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幕友与他的“外须和戎”思想
论李鸿章外交思想
论李鸿章外交思想(周四上午班)序号:74 班级:工信1009班姓名:高维健学号:3100104033【摘要】李鸿章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本着自强建设的根本外交基础,以“和戎”为手段,处理了很多重大外交事件。
【关键词】和戎,自强,中日,洋务运动许多人都认为李鸿章执行的是投降主义外交路线,是近代大卖国者。
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他“和戎”的外交手段,却忽视他“自强”的思想。
当时的中国处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因此,“和戎”的外交手段是明智的,但是,同时他并没有忽视弱国外交的困难,一直坚持“变法”来让中国自强起来。
一、李鸿章的对日外交策略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重臣,在对日外交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他最早主张与日本建交,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李鸿章的“联日”思想一度动摇。
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之后,李鸿章开始对日本采取强硬的立场。
中日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无论在外交还是在军事上都遭到惨败,他转而求助于“联俄拒日”。
李鸿章力主与日本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是李鸿章“联日”的开始。
这也充分体现了他的“和戎”外交思想。
李鸿章很早便意识到了日本这一邻国的日益强大,迟早都会成为中国的一大威胁,为了防止日本入侵中国,“联日”是必要的。
再者,李鸿章也想通过与日本建交来牵制住西方列强,避免日本与西方列强勾结,同时,中国再次遭受列强不平等待遇的时候可以请求日本的援助。
然而,1874年5月,即《修好条规》批准互换后不到一年,日本即悍然派兵侵略台湾,对当地高山族人民大肆烧杀掳掠。
李鸿章开始认识到日本对中国居心叵测,“联日”的想法因此有所动摇,并开始意识到要采取措施防范日本。
他在回复何如璋的信中,反复表达了他的激愤与憎恶情绪:“遽废琉球为县,其无情无理,不守条约,不顾公法,实为地球各国所未有,殊堪痛恨。
”①他上《筹议海防折》,强调了海防的重要性,力主兴建水师。
之后,清廷分别任命李鸿章、沈葆祯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李鸿章开始着手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水师——北洋水师,提出要与“日本角胜于海上”②。
浅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浅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作者:刘倩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21期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西差距进一步扩大。
中国传统的对外政策和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向近代外交发展。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当时经历中国对外交涉次数最多的人。
“以夷制夷”和“外须和戎”是他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以夷制夷;和戎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从维护统治阶级和自身的利益出发,其所思所为都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长期的外交实践使李鸿章形成了独特的外交思想:“和戎、自强”是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出发点,“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
第一,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和戎是李鸿章办理外交的出发点。
他认为“开衅即不可收拾,与之战,法始必负,继必胜,终必款”。
又“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力保和局,遵守已订立的外交和约,减少因战争带来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李鸿章“和戎”的含义。
但“外须和戎”决不是拱手听命。
李鸿章办外交虽带有一定的妥协性,但并不妨碍他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进行有限的御侮斗争。
他希望通过“和”来积蓄力量,抵御外侮,实现“守土保和局”的目标。
他希望通过变法自强来取得平等的外交地位。
但李鸿章为达到“和戎”的目的,可以不问是非曲直,甚至可以不顾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变法方面,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因此,李鸿章的“变法”先着手军事工业,他在上海开办了我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还派遣军官、工匠出国学习制造、驾驶。
第二,遵守条约,力保和局,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是对“和戎”思想的补充完善。
李鸿章自己对和局的理解是,“明是和局,必阴为备战,庶和可速成而经久”。
其和局思想本身是无可指责的,但不免有丧失主权的时候,这在中法、中日战争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弱国无外交,所以在外交谈判中,李鸿章在据理力争的同时,妥协的一面也表现得很明显。
李鸿章的幕僚知识点总结
李鸿章的幕僚知识点总结一、李鸿章的生平李鸿章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年轻时就展现了卓越的才华,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选为庶吉士,并被派往圣诞威进行留学。
李鸿章学习勤奋,学识渊博,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官员。
他先后担任过各种官职,包括江南布政使、直隸巡撫和福建巡撫等。
在他担任这些职务的期间,他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管理能力。
李鸿章是一位非常勤奋和善于学习的官员,他一直致力于自己的学术和政治事业。
他热爱读书,喜欢经史子集,通晓经济藏书之学,对经济学和国际政治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在政治上表现出灵活的策略和果断的决断,处理政务公正、明察善断,创立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政策。
在外交方面,李鸿章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曾多次出使外国,处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事件,为维护清朝的利益和领土完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更是不遗余力地为清朝的现代化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而言之,李鸿章是一位具有非凡政治才能和卓越管理能力的政治家,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政治、外交和经济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李鸿章的事业李鸿章在清朝政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曾多次出使外国,处理了许多重要的外交事件,为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处理中外关系的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国的政治、外交和经济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内政方面,李鸿章曾担任过各种重要的职务,包括江南布政使、直隸巡撫和福建巡撫等。
在这些职务中,他都表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和娴熟的政治手腕,为地方政务和民生民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提倡节俭办政,修订《省吏章程》以规范地方行政,著书立法,力求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地方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
在外交领域,李鸿章曾多次出使外国,处理了许多重要的外交事件,为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李鸿章的幕友与他的“外须和戎”思想
A sr c : i o g z a gS h g n t i te a igbo g t o e e n m e f d a c d nel tasT e k l s o b ta t L n -h n ’ s o u a t Q n r u h g t r u b r v n e tl c l h yma epa r H enh le t h a oa i eu . nf
最大,这就是冯桂芬、郭嵩焘和薛福成 。
了一 批 当 时 先 进 的 知 识 分 子 入 其 幕 府 ,为其 所 用 。这 些 幕 友
冯 桂 芬 (8 91 7 ) 李鸿 章 早 在 做 翰 林 时就 与 其 结 识 。 10 .8 4 , 16 8 1年 冯 桂 芬 代 表 苏 州 士 绅 写 了 恳求 曾 国藩 派 兵保 卫 上 海 的 请 愿 书 ,于 是 才 有 了李 鸿 章 组 建 淮 军并 任 江 苏巡 抚 。冯 桂 芬 在 太 平 军 攻 陷 苏 州 时 逃 到 上 海 , 那 儿 亲 眼 看 到 了西 方 的 在 实力。16 8 2年 李 鸿 章 奏 调 冯 桂 芬 入 幕 , 从 那 时 起 直 到 16 85 年,冯桂芬为李鸿章的思想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郭 嵩 焘 ( 8 819 ) 他 和 李 鸿 章 丁 未 同年 并 同为 翰 林 , 1 l -8 1 ,
第3 2卷 第 3期
1 2No. 3 3
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1 0 0年 5月
Ma 1 y 20 0
J un lfT n s a e c esC l g o ra a g h nTa hr ol e o e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主张“外须和戎,内修变法”,遵守已定条约,避免发生冲突,以维持和平局面来争取国家发展空间,与他涉外经历所见中外实力悬殊、秉承清政府外交原则、继承曾国藩“诚”思想等原因有关,其思想虽着眼现实,但过于妥协求和而易受列强利用恫吓。
清流派的思想主要主张强硬主战,与其置身事外具有密切关系,其理论也由此常脱离现实,但是其在限制妥协派发展,引导鼓舞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两者实为互补关系,各有长短,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两者没有实现融合统一,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外交思想;和戎;主战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列强加强“条约口岸体制”为核心的体系,通过修约谈判或者武力威胁,在不平等条约中获得更多优惠条款,保障贸易有利可图,或者通过赔偿割让条款获得直接经济利益。
同时这一时期教案纠纷不断,边疆问题纷至沓来,清廷内部派系不断加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重。
无论是李鸿章①还是清流派②,他们的对外思想都产生于这一历史大背景,但因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立场,其外交思想也存在差异。
一、李鸿章的“外须和戎,内修变法”李鸿章外交思想以“外须和戎”为中心,这是他办理对外交涉事宜时的总方针。
主要表现在于主张遵守已定条约,竭力避免发生冲突。
在关乎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方面的对外关系上,李鸿章都极为谨慎,避免冲突,为晚清赢得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家建设条件和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
对外战争方面,李鸿章更是尽力维护一个中外和平的局面,避免战争。
他同时主张主动了解外情,办好交涉,认真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求自强,反对仍然闭目塞听、不承认现状的顽固态度。
他的外交思想首先来源于他对于国际时局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是在早期是与外国合作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产生的,在随后几十年与西方的交涉活动中,他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中外时局变化“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而由此带来的实力悬殊,他逐渐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实力外交观。
在《行抵直境分兵边界折》中,李鸿章写道:“臣向在江南办理外涉棘手事件,往往兵威稍盛,彼族氣焰稍减……盖严兵卫正所以保和局也。
试析李鸿章外交思想产生的原因
试析李鸿章外交思想产生的原因作者:郑玉梅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07期摘要研究中国近代外交,李鸿章是不可回避的人物,作为晚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执行者与直接参与者,他的外交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及外交的影响不可小视。
“外须和戎,内须自强”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本文试分析李鸿章外交政策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原因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安徽合肥人。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长期掌管朝廷外交,他的外交思想影响自然不可小视。
“外须和戎,内须自强”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研究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并以史为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李鸿章“和戎、自强”外交思想的形成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面对国力强盛的西方各国,怎样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如何增强自身国力,抵抗外来侵略,李鸿章不得不去思考处理这些事情。
1862年,李鸿章创办淮军,时值第二次鸦片战争刚结束,国内人民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仍在继续。
内忧外患,要求李鸿章审时度势,外理好与各方的关系。
在与洋人交往中,李鸿章强化了他的认识。
第一,中国的国力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尤其在军事装备上,必须“委曲将就”以求得“明是和局必阴为战备”。
第二,洋枪洋炮不仅是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对维护清王朝统治也至关重要,所以“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第三,洋人在维护王朝统治的问题上可以信义笼络,发挥其长为我所用。
李鸿章笼络华尔不仅帮助淮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而且密切了其与英法列强的关系。
上述三点,是李鸿章在办理外交事务中产生并强化的是其外交思想形成的基础。
60年代开始,李鸿章便投身到洋务运动中。
成为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
这时的李鸿章,一方面已得到清政府的倚重;另一方面,是外国人愿意接触的政府官员,成为清廷处理内政、外交问题不可缺少的人物。
自办理天津教案到《辛丑条约》订立,李鸿章的“和戎、自强”外交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完善。
试论李鸿章的和戎外交思想
试论李鸿章的和戎外交思想贾全胜【摘要】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时代思潮的影响,又受中国传统经世思想及其师友、幕僚的濡染.李鸿章主张"和戎"的外交思想,即争取同列强保持和局的情况下寻求改变现状以图自强,在外交实践中,尤其在对日交涉中,他采取"以夷制夷"、谨守约章等原则和策略,以寻求和局.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应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8)004【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中日关系【作者】贾全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27李鸿章,晚清重臣,1870年至1901年一直活跃于外交政坛,几乎参与了晚清所有重大涉外事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理念。
本文拟对其外交思想的形成渊源和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并选取典型事例考察其外交思想的运用及实际效果,分析其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探求其和戎外交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从而对其外交思想作出理性评价。
一、李鸿章和戎外交思想的渊源首先,在外交政坛中,李鸿章逐渐深刻认识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所有这些压力形成合力,推动他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外交方式。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与李鸿章等人一时束手无策,于是便从古代言论及传统经验中寻求应对良策。
因此,“穷则变,变则通”的变通意识及“和为贵”处理华夷关系的羁縻政策便成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思想的有益借鉴。
其次,师友及幕僚对李鸿章的影响较大,其中,其师曾国藩及其幕僚薛福成、丁日昌、马建忠等人对他的影响最大。
他还请洋人幕僚德璀林、毕德格为他解读了上百部的英法文著作。
最后,李鸿章的个人魅力也不容忽略,他主张“外敦和睦,内要自强”,但他并不盲目崇洋媚外,主张放弃传统宗藩体制,采取和戎外交的总方针。
二、从联日到防日的外交实践李鸿章和戎外交思想是合理务实的,其主要表现在从联日到联俄制日,以求外部和局。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
向用 之帆 篷
舟 揖 不敌 彼 轮 机 飞 驶 之 军 船 巨 舰
以 制捻 发 百 倍 中国
,
是 以 不 得 不受 制 于 人
“
,
② 他 分析 当 时 中 国 的 绿 营 兵 不 足
靠这 样 的 军 队 去 和 洋人 作战
, ,
安 得 不 为 外人所 轻
,
⑧而
.
“
外 国 利器 强 兵
.
,
内 则 押 处 辈 毅 之下
,
为 了 保住 清 政府 这 座 破船
能 继 续按 照 封建 统 治的 秩序 航行 下 去
18 6 1年 掌管 全 国 政 治
。
、 、
军 事大权 的首 席 军 机 大 臣 奕诉
,
尉订 了
“
外敦 和 睦
,
,
的 决策
.
这 一 次 决策得 到咸 丰 皇 帝 的 批 准 并 在慈 禧太 后 夺得 最 高统 治 权
,
李 鸿章如果 真 的 不 想 求 和 的 话
。 , 。
是 完 全 可 以跳 出 这
。
实 上 并 不 如 此 简 单 我 们知道 中 国 封 建 社会 至高无 上 的 权 威 是 皇 个 基 本国 策 的 圈 子 事 只 有皇帝才 能决定 国 家 的 一 切 重 大事 情 这 是 一 种 绝对 的 君 主 专 制制度 当李 鸿章 上 台 帝 时 最大 的 权 力 操 纵者 是 慈 禧太 后 她 是太 上 皇 皇 帝 也 得 听她 的 军 事 外交 大权都 掌握 在
清 政府 这座 破船 已 是千疮 百 孔
而驾 驶 这 条 破
无事 则 嗤 外 国 之 利 器 为 奇
面对 西方 资 本 主 义 的
李鸿章“和戎”外交策略论文
李鸿章“和戎”外交策略论文摘要: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交战国双方综合实力的较量。
晚清政权衰落,尤其是专制体制的腐败和经济制度的落后,完全丧失了抵御强盛资本主义的侵略。
在对比悬殊情况下,倘若一意孤行,只有自取伤亡。
李鸿章认为关键是朝廷尽快强大起来,而不是盲目迎战。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
[2]自民国以来,学者集中力量研究李鸿章的“和戎”外交思想,很少涉及他的“自强”思路。
因此,李鸿章为什么要提出“和戎”的政治主张呢?众说纷纭。
回溯李鸿章四十年的外交经历,不难看出他的外交思想是相当复杂的,不可简单以“投降”“卖国”等贬词笼统概括。
见梁启超《李鸿章传》:“李鸿章之负重望于外国也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谤于中国也以外交。
要之李鸿章之生涯,半属外交之生涯也。
欲断定其功罪,不可不以外交为最大之公案。
”一、李鸿章“和戎”外交策略的简要分析(一)“和戎”外交策略的近代意识相对大英帝国的新经济形式-资本主义,晚清政府的封建土地制度是衰败与落后的。
经济形式上的巨大落距,必然会引发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差落差。
因此,晚晴政府是没有任何优势能够抵抗日益强盛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
近代以来,晚清政府的统治大厦已经摇摇欲坠,内有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外有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
上至西太后,下至满汉官僚无不急寻良方来挽救大清的统治地位。
晚清政府内部不少权贵对西方侵略者存侥幸,恐惧和敌对情绪,但以西太后为首的当权派最终接受并肯定了中国的没落。
[3]早在西太后接受英法联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清政府的当权派开始向西方殖民侵略表示屈服。
李鸿章主张“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政治思想顺应了时局的需要,凭借卓越的政治魄力成为内外瞩目的焦点。
19世纪中期以来,李鸿章代表晚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以《马关条约》最著。
从中不难看出“求和局,保苟安”的政治思路,成为解决晚清内忧外患相对周全的办法之一。
[4]伴随着一次次军事上的失败,一次次的割地赔款,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是较早清醒认识今日之敌,已非昔日四方蛮夷之邦。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而在与西方列强 的接触 中, 的准 则 ,可 以 在外 交 层 面利 用 国际 法 来 维 护 国家 的
清政府 的官僚士大夫们成 为相关外交政策的主要谋 权 益 。
划 者 。纵 观 两 次 鸦 片 战争 ,在 处 理 对 外 关 系 方 面 ,
二 、 李 鸿 章 “外 须 和 戎 ,内须 变 法” 思 想 的 实
Aug.20 2018
严 永 晔
(鲁 东 大学 历史 文 化学 院 ,山 东 烟 台 264000)
摘 要 :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封疆大吏和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为维护清政府的ft.0益 ,他提 出并努力践行
着 “外须和戎 ,内须 变法”的思想。其 中, “外须和戎”的外交战略 旨在将 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 ,并为 “内
行 了 以 自强 求 富为名 的洋 务运 动 。 “洋 务派 的求 和 ,
2.“内须 变法 ”思想 的实 践 过程
实 际上是为 自己的 自强政策谋求长期 的和平环境 ,
以李鸿 章为代表 的洋务派 ,对西方 国家的强大
是 中 国在 面 临强 敌时 最理性 的选择 。”
情 况 有 所 了解 ,承认 中 国在 工 业 和 科 学 技 术 方 面 的
李 鸿章 明确 指 出了对外关 系 以 “和 ”为 主。面对 与西 一 步扩 大 在华 利益 。1885年 ,为尽快 结 束 中法 战争 ,
方列强 在 “器物 ”上 的差 距 ,李鸿 章继承 了魏 源提 出 李鸿章和法 国驻华公使 巴德诺在天津签订 了 《中法
的 “师 夷 长 技 以制 夷 ” 的 思想 , “似 当 委 屈 周 旋 , 新 约 》 ,时 称 “中 国不 败 而 败 ,法 国不 胜 而 胜 ” 。
探析李鸿章“和戎外交”的合理性
“ 和” 是儒 家思想 的重要 内容 。李鸿 章作 为传统 社会 里 的十大夫 , 就是在 以和为 贵的环境 中成 长起来 的。曾国藩 作 为晚 清时 期著 名 的理学 大 师 . 李鸿 章 作 为他 的得 意 弟子 深 受 其思想 的影响 。曾国藩认 为处 理夷物 时首先要诫 信待夷 , 善 全和局 。 “ 与洋人交际其 要有 四语 : 日言 忠信 , 日行笃敬 , 曰 会 防不会 勒 , 日先 疏后亲 。忠 者无欺诈 之 心 , 信者无 欺诈 之
西 方既不 是鸵 鸟心态 , 更不 是孤芳 白赏 , 而 是 主 张 改 善 与 西 方 的关 系。 存这个过 程巾李鸿 章脱颖而 出 。 他 不 仅 是 洋 务 运 动 的主要 倡导者 之一 ,还负 责处理 清政府 与列 强之 间的关 系 。在 交 涉 巾 李 鸿 章 逐 渐 认 识 到 西 方 的强 大 . 所 以他力排众
议 主张实施 和戍的外 交政策 , 学习外 国富强之术 。为何李 鸿 章 会产生 和戎的外交思 想呢 ?这 其 中的原 因值得思考 。
一
张与西方在 遵循 条约 的基础上 进行 通商 合作 。薛福 成对 李 鸿 章讲道 : “ 和议 既成 , 骤难 无故而 变约 。” i 7 ] 李 鸿章从 巾深受 启发, 也认 为与洋人 交往时要避 免战争 。 4 . 赫德 、 威妥玛等 外 国人 的建议 赫 德在 《 局 外 旁 观论 》 中指 出清 朝 的 军 队 : “ 平 日挑 撞
年, 李鸿 章在 《 筹 议 海防折 》 巾论述 道 : “ 东 南海疆 万余 里 , 各 国通商 传 教 , 来往 自如 , 麇 集 京 师及 各 省腹 地 , 阳托 和好 之
名, 阴怀 吞 噬 之 计 , 一 国生事 , 诸 国构煽 , 实 为 数 千 年 未 有 之 变局。 轮 船电报之 速 , 瞬 息千里 : 军器机事之 精 , 工 力百倍 。 炮 弹所到 , 无坚 不摧 , 水 陆关 隘 。 不足 限制 , 又 为 数 千 年 来 未 有 之 。” 愿 我君 臣上下 , 从 此卧薪尝 胆 , 力 求 自强 之 策 。 ” 口 2 . 儒 家崇“ 和” 的 思 想观 念 影 响 加 上 师 承 曾 国藩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摘要:有人曾用“一生功过在和戎”来形容李鸿章,可见“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思想在李鸿章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Abstract:”Merits and failure all due to coping with external enenmy” is a sentence to summerize Li Hongzhang’ s whole life. So we can see that the thought of” External Cope with Enemy, Internal political reform” accounts for a lot in Li’s political ideology. This article mainly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se thoughts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关键词:李鸿章和戎变法Key Words: Li Hongzhang ,coping with enemy, political reform在晚清统治集团中,李鸿章可算是政坛上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少数几个人中的一个,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提到“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
” 可见李鸿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李鸿章不仅在政坛活动时间长,而且活动范围广,参与的事件也比较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也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外须和戎,内要变法”便是其重要的政治思想。
本文主要是从历史背景出发来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的内涵。
“外须和戎”的基本观点就是尽一切可能的寻求与西方国家和平相处,为本国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和平环境。
浅谈李鸿章
浅谈李鸿章“和戎”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极大地震撼了清朝统治者和士绅阶层。
在社会上形成了要求学习西方以“自强御辱”的思潮,在李鸿章、曾国藩等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官僚的倡导之下,开始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特色之一便是重视洋务和外交。
而李鸿章的“外需和戎”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在当时让李鸿章在国内受到重谤,被认为是委曲求全、惧怕侵略者的“投降派”,时人曾评价他“一生功过在和戎”。
“和戎政策”中的“戎”就可以看出这种政策还是囿于华夷秩序的框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华夷之辨,“夷”是那些未经教化的没有礼的部落民族,于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感促使中国人在对待中国人的时候用礼去对待他们,希望用礼来感化他们。
自汉代罢黜儒家,独尊儒术后,外交政策倾向于和平,昭君出塞、郑和下西洋都是例子,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惯于奉行的是一种防御性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寻求积极进攻,就像中国现在的外交政策主要是韬光养晦,这也是很平和的外交政策。
李鸿章虽然是一个以“武功”崭露头角,但是他也是“学而优则仕”,他是读四书五经出来的,所以他的思想也受到这种自古以来的华夷思想的影响。
李鸿章虽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跳出延绵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体系还是不可能的,况且他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外交人员,这种局限在外交上的体现就是李鸿章在对待洋人的时候“坚守合约”、“大事苦争,小事放松”,对洋人予以“忠信笃敬”,并希望以此去感化他们,去维持“和局”,去争取时间“自立”、“自强”。
李鸿章对待洋人的态度还受到了他的老师曾国藩的影响,也可以说李鸿章对于曾国藩以“和”为主体的外交思想不仅予以继承,而且在总体上加以阐发,所受影响的痕迹明显而深刻。
曾国藩曾反复叮嘱李鸿章面对洋人一定要谦和,一定要讲究信任,绝对不能有半点傲慢之情流露于言行之间。
李鸿章“外需和戎”的外交理论在具体内容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概括起来说就是“待客”、“守约”、“了事”、“和好”。
李鸿章还是一个唯物器论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主要归结于武器的优劣,极少看到人的因素和精神的威力。
李鸿章的和戎观
李鸿章的“和戎观”评析摘要:“外须和戎,内须自强”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在晚清时期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用这样的思想处理着与其他列强之间的关系,这确实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另一方面李鸿章理智地看待弱国外交,把“自强”作为外交根本至计,把“和戎”作为实现自强的一种手段,这是符合近代社会历史条件的,是近代外交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和戎;灾难;自强;明智之举;李鸿章为晚清重臣,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
因其位高权重,知晓洋务,清政府许多外交活动交与他去办理,李鸿章在办理对外事务中,形成了他的“外须和戎、内须自强”的外交思想。
在自强方面,李鸿章主要是通过“借法自强”的洋务运动来体现,在这里不做多过的解释。
而对于他的“和戎”主张,绝大数人认为他执行的是投降主义外交路线,是近代大卖国者,但是大家没有真正深入去了解他的思想。
深入的去了解他的“和戎观”,对全面了解李鸿章,界定他在近代史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李鸿章“和戎、自强”外交思想的形成背景近代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往来始终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他们自诩为世界主体、中心,皇帝乃天下共伺之主,对四方来国,认为是受了“天朝”礼乐教化的感召而来称臣纳贡的。
这种“天朝独尊”的心理,导致了人们对外来一切的强烈排斥。
1840 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列强接踵而至,一次次武装侵略,一批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天朝上国的神威消失了,至尊至贵的神话被打破了,虚弱不堪一击的面目暴露无遗。
面对国力比自己强盛的西方各国,能否继续向过去那样以“夷狄”视之;面对欲壑难填的列强,怎样周旋于各国之间,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增强自身国力,以抵抗外来侵略,身为朝廷重臣,李鸿章不得不去思考、处理这些事情。
李鸿章自强的手段是变法,即改变现有的统治方法。
他认为,由于古今时势不同,就不能死守祖宗之法,“自海禁开通,中外交涉渐繁,吾国墨守旧法,不适于今世”[1] 60 年代开始,李鸿章便投身到“借法自强”的洋务运动中。
略论李鸿章的“外须和戎”政策
略论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姓名:郭强单位:东亚中心2009 年九月略论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郭强(北华大学东亚中心132000)【摘要】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须和戎,内须自强、变法”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李鸿章理智地看待弱国外交,立足于对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的清醒认识。
把“自强”作为外交根本之计,把“和戎”作为实现自强的一种手段,这是符合近代社会历史条件的,是近代外交的明智之举,包含着一定的爱国意识,而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卖国”。
认识到这一点,对全面了解李鸿章,界定他在近代史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外须和戎;晚清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
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他以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起家,由于死心塌地效忠清王朝,屡被提拔,曾主管清政府军、政、外交40年,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影响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国家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是晚清政坛上显赫一时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又以兴办洋务、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北洋水师而闻名于世。
正因为如此,历来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而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外须和戎,内须自强、变法”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
恰如其分地评价李鸿章的外交生涯,是评判李鸿章一生功过的一把钥匙。
本文即对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作一简要评述。
一“外须和戎”思想产生形成的原因“外须和戎”思想是李鸿章办理外交的指导思想。
它的产生有其复杂而又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首先,基于中国当时的国力状况及其与西方列强力量对比的悬殊。
早在1862年,他奉命率淮军到上海后,目睹外国军队严整,武器精良,尤其“落地开花炸弹”无坚不摧,“真神技也”1,深感西方之强盛,“实非中国所能及。
”2即表示对洋人要“婉言慰藉,可从则从,断不与之失和。
李鸿章的和戎思想
浅谈李鸿章的“和戎思想”本文主要论述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和外交策略,以“和戎”为主,即“论理”不“论势”,主要就是以避战保和为主,减少战事的发生,营造和平的环境。
现在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局势以及李鸿章的地位,梁启超的《李鸿章传》里这样说:“有清自咸同以来,国势衰微,已至极点。
内而洪杨回捻蹂躏全国;外而列强,时倡瓜分之说;国祚亡而不亡,人民几沦为奴隶。
于是悲时之士,咸有振臂之思,而鸿章即于此时生焉。
鸿章以一词臣,总握兵戎,转战四方,参于机要,而当外交之冲,宰制畿辅,垂三十年之久,死后复封侯爵,追赠太傅,功高位尊,诚满清一代汉人不可多得者也。
”上面引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一段评论以及当时的局势,可谓言简意赅,说出了当时清政府所面临的危急局势,已到了穷途末路,而又说出了李鸿章在清政府中的地位,可谓位高权重,为满清鞠躬尽瘁。
“和戎”政策是李鸿章对与外国交往的一种策略,他在处理天津教案以及与中法战争、中俄密约等事件中充分应用了这种政策,那他为什么要和戎呢,而和戎的本质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和戎的原因:首先,推行这种外交政策是基于他对国际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以及对外国国家实力与清政府的实力的充分了解。
当时外国正直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各国迅速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显著增强,而清政府闭关自守,夜郎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不图发展,正走向衰落的谷底。
李鸿章对这种中西之间的差距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借洋兵助剿以及和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深感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
他认为“洋人的军械强于我,技艺强于我”,“中国之弓矛小枪,不敌彼之后门进子之来复枪炮,向用之帆蓬舟楫不敌彼轮机飞驶之军船巨舰,是以不得不受制于人。
”在这种国势的差距中,李鸿章不得不推行这种外交政策,况且外国向来是论势不论理,在这种背景下,他不得不这样做。
这种认识我认为是合理的,做法也是被逼无奈,落后就要挨打,这只是权宜之计。
其次,和戎政策也是清政府的既定对外外交策略。
李鸿章外交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活动(一)“以夷制夷”思想鉴于远交近攻的合纵连横之术,李鸿章为了维持中外相安的局面,以致力于对内自强的洋务运动,他采用了林则徐、魏源早已提出的“以夷制夷”思想。
这一外交策略日后则成为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夷制夷”作为一种处理对外关系的策略,起源于春秋时代。
鸦片战争期间,这一策略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李鸿章在同光年间根据列强虽有联合但也有竞争这一复杂的国际形势,也积极采取“以夷制夷”思想。
他深知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因此他鉴于此种情况,就竭力想利用各国矛盾,来达到“以夷制夷”进而以求自存的目的。
李鸿章运用这个方法最得意的一招就是处理与英国有关云南马嘉理案的交涉。
由于英国侵略缅甸,法国侵略越南,中国西南边疆出现严重危机,云南直接受到威胁。
英法两国力图分别从缅甸、越南开辟一条经云南至我国内地的捷径。
1874年,英国派军官柏郎率领近200人的武装“远征队”从缅甸出发,到我国云南探测路线,英国驻北京使馆派翻译官玛嘉理从北京经云南入缅接应。
1875年2月,马嘉理带领探路队擅自入境。
因于当地曼允山寨景颇族群众发生冲突,马嘉理被打死,此即“嘉理案”。
英国政府利用此案向清政府提出了广泛的侵略要求。
在谈判中,英国公使威妥玛以绝交、战争相恐吓。
李鸿章故意将谈判与修改《天津条约》中的通商条款问题结合起来,用来吸引各国政府对中英谈判的注意。
当时俄、德、美、法、日、奥六国公使都在烟台观看海军操练。
李鸿章通过赫德的调停,把威妥玛接到烟台会晤,并对此次会谈“故示整暇,往来谈宴”,[1]315表示不急于商谈此事。
在清皇帝万寿节那天,请各国公使及提督等赴宴庆贺。
各国公使议论纷纷,觉得马嘉理一案中,滇抚岑毓英下令杀人一事并没有确凿证据,不应该提岑来京问罪。
次日,李鸿章与威妥玛会谈时,威妥玛取消了这一要求。
李鸿章通过此次谈判的胜利,被外国人视为外交能手,他本人亦对此次谈判之结果甚为满意,也对“以夷制夷”的效果感到很高兴。
试析李鸿章和戎、自强”的外交思想
试析李鸿章和戎、自强”的外交思想作者:吕听娱胡宪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吕昕娱,胡宪华(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软弱的清政府无力反抗,只能顺从。
李鸿章作为晚晴的重臣从1863年开始他的外交生涯,他的一套独有的外交思想,虽然不能挽救近代中国于水火,却使近代中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清政府为维护自己的腐朽统治,他们会牺牲一些利益这是必然的,李鸿章能在维护清政府利益的情况下,在和外国代表谈判时,最少地减轻近代中国的利益损害,他可谓是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的人物。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和戎;自强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59-03李鸿章是清代末期的外交重臣,他创办淮军并兼任淮军统帅,他在洋务运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外国人称李鸿章为“东方的俾斯麦”。
他自1870年直至1901年,一直扮演着清政府“外交部长”的角色,在这个足以影响中国未来位置上的李鸿章,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外国列强都不敢轻视。
他的一套独有的外交思想,影响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
李鸿章开始与外国列强打交道时,中国已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
国力的衰弱,使李鸿章甚至整个清政府都明白,在与外国列强打交道时,不可能出现平等。
李鸿章曾说“介在强邻不能自振,无事不藉上国之力筹办妥善,而其要不过‘内修外和’四个字”。
①李鸿章认为,现在外国强盛,中国只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力保和局,减轻战争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中国强大,才能和外国列强有谈判的条件。
这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出发点——和戎李鸿章曾说“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相为表里”。
②所以李鸿章的外交第一步就是“和戎”即“外须和戎”。
③李鸿章把“和戎”作为他的外交思想的开始,因为他深刻认识到,在国际事务这个弱肉强食的环境里,落后就要挨打。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牛少莉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外须和戎”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这一思想形成的根源主要有: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对中外形势比较权衡后作出的抉择;李鸿章本身的一些特性,为人处世的原则决定其思想;也是曾国藩在外交思想言行上对他影响的结果。
在这种“和戎”外交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形成了一套处理外交事务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避战求和”,力保“和局”,“以夷制夷”,恪守“诚”字。
总的来说,其外交思想的宗旨是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想通过暂时的和平局面,使国家有自强的机会。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外须和戎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鸿章居晚清“外交要冲”,自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直到1901年病死,中间除有短时期未任职外,掌握外交大权长达30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外交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1],时人称之为“一生功过在和戎”。
100多年来,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誉之者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东方之俾斯麦”的美称,始终视之为“一身系天下安危”、老成谋国的元老重臣;而甲午战争后,毁之者斥之为“国人皆曰可杀”的“汉奸”、“卖国贼”等。
正如梁启超所说:“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而毁之者亦达其极点。
” [2]尤其是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外交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李鸿章活跃于晚清政坛40年,与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关系极大,所以他一直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近百年来,有关李鸿章及其外交思想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有: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再版),这是第一部研究李鸿章的专著,对李鸿章所处时代及其位置做了透彻分析,比较全面的描述了李鸿章的崛起极其所从事的洋务、外交事业。
在外交上,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联纵政策是失败的,但他也指出这是无奈之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 Hong-Zhang's Staff and His Thought of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BAI Xue-song1, LI Qiu-sheng2
(1. School of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Hebei College of Finance, Baoding 071051, China) Abstract: Li Hong-zhang’s shogunate in the late Qing brought together a number of advanced intellectuals. They make plans for the Li which shows a certain influence in Li’s Westerniza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deas. In order to carry out political reform towards a more self-peacefu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Li tends to compromise with the West which shows the influences of his staff. Key words: Li Hong-zhang; staff;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作为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李鸿章曾招致 了一批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入其幕府,为其所用。这些幕友 向李鸿章提供了大量有关西方的知识, 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 议,这不仅增长了李鸿章的见识,而且对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也多有影响。李鸿章提出的“处今日时势,外须和戎,内须 “外须和戎”的许多思想动因,都 变法” 的洋务纲领中, 可以追溯到他的幕友那里。 一、李幕中的思想家 李鸿章曾长期活跃于晚清的政治舞台, 他的幕府存在时 间也跨度较长,前前后后曾经罗致过几百人。这些人的出身 和所受的教育各有不同,包括读书士子、行伍军人、行商坐 贾和归国学生;他们在李鸿章手下供职的原因也不尽一样, 有的充当谋士,有的身为将帅,也有文案、外交官和工商企 业的总办会办等。但是总体来说,他们都对保护清朝免受内 外敌人侵扰这一问题倾心关注。在李氏的幕友中,有三个人 对他看待西方的世界观和对中国自强之必要性的认识影响
第 32 卷第 3 期 Vol. 32 No. 3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2010 年 5 月 May 2010
李鸿章的幕友与他的“外须和戎”思想
白雪松 1,李秋生 2
(1.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摘 100872;2.河北金融学院 社科部,河北 保定 071051)
────────── 收稿日期:20010-03-22 作者简介:白雪松(1981-) ,男,河北秦皇岛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
-79-
第 32 卷第 3 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 年5 月
薛福成(1838-1894) ,他从 1865-1872 年在曾国藩幕府 中供职。1875 年应邀入李鸿章幕府做文案,1884 年由李鸿 章推荐被任命为浙江省的一个道台。后来,他成为中国驻英 公使(1890-1894) 。在李鸿章幕府期间,他一直充当李鸿章 的谋士。 由于和西方人的接触——冯桂芬在上海, 郭嵩焘和薛福 成在欧洲——他们都接触了许多新思想, 并将这些思想传递 给了李鸿章。即使在离开李鸿章之后,他们还继续为李鸿章 出谋划策。由于冯桂芬和李鸿章订交较早,所以冯桂芬对李 鸿章的影响也最大, 而郭嵩焘和薛福成则无疑丰富了李鸿章 的西学知识,支持了他的政治见解。 二、幕友的危局认识对李氏改革意识的激发 两次鸦片战争后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已成为欧美列强在 远东争夺的主要对象,而期间太平天国战争的爆发,使本来 已经腐朽没落的清王朝陷入更加危急的局面。 面对国内和国 际的危机局势, 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早已有了洋务思潮的 涌动。1861 年冬,冯桂芬著成《校邠庐抗议》 ,考察了外国 何以小而强,中国何以大而弱,提出了“法苟不善,虽古先 强调 “鉴诸国” , 吾斥之; 法苟善, 虽蛮貊吾师之” 的主张, 即借鉴外国富强之术, 还提出了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的论断。 薛福成上书曾国藩, 认为 “方 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 ”又云“取西人器数之学,以 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郭嵩焘更是承认中国在世 界舞台上落后的事实,抨击封建士大夫自“南宋以后,议论 事局,与古一变。学士大夫习为虚骄之论,不务考求实际, 迄今六七百年,无能省悟者”[4]。他不畏人言,大声疾呼: 面对西方先进的文化, “虽使尧舜生于今日,必急取泰西之 “西洋之入中国, 法推而行之,不能一日缓也” 。他认为: 诚为中国一大变局,得其道而顺用之,亦足为中国之利。 ”[6] 主张只要学习外国的先进事物,方能图存图发展,认为“其 强兵富国之术, 尚学兴艺之方, 与其所以通民情而立国本者, 实多可以取法” 。 此三人作为李鸿章的幕友或是密友先后 倡言学习西方,其观点有很多为李鸿章所吸收。 因此,在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李鸿章并没有像倭仁 等顽固派一样, 盲目自大, 抱残守缺, 而是清醒地认识到 “华 夷混一局势已成,我辈岂能强分界划” 的现实。1874 年, 他在《筹议海防折》中,对危局做了较全面的论述: “东南 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 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 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 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 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8]。民族危机如此严重, 中国怎么办?李鸿章的回答是:自强御辱。他以“穷则变, 变则通” 为立论依据, 力主变法, 进行改革, 并大声疾呼: “书 生坐谈误国,可为哠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求富强, -80[1] [7] [5] [3] [2] [2]
要:李鸿章的幕府中汇聚了晚清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纷纷替李鸿章出谋划策,对李鸿章洋务思想
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给变法自强争取一个比较和平的国际环境,李鸿章较多地倾向于与西方妥 协,与其幕友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李鸿章;幕友;外须和戎 中图分类号: 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115(2010)03-0079-03
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 “数千年之 不知,岂甘视其沉胥耶! ”[1]此后,他又一再指出: “中国以后若不稍变成 大变局,识时局者当知所变计耳”[1], “今 法,徒恃笔舌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1],并沉重地说: 当及早变法,勿令人笑我拙耳。第此等大计,世无知而信之 者,朝廷无人,谁作主张?及吾之生,不能为不敢为,一旦 死矣,与为终古已矣。 ”[1]表明李鸿章以“变法”即推行“自 强新政”为己任,他说: “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 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 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途以守法为兢, 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知其故耶?”[1]面对 各国变法而强,中国变法而弱的现状,他有着强烈的忧患意 识。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和他的幕友们有着群体的危 机意识,他们能够放眼世界,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处于 严重的危机之中。李鸿章的大局观正与郭嵩焘相一致;而他 脑海中中国亟需变法自强,向西方学习的意识更是和三位幕 友一样。所不同的,是李鸿章的认识还停留在只学习西方的 坚船利炮之上,而对冯桂芬、郭嵩焘所主张学习的西方富强 之术,不甚知晓。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断言,李鸿章主张 变革的思想认识与其幕友的思想影响是分不开的。 三、幕主与幕友倡言与西方妥协 为了集中力量进行变法图强, 就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改 革和建设的国际环境,因此李鸿章提出了“外须和戎”的洋 务思想,即主张与西方讲和。 李鸿章主张对外和戎, 源于他对中外力量对比和列强本 性的看法。首先,他正视当时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 “彼之 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 ,一旦打起仗来,中国“用旗、 绿营弓箭刀矛抬鸟枪旧法,断不足于制洋人”[8]。其次,他 认为列强志在通商, “所用我者利也,势也,非真欲夺我土 地也”[8],无意从根本上危及清朝统治。因此,他断言中国 对列强不可轻言战争,确定了以和为主的战略方针,以“羁 縻”之策谋求“中外相安”之局。 所谓“羁縻”就是拿通商权益来笼络洋人,以求得中外 相安的局面。当然, “羁縻”并不是予取予求,任人宰割, “洋务派所讲的和戎,是建立在讲求实力的基础上的,是一 种实力求和”[9]。李鸿章就是想以“羁縻”之策争取并利用 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借法自强”预修武备,以期“确有可以 自立之基,然后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和则久”[8]。 在此,我们应该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与西方妥 协,讲求实力求和,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集中力量进 行变法图强,确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李鸿章的这种认识, 源自于当时幕中有识之士的思想共识。 在李鸿章的诸多幕友中,最敢于直言主张与西方讲和, 对李鸿章避战主和思想影响最大的,便是郭嵩焘。郭嵩焘实 事求是地研究了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一套新的对外关系理
[10]
的主张, 是郭嵩焘总结多年来在对外关系中因愚昧无知给国 家带来重大灾难的诸多事件后提出的。对于这一主张,郭嵩 焘曾声明: “凡吾所言,非示弱也,道也。以道御之,以言 “处极弱之势,无可 折之,而固可不战也。 ”[11]他反对的是: 据之理,又于外夷情形懵然不知考究,而思以诈胜。……延 夷祸于无穷。 ”[6]郭嵩焘还具体分析了如若不顾国情与西方 列强开战,中国必是国敝民困、穷于应付,指出与西方列强 开战有四害: “戕害人民,其害一。……徒自毁伤其仅有之 轮船与制造机器, 以供言者 (指主战者) 之一快, 其害二。 …… 百姓相与转徙流离,……商贾受累犹甚,是直自为忧也,其 害三。……耀军于无可施之地,求战于不相应之乱,沿海数 千里,处处设防,徒以自敝其力,而无复有终极,其害四。 ” 认为清政府“守且不能,曷云战乎?”[4]因此,他得出的结 论就只能是言和避战了。 同郭嵩焘相比,其他力主向西方学习的人士的态度,大 体上也是相同的。总的说来,他们认为对西方各国应持以和 为主、尽量缓和与化解双方在交往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方 针。比如在冯桂芬看来, “鉴诸国”与“一于和”[2]是处理 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他们对李鸿章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夷务上: 第一,以和为主,以理相待。海外诸夷“势力相高,而 言必称理;谲诈相尚,而口必道信”[2]。要真正实现彼此平 等相处,中国不受欺凌,最重要的是要自强,令双方的强弱 不会相差太远。薛福成即对李鸿章讲到“和议既成,骤难无 故而变约”[3],冯桂芬也说“夷人动辄称理,吾即以其人之 道还治其人之身。理可从,从之;理不可从,据理以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