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4节 《区域经济联系》 教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必修III《区域经济联系》

设计思想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引入新闻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合适的材料与图片,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内容:东、西部合作的成效与意义;资源跨地区调配的具体方案、图示及意义。在此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深入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对调出地和调入地、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教材分析

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是:“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产业迁出区和迁入区及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本节教材也是以我国为例来阐述区域经济联系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二是资源跨地区调配,三是产业转移。本节内容是对本单元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节内容与初中内容联系较密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涉及到的水资源、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分布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都在初中学过,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应用。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已经在初中学过资源的地区分布及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但从学生的基础看,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有模糊的印象,并不十分清楚具体的内容。部分学生可能会事先去复习一下,小部分学生可能会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具体方案、图示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知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的具体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正确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材的重点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具体方案、图示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是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教学策略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综合运用发现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和比较法。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复习我国水资源、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分布及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内容。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新闻“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教师:APEC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要成立这样的组织?我国为什么要加入这个组织?(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简要介绍APEC,引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4-25页,了解这两个概念,并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板书: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5页,了解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板书: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收入提高

2、合作项目增多,合作资金逐年上升

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在合作中相互发展,实现双赢

练习:

1、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多种多样。下列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国加入的是( A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B、欧洲联盟(EU)

C、美加自由贸易协定(CUSFTA)

D、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

2、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我国目前不具有优势的是( D )

A、资源丰富

B、劳动力廉价

C、市场广阔

D、技术力量强

情境创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但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资源短缺的制约;西部内陆地区资源丰富,但因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又限制了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教师)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的各种资源,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订了不少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输工程等等。

板书: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提问:中国水资源分布有什么规律?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间: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板书:(一)南水北调工程

活动一:读图1-21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规划示意图,思考:

(自主学习)

1、南水北调工程连接了我国哪几条大河?形成了怎样的总体布局格局?

(规划出“四纵三横”的总体布局: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

2、请说出东线、中线、西线工程的具体线路。

3、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方面有什么差异?

(协作学习)

4、调水对“调入区”和“调出区”有什么影响?对不利的影响应采取什么对策?练习:读我国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和文字材料,完成5-7题:

5、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三个方案中,规划调水量最大的是东线方案

B、东线调水线路,连接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

C、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可以彻底解决华北的用水紧张问题

D、长江的水调到北方,会导致长江水调出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6、华北地区需要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调水的原因之一是( C )

A、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丰富,并且有剩余

B、华北地区以平原为主,降水少

C、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不足,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长江流域多山地丘陵,降水多

7、东线方案最先动工的主要原因是( A )

A、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节省建设成本

B、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有京广线和京九线两条铁路,运输方便

D、地势南高北低,水可以自流到华北

活动二:读图1-22我国西气东输线路布局示意图,回答:

(自主学习)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分别在哪里?途中经过哪些省区?

(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

2、西气东输工程管线经过哪些城镇或油气田附近?

(轮男、哈密、嘉峪关、武威、中卫、靖边、郑州、南通、上海)

3、西气东输工程经过哪些地形区?

(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三山指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一塬指黄土高原,五越指五次穿越大型河流-----三次过黄河、一次过长江、一次过淮河,一网指江南水网。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协作学习)

4、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5、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将给甘肃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练习: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8-10题。

8、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B )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9、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D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10“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B )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建设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11、“西气东输”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