实物、模型、图片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外结合幻灯、投影、音频、视频以及BBS、Email、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各种网上教学手段,应用声、光、电、网络等现代化的辅助设施和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十、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全面系统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过程性考核的核心为课程的考核评价表,由学生自己记录一学期中每个阶段的学习成绩,方便学生即时直接正面的了解自己,调整和安排自己的后期学习计划。课程的考核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性与才能的发挥与展示,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全面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课程考核的重点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整体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不再只强调学习结果,更侧重学习过程,不仅只针对个人,更强调团队的合作,除了单纯的老师评价,更融入学生之间的互评,除了过程评价,更融入了趋势评价,旨在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专
研学习,并培养其独立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