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发表时间:2013-11-29T15:27:45.810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军[导读] 一般情况下,教师备课需从两个角度出发———备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备教学内容。笪呼和浩特市第十五中学张军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发展的主阵地,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学生学会与否关键是看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1 教师为学生准备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回答教师如何备课。一般情况下,教师备课需从两个角度出发———备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备教学内容。要根据所学内容(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着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原则确定教学目标。对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教育理论上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域理论”,要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设定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最近区域里,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既对新知识点好奇、感兴趣又相对容易克服困难,从而能够使学生顺利地学会知识,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里,对于我校的实际教学模式,我作简单介绍。我校的教学模式是“自主学习、合作讨论、问题展示、知识反馈、当堂训练”,它的操作程序是:教师在集体备课时确定每节课的学生自学目标,当堂出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导学案),接着提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然后给出提示和指导,纠正、讨论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学生完成当堂训练,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单纯读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有效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相关的检测性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读课文、看注释、发现疑难做记录、做小训练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要发现问题,但不干扰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不是学生漫无目的的讨论,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交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2 学生在课堂上怎么学

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回答以何种方式上课,毫无疑问,采用的是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问题展示、知识反馈、当堂训练”模式。对于自学,要让学生真正在自学,要自学得有效果。以数学课为例,在数学课堂中,一般会给予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只有真正的在自学,才会知道自己哪个位置不会,哪个知识点欠缺,在后面的合作讨论才有目标,才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在自学这一环节如何检验学生是否在自学,是否自学的有效果呢?其实不难想象,导学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是一个知识点后跟一道练习题,如果学生会做练习题,那最起码可以证明学生会了模仿,对知识点了解了大概,当大部分学生进行完自学时,接着就会进入下一环节———合作讨论,在学生讨论时一定要让学生讨论得有内容有目标,最低层次就是对答案,对导学案上填写的答案。这样学生讨论起来就不会是空洞的,也不会讨论别的话题,在此时如果能够出现意见不统一,那就是讨论的真正开始,有了矛盾,才会有思维的真正碰撞,那么学生的问题也就会跟随着暴露出来。接下来,学生暴露问题后,那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在小组内解决的就当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记录下来找老师帮忙,通过这些途径,教师也就明白了学生在哪些内容上不会,为接下的知识反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这里要说一下,不要以好学生为参考标准,要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分对待。当大部分学生合作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把共性的问题提炼出来,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学生听课才会更有效。最后,检验本节课学生真正学会与否,让学生独立完成训练或者是部分训练便可知,如果学生会做题那就可以证明本节课学生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退出这些环节,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讨论,学生都会的没必要讨论,学生什么都不会的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讨论是建立在半会不会的基础上的,这时讨论才有意义,有效果。

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作用

我校的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化,它的核心就是暴露问题、发现问题、有指导地解决问题,真正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完全符合“教必有法、教无定法”原则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中非常需要教师。当学生自学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查看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为什么要查看完成情况,因为学生的能力是有层次的,肯定有的学生比较快,有的学生比较慢,一定要科学的制定自学时间,在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当学生合作讨论时,学生有问题了有时也会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可以成为小组的一员加入到小组的讨论中,这个时候也是需要老师的。当大部分学生有共同的问题时,就更需要老师的启发与讲解。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也需要老师,需要老师的设问,进一步加强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但这些需要都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学生的自学,那就变成了传统的教学,那就成为了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此时教师剥夺了学生自学的权力,也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不相信。所以教师的真正作用就是指导、帮助,而不是主宰与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