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筋伤疾病的治疗
桡神经损伤的中医治疗概述
![桡神经损伤的中医治疗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1567d7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b.png)
· 综 述 ·1682020年 第29期引言:桡神经损伤(Radial nerve injury,RNI)在周围神经损伤中最为常见[1],桡神经损伤表现为桡神经所支配区域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多表现为腕下垂,拇指外展不能,前臂运动及虎口区域感觉障碍等。
桡神经损伤属中医“筋伤”或“痹证”,多由于外伤导致,或因局部卫阳不足,外邪趁虚进入人体,导致血气瘀滞进而经络闭阻诱发疾病。
治疗上,西医根据损伤程度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具体需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并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若为神经断裂或受压迫的桡神经损伤,则要及时行手术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桡神经损伤的方式已处在一个瓶颈阶段。
中医治疗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瑰宝,有大量研究证实中医在治疗桡神经损伤时疗效明显,故笔者通过总结近年中医治疗桡神经损伤的研究资料,以进一步推动中医治疗桡神经损伤在临床中的应用。
1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桡神经损伤后,局部出现气滞血瘀,不能正常地为损伤部位提供营养支持,气血失衡是本病产生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2]然而中药具有“疏通经络,和调气血”之功效,通过口服中药达到疏通经络,和调气血,进而让病变局部受气血滋养,使人气血调达,肢体活动正常。
程真真[3]等将60例桡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30例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处方:黄芪20克、桂枝10克、大枣10克、赤芍12克、生姜10克、全虫6克、蜈蚣2条、甘草5克,并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行基础治疗,另口服甲钴胺片,疗程均为6个月,于9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及73.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证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桡神经损伤具有确切功效。
何强[4]等将肱骨骨折伴有RNI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肌注甲钴胺注射液及依达拉奉针,并口服维生素B 12、B 1;观察组除以上之外,另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处方:黄芪30克、芍药15克、桂枝12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且予上肢损伤洗方外用,处方:伸筋草、丹参、海桐皮各30克,川芎20克、归尾20克、桂枝20克、羌活15克、莪术15克、三棱15克、鸡藤15克、红花15克;经3周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90%及66.7%,治疗效果得到肯定。
筋伤概论-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
![筋伤概论-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20fb47d89b6648d7c1c746e2.png)
另一方面,解剖结构异常者容易引起筋伤疾患,解剖结构正常,承受外力 的能力就强,因而也就不易造成筋伤;解剖结构异常,使肢体应力改变, 承受外力的能力也就相应减弱,因而比解剖结构正常者容易发生筋伤,例 如腰甑部有先天性的畸形和异常者就容易造成腰部扭伤。
(4)病理因素
人体组织的病变与筋伤的发生亦有密切关系,内分泌代谢功能障碍、骨关 节疾病等,均可引起筋的病变。
第八章 筋伤
第一节 筋伤概论
病因病机 分类 诊查要点 筋伤并发症 治疗 预防与调护
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 伤,统称为筋伤。相当于西医学的软组织 损伤。“筋”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广义 的筋是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 肌腱、韧带、关节囊、滑液囊、关节软骨 盘、椎间盘、腱鞘等软组织。
(1)外力伤害
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和慢性劳损,是筋伤的主要致病因 素。
1)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外来暴力直接作用部位。如棍棒打击、撞压碾轧 等暴力所引起筋的挫伤。
2)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远离于外来暴力作用的部位。如关节强力扭转所 引起筋的扭伤,可造成筋膜、肌腱、韧带的撕裂等。
3)肌肉强烈收缩:肌肉突然强烈收缩可造成筋肉的牵拉撕裂伤。如突然弹 跳、高处跳下、猛烈奔跑使腓肠肌、比目鱼肌猛力收缩,可导致跟腱撕裂 损伤,甚则断裂。
03 【诊查要点】
筋伤的主要症状是疼痛、瘀肿和功能障碍。
1.筋伤初期
肢体受到急性损伤后,受伤处由于创伤反应致使气血瘀滞,脉络不通,而 产生局部的剧烈疼痛,神经挫伤后则有麻木感或电灼样放射性剧痛;局部 脉络受损,血溢脉外,伤后迅速肿胀,出现瘀血斑,其肿胀程度与暴力的 大小和损伤的程度有关,在2〜3天内瘀聚凝结;由于疼痛和肿胀,肌肉、 肌腱、神经损伤,关节内软骨板破裂,而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伤筋病中医论述
![伤筋病中医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d96efd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c.png)
伤筋病中医论述【原创版】目录1.伤筋病的定义和症状2.中医对伤筋病的认识和分类3.中医治疗伤筋病的方法4.伤筋病的预防和护理正文伤筋病是指由于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受到外力损伤或慢性劳损所致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伤筋病属于“筋伤”范畴,可以导致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根据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伤筋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急性伤筋:由于剧烈运动或外力冲击导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损伤。
症状通常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淤血等。
2.慢性伤筋:由于长期、过度或不当的运动或劳动导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慢性损伤。
症状通常包括局部酸痛、僵硬、运动受限等。
3.寒湿伤筋:由于寒湿邪气侵入筋络导致的伤筋病。
症状通常包括局部冷痛、沉重、拘束感等。
4.气血不足伤筋:由于气血不足导致筋络失养,从而引发伤筋病。
症状通常包括局部酸痛、乏力、易疲劳等。
中医治疗伤筋病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内服或外敷。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当归、川芎、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
2.针灸和推拿: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调和气血、舒筋活络。
针灸和推拿对于慢性伤筋病的治疗尤为有效。
3.拔罐和刮痧:通过吸拔和刮拭体表皮肤,以疏通经络、排除邪气。
拔罐和刮痧对于寒湿伤筋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4.功能锻炼: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加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促进伤筋病的康复。
伤筋病的预防和护理同样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肌肉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降低受伤风险。
2.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3.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慢性劳损。
4.注意保暖,尤其是对于寒湿伤筋病,要避免邪气侵入。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营养,以助气血充盈,滋养筋络。
总之,伤筋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在防治伤筋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伤筋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伤筋病中医医案
![伤筋病中医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d85c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f.png)
伤筋病中医医案伤筋病是指由于外力撞击、拉伸或扭转等原因,导致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受伤,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类常见疾病。
在中医学中,伤筋病属于“跌打损伤”范畴,常见于运动损伤、劳动受伤、车祸摔伤等情况。
下面将以两个中医医案为例,介绍中医对伤筋病的辨证施治。
医案一:李某,男性,35岁。
因在工地上搬运重物时不慎扭伤了左腿大腿前侧的肌肉,出现剧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的症状。
经过中医师的辨证分析,属于“筋伤血瘀”类型。
治疗方案为“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采用以下方法治疗:1.中药内服:益母草、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的中药,配合熟地、当归等滋养血液,补充营养,促进伤筋组织的修复。
2.外敷疗法:将熟地、红花、透骨草等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橄榄油,煮沸后敷于伤处,每日换药2次,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3.针灸疗法:选用天麻、川芎等穴位进行针刺,以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促进局部的气血循环,加快伤筋组织的恢复。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李某的疼痛明显减轻,肿胀也有所消退,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
医案二:王某,女性,28岁。
因参加健身课程时,不慎受伤右手腕,出现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情况。
经过中医师的辨证分析,属于“筋伤气滞”类型。
治疗方案为“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采用以下方法治疗:1.中药内服:川芎、丹参、桃仁等活血化瘀的中药,配合香附、白芍等疏通经络,舒筋活络的中药,以促进局部气血通畅。
2.外敷疗法:将川芎、丹参、红花等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米醋,煮沸后涂敷于伤处,每日换药2次,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3.推拿疗法:选用推拿手法,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经络、舒筋活络,促进气血通畅,加快伤筋组织的修复。
经过几次治疗,王某的腕部肿胀明显减轻,疼痛感明显减轻,手腕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
总结起来,中医对于伤筋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疏通经络等方法,促进局部气血循环,加快伤筋组织的恢复。
中医筋伤学教材
![中医筋伤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8d019b876eeaeaad1f3309c.png)
目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二、筋的概念三、筋伤的概念四、筋伤学发展简第二节筋伤的病因病机一、筋伤的病因二、筋伤的病机第三节筋伤的分类一、古代分类方法二、现代分类方法第四节筋伤的辨证诊断一、临床表现二、辨证诊断三、筋伤的并发症第五节筋伤的治法一、筋伤的治疗原则二、筋伤的手法治疗三、固定疗法四、药物治疗五、练功疗法六、其他疗法第2章肩部筋伤第一节肩部扭挫伤第二节肩袖损伤第三节牵拉肩第四节肱二头肌腱断裂第五节冈上肌腱炎第六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第七节肩关节周围炎第八节肩峰下囊炎第3章肘部筋伤第一节肘关节扭挫伤第二节小儿桡骨头错缝第三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四节肱骨内上髁炎第五节旋前圆肌综合征第六节旋后肌综合征第七节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第八节尺骨鹰嘴滑膜囊炎第4章腕及手部筋伤第一节腕关节扭挫伤第二节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第三节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第四节腕管综合征第五节指伸、指屈肌腱断裂第六节腱鞘囊肿第七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第八节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第5章髋及大腿部筋伤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第二节股内收肌群损伤第三节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第四节弹响髋第五节股骨大转子滑膜囊炎第6章膝关节及小腿部筋伤第一节膝关节胫、腓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膝交叉韧带损伤第三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第四节髌腱断裂第五节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第六节腓肠肌损伤第七节髌前、髌下滑膜囊炎第八节髌骨软化症第九节髌下脂肪垫肥厚第十节腘窝囊肿第十一节伸膝装置粘连第7章踝及足部筋伤第一节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一、外侧副韧带损伤二、内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跗跖关节扭伤第三节跟腱断裂第四节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第五节跟腱炎与跟腱滑囊炎第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七节跟痛症一、痹证性跟痛症二、足底腱膜炎三、跟骨下脂肪垫炎四、肾虚性跟病症五、跟骨骨刺第八节跖痛症第九节〓外翻与〓囊炎第8章颌颈部筋伤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第二节颈部急性扭挫伤第四节落枕第五节颈椎病第六节肌性斜颈第9章胸背部筋伤第一节胸壁扭挫伤第二节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第三节项背筋膜炎第四节胸廓出口综合征第10章腰骶部筋伤第一节急性腰扭伤一、急性腰肌筋膜扭挫伤二、急性腰部韧带损伤三、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扭伤第二节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节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五节腰椎椎管狭窄症第六节骶髂关节损伤第七节腰椎退行性滑脱第八节腰臀部筋膜炎第九节臀肌挛缩症第十节梨状肌综合征第十一节坐骨结节滑膜囊炎第十二节骶尾部挫伤一、尾骨挫伤二、尾骨疼痛第11章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二、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三、损伤原因及分类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第四节上肢神经损伤一、臂丛神经损伤二、桡神经损伤三、正中神经损伤四、尺神经损伤第五节下肢神经损伤一、坐骨神经损伤二、胫神经损伤三、腓总神经损伤第12章四肢血管损伤第一节四肢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第二节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第三节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附方索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人体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筋伤的病因病理及分类
![筋伤的病因病理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6d3be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8.png)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5
CONTENTS
• 筋伤的病因 • 筋伤的病理 • 筋伤的分类 • 筋伤的诊断 • 筋伤的治疗 • 筋伤的预防
01
筋伤的病因
直接暴力
直接暴力是指外力直接作用于机体某 部位,导致该部位及其周围的筋组织 受到损伤。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撞击 、打击、挤压等外力因素引起的。
详细描述
闭合性损伤时,外表无明显伤口,但内部组织可能发生出血、水肿和炎症反应。 常见的闭合性损伤包括肌肉拉伤、韧带扭伤等,治疗时需休息、冷敷、压迫包扎 等措施,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复合性损伤
总结词
复合性损伤是指同时存在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的损伤类型。
详细描述
复合性损伤通常由车祸、跌落等高能量外伤引起,伤口深浅不一,组织损伤广泛。复合性损伤需要及 时处理开放性伤口,同时关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如骨折、脏器损伤等,治疗较为复杂和困难。
一旦发生筋伤,应及时就医,进行准确的 诊断和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 、按时复诊,同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以促进康复。在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 动和重复损伤,以免加重伤情。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2
筋伤的病理
开放性损伤
总结词
开放性损伤是指皮肤、粘膜等软组织破裂形成的伤口,可伴有深部组织的损伤 。
详细描述
开放性损伤通常由锐器、火器或撕裂伤等外力造成,伤口边缘不整齐,常伴有 出血、疼痛等症状。开放性损伤需要及时清创、止血和缝合,以减少感染和促 进愈合。
闭合性损伤
总结词
闭合性损伤是指皮肤、粘膜等软组织未破裂的损伤,常见于挫伤、扭伤等。
按伤情轻重分类
轻度筋伤
伤后仅出现局部疼痛、肿 胀、活动轻度受限等症状 ,未出现明显的组织断裂
中医伤科—腰部筋伤
![中医伤科—腰部筋伤](https://img.taocdn.com/s3/m/42c7afb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b.png)
中医伤科—腰部筋伤腰部筋伤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伤科疾病,主要指在日常生活或运动过程中造成腰部肌肉、韧带和其他软组织受损引起的不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有关腰部筋伤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1. 定义腰部筋伤是指由于剧烈扭转或拉力作用导致脊柱周围肌群发生撕裂性损害而产生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2. 原因2.1 错误姿势:长时间保持错误坐姿或站立姿势会增加对背部支撑结构施加压力。
2.2 运动损伤断裂:突然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如重量提升和频率增加等都可能导致断裂。
3. 症状与诊断3.1 钝挫型:- 局限性胀感;- 深层数目明显触电样横纹收缩;- 可出现局限范围内淡黄色皮下血液渲泄(多为浸润性)。
3.2 慢性劳损型:- 背部僵硬;- 疼痛加重,伴有活动受限。
4. 治疗方法4.1 中医药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缓解腰背肌群的紧张和骨关节的不适。
- 推拿按摩:利用手法技术对局部进行揉、推、拉等操作以改善血液循环和舒缓筋肉压力。
4.2 康复训练:包括渐进式强化锻炼、牵引及功能恢复运动等方式,旨在增强脊柱周围支撑结构稳定性并提高其耐受能力。
5. 注意事项在康复期间应避免以下行为或情况:a) 提重物;b)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导致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c) 坚持错误坐姿或站立姿势;6.附件本文档无附件内容。
7.法律名词及注释- 错误坐/站委: 不正确的身体位置造成额外负载或不适。
- 针灸: 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身体的功能和平衡。
中医骨伤科学-筋伤(12页)
![中医骨伤科学-筋伤(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2d6bc0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7.png)
第八页,共12页。
词语:慢性
拼音:màn xìng
解释:犹耐心,能忍耐的性情。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我怎么有的这般慢性。我道莫説三年,便三日也等不到。”办事缓慢的性
筋伤 情。《水浒传》第五八回:“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王西彦《风雪》三:“十个胖子有九个是慢性糊涂虫。”
■
病因(bìngyīn)病急机性损伤:
刚在北京的医院里检查过,我听护士说癌症的诊断给排除了,还暗中盼他早日恢复健康。”
筋伤
筋断—全部(quánbù)或部分断裂
■ 病因病机 ■ 分类
暴力(bà olì)
筋不断—是指伤后瘀血肿痛,
■ 诊断要点(yàodiǎn)病程
甚至失去原来的位置。即所谓的
■ 并发症 ■ 辩证论治
程度与 筋走、筋歪、筋翻、筋转等 病理
① 外伤史
■ 分类 ■ 诊断要点
② 疼痛、肿胀(zhǒngzhàng)、功能障碍; ③ 体征:压痛点(往往是病患处)、
■ 并发症
活动功能及特殊检查法;
■ 辩证论治
④ X线检查。
慢性损伤:
缺乏典型的受伤演变过程。
特点:疾病为慢性逐渐演变。
第九页,共12页。
词语:出现
拼音:chūxiàn 解释:显露出来;呈现。唐慧能《坛经·付嘱品》:“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
筋伤 《柳暗花明》八六:“他们用暴力,咱们也要用暴力。”洪深《青龙潭》第四幕:“你不怕他们用暴力来对付我么?”指强悍的力量。艾青
《大西洋》诗:“于是,我看见了,一个真实的大西洋--汹涌着野性的波涛,扩展着暴力的大西洋。;”特指为本阶级的利益而对敌对 阶级使用的强制力量。柯灵《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资本论》里不是有一句名言吗:‘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 产婆。’”
中医筋伤学期末复习重点
![中医筋伤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6ba0a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d.png)
名词解释1、筋伤:俗称“伤筋”,就是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得筋得损伤。
2、椎间孔挤压实验:患者端坐凳上,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医者两手交叉压患者头部,向健侧或患侧侧屈颈椎,患者若感到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3、牵引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托于患者颏部,另一手扶住枕部,然后慢慢抬升患者头部,牵引颈椎,如抬升或牵引就是疼痛缓解或减轻则为阳性。
笨试验用于检查病史陈述中有颈神经跟症状与表现出颈神经跟病变体征得患者,也可用于检查放射到肩关节前部或后部得神经根体征。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端坐,医者一手握患者病侧手腕,另一手按住患者头部,两手反方向推拉。
若患者感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5、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内收内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放在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屈曲髋关节.正常人可抬高70-90度,如小于以上角度即出现由上而下得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一般要左右对比,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为阳性。
6、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足背屈试验,体位同直腿抬高试验。
当患者抬高下肢发生疼痛后,略放低患者下肢使其不感疼痛。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突然使其背屈.若患者突感疼痛加剧或引起患肢得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可为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180度,检查者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后伸位;或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膝关节、髋关节轻度屈曲,腰背部保持挺直但不要过伸,颈部轻微屈曲,检查者握住患肢伸直膝关节同时后伸髋关节15度,然后屈曲膝关节。
如出现疼痛沿大腿前方向下放射即为阳性,提示腰3、腰4神经根可能受到刺激,可能为腰2、3与腰3、4椎间盘突出所致,也可能就是股神经收到牵拉所致。
而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此试验阴性.7、抽屉试验:又称推拉试验。
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屈曲.医者两手握住患侧膝部下方,向前后推拉。
颈部筋伤
![颈部筋伤](https://img.taocdn.com/s3/m/de676073af1ffc4ffe47ac72.png)
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1、颈椎病多见于外感风寒湿邪伤及经络,或长期 劳损,肝肾亏虚,或痰瘀交阻,外伤气滞血瘀等 原因引起。 2、分属“痹症”、“眩晕”、“痿证”等范畴。 3、分为风寒湿痹、经络受阻、肝肾不足、气血虚 弱、痰湿困阻及外伤等型。 中医不仅仅将颈椎病着眼于颈肩背臂等局部 , 而且将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与筋骨、肌肉、 关节功能有机结合,注重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的作用,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 等进
锥体束的神经纤维在脊髓内的排列从外层到内层,依次 是下肢、腰部、胸部和上肢,负责上肢活动的神经纤维 在脊髓中央处,即深层,而负责下肢运动的神经纤维在 脊髓外周。 产生机制是由于致压物对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的直接压 迫或局部血供减少所致。临床上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 发紧(如缚绑腿)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足踏棉 花、抬步打漂、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 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反射亢进、踝 阵挛、髌阵挛,病理征及肌肉萎缩等典型的锥体束症状, 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大多减退或消失,手部持物易坠落( 表示锥体束深部已受累),最后呈现为痉挛性瘫痪。
颈椎病
颈椎病病理(1)
颈 椎 退 行 性 改 变
颈椎间盘弹性减退、 变薄,向后突出
椎管、神经管狭窄, 椎间孔变窄,神经 受压
关节突增生 椎间孔周围增生
颈椎病
颈椎病病理(2)
颈 椎 退 行 性 改 变
后纵韧带肥厚
椎管狭窄 脊髓受压
黄纵韧带肥厚
颈椎病
颈椎病病理(3)
颈 椎 退 行 性 改 变
勾椎关节增生、椎 动脉孔增生,致椎 动脉扭曲变形而引 起供血不足
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
征。主要表现为颈肩臂疼痛麻木、眩晕、步态不稳 等。
中医筋伤学期末考试
![中医筋伤学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75ef833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c.png)
一、A型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造成慢性伤筋最常见的原因是(C)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C.持续劳损D.肌肉强烈收缩E.挫压2、头颈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的颈椎病类型是(D ).A.颈型B.神经根型C.脊髓型D.椎动脉型E.交感神经型3、冈上肌腱断裂时,上臂哪种活动功能受限?(A )A.外展B.内收C.外旋D.内旋E.前屈4、肘关节扭挫伤引起的肘部血肿极易出现的并发症是(B )。
A.创伤性关节炎B.骨化性肌炎C.肱骨头坏死D.关节内游离体E.网球肘5、指屈肌腱腱鞘炎好发的手指是( A)。
A.拇指B.示指C.中指D.环指E.小指6、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多见于(A).A.10岁以下B.10岁以上C.50岁以上D.青年人E.50以下7、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可出现(B )。
A.抽屉试验阳性B.侧方挤压试验阳性C.“4”字试验阳性D.回旋挤压试验阳性E.研磨试验阳性8、有“筋之府”之称的关节是(D )。
A.肩关节B.肘关节C.髋关节D.膝关节E.踝关节9、踝关节扭挫伤多见的类型是(A )。
A.内翻扭伤B.外翻扭伤 C. 背伸扭伤D.纵向挤压伤E.跖屈扭伤10、梨状肌综合征,受到梨状肌压迫和刺激的神经为(A )。
A.坐骨神经B.股神经C.腓总神经D.臀上皮神经E.胫前神经二、B型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1)关节内游离体多发于(C )(2)损伤性骨化多发于(B )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腕关节E.踝关节2、下列描述的是何种颈椎病类型:(1)晚期可出现下肢或四肢瘫痪的是(B )。
(2)比较多见的颈椎病类型是(C )。
A.椎动脉型B.脊髓型C.神经根型D.食管压迫型E.交感神经型3、(1)肩关节周围炎好发于( D)。
(2)肱骨外科颈骨折好发于(E )。
中医学辩证治疗骨伤疾病
![中医学辩证治疗骨伤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2a3d964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0.png)
中医学辩证治疗骨伤疾病在中医学中,人体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在进行生命活动的时候就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反应,使脏腑功能运动的物质基础有津液和气血。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骨科疾病,而中医治疗骨病的有效性也是根据历代医家临床实践而确定的,目前中医治疗骨病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其中有不少方法都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先进水平。
一、骨病的常见分类骨病又叫“骨病学”,与“骨伤学”和“筋伤学”并称三大骨科病学。
(一)风湿性关节炎该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或急性结缔组织炎症,反复发作之后会对心脏产生影响,并且以肌肉和关节出现游走性的酸楚疼痛为主要特征,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多数发病患者以关节疼痛和急性发热起病。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疾病是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的免疫系统疾病。
因为滑膜炎反复并且伴随持久性发作,会导致关节中的骨质和软骨破坏,导致关节出现功能性障碍,甚至是残废现象。
因本病会影响全身器官,所以本病又叫做类风湿病。
(三)退行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又叫肥大性关节炎,指的是因为人体老化而逐渐出现关节痛、腿痛和腰痛的症状。
因为该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所以也叫老年性关节炎。
身体自然退化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
一般在中老年之后,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出现退行性的变化,关节组织和骨也不例外,该疾病尤其多发于多活动关节和承重关节。
在生活中如果因为过度使用某些关节会更促进关节发生退化性关节炎。
除此之外,长期不科学地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会引起退行性关节炎,甚至会加快该疾病的发展。
(四)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也属于风湿病的范畴,该疾病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其中一种。
目前在临床上,导致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病变部位是脊柱,特别是会累及骶髂关节,从而引起脊柱的纤维化和强直,会造成不同的肺、眼、骨骼、肌肉的病变。
同时该疾病也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
(五)颈椎病颈椎病又叫颈椎综合征,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颈神经根综合征以及颈椎骨关节炎的综合统称,也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疾病为基础的病症。
常见筋伤疾病的治疗
![常见筋伤疾病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3fcae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a.png)
踝部扭伤的治疗
踝部扭伤的治疗
三、固定方法 理筋手法之后,可将踝关节固定于损伤韧带的松弛位置。外翻损伤固定
于内翻位,内翻损伤固定于外翻位,一般可固定2法
五、其他治疗
外固定之后,应尽早练习跖趾关节屈伸 活动,进而可做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肿 胀消退后,可进行踝关节内翻、外翻的功能 活动,以防止韧带粘连,增强韧带力量。
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减轻张力较大肿块的疼痛,达到消肿止痛之功效。 损伤3-4天后或伤后日久关节活动不利者,可局部热敷并应用海桐皮汤等
活血化瘀药物熏洗患膝。
踝部扭伤的治疗
二、手法治疗
损伤严重,肿胀较甚者,不宜作重手法,可局部施以摩法、擦法等帮助 踝部消肿。
对单纯的踝部扭伤或部分撕裂者,可使用理筋手法。患者平卧,术者一 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尖部,缓缓作踝关节背屈、跖屈及内翻、外翻动作, 然后两掌心对握内外踝,轻轻用力按压,理顺筋络,有消肿止痛作用。再在 商丘、解溪、丘墟、昆仑、太溪、足三里等穴按摩,以通经络之气。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邻两个椎体之间有椎间盘连 接,构成脊椎骨的负重关节。椎间 盘由纤维环、髓核、软骨病所组成, 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 髓核是一种含水分较多的胶状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 压、牵拉和扭转等外力,使椎间盘 逐渐发生退化,髓核含水量逐渐减 少,进而失去弹性,椎间隙变窄, 周围韧带松弛。在外力作用下,发 生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侧或外侧 突出。
外因 1.外力伤害 2.劳损伤害 3.风寒湿邪侵袭
内因
1.年龄 2.体质 3.解剖结构 4.职业工种
筋伤的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1.筋伤轻微或者慢性筋伤患者可无全身症状。
郭剑华治疗筋伤疾病学术经验
![郭剑华治疗筋伤疾病学术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2c74bd1ccc7931b765ce151f.png)
・ 老 中医经 验 ・
郭剑华治疗筋伤疾病学术经验
刘渝松
(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筋伤病区,重庆 4 0 0 0 1 O ) [ 中图分类号]R 2 4 9 . 7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4 - 2 8 1 4 ( 2 0 1 4 ) 0 4 - 0 3 3 3 - 0 2
郭 剑华 主任 中 医师擅 长用 中医综 合疗法治疗 颈 、 肩 、腰 、腿痛等筋伤疾病 ,现将其治疗筋伤疾病经验简 介 如下 。 1 融 汇古 今 。 以 “ 和 ”为 法 郭师融汇古今 ,触类旁通 ,其学术思想源于 《 黄帝 内经 》的 “ 和为圣度”之说 ,体现 “ 和”的学术思想和 精髓 ,提倡治病当 “ 以和为圣度”。郭师遵循 《 黄帝 内 经》 “ 和”的思想精髓 ,认为 “ 和”既是治疗疾病的原 则 与方法 ,又是 中医治疗疾病的最终 目的,应把辨证论 治建立在 “ 和”的基础上 ,强调治病过程中须认清生理与 病理根结所在 ,抓住主要矛盾,采用 “ 和”的方法去解决 矛盾 ,以达到人体 自身的平衡。他在其姑婆郭贞卿药内与 药外功夫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和影响下 ,提出了 “ 筋伤 顽疾、病证结合、法当综合 、防治并重”的原则。 2 综 合 疗法 。突出特 色 2 . 1 筋伤 顽疾 ,法推 综合 郭师 主张突 出中医综 合治疗 特色 ,即在 中医辨证 论治思想 的指导下 ,将针灸 、推拿 、火罐 、中药 内服外 敷 、中药熏洗 、功能锻炼 、心理疗法等治法优化组合 , 使各种治法协同配合 ,疗效互补。郭师认为筋伤疾病 的 治疗 ,单一 的疗法不能满足 临床的需要 。郭师制定 出系 统化 、具体化 、步骤化 、规范化的中医综合治疗筋伤疾 病优化方 案及 临床路 径 ,其 中颈 椎病 、腰椎 间盘突 出 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已成为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 专病 ) 建设项 目。提出的 “ 中 医综合治疗筋伤疾病”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 观和辨证论治原则 ,探索 出治疗筋伤疾病符合中医规律 的临床研究方法与评 价体系 ,充分调动了中医药物治疗 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 的优势 ,显著提高了中医对筋伤疾 病 的诊疗水平和临床疗效。 2 . 2 针灸并用 ,传承创新 郭师尤其 注重针刺 与灸疗 的配合应用 ,认 为针灸 并用可充分发挥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 ,在刺激穴位 、 调激经气 的同时 ,还可使艾灸之热力透达病变深部 ,达 到温经通络 、祛寒止痛的 目的。郭师针灸选穴 ,注意将 夹脊取穴 、循经取穴 、痛点取穴 、辨证取穴配合 ,取穴 精炼。在进针 、行针 、出针 、补泻手法等方 面有颇 多创 见 ,如快速捻转进针法 ,具有进针轻巧 、快速无痛 、得 气快 、气 感强 、见效 快等优点 。郭师认为对许 多用针 刺 、汤药 、散剂 均不能取效 的痼 疾 ,用灸疗 能收到奇 效 ,因此十分重视灸疗在 临床治疗 中的作用 。他通过长 期临床观察和总结 ,自主创新 ,发明了便于灸疗的 “ 多 功能灸具”和 “ 神农塔灸”灸具 ,并获得 国家专利 。 郭师还在 临床 中灵活运用灸法 ,充分发挥针与灸 的 协同治疗作用 ,做到疗效互补。对于筋伤疾病喜用温针 灸治疗 ,对治疗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 出症、膝关节骨性
林应强教授辨治筋伤病的特色正骨手法介绍
![林应强教授辨治筋伤病的特色正骨手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2231551ad02de80d4d8406e.png)
2008年总第40卷第2期林应强教授为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证近四十载,学验宏富,长期从事筋伤疾病的诊疗,擅长正骨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且手法独特。
现介绍其辨治筋伤病的特色正骨手法,以飨同道。
1筋病治筋,治病求本林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认为,经筋理论对手法治疗筋伤疾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经筋受损或经筋失养,则产生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疼痛或运动功能障碍等。
依据经筋理论,脊柱相关性疾病均可与经筋相关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与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病变有关。
如《灵枢·经筋》云:“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脊反折,项筋急。
”因此足太阳、足少阳经筋经气不利,血运不畅,气血凝滞,可产生腰腿痛的症状[1]。
常见筋伤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踝关节损伤等,均可依据经筋理论进行诊治,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内经》指出:“病在筋,调之筋。
”筋病在筋,一般属于经筋局部受损伤之后出现的相应症状,在治疗上可以治之以筋;若筋伤在它病,如由颈椎病、腰椎病等累及相关经筋而引起四肢的筋伤,这些引起四肢筋伤症状之颈椎病、腰椎病等即是病之“本”,通过对其治疗,可取良效。
林教授强调“治筋求本,抓住原发病是其诊治关键”。
2爆发力手法的运用特点《医宗金鉴》曰:“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之多效。
”林教授手法的特点是爆发力。
爆发力的特点是“瞬间”即出,速度骤增,具有极大的动量,常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疾苦得以缓解。
《医宗金鉴》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力的使用应考虑方向、力度和部位,如林氏定位旋转扳法治疗颈椎病手法方向常常是朝对侧呈圆形、椭圆弧形、抛物线方向运作;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方向常常是双手下压及扳动为主,使患者脊柱极度旋转等。
第三节 筋伤的病因病机和分类
![第三节 筋伤的病因病机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d138bc2551810a6f5248643.png)
筋萎:筋伤后软弱无力。
筋柔:筋伤后关节松弛无力。
按损伤性质
急性损伤
损伤过程中外力作用的性质
慢性损伤
按受伤方式
扭伤、挫伤、碾压伤、切割伤等。
按受伤时间长短分类
新鲜性筋伤 陈旧性筋伤
按筋伤的病理可分作5种
筋伤血瘀 指软组织受损后,局部血离经隧,小血管撕裂,浆液港出,形成反应性肿胀,
痛的概念。
3、解剖结构 一是解剖结构的正常与否对筋伤的影响。正常,承受外力的能力 强;反之则弱。如移行椎,或先天性椎弓根断裂可致滑脱。 二是解剖结构本身的强弱对筋伤的影响。强的几率小,弱的几率大。如髋关节筋 伤较少见,而肩关节较多见。 4、职业工种 不同的职业工种可出现不同的筋伤病,如搬运工多发腰椎病,办公 室人员及司机多发颈椎病。(写病历问病史时一定要详加询问,加以总结)
主讲人:宋永伟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 颈肩腰腿痛诊疗中心
筋伤致病,多因所致。
总体不外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一)外力伤害 指急骤的外界暴力所致的损伤,如跌仆、坠落、撞击、闪挫、扭悷、压轧等。根据外伤 的性质可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慢性劳损等四种。
直接暴力 外力直接作用于人体部位所致的筋伤,多为钝性挫伤。如棍棒打击、撞击碾
现病证。局部与整体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研究筋伤病时,既
要重视局部的病理变化,又要重视全身可能出现的病理反应,这 样,才能全面认识筋伤的病理机制及发生变化规律,从而正确的
指导临床诊断、治疗,评估预后。归纳起来主要有气血病机、筋
骨关节病机、津液病机、脏腑病机、经络病机、津液病机等。
中医筋伤题库
![中医筋伤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60ee8f9af1ffc4ffe47accc.png)
筋伤第一节筋伤概论一、选择题(一)A型题1.造成慢性伤筋最常见的原因是(C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持续劳损 D.肌肉强烈收缩 E.挫压2.伤筋初期的治疗原则是( B )A.活血和营,舒筋活络 B.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C.温经止痛,滑利关节D.温经散寒,祛风止痛 E.补益肝肾,宣痹通络3.什么朝代中医伤科将伤筋病变分作“筋强、筋歪、筋柔、筋正、筋断、筋折、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 ( E )A.唐代 B. 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4.以下哪一病变不属于筋位异常( D )A.筋歪 B.错缝 C.筋走 D.筋正 E.筋翻5.以下哪一病变不是伤筋的常见并发症( B )A.神经损伤B.缺血性肌挛缩 C.骨性关节炎 D.损伤性骨化 E.关节内游离体6.哪本古籍中曾述及按摩法和推拿法是治疗伤筋的主要手法(E )A.《肘后救卒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备急千金要方》 D.《正体类要》 E.《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7.伤筋初期及中期,外用药物宜消瘀退肿、理气止痛,常用药膏有( C )A.四黄散 B.清营退肿膏 C.三色敷药 D.宝珍膏 E.万应膏(二)B型题1.A.筋断 B.筋柔 C.筋寒 D.筋翻 E.筋强(1)无筋膜、肌肉、韧带断裂的络脉受伤所致瘀血凝滞的伤筋,古医籍所裁称为( E )(2)损伤后肌腱、韧带位置有所改变的伤筋,古医籍所载称为(D )2.A.扭伤 B.挫伤 C.碾伤 D.筋撕裂 E.筋断裂(1)间接暴力使肢体和关节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外力远离损伤部位,发病却在关节周围的是指( A )(2)直接暴力打击或跌仆撞击、重物挤压等作用于人体,引起该处皮下、筋膜、肌肉、肌腱等组织损伤的是指( B )3.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腕关节 E.踝关节(1)关节内游离体多发于(C )(2)损伤性骨化多发于( B )4. A.桃红四物汤 B.和营止痛汤 C.小活络丸 D.大活络丸E.麻桂温经汤(1)筋伤初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 A )(2)筋伤中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 B )(三)D型题1.急性伤筋常须和何病区别(BC )A.骨痨 B.风湿肿痛 C.湿热流注 D. 骨肿瘤 E.退行性疾病2.《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中曾述及( AB )A.按摩法 B.推拿法 C.拔伸牵引 D.旋转斜扳 E.屈曲按压3.急性伤筋的后期及慢性伤筋,因筋络不和,疼痛乏力,治宜何法为主(AC )A. 养血和络 B.活血化瘀 C.温经止痛 D.祛风散寒 E.消肿止痛4.风寒砂适用于治疗( BC)A.急性筋伤 B.陈伤隐痛 C.风湿痹痛 D.关节红肿 E.局部热痛5.扭伤的好发部位是( AC )A.关节部位 B.骨干周围组织C.关节周围组织 D.胸壁部 E.腹壁组织(四)X型题1.筋的范围包括( ACDE )A.关节囊 B.关节 C.关节软骨 D.肌腱 E.筋膜2.属于急性伤筋中期临床表现的是( BCE )A.疼痛剧烈 B.疼痛渐减 C.瘀斑青紫 D.瘀斑红紫 E.局部肿胀渐消3.伤筋常见的并发症有(ABCDE )A.血管损伤 B.神经损伤 C.撕脱性骨折 D.坠积性肺炎 E.骨性关节炎4.属于筋的范畴的组织有(ABCDE )A.肌腱 B.肌肉 C.关节囊 D.关节软骨 E.韧带5.筋伤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ABC )A.疼痛 B.瘀肿 C.功能障碍 D.畸形 E.异常活动6.伤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ABCDE )A.撕脱性骨折 B.损伤性骨折 C.骨性关节炎 D.关节内游离体 E.关节僵硬7.不宜施行理筋手法的是( ABCDE )A.骨恶性肿瘤 B.妊娠期 C.骨髓炎 D.骨结核 E.肌腱断裂8.依据损伤的程度不同,可将筋伤分为( CDE )A.扭伤 B.挫伤 C.筋位异常 D.筋撕裂 E.筋断裂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1.1.伤筋的外因,根据外力的性质,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持续劳损)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斜扳法:施术时,患者侧卧,上面腿屈曲,下面腿伸直。医者用一手扶住其肩 前部,另一手扶住臀部,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推动,使其腰椎扭转。
休息与固定
急性期应完全卧床休息,卧床可减轻体重对椎 间盘的压力,减少因负重而增加的损伤,使突 出的椎间盘和附近软组织的炎症反应消退。一 般经严格的卧床休息后3周后症状可基本缓解。 待症状基本消失后,可带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 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它是腰 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 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 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 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 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 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邻两个椎体之间有椎间盘连 接,构成脊椎骨的负重关节。椎间 盘由纤维环、髓核、软骨病所组成, 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 髓核是一种含水分较多的胶状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 压、牵拉和扭转等外力,使椎间盘 逐渐发生退化,髓核含水量逐渐减 少,进而失去弹性,椎间隙变窄, 周围韧带松弛。在外力作用下,发 生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侧或外侧 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 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 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男 多于女,发病部位以腰4~5之 间为最多,腰5骶1之间次之, 腰3~4较少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局限于腰骶部附近, 在腰4~5、腰5骶1、或腰3~4棘突间有局限性深压痛,并向患侧下肢放射 2.坐骨神经痛常为单侧,沿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消退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 3.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均可使神经根更加紧张而加重症状,步行、弯腰、 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屈髋、屈膝卧床休息时疼痛减 轻。 4.疼痛多数为间歇性,少数为持续性,疼痛经休息,特别是卧床后可明显减轻, 但容易在轻微损伤后复发。
常见的临床筋伤
一、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二、踝部损伤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膝关节侧副韧带 损伤
内外侧副韧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膝 内翻及膝外翻。 相较于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更 加薄弱,所以内侧损伤较为常见。
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症状
一、内侧副韧带损伤
内侧损伤后,膝关节成半屈曲位135°左右, 主动、被动都不能伸直或屈曲,局部压痛, 皮下瘀血,继而出现广泛性的膝及膝下部位 的瘀斑,压痛明显,压痛点在股骨内上髁。
练功疗法
针灸治疗
局部取穴为主,每日1次,10次为1 疗程
对于感受风寒而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局部用艾条艾灸以祛除寒气
理疗
1
电脑中频药透治疗
2
腰椎牵引治疗
3
直线红外偏光治疗
封闭及手术治疗
1.封闭治疗:适用于腰痛部位较为局限患者,选 用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在痛点局部进行封闭治 疗。 2.手术治疗: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 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经严格的非手术治疗 无效,或有马尾神经受压者,可考虑行髓核摘 除术。
二、踝部扭伤
踝关节扭伤十分常见,可发生于任 何年龄,但以青壮年较多,临床上 一般分为内翻扭伤和外翻扭伤两大 类,前者多见。
踝关节周围主要韧带
内翻扭伤更为常见
X线检查
X线正位片:拍摄踝关节正侧位片,可以帮助排 除内外踝撕脱性骨折。
踝部扭伤的治疗
一、局部外用 对于新发的损伤(1-2天),可在伤侧局部,冰袋冷敷促使局部血管收缩, 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减轻张力较大肿块的疼痛,达到消肿止痛之功效。 损伤3-4天后或伤后日久关节活动不利者,可局部热敷并应用海桐皮汤等 活血化瘀药物熏洗患膝。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检查的主要体征
1.腰部畸形:发病时,腰 部僵硬,可有功能性脊柱侧 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弱,患 者是为了防止神经根的刺激, 而用改变体位来放松神经根。 2.压痛点:压痛点的位置有定 位意义。若在某腰椎间隙棘 突旁有深在压痛,并引起或 加剧下肢放射痛,即证明该 椎间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部 位。
二、外侧副韧带损伤
外侧损伤后,压痛点在腓骨小头或股骨外上 髁。
X线检查
X线正位片:可发现韧带损伤出关节间隙增宽, 若有骨折撕脱者可在膝关节内见有骨碎片。
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
一、局部外用 对于新发的损伤(1-2天),可在伤侧局部,冰袋冷敷促使局部血管收缩, 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减轻张力较大肿块的疼痛,达到消肿止痛之功效。 损伤3-4天后或伤后日久关节活动不利者,可局部热敷并应用海桐皮汤等 活血化瘀药物熏洗患膝。 二、手法治疗 侧副韧带部分撕裂者,初诊时应屈伸一次膝关节,以恢复轻微的错位, 并可以梳理筋膜,但手法不可多做,以免加重损伤。 具体操作:以内侧为例,患者仰卧,伤肢伸直并外旋,先点按血海、阴 陵泉、三阴交等穴位,然后在损伤局部及上下施以揉、摩、擦等法。新鲜损 伤肿痛明显者手法宜轻,日后随着肿胀的消退,手法可逐渐加重。
筋伤的病因
外因 1.外力伤害 2.劳损伤害 3.风寒湿邪侵袭
内因 1.年龄 2.体质 3.解剖结构 4.职业工种
筋伤的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1.筋伤轻微或者慢性筋伤患者可无全身症状。
二、局部症状
1.疼痛压痛:受到外来暴力、强力扭转或者 牵拉压迫等原因,致使筋脉受损、气血凝滞 或瘀血停留、经络阻塞不同所致。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手法治疗 80%腰椎间盘 突出症患者经 手法治疗可达 到满意效果
休息与固定 急性期完全卧 床休息
练功疗法 增强腰背肌肉 力量
针灸治疗 肾腧、环跳、 委中等穴位
理疗 牵引、电脑中 频、直线偏光
封闭及手术治疗 经严格的保守治 疗无效,严重影 响生活质量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的目的是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得以还纳,松解神经根的粘连, 消瘀退肿,缓解腰臀腿肌肉痉挛,常用的手法有: 1.揉摩法:患者俯卧,术者立其身旁,以双手拇指和手掌自肩部起循脊椎两旁 足太阳膀胱经路线自上而下,揉摩脊筋,过承扶穴后改用揉捏,下至殷门、 委中而过承山穴,重复3次。 2.按压法:术者双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手掌自第1胸椎开始,沿 着督脉向下按压至腰骶部,左手在按压时可稍向足部用力,反复3次。 3.滚法:术者在腰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施行滚法,直至下至承山穴一 下,反复3次,重点在腰部可反复多次。
侧副韧带损伤后的练功疗法
坐姿屈伸腿
损伤轻者在第2、3天后鼓励 患者作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 以防止肌肉萎缩和软组织黏 连。 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对于消 除关节积液有好处。后期或 者手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 未完全恢复者,可作膝关节 屈伸运动及肌力锻炼,如蹬 车等,游泳等。 增加鞋跟内外侧楔形高度, 以限制膝关节内翻或外翻。
2.瘀血肿胀:伤后血管破裂形成血肿,一般 2~3天瘀血凝结,肿胀局部呈现瘀血斑,3~5 天瘀斑转为青紫,2周后逐渐消退。 3.功能障碍:大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 障碍,有无超过正常运动范围的多余性活动, 对于鉴别筋有无撕裂或者断裂有很大的意义。 4.畸形:与骨折畸形有明显区别,如肌肉韧 带撕裂,可出现收缩性隆凸,断裂缺损处凹 陷畸形 5.肌肉萎缩:常见于慢性筋伤,疼痛及包扎 固定使肢体活动减少,而出现萎缩。
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双下肢伸直仰卧,检查者一手扶 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另一手 握住踝部并徐徐将之抬高,直至患者 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记录下此时下 肢与床面的角度,即为直腿抬高角度。 正常人一般可达70度左右,且无放射 痛。若抬高不足70度,且伴有下肢后 侧的放射痛,则为阳性。
X线检查
X线正侧位片:有时正位片可显示腰椎侧凸,侧 位片可见腰椎生理前凸减弱或消失,病变的椎 间隙可能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重 要性在于排除其他腰椎病变,如:结核、肿瘤、 骨折、腰骶先天畸形等。
踝部扭伤的治疗
踝部扭伤的治疗
三、固定方法 理筋手法之后,可将踝关节固定于损伤韧带的松弛位置。外翻损伤固定 于内翻位,内翻损伤固定于外翻位,一般可固定2~3周。
踝部扭伤的治疗
四、练功疗法 五、其他治疗
外固定之后,应尽早练习跖趾关节屈伸 活动,进而可做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肿 胀消退后,可进行踝关节内翻、外翻的功能 活动,以防止韧带粘连,增强韧带力量。 陈旧性损伤外侧韧带,致使踝关节不稳 者,可以坚持腓骨肌锻炼,垫高鞋底的外侧 缘。
踝部扭伤的治疗
二、手法治疗 损伤严重,肿胀较甚者,不宜作重手法,可局部施以摩法、擦法等帮助 踝部消肿。 对单纯的踝部扭伤或部分撕裂者,可使用理筋手法。患者平卧,术者一 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尖部,缓缓作踝关节背屈、跖屈及内翻、外翻动作, 然后两掌心对握内外踝,轻轻用力按压,理顺筋络,有消肿止痛作用。再在 商丘、解溪、丘墟、昆仑、太溪、足三里等穴按摩,以通经络之气。 恢复期或者陈旧性踝关节扭伤者额,手法宜重,可施以牵引摇摆,摇晃 屈伸等法。
踝部损伤的中后期,关节扔疼痛,压痛 较局限者,选用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在痛点 局部进行封闭治疗。
腓骨肌锻炼方法
坐姿杠铃负重提踵: 正坐在凳上,两前脚掌站在杠 铃片上,在两膝盖 上负重物或杠铃, 以两手托住,不使其滑动。吸气, 以小腿肌肉的收缩力量,使脚跟起 到最高位置,小腿肌肉群完全收紧, 到达“顶峰收缩”状态。稍停2~3 秒钟。再呼气,慢慢放下脚跟回到 起始位。 动作要领:脚跟下落要控制好 下落速度,不可猛然放松。尽力提 踵至最高点,在“顶峰收缩”位停 顿1-2秒。
2.急性筋伤由于瘀血停聚,积瘀化热,常有 发热(体温约为38.5℃以内),一般5~7天后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3.可伴有口渴、口苦、心烦、尿赤、便秘、 夜寐不安等症状
4.严重筋伤可并发酸中毒、高血钾等症,伴 有失血过多或内脏损伤时,可出现休克。
筋伤的治疗原则
PRICE原则:
P—Protection(保护) 保护受伤部位,以免再次损伤。 R—Rest(休息) 扭伤,则立即停止运动,使受伤脚踝得到休息。如果女朋友扭着了,最好的办法是干脆 把她抱起来,让她的脚踝彻底休息。如果是自己,也不要装着坚强,忍疼继续走动,这样做只会使康复 时间成倍增加,而且可能出现后遗症。 在亢奋运动中,脚踝扭伤时的疼痛可能很微弱,这时千万不要 以为没事,同样要停止运动,按PRICE方法进行处理,否则第二天早晨,你的脚踝就变成馒头了。 I—Ice(冷敷) 用冰(冰粒或小冰块装于塑料袋中)冷敷受伤部位20~30分钟,每小时重复冷敷一次或当疼 痛出现时重复冷敷。如果扭伤严重,冰敷处理要持续24~48小时。冷敷能够帮助收缩血管,减少受伤部 位的血流量,降低内出血、积液或瘀血,并缓释疼痛。 现在的冷冻气雾剂比冰块方便很多,功效不亚 于冰。小罐的冷冻气雾剂在普通的运动器材店就能买到,不妨在购买运动器械时备上一瓶。 如果冰和 冷冻剂都没有带,冰激淋也可以,或者就冲凉水,坚持冲15~20分钟,直到感觉凉气彻底浸透到骨头里。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 用绷带缠紧扭伤部位以固定冰袋,冰袋取走后仍应用绷带缠紧该部位,固 定脚踝,减少可能的运动,但不可太紧,以减少肿胀。 E—Elevation(抬高肢体)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抬高患肢,使局部血液及时回流,减少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