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威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威信——让我们成就非凡的事业
淮阳外国语中学
祝申
所谓教育威信,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使学生感到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可以理解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严往往是靠冷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

如果一个老师只有威严,学生就会成为“两面派”:即老师在时规规矩矩,这是压抑出来的;老师不在时翻天覆地,那是渲泄出来的。

而威信是靠言行传达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人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

实践证明,教师要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完美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其威信之高低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种要求由有威信的教师提出,学生就容易接受;相反,由威信不高的教师提出,学生就不易接受。

可见,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保证。

同时,教师的威信还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具有非常大的教育力量。

因为,只有有威信的教师才会让学生喜欢,而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老师教的学科。

据我国学者吕昌顺研究,学生喜欢教师与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相关很密切,一致律达95%以上;而学生对不满意的教师和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都不喜欢程度也有很高的相关,一致律达80%。

师生关系良好,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才会明显,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树立自己的威信。

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儿巴特所说:“绝对必要的是教师要有极大的威信,除了这种威信外,学生不再重视任何其他意见。

”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假如没有威信,师生之间不可能有正确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威信,是教师通过自身形象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的使学生感到敬佩和信服的一种感化。

可理解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严往往是靠冷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

威信是靠言行传达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人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

教育威信意
味着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尊重,是学生愿意去亲近教师,喜欢教师,并对教师怀有钦佩、敬仰之情,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心态;意味着教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学生,感到与学生交往是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被教育好;意味着教师以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才能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而肯定的意向。

而教育威严是教师对学生板着面孔,摆出一副严肃的、不可侵犯的威势,是教师的自我作态,是教师对学生的心态;教师坚持错误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天生顽劣,不求进学,师生情感对立,心理距离遥远,师生关系呈紧张状态;教师利用其职位、权威,采取高压政策,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威信”使人亲而近之,“威严”则让人敬而远之。

教育威信的意义在于教育威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教育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教育威信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积极精神因素。

威信,教师的潜在动力,树立威信应该注意几点:
首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

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高度熟练、真才实学、有本领、有技术、手艺高超、实事求是、不辞劳苦——这才是最吸引孩子们的东西。

”“学高为师”,学生最佩服的是知识渊博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上以下情形:当教师对所讲授的内容钻研不透彻,学生一质疑,教师就不知所措,回答起来模棱两可,这时,学生投来的是“不信服”的眼神;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深入浅出,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能结合教学内容谈今论古,能介绍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以及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就能被学生看成是很有智慧,也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自然能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所以,要树立威信,“学识”两字须牢记在心。

当然,学识的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

应该承认每一位教师都接受过多年的教育,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

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高屋建瓴,左右逢源,才能真正堪为人师。

其次,要有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树立威信的决定性因素。

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乐于奉献,有健康的价值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一个好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什么、教多少,而是在于他能否点燃学生心灵中那支待燃的火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是有理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

他们把教师看作是知识、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所以,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更应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哪怕我们没有那么高尚的人格,至少也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尚并要求我们的学生高尚。

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教师的资格了。

”这句话就非常形象的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你不能在细节上教育学生,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

如果老师总是这般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亦或是整日油头粉面,浓妆艳抹,奇装异服,一个懒散,一个轻佻,是同样会损害教师形象和威严的,又怎能立为人师表呢?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母亲俯身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

足见细节的影响力和榜样的力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

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

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

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这些细节可以说是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

第三,要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具有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的时代特征。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

因此,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

这种新型的师生
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所以,“爱”成为教育成功的秘诀。

有些教师误以为要树立威信必须“严”字当头,有人甚至认为鞭打的威胁是唯一制止学生捣乱的前提。

其结果不但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反而只能损伤学生的人格和心灵。

另外,还有些人主张在一团和气中求得威信,他们讨好学生,迁就学生,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姑息纵容,懒得深层管理,这样的教师虽然和学生的关系也可能是融洽的但这种人在学生心目中却重量很轻,也并不能真正树立起教师的威信。

所以说“爱”要有度,“严”也要有度。

一个好的教师,他应该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因此,教师要真正从对学生的爱出发,关心他们,严格要求他们,尽可能深入到学生中去,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之中。

这样在自己教育教学中才能创造出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

再就是,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不忽视中间生,也不溺爱优等生。

处理问题常思考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孩子……。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信服你,敬佩你。

如此,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威信也就自然而然的树立起来了。

要想学生所想,要乐学生所乐,要忧学生所忧,要恶学生所恶。

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教师除了要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专业精湛、诚实守信、仪表得当,还要宽严有度、教管有方、赏罚分明、公平公正。

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心悦诚服,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在“学生难管”的哀叹中失落教育的权威。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

”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

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要有威信,假如没有威信,师生之间不可能有正确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
工作的必要条件。

当然,威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不懈的摸索,要多的钻研教育学和心理学,真正的深入到学生内心,才能不断提高威信,使得自己的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