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乙酸(冰醋酸)--质量标准

003--乙酸(冰醋酸)--质量标准
003--乙酸(冰醋酸)--质量标准

睿鹰·润泽工业园

乙酸

适用范围:用于三厂进厂原料的检测

乙酸

CH3COOH 60.05 【性状】本品为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和机械杂质。

【鉴别】取本品5ml,按与水1:2的比例混合后,加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中和后,加三氯化铁试液(取三氯化铁9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1滴,溶液呈深红色,加稀无机酸,红色即褪去。

【检查】色度取10ml供试品,用水溶于25ml纳氏比色管中定容至刻度,与同体积的30号标准铂﹣钴比色液(移取标准比色母液6.0ml于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本液应临用新制)比较,样品的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液的颜色。

标准比色母液的制备(500黑曾单位):称取六水合氯化钴(分析纯) 1.00g和氯铂酸钾(分析纯) 1.245g于1000ml量瓶中,加水少量使溶解,再加入100ml盐酸(分析纯),用水稀释至刻度,并混合均匀。

甲酸与易氧化物取本品5ml,加水10ml稀释后,分取5ml,加重铬酸钾滴定液(0.01667mol/L)2.5ml与硫酸6ml,放置1 分钟,再加水20ml,放冷至15℃,加碘化钾试液

1ml,应即显深黄色或棕色。

睿鹰·润泽工业园

【含量测定】量取样品约2ml,精密称定,放入预先盛有约20ml无二氧化碳水的100ml 碘量瓶中,加2~3滴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0mol/l)滴定至呈浅粉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乙酸含量按下式计算应不少于99.0%:

计算公式:X=[(Vc× 0.06005)/m]×100%

式中:X:乙酸的质量百分含量,% V:氢氧化钠滴定液的用量,ml

c: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mol/L m:样品的质量,g

0.06005:与1.00ml氢氧化钠滴定溶液(1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质量。

【相关文件】《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溶液颜色检查法操作规程》《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流程.doc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为保护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病原体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避免实验室感染,制定本制度。 1、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 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无菌操作,静脉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 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 用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放入医疗废物 专用袋。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以打印单发放。 7、检验科及实验室应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医务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 洗手。操作场所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安装洗眼装置。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 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6 、储血设备应专用于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 1 次,每月对冰箱内 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 200CFU/m3 且无霉菌生长。 7、严格无菌操作,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 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 理。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

冰乙酸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冰乙酸检验操作,保证冰乙酸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车间用冰乙酸的检验。 3.责任: 质量管理科、中心化验室主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检验依据: GB/T1628-2008。 5.取样依据: 按《原辅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取样。 6.内容:

6.1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和机械杂质。 6.2 鉴别 ◆取0.03ml冰乙酸,加水3ml,加稀氢氧化钠调至中性,再依次加入硝酸镧溶液1~2滴,碘溶液和氨水2~3滴,煮沸后放置几分钟,会出现蓝色沉淀或者深蓝色溶液。 6.3含量 ◆试剂与溶液 1%酚酞指示液、0.5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 ◆仪器与设备 具塞称样瓶、锥形瓶、滴定管、分析天平 ◆操作方法 将约5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注入具塞的称样瓶中,称量,加约1ml试样,再称量,两次称量均须准确至0.0002g,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加2滴1%酚酞指示液,用 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计算公式 含量%= C·V×0.06005×F × 100% G C -氢氧化钠标准液的摩尔浓度(mol/L) V -所耗标准液的体积(ml) G -样品重(g) F -力价 ◆结果判定 若测得含量不低于98.0%,则判定为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为不符合规定。 6.4重金属 ◆试剂与溶液 标准铅溶液、醋酸盐缓冲液(PH3.5)、硫代乙酰胺试液

◆仪器与设备 纳氏比色管、移液管、电炉、蒸发皿、水浴锅 ◆操作方法 取试样10ml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加水适量使成25ml;同时于另一相同的标准比色管中,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标准铅溶液(10μg Pb/ml临用新配)5ml,加水适量使成25ml,再在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 ◆结果判定 样品管中与标准液管中颜色比较,不得更深,即重金属≤5ppm,符合规定;否则,不符合规定。 7.文件变更历史: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 小组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一、小组成员: 组长:陈玉良 成员:王宝占、岳福仁、崔树明、李立和、兰宝霞、王高生、刘成旺、常玉芝、张静会、苏梅、李会萍 二、工作职责 1.明确科主任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承担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主 要管理职责。 2.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科室的各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履行监督 管理职责。 3.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根据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制定本科室质量 与安全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和管理细则;负责科室的各项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督导检查。 4.负责组织科室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负责对工作人员质量 控制知识、安全管理知识、专业理论、技术操作年度考核工作。 5.负责实验室工作环境、工作环节、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活动等内容进行质 量与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参加各实验室每月组织召开的本专业室内质控讲评会。 7.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各专业实验室室间质评讲评会。 8.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科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总结会。 9.负责组织科室人员的继教培训和业务考核工作,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 水平。

三、工作分工 1.崔树明、刘成旺负责生化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以及医疗安全监督检 查、应急处理和管理工作; 2.兰宝霞、张静会负责细菌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以及医疗安全监督检 查、应急处理和管理工作; 3.王高生、李会萍负责免疫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以及医疗安全监督检 查、应急处理和管理工作; 4.李立和、常玉芝负责临检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以及医疗安全监督检 查、应急处理和管理工作; 5.岳福仁、苏梅负责标本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以及医疗安全监督检 查、应急处理和管理工作; 6.陈玉良负责统筹安排检验科整体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及相关活动。 7.王宝占负责组织小组实施各项工作检查、质量与安全现场检查、督促具体 工作环节落实,汇总每月质量与安全检查情况。 医学检验科 2014-02-10

36%乙酸(冰醋酸)的物料安全说明书(对照最新GHS标准)

产品名称:36%乙酸 按照GB/T 16483、GB/T 17519编制 修订日期:2015年3月1日 技术说明书编码:14035 最初编制日期:2015年3月1日 版本:1.0 第 1 页 共 6 页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36%乙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ic acid 36% 企业名称: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 仅供科研或工业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制备醋酐、醋酸乙烯、乙酸酯类、金属醋酸盐、氯乙酸、醋酸纤维素等,也用作溶剂。仅供科研或工业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 危险性类别: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5)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3)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4) 皮肤腐蚀 (类别1A) 严重的眼损伤 (类别1) 皮肤敏化作用 (类别1) 标记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吞咽可能有害。皮肤接触有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吸入会中毒。 防范说明:

产品名称:36%乙酸技术说明书编码:14035 修订日期:2015年3月1日 ●预防措施: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2 污染了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 穿防护服/ 戴防护眼罩/ 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P301 + P330 + 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如果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 眼睛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2 具体措施(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3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 就诊。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可能有害。皮肤接触有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吸入会中毒。 环境危害: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质量分数,%)CAS号 乙酸36.0 ~ 37.0 64-19-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进入事故现场应佩戴携气式呼吸防护器。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数据资料。 第 2 页共6 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9d8035662.html,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 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在科主任及质控小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试验中的每一环节,减少误差;各实验室每天应认真作好室内质控,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 2.质控制标定:每一个批号的质控物要求第一天连续测定20次,计算出均值,标准差。 3.每天仪器开机后,先随机做一份质控物,观察仪器各项参数是否在2SD以内,符合要求,可以继续做病人标本,不符合要求,则查找原因。 4.定期对仪器及定量容器进行校正;按规定适时更换标准曲线(如:换新试剂,应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5.如果超过正负2SD,有失控,就必须查找原因,并打失控报告,纠正后由组长签字,并交主任审查。 6.室内质控图的制作:将每天的测定结果输入计算机,制作室内质控图。 7.免疫室检测各型肝炎,应有阴、阳性对照及临界血清质控,并用即刻法绘制质控图,其他血清学试验均应做阴、阳性对照。 细菌室新配制的培养基有无菌试验及已知菌株试验,每周做标准菌株药敏质控。 实验室必须认真按规定作好市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如实回报各项结果。

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形成质评分析报告提交质控组。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个人防护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 穿防护服。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3.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 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4.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 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 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6.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 使用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7.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 性的材料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8.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后,离开实验室工作 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9.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 架必须擦拭、消毒。 二. 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脱氢乙酸钠质量标准

脱氢乙酸钠质量标准 1 目的:明确脱氢乙酸钠的质量标准,保证脱氢乙酸钠质量。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脱氢乙酸钠的质量控制。 3 责任人:QA、QC、物料部。 4 内容 4.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4.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4.3检验方法 4.3.1鉴别试验 取约1.5g实验室样品,溶于10ml水中,加入5ml盐酸溶液(1+3),抽滤收集晶体,用10ml水冲洗,在75℃~80℃下干燥4h。此晶体应在109℃~111℃熔化。 4.3.2 脱氢乙酸钠的测定 4.3.2.1样品以冰乙酸为溶剂,以р-萘酚苯为指示剂,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以C8H7NaO4计的脱氢乙酸钠含量。 4.3.2.2 试剂和材料 冰乙酸。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0.1mol/L。

р-萘酚苯指示液:10g/L,以冰乙酸为溶剂。 4.3.2.3 分析步骤 称取约0.5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2g,置于125ml锥形瓶中。量取25 ml冰乙酸,加入1滴р-萘酚苯指示液,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将此已中和至蓝色的冰乙酸倒入称有样品的锥 形瓶中,样品完全溶解后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原来的蓝色即为终点。 4.3.2.4 结果计算 脱氢乙酸钠(以C8H7NaO4计)的质量分数w1,数值以%表示,按式(A.1)计算: 式中: V——试料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A.4.2.2)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脱氢乙酸钠(C8H7NaO4)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90.1); w2——A.6测定的水分的质量分数,%。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4.3.3游离碱试验 4.3.3.1试剂和材料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100mol/L。 酚酞指示液:10g/L。 4.3.3.2 分析步骤 称取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溶于约20ml无二氧化碳的水,加2滴酚酞指示液,溶液显红色,再加0.4ml±0.02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摇匀,红色应消失。 4.3.4水分的测定 按GB/T 6283直接滴定法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 度正式版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牢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念,既保证患者安全,亦保证自身安全,杜绝事故,减少差错和纠纷。 二、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按时上、下班,人人在岗在位。 三、注意设备的安全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和平等协调的医患关系。检查时告知说明检查的利与弊,检查的必要性、可靠性及不确定性等,在保护患者合

法权益情况下,也减少执业风险。发生医疗纠纷的,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应耐心沟通,争取理解,如患者未能理解或仍有较大分歧,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急重危症患者及时处理,凡在本科室发生医疗紧急情况,全科同志均有责任和义务紧急处理:(1)就地检查病人神志、呼吸、心跳、血压等;(2)简单的心肺复苏;(3)电话通知急诊室或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协助抢救。 六、严格按规定收费,开具收费单时,收费项目必须与检查项目一致。 七、当日检查,当日出报告。检查前负责打报告者认真核对相关信息(门诊病人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收费单、检查

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安全数据表

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 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护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病原体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避免实验室感染,制定本制度。 1、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无菌操作,静脉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以打印单发放。 7、检验科及实验室应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医务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操作场所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安装洗眼装置。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6、储血设备应专用于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1次,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200CFU/m3且无霉菌生长。 7、严格无菌操作,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维生素C的质量标准(控制)研究

维生素C的质量标准(控制)研究 学院药学院 专业临床药学 班级 2012级药学 姓名王冠峰 学号 200910062026 指导教师甘向辉 2016年4月27日

维生素C的质量标准(控制)研究 [摘要] 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acid)。它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为丰富。由于化学结构与糖类十分相似,所以在人体代谢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参与体内一系列生物代谢和反应,促进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增加微血管的致密性,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增加机体抵抗力等。但人体摄入过多时会产生多尿、下痢、皮肤发疹等不良反应,滥用维生素C甚至会削弱人体的免疫能力。因此,在维生素C药物生产过程中需做好质量控制研究,产品的含量测定也应严格把关。《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维生素C原料药及其片剂、泡腾片、颗粒剂和注射剂。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有碘量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目的了解并归纳国内对维生素C原料药及其片剂、注射液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维生素C 含量测定”和“抗坏血酸含量测定”为检索词对1992 ~ 2012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 中的全部文献进行全文检索,对所得有关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归纳。 结果归纳有维生素C原料药5种,片剂4种,注射液6种的测定方法。 结论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种类多样,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检测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 维生素C;片剂;注射液;含量测定;质量评价方法;标准分析;探索性研究. 前言 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是一种酸性的己糖衍生物,是烯醇式己糖酸内脂。立体结构与糖类相似,可发生氧化与还原互变。氧化型和还原型都有生物活性。分子中第二、三两位碳上烯醇羟基的氢容易生成H+而释出,故抗坏血酸虽然不含自由羟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3g/ml。熔点190~192℃。pH=4时氧化还原电位E0=0.166V。其电离常数PK1=4.17 ,PK2=11.57 。最大吸收波长245nm(酸性)与265nm(中性)。在碱性与酸性介质中均能迅速被氧和金属离子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DHAA),脱氢抗坏血酸可进一步氧化成二酮古乐糖酸(DKG)。【1】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它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促进许多酶和激素形成,有效防止血管脆性,促进铁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还具有防治血管硬化、肝胆疾病、过敏性疾病,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2】由于维生素C对人类非常重要,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新的测定方法,而经典方法也得到了不少改进。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SM-ZD-85036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 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牢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念,既保证患者安全,亦保证自身安全,杜绝事故,减少差错和纠纷。 二、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按时上、下班,人人在岗在位。 三、注意设备的安全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和平等协调的医患关系。检查时告知说明检查的利与弊,检查的必要性、可靠性及不确定性等,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情况下,也减少执业风险。发生医疗纠纷的,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应耐心沟通,争取理解,如患者未能理解或仍有较大分歧,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急重危症患者及时处理,凡在本科室发生医疗紧急情况,全科同志均有责任和义务紧急处理:(1)就地检查病人神志、呼吸、心跳、血压等;(2)简单的心肺复苏;(3)电话通知急诊室或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协助抢救。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平度市蓼兰镇万家卫生院 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 l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1吸烟 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1.2食物、饮料及其它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食物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1.3化妆品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或进行化妆,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1.4眼睛和面部的防护 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但允许面罩或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5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员在各一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长袖长身的工作服。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盛放被污染

的实验服和工作服,应用合适的、有标识并能防渗的包装。清洗时应用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去污效果。 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 1.6鞋 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软底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帆布鞋可吸收化学物品和有传染性的液体。 1.7头发和饰物 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佩戴帽子。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和避免人体脱屑落人工作区,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器或可随人传染性物质的饰物。 1.8胡须 蓄有胡须的男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上项(1.7)规定。 1.9洗手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患者前后、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 1.10眼睛冲洗 眼睛若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1.11呼吸防护 在没有有效的硬件控制的实验室或实验室不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时,工作人员配戴呼吸防护器具,以防止吸人被有害粉尘、气体、烟雾、蒸气污染的空气。这些防护器具包括:防尘面罩、机械或化学滤筒式呼吸器、导管式呼吸器以及自给式呼吸器,提供的呼吸防护器具必须是根据现有标准专门设计的,对某些特殊危害应能提供足够保护的。

7冰醋酸

冰醋酸质量标准编号:Q-HY-03-00编订人审核人批准人 编订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品质部生效日期年月日页数共1页 发送单位检验室、档案室 目的:建立冰醋酸质量标准,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程序。 范围:适用于冰醋酸质量标准。 编定依据:GB/T1628.3-2008 职责:中心化验室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有强烈的特臭,味极酸。 质量标准 项目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内控标准 乙酸的质量分数/%≥99.899.598.599.0 色度/H azen单位(铂一钴色号)≤102030 水的质量分数/%≤0.150.20 甲酸的质量分数/%≤0.050.1O30 乙醛的质量分数/%≤0.030.050.10 蒸发残渣的质量分数/%≤0.010.020.03 铁的质量分数(以Fe计)%≤0.000040.00020.0004 高锰酸钾时间/min≥305 1外观: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和机械杂质。 2色度的测定 按GB/T3143-198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3乙酸含量的测定 3.1方法提要 以酚酞为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中和滴定,计算时扣除甲酸含量。 3.2试剂

3.2.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mo1/L; 3.2.2酚酞指示液:5g/L。3.3分析步骤 用容量约3ml 具塞称量瓶称取约2.5g 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已盛有50ml 无二氧化碳水的250ml 锥形瓶中,并将称量瓶盖摇开,加0.5ml 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粉红色,保持5s 不退为终点。3.4结果计算 乙酸的质量分数以%表示,计算: 乙酸%=21 305.11001000w m cM V -?(实际乙酸%=10010001 ?m cM V )式中: V—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1—乙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60.05);1.305-甲酸换算为乙酸的换算系数; W2—按测得的甲酸的质量分数,数值以%表示。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5%。 (参考方法【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约2.5g ,置称定重量的锥形瓶中,精密称定,加新沸 过的冷水50ml 稀释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滴定。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60.05mg 的C 2H 4O 2。计算:%10006005 .0???= 供 供含量W F V ) 4.甲酸含量的测定4.1碘量法(仲裁法)4.1.1方法提要 总还原物的测定:过量的次溴酸钠溶液氧化试样中的甲酸和其他还原物,剩余的次溴酸钠

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镍迁移量的测定-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镍迁移量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镍迁移量的测定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丁二 酮肟比色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镍迁移量的测定。 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2 原理 试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232.0 nm处测定的吸收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镍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得出试样中镍的含量。 3 试剂和材料 注: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 3.1.1 冰乙酸(CH3COOH)。 3.1.2 硝酸(HNO3)。 3.1.3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3.2 试剂配制 3.2.1 硝酸溶液(5+95):量取50 mL硝酸慢慢倒入950 mL水中,混匀。 3.2.2 硝酸溶液(1+1):量取250 mL硝酸慢慢倒入250 mL水中,混匀。 3.2.3 乙酸溶液(4%):量取40 mL冰乙酸(3.1.1),用水稀释至1000 mL(临用时配制)。 3.2.4 磷酸二氢铵溶液(20g/L):称取2.0 g磷酸二氢铵(3.1.3),用水溶解,定容至100 mL。 3.3 标准品 3.3.1 金属镍:纯度>99.99%。或镍标准溶液(1000 μg/mL)。 3.4 标准溶液配制 3.4.1 镍标准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取1.000 g 金属镍(99.99%),分次加少量硝酸(3.2.2),加热溶解,总量不超过37 mL,移入1000 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0 mg镍。 3.4.2 镍标准使用液(1.000 μg /mL):用乙酸溶液(4%)稀释至每毫升含铅1.000 μg的标准使用液。 3.4.3 镍标准系列溶液:准确吸取标准使用液(1.000 μg/mL)0,0.500,1.00,2.00,3.00,4.00 mL分别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乙酸溶液(4%)稀释至刻度,混匀,每毫升分别含铅0,10.0,20.0,40.0,60.0,80.0 ng。

2017年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富川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2017年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组长:陈可可 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苏福武彭玲毛玉莲赵龙海 为加强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特作如下工作计划: 一、质量管理主要工作安排 1、要进行检验科制度及流程、质量手册、操作程序的学习,对个岗位上的操作人员明确责任,各就其职,定期进行考核,检查执行情况。 2、通过完善科室内细节管理,增强安全意识,操作流程规范化。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贯彻到科室的每个环节。 3、检验科科室质量控质目标,继续做好生化、临检、免疫、细菌各个检验项目的每日质控工作。不断完善项目的质控,做到有记录,有失控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加强质控规则学习,提高科室人员的质控水平。 4、做好现有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定期督查各种记录本的完善情况,要求每一位科室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仪器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和保养仪器,并能对出现的仪器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保证本科室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 5、建立差错、事故的登记及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意识。严格防范或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与差错或事故发生。 6、每月定期对检验质量的全面自查,包括检验报告时限、报告审核双签字、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标本合格率、各种记录本完善情况等。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季度有小结,年度有总结。 7、完成区临检中心组织的每年两次的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并进行 总结评价并加以改进。 二、实验室安全主要工作安排 1、每月定期进行安全自查,包括实验室生活安全情况、个人防护 情况、实验室电器状况、防盗设施(门窗等)状况、消防器材状况、危险品保存情况、菌种、毒株安全情况、高压、高温设备使用情况、大型仪器设备安全使用情况、各种安全记录本的完善情况。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季度有小结,年度有总结。 2、做好各种消毒用品有效性的督查工作。 3、个体防护用具的完善,力争在有生物安全要求的部门配备规范 的防护服(如隔离衣、工作服、围裙)、手套、安全眼镜、护目镜、洗眼装置、防护罩(面具)和应急淋浴设备(洗涤设施)。 4、完善生物安全指示标识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一、目的: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检验科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 要求,防火、用电、化学危险物品、微生物的安全要求, 以保证检验科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安全管理流程: 1 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1 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 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 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1.2 食物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实验室工作区内的 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1.3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或进行化妆,但建 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1.4 眼睛和面部的防护 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或其它保护 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 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 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5 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员在各自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长身的工作服 (白大褂)并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 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 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 1.6 鞋 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软底并能保护整个 脚面的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 次性防渗漏鞋套。 1.7 洗手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 患者前后、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 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 1.8 眼睛冲洗 眼睛若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 水冲洗。 1.9 移液 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移液具,应使用助吸器。 1.10 锐利物品 谨慎处理针头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使用后的针具不 要折断、弯曲、破损、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的。 一次性注射器上的针头用后不要取下,锐利物品应立即放 置在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在完全装满之前就应及时丢弃。 1.11 工作环境

精品GB 6782-86柠檬酸钠

柠檬酸钠 GB 6782-86 Food additive Sodium citrate 本标准适用于淀粉或糖质原料经发酵法生产制得的柠檬酸钠,在食品加工中作为调味 剂、乳化剂、稳定剂等。化学名称: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钠分子式:C 6H 5 O 7 Na 3 ·2H 2 O 分子量:294.10(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 1、技术要求 1.1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咸,在湿空气中微有潮解性,在热空气中有风化性。 1.2 柠檬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2、试验方法 2.1 柠檬酸钠含量测定 2.1.1 试剂和溶液 2.1.1.1 高氯酸(GB 623-77):0.1N标准溶液,按GB 601-77《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与标定。 2.1.1.2 结晶紫:0.5%冰乙酸溶液,按GB 603-77《化学试剂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配制。 2.1.1.3 冰乙酸(GB 676-78)。 2.1.1.4 乙酸酐(GB 677-78)。

2.1.2 测定方法取试样约0.15g(称准至0.0001g),加冰乙酸10ml,加热溶解后,放冷。加乙酸酐10ml,加 0.5%结晶紫溶液2滴,用0.1N的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同时做空白滴定试验进行校正。 2.1.3 柠檬酸钠含量按下式计算。 N(V-V )×0.09803 柠檬酸钠=━━━━━━━━━×100 m 式中: N--高氯酸标准当量浓度; V--试样滴定耗用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 --空白 滴定耗用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ml; m--试样质量,g; 0.09803--1毫克当量柠檬酸钠的质量,g。 2.1.4 平行测定允许绝对偏差柠檬酸钠含量平行测定允许绝对偏差为0.2%。 2.2 酸度和碱度测定 2.2.1 试剂和溶液 2.2.1.1 氢氧化钠(GB 629-81):0.1N溶液。 2.2.1.2 盐酸(GB 622-77):0.1N溶液。 2.2.1.3 酚酞指示剂(HGB 3039-59):1%乙醇溶液,按GB 603-77配制。 2.2.2 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加酚酞指示剂2滴,如呈红色,加0.1N盐酸溶液0.2ml应褪至无色。如加酚酞指示剂后不显色,则加0.1N氢氧化钠溶液0.2ml应显淡红色。 --)含量的测定 2.3 硫酸盐(SO 4 2.3.1 试剂和溶液 2.3.1.1 盐酸(GB 622-77):24%溶液。 2.3.1.2 氯化钡(GB 652-78):25%溶液。 --。按GB 602-77《化学试剂杂质标准2.3.1.3 硫酸盐标准溶液:每毫升含有0.1mg的SO 4 溶液制备方法》配制。 2.3.2 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1g(称准至0.01g)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适量水稀释至25ml,加24%盐酸溶液1ml,置30~35℃水浴中保温10min,再加25%氯化钡溶液3ml,摇匀。放置10min,

2020年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上半年工作总结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院申报了“创建黄河三角洲医疗中心”,检验科呼应了医院领导的号召,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检验科各位同志齐心协力,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较好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为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质量的安全,检验报告的准确性,给临床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检验科成立了以科主任为首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有:纪冰,王连文,董艳,高梅兰,王健,刘永云,白玉。针对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强化培训,提升自身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医疗安全与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督促检验科各位员工认真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保证检验质量。 范文写作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对检验科各岗各室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有成效,持续改进。 从20xx年1月开始,质量与安全小组对检验科各岗各室进行督导检查。

1.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围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排除安全隐患,制订医疗安全整改措施,全面提高了医疗质量。20xx年检验科上半年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率较14年大大降低。 2.科室感染治理:通过督导检查,完善了科室感染管理制度,加强了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3.危急值报告:检验科属医技科室,职责是全力配合临床医生,对疾病诊断、质量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出现危急值,达到100%报告给临床医生,并做好检验科登记记录,确保有据可查。 根据20xx年上半年检查督导情况可以看出,检验科在各种登记记录及工作的交接班情况存在着不同情况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及不足,质量与安全小组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及改进,确保 __解决检验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检验质量及科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综上总结,在下一步工作中,检验科将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科室发展规划,认真持久地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范文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