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研究
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更深一层次的物理知识,它反映了物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现象教学和物理概念教学的归宿,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虽能够准确地说出物理规律的内容,在解决问题时也能正确写出相关的公式,但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却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领会物理规律的内在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过于强调规律的形式,以期通过相关习题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内涵,忽视了在规律教学中对应的场景和过程构建,没有挖掘其中各物理量的本真,只注重物理规律的“壳”,而忽视“壳”里的“精髓”。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加强概念教学是进行规律教学的前提
如果把物理知识看成是一座大厦,物理规律就是这座大厦的建筑结构,而物理概念则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是不可能按一定结构盖起大厦的。物理规律与物理概念的关系,正
如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物理中的定律、定理等,都是用有关的物理概念总结出来的。例如: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就包含有“外力”“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等概念,如果没有这些概念,就不可能得出这个定律。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没有正确地理解,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惯性定律。又如:对“牛顿第二定律”规律的应用,学生对于“f=ma”这个规律并不难掌握。但是,如果学生对公式中的力f缺乏正确理解或不会正确求合力,则在运用这个规律时就要发生错误。由此可见,学生对物理规律掌握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对规律所涉及的有关物理概念缺乏
正确的理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是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则物理规律的教学就无从谈起。
二、重视实验的演示,是规律教学的关键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由实验得出的。为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规律,要尽可能从观察实验出发,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或进行分组实验,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一个准确、完整、生动的演示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物理环境,提供给学生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对现象特征进行概括形成本身的规律,可加深学生的感受。同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利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物理规律,增强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楞次定律”的教学中,对其规律的表述“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对其规律的应用,学生往往不得其解,虽然教学中教师也对规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但依然不行,若在教学中通过实验的演示和操作,则可以让学生从实验操作过程中体验磁通量的变化与两磁场方向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规律中“阻碍”的涵义,再通过小组内同学间的相互讨论,使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注重物理学史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得出都是前人经过多次实践,整理、加工而形成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很精炼的。在规律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规律,不了解前人为得出这个规律所经历的曲折道路和付出的艰苦劳动,不知道这个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知道这个规律对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性,那么学生在学习这个规律时就必然带有盲目性,学习就是被动的。因此,在规律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建立这个规律的简要的历史过程,知道这个规律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清楚这个规律的来龙去脉,是规律教学中不应缺少的环节。在关于上述内容的教学中所涉及的物理学研究的曲折历程和物理学家的不畏困难的进取精神、科学态度,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万有引力定律,若只是简单地通过相关公式的推导得到规律,而忽视这一规律得出的历史过程,这对这一规律教学是不够
严谨的,事实上,从16世纪哥白尼经过对天体的大量观测提出日心说,在此基础上经历了几代科学家近二百年的研究探索才由牛顿总结出来的。其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天文观测的精确资料,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经过大量复杂计算得出的关于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布里阿尔德奥通过研究提出的“行星受到的力和离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假设,伽利略的单摆周期公式,惠更斯得出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等,都为牛顿的研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证明了椭圆轨道运动的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并定义了质量的概念,进一步又研究了引力与质量的关系,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对物理学的发展、天文研究、宇航事业以及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介绍得出一个规律的简要经历,在教学中用时不多,也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这部分内容能明确地告诉学生,科学研究是长期艰苦的工作,要成功就需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受到科学的熏陶,受益终生。
学习物理规律的策略还有很多,我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如何在遵循教学的规律,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间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规律,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