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8-4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ppt课件
PPT课件
10
高息揽储的恶性循环
无法支付利息
继续吸入 高息存款
吸入高息存款
资金缺乏
PPT课件
11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经营模式不规范
股东抽逃资本金。许多股东的贷 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 内, 即“刚拿来,又带走;拿来 多少,带走多少”。
加大向债务人讨债的力度。但银行贷款容 易收贷难,好多债务都成了空置的房地产。
PPT课件
6
最终倒闭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宣布对 海发行进行关闭清算
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 对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 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1993年,合并时坏账损失总额 已达26亿元。
1997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将海 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 海南发展银行。
PPT课件
9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 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 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 的年利率高达25%。
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贷款的用途不明确。实际上是作 为临时拆借资金用于归还股息。
PPT课件
12
其他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
13%
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
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1998年春节过后,人们开始竞相取款, 导致挤兑。持续几个月的挤兑耗尽了海南 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 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 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 薪。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 关闭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 而关闭一家银行。
高息揽储的恶性循环
无法支付利息
继续吸入 高息存款
吸入高息存款
资金缺乏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经营模式不规范
股东抽逃资本金。许多股东的贷 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 内, 即“刚拿来,又带走;拿来 多少,带走多少”。
最终倒闭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宣布对 海发行进行关闭清算
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 对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 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同时,中国工商银行也发出公告,宣布即日起对 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进行托管,并公布了托 管、登记等有关事宜。
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贷款的用途不明确。实际上是作 为临时拆借资金用于归还股息。
其他 13%
股东贷款 87%
股东贷款实际上是 股东抽逃资本金的 重要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 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 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 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 回股东手里。
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5年8 月18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 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 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 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 的86.71%。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一、成立及倒闭过程1、背景海口银行的密度极大,巨大的压力下,银行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各信用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
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的通病,并严重影响会安定。
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的最直接原因。
2、成立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并兼并5家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的信托投资公司而成立的,注册资本为16.77亿元人民币。
股东有43家,主要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有海南省政府控股。
在成立伊始海发展就背负44亿元的债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
1997年底,城市信用社引发的海南金融问题第一次大规模显现,5月海口人民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琪作案潜逃,这一事件导致储户恐慌出现集中提款现象,随后,支付危机波及海南十几家城市信用社。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通告,宣布关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一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信用社。
其债权债务由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全部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接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总资产为137亿元,总负债却为142亿元,资产几乎全为无人问津的房产。
3、经营中的问题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谁也不曾料到,中国首例银行被关闭事件,会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发生。
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于1995 年8 月18 日开业,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并兼并了5 家信托投资公司而设立的海南股份制银行,注册资金16.7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币折合人民币3 000 万元)。
股东有43 个,主要股东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由海南省政府控股。
一开始,海发行的发展势头的确让人称羡。
据1997 年《海南年鉴》称,该银行收息率为90%,未发生一笔呆滞贷款,与境外36 家银行及共403 家分支行建立了代理关系,外汇资产规模1.7 亿美元 应该说,在海南整个金融界连续30多个月存款下降的情况下,海发行的成绩的确引人注目。
不久,一项赋予海南发展银行历史重任的大事发生了。
1997 年12 月16 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公告,宣布关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社等5 家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信用社。
其债权债务由海发行托管。
全省其余29 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全部并入海发行。
次日,海发行即向全社会发出公告,宣布兼并和托管的有关事宜。
此事是1997 年全国金融改革会议召开后出现的第一桩大事。
有消息称,兼并之后,海发行的股本金已由最初的16.77 亿元增长为106 亿元,存款余额为40亿元,债务为50 亿元,实力大为增强。
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担心:海发行能不能把城市信用社这个沉重的包袱背起来,会不会水中救人不成反被所救的人拖下深渊。
别的不说,光是兼并后银行职员就成倍增长,达3 000 多人。
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起初,仿佛一切都照常进行着,但1998 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现了。
一大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大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越多、越传越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了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加了储户的取款。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近年来,海南发展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面临倒闭的一家银行。
该银行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境内一家地方性银行,在当地有着重要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内外部因素,海南发展银行最终宣布破产,给当地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
本文将对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过度扩张和信贷风险。
2024年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使得银行利润下降,为了弥补利润缺口,海南发展银行开始大规模发放高风险贷款,包括房地产和非标准化信贷。
这导致了银行信贷风险的积累,资产质量开始恶化。
此外,银行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也存在明显缺陷,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
其次,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原因还包括政策因素和经济周期。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海南发展银行所在的房地产行业面临了严重的市场下行风险。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收紧政策,贷款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导致海南发展银行的贷款业务大幅下降,进而引发了流动性风险。
同时,国家对地方性银行的监管也逐渐加强,使得海南发展银行在资本金补充和整体风险防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此外,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案例还暴露出监管部门监管不严问题。
过去的监管模式主要侧重于规则制定和事后监管,监管部门在风险防控方面缺乏主动性。
海南发展银行的倒闭导致对监管部门的整体能力和有效性产生了质疑。
监管部门应在早期识别和预警风险,并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和规则,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及时性。
最后,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也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倒闭导致了大量失业和社会不稳定,也使得当地的金融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此外,由于海南发展银行是地方性银行,其倒闭还对其他地方性银行和金融体系产生了不良影响,加大了系统性风险。
综上所述,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过度扩张和信贷风险、政策因素和经济周期、监管不严和资本金补充不充分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该银行的倒闭。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
关于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一、成立及倒闭过程1、背景海口银行的密度极大,巨大的压力下,银行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各信用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
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的通病,并严重影响会安定。
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的最直接原因。
2、成立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并兼并5家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的信托投资公司而成立的,注册资本为16.77亿元人民币。
股东有43家,主要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有海南省政府控股。
在成立伊始海发展就背负44亿元的债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
1997年底,城市信用社引发的海南金融问题第一次大规模显现,5月海口人民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琪作案潜逃,这一事件导致储户恐慌出现集中提款现象,随后,支付危机波及海南十几家城市信用社。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通告,宣布关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一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信用社。
其债权债务由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全部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接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总资产为137亿元,总负债却为142亿元,资产几乎全为无人问津的房产。
3、经营中的问题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高息揽储的教训_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_[共3页]
99第四章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四)确定最佳银行规模一般说来,大银行的负债成本比小银行低,因为大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存在规模经济。
银行规模大,可以摊薄经营成本。
同时,公众对规模大的商业银行比较有信心,所要求的风险补偿相对较低,商业银行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从储户那里吸收存款,也可以较低的成本在货币市场上进行融资。
但是,商业银行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超过一定规模,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会不降反升。
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己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决定自己的最佳规模。
案例分析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高息揽储的教训一、案情回放海南发展银行(下称海发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先后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和28家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和壮大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2 800多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1997年之前,即海发行兼并托管信用合作社事件之前,海南省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大规模扩张,同时伴生了许多金融机构。
但是,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有效监控,房地产业出现了泡沫,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泡沫开始破裂,许多信用社都出现了大量不良资产。
海南省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数目很大,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各个信用社都采取了高利息的方式来吸引存款,而对储户承诺的高利息也加剧了这些信用社的经营困境。
海发行成立之初,也采用高息(1996年海发行五年期存款利息一度高达22%)揽存的“偏招”,并获得了暂时的辉煌——截至1996年年底,成立仅一年多的海发行全行资本营运规模便达到86亿元,比开业前增长94.3%,几乎翻了一番;各项存款比开业前增长152%,贷款比开业前增长97.8%;偿还了59%的历史债务,全年实际利润1.25亿元。
据1997年《海南金融年鉴》称,海发行收息率为90%,与境外36家银行共403家分支行建立了代理关系,外汇资产规模达1.7亿美元。
案例分析:不良资产率增加导致海南发展银行倒闭
案例分析:不良资产率增加导致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不良资产率增加导致海南发展银行倒闭随着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我国又相继成立了一批股份制银行,包括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等,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股份制形式的现代企业组织架构,按照商业银行的运营原则,高效决策,灵活经营,逐步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市场化的管理模式,自成立伊始即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体系。
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军,成为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来,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纷纷选择了扩张,以至于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
更有些银行,违法违规经营,发放贷款时草率行事,最终导致不良资产比例增多,为银行带来更大的麻烦。
海发行简介海南发展银行,简称海发行,是总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海口市的一家股份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于1995年8月18日开业,注册资本16.7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币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
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一共有包括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在内的43个股东。
银行以兼并了5家信托投资公司,并向中国大陆募集股本的方式设立的。
海南发展银行并非只在海南省内经营,银行曾于1996年在广州和1998年5月在深圳设立过两家分行。
海发行倒闭背景海南发展银行起初经营情况不错。
据1997年的《海南年鉴》记载,海发行收息率为90,,没有呆滞贷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36家银行及共403家分支行建立了代理关系,外汇资产规模达1.7亿美元。
虽然兼并了28家信用社、托管了5家信用社的债权债务,使得海发行账面上实力增强——海发行的股本金增长为106亿元,存款余额为40亿元,债务为50亿元,但由于这些信用社大多是不良资产,海发行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且兼并后的海发行员工人数剧增为3000多人,是原来的数倍。
海南发展银行破产分析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一、成立及倒闭过程1、成立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并兼并5家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的信托投资公司而成立的,注册资本为16.77亿元人民币。
股东有43家,有海南省政府控股。
在成立伊始海发展就背负44亿元的债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
1997年底,城市信用社引发的海南金融问题第一次大规模显现,5月海口人民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琪作案潜逃,这一事件导致储户恐慌出现集中提款现象,随后,支付危机波及海南十几家城市信用社。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通告,宣布关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一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信用社。
其债权债务由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全部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接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总资产为137亿元,总负债却为142亿元,资产几乎全为无人问津的房产。
2、经营中的问题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
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
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人股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内,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少”。
3、挤兑风潮接管之后,原以为取款无望的储户在在海发营业部前排气长队取款,甚至未到期的储户牺牲定期存款的高额利息前来取款,各种传闻引发的的恐慌很快引发挤兑风潮。
案例8-4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剖析
思考:
从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的案例中, 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深层原因分析
(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可以说,海南发展银行建 立本身就是一个吸纳海南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 怪胎。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1993年5月以后, 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热逐步降温,海 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 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政府决定成 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严重问题的信托投资公 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家机构的 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 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 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底,遵循同 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 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 的比例。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 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 足,支付困难,信誉差。
1998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现 了。一大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长队 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越 多、越传越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了 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加 了储户的取款。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社 会十分担心的现象——挤兑,开始在海发行 出现了。
•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 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 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 比例。
•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 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 吸引存款。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 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 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
(二)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并没有 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 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 的贷款。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 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正式开业的。成立时 的股本16.77亿元。但仅在1995年5月到9月间,就已发 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 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许多代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 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到账后的 一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股东贷款实 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这种违法违规的经 营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案例8-4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
三、
启示
(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是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要 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 产比例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尽管对4家国有商业银 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匡算结果有不同,有的说20%左右, 有的说30%左右,不论那一个比例,反正都是高比例, 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17%的最高限界,也大 大高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泰国(7.9%)、马 来西来(6.4%)、印尼(17%)、韩国12%、日本12%、 台湾11%,而形成高比例不良资产的原因虽有银行自身 经营管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由于体制因素及由此引 起的过多行政干预造成的。
案例8-4:海南发展 银行倒闭案例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 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 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 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 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可 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 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 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 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 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 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 160多亿元。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 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 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 1998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 现了。一大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长 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 越多、越传越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 了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 加了储户的取款。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 社会十分担心的现象——挤兑,开始在海发 行出现了。
海南发展银行破产案例
职能:对全国金融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银行的最后一条防线 在1998年上半年海南发展银行出现储户挤兑时,中央银行紧急调动34亿元资金予以 支持,当发现如救助不足以制止信用危机发生时,中央银行采取断然措施,立即关闭 海南发展银行,由中国工商银行对其实行接管,从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保护了私人 储户的利益, 这一案例,充分显示了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和化解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地 位。
思考问题:
1、为什么海南发展银行在短短3年间就破 产了?其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2,、在海南发展银行破产之后,商业银行 吸收了怎样的一些教训来抑制这种破产状 况?
3、在此银行风险中,中央银行发挥了它的 什么职能,充当了什么地位?
1、海南银行过度密集导致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 海南省银行恶性竞争,采用不合理高息吸储,严重损害了了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不 仅是银行无利可图,更加重了银行负债的支付负担。 2、经营模式问题 海南发展银行采用,高息吸储,无力支付时依靠吸纳新的更高利息的储蓄归还旧的储蓄 ,这种不完整得经营模式使得银行成为一个单纯的存款保存机构,并且在保存期间向储户 支付利息,也就是说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持续的负净现金流的流出,这必将导致经营 的失败 3、严格贷款程序及审核——管理与控制不良资产 导致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的构成他的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社有大量的无抵 押不良资产。
Hale Waihona Puke 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10个月的海南发展 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 机而关闭一家有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 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 制商业银行,它是在先后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 投资公司和28家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和壮大的。 但是这5家公司在1993年以前的南海房地产热 中,已有大量的资金压在房地产上。从诞生之 初,就被赋予了化解金融风险的重任。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 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前有员工 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一、成立及倒闭过程1、背景海口银行的密度极大,巨大的压力下,银行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各信用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
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的通病,并严重影响会安定。
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的最直接原因。
2、成立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并兼并5家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的信托投资公司而成立的,注册资本为16.77亿元人民币.股东有43家,主要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有海南省政府控股。
在成立伊始海发展就背负44亿元的债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
1997年底,城市信用社引发的海南金融问题第一次大规模显现,5月海口人民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琪作案潜逃,这一事件导致储户恐慌出现集中提款现象,随后,支付危机波及海南十几家城市信用社。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通告,宣布关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一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信用社。
其债权债务由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全部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接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总资产为137亿元,总负债却为142亿元,资产几乎全为无人问津的房产。
3、经营中的问题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作业
05 总结与展望
对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总结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原因
海南发展银行由于过度依赖短期资金,长期项目投资过多, 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无法持续经营。此外,管理层决策失 误、监管不力等问题也是导致其倒闭的重要原因。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影响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 金融系统稳定性受到冲击、客户资金损失、企业融资困难等 。同时,该事件也暴露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和不 足。
对行业监管的反思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引发了对中国金融行业监 管的反思,促使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 管和风险控制。
03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教训 与启示
银行经营的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重要教训之一是未能有效识别和评估 潜在的风险。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对各类风 险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降。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流动性 风险加大,导致经营状况急剧恶
化。
海南发展银行的破产倒闭主要是 由于过度扩张、不良贷款率高、
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所致。
02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
Hale Waihona Puke 倒闭事件概述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 行。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案例分析的结果与结论
结果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原因主要包括不良 贷款比例高、资本充足率不足、经营不 善等。在倒闭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包括成立清算组、进行资产处 置等,以保障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
VS
结论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对中国金融业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暴露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 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防范类似风险, 需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 能力、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共同努力, 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作业
流动性风险 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它进行定义: 第一,流动性极度不足。 第二,短期资产价值不足以应付短期负债 的支付或未预料到的资金外流。 第三,筹资困难。
7.操作风险 它是指信息系统、汇报系统和内部风险监 控制度失败的风险。 通常,操作风险在两个层次上出现: 第一,技术层次上,信息系统或风险测量 不完善、不健全、低效滞后。这类风险可归纳 为“技术风险”。 (1)业务交易记录过程的错误 (2)信息系统的不完善 (3)缺少有效的风险评测手段 第二,组织层次上,风险的报告和监控以 及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出现问题。这类风险可归 纳为“组织风险”。
事实上,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之时, 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立海南发展银行 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 金融机构
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 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 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 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 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 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 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 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 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 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启示
第三,杜绝违法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
商业银行法》第四章第35条、第36条、 第40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 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 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商业银行 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商业 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 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 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 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 支付困难,信誉差。 1998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 现了。一大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长 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 越多、越传越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 了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 加了储户的取款。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 社会十分担心的现象——挤兑,开始在海发 行出现了。
分析海南发展银行案例
从海发行的关闭看信贷资金经营风险网销092班应露冰文章摘要: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10世纪90年代中期,海南发展银行成立,其成立初期资金充足,运营情况良好,但是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就宣布倒闭,这是由于当时大范围的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再加上银行本身管理的不善,在危机之下决策的失误导致的。
文章在对海发行产生,发展,结束的各个方便都作出了分析,并且还分析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重建海发行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分析。
最终通过对海发行的实例研究得出在金融市场上信贷资金的经营风险,并且预期未来的发展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估。
关键字:信贷经营风险地方政府控股不良资产挤兑金融风险正文:信贷资金是指,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以信用方式积聚和分配的货币资金。
信贷资金的来源有各项存款、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流通中的货币、银行自有资金、当年结益等。
下文会通过对海南发展银行关闭的实例对信贷资金的经营风险进行探讨,从而分析出当代金融领域中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经营风险。
海南发展银行,简称海发行,于1995年8月18日开业,注册资本16.7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币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
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决定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
海发行会走上关闭的道路是一个令整个金融界都震惊的结果,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其发展的过程就会很明显地察觉到这个结果的必然性。
下面我从三个两个大的方面来仔细阐述:一.海发行本身存在的问题从海发行的本身来看,其自身发展当然存在着多种条件,然而这些多样的条件也会带来正反的影响。
一方面,从海发行的性质来看,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部设在海南省的一家股份银行,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它不仅有中国银行强大的后盾,还有海南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领域都有着强大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起至其正 式解散之日前, 式解散之日前,由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 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 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
• 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 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 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 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 • 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停止 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 海南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 海南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 • 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财产, 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财产, 制定、 制定、落实原海南发展银行的清算方案和债 务清偿计划。 务清例下只所以还能正常 运转,根本一点在于广大民众相信国有银行不会倒闭, 运转,根本一点在于广大民众相信国有银行不会倒闭,因 此不但不挤提,还照样存款。 此不但不挤提,还照样存款。海南发展银行一开始了就染 上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病, 上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病,长官意志使它一起步就背上 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而由于它不是国有商业银行, 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而由于它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没 有国家信用保证,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挤兑, 有国家信用保证,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挤兑, 引发支付危机而难以为继。如前所述, 引发支付危机而难以为继。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主要商 业银行是裹着国家信用大旗掩盖着高额不良资产的病灶, 业银行是裹着国家信用大旗掩盖着高额不良资产的病灶, 如果不能尽快把不良资产比重降下来,随着我国加入WTO 如果不能尽快把不良资产比重降下来,随着我国加入WTO 和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深入, 和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深入,就极容易引发类似海 南发展银行这样的风波。 南发展银行这样的风波。
一、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 业不到 三年,就被迫关闭了 呢?
事实上, 事实上,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 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 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 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
1993年 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 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 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 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 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 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 发展银行。据统计, 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 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 26亿元 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 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 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使 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 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 境。 •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 1997年年底 遵循同样的思路, 年年底, 又将海南省内28 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 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 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 发展银行, 比例。 比例。
由于上述原因,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 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 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 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 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 1998年春节过后 年春节过后, 1998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 现了。一大早, 现了。一大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长 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 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 越多、越传越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 越多、越传越玄 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 了人们心理的恐慌, 了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 加了储户的取款。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 加了储户的取款。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 社会十分担心的现象——挤兑,开始在海发 挤兑, 社会十分担心的现象 挤兑 行出现了。 行出现了。
思考: 思考: 从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的案例中, 从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的案例中, 你得到什么启示? 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深层原因分析
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可以说, ( 一 ) 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 可以说 , 海南发展银 行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吸纳海南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 产的怪胎。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 1993年 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 产的怪胎。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1993年5月以 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热逐步降温, 后 , 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 , 房地产热逐步降温, 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 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 而出现了经营困难 。 在这个背景下 , 海南省政府决定 成立海南发展银行, 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严重问题的信托投资 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 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家机构 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 26亿元 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 26 亿元 。 有关部门认为 , 可以靠 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 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 , 使它们的经营 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底 年底, 好转 , 信誉度上升 , 从而摆脱困境 。 1997 年底 , 遵循 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 28家有问题的信 同样的思路 、 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 28 家有问题的信 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 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 产的比例。 产的比例。
案例8 案例8-4:海南发展 银行倒闭案例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 1998年 21日 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 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 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 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 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 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可 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
•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 16.77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 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 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 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 开业的。
• 但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 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 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 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 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人股 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 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内,入股单位实际上 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 少”。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显然无法使海 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 1995 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 银行; 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 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 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 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 16.77亿元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 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 2800余人 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 160多亿元 多亿元。 160多亿元。
•
30日 6月30日,在原海南发展银行各网点开 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 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由 于公众对工行的信任, 于公众对工行的信任,兑付业务开始后并 没有造成大量挤兑, 没有造成大量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 款转存工行,现金提取量不多。 款转存工行,现金提取量不多。
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现了 挤兑行为。 挤兑行为。持续几个月的挤兑耗尽了海南发 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 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 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 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 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薪。 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薪。 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 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和中国 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 1998年 21日 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 海南发展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
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 (二)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并没有 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 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 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 规的经营, 的贷款。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 12月 1994年 的贷款 。 海南发展银行是在 1994 年12 月 8 日经中国人民银 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 1995年 18正式开业的 正式开业的。 行批准筹建, 并于 1995 年 8 月 18 正式开业的。 成立时的股 16.77亿元 但仅在1995 亿元。 1995年 月到9月间, 本 16.77 亿元 。 但仅在 1995 年 5月到 9 月间 , 就已发放贷款 10. 10.60 亿 元 , 其 中 股 东 贷 款 9.20 亿 元 , 占 贷 款 总 额 的 86.71%. 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 86.71% 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多代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 多代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 临时拆借资金, 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到账后的一 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 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股东贷款实际 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这种违法违规的经营 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 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 吸引存款。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 吸引存款。 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 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 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 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 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 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 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 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并严重影 响社会安定。 响社会安定。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 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社的最直接原因。 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社的最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