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展银行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ppt课件
PPT课件
10
高息揽储的恶性循环
无法支付利息
继续吸入 高息存款
吸入高息存款
资金缺乏
PPT课件
11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经营模式不规范
股东抽逃资本金。许多股东的贷 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 内, 即“刚拿来,又带走;拿来 多少,带走多少”。
加大向债务人讨债的力度。但银行贷款容 易收贷难,好多债务都成了空置的房地产。
PPT课件
6
最终倒闭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宣布对 海发行进行关闭清算
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 对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 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1993年,合并时坏账损失总额 已达26亿元。
1997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将海 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 海南发展银行。
PPT课件
9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 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 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 的年利率高达25%。
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贷款的用途不明确。实际上是作 为临时拆借资金用于归还股息。
PPT课件
12
其他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
13%
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
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
海南发展银行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是中国大陆企业,成立于1991年,总部位于海
南省。
作为海南省唯一一家发展性金融机构,海南发展银行在本地区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支持和发展作用。
以下将以海南发展银行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首先,海南发展银行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旅游岛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的产业优势。
政府希望利用海南发展银行的优势,推动海南的经济发展,扩大投资规模,吸引更多的商业机构和投资者。
其次,海南发展银行在经营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该银行不仅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做出了创新,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
银行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全方位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再次,海南发展银行注重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该银行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和资本市场的开放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海南发展银行还与国际间组织和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引入了国际先进的金融技术和管理经验,借鉴了国际上行之有效的金融模式。
最后,海南发展银行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该银行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教育、环保等公益活动。
这不仅提升了银行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海南发展银行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优秀的企业管理和创新能力、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因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得海南发展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近年来,海南发展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面临倒闭的一家银行。
该银行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境内一家地方性银行,在当地有着重要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内外部因素,海南发展银行最终宣布破产,给当地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
本文将对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过度扩张和信贷风险。
2024年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使得银行利润下降,为了弥补利润缺口,海南发展银行开始大规模发放高风险贷款,包括房地产和非标准化信贷。
这导致了银行信贷风险的积累,资产质量开始恶化。
此外,银行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也存在明显缺陷,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
其次,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原因还包括政策因素和经济周期。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海南发展银行所在的房地产行业面临了严重的市场下行风险。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收紧政策,贷款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导致海南发展银行的贷款业务大幅下降,进而引发了流动性风险。
同时,国家对地方性银行的监管也逐渐加强,使得海南发展银行在资本金补充和整体风险防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此外,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案例还暴露出监管部门监管不严问题。
过去的监管模式主要侧重于规则制定和事后监管,监管部门在风险防控方面缺乏主动性。
海南发展银行的倒闭导致对监管部门的整体能力和有效性产生了质疑。
监管部门应在早期识别和预警风险,并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和规则,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及时性。
最后,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也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倒闭导致了大量失业和社会不稳定,也使得当地的金融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此外,由于海南发展银行是地方性银行,其倒闭还对其他地方性银行和金融体系产生了不良影响,加大了系统性风险。
综上所述,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过度扩张和信贷风险、政策因素和经济周期、监管不严和资本金补充不充分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该银行的倒闭。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
关于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一、成立及倒闭过程1、背景海口银行的密度极大,巨大的压力下,银行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各信用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
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的通病,并严重影响会安定。
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的最直接原因。
2、成立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并兼并5家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的信托投资公司而成立的,注册资本为16.77亿元人民币。
股东有43家,主要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有海南省政府控股。
在成立伊始海发展就背负44亿元的债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
1997年底,城市信用社引发的海南金融问题第一次大规模显现,5月海口人民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琪作案潜逃,这一事件导致储户恐慌出现集中提款现象,随后,支付危机波及海南十几家城市信用社。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通告,宣布关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一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信用社。
其债权债务由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全部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接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总资产为137亿元,总负债却为142亿元,资产几乎全为无人问津的房产。
3、经营中的问题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海南发展银行破产清算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破产清算案例分析一、面临的风险分析1.不良资产比例过大成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1993年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2.银行体制混乱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
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3.经营模式不规范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4.挤兑海发行兼并信用社后,其中一件事就是宣布,只保证给付原信用社储户本金及合法的利息,导致发生了大规模的挤兑。
海发行见在海南岛内无法缓解困境,想以岛外的力量帮助恢复,于1998年5月在深圳设立分行,然而并没有起明显作用。
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二、经验教训1.当初是否应给海发行发照值得检讨从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当地银行竞争状况看,没有组建海发行的必要。
否则只能为日后的违规经营买下伏笔(高息揽存,高风险放贷)。
2.对关联交易需严加监管主要是向股东发放关系贷款没有控制好,从而使海发行成了股东的提款机,因此对股东贷款要有严格的限定。
3.行政性兼并应该停止行政性的将30余家由于高风险而难以为继的城市信用社并入海发行,是导致信心最终丧失,发生挤兑的直接原因。
三、事件启示首先,在海发行关闭事件中,我们看到其原因包括经营管理混乱、承担接管问题信用社等。
海南发展银行案例分析
案件启示
首先,在海发行关闭事件中,我们看到其原因包 括经营管理混乱、承担接管问题信用社等。而在其背 后,则是房地产泡沫崩溃可能导致金融失败的残酷事 实。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包括 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海发行则 不幸成为这轮房地产泡沫危机的“牺牲品”。在当前 房地产市场与金融体系关联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这给 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警示。
原因分析
规范
1、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 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 金融机构。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 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 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 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 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 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 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 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 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海南发展银行案例分析
案件回顾
海南发展银行于1995年8月18日开业,注册资本 16.77亿元人民币。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一共有包 括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 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在内的43个股东。银行以兼并了5家 信托投资公司,并向中国大陆募集股本的方式设立的。 海南发展银行并非只在海南省内经营,银行曾于1996 年在广州和1998年5月在深圳设立过两家分行。
对于重建的思考
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提出 了重建海发行的报告,在它股份分配形式和管理体制 上都有了重大的改变,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实施。 原因分析为一下几点: 1.海南省在海发行关闭以后,金融形象大大受损, 难以吸引大财团的投资建设。 2 .银行的重建工作要经过央行的层层审批和评估 3.在盘活海发行上,我国的金融体制和政策是不够 完善的。
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高息揽储的教训_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_[共3页]
99第四章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四)确定最佳银行规模一般说来,大银行的负债成本比小银行低,因为大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存在规模经济。
银行规模大,可以摊薄经营成本。
同时,公众对规模大的商业银行比较有信心,所要求的风险补偿相对较低,商业银行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从储户那里吸收存款,也可以较低的成本在货币市场上进行融资。
但是,商业银行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超过一定规模,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会不降反升。
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己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决定自己的最佳规模。
案例分析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高息揽储的教训一、案情回放海南发展银行(下称海发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先后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和28家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和壮大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2 800多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1997年之前,即海发行兼并托管信用合作社事件之前,海南省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大规模扩张,同时伴生了许多金融机构。
但是,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有效监控,房地产业出现了泡沫,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泡沫开始破裂,许多信用社都出现了大量不良资产。
海南省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数目很大,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各个信用社都采取了高利息的方式来吸引存款,而对储户承诺的高利息也加剧了这些信用社的经营困境。
海发行成立之初,也采用高息(1996年海发行五年期存款利息一度高达22%)揽存的“偏招”,并获得了暂时的辉煌——截至1996年年底,成立仅一年多的海发行全行资本营运规模便达到86亿元,比开业前增长94.3%,几乎翻了一番;各项存款比开业前增长152%,贷款比开业前增长97.8%;偿还了59%的历史债务,全年实际利润1.25亿元。
据1997年《海南金融年鉴》称,海发行收息率为90%,与境外36家银行共403家分支行建立了代理关系,外汇资产规模达1.7亿美元。
海南发展银行案例分析
1、海南发展银行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997年之前,即海发行兼并托管信用合作社事件之前,海南省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大规模扩张,同时伴生了许多金融机构。
但是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有效监控,房地产业出现了泡沫,并在1990年代中后期,泡沫开始崩溃。
海南省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数目很大,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各个信用社都采取了高利息的方式来吸引存款。
后来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许多信用社都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而对储户承诺的高利息也加剧了这些信用社经营困境。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关闭海南省5家已经实质破产的信用社,其债权债务关系由海发行托管,其余29家海南省境内的信用社,有28家被并入海发行。
2、海南发展银行为何被政府关闭?(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可以说,海南发展银行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吸纳海南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怪胎。
1993年5月以后,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热逐步降温,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
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
1997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二)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到账后的一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
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这种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3、对海南发展银行风险进行分析?从海发行的本身来看,一方面,从海发行的性质来看,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部设在海南省的一家股份银行,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它不仅有中国银行强大的后盾,还有海南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领域都有着强大的优势。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 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 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 的年利率高达25%。
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 到期存款。
最终倒闭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宣布对 海发行进行关闭清算
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 对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 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同时,中国工商银行也发出公告,宣布即日起对 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进行托管,并公布了托 管、登记等有关事宜。
海发行倒闭的原因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1993年,合并时坏账损失总额 已达26亿元。
1997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将海 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 海南发展银行。
转折——1997年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 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公告,宣布关 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 营、严重资不抵债、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 的城市信用社。其债权债务由海发行托管。 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 全部并入海发行。
隐忧的爆发
挤兑
为何会造成挤兑?
高息揽储的恶性循环
无法支付利息
继续吸入 高息存款
吸入高息存款
资金缺乏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经营模式不规范
海南发展银行个案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个案分析第一篇:海南发展银行个案分析海南发展银行个案分析——从信用角度看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原因关键词:海南银行信用债务金融摘要:海南发展银行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倒闭的银行,它的倒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强烈反响。
海发行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种种问题,本文将从海发行的建立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海发行的倒闭来探讨海发行能否重建。
海南发展银行在背负巨额负债的情况下,本身不良资产比例过大,又违法违规经营,信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导致其不得不被央行关闭。
海发行能否重建,关键在于海发行能否重建信用体系,重拾百姓对其的信心。
这些都还要依靠政府出台政策来给予支持。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刚刚成立2年零10个月的海南省唯一一家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因不能支付到期债款被关闭。
由此成为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
海发行为什么会倒闭,首先从海发行成立的背景看起。
一.背景资料在1992年的海南泡沫经济中,大批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海南,促使海南省金融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不仅存款贷款余额大幅度增长,资金市场上的国库券、金融债券、投资基金等各种金融工具也吸收了相当巨额的资金。
曾有人这样形容当时海南的金融状况:以寻求暴力为突出特征的游资充斥着整个海南。
与此同时,海南的金融机构数量也猛增到近乎失控的地步。
截止1993年年底,海南金融机构共2068家,其中信托投资类公司20家,城市信用社32家,而且均集中在海口、三亚等少数地区,形成了“银行多于米铺”的景观。
在这样过热的经济氛围中,大批游资纷纷投向高回报、高风险的证券业和房地产业。
由于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大量的金融机构也将资金投向高风险产业,金融违规现象频频出现。
当时房地产业异常混乱混乱的债权债务关系和盲目投资,疏于管理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许都金融机构出现财务坏账和畸形的资产负债比例关系。
海南发展银行的案例分析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2019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 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 的海南发展银行。
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 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2019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 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 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 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 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 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2.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无 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 率高达25%。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高进低 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 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 规律的恶性循环。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 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并严重影响社会 安定。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经验教训:
当初是否应给海发行发照,值得检讨. 90年代初“海南泡沫”破灭后,其经济恢复其落后
的本来面目(至今天海南也不பைடு நூலகம்700亿元的GDP),从当时 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当地银行竞争状况看,没有组建 的必要.否则,只能为日后的违规经营埋下伏笔(高息揽 存,高风险放贷).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对关联交易需严加监管 主要是向股东发放关系贷款没有控制好.从而使海发行成
了股东的“提款机”.如股东变相的抽空出资,则其使 银行高风险经营的道德风险则不可避免(拿别人的钱来 为自己的利益而冒险).
海南发展银行的案例分析-PPT精选文档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事件影响
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对海南的金融形象造成了破坏。 清算问题难解决。据相关统计,至2019年6月22日 ,海南 发展银行已关闭12年 ,然而清算工作扔问题很多,甚至 清算工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
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 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 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不到 三年,就被迫关闭了呢?
不低债的城市信用社,其全部资产负债由海南发展银行进
行托管.接着,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
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 比例。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2.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无 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 率高达25%。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高进低 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 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 规律的恶性循环。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 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并严重影响社会 安定。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3.经营模式不规范
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 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 款。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 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 名义流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2019年8月18日正式开 业的。但仅在2019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 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
案例8-4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剖析
思考:
从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的案例中, 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深层原因分析
(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可以说,海南发展银行建 立本身就是一个吸纳海南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 怪胎。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1993年5月以后, 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热逐步降温,海 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 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政府决定成 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严重问题的信托投资公 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家机构的 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 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 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底,遵循同 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 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 的比例。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 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 足,支付困难,信誉差。
1998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现 了。一大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长队 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越 多、越传越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了 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加 了储户的取款。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社 会十分担心的现象——挤兑,开始在海发行 出现了。
•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 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 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 比例。
•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 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 吸引存款。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 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 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
(二)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并没有 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 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 的贷款。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 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正式开业的。成立时 的股本16.77亿元。但仅在1995年5月到9月间,就已发 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 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许多代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 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到账后的 一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股东贷款实 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这种违法违规的经 营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作业
05 总结与展望
对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总结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原因
海南发展银行由于过度依赖短期资金,长期项目投资过多, 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无法持续经营。此外,管理层决策失 误、监管不力等问题也是导致其倒闭的重要原因。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影响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 金融系统稳定性受到冲击、客户资金损失、企业融资困难等 。同时,该事件也暴露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和不 足。
对行业监管的反思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引发了对中国金融行业监 管的反思,促使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 管和风险控制。
03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教训 与启示
银行经营的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重要教训之一是未能有效识别和评估 潜在的风险。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对各类风 险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降。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流动性 风险加大,导致经营状况急剧恶
化。
海南发展银行的破产倒闭主要是 由于过度扩张、不良贷款率高、
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所致。
02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
Hale Waihona Puke 倒闭事件概述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 行。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案例分析的结果与结论
结果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原因主要包括不良 贷款比例高、资本充足率不足、经营不 善等。在倒闭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包括成立清算组、进行资产处 置等,以保障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
VS
结论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对中国金融业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暴露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 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防范类似风险, 需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 能力、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共同努力, 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海南发展银行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案例分析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银行”)是一家总部位于海南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90年。
作为海南省唯一一家总部设在海南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海银行在海南地区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海南岛经济社会发展中,海银行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海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一家银行,金融服务是其最基本的职能。
海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为当地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贷款、融资、结算、投资理财等,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海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海银行积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通过建设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和推出便捷的移动金融服务,海银行成功地满足了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再次,海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能力。
作为一家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海银行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和监管部门的各项规定,不断加强对信贷、市场、流动性、操作等各类风险的监控和管理,保障了银行资产的安全和稳健经营。
最后,海银行在社会责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家地方性银行,海银行始终将社会责任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使命。
在开展金融服务的同时,海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海南发展银行在海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金融服务、金融科技、风险管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不断推进,相信海银行将在未来发展中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发行倒闭案例分析
1 2
董事会职责
董事会应充分发挥其决策和监督职能,确保银行 的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监事会职责
监事会应对银行的财务状况、风险状况、内部控 制等方面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
管理层职责
管理层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银行的各项业务合 规、稳健开展,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 率。
提高银行业监管水平
金融监管政策
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对银行业务 模式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部分银行可能难以适应。
市场竞争
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银行 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和盈利能 力下滑的风险。
行业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业绩产生影 响,部分银行可能在经济下行期 出现业绩下滑。
公司内部管理问题
风险管理不善
银行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不良贷款率上 升。
银行业的信任度。
竞争格局调整
02
海发行倒闭后,其他银行可能会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竞争
格局发生变化。
风险意识提高
03
海发行倒闭事件提醒其他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对其他银行的影响
风险传导
海发行倒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其他银行也面临风险。
资产质量压力
海发行的倒闭可能导致其他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资产质量受 到挑战。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监督不 力等,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
业务扩张过快
银行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忽视风险控制,过度追求
对行业的影响
行业声誉受损
01
海发行倒闭事件给整个银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公众对
业务调整
案例分析:不良资产率增加导致海南发展银行倒闭
不良资产率增加导致海南发展银行倒闭随着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我国又相继成立了一批股份制银行,包括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等,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股份制形式的现代企业组织架构,按照商业银行的运营原则,高效决策,灵活经营,逐步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市场化的管理模式,自成立伊始即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体系。
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军,成为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来,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纷纷选择了扩张,以至于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
更有些银行,违法违规经营,发放贷款时草率行事,最终导致不良资产比例增多,为银行带来更大的麻烦。
海发行简介海南发展银行,简称海发行,是总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海口市的一家股份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于1995年8月18日开业,注册资本16.7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币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
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一共有包括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在内的43个股东。
银行以兼并了5家信托投资公司,并向中国大陆募集股本的方式设立的。
海南发展银行并非只在海南省内经营,银行曾于1996年在广州和1998年5月在深圳设立过两家分行。
海发行倒闭背景海南发展银行起初经营情况不错。
据1997年的《海南年鉴》记载,海发行收息率为90%,没有呆滞贷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36家银行及共403家分支行建立了代理关系,外汇资产规模达1.7亿美元。
虽然兼并了28家信用社、托管了5家信用社的债权债务,使得海发行账面上实力增强——海发行的股本金增长为106亿元,存款余额为40亿元,债务为50亿元,但由于这些信用社大多是不良资产,海发行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且兼并后的海发行员工人数剧增为3000多人,是原来的数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管之后,那些原以为取款无望的储户很快在海发 行营业部的门口排起了长队,这成为当时海南的热门话 题。由各种传闻引发的恐慌很快演变成挤兑风潮,海发 行只能依靠人民银行再贷款艰难度日。 1998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陆续给海发行提供 了40亿元的再贷款后,决定不再给予资金支持。此时, 海发行已无法清偿债务。其后,据说海南省政府也动用 了7亿元资金企图挽回局面,但已是无力回天。1998年6 月21日,为了防止支付危机进一步蔓延,国务院、中国 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发行,同时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 管海发行的债权、债务。
2、银行体制混乱
海南人曾骄傲地说,海口银行的密度在全国最大, 银行的数量多过了米铺。但正因如此,使海南的银行走 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 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 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 用社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 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 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 无法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并严重影响社 会安定。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并海发行、托管
海发行能否顺利重建呢?
当代的中国,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海南省自身的经 济也发展迅速,各类产业已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这都是海发行重建的条件。但是从2004年初中国(海 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上报复活海发行方案至今已经多 年,而海发行被关闭到现在也已有十四年,资源早已 流失殆尽,此时复活海发行无异于重建一家新银行, 加之海南整体经济环境仍不尽如人意,银监会必定顾 虑重重。
经验教训
1、当初是否应给海发行发照值得检讨 90年代初,“海南泡沫”破灭后,其经济落后到其 本来面目,从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当地银行竞 争状况看,没有组建海发行的必要。 2、对关联交易需严加监管 主要是向股东发放关系贷款没有控制好,从而使海 发行成了股东的提款机,股东办银行应当将其作为一 项产业来看待,而不是为了便利自己融资。否则银行 很容易成为股东的提款机,因此对股东贷款要有严格 的限定。 3、行政性兼并应该停止 行政性的将30余家由于高风险而难以为继的城市 信用社并入海发行,成为导致信心最终丧失,发生挤 兑的直接原因。
对于重建的思考
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提出 了重建海发行的报告,在它股份分配形式和管理体制 上都有了重大的改变,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实施。 原因分析为一下几点: 1.海南省在海发行关闭以后,金融形象大大受损, 难以吸引大财团的投资建设。 2 .银行的重建工作要经过央行的层层审批和评估 3.在盘活海发行上,我国的金融体制和政策是不够 完善的。
其次,在海发行遗留问题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 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这在客观上阻碍 了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步伐。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 机构退出市场,往往都是行政性关闭,或者是关闭后 走向行政性主导的破产,因此往往被人戏称为“计划 性破产”。市场化破产机制的缺位,使金融运行的规 范化、程序化、市场化都难以完全建立起来。
背景分析
第一,海发行与1995年成立,当时正是中国经济发展 比较迅速的关口,经济实力已经加强至一定的水平, 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令人瞩目的。所以说海发行诞生 的过程是顺利的,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作为它发展 的支撑。 第二,1997年之前,即海发行兼并托管信用合作社事 件之前,海南省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经济开始快速发 展,房地产业也大规模扩张,同时伴生了许多金融机 构。但是没有得到政府的有效监控,房地产业出现了 泡沫,并在1990年代中后期,泡沫开始崩溃。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1998发生了亚洲金融风 暴,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都处于一种极端不稳定的状 态,而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或者作为海发行的股东, 都忙于应对自身的危机,在资金和精力方面都是不足 来拯救海发行的。
案件启示
首先,在海发行关闭事件中,我们看到其原因包 括经营管理混乱、承担接管问题信用社等。而在其背 后,则是房地产泡沫崩溃可能导致金融失败的残酷事 实。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包括 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海发行则 不幸成为这轮房地产泡沫危机的“牺牲品”。在当前 房地产市场与金融体系关联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这给 我们带产比例过大
银行体制混乱 经营模式不规范
1、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 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 金融机构。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 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 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 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 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 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 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 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 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1997年底,海发行的资金规模发展到106亿元。也就 在当年,由城市信用社引发的海南金融问题第一次大规 模显现。5月,海口人民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琪作案潜逃, 这一事件导致储户恐慌并出现集中提款现象。随后,支 付危机波及全省十几家城市信用社。1997年12月兼并28 家城市信用社的行动,被认为是海发行关闭的导火索。 当时海南为挽救这些城市信用社,不顾股东大会的强烈 反对执意要求海发行实施兼并,将28家资不抵债的城市 合作信用社收入旗下,并托管了5家被关闭的城市合作信 用社。接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总资产为137亿元,总负债 却为142亿元,而资产又几乎全是无人问津的房产。
再者,海发行关闭的直接原因,就是储户因为恐 慌引起的“挤兑”所造成的。挤兑的发生往往有两方 面原因,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储户在缺乏银行的信 息,二是由于存款缺乏安全保障,导致储户信心丧失。 其中的教训,一是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运作规范性 和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充分了解内部的风险收益特征, 二是要求尽快建立起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成为挽救 储户信心的“最终安全网”。
海南发展银行案例分析
案件回顾
海南发展银行于1995年8月18日开业,注册资本 16.77亿元人民币。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一共有包 括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 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在内的43个股东。银行以兼并了5家 信托投资公司,并向中国大陆募集股本的方式设立的。 海南发展银行并非只在海南省内经营,银行曾于1996 年在广州和1998年5月在深圳设立过两家分行。
信用社的最直接原因。
3、经营模式不规范
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 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 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 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 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开业的。但仅 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 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 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 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人股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 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内,入股单位实 际上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