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整理复习建议
第六单元整理复习:2、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
第六单元整理复习:2、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
复习内容:图形与变换
复习目标: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轴对称图形。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3)画对称轴。
你能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吗?可以怎样画?
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圆
(4)画对称图形。
①出示图形。
②学生画出左图的对称图。
③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2.平移与旋转。
(1)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出示图片。
(2)画一画。
①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A
②把图形A向右平移5格。
③把图形A向下平移3格,再绕点O将图形顺对针旋转90度。
过程要求:
①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操作。
②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③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④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图形按2:1放大。
(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2)师生共同完成。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文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二十。
1。
空间与图形知识点六年级上
空间与图形知识点六年级上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是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含了一系列与空间和图形相关的知识和概念。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对六年级上学期的空间与图形知识点进行综述,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们巩固和复习。
一、平面图形的认识在六年级上学期,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和认识不同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他们需要了解每种图形的特点、性质和命名规则。
例如,学生应该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并且根据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二、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学生在学习了不同图形的特点后,应该学会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对于任何一个四边形,学生需要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即将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而对于三角形和圆形,学生需要学会计算其周长和面积的特殊方法。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底边乘以高的一半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而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的平方乘以π来计算。
三、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六年级上学期,学生还将学习和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他们需要了解每种立体图形的特点、性质和命名规则。
例如,学生应该知道长方体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和十二条棱,并且能够通过计算面积和体积来解决与长方体相关的问题。
四、图形的投影投影是指将一个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所形成的影子或者在某个平面上的投射。
六年级上学期,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绘制图形的投影来判断图形的形状和位置。
他们需要了解正投影和侧投影的概念,并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和光源方向来画出相应的投影图。
五、图形的折叠与展开折纸是六年级上学期空间与图形中一个有趣且重要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折纸来制作不同的图形,并能够根据已折好的图形还原出原始的平面图形。
这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练习题:1. 有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六年级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以及反思
六年级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以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平面图形复习(1)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性质和分类。
(2)圆的性质和圆周率的概念。
2. 第二课时:立体图形复习(1)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
(2)圆柱、圆锥的性质。
(3)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3. 第三课时:图形变换复习(1)平移、旋转的性质和应用。
(2)轴对称的概念和应用。
4. 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复习(1)坐标系的认识。
(2)位置与方向的表示方法。
(3)坐标与图形变换。
5. 第五课时:面积与体积复习(1)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2)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3)面积和体积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图形变换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注重练习设计,分层提问,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复习中提高。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合作交流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复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系统地复习了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4.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空间与图形复习建议
第六单元空间与图形复习建议(第96~108页)教材说明本节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三段。
相对于前面“数与代数”的内容来说,“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更为形象、生动,因而容易引起较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第一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这部分内容从纵向看,按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顺序进行整理。
从横向看,无论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都可以归结为图形特征的认识,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
教材除了通过四个例题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梳理以上的知识内容以外,在练习中还有一些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以及图形认识与测量的简单实际应用。
第二段图形与变换,着重复习轴对称、平移、旋转三种基本的几何变换。
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作图操作、利用比例知识计算面积等知识的复习。
第三段图形与位置,着重复习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
这三段内容把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复习。
三段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
如,图形与变换主要讨论常见平面图形的变换,图形与位置需要用到角、距离等知识,此外还有数对、比例尺等知识。
本节内容的学习,在整理复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也能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有利于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初步培养。
教学建议1.重视形体知识内在关系的梳理与认识。
这部分内容囊括了小学阶段所有学过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这些图形之间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复习时可以先由学生回忆这部分中有关的知识,然后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认识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借助形体的直观性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与提升。
在整理和复习形体知识时,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呈现方式,将画图、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教学建议
“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教学建议作者:陈丽娟杨粉英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2年第04期教材简析:“空间与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二部分(第96~108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五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平面图形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三部分是立体图形的知识;第四部分是图形与变换;第五部分是图形与位置。
教学目标:1?郾通过列表、画图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体会“点、线、面、体”的关系,构建图形之间的关系网络;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领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2?郾通过多种形式的整理与复习活动,巩固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郾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换、探索图形的特征、想象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确定位置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梳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理解并掌握小学生必备的数学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的价值,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空间与图形”抽象且逻辑性强,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总复习时,要切实掌握好本部分内容的特点和要求,选择正确得当的方法,达到复习的总目标。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对“空间与图形”第一、二、三部分的复习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系统整理,沟通联系“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散在小学各册教材中,看上去是零碎分散的,实际上这些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时要注重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类、归纳、转化等办法把相对分散的知识串起来,使相关内容条理化、结构化,形成整体框架,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
《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地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回顾圆的相关知识,包括直径、半径、π等概念,加深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
2、通过合作交流,完善知识体系,并初步形成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方法,以及极限思想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复习重点:梳理相关知识,形成整体认知结构复习难点:数对与圆的联系,圆的概念间的联系及圆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区别复习准备:PPT复习过程:一、揭示学习目标今天的这节“空间与图形”的复习课,首先提出了学习目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学生读出学习目标。
)你能从学习目标中确定这节课的复习内容吗?(板书“位置”和“圆”)确定好复习内容,就要寻求复习方法,今天的学习目标是通过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来介绍复习方法的,请你再将学习目标默读一遍,看能找到吗?(板书“联系”“区别”)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我们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重要环节。
二、复习整理1、复习关于“位置”的知识。
(1)学习目标的第一条提到的是关于“位置”的知识,其实这部分知识我们曾经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过。
那时,我们会通过第几组、第几个这两个数据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比如“**同学的位置是第一组、第一个”。
(2)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用什么方式表示物体的位置?(PPT出示直角坐标系)刚才这个同学的位置放到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怎样表示?能解释一下数对中的两个0各代表什么含义?我们在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先写列数,再写行数,并用括号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
(3)你能确定(y,0)这个点的位置吗?数对中表示行的数据是确定的,而列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只能表示在那一行,不能确定具体位置,必须用列数和行数两个数据才能表示确定的位置。
(4)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课前发的作业纸来回顾关于位置的知识。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空间与图形的整理与复习》【学材简析】这节课是在教学完全册新课内容后进行对学过的第一单元《位置》和第四单元《圆》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教学设计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改革要以反映未来社会公民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因为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一旦拥有了它,将会终身受益。
为此,我在这节课上,首先以学过的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回忆整理其中所应用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然后,我设计了几道实际应用的题目,主要有实际操作题、观察发现题等。
我不以得出答案为满足,而以学生能否应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自我评价等过程,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设计理念】着重复习已学的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和运用,本学期所学的圆的周长是通过化曲为直找出圆周率从而得出周长公式,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转化为已学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
因此,复习这部分知识时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形成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策略】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通过练习与交流,边理边练,将本节复习内容进行归纳梳理。
复习时我注意了两点,一是多利用实物、图形,引导学生回忆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二是要注意复习重点公式是如何得来的,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或者混淆使用公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复习,巩固圆的特征,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认识,提高对生活中和圆有关问题的解题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再次经历数对确定位置与圆的知识的回顾和应用过程,让学生体验复习归纳、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复习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空间与图形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空间与图形》复习策略和方法把知识看作散乱的珍珠,复习就是把他们有机串联起来,这些知识就会成为美丽的项链。
一、研究教材内容,领会课标意图《空间与图形》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
图形的认识。
主要是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
图形与测量。
主要是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测量及测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掌握图形周长、面积和体积等的计算方法。
图形与变换。
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了解图形的变换,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和欣赏图形的美都十分重要。
图形与位置。
鼓励学生自己确定位置的方法,为了学生将来学习直角坐标打下良好基础。
能用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认真研读《课标》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目标要求。
最终达成的目标是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有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及柱锥的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在三维立体图形与二维平面图形之间正确进行转换的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用发展的眼光看要求。
重视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认真仔细分析,及时了解知识要求和把握命题动向。
注意让学生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验证等合理有效的手段进行复习整理。
了解师大版的核心内容和编写手法。
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叙述模式,对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核心的数学内容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和交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注重情境的创设,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通过实践、探索、交流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这一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_11
图形的分类教学内容:P86. 1教学目的:1. 使学生通过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有关图形之间的联系。
2.体会线与面,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网络。
3.体会分类思想和集合思想在认识图形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整理,互相启发,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本质特征,逐级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感悟分类的教学思想,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人的思维是很有趣的。
不同的人群看到同一件物品,首先想到的就不一定相同,比如你看到一本小说,可能会想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写的好不好?而我看到这本书就会想到:这本书是长方形,面积有多大,体积有多大?其实我们数学几何就是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那么我们已经知道的形状有哪些呢?学生回答:课件显示问:当大家看到屏幕上这么多的几何图形,你有什么感觉?生:比较乱,杂乱无章,需要整理那么这节课我们对学过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板书:图形的分类二、教学过程1.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师:这么杂乱无章,你想如何分类呢?谈谈你的想法,请大家独立思考一分钟。
生:..............图形一类,..........图形一类。
上讲台来摆一摆,说一说你的想法师:这一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和另一类图形有什么区别?板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解释他们的区别:一种在一个平面内,另一种在空间内。
那么点、直线、线段、射线和角属于平面图形吗?2.平面图形分类出示教具:一些平面图形问:我想把一些有代表性的平面图形做出来,出示平面图形,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生:没有直线和角。
师:是的,我无论怎么想办法,都只能做出这样一块一块的图形,用线围起来的图形,而我是没有办法把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几种图做成教具的,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像线这样的怎么都做不出来道具,只能画出来。
生:不封闭图形和封闭图形3.封闭图形分类大家手中做出来的封闭图形,有没有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有没有特别一点的?能不能继续分类呢?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动手分一分,并说一说。
著名机构六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毕业总复习——空间与图形篇
毕业总复习——空间与图形篇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课型一对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复习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巩固所学的识图、画图等技能。
3.掌握所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5.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体或图形的位置。
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2.3.4 难点:教学目标1.2.3课首沟通1.关心孩子近几天的学校或家里的生活,了解是否有特别的事发生,促进与孩子的关系。
2.了解孩子的课程进度,问问孩子本周在校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不懂或存在疑惑的地方。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单选题] 由木格钉成的支架,其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D.圆2.一张五边形的纸片,沿一条直线剪去一个角,剩下的角的个数为()。
3.将一张长方形纸按右图所示的方法折叠,∠1=()度。
4. 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各长着一棵大树,有人想要把池塘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且仍为正方形,而不影响大树生长.你说可能吗?如果可能,请画出扩大后的示意图。
导学一 : 平面图形知识点讲解 1、平面图形的认识基础知识梳理(一)线与角名称 意义相同点不同点直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都是直的没有端点,长度无限. 射线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平行线:在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角: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锐角:小于90度;直 角:等于90度 钝角:大于90°小于180度 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度 (二)知识网络例 1. 判断:大于90°的角叫钝角。
六年级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以及反思
《空间与图形------平面图形》说课设计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点部分之一。
教材中P96页首先提出“小组同学讨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要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活动,互相启发,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为了帮助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梳理,教材又提出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复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角的认识、常见的角、三角形、四边形与圆,这三个问题从直线到两条直线再到三角形、四边形与圆,实际上呈现出平面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行理解直线、线段、射线的含义,掌握它们的区别以及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3、使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1、首先出示复习提纲,使同学们明确这节课的复习内容有哪些。
2、根据复习提纲展开讨论,共同回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加深印象。
3、教师在课中主要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复习,学生依照表格自己总结,补充,逐渐把知识归纳完整,使学生对其特征以及区别更加清晰明了。
平面图形教学设计复习内容:教科书P96页例1以及相关练习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练习与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
3、使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一、回顾交流谈话导入: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很多图形,有平面图形,也有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先来复习平面图形。
同学们请看复习提纲(出示复习提纲)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二、复习过程1、复习线(1)复习射线、线段、射线请同学们根据第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填写表格(2)复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平行、相交)2、复习角(1)从同一点引出两条射线,会组成什么呢?(角(2)角有哪些特点,怎样分类呢出示表格,这些角的角度范围是多少?3、复习三角形(1)有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呢?(2)关于三角形有哪些知识呢?(3)出示表格,请同学说一说它们的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4、复习四边形(1)什么是四边形?(2)四边形有哪些知识呢?(3)出示表格,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的特征及联系(4)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它们之间的联系5、复习圆(1)前面的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一个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它就是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给缸口直径是0.95米的水缸做一个木盖,木盖直径比缸口直径大5厘米。 给缸口直径是0.95米的水缸做一个木盖,木盖直径比缸口直径大5厘米。 0.95米的水缸做一个木盖 木盖的面积是多少?如果在木盖的边沿钉一圈铁片,铁片长多少米? 木盖的面积是多少?如果在木盖的边沿钉一圈铁片,铁片长多少米?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平面图形的回忆 引导学生回忆搜集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回忆搜集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 板书:线段、射线、直线、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板书: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2.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 根据预习,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再全班交流。 根据预习,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征, 再全班交流。 3.分类整理 引导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画知识结构图),再全班交流沟通。 引导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画知识结构图),再全班交流沟通。 ),再全班交流沟通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弄清: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弄清:
线的分类:线段、射线、直线。 (1)线的分类:线段、射线、直线。涉及画法 线的关系:相交、平行。作垂线、平行线。 (2)线的关系:相交、平行。作垂线、平行线。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涉及角的度量和画角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4)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作高、内角和180 180度 形、不等边三角形 。作高、内角和180度
2.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2.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 大小关系与测量; 大小关系与测量;
3.相交(垂直)与平行, 3.相交(垂直)与平行,作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和在实际生 相交 活的运用; 活的运用;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特征 长方形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5)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可用知识结构图和集合图表示) 可用知识结构图和集合图表示)
三、巩固练习及作业 (一)104页课堂活动1、2、3题和110页练习二十一1、2、3题。 104页课堂活动1 页课堂活动 题和110页练习二十一1 110页练习二十一 (二)补充练习题。 补充练习题。 1.填空题。 1.填空题。 填空题 过一点可以画( 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1)过一点可以画( )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 条线段。其中( 最短。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 )条线段。其中( )最短。 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线。这些垂线的长度( (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线。这些垂线的长度( )。 2.判断题 判断题。 2.判断题。 (1)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3)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4)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5)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6 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5)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6)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8)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9)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3.选择题 选择题。 3.选择题。 人们常用三角形的( 性生产自行车大梁, 人们常用三角形的( )性生产自行车大梁,电动大门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 )性。 A.稳定性
1.学生牢固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明确概念间的区 学生牢固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别和联系。 别和联系。 继续发展空间观念,理清平面图形间的相互联系, 2.继续发展空间观念,理清平面图形间的相互联系,初步感 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3.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和画法;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和画法; 直线
一、认真阅读以下数学教材内容 1、四年级(上)—第61、62页直线、线段、射线; 四年级( 61、62页直线、线段、射线; 页直线 第64—70页中角的度量、画法、分类、特征; 64—70页中角的度量、画法、分类、特征; 页中角的度量 第94—96页中相交(垂直)与平行。 94—96页中相交(垂直)与平行。 页中相交 2、四年级(下)第59、60、61页三角形分类,特征。 四年级( 59、60、61页三角形分类,特征。 页三角形分类 3、二年级(下)第28、29页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第32页平行四边形特征。 二页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 页平行四边形特征 4、六年级(上)第17、18页圆的特征。 六年级( 17、18页圆的特征。 页圆的特征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吗? 你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吗? 2、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在一个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在一个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2、长方形、正方形与圆的周长; 长方形、正方形与圆的周长;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的面积计算。 的面积计算。
一、阅读数学教材以下内容 .三年级 三年级( 85、 86页周长的意义 页周长的意义; 89—90 90页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 1 .三年级(上)第85、第86页周长的意义;第89 90页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 的计算。 的计算。 三年级( 33页面积的意义 页面积的意义; 4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2. 三年级(下)第33页面积的意义;第4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五年级( 86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93页三角形的面积 页三角形的面积; 98、 3. 五年级(上)第86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93页三角形的面积;第98、99 页梯形的面积。 页梯形的面积。 4. 六年级(上)第25页圆的周长;第31页圆的面积。 六年级( 25页圆的周长 页圆的周长; 31页圆的面积 页圆的面积。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上面一条长2厘米,下面一条是上面的2倍,你能 下面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上面一条长2厘米,下面一条是上面的2 根据这两条线段,想象出哪些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能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 根据这两条线段,想象出哪些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积吗? 积吗? 2、把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和面积 把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 有无变化? 有无变化?
本部分内容的复习在教材的第104 116 本部分内容的复习在教材的第104—116页,涉 104 116页 个方面的内容: 及4个方面的内容:
1、图形的认识 图形的认识——— 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测量—— 测量 角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角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3、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变换 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缩放等。 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缩放等。 4、图形与位置—— 图形与位置 比例尺、方向与位置等。 比例尺、方向与位置等。
三、小组合作,自主整理周长和面积公式 小组合作,
1.提出整理内容及要求 自主整理、 2.自主整理、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梳理
四、回忆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公式间的联系 回忆公式推导过程,
促使学生形成和完善知识网络) (促使学生形成和完善知识网络) 1.回忆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回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实际上,我们在学习很多数学新知识时, 3.梳理提升 (实际上,我们在学习很多数学新知识时,都是把新 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研究的, 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思想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 转化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运用。 转化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运用。 )
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个小节进行复习, 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个小节进行复习,其 中平面图形4课时,立体图形3课时。 中平面图形4课时,立体图形3课时。 注意: 注意:
1、把让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行自主梳理与在活动 中对知识进行练习和运用结合。 中对知识进行练习和运用结合。 2、凸现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 凸现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善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善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空间观念的发展,比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 注重空间观念的发展,比如,在内容的选择上, 选取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内容;在学习方式上, 选取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内容;在学习方式上,突出学 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比较等活动。 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比较等活动。 4、注意让学生通过口头交流、动手测量与作图、用实物 注意让学生通过口头交流、动手测量与作图、 模具摆一摆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模具摆一摆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B.易变形
C.平衡性
......
1.通过整理,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常 通过整理,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 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 化的数学思想。 化的数学思想。 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 2.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 能力。 能力。 通过整理, 3.通过整理,培养高年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 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 1、周长与面积的意义; 周长与面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