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赤肿痛:风热外袭 热毒炽盛
处方:以眼部局部取穴为主 攒竹 瞳子髎 太阳 合谷 太冲
麦粒肿:风热外袭 热毒炽盛 脾虚湿热
处方:眼局部取穴 攒竹 太阳 二间 内庭
近视:肝肾亏虚 脾肾虚弱 心阳不足
处方:眼局部和足阳明、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睛明 四白 太阳 风池 光明
耳聋耳鸣:风邪外袭 肝胆火盛 痰火郁结 肾经亏虚 脾胃虚弱
面瘫风寒证 风热证 气血不足 活血通络,疏调经筋。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翳风 合谷
三叉神经痛 风寒证 风热证 气血瘀滞 疏通经络,祛风止痛。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 内庭 太冲
头痛 舒经活络,通行气血 (1)阳明头痛:印堂 上星 阳白 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 合谷 内庭 (2)少阳头痛:太阳 丝竹空 角孙 率谷 风池 外关 足临泣 (3)太阳头痛:天柱 风池 后溪 申脉 昆仑(4)厥阴头痛:百会 通天 太冲 行间 太溪 涌泉 (5)全头痛:百会 印堂 太阳 头维 阳白 合谷 风池 外关
腰痛 寒湿腰痛—温经散寒 瘀血腰痛—活血化瘀 肾虚腰痛—益肾壮腰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委中 脊中 腰阳关 肾俞 大肠俞 阿是穴
坐骨神经痛 通经活络,疏经止痛。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足太阳型:环跳 阳陵泉 秩边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昆仑。足少阳型:环跳 阳陵泉 风市 膝阳关 阳辅 悬钟 足临泣
处方:神门 百会 太冲 三阴交
月经不调:气虚 血虚 肾虚 气郁 血热 血寒
处方:关元 血海 三阴交
带下病:湿热下注 脾虚湿困 肾阴亏虚 肾阳不足
处方:带脉 关元 三阴交 白环俞
胎位不正:肾虚寒凝 脾虚湿滞 肝气郁结
处方:至阴 太溪 三阴交
产后乳少:气血亏虚 肝郁气滞
处方:以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膻中 乳根 少泽 足三里
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 阴虚血燥 肝郁化火 风热蕴阻
处方:凤池 大椎 曲池 委中 膈俞 皮损局部
荨麻疹:风热犯表 风寒束表 血虚风燥 胃肠实热;处方:以手阳明、足太阴经腧穴为主 曲池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膈俞
痤疮肺经风热 湿热蕴藉痰湿凝滞 冲任失调
处方:以局部和手阳明经腧穴为主 阳白 顴髎 大椎 曲池 内庭
胃痛:指针,取中脘 至阳 足三里双手拇指或中指按揉点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令病人腹式呼吸3-5分钟
泄泻:脐疗,五倍子 食醋调成膏状于神阙贴敷2-3换一次适用于久泻
癃闭:脐疗 神阙食盐炒黄待冷后放于神阙填平再用两根葱白压成饼状置于盐上艾柱灸,治温热入腹内有尿意为止、
单纯性肥胖:耳针:取口 胃 脾 肺 三焦 皮质下 内分泌 饥点 每次3——5穴,毫针浅刺或埋针法,药丸贴押法
三部配穴法:在病变的局部、邻近和远端)同时选穴,配伍成方
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 “同气相通(求)”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
原络配穴:针灸临床上,病变经脉的原穴与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
纳甲法又称“纳干法”,是按天干的演变和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规律开穴施治。
纳子法:又称纳支法。是指按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顺序开穴施术,或按五输穴配合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取穴针刺。
脱肛:脾虚气陷 肾气不固 湿热下注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长强 百会 承山 大肠俞
落枕:大椎 阿是穴 后溪 悬钟 落枕穴
肘劳:以肘关节局部手阳明经腧穴为主 曲池 肘髎 手三里 手五里 阿是穴
肩周炎:以肩关节局部取穴为主 肩髃 肩前 肩贞 阿是穴 阳陵泉 中平穴
Hale Waihona Puke 腱鞘囊肿:以局部取穴为主 囊肿局部
处方:膻中 乳根 屋翳 期门 太冲 丰隆
阑尾炎:气滞血瘀 淤滞化热 热盛酿脓
处方:以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阑尾穴 上巨虚 天枢 曲池 阿是穴
胆石病:肝胆气滞 肝胆湿热 肝肾阴虚
处方:日月(右) 期门(右) 胆俞 阳陵泉
痔疮:气滞血瘀 湿热瘀滞 脾虚气陷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长强 会阳 百会 承山 飞扬 二白
辨位归经:是直接按病变部位作为依据的一种归经形式
辨证归经:是以临床证候表现为主要依据的归经形式
陷下则灸之:1中气不足2血络空虚3脉象沉伏无力4阳气暴脱,脉微欲绝
热者疾之诸热证皆行清泻法,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症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有之,属本经自病,治疗时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
更年期综合征:心肾不交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处方:百会 关元 肾俞 太溪 三阴交
流行性腮腺炎:热毒袭表 火毒蕴结 热毒攻心 毒邪下注
处方:翳风 颊车 合谷 外关 内庭 足临泣
乳腺炎:气滞热壅(初期) 热毒积盛(成脓期) 正虚邪恋(溃脓期)
处方:膻中 乳根 期门 肩井
乳腺增生:肝郁气滞 痰湿阻络 冲任失调
戒烟的常用耳穴:肺、口、内鼻、皮质下、交感、神门
带状疱疹的针灸处方及方义:肝经郁热 脾经湿热 淤血阻络;处方:支沟、阴陵泉、行间、夹脊穴、皮损局部;方义:支沟、阴陵泉--清泻三焦邪热,健脾化湿;行间--疏肝泻热;皮损局部——活血通络,祛瘀解毒;夹脊穴——调畅患处气血
试述针灸治疗着痹的处方及方义?大椎、膈俞、脾俞、足三里、阴陵泉;方义:大椎祛风散寒;膈俞活血通络;阴陵泉、足三里、脾俞健脾除湿,通络止痛
胃痛 中脘 足三里 公孙 内关
呕吐 中脘 胃俞 内关 足三里
呃逆 以任脉腧穴为主。天突 膻中 膈俞 内关 足三里
癃闭 关元 三阴交 阴陵泉 膀胱俞
腹痛 以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 中脘 天枢 关元 足三里
泄泻 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 天枢 神阙 大肠俞 上巨虚 三阴交
痢疾 以大肠的募穴下合穴为主 天枢上巨虚 合谷 阴陵泉
痹症 分型: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处方:局部取穴并根据部位循经取穴。肩部:肩隅 肩髎 臑俞。肘部:曲池 天井 尺泽 少海 小海。腕部:阳池 外关 阳溪 腕骨。脊背:大椎 身柱 腰阳关 夹脊。髀部:环跳 居髎 秩边。股部:伏兔 殷门 承扶 风市 阳陵泉。膝部:膝眼 梁丘 阳陵泉 膝阳关。踝部:申脉 照海 昆仑 丘墟。
针灸治疗面瘫取穴原则和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腧穴为主;处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
耳鸣耳聋的取穴原则和处方取穴原则:以耳区局部和手少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处方: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侠溪
面瘫选用太冲穴,意义如何:属于循经远取,因足厥阴肝经在面部有一条支脉,“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太冲穴是足厥阴经的原穴,功能平肝息风,潜降肝阳,太冲穴配合合谷能祛风通络,善治头面诸疾
厌食脾胃气虚脾胃不和 胃阴不足 肝旺脾虚
处方:以任脉、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中脘 建里 梁门 足三里
遗尿:肾气不足 肺脾气虚 下焦湿热
处方:以任脉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 中级 关元 膀胱腧 三阴交
脑瘫:肝肾不足 脾胃虚弱
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 大椎 身柱 风府 四神聪 悬钟阳陵泉
经前期紧张:气血不足 肝肾阴虚 痰浊上扰 气滞血瘀
处方:耳局部和手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耳门 听宫听会 翳风中渚 侠溪
鼻炎外感风热外感风寒 气滞血瘀 气虚邪滞
处方:鼻局部取穴和手阳明经腧穴为主 迎香 鼻通 印堂 合谷
咽喉肿痛:风热蕴肺 胃火痰盛 阴虚火旺
处方:天容 列缺 照海 合谷
高热:风寒束表 风热壅盛 热在气分 热入营血 疫毒熏蒸;处方:手阳明经穴为主 大椎 曲池 合谷 外关
心悸 心阳不振 心胆气虚 心脾两虚 阴虚火旺 心血瘀阻 水气凌心 治则 养心安神,宁心定悸。处方:以心经,心包经腧穴和相应俞募穴为主。神门 内关 通里 心俞 厥阴俞 巨厥 膻中
痴呆 肝肾亏虚 气血不足 痰浊闭窍 瘀血阻络 治则:补肾填精,健脑益智。处方:百会 四神聪 大钟 太溪 悬钟 足三里
感冒 风寒证—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风热证—疏散风热,清利肺气 暑湿证—清暑化湿,疏表和里 处方:风池 大椎 外关 合谷 列缺
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畅,气血畅行
偶刺:即前后配穴法,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腧穴相互配伍的方法
俞募配穴法:针灸临床上,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配合使用。
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同气相求”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治疗方法
经络辨证: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的辨证方法。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包括经络的交接、交叉、交会)、属络脏腑、联系器官、生理功能、病候特点等来确定疾病的经络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
痴呆:头针取顶中线 额中线 颞前线 颞后线 每次2-.3.毫针强刺激,可配合电针
感冒:(1)三棱针,取耳尖 委中 尺泽 太阳 少商 每次1-2穴点刺出血试用于风热征
(2)拔罐,取肺俞 风门 大椎 身柱每次2-3穴留罐10分或膀胱经走罐适用于膀胱经
哮喘:穴位贴敷,取肺俞 膻中 脾俞 膏肓 肾俞三伏期间贴敷
气纳三焦:是指天干重见日阳经五输穴均已开过,根据三焦为阳气之父,诸阳气皆归于三焦的理论,按“他生我”的规律(“他”指三焦经的五输穴,“我”指值日经),开取三焦经的五输穴。
针灸补虚泻实原则: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中风中脏腑针刺水沟、内关、十宣的作用?督脉“入于脑”,水沟属督脉,刺之可开窍醒神。十宣可通调十二经脉气血以开关通窍。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既可代心受邪,又可代君行令,心主神明,故内关可调神开窍
胃肠痉挛的取穴原则及处方。取穴原则:以足阳明胃经腧穴及相应募穴、郄穴为主。处方:中脘、天枢、梁丘、足三里
痛经:寒湿凝滞 气滞血瘀 气血不足;原则:以足太阴经腧穴为主
气血不足型痛经的针灸处方及方义处方: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血海、脾俞、足三里;方义:关元——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灸之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三阴交——调理肝、脾、肾;地机——调血通经止痛;十七椎——治疗痛经的经验穴;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痛
咳嗽 外感—风寒束肺 风热犯肺 燥热伤肺—宣通肺气,驱邪止咳。内伤:调理脏腑机能 处方:肺俞 中府 列缺 太渊
哮喘 寒饮伏肺—温肺散寒,止哮平喘 痰热壅肺—清热润肺,化痰平喘 肺肾阴虚—滋阴润肺,肺脾气虚—培土生金,扶正固本,心肾阳虚—补益心肾,温阳平喘 处方 以手太阴肺经和肺的俞募穴为主:肺俞 中府 天突 膻中 孔最 定喘 丰隆
抽搐 以督脉穴为主 水沟大椎合谷 筋缩 太冲 阳陵泉
心绞痛:气滞血瘀 寒邪凝滞 痰湿闭阻 阳气虚衰
处方: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和相应的嬉穴、募穴为主 内关 嬉门 阴嬉 巨阙 膻中
胆绞痛:肝胆气滞 肝胆湿热 蛔虫妄动
处方:以足少阳胆经腧穴和募穴、背俞穴为主 中脘 日月 胆俞 阳陵泉 胆囊穴
泌尿系绞痛:下焦湿热 肾气不足
痿症 肺热伤津 湿热浸淫—清热去邪,通行气血 脾胃虚弱 肝肾亏虚—补益气血,濡养筋脉。处方:以手足阳明经和夹脊穴。上肢:肩髃 曲池 手三里 合谷 外关 颈,胸夹脊。下肢:髀关 伏兔 足三里 丰隆 风市 阳陵泉 三阴交 腰夹脊
中风 中经络(1)肝阳暴亢(2)风痰阻络(3)痰热腑实(4)气虚血瘀(5)阴虚风动 中脏腑(1)闭证(2)脱证 中经络—调神通络,行气活血:水沟或百会 内关 极泉 尺泽 委中 三阴交 足三里。中脏腑: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脱证兼回阳固脱,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 水沟 素髎 百会 内关。
处方:肾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 中级 京门 肾俞 膀胱腧 三阴交
慢性疲劳综合征:百会 印堂 神门 太溪 太冲 三阴交 足三里
特殊治疗:儿科脑瘫:头针:取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枕下旁线
外科流行性腮腺炎:灯火灸角孙穴
痤疮:刺络拔罐取大椎 肺俞 膈俞 太阳 尺泽 委中每次选两个穴位用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处淤血的络脉使自然出血待血色转淡后闪火法拔罐2-3天一次
便秘 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 天枢 大肠穴 上巨虚 支沟 照海
淋症 以足太阴脾经和膀胱的俞募为主 中极 膀胱腧 三阴交 阴陵泉
单纯性肥胖 以任脉足阳明 足太阴经腧穴为主 中脘 水分关元天枢大横曲池支沟内庭丰隆上巨虚三阴交阴陵泉
急惊风:外感时邪 痰热内蕴 暴受惊恐
处方:水沟 中冲 合谷 太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