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赏析 爱伦 坡小说中的死亡与爱情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2期(总第96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12.2011General.No.96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59

【名著赏析】

爱伦·坡小说中的死亡与爱情世界

———死亡与复活的心理研究

阳,郭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

要:爱伦·坡开创了美国侦探小说和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他用演绎心灵恐怖的创作技巧稳固了哥

特式小说的地位。在爱伦·坡充满了死亡、暴力、病态、忧郁以及压抑的哥特世界中,读者可以穿越生死之界,领略到坡给读者带来的不同的爱情之美—

——恣意哀怨的美、颓败腐朽的美、绝望死亡的美,同时也让读者能够看清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爱伦·坡善于描写细微的心理变化,对主人公濒临死亡时的恐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但他作品中的“死亡”表现的并不都是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超越人生的渴望以及忠贞而绝望的爱情—

——爱伦·坡的“死亡”主题的深刻内涵之一。关键词:爱伦·坡;哥特式;弗洛伊德;心理;死亡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5409(2011)12-0059-02收稿日期:2011-10-13作者简介:计阳(1985-),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美国文学研究;郭

红(1965-),女,哈尔滨

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美国文学和大学外语教学研究。

在坡创作的小说里,父亲的形象是缺失的,而

母亲的形象却不断地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以不同的形象复活,以补偿幼年时精神世界里母爱的缺失。在《丽姬娅》中,母亲的形象化身为亲密的爱人,在《莫蕾拉》中,化身为导师兼爱人,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化身为亲人兼爱人。但是在《贝雷妮丝》中,爱伦·坡直接抒写了主人公与表妹兼未婚妻的病态爱情。这四部作品涉及的一个共同主题便是阴郁的死亡与偏执的爱情,同时这些作品也正是爱伦·坡本人实际爱情生活的真实缩影。

通过阅读爱伦·坡这四篇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小说,读者不难发现坡的小说中充斥着死亡与轮回,诡异与爱情。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关于死亡

的基本命题是“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1]即:

人原本是灵魂和身体的结合,可是人的死亡却并不意味着人的完全毁灭,而仅仅涵指身体变成尸体,永恒不死的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而重新获得自由。爱伦·坡显然深信这一理论,他在小说中进一步采用了费希特的泛神论来巩固关于灵魂不死的论断。爱伦·坡把死亡视为灵魂不死,他在潜意识中渴望死去的爱人获得一种崭新的生命,他渴望爱情万世不易,处于小说与现实癫狂状态的坡让读者深深地体验了一场轮回一场爱,报复与救赎永无休止,而爱与被爱交汇的转折则是死亡本身。爱伦·坡反复调动读者内心的恐怖情绪,在小说的结尾处把故事推向高潮,死亡后复活,一幅幅血淋淋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忧郁、恐怖之感。爱伦·坡

在《创作哲学》中指出

,“忧郁”是创作中的最佳基调,而描写美人之死则是最佳的创作主题。这与爱伦·坡的孤儿身世以及命运多舛的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爱伦·坡对美好事物的凋零有着强烈的迷恋。追根究底,这还源于他儿时的丧母之痛与中年的丧妻之痛。而已逝女子的影子常在他脑海里盘旋,引领他在诗歌王国里翱翔。诗中的男子便是爱伦·坡本人,已逝的女人代表着他一生中最爱的妻子弗吉尼亚,这个善良而温柔的女人却因经济困窘死于肺病。弗吉尼亚的每一次咳血都令坡肝胆欲裂,痛苦万分,这不禁唤起了他内心深处对童年时母亲口吐鲜血的记忆。坡所运用的哥特式风格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他心底深处的恐惧与压抑。

众多作家在描写恐怖情节时,常对外部环境进行大力渲染,而坡则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雕琢。他深信“诗歌的最好主题是死亡,尤其是美丽尤物的死亡,将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具诗意的主

题”。[2]45坚持着这种难为世人所容的信仰,他创作

了《厄舍古屋的倒塌》

,也是世界公认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就是惧怕。

”[2]67爱伦·坡在这部小说中几乎触摸到了人类感到恐惧的所有主题:死亡、活埋、谋杀、鬼魂、邪恶、罪恶、人格分裂等等。不仅如此,他几近完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第12期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12,2011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美地烘托了其艺术主题,将恐怖与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凋萎破旧的古堡里阴森的尸体从棺材里爬出,扭曲的人性反覆无常,幽深阴寒的山池默默地吞没整个厄舍古屋的残垣瓦砾,如此等等情节扣人心弦,这不禁让读者去探究到他的创作动因到底是什么?也许这与他悲惨的身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早期的酗酒赌博使他负债累累,忠贞而短暂的爱情并未能安慰他阴郁苦闷的心灵,妻子的病逝把他推到了崩溃绝望的边缘,使他与酒精毒品为伴。他的悲苦经历使读者认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玛德琳应该就是他的爱妻,也就是他的表妹,在死亡濒临时让他渴望幻想这个可怜的妻子可以重生,整部小说是以他与表妹的爱情为原型,从痛苦到绝望再到崩溃,恐怖与失常在不断升级,不断挑战着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挑战着爱伦·坡的心理承受极限,可以看出,这位伟大的作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与妻子血淋淋的残忍告别。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来解释他创作这篇小说的动因,因为“恋母情结”

是一切乱伦行为的根源

,《厄舍古屋的倒塌》更直接地描述了兄妹乱伦及乱伦引发的罪恶感和恐惧感。小说中,孪生妹妹是母亲的化身,既是爱人,又是亲人。坡再次涉及了“过早埋葬”的主题,

评论家一般认为《丽姬娅》

、《莫蕾拉》和《贝雷妮丝》三部小说是爱伦·坡描写死亡与复活的姐

妹篇,相比而言

,《丽姬娅》和《莫蕾拉》在这方面是相似的。丽姬娅通过自己的意志在丈夫新婚妻

子罗维娜的身体上借尸还魂

,《莫蕾拉》中也有相似的情节出现。尽管莫蕾拉在孩子出世时死亡,她还是同样在孩子身上还了魂。在孩子十岁时,当莫蕾拉的丈夫突发奇想要给孩子取名字时,他不由自主地喊出了“莫蕾拉”的名字,孩子听完后面部扭曲,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当主人公把孩子的尸体放在停尸房时,却没有发现莫蕾拉的痕迹。与《丽姬娅》和《贝雷妮丝》不同的是,在《贝雷妮

丝》中

,“我”对未婚妻牙齿的病态的迷恋和时刻都想把妻子的牙齿占为己有的偏执欲望招来了死神,未婚妻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而在《贝雷妮丝》

和《丽姬娅》中

,“我”对爱人离开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在《贝雷妮丝》中,爱人离开的那天,“我”没有任何悲痛欲绝的表情,整个灵魂都被贝雷妮丝的牙齿占据了,而对妻子的死亡却无动于

衷。终于,“我”心中那股难以抑制的欲望将“我”带到了妻子的坟墓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拔

下了她所有的牙齿。同时在《丽姬娅》

、《莫蕾拉

》、《贝雷妮丝》中,很多场景以及情节与《厄舍古屋的倒塌》存在着相似之处。

在爱伦·坡眼中,死亡是个永恒的主题,灵魂轮回与至死不渝的爱情是共生共存的,读者也能体会到坡的小说大多是以阴郁与哀悼为基调,这与坡的性格和身世有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弗洛

伊德的理论来阐释这一现象。弗洛伊德指出

:“在哀悼中,自尊丧失的程度通常表现的不尽相同,尽管很多人失去了身边亲近的人之后,的确责怪自己没能给逝者以足够的爱与关心。在其他方面,哀悼的心理特征与深度抑郁症十分相似。哀悼通常是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过程,他将这种从逝去的爱人那里找回原欲的困难归因于一种更普遍的、每个人在

放弃原欲时所面临的困难。”[2]83读者在了解了坡的

背景后再阅读他的文章时,不难发现,坡对死去的爱人一直无法释怀,深深陷入忧郁的状态中,无法自拔,他想寻求出路,只能通过酒精与毒品麻醉自己。

人们把爱伦·坡的小说放回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挖掘其内在的文化精神特性,捕捉其与现实世界的种种关联,在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文化透视。经过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冲击后,爱伦·坡小说的跨学科性也日益彰显。尤其是在爱伦·坡以死亡与复活为题材的心理小说中

,《丽姬娅》、《莫蕾拉》、《贝雷妮丝》以及《厄舍古屋的倒塌》备受推崇,中间穿插的爱情、鬼魂、惊悚、偏执以及分裂等元素,涉及了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犯罪学乃至医学等领域,融西方经典文化和新兴科学于一体,不仅增加了小说的亮点,更充分展现了爱伦·坡渊博的知识和艺术造诣。传统学术阵地的森严堡垒被坡式小说大胆突破。总的来说,全球化与跨学科语境下的爱伦·坡研究视野更加辽阔,视角更加多样,手段更加灵活,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在当今全球化与跨学科研究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爱伦·坡没有迷失方向和自我,而是呈现出艺术与历史遥相辉映、文学与文化相互交融、作家与时代携手的多元格局。坡式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带领读者穿越生与死、爱与悲的国界,在享用精神盛宴的同时又感到一种强烈的灵魂震撼。

参考文献:[1]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ANTHONY STORR.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赵云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