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朗诵
从军行其四古诗拼音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古诗拼音王昌龄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从军行(其四)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古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
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一起来看看从军行其四古诗拼音,欢迎读者参考!从军行王昌龄qīng hǎi cháng yún àn xuě shān青海长云暗雪山,gū chéng yáo wàng yù mén guān孤成遥望玉门关。
huáng shā bǎi zhàn chuān jīn jiǎ黄沙百战穿金甲,bù pò lǒu lán zhōng bù huán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
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鉴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古音朗读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解题】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汉族,河 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30岁左右进士及第, 历任校书郎、江宁丞、龙标尉等职; 盛唐著名边 塞诗人,与高适、王之涣齐名,其诗以七绝见长, 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有“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誉。 此诗通过描述战士所处荒凉的环境、战斗的频 繁和残酷,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 高精神 ,体现出大唐边塞诗雄壮豪迈的风格。
古音朗读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四
wuáng qiāng liãng cïng gūn xíng
王 昌
龄 【从 军 行】
suět shānún àn 青 海 长 云 暗
guō xiãng yáo muàng yùk muãn guān 孤 城 遥 望 玉 门 关。
huáng shā běk jiàn quān gīn gǎp 黄 沙 百 战 穿 金 甲, biú 不 puà lïu 破 楼 lán jiōng biú huán 兰 终 不 还。
【注释】
⑴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 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 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⑵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 今甘肃敦煌西。 ⑶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此处泛指唐西 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鉴赏节选(摘自唐诗鉴赏辞典)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 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 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 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 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 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 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 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 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 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 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 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 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古音朗读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参考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有一座高楼,黄昏时分,独 坐在楼上,秋风从湖面吹过来。 一阵羌笛声传来,吹奏是伤离别的《关山 月》,曲调缠绵悱恻,但也比不了那金闺中征 妇思念万里之外丈夫的刻骨愁绪。
wuáng qiāng liãng cïng gūn xíng
王 昌
龄 【从 军 行】
piōng huǎ ziãng sēi běk qiěk lïu 烽 火 城 西 百 尺 楼,
huáng hūn dúk 黄 昏 独
zuà hǎi biōng ciū 坐 海 风 秋。
gâng quē kiāng diãk guān shān yuât 更 吹 羌 笛 关 山 月, miú 无 nà 那 gīn 金 guī muãn lǐ chiú 闺 万 里 愁。
【今古转读说明】
(1)本文转读以广韵音韵为准,并将其所拟国际 音标转化成汉语拼音,故只需按汉语拼音正常拼读 即可。 (2)多数情况下依高本汉版所拟音标。 (3) 如遇所拟声母过于复杂,为了便于汉语拼音 拼读,斟酌采纳简版(如蒲立本版)拟音。 (4)所拟浊母在汉语拼音中无对应辅音时,取其 清母。
古音朗读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wuáng qiāng liãng cïng gūn xíng
王 昌
龄 【从 军 行】
piōng huǎ ziãng sēi běk qiěk lïu 烽 火 城 西 百 尺 楼,
huáng hūn dúk 黄 昏 独
zuà hǎi biōng ciū 坐 海 风 秋。
ā á ǎ à ō ï ǒ î ē ã ě â ū ú ǔ ù ī í ǐ ì
附录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鉴赏节选
摘自【唐诗鉴赏辞典】Leabharlann 鉴赏节选(摘自唐诗鉴赏辞典)
王昌龄的从军行-王昌龄的《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的从军行|王昌龄的《从军行》赏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
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
长云:多云,漫天皆云。
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
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
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
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译文]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鉴赏]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从军行》古诗三首PPT
翻译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使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优边优翼翼文塞文教教古城与玉门关遥优优翼遥翼文文相教教 望。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青文文教教海长云暗雪山,孤优优翼翼城文文教遥教 望玉门关。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前两句诗,诗人用几个词语描绘出一幅边塞风光图,你
在优这优翼翼文幅文教教图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练一练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突出了战场的环境特点。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突出了戍边的时间长,战斗频繁。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青海湖上连绵不断的大片阴云遮暗了雪山,一
座城关孤单地矗立在荒漠中,和它遥遥相对的是军
事要塞——玉门关。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荒凉、孤寂、压抑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边塞环境的恶劣,优优戍翼翼文边文教教生活的艰苦。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 破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楼 兰 终 不 还 。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我会背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从军行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唐]王昌龄
青 海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长 云 ( 孤城遥望(
) ,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可打印)
枫
渔火对愁
眠。
sū chéng wài hán shān sì
苏
城外寒山
寺,
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è chuán
半
钟声到客
船。
18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
蜂 唐•罗隐
fēng 蜂
táng
luó yǐn
唐 • 罗隐
bú lùn píng dì yǔ shān jiān
不
论
平地与山 尖,
wú xiàn fēng guāng jìn bèi zhàn
8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chú zhōu xī jiàn 滁州西涧
táng
wéi yìng wù
唐 • 韦应物
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 独 怜 幽草涧边 生,
shàng yǒu huáng lí shēn shù míng
上 有 黄鹂深树 鸣。 chūn cháo dài yǔ wǎn lái jí
, 。 , 。 斜:古音读xiá,现读xié,本文采用古音标注。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
枫桥夜泊 唐•张继
fēng qiáo yè bó 枫桥夜泊
táng 唐
zhāng jì • 张继
yuè 月 jiāng 江 gū 姑 yè 夜
luò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
落
乌啼霜满
天,
fēng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chuī shāng le nà jiā
眼
见
的吹翻了
这 家,吹 伤 了 那 家 ,
zhǐ chuī de shuǐ jìn é fēi bà
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赏析
从军行·其二唐·王昌龄【原文】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新声:新的乐曲。
关山:山川关隘,借指山川阻隔的征人故乡。
缭乱:纷乱。
边愁:远戍边塞的离愁别恨。
长城:借指边塞。
【赏析】这首诗运用映衬和烘托的手法,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极写边愁之重。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
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
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
《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
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
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
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
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
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
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
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
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ppt课件
王昌龄的《从军行》以边塞战争为题材,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和
英勇精神;而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也涉及战争题材,但更注重描写战争
的残酷和士兵的苦难。
02
风格特点
王昌龄的诗风豪放、气势磅礴,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高适
的诗风则更为深沉、悲壮,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岑参的诗风则以
清新自然、明快流畅著称。
《从军行(其一)》原文呈现
全文展示
《从军行(其一)》原文完整呈现,附带作者王昌龄简介及时代背景 等元素。
重点字词标注
对诗中的生僻字、多音字进行注音和解释,帮助学生顺畅阅读。
逐句解读及意境描绘
句子解析
针对诗中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读 ,包括字词含义、句式结构等。
意境描绘
通过对诗句的深入剖析,引导学 生想象和体会诗中所表现的壮阔 意境和豪情壮志。
士的崇高形象。
保家卫国
边塞将士的形象塑造体现了他们保 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的使命感和 责任感,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感。
民族精神的象征
边塞将士的形象不仅是个体的英勇 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 息的精神特质。
04
与其他边塞诗比较研究
与高适、岑参等诗人作品比较
01
题材选择
书法和绘画
唐朝书法和绘画艺术也达到了高峰,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和阎立本、吴道子等 画家,他们的作品风格独特、技艺高超,代表了唐代艺术的最高水平。
06
思考与实践:课堂互动环节
提问与讨论
01
02
03
问题一
《从军行(其一)》中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二
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和修 辞手法来描绘边塞风光和 战争场景?
从军行 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高适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韦元甫木兰歌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
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
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
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
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
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
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诗词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诗词原文及赏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诗词原文及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诗词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
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为“烽”。
海:指青海湖。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无那:即无奈。
①更:又。
②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军士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的情景。
③无那:无奈。
④金闺:华美的闺房,指代征人的妻子。
译文1:烽火连天,城西的百尺高楼上,黄昏薄暮里秋风飒飒,我独坐楼中。
晚风中传来了羌笛悲凉的《关山月》曲,遥想万里家乡闺中人无奈愁绪满怀。
译文2: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
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译文3:西北边陲,烽火城西面,四顾苍茫,原野荒寂,只有这座危矗云空的百尺戍楼。
时令正值深秋,又是黄昏黯黯的时候,凉气袭人,久戍不归的戍卒孤零零地坐在戍楼上,阵阵秋风正从青海湖方向吹来。
四顾沉沉暮霭,重重关山,一勾凄清的残月,在这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断断续续呜呜咽咽的笛声。
在这一阵阵的呜咽声里,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之情,实在无法消除了,那故乡闺里的愁苦,那遥隔万里的相思便一起涌上了心头。
简析:原诗七言乐府是一首边塞诗。
写征人久戍思家之情。
是说,日暮黄昏,征人独坐在孤零高耸的烽火楼上,原野荒寂,四顾苍茫,时值秋日,凉气侵人,激起游子一片思亲之情,这思亲之情伴着劲吹的秋风如青海湖的波浪一般上下翻腾,情不自禁;这时,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勾人思乡的笛声,像是亲人在呼唤征人还乡,那万里之外金闺中的人儿正满怀愁怨地在思念着他呢!这首诗写法上很有特色,笔法简洁,委婉曲折,蕴含丰富,语浅情深。
从军行王昌龄其一朗读
从军行王昌龄其一朗读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是一首名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诗鉴赏这首诗以久戍边关的士卒口吻抒写军中思归之情。
首句中的“烽火城”,代指设置烽火台的边城;古时边境上筑高城以御敌,一旦敌人入侵,便于城垛上燃狼粪或柴草,白天以烟、夜间以火来报警。
“百尺楼”,也指边地戍楼。
这两种景物,都是边境上所特有的;它既点明了地理环境,又给这首边塞诗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沙场氛围。
次句则点明这是秋天的一个傍晚,在苍茫暮色中,一名兵士正孤零零地坐在戍楼上;迎着从青海湖上吹来的阵阵寒风,默默无语,神驰他乡。
“黄昏寂寞,独坐凄凉;海风入楼,秋夜怀远。
只一句,而层次之中,无穷边思。
”(清人王尧衢语)耳边又传来呜呜咽咽的羌笛声:“ 更吹羌笛关山月。
”关山月,乐府曲调,属《鼓角横吹曲》,内容大都表达征戍离别之情。
本来心绪已十分悲凉的征人,伤离别的乐曲又引发了他无穷的思亲之情。
禁不住心驰万里而涌起滔滔愁思。
“无那金闺万里愁”,无那,指无奈。
金闺,女子闺阁的美称;这里借指家室。
这一句不写自己正思念金闺中人,而想象此时闺人正在万里之外念及自己。
因边城闻笛而代为金闺之愁;自己之愁已经不堪,而闺中之愁,更将奈何?!这一曲笔使得感情倍深一层。
诚如清人李瑛所云:“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思己,正深于思家也。
”(《诗法易简录》)这首诗起句壮逸,断句凄楚伤神。
烽火城是一片孤城;百尺楼为一座危楼;征人独坐其上。
一个“独”字,既吻合了征人背井离乡、远涉边地之孤独,也切合了金闺中人因征人不归而独守空闺之孤独。
此外,“更吹羌笛关山月”一句,也有“一击两鸣”之妙。
闻笛者固然闻笛伤情,吹笛者又何尝不是和泪吹奏呢?!吹奏者借吹奏《关山月》所抒发的绵绵离别之情,深深地感染了闻笛者,使闻者顿起金闺之思。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原文与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原文与赏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和第一首“烽火城西百尺楼”一样,也写征夫戍卒的思乡离情别绪。
如果说上一首的思乡契机是一曲羌笛“关山月”的话,那么这首同样是异域的声声琵琶所引起的。
在盛唐边塞诗人中,以羌笛、琵琶、胡琴入诗颇多,如王翰的《凉州词》:“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等。
这首《从军行》也是如此。
看来彼时这些乐器已成为守边将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
“琵琶起舞换新声”,是一个十分喧闹的场景:琵琶声声,歌舞阵阵,随着舞蹈节奏的变化,琵琶也随之翻出新声。
可以想见此时人的情绪也是神采飞扬的。
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
于是,气氛为之一变。
尽管琵琶可以不断翻出“新声”,但在久别家乡的征人听来,总不免勾起剪不断、理还乱的“旧别情”,这旧日的离乡之情始终萦回在他们的心间。
作者在一“扬”一“抑”之间,把征人戍卒的离情别绪一并和盘托出,拨动人的心弦。
“撩乱边愁听不尽”承上句。
身在边地,这绵绵乡思,这无尽头的边愁,使人无法平静。
这“边愁”借着琵琶声,得到抒发,但又是奏不完、听不尽的。
这样就从表象进入内心的刻划,并把无影无踪的“旧别情”、“边愁”,变得有形有质,深刻地、准确地表达了征人此时此地的心中之情。
王昌龄作七绝,十分重视结句。
他曾有言:“每至落句,常须含蓄,不令语尽思尽。
”(见《文镜秘府》)“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诚如斯言。
征人眼观歌舞,耳闻琵琶、羌笛声声,正乡愁万种,不能自已、无法排遣之时,不知何时在巍巍群山之上已升起一轮皓月,照彻莽莽长城。
处此阔大的境界,种种闲愁也放置一旁。
这一结句确有振起全篇之妙,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评述以为“此篇声调高响”,实是指此而言。
中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有句云:“不知何处吹芦笛,一夜征人尽望乡”,意境与王昌龄此诗近似,但不免有衰飒之感。
从军行七首原文
从军行七首原文1、《从军行七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从军行七首其二》唐代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七首其三》唐代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七首其五》唐代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七首其六》唐代王昌龄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七首其七》唐代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其一译文
从军行其一译文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诗词原文及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诗词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
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为“烽”。
海:指青海湖。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无那:即无奈。
①更:又。
②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军士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的情景。
③无那:无奈。
④金闺:华美的闺房,指代征人的妻子。
译文1:烽火连天,城西的百尺高楼上,黄昏薄暮里秋风飒飒,我独坐楼中。
晚风中传来了羌笛悲凉的《关山月》曲,遥想万里家乡闺中人无奈愁绪满怀。
译文2: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
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译文3:西北边陲,烽火城西面,四顾苍茫,原野荒寂,只有这座危矗云空的百尺戍楼。
时令正值深秋,又是黄昏黯黯的时候,凉气袭人,久戍不归的戍卒孤零零地坐在戍楼上,阵阵秋风正从青海湖方向吹来。
四顾沉沉暮霭,重重关山,一勾凄清的残月,在这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断断续续呜呜咽咽的笛声。
在这一阵阵的呜咽声里,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之情,实在无法消除了,那故乡闺里的愁苦,那遥隔万里的相思便一起涌上了心头。
简析:原诗七言乐府是一首边塞诗。
写征人久戍思家之情。
是说,日暮黄昏,征人独坐在孤零高耸的烽火楼上,原野荒寂,四顾苍茫,时值秋日,凉气侵人,激起游子一片思亲之情,这思亲之情伴着劲吹的秋风如青海湖的波浪一般上下翻腾,情不自禁;这时,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勾人思乡的笛声,像是亲人在呼唤征人还乡,那万里之外金闺中的人儿正满怀愁怨地在思念着他呢!这首诗写法上很有特色,笔法简洁,委婉曲折,蕴含丰富,语浅情深。
唐诗欣赏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诗欣赏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王昌龄:从军行
王昌龄:从军行【从军行】作者:王昌龄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騷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
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拷盘城。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翻译: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昌龄从军行朗诵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从军行你的朗诵过吗?小编在这里准备了它的相关的内容,希望你的能喜欢!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门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
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 青海:即今青海湖。
长云:多云,漫天皆云。
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 孤城门: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门之感。
这句
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门玉门关”。
4. 穿:磨破。
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
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译文]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门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鉴赏]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
城门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门;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门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门”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门”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
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对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
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王昌龄及其《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有“诗家天子”之美誉。
其绝
句成就尤高。
风格清丽,气魄雄浑,形象鲜活。
明王世贞曾把其七言绝句与李白之作同列“神品”。
《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一般用以写军旅战争事。
唐太宗到玄宗时,对外用武颇盛,有抗击外族入侵之战,亦有开疆拓土之战。
因此盛唐诗人描写边塞的诗很多。
边塞诗有反映积极立功、保家卫国的作品,这对于抗击外族入侵之战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反映思乡厌战情绪的作品,这种对开疆拓土之战中朝廷过分的穷兵黩武的反对,无疑也是合理的——尤其是对身当其境的战士,更是如此。
这种复杂的心理,在王昌龄这一组诗中得到忠实的反映。
既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又有“无那金闺万里愁”的征人夫妇别离之苦、思念之情。
一至三首是后者,四至六首是前者,第七首则是对塞外战场景色的白描!在同一以军旅战争为主题的作品中,能够充分注意到题材的复杂性,用多样的不同的手法描写,表明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致和艺术技巧的纯熟高超。
其一:烽火城门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门。
其三:关城门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门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门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