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化看徐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婷
(初教系 08小教专转本2班学号:0821610167)
[摘要]金秋十月,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南京的天气依然是风和日丽。

许多人都说:当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要想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首先应当去她的博物馆。

因为,那里是你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当然了,对于今天的网络时代,也许你只要呆在家里,变可游览全世界。

不过,什么事情只有亲身经历了,才可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感受。

对于我,一个来自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而言,这是进入学校以来第二次踏上公交车进城去。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这次我们是去参观南京博物院,更确切的说,是一次学习。

[关键词]云纹铜牛灯银缕玉衣汉文化
“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
两汉文化
看徐州。


也许大家
不服气,
那只好读
完这篇文
章你方可
领略其中的含义。

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

徐州地处南北方交界,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通过今天下午的将近3小时参观南京博物院,我发现许多的文物都是来自我的家乡——徐州。

而相当一部分,我根本就不熟悉,甚至从未听说过。

回来之后,我立即钻进了学校的机房查找相关的内容。

觉得非常有必要更深刻地去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徐州是如此的一个蕴含丰富的汉文化且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彭城。

云纹铜牛灯
中国古代灯具在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方面,均取得辉煌的成就。

古代灯具,多汉代遗物。

它的造型多样,有人物形、动物形、植物形及仿日常器皿等多种。

动物形灯即将灯具做成各种飞禽走兽形状,它流行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以牛、羊和狮子造型者居多。

云纹铜牛灯出土于30多年前,是两汉文物中的精品,现存于南京博物院。

1975年11月,这座在地下埋藏了近2000年的铜牛灯被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从徐州睢宁张圩镇刘楼村的汉墓群1号墓中捧了出来。

这个灯不大,高27厘米,长21厘米,宽14厘米,是青铜铸造的。

灯的外形是一只肥硕的水牛昂头站立,脊背上驮着筒状的灯座,牛身上的云纹浮雕幽幽地泛着青光。

灯盘上有蜡在静静燃烧,烛火跳跃着,中国古代灯具作为手工业的经典,以其精巧的工艺和绚丽的色彩令人瞩目。

经专家鉴定,这座墓的主人是一个东汉时期的男孩。

同时出土的还有全国第八套铜镂玉衣,可见这个男孩的身份是非常高贵的。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夜幕降临了,一座深宅大院里亮起了灯火,一个东汉时期的贵族少年在伏案读书,他的案几上摆放着一个铜牛灯。

少年不时地转动灯盘上的把手让光线更亮一些。

看书久了,有些乏累了,他伸了一个懒腰,吹熄了灯,和衣睡去。

室内弥漫着一股熏香的味道,完全没有长时间点灯产生的异味和薄烟。

因为这座铜牛灯是有奥秘的,铜牛的肚子是中空的,里面盛满了水,蜡点燃时,烟已经通过牛角进入牛腹水解了。

这是男孩非常喜爱的一件物品,在他不幸夭折后,亲人将这座铜牛灯作为随葬品和他一起埋入地下,希求铜牛灯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为这个爱书的孩子照明……我们今天如此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却没有如此的学习境界呢?
铜牛灯的精美造型、巧妙设计和它具有的环保功能的的确确是真实的。

这项发明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如15世纪意大利科家达·芬奇发明铁皮导烟灯罩,与我国相比晚了1500年,到了18世纪时,法国人肯开和瑞士人阿干德改用玻璃罩代替了铁皮灯罩。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南京博物院参观看到铜牛灯时,他对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有了环保意识大为惊叹。

[1]铜牛灯是眺望历史的一扇“窗口”,让现代人看到了东汉时期铸造青铜制品的高超技艺,看到了他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环保理念……这座铜牛灯似是有灵性的,它仿佛在无言地轻轻诉说……这座可与长信宫灯相媲美的铜牛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睢宁文化广场上,一座巨型铜塑会抢先映入你的眼帘:一只铜牛憨态可掬,目光炯炯有神地望着你。

它就是按云纹的铜牛灯原样放大17.4倍复制后安放在广场北侧的,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是链接和打开古城历史的一把钥匙,是记
录汉代生活的
“照片”。

银缕玉衣
徐州在西汉时属于楚王封地,东汉时成为彭城王的封地,前后有五代。

土山一号汉墓的墓主是东汉某代彭城王。

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用“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两汉时期,玉衣极其风行,到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在玉衣生产达到鼎盛的东汉,皇家作坊内的工匠们应该是成批量的生产玉衣配件的。

等到哪位皇帝或者诸侯去世后,就根据死者的身材,配给一定量的玉片,然后再将玉片用金缕或银缕等,将玉片做成玉衣。

玉衣,对玉衣也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形如铠甲,根据人身体不同部位,玉片也被设计成了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仅是修复一件玉衣就已经这么困难,而在2000多年前开始流行玉衣的西汉,制作一套玉衣更是十分不易。

玉衣的制作繁琐而精细,要经过设计、选料、开片、钻孔、抛光、拔丝、编缀等多道工序。

在西汉时,玉衣的运用已经风行,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

到了,彭城王所在的东汉,皇室已经开始统一生产玉衣了。

这件银缕玉衣出土于1969年徐州土山一号汉墓中。

图为经过1970年修复的汉墓银缕玉衣。

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

全长1.7米。

这件玉衣由头部、上衣、裤子、手套和鞋五个部分组成,各部位的玉片有正方形、长方形、月形、三角形等。

其中,头罩包括全部头顶和后颈,长27厘米,由230片玉片组成;脸盖包括额部至下腭以及左右两耳,长23厘米,由105片玉片组成,眼、鼻、嘴部的玉片都是
特制的,如两眼呈橄榄形、下腭呈半月形。

鼻子是用15片小条梯形玉片和一片半圆形玉片组成。

整件玉衣共用玉片2600余片,编缀玉衣的银丝重约800克。

仅仅是颈部以上的部分就这么复杂了,更何况长达1.7米的整件玉衣呢?真让我们叹为观止!
在我们这次参观南京博物院时,解说员告诉我们,银缕玉衣也是作为“镇院之宝”18件独一无二的珍宝集体亮相。

我们很容易看出古代工匠们的独具匠心,巧夺天工。

每一块玉片镶嵌在一起,他们具有多大的耐心与细心!更让我领悟到的是:成功决定细节。

没有每一块玉片的精心拼凑,我们今天就
不可能看到所谓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汉文化
“汉人”、“汉族”、“汉字”、“汉语”、“汉文化”……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一个伟大王朝——汉朝紧密联系在一起。

徐州大地上,汉墓、汉画像石和汉兵马俑等琳琅满目,并称为“汉文化三绝”。

这里集中了大量汉文化遗产,汉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徐州的两汉文物精品,在中国的两汉文化中也是独领风骚,引人瞩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火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皆属国宝。

众所谓:“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

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你概见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能让你领略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
的千古绝唱;子房祠的晨钟暮鼓,会令你对
“张良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浮想联翩。

[2]
所有这些,又为徐州的两汉文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传说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

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江苏自古吴韵汉风,从婉约秀丽的江南来到粗犷雄浑的徐州,那种激情和豪迈油然而生,在“文化热”的背景下,挖掘汉文化精髓,纵观当下文化建设,显得意味深长。

徐州的风土人情、文化语言,毫无疑问地会对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产生巨大影响力。

有汉一朝,第一次大大拓展了汉(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了国家文化一元化,终于形成
了一元化的国家文化即汉文化。

[3]
在汉代,儒家思想讲究经世致用,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中研究汉文化,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交织相互激荡。

我们应从汉文化的研究中总结经验,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应该汲取汉文化中开拓进取、积极入世的文化精神,鼓励人们投身于火热的生活和时代大潮中,奋发有为,自强不息,这在当今社会显得尤其重要。

注重开放,推动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互补是汉文化的另一特色。

我们应从汉文化的研究中总结经验,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4]
一位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上这样说:“像徐州这样的城市,荟萃两汉文化如此丰盛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我要说:“两汉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实。

感受
一位年已花甲,但又精神矍铄的老人。

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带领我们二百多人进行了一次中国文化的又一次熏陶和洗礼,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之处。

古人是那么的渊博,那么的有耐心,那么的富有智慧,是否让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有何触动呢?
当我们从“物华天宝”走出来。

我看到我们的刘老师在那耐心等待每一位学生。

我们边走边聊,继续讲述这里的一切,她的胳膊搭在我的右肩上。

霎时,我觉得这位老太太太亲近了。

一位如此有文化内涵底蕴的老人也能够与我失去了距离感。

从老师的身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责任感,她可以完全让我们自己去看,也没必要再给我们讲解,没必要等到最后一个同学出来,并把我们送走了,自己才回家。

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无论你身处何处,都应了解和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因为,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你代表的是所有的家乡父老,所有的家乡风俗文化,家乡所有的一切一切,你也是向外界展示家乡的一扇窗。

对于今天的国学热,小学生都在学习孔子的《论语》,还有清代的《弟子规》。

更何况是即将为师的我们呢?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更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深刻的挖掘自己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并推崇自己当地的特色文化。

这同样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啊!
而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博物院之行使我对家乡的汉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无论是个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文化意识都受到了渲染,也更乐意地去了解和宣传自己的家乡。

如果没有这次活动,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我也许仍然会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blog
[2] 南京大学出版社《大学语文》
[3] [4]
说明
本文一部分内容从网上下载,但记不清具体是哪个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