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科简介荷花版概述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简介

中医针灸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开始逐 渐流行,并出现了以《黄帝内经 》为代表的大量针灸医学文献。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针灸疗法得到了进一步 发展和推广,形成了完整的针灸理 论体系。
针灸的发展历程
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针灸疗法得到了进 一步发展和创新,提出了“经 络腧穴”理论,强调了针灸治 疗必须以经络腧穴为基础。
05
针灸的实践和应用
针灸的实践
针灸基本技能
掌握针灸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包括经络、穴位、刺灸方法等

针灸操作流程
熟悉针灸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包 括术前准备、施针手法、术后处 理等。
针灸治疗原则
掌握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思路,包括 辩证施治、整体观念、调理气血等 。
针灸的应用范围
内科疾病
针灸可用于治疗多种内科疾病,如 感冒、咳嗽、哮喘、中风等。
6
针灸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针灸的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瑰宝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
一。
融合多元文化
针灸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道 、儒、佛等思想文化,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内涵。
传承与发展
针灸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和丰富其理论体系,
形成了独特的针灸文化。
针灸的艺术价值
01
WHO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针灸列为“ 推荐使用的传统医学方法”,促进了针灸在各国 的普及和发展。
欧洲
欧洲是针灸疗法的另一个重要发源地,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针灸疗法在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和 推广。
02
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技法
针灸的基本原理
调整阴阳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 衡密切相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 的穴位,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国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

中国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

C ivilization tour 文明之旅28针灸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用针刺、艾灸经络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几千年的实践证明,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是中国独有的、世代相承的医学瑰宝,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针灸起源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

《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

几千年的实践证明,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是中国独有的、世代相承的医学瑰宝,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 文赵哲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

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

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

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

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

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

《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

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

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

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中医针灸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

中医针灸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

中医针灸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1. 什么是针灸说到针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哎呀,那不是拿针扎人吗?”其实,针灸可不是随便扎扎就了事的。

它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源远流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老祖宗们用它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舒缓疼痛,甚至可以帮助改善一些慢性疾病。

针灸的基本理念就是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穴位”,来达到调整身体的平衡,让你“气血通畅”,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就像开车的时候,堵车了,你需要找条小路绕过去,针灸就是为你指的那条小路。

2. 针灸的基本内容2.1 穴位在针灸的世界里,穴位就像是宝藏一样,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想象一下,每个穴位都是一个小小的开关,你按下去,身体就会发出不同的反应。

有些穴位在手上,有些在脚上,还有一些在后背上。

常见的像合谷、足三里、百会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宝藏。

对了,提到穴位,不得不提的是“经络”。

经络就像是城市里的交通网络,把各个穴位连接在一起,保证气血的顺畅流动。

2.2 针具针具也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说过“针”这个字吧?其实,针灸用的针可不是普通的针,而是特制的,细得像发丝一样,扎下去几乎没什么感觉。

更重要的是,这些针都是一次性的,卫生又安全。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针,真的是因人而异、量身定制,让你在享受治疗的同时,还能体验到小小的神秘感。

3. 针灸的特点3.1 自然疗法针灸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一种自然疗法。

没有药物的“药水”,也没有什么激烈的副作用。

它强调的是通过自然的方式来调动身体的自愈能力。

这就好比你生病的时候,身体会自然发热,帮助自己抵抗病菌,针灸的作用也差不多,就是借助这些穴位来唤醒你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真的是让人感到一丝暖意啊!3.2 整体观念另外,针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整体观念。

中医一直讲究“整体”,人不是零碎的部件,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针灸治疗的时候,医生不会只看你哪儿疼,而是会考虑你整个身体的状态。

有时候,你的肚子不舒服,可能是因为你肩膀的某个穴位出了问题,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维,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中医知识:针灸

中医知识:针灸

中医知识:针灸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起源于远古、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宋、成熟于明代而衰落于清季的针灸法,一直是中国历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

一直在中国流行,现在已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针灸疗法于公元6世纪东渡日本,古代日本民间应用灸疗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一直是作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来行使,一般人中,普遍施行养生灸,在日本,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治4次:十七、八岁时灸风门,据说是预防感冒,古代日本人认为感冒是万病之首;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意在增强生殖能力;三、四十岁,则灸足三里,认为可以促进脾胃功能、防止疾病、增加寿命;到了老年,为了防止视力衰退,一般多采取与足三里兼灸曲池,灸曲池目的在于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

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前夕。

实际上,采用灸疗法防病保健,在近现代仍然得到重视。

针灸疗法于公元十七世纪传入西方。

法国医师拉兰是拿破仑军中的外科主任,在行军作战过程中,他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灸法。

他用艾灸治疗麻痹、破伤风、眼疾、关节病、脊椎损伤等。

特别是骨科疾病。

由于他的出色工作,使灸疗在欧洲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推广。

中医针灸之起源古代针砭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疼痛被减轻的现象。

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

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

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人们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

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砭而刺之"由此而来。

战国至西汉时期,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针得到了推广。

金属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的发展进程。

针灸理疗科

针灸理疗科

郑州市中医院针灸理疗科是我院传统优势学科,成立于1958年,是郑州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临床科室。

针灸理疗科设针灸科三个门诊和颈肩腰腿痛门诊及理疗室。

拥有激光治疗仪、中频疼痛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热磁疗、TDP等一大批先进理疗设备。

全科医务人员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

技术力量雄厚,素以“飞针”闻名省内外。

该科突出传统针灸特色,开展的各种治疗方法有:体针、电针、皮内针、三棱针、头针、耳针、水针、拔火罐、各种灸法等。

近年来还开展了浮针、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疗法、小针刀疗法、臭氧注射、穴位注射等项目,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诊疗范围(1)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偏瘫、肢体麻木、失语、吞咽困难),面瘫,面肌痉挛,头痛,失眠,三叉神经痛,眩晕,耳鸣耳聋,失眠,抑郁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各种神经损伤等。

(2)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跟痛症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等。

(3)消化系统疾病:呕吐,呃逆,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小儿食积等。

(4)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哮喘,体虚感冒等。

(5)其它:小儿遗尿,单纯性肥胖,急慢性前例腺炎,妇科病及虚寒怕冷类疾病。

该科坚持中西医疗法相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尤其在针灸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针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颈肩腰腿痛;艾灸治疗虚寒怕冷性疾病;穴位帖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效果显著。

中医针灸,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世界遗产,历史悠久,民族传承,中国特有,配穴处方,内病外治,经济高效,无药物残留等副作用。

∙挂图内容∙材料一览∙认购帮助∙售后服务∙付款方式一、挂图内容:针灸科科室简介针灸,是祖国医学中一门独特而悠久的疗法。

“针”即针刺;“灸”即艾灸,均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良性刺激,来调整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针灸推拿介绍文字

针灸推拿介绍文字

针灸推拿介绍文字
针灸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包括针灸和推拿两个部分。

针灸是指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灸师使用细针在特定的穴位上刺入皮肤,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

推拿则是指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师使用手部技巧,如揉捏、推拿、按压等,对人体的肌肉、经络和穴位进行刺激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针灸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如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还可以调节身体的免疫系统,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针灸推拿还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和欢迎。

总之,针灸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促进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有健康问题或需要保健,不妨考虑尝试针灸推拿这种天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灸入门基础知识

针灸入门基础知识

针灸入门基础知识针灸,这一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想要了解针灸的朋友来说,掌握一些入门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针灸的基本概念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则是用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二、针灸的历史渊源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当时的人们在劳作和生活中,偶然发现身体某些部位受到刺激后,疼痛或不适能够得到缓解,于是逐渐积累了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针灸理论记载,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针灸的作用原理针灸主要通过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来发挥作用。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连接着脏腑和体表。

当人体出现疾病时,经络气血的运行就会出现异常。

针灸刺激穴位,可以调整经络气血的运行,恢复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预防保健的目的。

此外,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平衡。

四、针灸常用的针具1、毫针毫针是最常用的针具,其针身细长,针尖锋利。

根据针身的粗细和长度不同,有多种规格可供选择。

2、三棱针三棱针针尖呈三棱形,主要用于放血疗法,以祛除瘀滞的血液。

3、皮肤针皮肤针也叫梅花针,其针头呈小锤状,通过叩刺皮肤来刺激穴位。

五、针灸常用的穴位人体周身约有 500 多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效。

一些常用的穴位包括:1、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 3 寸,距胫骨前缘 1 横指处。

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

2、合谷位于手背,第 1、2 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可以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3、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能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

中医针灸简介

中医针灸简介

中医针灸简介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

作用于皮肤组织皮肤是直接接受推拿治疗的人体组织,然而皮肤具有调节机体温度和保护皮下组织不受伤害的功能。

推拿手法能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软化疤痕,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

摩法、揉法、擦法、拍打法等手法都很容易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

手法功力好的推拿医师其手法的深透力亦强,他不仅使表皮温度升高,而且还能使局部深层组织的温度升高。

所以能软化和松解皮肤和皮下粘连的组织。

促进骨关节损伤后的恢复当骨关节损伤后,由于肌肉和关节的不活动,局部血液循环缓慢、淋巴郁滞,组织发生水肿,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的纤维原所形成的“胶汁”,从而就发生了粘连,造成关节功能障碍,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

正确的推拿治疗,可使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水肿消退,粘连松解,功能障碍的关节能逐渐增大活动范围,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

所以推拿有利于骨关节损伤的康复。

帮助消化对背部脾俞、胃俞穴推拿约l~2分钟后大多引起胃蠕动增强;足三里穴推拿后则大多引起胃蠕动减弱。

值得提出的是,推拿足三里穴对消化系统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在胃蠕动增强时,推拿足三里穴往往使胃蠕动减弱,而当胃蠕动减弱时,推拿后则增强。

也有实验证明,推拿后可降低胃泌素的分泌和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等,所以对消化系统功能性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调节神经系统推拿可降低周围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故常用于止痛,如神经炎、神经痛等。

较轻手法也可以刺激运动神经,提高肌肉兴奋性;重手法则用来治疗肌痉挛,亦能促进损伤的功能恢复。

腹部推拿可通过植物神经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消化吸收和调节胃肠蠕动功能。

针灸的介绍详细

针灸的介绍详细

针灸的介绍详细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它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在针灸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等治疗。

针刺是通过将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艾灸则是将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

针灸的治疗过程是根据中医的理论和诊断方法来进行的,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因、病情、体质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针灸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石器时代。

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而最早的针具是砭石。

随着历史的发展,针具逐渐演变为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常用的不锈钢针。

针灸的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和各种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针灸的治疗过程安全、无副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总之,针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显著的治疗效果。

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
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针灸科特色宣传简介

针灸科特色宣传简介

针灸科特色宣传简介
针灸科是一门以针刺疗法为主,配合其它治疗方法的临床科室。

主要治疗范围为内、外、妇、儿、骨伤等科疾病。

我科的特色是用各种毫针,在其针尖上加用一定的角度和力度,刺入人体一定部位进行针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其起源久远,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针灸治疗疾病范围很广,但临床应用较多的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如面瘫、眩晕、头痛、腰痛、牙痛、眼疾、腰腿痛等;内科方面如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脘痛、胃痞等;妇科方面如痛经、月经不调等;儿科方面如小儿脑瘫等。

我科针对以上疾病在治疗方法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治疗急性疾病时一般用毫针刺法,根据病变部位选择适宜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对于慢性病一般采用针刺结合灸疗法,即在针刺基础上配合温灸和中药外敷,同时在针灸的基础上结合针刺与中药外用等疗法进行治疗。

其原理在于运用针刺与艾灸所产生的温热刺激及药物外治作用于人体,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

—— 1 —1 —。

中医针灸简介

中医针灸简介
浅谈针灸如有纰漏请指正, 不甚感激!
中医针灸简介
16/16
中医针灸简介
3/16
2.1灸介绍
灸者灼也。久火烧灼谓之灸 用料为艾草、艾绒 为何用 3.隔蒜灸 4.米粒灸 .注意事项:热症不灸、多汗处不灸、特殊穴位不灸
中医针灸简介
4/16
2.2为何用艾草灸
中医针灸简介
1.艾草生命力顽强,全世 界大部分地域都有分布 2.艾草、艾叶,药性是向 下,更易找到人体内水 3.燧人氏钻木取火用材料 就是艾草,将艾草捣成尤其 细艾绒,其引燃效果尤其好, 钻木钻到温度高时候,最优 先点燃是艾草绒,别草都不 如它。
中医针灸简介
8/16
麦粒灸:是灸法一个,其操作方法为先在穴位皮肤上 标识,涂凡士林,安放麦粒大艾炷,线香点火,灸3~ 7壮,灸后不用膏药贴敷。灼痛时可在穴位周围轻轻拍 打减轻疼痛。麦粒灸因艾炷小,灼痛时间短,患者轻 易接收。惯用于气血虚弱、眩晕等病症。
中医针灸简介
9/16
3.1中医抢救针法
人中穴抢救: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中点,是一个主要 抢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 界处,手法注意针朝向脑部。
“殳”,表“针灸”,是中国古代治疗学一大创举, 它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由针法和灸法共同组成。
“酉”,表“酒”,其在医疗上应用是医学史上一项
中医针灸简介
2/16
1.2针灸起源
关于针刺疗法起源传说能够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氏族 公社时期'如古籍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治九针” 但真正产生时间应该是“砭石”应用以后一个漫长时 期'大约是新石器时代。进去新石器时代以后'出现 了精巧石针。其后出现了骨针'竹针'金属针等。灸 法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人们在 用火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温热治疗作用'经过长久 实践'形成了灸法。

“西学中”——针灸基本知识

“西学中”——针灸基本知识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指切进针法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 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2019/10/6
35
双手进针法
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挟持进针法
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刺 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 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
部分(前侧面)腧穴
2019/10/6
25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
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2019/10/6
26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
医生手>3指0消mi毒n 针刺部药位液消浸泡毒消毒法 75%酒精 30-60min 治疗室煮内沸消消毒毒法 水沸后15-20min
2019/10/6
31
(二)毫针的针刺方法
●刺手 掌握针具 相应手法
●押手 固定腧穴 协助进针
《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 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减轻疼痛 调节针感
持针法
二指持针法 多指持针法
3、 针灸治病有累积效应:对于一些慢 性疾病的治疗,针灸疗效逐渐积累,最 后发挥良好的治本效果,累积时间因人、 因病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2019/10/6
11
4、针灸治病的双向调节作用:针灸可以 调节机体脏腑组织自身的功能,补其不 足,泻其有余,从而使阴阳平衡,达到 治愈疾病的效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如:针灸可以治疗便秘,也可以治疗腹泻; 针灸既可升高血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 以降低血压。

针灸科科室简介模板

针灸科科室简介模板

针灸科科室简介模板
针灸科科室简介模板:
科室名称:针灸科
科室负责人:XXX医生
科室简介:
针灸科是我院的重点临床科室之一,拥有一支专业、高素质的医疗团队。

我们致力于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和教学。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证明具有独特的疗效,能够有效地缓解许多疾病的症状和疼痛。

科室设有多个诊疗区域,包括针灸室、推拿房等。

我们的医生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我们不仅严格按照消毒、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治疗,还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和贴心的医疗服务。

目前,我们针灸科主要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 疼痛症状: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等病症的疼痛缓解。

2. 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辅助治疗。

3.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的症状调节。

4. 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帕金森病、停经综合症等的治疗和康复。

我们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秉承中医理念,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温馨的医疗服务。

同时,我们也注重针灸科的科研工作和专业人才培养,致力于推动针灸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我们诚挚欢迎您来我科就诊,相信我们的医疗团队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的针灸治疗,并帮助您恢复健康。

非遗系列-中国针灸PPT

非遗系列-中国针灸PPT
训合作中心﹑支持并创建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制定《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针灸临床研究规范》 等。如今,在世界各国,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
发展现状
20世纪下半叶,针灸临床的侧重点在于观察与总结针灸的

适应症。而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四个方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

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王雪苔
和中国针灸学会的贺普仁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

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感 谢 观 看
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

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 列
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
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
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介绍
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
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系 列


针灸价值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

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
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

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

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
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

中医针灸PPT课件

中医针灸PPT课件

问题解答和讨论环节
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和实 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 惑,教师进行一一解答和 指导。
教师设问
教师提出一些与针灸相关 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 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 针灸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 ,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 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中医针灸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方法 • 针灸临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现代科学研究与进展 • 实践操作演示环节
CHAPTER 01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针灸定义及作用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针灸定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 位以调整气血运行的治疗方法,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 阴阳的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等
头痛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如太阳穴、百会穴等,调和气血,缓解头痛症状。
失眠针灸治疗
针灸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选取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改善睡 眠质量。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等
感冒针灸治疗
针灸可疏风解表,选取大椎、风池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
咳嗽针灸治疗
学生互动体验环节
01
02
03
学生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 配一套针灸模型和练习工 具,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 针刺手法的练习。
学生互相体验
学生之间互相进行针刺体 验,感受针感和治疗效果 ,加深对针灸疗法的认识 和理解。
教师点评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体验 过程进行点评和指导,指 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 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中医针灸简介介绍

中医针灸简介介绍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下面,我们将详 细介绍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THANKS
感谢观看
病的目的。
02
CATALOGUE
针灸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针刺技术
01
02
03
04
针法原理
针刺技术是通过在特定穴位插 入细针,以调节气血流通,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具选择
根据治疗目的和穴位特点,可 选择不同材质、规格的针具,
如毫针、和针具,按 照特定手法和深度刺入穴位,
中医针灸简介介 绍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中医针灸概述 • 针灸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 针灸的临床应用 •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CATALOGUE
中医针灸概述
针灸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定义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以调整气血、平衡阴 阳,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发展历史
针灸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针灸治 疗的记载。经过历代的实践和发展,针灸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 术。
针灸在中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药 、推拿并称为中医的三大疗法。在中 医临床中,针灸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疾 病的治疗。
作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 祛邪的作用。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激 发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调整内脏功 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适应症
灸法技术常用于治疗寒症、虚 症、痹症等,如胃寒、宫寒、
风寒湿痹等。

中医适宜技术针灸

中医适宜技术针灸
于临床。
针灸治疗时,通常使用细针进行穴位刺 激,根据病症不同,选择不同的穴位进
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各种 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
疾病等。
针灸发展史
针灸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到 古代的砭石疗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针灸逐渐形成了完整 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技术手段。
在古代,针灸疗法与中药、推拿等其他中医适宜技术一同传 承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针灸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 研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灸的治疗范围
针灸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痛等。通过对穴 位的刺激,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也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失眠、抑郁、焦虑等。通过调节神经系统,针 灸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子宫肌瘤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 穴位,缓解子宫肌瘤引起 的疼痛、出血等症状,改 善生殖功能。
儿科疾病治疗
小儿腹泻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缓解小儿腹 泻症状,减轻肠胃不适。
小儿哮喘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帮助控制小 儿哮喘发作,减少症状频率。
小儿咳嗽
针灸可以刺激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穴位,有助 于减轻小儿咳嗽症状,缓解不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哮喘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 ,帮助控制哮喘发作,减少症 状频率。
糖尿病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 ,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辅助治 疗糖尿病。
外科疾病治疗
颈椎病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缓解 颈椎疼痛、僵硬等症状,改善颈椎功 能。
腰椎间盘突出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减轻 腰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帮助恢复腰 椎功能。

中医针灸科特色介绍

中医针灸科特色介绍

中医针灸科特色介绍
中医针灸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 丰富的理论基础,中医针灸科特色之一在于其丰富的理论基础,包括经络学说、气血理论、腧穴学说等。

针灸理论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畅通,通过调节经络和腧穴来治疗
疾病。

2. 综合治疗方法,中医针灸科特色之二在于其综合治疗方法。

除了针灸疗法外,还包括拔罐、刮痧、艾灸等多种疗法。

这些方法
结合中医理论,能够综合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慢性病、疼痛症状
和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独特优势。

3. 个性化治疗,中医针灸科特色之三在于其个性化治疗。

针灸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环境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强调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注重调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4. 与现代医学结合,中医针灸科特色之四在于其与现代医学的
结合。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
研究的支持和认可,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针灸在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的疗效。

总的来说,中医针灸科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综合治疗方法、个性化治疗和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治疗选择。

在中医针灸科的治疗下,许多患者可以获得有效的疗效,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疼痛症状和功能性疾病的患者。

这些特色使得中医针灸科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针灸推拿基本知识

中医针灸推拿基本知识

中医针灸推拿基本知识中医针灸推拿基本知识中医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其中针灸推拿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是每个从业者都必须掌握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包括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巧。

一、理论基础1.经络学说中医针灸推拿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经络学说,指人体内经脉的分布和络脉的联系,是人体内能量运转和信息传递的通道。

按照中医的经络学说,人体经脉有12个主经脉和8个奇经脉。

主要的细分脉络包括络、脉、孔、筋、脈、肉等。

在针灸推拿中,按摩伸筋络脉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2.五行学说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五行学说,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和关系。

这些元素被认为是可以用来说明生命活力的变化和流动的基本构成要素。

在针灸推拿中,五行学说用于确定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针和方法。

3.经络穴位穴位是经络的节点,是经络传导的能量和信息的关键位置。

按照中医的理论,穴位有361个,分布在全身各部分。

每一个穴位都有着特定的对应部位和功能,对于治疗特定疾病或解除特定症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操作技巧1.针灸针灸是中医中最著名的治疗手段之一,它利用针具滴入穴位里面。

主要分为三种针法:入皮、入肌和入腔。

一般在射针前需要对局部进行消毒,有轻拍、刮痧、灸切等操作能够帮助治疗。

2.推拿推拿就是通过手部按压、推撑、挫捶、搓揉的方式刺激身体穴道和相应部位,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畅通。

推拿技巧主要包括推、拿、捏、透、搓等方法。

推拿的目的是使人的体内能量恢复、提高人体自愈能力和预防疾病。

3.拔罐拔罐是一种通过创建一个真空来治疗身体特定部位的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首先用火点燃罐子内的气体,然后把罐子固定在身体特定部位上,使罐子内部的气体消耗掉,罐子内部形成低压,从而导致局部皮肤被吸入罐子内。

这种吸力作用能够刺激穴道,加速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炎症等。

拔罐技术在体育科学和康复治疗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愈疾病的七种武器
方氏头皮针 董氏奇穴
腹针疗法
岭南陈氏飞针 解结松筋疗法
三字经小儿推拿
穴位敷贴
方氏头皮针简介
方氏头皮针是微型针灸体系中的代表针法。 将现代医学中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系统与传统 经络理论结合成一体,通过调整总经络与总 中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强调辨病与辨证 相结合的治疗理念,具有广泛的临床价值, 对于各种颈肩腰腿痛、中风偏瘫、失眠焦虑、 抽动症、多动症、脑瘫、感冒咳嗽、乳腺增 生有特殊效果。
董氏奇穴——奇人奇术
• 1971年,高棉总统龙诺患中风病情危重, 遍请海内外名医治疗不见效果,特别来台 湾聘请董景昌赴高棉治疗,经数次针灸, 竟治愈龙诺之半身不遂,因而举世闻名, 被誉为“当代针圣”。
腹针疗法
• 腹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 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该疗法根据以神 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寻 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并对其进行 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临床主要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疲 劳综合征、失眠、消化系统疾病。
定时疼痛
• 女,74岁,失眠50年。每晚11点至1点双腿 外侧痛。 • 晚11点—1点为胆经所主时间段,疼痛部位 为胆经循行部位。 • 治疗方法:晚9点服小柴胡汤。
腹泻
男,54岁,腹泻30年,伴有腹胀腹痛,诊断 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结肠炎。 辗转多家医院就诊,长期服用药物治疗, 效果一直不理想,经朋友介绍来我科就诊。 症见怕冷,易疲劳,纳差,进食生冷油腻 腹泻加重,口干口渴,大便5-6次/日。 上热下寒、升降失常 治法——补脾肾、调升降
谢 谢!
腹针治疗图
三字经小儿推拿
• 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三字经 小儿推拿”以其独特的疗效享誉国内、外, 其特点是取穴少、手法简练、推拿时间长、 疗效显著。主要适用于:感冒发烧、咳嗽、 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厌食、斜颈等儿 童常见病。
小儿推拿优点
1、绿色疗法,无毒 副作用 2、痛苦小,儿童易 于接受 3、与其他治疗不冲 突,与其他疗法配合 可有效缩短疗程。 4、可提高儿童免疫 力,有病治病、无病 强身。
方氏头皮针
围棋美女变身“天线宝宝”
• 2010年亚运会,韩国 棋手李瑟娥,比赛时 使用头皮针提神醒脑, 击败众多高手,一举 夺魁。
董氏奇穴
• 董氏奇穴特色针灸体系是董氏一门祖传数 十代的奇穴针灸疗法,内容博大精深,包 含多种针法,如耳针、手针、倒马针法、 放血疗法等,其取穴异于传统十四经穴位, 为台湾所特有的针法。其治法简便、疗效 显著,尤其对于各种痛症、妇科病(痛经、 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消化系统疾 病、心血管疾病等有独特疗效。
针通经络,药调阴阳
中医针灸科简介
赵瑞国
中医针灸科简介
我院中医针灸科成立于1999年,我们致力于挖掘、 整理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先后引进“腹针 疗法”、“董氏奇穴”、“方氏头皮针”、“岭 南陈氏飞针”以及“三字经小儿推拿”等国内知 名的特色疗法,配合中医传统脉诊,辨证论治、 针药结合,极大提高了临床疗效,成为具有独特 疗效的中医特色诊疗中心。
抽动症
• 女,13岁,头部呈甩鞭样抽动,极其频繁, 每分钟3-5次,被迫休学。睡眠差,急躁易 怒,小便黄。给予头皮针治疗,3天后抽动 频率明显减轻,1月后痊愈。 • 本病大多睡眠差,影响肝的功能,肝风内 动则发本病。所以本病首要问题是改善睡 眠,而头皮针则是改善脑部供血最为有效的 疗法。
闭经
• 女,25岁,闭经2年,曾服用黄体酮治疗,因急 剧肥胖而放弃。针刺10次后月经来潮,现已第2 次来月经,周期正常。 • 脾肾阳虚,下腹冰冷,典型的“冷美人”。 • 忌寒性食品。
针灸科诊疗范围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 失眠、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症 月经不调、痛经、产后风 慢性胃病、咳嗽、慢性咽炎、便秘、口臭 痤疮、黄褐斑
中医体质辨析、术后身体调理 中风、面瘫、三叉神经痛、抽动症
中医体质辨析与治未病
• 中医体质辨析,即以人的体质为研究对象,通过 望、闻、问、切等诊疗手段,对体质状态及不同 体质的分类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个体的体质特 点,并且据此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 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 • 其特点是: • 1、未病先防 • 2、已病防变 • 3、预防复发
针灸科治疗特色
• 治疗原则:整体调理。 • 治疗方法:扶阳益气,除湿通络。
• • • •
为什么不一样的病人都扎同样的穴位? 为什么大多数病人都开半夏泻心汤? 西医治的是人长的病。 中医治的是长病的人。
一气周流图
黄元御其人其事
• 黄元御,出身书香世家,30岁时因为被庸医误治 ,丧失了一只眼睛,成为了残疾人,但是他化悲 愤为力量,奋起攻读医书,最后终成一代中医大 家。他一生救人无数,发展了中医的脾胃理论, 创立了“一气周流论”,被后世医家尊称为“黄 药师”。
解结松筋疗法
“解结松筋”疗法是将中医传统理论与西医手术完 美结合的新疗法,运用获得国家专利的“长圆针” 直接对病变部位的粘连、卡压进行松解治疗,从 而解除神经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以松治痛”达到根治目的。该疗法时间短,效 果好,痛苦小,无危险,无毒副作用,适用于颈 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腱鞘炎、腰肌 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央视《健康之路》栏目 做过专题报道。
失眠
• 男,60岁,失眠30年,长期服用安定,开 始有效,后逐渐无效,3年前开始服用艾司 唑仑等抗焦虑药物,效果逐渐下降,每天 仅能睡1小时左右。因畏惧药物副作用来我 院治疗。采用针灸、中药治疗,嘱其逐步 停用抗焦虑药。经4个疗程治疗,每日睡眠 达到6小时。 • 上盛下虚、上热下寒。 • 治法——引治病的重要方法,通过 特定药物作用于体表穴位,通过经络传导和调整, 纠正脏腑阴阳,改善气血运行,达到驱邪外出, 增加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该疗法安全方便、无 毒副作用,适应症如下: • 咳喘贴(咳嗽、哮喘)、鼻咽贴(过敏性鼻炎、 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免疫贴(免疫力低下易 感冒)、妇科贴(痛经、产后风)、胃肠贴(慢 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
扁鹊三兄弟
• 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 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 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 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 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 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 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 侯。”
养生之道
•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