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与塑性力学第2,3章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2.1(曾海斌)物体上某点的应力张量σij 为σij =⎥⎥
⎥⎦
⎤⎢⎢⎢⎣⎡1003100031001000000
(应力单位) 求出:
(a )面积单位上应力矢量的大小,该面元上的法线矢量为n =(1/2,1/2,1/2); (b )应力主轴的方位;
(c )主应力的大小; (d )八面体应力的大小; (e )最大剪应力的大小。
解答:
(a)利用式(2.26)计算应力矢量的分量n
T i ,得
n T 1=σ1j n j =σ11n 1+σ12n 2 +σ13n 3 = 0 ;同样 n T 2= j n j =272.47 n
T 3=σ3j n j =157.31
所以,应力矢量n
T 的大小为
=n
T [(n
T 1 )2
+(n
T 2 )2
+(n
T 3)2]1/2=314.62
(b)(c)特征方程:σ3—I 1σ2 + I 2σ—I 3=0
其中I 1 =σij 的对角项之和、I 2 =σij 的对角项余子式之和、I 3 =σij 的行列式。 从一个三次方程的根的特征性可证明: I 1 =σ1+σ2+σ3 I 2=σ1σ2+σ2σ3+σ3σ1 I 3=σ1σ2σ3
其中得,σ1=400、σ2=σ3=0 是特征方程的根。 将σ1、σ2和σ3分别代入(2.43),并使用恒等式n 12+ n 22 + n 32=1 可决定对应于主应力每个值的单位法线n i 的分量(n 1 、n 2 、n 3): n i (1)=(0, ±0.866,±0.5) n i (2)=(0, μ0.5,±0.866) n i (3)=(±1, 0,0)
注意主方向2和3不是唯一的,可以选用与轴1正交的任何两个相互垂直的轴。 (d )由式(2.96),可算
σotc =1/3(0+100+300)=133.3
τotc =1/3(90000+40000+10000+6*30000) 1/2=188.56
(e) 已经求得σ1=400、σ2=σ3=0,则有(2.91)给出的最大剪应力为τmax =200
2.2(曾海斌)对于给定的应力张量σij ,求出主应力以及它们相应的主方向。
σij =⎥⎥⎥⎦
⎤⎢⎢⎢⎣⎡------4/114/5)22/(14/54/11)22/(1)22/(1)22/(12/3(应力单位)
(a )从给定的σij 和从主应力值σ1,σ2和σ3中确定应力不变量I 1,I 2和I 3; (b )求出偏应力张量S ij ;
(c )确定偏应力不变量J 1,J 2和J 3; (d )求出八面体正应力与剪应力。 解答:同上题2.1(a )(b )(c )方法得到σ1=4、σ2= 2 、σ3=1 对应于主应力每个值的单位法线n i 的分量(n 1 、n 2 、n 3): n i
(1)
=(0, μ
21,±2
1
) n i (2)=(±
2
1
, μ0.5,μ0.5) n i (3)=(±
2
1
, ±0.5,±0.5) (a )特征方程:σ3—I 1σ2 + I 2σ—I 3=0
中I 1 =σij 的对角项之和、I 2 =σij 的对角项余子式之和、I 3 =σij 的行列式。 代入数据的:I 1 =7;I 2 =14;I 3 =8
(b )偏应力张量由式子(2.119)得出S ij =σ12-p δij ,其中p=7/3
S ij =⎥⎥⎥⎦
⎤⎢⎢⎢⎣⎡-------12/54/5)22/(14/512/5)22/(1)22/(1)22/(16/5-
(c)J 1= S ii =0,J 2=1/6[4+1+9]=2.333, J 3=1/27(2*49+9*7*14+27*8)=0.741
(d) σotc =1/3*7=2.333 τotc = 2/3(I 12-3 I 2) 1/2=1.247
2.3(李云雷)(a )解释:如果吗?能得出0S ,3321=>>S S S (b )解释:2J 可以为负值吗? (c )解释:3J 可以为正值吗? 解:
(a )不能,因为,0321=++S S S 所以3S 不能等于0.
(b )因为])()()[(61
2132322212σσσσσσ-+-+-=J ,所以2J 不可能为负值。
(c )可以,当321,,S S S 中有一个正数,两个负数时3J 为正值。
2.7 (金晶)证明以下关系
(a )2
212
13J I I =-
证明:
1123
2121332
22221123123312222123121332
22
2212123121332121332222
12312133221()()2()22211(222)3311()()33
1[(6I I I I I J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Q 222222
213321231213322212
11)()()]()()
331
3
J I I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
(b )
3
33121
12327J I I I I =-+
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