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多项选择题

1.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 ABCE )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2.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容有( ABC )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D.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E.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民族教育( ABCD )。

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E.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4.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BCDE )。

A.民族教育与的联系紧密 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 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5.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BCDE )。A.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结构 B.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C.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D.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E.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6.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 ABCE )。

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 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D.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E.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

7.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 BDE )。

A.独立 B.平等 C.尊重 D.使用 E.发展

8.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BCDE )。

A.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进行民族识别 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 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9.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

A.朝文三协 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D.回文六协 E.蒙文八协

10.就人为(神学)而言,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 ABDE )。

A.的观念或思想 B.的感情或体验 C.的传承和发展 D.的行为和活动 E.的组织和制度11.我国少数民族的信仰和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 ABCDE )。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

12.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主要有( ABCDE )。

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E.基督教

13.所谓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 ACDE )。 A.维护法律尊严 B.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一14.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 ABCE )

A.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D.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融合作用 E.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15.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 ABCDE )。

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 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16.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 ABCDE )。

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承性 D.变异性 E.敏感性

17.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 BCDE )

A.遗传原因 B.自然原因 C.经济原因 D.历史文化原因 E.原因

18.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 ABCDE )。

A.数量结构 B.文化知识结构 C.专业结构 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

19.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 AB )的方针、原则。A.科学技术干部 B.理论干部 C.军事干部 D.管理干部 E.文化干部

一、填充题

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3.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6.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

7.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8.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9.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风俗、节日等。

10.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

1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

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1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1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规律、(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繁荣的)规律。

1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了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1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16.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17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18.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