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课件ppt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技术PPT课件
第16页/共93页
人工输入的能量
第17页/共93页
5.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类别
自然生态系统
生物构成 生物
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
系统稳定性 高
开放性
封闭
净生产力 低
服从规律 自然规律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物、人类 人工调控 低 开放 高 自然和经济规律
第18页/共93页
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
生物群落 ( biotic community )
第23页/共93页
。
第24页/共93页
二、经度地带性 (主要受水分梯度的影响)如:我国从 东到西因距海远近造成水分的差异。相应分布着 湿润 森林 半干旱草原 干旱荒漠 等不同的植被类型。
第25页/共93页
三、垂直地带性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地势、热量和水 分等环境因子条 件会发生变化,相应物种的分布也会受到 影响。以台湾玉山西北坡为例:从山脚到山顶植被群落依次 是:热带雨林 山地雨林 樟栎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 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 叶林 暖温带针叶林 亚高 山针叶林 山顶矮林 杜鹃灌丛。
第21页/共93页
群落的分布往往受环境梯度的制约,表现出明显 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在温度 和水分 的共同 走用下 的世界 植被分 布情况
第22页/共93页
一、纬度地带性 (主要受温度梯度的影响)北半球欧亚 大陆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热量减少,形成了以热 量为主的环境地带性分布,从南到北植被类型依次是:热 带雨林 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 林 草原 荒漠。
第14页/共93页
第15页/共93页
4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能量流 (energy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除输入太阳能 外, 还输入人工辅助能。(见图) 物质流 (matter flow) :各种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被 生物吸收并传递,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以 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连续的物质流。 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通过信源 的信息产生,信道的信息传输和信宿的信息接受形成 信 息流。 价值流 (catipal flow) :价值可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被 转换成不同的形式,并可以在不同组分间转移。
人工输入的能量
第17页/共93页
5.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类别
自然生态系统
生物构成 生物
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
系统稳定性 高
开放性
封闭
净生产力 低
服从规律 自然规律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物、人类 人工调控 低 开放 高 自然和经济规律
第18页/共93页
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
生物群落 ( biotic community )
第23页/共93页
。
第24页/共93页
二、经度地带性 (主要受水分梯度的影响)如:我国从 东到西因距海远近造成水分的差异。相应分布着 湿润 森林 半干旱草原 干旱荒漠 等不同的植被类型。
第25页/共93页
三、垂直地带性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地势、热量和水 分等环境因子条 件会发生变化,相应物种的分布也会受到 影响。以台湾玉山西北坡为例:从山脚到山顶植被群落依次 是:热带雨林 山地雨林 樟栎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 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 叶林 暖温带针叶林 亚高 山针叶林 山顶矮林 杜鹃灌丛。
第21页/共93页
群落的分布往往受环境梯度的制约,表现出明显 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在温度 和水分 的共同 走用下 的世界 植被分 布情况
第22页/共93页
一、纬度地带性 (主要受温度梯度的影响)北半球欧亚 大陆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热量减少,形成了以热 量为主的环境地带性分布,从南到北植被类型依次是:热 带雨林 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 林 草原 荒漠。
第14页/共93页
第15页/共93页
4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能量流 (energy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除输入太阳能 外, 还输入人工辅助能。(见图) 物质流 (matter flow) :各种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被 生物吸收并传递,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以 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连续的物质流。 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通过信源 的信息产生,信道的信息传输和信宿的信息接受形成 信 息流。 价值流 (catipal flow) :价值可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被 转换成不同的形式,并可以在不同组分间转移。
《农业环境保护》课件
生态指标
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评估农业环境的健康 状况,如生物多样性、土 壤肥力等。
经济指标
考虑农业环境对经济发展 的影响,如农业生产成本 、农产品质量等。
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意义
保障农产品安全
01
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业环境问题,确保农产品
安全无害。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02
良好的农业环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农业
REPORT
《农业环境保护》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农业环境概述 • 农业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 农业环境保护的措施 • 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估 • 农业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
精准农业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 的精准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 降低环境影响。
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培育抗 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农作 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 适应性。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方向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更加严格的农业环境保护法 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加大对
展。
农业环境的恶化会对人类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如农药残留、重金 属污染等,影响食品安全,危害
人体健康。
农业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维护 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农业环境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农业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
作用。
农业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 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能够 提供食物、栖息地和生态服务功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件
尽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要,但我们仍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 需要共同努力克服这些挑战。
展望
为了更好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规划,并重 视科技创新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结束语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宝贵的 农业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PPT课件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本课件将介绍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以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案例分析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一起行动 吧!
背景介绍
农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了解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实行可持续耕作、有机农业 等措施,减少农业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如农业 生物技术和生态农田建设, 提升农业的生态效益。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预防水 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维护农 业生态平衡。
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
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农副产品的高效 利用与循环利用。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通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 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
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农业发展
怀柔区积极开展生态种养殖,推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为城市提供优质农产品。
江苏省淮安市的水稻杂交技术推广
淮安市积极推广水稻杂交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农业
展望
为了更好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规划,并重 视科技创新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结束语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宝贵的 农业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PPT课件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本课件将介绍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以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案例分析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一起行动 吧!
背景介绍
农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了解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实行可持续耕作、有机农业 等措施,减少农业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如农业 生物技术和生态农田建设, 提升农业的生态效益。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预防水 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维护农 业生态平衡。
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
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农副产品的高效 利用与循环利用。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通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 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
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农业发展
怀柔区积极开展生态种养殖,推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为城市提供优质农产品。
江苏省淮安市的水稻杂交技术推广
淮安市积极推广水稻杂交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农业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ppt课件
4、对环境的净化作物
农田土壤微生物净化能力强,目前对农田环境的主要污染是城镇污水和农药化肥。 1hm2干燥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净化能力,相当于1个400m3的活性炭净化站曝 气池的处理水平。
PPT课件
23
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自学)
一、种群结构 1、种群的大小和密度;2、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性比 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 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 二、种群的动态 1、生命表和生命曲线;2、种群的增长型 三、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1、负竞争关系;2、正相互作用 3、次生代谢产物在种间关系中的作用(化感作用等)
不稳定状态许多因子的量和作用激烈的变动很难确定哪个是限制因子
2、需要考虑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光照不强时CO2浓度提高可以补充光合作用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
PPT课件
1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最小因子定律: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谢尓福德) 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众多生态因子中,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过多过少或质量不足, 都会成为限制因子。即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 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或称“阀 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 子的耐性范围(又称耐性限度)。
T课件
6
最佳系统结构特征
• 系统中生物群体与环境资源组合之间相互适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环境 资源的能力和较高的系统生产力。
• 系统中多种生物群体之间科学衔接,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 构,使能量和物质在转化循环中得到层层利用,即每种生物的废弃物 都由其它种生物来利用,使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无废弃物的系统。
生物生态型:在生物因子作用下形成是生态型
PPT课件
农田土壤微生物净化能力强,目前对农田环境的主要污染是城镇污水和农药化肥。 1hm2干燥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净化能力,相当于1个400m3的活性炭净化站曝 气池的处理水平。
PPT课件
23
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自学)
一、种群结构 1、种群的大小和密度;2、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性比 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 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 二、种群的动态 1、生命表和生命曲线;2、种群的增长型 三、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1、负竞争关系;2、正相互作用 3、次生代谢产物在种间关系中的作用(化感作用等)
不稳定状态许多因子的量和作用激烈的变动很难确定哪个是限制因子
2、需要考虑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光照不强时CO2浓度提高可以补充光合作用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
PPT课件
1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最小因子定律: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谢尓福德) 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众多生态因子中,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过多过少或质量不足, 都会成为限制因子。即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 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或称“阀 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 子的耐性范围(又称耐性限度)。
T课件
6
最佳系统结构特征
• 系统中生物群体与环境资源组合之间相互适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环境 资源的能力和较高的系统生产力。
• 系统中多种生物群体之间科学衔接,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 构,使能量和物质在转化循环中得到层层利用,即每种生物的废弃物 都由其它种生物来利用,使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无废弃物的系统。
生物生态型:在生物因子作用下形成是生态型
PPT课件
《农业生态学》第二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因素的总和。
55
环境容纳量
• 环境容纳量(K):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 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密度),称为系统 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K的大小决定于: • 1.温、光、水及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
资源所构成的环境; • 2.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 • 地球K:60~80亿;中国K:7~10亿;最好6.8亿。
• 即用某一生物的每一个生态因子为一维( Xi ), 以生物对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性( y )为指标构 成的超几何空间。
38
(三)生态位(niche)
39
40
关于生态位的几个重要观点
41
第一节 小结
• 一、 环境与生物的基本概念(自然环境、生境、 生态因子)
• 二、生态作用的基本规律(最小因子定律、谢尔 福德耐性定律)
• ( 3 )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 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通常在生殖生长期对生态 条件的要求最严格,繁殖的个体、种子、卵、胚 胎、种苗和幼体的耐性范围一般都要比非繁殖期 的要窄。例如,光周期感应期内对光周期要求很 严格。
• ( 4 )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
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它一些生
• 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 度的响应。
• 如一个地区湿润程度决定于: • 降水量; • 水分支出(蒸发、蒸腾、径流和渗漏) • 蒸散是太阳辐射、温度、大气相对湿度、
风速及地表覆盖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3
(2)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
• 定义:由于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其效应 相互叠加、互相抵消或互不相干,称为交 互作用。
46
(二)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 龄级比:若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 的年龄,则可按一定的年龄分组,统计各个 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
55
环境容纳量
• 环境容纳量(K):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 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密度),称为系统 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K的大小决定于: • 1.温、光、水及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
资源所构成的环境; • 2.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 • 地球K:60~80亿;中国K:7~10亿;最好6.8亿。
• 即用某一生物的每一个生态因子为一维( Xi ), 以生物对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性( y )为指标构 成的超几何空间。
38
(三)生态位(niche)
39
40
关于生态位的几个重要观点
41
第一节 小结
• 一、 环境与生物的基本概念(自然环境、生境、 生态因子)
• 二、生态作用的基本规律(最小因子定律、谢尔 福德耐性定律)
• ( 3 )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 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通常在生殖生长期对生态 条件的要求最严格,繁殖的个体、种子、卵、胚 胎、种苗和幼体的耐性范围一般都要比非繁殖期 的要窄。例如,光周期感应期内对光周期要求很 严格。
• ( 4 )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
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它一些生
• 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 度的响应。
• 如一个地区湿润程度决定于: • 降水量; • 水分支出(蒸发、蒸腾、径流和渗漏) • 蒸散是太阳辐射、温度、大气相对湿度、
风速及地表覆盖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3
(2)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
• 定义:由于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其效应 相互叠加、互相抵消或互不相干,称为交 互作用。
46
(二)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 龄级比:若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 的年龄,则可按一定的年龄分组,统计各个 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2
• •
• •
4,发达的医疗技术竟成了男女比例失调的帮凶 在许多城市,有些医院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胎儿性 别鉴定,如是女孩则终止妊娠,这样也造成女孩比例下 降,再加上国家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法律严格制止这一行 为,所以这也是一个客观原因。 5、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计划生育国策的强制实施,使人们通过生多胎来 实现生男孩的愿望也落空了,而对于重男亲女的中国人 民来说要想方设法做到这一点,理想的生育孩子数量无 法被满足,人们对孩子性别的偏好就受到严重挤压,结 果就是“数量偏好”被“性别偏好”所代替,于是乎导 致了性别比失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性别比例仍是男多女少 • 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5.20比100,其中男性人口 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 652,872,280人,占48.73%。粗算一下,我国男性 比女性多3400万! • 在省级行政区中,性别比差距最小的为江苏,男 女性别比为101.54:100,最大的为天津,男女性 别比达到114.52:100。共有江苏、宁夏等12个省 市区男女性别比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与 天津男女性别比超过110:100。 • 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 下降到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
②稳定型:特点是各 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 适中。在一定时期内 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 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 相对稳定。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
③衰退型:特点是老 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 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 少。新出生的个体不 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 体数。种群密度越来 越小。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 境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与环境系统,由多种组成部分和功能构成。 了解其生态学基成部分
植物与作物
植物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提供氧气、 食物和栖息地。
水资源
水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灌溉和作 物生长。
土壤和土壤生物
生物控制害虫
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农业生态系 统中,有益昆虫可以帮助控制农作 物病虫害。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1 食物生产
农业生态系统是食物生产的重要来源,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
2 生态服务
农业生态系统提供许多生态服务,如水和土壤保持,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
3 经济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为农民和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收获、灌溉和施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 响
1
收获
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和方法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保持土壤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2
灌溉
科学和有效的灌溉系统可以节约水资源并减少水质污染。
3
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源来源
太阳能
太阳能是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的能源来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文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参与水文循环,包括蒸腾、降雨、地下水和河流等过程。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其中存在着一系列微 生物和有机物质。
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包括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对生态系 统产生直接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多样性的好处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助于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病害 的能力。
关键角色:传粉者
传粉者如蜜蜂是农业生态系统中重 要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促进作 物的繁育和产量。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与环境系统,由多种组成部分和功能构成。 了解其生态学基成部分
植物与作物
植物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提供氧气、 食物和栖息地。
水资源
水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灌溉和作 物生长。
土壤和土壤生物
生物控制害虫
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农业生态系 统中,有益昆虫可以帮助控制农作 物病虫害。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1 食物生产
农业生态系统是食物生产的重要来源,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
2 生态服务
农业生态系统提供许多生态服务,如水和土壤保持,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
3 经济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为农民和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收获、灌溉和施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 响
1
收获
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和方法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保持土壤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2
灌溉
科学和有效的灌溉系统可以节约水资源并减少水质污染。
3
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源来源
太阳能
太阳能是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的能源来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文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参与水文循环,包括蒸腾、降雨、地下水和河流等过程。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其中存在着一系列微 生物和有机物质。
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包括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对生态系 统产生直接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多样性的好处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助于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病害 的能力。
关键角色:传粉者
传粉者如蜜蜂是农业生态系统中重 要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促进作 物的繁育和产量。
《农田生态系统》课件
捕食关系。
食物链的平衡对于维持农田生态 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一旦食物 链失衡,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
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如生物防 治、天敌引入等,可以维护食物
链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03 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
CHAPTER
气候因素
01
02
03
光照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 长速度,进而影响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
农业管理措施
如耕作、施肥、灌溉、植保等农 业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如种植作物、 草地、林地等,对农田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的 减少或消失,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性。
04 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合生态学原理和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田生 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适应气候 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管理策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
谢谢
THANKS
温度
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发 育阶段,过高或过低的温 度可能导致作物受损或死 亡。
降水
影响土壤湿度和植物的水 分吸收,过多或过少的降 水可能导致作物受损或生 长不良。
土壤因素
土壤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 的理化性质,如砂质土、 黏质土和壤土等,影响作 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 和微生物等成分,决定了 土壤的肥力和供应养分的 能力。
CHAPTER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实践
生态农业是一种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 农业生产中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共生。
食物链的平衡对于维持农田生态 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一旦食物 链失衡,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
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如生物防 治、天敌引入等,可以维护食物
链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03 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
CHAPTER
气候因素
01
02
03
光照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 长速度,进而影响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
农业管理措施
如耕作、施肥、灌溉、植保等农 业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如种植作物、 草地、林地等,对农田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的 减少或消失,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性。
04 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合生态学原理和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田生 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适应气候 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管理策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
谢谢
THANKS
温度
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发 育阶段,过高或过低的温 度可能导致作物受损或死 亡。
降水
影响土壤湿度和植物的水 分吸收,过多或过少的降 水可能导致作物受损或生 长不良。
土壤因素
土壤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 的理化性质,如砂质土、 黏质土和壤土等,影响作 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 和微生物等成分,决定了 土壤的肥力和供应养分的 能力。
CHAPTER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实践
生态农业是一种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 农业生产中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共生。
《农业生态学》PPT课件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 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即最小因子定律。
广义:生物的生长取决与数量最不足的那种生态因子 。
最小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本身不足会限制作物的生长; (2)限制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因子发挥效应。
ppt课件
12
• 应用这个定律应注意: • (1)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能运用; • (2)要注意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 木桶原理: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那根木块。
ppt课件
17
• 动物分为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陆生地面动物、陆生 地下动物和飞行动物等生活型。
• 植物分成五类生活型:
• (1)高位芽植物;(2)地上芽植物;(3)地面芽植 物;(4)地下芽植物;(5)一年生植物。
•
•
1.高位芽植物 2-3.地上芽植物 4.地面芽植物 5-9.地下芽植物
ppt课件
(2)遗传特性,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
ppt课件
48
(五) 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 1、种群的分布的基本类型: (1)随机分布;(2)均匀分布的;(3)聚集分布。
ppt课件
49
2、阿利氏群聚原则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最适的密度,过疏和过密都产 生限制影响。
ppt课件
50
• 3 种群聚集分布的生态意义
ppt课件
30
(二) 生态位
1、 概念。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 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简言:生态位就是生物在空间、食物以及环境条 件等资源谱中的位置。
2、类型 (1)基础生态位:某物种能生存的最大空间,或所 需要的最大资源范围。
(2)实际生态位:某物种实际占据的空间或获取的 资源范围。
广义:生物的生长取决与数量最不足的那种生态因子 。
最小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本身不足会限制作物的生长; (2)限制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因子发挥效应。
ppt课件
12
• 应用这个定律应注意: • (1)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能运用; • (2)要注意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 木桶原理: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那根木块。
ppt课件
17
• 动物分为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陆生地面动物、陆生 地下动物和飞行动物等生活型。
• 植物分成五类生活型:
• (1)高位芽植物;(2)地上芽植物;(3)地面芽植 物;(4)地下芽植物;(5)一年生植物。
•
•
1.高位芽植物 2-3.地上芽植物 4.地面芽植物 5-9.地下芽植物
ppt课件
(2)遗传特性,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
ppt课件
48
(五) 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 1、种群的分布的基本类型: (1)随机分布;(2)均匀分布的;(3)聚集分布。
ppt课件
49
2、阿利氏群聚原则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最适的密度,过疏和过密都产 生限制影响。
ppt课件
50
• 3 种群聚集分布的生态意义
ppt课件
30
(二) 生态位
1、 概念。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 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简言:生态位就是生物在空间、食物以及环境条 件等资源谱中的位置。
2、类型 (1)基础生态位:某物种能生存的最大空间,或所 需要的最大资源范围。
(2)实际生态位:某物种实际占据的空间或获取的 资源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世界性的婚姻格局变化 主要是指跨国婚姻的增多,众所周知,男女失调(女性比例减少)最终导致
结果是光棍军团的壮大.为此,国内众光棍将眼光放远于国际市场.洋媳妇增多, 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 6、由于农村的失衡比城市更严重,未来的"男光棍"将更加集中于边远贫困 地区,这将大大强化这部分群体的弱势地位。这种现象与和谐社会、全面小 康的目标极不相符。 • 7、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带来的婚姻挤压、性别透支和人口结构失衡等严重 社会问题,给人口安全、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影响中国人口与经济、社 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民族的繁荣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
②稳定型:特点是各 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 适中。在一定时期内 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 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 相对稳定。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期的个体数目偏 少。新出生的个体不 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 体数。种群密度越来 越小。
男女性别比例所带来的问题:
• 3、犯罪率升高,社会不稳定性增加。性犯罪上升、同性恋增多买卖婚姻、 拐卖妇女儿童、非法婚姻、非婚生育等现象大量发生,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 险系数会不断增大。社会的安定性让人担忧,而为了争夺女性发生的犯罪行 为则更让人堪忧。
• 4、养老保障问题。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鉴于目前出生性别比偏 高的实际,未来几十年过低的老年性别比将会升高。在当前农村以家庭赡养 为主的养老保障体制下,将造成大量终身未婚者没有子女养老的情况,这无 疑增加了整个国家社会保障问题的复杂性。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
(3)年龄组成的意义:
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问题
•男女比例失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婚姻挤压,最终导致家庭结构不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 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 2400万。经测算,届时将有上千万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一部 分大龄男青年由于找不到对象,只能到下一年龄段的女青年中找。如 此循环下去, “老夫少妻”将不再是个别现象。而年轻男性与年长 男性之间争夺配偶发生的人口冲突就会随着人口的失衡而进一步加剧。 同时,大量的未婚男性出于自身的婚姻需求,甚至会采用拆散已婚家 庭组建新家庭的方式,影响家庭结构的不稳定。 •2、就业性别挤压问题。现实生活中男性比女性在经济收益和精神受 益上更大。“如果这种社会心理结构、利益结构不改变,彻底扭转性 别比失衡不太可能”。未来一二十年里,男性劳动力过剩,男性劳动 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天平就会倒向找工作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的女 同胞,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企业打出“限招女性”的旗帜来 也不一定。
1.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 各年龄期的个体所 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 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 力)
种群的类型
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出生率越高, 死亡率会越低。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增长型:特点是幼 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 年产生后代,老年个 体死亡的少,出生的 比死亡的多,种群的 个体数越来越多。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 环境..
讨论目的:理解生物种群与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 掌握农业生态环境的环境要素 了解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后果
讨论方法:调查 讨论 文献资料 网络 讨论内容:种群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小组分工:找资料:袁晨雪
做PPT:刘恬园 讨论,调查:高杨 王帅 于丝嘉
1.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造成男女失衡的原因
• 一 造成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 • 造成男女比例失衡原因很多且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传统思想的影响 •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具有浓厚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色彩。几千年的封建文
化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不是很高的现状要一时改 变这种思想是不可能的。 • 2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 • 经济生活方面,妇女的资源获取机会仍普遍不利,收入水平仍普遍【偏低, 权益保障普遍显弱;政治生活方面,妇女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尤其是领导 权、决策权的参与度、参与层次、参与比例、参与渠道上仍然要受到一定的 限制。 • 农村以男性劳动为主,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 在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这也是人们希望要男孩的原因 之一。我们已经在《土地法》中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土地权益,但由于缺乏 具体的细则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再加上女性出嫁后要到男方家生活的传统, 很多农村妇女无法分到本来就不多的土地。这些没有男孩的家庭就面临着生 产资料缺乏的问题,另外,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着老年赡养的难题,甚至这样的家庭还受歧视。
说要想方设法做到这一点,理想的生育孩子数量无法被 满足,人们对孩子性别的偏好就受到严重挤压,结果就
是“数量偏好”被“性别偏好”所代替,于是乎导致了 性别比失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性别比例仍是男多女少 • 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5.20比100,其中男性人
口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 652,872,280人,占48.73%。粗算一下,我国男 性比女性多3400万! • 在省级行政区中,性别比差距最小的为江苏,男 女性别比为101.54:100,最大的为天津,男女性 别比达到114.52:100。共有江苏、宁夏等12个省 市区男女性别比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与 天津男女性别比超过110:100。 • 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 下降到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 4,发达的医疗技术竟成了男女比例失调的帮凶
•
在许多城市,有些医院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
定,如是女孩则终止妊娠,这样也造成女孩比例下降,
再加上国家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法律严格制止这一行为,
所以这也是一个客观原因。
• 5、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
计划生育国策的强制实施,使人们通过生多胎来实现
生男孩的愿望也落空了,而对于重男亲女的中国人民来
结果是光棍军团的壮大.为此,国内众光棍将眼光放远于国际市场.洋媳妇增多, 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 6、由于农村的失衡比城市更严重,未来的"男光棍"将更加集中于边远贫困 地区,这将大大强化这部分群体的弱势地位。这种现象与和谐社会、全面小 康的目标极不相符。 • 7、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带来的婚姻挤压、性别透支和人口结构失衡等严重 社会问题,给人口安全、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影响中国人口与经济、社 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民族的繁荣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
②稳定型:特点是各 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 适中。在一定时期内 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 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 相对稳定。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期的个体数目偏 少。新出生的个体不 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 体数。种群密度越来 越小。
男女性别比例所带来的问题:
• 3、犯罪率升高,社会不稳定性增加。性犯罪上升、同性恋增多买卖婚姻、 拐卖妇女儿童、非法婚姻、非婚生育等现象大量发生,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 险系数会不断增大。社会的安定性让人担忧,而为了争夺女性发生的犯罪行 为则更让人堪忧。
• 4、养老保障问题。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鉴于目前出生性别比偏 高的实际,未来几十年过低的老年性别比将会升高。在当前农村以家庭赡养 为主的养老保障体制下,将造成大量终身未婚者没有子女养老的情况,这无 疑增加了整个国家社会保障问题的复杂性。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
(3)年龄组成的意义:
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问题
•男女比例失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婚姻挤压,最终导致家庭结构不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 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 2400万。经测算,届时将有上千万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一部 分大龄男青年由于找不到对象,只能到下一年龄段的女青年中找。如 此循环下去, “老夫少妻”将不再是个别现象。而年轻男性与年长 男性之间争夺配偶发生的人口冲突就会随着人口的失衡而进一步加剧。 同时,大量的未婚男性出于自身的婚姻需求,甚至会采用拆散已婚家 庭组建新家庭的方式,影响家庭结构的不稳定。 •2、就业性别挤压问题。现实生活中男性比女性在经济收益和精神受 益上更大。“如果这种社会心理结构、利益结构不改变,彻底扭转性 别比失衡不太可能”。未来一二十年里,男性劳动力过剩,男性劳动 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天平就会倒向找工作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的女 同胞,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企业打出“限招女性”的旗帜来 也不一定。
1.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 各年龄期的个体所 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 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 力)
种群的类型
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出生率越高, 死亡率会越低。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增长型:特点是幼 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 年产生后代,老年个 体死亡的少,出生的 比死亡的多,种群的 个体数越来越多。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 环境..
讨论目的:理解生物种群与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 掌握农业生态环境的环境要素 了解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后果
讨论方法:调查 讨论 文献资料 网络 讨论内容:种群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小组分工:找资料:袁晨雪
做PPT:刘恬园 讨论,调查:高杨 王帅 于丝嘉
1.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造成男女失衡的原因
• 一 造成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 • 造成男女比例失衡原因很多且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传统思想的影响 •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具有浓厚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色彩。几千年的封建文
化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不是很高的现状要一时改 变这种思想是不可能的。 • 2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 • 经济生活方面,妇女的资源获取机会仍普遍不利,收入水平仍普遍【偏低, 权益保障普遍显弱;政治生活方面,妇女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尤其是领导 权、决策权的参与度、参与层次、参与比例、参与渠道上仍然要受到一定的 限制。 • 农村以男性劳动为主,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 在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这也是人们希望要男孩的原因 之一。我们已经在《土地法》中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土地权益,但由于缺乏 具体的细则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再加上女性出嫁后要到男方家生活的传统, 很多农村妇女无法分到本来就不多的土地。这些没有男孩的家庭就面临着生 产资料缺乏的问题,另外,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着老年赡养的难题,甚至这样的家庭还受歧视。
说要想方设法做到这一点,理想的生育孩子数量无法被 满足,人们对孩子性别的偏好就受到严重挤压,结果就
是“数量偏好”被“性别偏好”所代替,于是乎导致了 性别比失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性别比例仍是男多女少 • 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5.20比100,其中男性人
口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 652,872,280人,占48.73%。粗算一下,我国男 性比女性多3400万! • 在省级行政区中,性别比差距最小的为江苏,男 女性别比为101.54:100,最大的为天津,男女性 别比达到114.52:100。共有江苏、宁夏等12个省 市区男女性别比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与 天津男女性别比超过110:100。 • 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 下降到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 4,发达的医疗技术竟成了男女比例失调的帮凶
•
在许多城市,有些医院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
定,如是女孩则终止妊娠,这样也造成女孩比例下降,
再加上国家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法律严格制止这一行为,
所以这也是一个客观原因。
• 5、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
计划生育国策的强制实施,使人们通过生多胎来实现
生男孩的愿望也落空了,而对于重男亲女的中国人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