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
2、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1)提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的论断,充分肯定了革命在社会发展 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2)提出了“不断革命”的策略,科学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 命的关系。
(3)提出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保证的论断
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
(二)《神圣家族》: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初步的系统阐述
二 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理论探索
1、异化劳动理论 2、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改造
3、对共产主义的经济学—哲学论证
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学。重点 学习历史和哲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作 文作文引起了他的老师的注意,文章中 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教师们所惊叹,给老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 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条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思想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经济和社会条件:产业革命及其推动的资本主 义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 二、阶级基础:十九世纪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 争的发展 三、自然科学前提: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十九 世纪自然科学成就
·
四、思想来源: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1、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内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 律 2、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 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3、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 值,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 4、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一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 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 转向共产主义 1、《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活动。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 3、《德法年鉴》时期的理论探索。
二 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理论探索
四、思想来源: (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就

探寻公正的理想国Explore the fair Utopia
法· 圣西门
法· 傅立叶
英· 欧文
四、思想来源: (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就

其 思 想 包 括 四 个 方 面:
1、把人类社会看作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进步论历史观。 2、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
(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
三 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一)《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 1、批判蒲鲁东的经济学的唯心主义的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重要原理。 2、批判蒲鲁东的价值学说,初步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 3、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蒲鲁东的政治立场是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是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马克思在柏林上学时, 参加青年黑格尔派,主 张激进的无神论。1842 年起担任《莱茵报》撰 稿人, 24岁任主编。 很快成为其最年轻的精 神领袖。
柏林大学旁听生 (油画)
恩格斯在业余时间, 常常到柏林大学旁听 哲学,把哲学看成是 “一切科学的灵魂”。
1840年左右的柏林大学
1841年3月,马克思大学毕业 时写作哲学博士论文《德漠克 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 自然哲学的差别》,显露了初 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无神 论思想,含有唯物主义思想的 萌芽。
第五,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根本特点。
二 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初步的系统阐述
1、对施蒂纳的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2、对“真的正社会主义”的批判 3、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心主义的批判
4、对唯物史观的全面制定
三 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一)《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条件
1、体格特征 2、性格特征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思想历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
3、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具有意义的构想。

傅立叶(1772—1837)的“和谐社会”构想
空想社会主义 的根本缺陷: (1)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理性或人的自然本性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2)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是道德的批判而不是历史的批判。 (3)把变革社会的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和社会贤达的帮助, 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 (4)热衷于实验和宣传,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一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黑格尔哲学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 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一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的故乡——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摩塞尔河畔的德国古 城特里尔,位于当时德国政治、经济最发达的莱茵省。



四、思想来源: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 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英 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四、思想来源: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

黑格尔 辩证法
费尔巴哈 唯物论
四、思想来源: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亚 当 斯 密 《 国 富 论 》
英 国 古 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 济 学 家
再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提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 中决定作用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作用将不断扩大的原理。
二 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第一,规定了实践的科学含义,并把实践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 哲学的根本特征。
第二,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第三,把实践看做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 第四,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 上是实践的”论断。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 考 虑
Karl Marx 1818-1883
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 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 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 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 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 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 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 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 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3、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说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在总结欧洲1848年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 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 《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考察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 展的各个阶段和政权形式的关系,指出,法国政权形式的不断更迭,但 “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摧毁。那些相继争夺 统治权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胜利者的主要战利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6页。)
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
1、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阶级斗争理论 2、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3、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说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
1、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阶级斗争理论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不过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史上的历史地位
二 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二)《神圣家族》: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 首先,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把现实问题归结为观念问题的主观唯心主义, 揭露了一切思辨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唯物辩证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其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提出了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的观点。
三 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
1、唯物史观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2、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3、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4、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5、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 6、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 7、《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史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