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集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共16页

合集下载

《储层孔隙结构》PPT课件

《储层孔隙结构》PPT课件

碎屑岩储层孔隙类型简表
成因 原生 孔隙
次生 孔隙
孔隙 裂缝 孔隙
裂缝
产状 原生粒间孔隙(正常粒间孔和残余粒间孔) 原生粒内孔隙和矿物解理缝 杂基内微孔隙 层面缝 粒间溶孔(次生粒间溶孔和混合粒间溶孔) 组分内溶孔(粒内溶孔、杂基内溶孔、胶结物溶孔、交代物溶孔) 铸模孔 特大溶孔 贴粒溶孔 岩石裂缝 粒内裂缝
1、孔隙类型
综合性分类: 以成因为主,结合产状进行分类
首先,按成因分二大类:原生孔 隙和次生孔隙;然后,按产状又 可细分为:右表
成因 原生 孔隙
次生 孔隙
产状 粒间孔隙 粒内孔隙 生物格架孔隙 生物钻孔孔隙 窗格状孔隙
晶间孔隙 晶内孔隙 孔隙 粒间溶孔 粒内溶孔 铸模孔 岩溶角砾孔隙 裂缝 岩石裂缝 粒内裂缝 溶洞
•最大孔径值Rmax和最小孔径值Rmin;
•孔径中值:累积频率曲线上50%处的孔径值R50
n
Ribi
RS
•孔径平均值Rs:
i 1
100
Rs:孔径平均值; Ri:第i个孔径分类组的中值; bi:对应于Ri的各类孔隙的
百分比;
n
•孔隙分选系数
(3)面孔率
m=Sk/Ss
m:面孔率,显微镜下的可视孔隙度,不包括微孔隙; Sk Ss:薄片观测视域总面积。
储层地质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尹太举
二OO五年十二月
第五章 储层孔隙结构
储层中,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微观研究范畴:储层孔隙结构、孔壁特征、充填物特征 宏观研究范畴: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敏感性
第一节 储层孔隙和喉道类型
第一节 储层孔隙和喉道类型
储集空间:孔隙、喉道 孔隙:被岩石颗粒包围的较大储集空间。流体的基本储集空间 喉道:两个孔隙之间的狭窄的连通部分。流体渗流的重要通道 •碎屑岩储层孔隙和喉道类型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和喉道类型

储集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储集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三、储集层的孔隙类型
图4-3 砂岩内溶孔的典型特征示意图


测定岩石孔隙结构的方法很多,有压汞 法、孔隙铸体法、图像分析法、半渗透 隔板法、离心机法、蒸汽压力法等等。 最有效的是压汞法和图像分析法相结合。
四、压汞法原理

原理:采用压汞法注入水银时,因为水 银是非润湿相液体,欲进入孔隙系统, 需要克服表面张力所产生的毛细管阻力。 控制水银进入孔隙系统的是喉道大小而 不是孔隙大小,所以在测量过程中求得 与毛细管阻力平衡的外力的大小,以及 压入岩样内的水银体积,就能求出与注 入量对应的喉道大小。
二、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 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岩石的孔隙系统由孔隙和喉道两部分组成。 孔隙:系统中的膨大部分。 喉道:连通孔隙的细小部分。 喉道指某一点处的通道大小,它没有长度和体积概念, 只有面积概念。 喉道可用直径确定,孔隙可用直径和体积确定。
四、压汞法原理

当给一定的外加压力而将水银注入岩样,则可根据平 衡压力计算出相应的孔隙吼道半径值。
在这个平衡压力下进入岩样孔隙系统中的水银体积, 应是这个压力下的相应孔隙喉道的孔隙体积。 孔隙喉道越大,毛管阻力将越小,注入水银的压力也 小。因此,再注入水银时,随注入压力的增高,水银 将由大到小逐次进入其相应喉道的孔隙体系中去。
一、岩石的孔隙类型
1、广义的孔隙: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 2、狭义的孔隙:岩石中的颗粒(晶粒)间、颗粒(晶粒) 内的充填物内的空隙。 根据孔隙的成因分类 原生孔隙:指沉积作用过程中碎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 支撑作用形成的孔隙,如粒间孔隙。 次生孔隙:指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或成岩以后形成的孔 隙,如溶蚀孔隙。

孔隙结构的研究方法

孔隙结构的研究方法
• 铸体薄片:将注入浸染剂的岩石进一步加工成岩石薄片。
碳酸盐岩的铸体薄片镜下孔隙特征(陶艳忠)
(a)残余颗粒云岩,残余鲕粒铸模孔a、生屑铸模孔b、蓝色铸 体,单偏光,四川盆地,三叠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WL1 井, 4352. 5m; (b) 粉晶藻灰岩,溶蚀孔,蓝色铸体,单江偏光 ,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北碚剖面
a)岩石结构构造、主要粒径范围、颗粒 分选磨圆、岩石胶结类型等岩石基础信息
b)粒间填隙物类型及含量
c)孔隙类型、相对含量、孔隙发育程度
d) 岩石定名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法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法
• 扫描电镜法的机理与电视摄像存在一定近似度,在于通过电子枪发射出 电子束,在加速作用下实现偏转,电子束对样品表层展开扫描,样品与电 子间形成作用,激发出一系列信号,此信号经处理后于荧光屏上成像。
接收样品——样品制备——配置液态浸染剂—— 真空灌注——加压灌注——加温固——分样— —磨铸体薄片、铸体样品酸蚀
铸体技术
• 铸体骨架:若将注入了浸染剂的岩石用酸 处理,溶蚀掉组成岩石的碎屑矿物、岩块 和胶结物,即成为岩石孔隙的空间结构。
• 铸体薄片:将注入浸染剂的岩石进一步加 工成岩石薄片。
一、薄片法--铸体薄片法
(焦淑静,2012)
三、毛管压力曲线法--压汞法
三、毛管压力曲线法--压汞法
基本原理: 对于岩石而言,汞是非润湿相流体,若将汞注入被抽空的岩样孔隙系统内,
则必须克服岩石孔隙喉道所产生的的毛细管阻力。因此,当某一注汞压力与岩样 孔隙吼道的毛细管阻力达到平衡时,便可测得该注汞压力及其该压力条件下进入 岩样内的汞体积。
四、数字岩心法--CT技术
四、数字岩心法--CT技术

【推选】储层孔隙结构PPT资料

【推选】储层孔隙结构PPT资料

• (1)孔隙线密度: • (2)孔隙截距平均宽度: • (3)分散率: • (4)变异系数: • (5)孔隙度:
三、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石英具次生加大,粒间孔 分布绿泥石、自生石英。
粒间孔分布伊利 石、绿泥石。
• 扫描电镜主要研究内容
四、数字岩心——孔隙结构三维模型重构技术
第三节 孔隙结构参数的定量表征
• 参数: • 最大与最小孔径值 • 孔径中值:累积频率曲线上50%处的孔径
• 孔径平均值:
• 孔径分散率:
• 面孔率:薄片中孔隙喉道 • 面积占薄片总面积的百分数。
• 直线法测定孔隙是在载物台上安装机械台 以使薄片沿侧线而移动,在一定移动过程
中用目镜微尺测量侧线通过每个孔隙的交 切点的长度(截距)来测量孔径的大小。
分选
指孔喉大小、分布的均一程度。大小、分布愈集 中,表明分选性愈好,毛管曲线上就会出现一平 台;当孔喉分选差时,毛管曲线是倾斜的。
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形态分 析
2. 毛管压力曲线的定量特征
1.入口压力Pd 定义、 Pd评价储集岩、Pd为二 次运移的最小压力。
C50、中值半径r50 及 h50 r50:可视为岩石的平均喉
第52章 储层孔隙结 构
一、压汞法
• (一)原理 采用压汞法注入水银时,因为水银是非润湿相
液体,欲进入孔隙系统,需要克服表面张力所产生 的毛细管阻力。控制水银进入孔隙系统的是喉道大 小而不是孔隙大小,所以在测量过程中求得与毛细 管阻力平衡的外力的大小,以及压入岩样内的水银 体积,就能求出与注入量对应的喉道大小。
• 一、反映孔喉大小的参数 • (一)孔隙喉道半径及孔隙
喉道大小分布 • 孔喉大小分布——把喉道直
径及该喉道所控制的孔隙体 积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a)
(b)
(c)
(d)
(e)
March 5, 2009
颗粒
杂基
微孔隙
喉道
孔隙
图 5-4 碎屑岩孔隙喉道的类型示意图(据罗蛰潭、王允诚,1986)
(a)喉道是孔隙的缩小部分;(b)可变断面收缩部分是喉道;(c)片状喉道; (d)弯片状喉道;(e)管束状喉道; 10
三、碳酸盐岩的孔隙和喉道类型
Bill Yu
2.裂缝
①构造裂缝:②隐爆裂缝:③成岩裂缝: ④风化裂缝:⑤竖直节理:⑥柱状节理: 按成因火山岩的储集空间还可划分为原生储集空间和次生储集空间两类。
3.孔缝组合类型
各种储集空间多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呈某种组合形式出现。
March 5, 2009
15
March 5, 2009
表 5-2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据赵澄林,1997,以苏北阂桥地区火山岩为例)
括扩大的粒间孔、特大孔、粒内
孔隙。
March 5, 2009
4
二、碎屑岩的孔隙和喉道类型
Bill Yu
z溶蚀粒内孔隙:指碎屑颗粒内部所含可溶矿物被溶,或沿颗粒解理等易溶 部位发生溶解而成的孔隙。 z溶蚀填隙物内孔隙:指填隙物受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孔隙。 z溶蚀裂缝孔隙:是流体沿岩石裂缝渗流,使缝面两侧岩石发生溶蚀所致。
250μm~0.1μm之间。流体在这种孔隙中,由于受毛细管力的作用,已不能在其
中自由流动,只有在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的情况下,流体才能在其中流动。微裂
缝和一般砂岩中的孔隙多属这种类型。
(3)微毛细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径<0.2μm,裂缝宽度<0.1μm。在通常温度
和压力条件下,流体在这种孔隙中不能流动;增加温度和压力,也只能引起流体

孔隙结构在储层分类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孔隙结构在储层分类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孔隙结构在储层分类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储层是指地下含油气或水的岩石层,其物性参数对油气勘探和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孔隙结构是储层物性参数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它不仅关系到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分布等基本物性参数,还对储层的油气储量、储层类型、储层成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储层分类评价中,孔隙结构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孔隙结构对储层类型的影响
孔隙结构是储层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孔隙结构的不同,储层可以分为裂缝型、孔洞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其中,裂缝型储层的孔隙结构是由裂缝组成的,渗透性较强,但储量较少;孔洞型储层的孔隙结构是由孔洞组成的,储量较大,但渗透性较弱;混合型储层则是由裂缝和孔洞组成的,具有较高的储量和渗透性。

二、孔隙结构对储层成因的影响
孔隙结构还可以反映储层的成因。

例如,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是由溶蚀作用形成的,因此孔隙度较高,但孔径分布不均匀;而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则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孔隙度较低,但孔径分布均匀。

因此,通过对孔隙结构的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储层的成因类型。

三、孔隙结构对储层油气储量的影响
孔隙结构还可以反映储层的油气储量。

例如,孔洞型储层的孔隙结构比裂缝型储层更容易形成油气聚集,因此储量较大;而裂缝型储层的孔隙结构则不利于油气的聚集,因此储量较少。

因此,在评价储层油气储量时,需要对孔隙结构进行分析。

总之,孔隙结构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孔隙结构的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储层的类型、成因和油气储量,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第4章储层孔隙结构新进展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第4章储层孔隙结构新进展
(二)饱和中值压力(Pc50) 它对应的孔喉半径称为中值孔喉半径(r50) (三)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数 束缚水饱和度(Swi)
51
52
二、毛管压力曲线常规定量分析
(四)孔隙-喉道分选性
75% 总饱和度下的压力 PTS 25% 总饱和度下的压力
(五)储层级别(Reservoir grade)
18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破裂孔隙-裂缝(fracture)
19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破裂孔隙-裂缝(fracture)
20
二、次生孔隙 (secondary porosity)
3、晶间孔隙 ---重结晶作用晶间孔为主
21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 碳酸盐岩基块的喉道类型:管状喉道 孔隙缩颈喉道 片状喉道
五、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
1 孔隙空间由孔隙及相当孤立的近乎狭窄的连通喉道组成。 2 孔隙空间的缩小部分为连通喉道,喉道变宽即成孔隙。 3 孔隙由细粒孔隙性连通带所连通,镜下可见连通支脉。 4 孔隙系统在白云岩的主体或胶结物的颗粒之间发育,孔隙大 部分反映了颗粒外形。 5 孔隙主要由裂缝沟通。 6 由两种以上基本孔隙结构构成。
孔喉分选性则是指孔喉大小分 布的均一程度
50
第四节
压汞数据的孔隙结构参数研究进展
二、毛管压力曲线常规定量分析
(一)排驱压力(displacement pressure) Wardlaw和Taylor(1976) :取饱和度为20%时对应的压力为排驱压力。
Schowalter(1979):把汞饱和度在10%的压力定义为排驱压力。 在毛管压力曲线上, 沿着曲线的平坦部分作切线与纵轴相交的压力 值就是排驱压力(Pd)。

煤中储集层的孔隙特征

煤中储集层的孔隙特征

煤中集气层孔隙的特征煤中储集层的孔隙特征摘要:煤层气储集层即煤层本身, 它是一种双孔隙岩石, 由基质孔隙和裂隙组成, 二者对煤层气赋存、运移和产出起决定作用.关键词:煤层气基质孔隙裂隙1 煤中孔隙研究概况煤层既是煤层气的源岩, 又是其储层. 作为储层, 它有着与常规天然储层明显不同的特征. 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煤储层是一种双孔隙岩石, 由基质孔隙和裂隙组成, 二者对煤层气的赋存、运移和产出起不同作用. 因此系统研究和正确认识煤中的孔隙, 对煤层气的勘探开发至关重要. 从人们认识到煤中裂隙的存在, 至今已有百余年.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煤中裂隙的研究逐渐分化为两个领域: 煤田地质学领域和煤层气领域. 这两个领域因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而各具特色.2 煤中孔隙的分类与成因作为煤层气储集层的煤层是一种双孔隙岩石, 由基质孔隙和裂隙组成. 所谓裂隙是指煤中自然形成的裂缝. 由这些裂缝围限的基质块内的微孔隙称基质孔隙. 裂隙对煤层气的运移和产出起决定作用, 基质孔隙主要影响煤层气的赋存.2. 1 基质孔隙的分类基质孔隙可定义为煤的基质块体单元中未被固态物质充填的空间, 由孔隙和通道组成. 一般将较大空间称孔隙, 其间连通的狭窄部分称通道.基质孔隙可根据成因和大小进行分类. 按成因可将孔隙区分为气孔、残留植物组织孔、溶蚀孔、晶间孔、原生粒间孔等. 可按多孔介质孔隙大小进行的分类虽有多种方案. 但因研究对象、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分类方案如表1 所示.表1 煤孔隙分类方案中孔大孔研究者微孔小孔小孔(或过度孔)< 100 100~1 000 1 000~10 000 > 10 000B. B. 霍多特(1961)Gan 等(1972) < 12 12~300 > 300抚顺所(1985) < 80 80~1 000 > 1 000Girish 等< 8 (亚微孔) 8~20 (微孔) 20~500 > 500 (1987)其中Girish 等人的分类是依据煤的等温吸附特性进行的, 并得到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认可. 霍多特的分类是依工业吸附剂研究提出的, 认为微孔构成煤的吸附容积, 小孔构成煤层气毛细凝结和扩散区域, 中孔构成煤层气缓慢层流渗透区域, 而大孔则构成剧烈层流渗透区域, 这是目前煤层气领域普遍采用的方案.2. 2 基质孔隙的影响因素2. 2. 1 煤化程度煤的基质孔隙特征与煤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随煤化程度升高, 基质孔隙的总孔容、孔面积和孔径分布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在Romax < 1. 5 %时, 该阶段内随煤化程度升高, 总孔容、孔面积和各级孔隙体积均急剧下降, 尤其是大中孔隙体积减小更为迅速. 在Romax = 1. 0 %~ 5. 0 %时变动较大, 可能是煤中内生裂隙发育的影响. 在Romax = 1. 5 %~5. 0 %时, 该区间内小孔体积和微孔体积随Romax 增高而增大. 在Romax = 5. 0 %时形成第2 高峰, 但大、中孔的关系体积仍持续下降. 在Romax > 5. 0 %时,小孔、微孔面积、孔面积又开始下降, 大、中孔体积持续缓慢下降.煤的基质孔隙结构特征的变化, 是煤在温度、压力作用下长时间内部结构物理化学变化的结果.因此, 其变化与煤化作用跃变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这种现象可从煤在外部因素作用下, 内部分子结构重组变化的角度来解释。

沉积岩的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研究及应用

沉积岩的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研究及应用

沉积岩的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研究及应用一、引言沉积岩是指在地质历史长时间下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岩石,其特点是由多种岩石颗粒通过水、风等力量沉积结合而成。

沉积岩内部存在着不同尺寸、形状和分布的孔隙,这些孔隙对岩石的储集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石油勘探与开发领域,研究沉积岩的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沉积岩的孔隙结构沉积岩的孔隙结构是指岩石内部的孔隙类型、孔隙度、孔隙连通性等特征。

根据孔隙类型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分为颗粒间隙、溶蚀孔隙和裂隙等几种类型。

颗粒间隙主要是颗粒之间的空隙,其尺寸一般较小;溶蚀孔隙是由于水或地下水的流动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尺寸较大;裂隙是因为地壳运动或岩石受力而形成的裂缝。

孔隙度是指沉积岩中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例,是评价岩石中可储集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的重要参数。

孔隙度越高,储集性能越好。

孔隙连通性则是指岩石中孔隙与孔隙之间是否相互连通,连通性好的岩石有利于流体的输送和储集。

三、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研究1. 孔隙结构影响储集性能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沉积岩的孔隙结构对其储集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孔隙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和孔隙尺寸分布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沉积岩的渗透率、储层容积和油气流动性等。

2. 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可以获得沉积岩的孔隙结构参数,并与储集性能进行相关分析。

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岩心切片观察、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等。

这些实验分析技术可以揭示岩石孔隙结构的微观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沉积岩的孔隙结构及其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常见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离散元法、孔隙网络模型和渗流模拟等。

这些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储集性能参数与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沉积岩的储集性能预测与评价提供可靠的数值依据。

四、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的应用1. 沉积岩储层评价通过对沉积岩的孔隙结构与储集性能关系的研究,可以评价沉积岩的储层质量,预测油气开发潜力。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张雁(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渗流能力,并最终决定油气藏产能分布的差异。

因此,对其详细地研究,探寻各种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从而为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及准确确定注水开发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介绍了实验上和理论上研究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方法及进展,并且对其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用纳米科技关键仪器-扫描探针显微镜表征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扫描探针显微术大量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渗流能力,并最终决定着油气藏产能的差异分布。

不同类型的储层具有不同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参数、含油气性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如何客观地确定这些参数,是很多石油学家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

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不仅对油气储量,而且对油气井的产能和最终采收率都有影响。

详细研究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有利于对储层进行合理的分类评价,有助于查明储层的分布规律,从而为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油气田开发后期,储层的渗流能力的强弱直接受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影响,因此,确定储层内部微观孔隙结构的特征及分布对了解剩余油形成机理,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描述方法孔隙结构是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的总和。

孔隙反映了岩石对流体的储集能力,而喉道的形状、大小、孔喉比则控制了孔隙对流体的储集和渗透能力。

由于不同沉积相的水动力条件不同,导致砂体的粒度、分选、组成以及发育程度的差异性,加之后期成岩作用对沉积物原始孔隙改造强烈,因此,微观孔隙结构具有复杂多样性。

尤其对于孔渗性差、非均质性强的储层而言,详细研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一方面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另一方面在开发后期的油气挖潜工作中,有助于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设计提高采收率方案。

孔隙表征技术及其在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孔隙表征技术及其在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孔隙表征技术及其在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何小鹤【摘要】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主要有铸体薄片、X射线CT扫描、扫描电镜、压汞法、三维成像和核磁共振等多种手段。

储层孔隙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中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不够紧密,传统的压汞法具有局限性,空间分辨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非常规油气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样品较小,不具有整体代表性。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储层孔隙结构分类与评价、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提高空间分辨率及对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多种手段相结合开展储层综合研究,提高评价准确度等方面。

%Reservoir void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depends on various means such as casting lamella ,X -ray CT scann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mercury intrusion method ,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and NMR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Reservoir void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are tha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ren't closely binding ,traditional mercury intrusion method has limitation ,insufficient space resolu‐tion limits its application in unconventional oil-gas reservoir void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smaller speci‐men doesn't possess overall representation .Growing trend of reservoir void structure research includes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ervoir void structure ,enhancing space resolution by brining in new technolo‐gies and implementing comprehens ive reservoir research to make the evaluation more accurate .【期刊名称】《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29)002【总页数】5页(P4-7,16)【关键词】孔隙结构;X射线CT扫描;扫描电镜(SEM );压汞法;核磁共振;储层评价【作者】何小鹤【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1前言储层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相互连通情况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等,它反映了孔隙与喉道发育的总貌。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进展1.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和成因分析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受多因素影响,成因分析是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的最基本的内容,它能帮助研究者从深层次准确把握储层孔隙结构的特征,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1.1地质作用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储层物性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

沉积作用对碎屑岩结构、分选、磨圆、杂基含量等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的沉积环境对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影响很大。

从沉积物脱离水环境之后,随着埋藏深度的不断加深,一系列的成岩作用使得储层物性进一步复杂化。

一般而言,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性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到建设性作用。

而构造作用产生的裂缝等对物性的改造有较为显著地影响,使储层的非均质性更加明显,而这一点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尤为突出。

1.2油气田开发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影响着储层的注采开发,同时,随着注水、压裂等一系列油气田开发增产措施的实施,储层孔隙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王美娜等研究了注水开发对胜坨油田坨断块沙二段储层性质的影响,发现注水开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孔隙结构。

唐洪明等以辽河高升油田莲花油层为例,研究了蒸汽驱对储层孔隙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蒸汽驱导致储层孔隙度、孔隙直径增大,喉道半径、渗透率减小,增强了孔喉分布的非均质性。

2.储层微孔隙结构研究方法2.1成岩作用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各种成岩作用在储层孔隙结构演化中的作用进行梳理,从而了解储层孔隙结构对应发生的变化。

该方法的优点是对孔隙结构的成因可以有比较深入的认识,缺点是偏向于定性分析,难以有效的定量化表征。

刘林玉等对白马南地区长砂岩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地破坏了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有效地改善了砂岩的孔隙结构。

2.2铸体薄片观察法该方法是将带色的有机玻璃或环氧树脂注入岩石的储集空间中,待树脂凝固后,再将岩心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用以研究岩心薄片中的面孔率、孔喉类型、连通性、孔喉配位数以及碎屑组分等。

储层孔隙结构课件

储层孔隙结构课件
开发方案优化
基于孔隙结构模型,优化油田开发方案,提高油 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剩余油散布预测
利用孔隙结构模型模拟油田的剩余油散布,为后 续的油田开发提供指点。
06
CATALOGUE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展望
多学科交叉研究
地质学
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的形成、演变和散布规律,为储层评价和开发 提供基础数据。
物理学
研究孔隙中流体的流动和传热传质规律,为提高采收率和降低能 耗提供理论支持。
模型建立
基于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和测井 数据,利用建模软件建立孔隙结
构模型。
模型验证
将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油田数据进 行对照,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模型优化
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 调整,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孔隙结构模拟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产能预测
利用孔隙结构模型模拟油田的产能变化,为油田 开发提供决策根据。
孔喉配位数
孔喉配位数是指储层岩石中孔隙 和喉道的相互连接和配置关系。
孔喉配位数的大小对于油气的流 动和储层的渗流能力具有重要影 响,配位数越高,油气的流动和
渗流能力越强。
研究孔喉配位数对于评估储层油 气藏的开发潜力和优化开发方案
具有重要意义。
03
CATALOGUE
储层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成岩作用
01
沉积构造与孔隙的关系
层理、波痕等沉积构造可形成特定的孔隙类型和格局。
沉积环境与孔隙的关系
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具有不同的孔隙特征。
构造作用
断层作用
断层活动可以改变地层原 有的连续性,形成裂缝或 破碎带,从而影响孔隙结 构。
褶皱作用
地层褶皱可以改变原有孔 隙的散布和形态,形成复 杂的孔隙网络。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特殊矿物成分:易形成降低fz 的微观结构
一般规律:
• 矿物吸附性强、粘土矿物含量↑→fff↓;
• •
矿风矿物化物易程表破度面碎高性→、f溶质z 蚀↓、→→敏易f感形z ↑成性;低影渗响透储储层层f;ff;
•矿云物母稳的定片性状、结构特→殊f矿z ↓物; 含量影响储层fz 。
• 黄铁矿、绿泥石等易嵌入孔隙中→ fz ↓
渗透率 >2000 500-2000 100-500 10-100 <10
<1
储层评价 特高孔特高渗储层
高孔高渗储层 中孔中渗储层 低孔低渗储层 特低孔特低渗储层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本节内容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 岩石孔隙度概念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 岩石孔隙度的测定 孔隙度与表征性体积单元 储层岩石的压缩性
第1章2节
(2)几个孔隙度概念
按孔隙性质(大小、储渗能力),可分为:
孔隙度
绝对孔隙度
fz
有效孔隙度
fe
流动孔隙度
fff
关系
公式
岩石中孔隙体积
fz

Va Vb
100%
fe

Ve Vb
100%
f ff
Vff Vb
100%
Va:孔隙总体积
Ve:有效孔隙体积 Vff:与流动的液体体积
相等的孔隙体积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第1章2节
1. 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及组合关系
(1)孔隙类型
按成因 砂岩储层孔隙可分为三类: • 粒间孔:碎屑颗粒间的原生孔隙; • 溶蚀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次生; • 裂缝:成岩改造或构造形变形成的缝隙。次生。
按形态 砂岩孔隙归结为两类: • 孔隙 • 裂缝

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

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

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
陈杰;刘向君
【期刊名称】《测井与射孔》
【年(卷),期】2005(008)001
【摘要】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搞清楚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

该文介绍了研究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的两大类方法:室内试验法(毛管压力曲线法、铸体薄片法、扫描电镜法及CT扫描法)和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法(电阻率测井资料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这两类方法的优越性和不足,井指出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总页数】4页(P16-18,64)
【作者】陈杰;刘向君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4
【相关文献】
1.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 [J], 陈杰;周改英;赵喜亮;何成
2.致密油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聚类分析--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层为例[J], 安祥;王殿生;向李平;王子强;张国山
3.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与理论综述 [J], 郝乐伟;王琪;唐俊
4.致密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J], 郭鹏超
5.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空间展布研究方法 [J], 黄述旺;蔡毅;魏萍;王安鹏;祝永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是指油气储集层中岩石固体部分和孔隙部分之间的空隙分布特征。

孔隙是岩石中的空隙,是油气储集和运移的通道,直接影响油气的储集和产能。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孔隙形态:孔隙可以分为溶蚀孔隙、裂缝孔隙、颗粒孔隙等,其形态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等。

2. 孔隙大小:孔隙的大小可以分为宏观孔隙和微观孔隙。

宏观孔隙一般指大于几十微米的孔隙,微观孔隙指几微米以下的孔隙。

3. 孔隙连通性:孔隙连通性指孔隙之间是否相连通,孔隙连通性好的油气储集层便于油气的储集和运移。

4. 孔隙度:孔隙度是指储集层中有效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反映了岩石中的孔隙空间占据比例。

5. 孔隙分布:孔隙在储集层中的分布可以是均匀的、集中的或者呈现层状、片状等特殊分布。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是影响油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孔隙结构的研究可以评价储集层的储量和产能,并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沉积岩的孔隙结构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研究及应用

沉积岩的孔隙结构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研究及应用

沉积岩的孔隙结构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研究及应用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而沉积岩作为地下水的主要储集层,其孔隙结构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研究对于优化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沉积岩孔隙结构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沉积岩孔隙结构的研究沉积岩的孔隙结构是指岩石中存在的各类孔隙的形态、分布、连通性等特征。

研究沉积岩孔隙结构可以通过现场野外观测、实验室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

其中,现场野外观测主要包括钻孔、地下水位测定和岩芯获取等,通过这些观测手段可以初步了解沉积岩的孔隙存在情况。

实验室实验则包括岩心分析、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获得沉积岩孔隙结构的详细信息。

数值模拟则是通过建立岩石物理模型,模拟不同压力、温度条件下孔隙结构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孔隙结构与渗透性的关系。

二、沉积岩孔隙结构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研究沉积岩的孔隙结构对地下水补给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孔隙容量:沉积岩中的孔隙容量决定了岩石的储水能力,即能够容纳多少地下水。

孔隙容量与孔隙结构的大小、分布有关,一般来说,孔隙结构越发达,孔隙容量越大,地下水补给能力也就越强。

2. 渗透性:沉积岩孔隙结构的连通性决定了地下水补给的路径,孔隙结构越连通,渗透性越好,地下水补给的速度也就越快。

渗透性可以通过实验室及数值模拟手段来评估,对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特征: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从而对地下水补给具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砂岩通常具有较好的水文地质特征,孔隙结构较丰富,渗透性较好,因此砂岩对地下水的补给效果较好。

三、沉积岩孔隙结构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应用沉积岩孔隙结构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研究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沉积岩的孔隙结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1. 水库管理:针对具有较好水文地质特征的沉积岩,可以选择在岩层中建设水库或蓄水池,以增加地下水的储存容量,提高地下水的补给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储集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及 其应用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