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8deb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4.png)
2.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结合解剖图和实物模型,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肺等。
-讲解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如鼻腔的过滤作用、肺的气体交换等。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对比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强调它们在生物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的提升。
(4)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4.教学拓展:
(1)开展课外阅读,推荐与呼吸作用相关的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组织科普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5)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二氧化碳观察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呼吸作用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课后作业:布置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健康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呼吸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原则,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2.思维能力: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存在理解困难。
呼吸作用单元设计教案
![呼吸作用单元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45003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a.png)
呼吸作用单元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呼吸作用的相关术语和概念。
3. 能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3. 呼吸作用的相关术语和概念,如: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等。
4. 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如:农作物种植、发酵工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相关术语。
2.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呼吸作用的意义。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呼吸作用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和报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第二课时: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3. 第三课时:呼吸作用的相关术语和概念。
4. 第四课时: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
5. 第五课时:实验操作和观察呼吸作用的现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呼吸作用定义和过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呼吸作用现象的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呼吸作用的图像和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实物模型:提供呼吸作用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3. 实验器材:进行呼吸作用实验,观察现象。
4. 课后阅读材料:提供相关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拓展学生知识面。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兴趣。
2. 讲解概念: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3. 展示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初中生物七上呼吸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七上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8da17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f.png)
初中生物七上呼吸作用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人类的呼吸器官和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3. 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及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中的作用;4. 了解肺活量与呼吸频率的概念,同时掌握测量肺活量和呼吸频率的方法;5. 能够识别并阐述呼吸系统的疾病和预防方法。
二、教学重点: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2. 人类的呼吸器官和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3. 呼吸作用的过程及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七上》课本;2. 教学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3. 实验材料:瓶子、吸管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呼吸器官的图片,让学生联想到呼吸的重要性,并引发他们对呼吸作用的兴趣。
2. 学习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其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呼吸的原理。
3. 探究人类的呼吸器官和其功能:通过展示不同呼吸器官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与呼吸作用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4. 学习呼吸作用的过程:结合示意图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呼吸作用的过程,说明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呼吸作用的调节机制。
5. 进行实验:让学生进行呼吸频率和肺活量的测量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呼吸频率和肺活量的关系,并讨论这两个指标在呼吸作用中的重要性。
6. 总结与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七、课堂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
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教学进程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呼吸作用的教学设计
![呼吸作用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604a7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b.png)
呼吸作用的教学设计呼吸作用的教学设计篇一:呼吸作用教学设计(2)演示实验一:种子呼吸时放出热量吗?1、放映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盛有煮熟种子和萌发的种子的保温杯内温度计示数,此导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总结出种子呼吸时放出热量。
2、鼓励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否只有萌发种子才进行呼吸作用?干燥的种子进行不进行呼吸作用呢?3、对比实验:装有干燥种子的保温杯温度与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杯进行对比,发现有何特点,能说明什么问题?4、师生总结:只要有生命力的种子都进行呼吸作用。
(3)实验二:种子呼吸吸收氧气吗?1、首先放映多媒体课件,介绍实验准备情况。
强调指出:甲瓶内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乙瓶中装有等量的萌发的黄豆种子。
装置可选用废弃的塑料瓶,这样进行实验设计新颖别致,可以教育学生科学并不只是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只要用心思考,创造条件,科学就会来到自己身边。
2、用火柴点燃蜡烛,然后提出:为什么蜡烛会在空气中燃烧?学生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作用。
3、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甲、乙两瓶内。
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
请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甲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乙瓶中的蜡烛会熄灭。
引导分析,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会吸收氧气。
(4)实验三: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吗?1、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本实验,突破学生因化学知识缺乏而难以理解的特点,教师对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进行讲解,说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在一块会发生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实验,探究种子呼吸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接下来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进行本次实验。
3、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引导学生总结出萌发的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二)分析整理,知识提升1、在教师点拔下,学生自己归纳出呼吸作用概念。
2、鼓励学生尝试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自学呼吸作用的实质,明确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三)联系实际,延伸知识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体会,经历一个知识的深化过程,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由知识过渡形成能力,教师分别进行一下活动,让学生对呼吸作用的意义更有印象。
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
![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d9700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2.png)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清楚了解什么是呼吸作用;
2. 理解呼吸作用在正常生理功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 掌握典型呼吸动作过程中相关器官的变化规律,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分析典型呼吸过程中肺部、胸腔、胸壁的变化情况。
三、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指有机体为了摄取需要的氧气和排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而进行的自发性呼吸动作,是生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最常见的部分。
2. 呼吸可以分为入息和出息
入息即吸气,是从胸腔外向内吸入新鲜的室内空气;出息即呼气,是把过量的二氧化碳和余气从肺泡里呼出胸腔外。
3. 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在呼吸过程中,胸腔容积发生变化,由于肌肉的收缩作用,肋膈肌在收缩时会造成肋膚及背部及乳房向外凸起,同时膈肌及膈言也会收缩,胸腔容积减小,迫使肺里的气体膨胀活动紧张,吸入新鲜空气,把空气吸入肺泡,使肺部充满空气;在呼气过程中,肌肉松弛,胸腔容积增大,迫使肺部的气体收缩,肺泡的气体被排出,排出过量的二氧化碳及多余的气体空气。
4. 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呼吸作用在生理活动中是重要的部分,它保证有机体内体内器官正常运行,是支撑机体正常生存的重要基础,因此,正常的呼吸作用活动是机体健康的保证。
《呼吸作用》优秀教学设计
![《呼吸作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6c503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b.png)
《呼吸作用》优秀教学设计《呼吸作用》优秀教学设计《呼吸作用》的教学设计方案不知道该如何设计?为了让大家有所参考,下面带来《呼吸作用》优秀教学设计示例,以供参考!《呼吸作用》优秀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节课通过大量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总结,自己得出结论,为学生发挥主体性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的第八节。
本节内容中的有氧呼吸与线粒体相联系,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与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等知识相联系、呼吸作用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知识相联系。
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能力,并可以指导学生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2、知识点分析3、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及其处理4—1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尽管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呼吸作用的知识已经有了粗浅的了解,但由于他们的化学知识和认知水平,对呼吸作用的过程几乎未涉及。
高中学习呼吸作用,重点放在使学生认识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上,可使学生对生物的呼吸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呼吸作用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是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区别和联系的基础;是理解生物呼吸作用与植物光合作用区别与联系的基础。
学生认识呼吸作用过程,有利于理解内外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6cbe8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8.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生物的呼吸作用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五年级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3. 了解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过程。
4. 能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3. 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过程。
教学难点:1. 呼吸作用表达式的记忆和理解。
2. 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过程的阐述。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好奇心。
2. 利用图示和模型,直观地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
3. 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图示和模型3. 实际例子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吸作用?为什么生物需要呼吸作用?2. 学生分享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展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 氧气→水+ 二氧化碳+ 能量。
3. 解释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过程。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总结呼吸作用的定义、表达式和作用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呼吸作用的定义、表达式和作用过程。
2. 提问: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进行的?二、深入讲解(10分钟)1. 详细讲解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过程。
2. 利用图示和模型,直观地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总结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过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呼吸作用教案
![初中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f280c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2.png)
初中呼吸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实质。
2. 掌握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和过程。
3. 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4. 能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实质。
2.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和过程。
3.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1. 呼吸作用的概念。
2. 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出问题:什么是呼吸?你身边的呼吸现象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在细胞内进行的一种氧化代谢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生物体能够获得能量。
2. 讲解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 解释呼吸作用的过程:有机物在细胞内被氧化,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10分钟)1. 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叶绿体内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光合作用是合成过程,呼吸作用是分解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呼吸作用不受光能影响;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 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过程,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实例,让学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分析:- 实例1:为什么人在运动时会喘气?- 实例2:为什么植物在夜间也会进行呼吸作用?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呼吸作用的定义、表达式、过程以及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呼吸现象,并结合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解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区别和联系、实例分析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呼吸作用的定义、表达式、过程以及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初一生物《呼吸作用》教案设计
![初一生物《呼吸作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d116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2.png)
初一生物《呼吸作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呼吸作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呼吸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运动员跑步时喘气、植物晚上释放能量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新课讲解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讲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糖解、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讲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逆过程,二者在生物体中相互依存。
3.实验操作实验一:观察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澄清石灰水等。
实验步骤:将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实验二:观察植物叶片的呼吸作用实验材料:新鲜植物叶片、清水、黑纸等。
实验步骤:将植物叶片放入清水中,用黑纸遮盖,观察叶片的变化。
实验现象:叶片表面出现小水滴,说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了水分。
4.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呼吸作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如: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等。
讨论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种植植物、发酵食品等。
5.课堂小结6.作业布置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可能由于时间紧张,没有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后需要注意改进。
五、教学拓展1.深入研究呼吸作用在生物体中的具体作用,如:细胞呼吸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d6a44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8.png)
6.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呼吸作用在医学、运动、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7.课堂小结反思:要求学生撰写本节课的学习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未来学习的期望。
8.加强课堂小结与课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生活实例和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首先,我会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运动后是否会感到呼吸急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呼吸与运动的关系,进而引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那么什么是呼吸作用?它在我们身体中有什么作用?
然后,总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肺与气体交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呼吸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运动、健康、环保等方面。
最后,强调学习生物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关爱生命、关注环保的情感态度,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呼吸作用单元设计教案
![呼吸作用单元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6b824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2.png)
呼吸作用单元设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1.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1.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1.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1.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的理解和观点1.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第二章: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方程式的理解能力2.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2.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2.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变化2.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观点2.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变化,强调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第三章:呼吸作用的场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场所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器官的理解能力3.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场所(如细胞质、线粒体等)不同场所的功能和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3.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3.5 教学过程3.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的场所及其功能3.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的场所及其功能和作用3.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场所的理解和观点3.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的场所及其功能和作用,强调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第四章: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4.2 教学内容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如氧气浓度、温度等)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4.3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4.4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4.5 教学过程4.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4.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4.5.3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讨论如何控制变量和测量呼吸作用速率4.5.4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因素下呼吸作用的速率4.5.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4.5.6 总结总结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强调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应用第五章: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5.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作物施肥、灌溉等)呼吸作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氧气治疗、呼吸机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5.4 教学准备第六章:细胞呼吸与人类活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6.2 教学内容细胞呼吸在人类日常活动中的应用(如运动、饮食等)细胞呼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6.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6.5 教学过程6.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与人类活动的关系6.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细胞呼吸在人类日常活动中的应用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6.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细胞呼吸与人类活动的理解和观点6.5.4 总结总结细胞呼吸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强调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七章:呼吸作用与环境保护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能力7.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如植物净化、微生物降解等)呼吸作用与低碳生活的关系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7.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7.5 教学过程7.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7.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和与低碳生活的关系7.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与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观点7.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强调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第八章:呼吸作用与能源转化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能源转化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能力8.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在生物能源转化中的应用(如发酵、生物质能等)呼吸作用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8.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8.5 教学过程8.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与能源转化的关系8.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在生物能源转化中的应用和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8.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与能源转化的理解和观点8.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与能源转化的关系,强调其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第九章:呼吸作用与生物技术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能力9.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在微生物发酵中的应用(如酸奶、啤酒等)呼吸作用在生物技术研究中的作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9.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9.5 教学过程9.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9.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在微生物发酵中的应用和在生物技术研究中的作用9.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与生物技术的理解和观点9.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强调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性第十章:复习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呼吸作用单元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拓展能力10.2 教学内容复习呼吸作用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拓展呼吸作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10.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习题和资料10.5 教学过程10第十一章:呼吸作用与人类健康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能力11.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如氧气供应、能量代谢等)呼吸作用相关疾病及其影响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11.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11.5 教学过程11.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11.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及相关疾病的影响11.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与人类健康的理解和观点11.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强调其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第十二章:呼吸作用与运动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能力12.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在运动中的作用(如氧气供应、能量代谢等)运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12.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12.5 教学过程12.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与运动的关系12.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在运动中的作用及运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12.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与运动的理解和观点12.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与运动的关系,强调其在体育领域的重要性第十三章:呼吸作用与生态系统的稳定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生态系统稳定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能力13.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呼吸作用对生态系统稳定的影响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13.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13.5 教学过程13.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与生态系统稳定的关系13.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对生态系统稳定的影响13.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与生态系统稳定的理解和观点13.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与生态系统稳定的关系,强调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性第十四章:呼吸作用与未来科技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在未来科技中的应用前景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应用能力14.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在生物能源技术中的应用(如生物燃料电池等)呼吸作用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如生物降解材料等)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14.4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或图片14.5 教学过程14.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在未来科技中的应用前景14.5.2 讲解使用PPT课件和视频或图片,详细讲解呼吸作用在生物能源技术和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14.5.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对呼吸作用与未来科技的理解和观点14.5.4 总结总结呼吸作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第十五章:总结与评价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呼吸作用单元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15.2 教学内容复习呼吸作用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15.3 教学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设计涵盖了呼吸作用的定义、化学反应、场所、影响因素、生产应用、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生物技术、人类健康、运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未来科技等多个方面。
初中植物呼吸作用教案
![初中植物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86db2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3.png)
初中植物呼吸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2. 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 知道呼吸作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求知精神,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分析。
2.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3.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1. 呼吸作用的概念。
2. 呼吸作用的实质。
三、教学方法:以演示实验为主,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呼吸作用。
2. 教学新课:(1)讲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演示呼吸作用实验:通过观察植物在暗处和不透光的容器中的呼吸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3)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植物的生长状况,分析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讲解呼吸作用的实质:通过讲解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式,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3. 对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4. 应用实例: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种植间距的调整、保鲜方法等,让学生体会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以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生物的呼吸作用(优秀9篇)
![生物的呼吸作用(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8580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8.png)
生物的呼吸作用(优秀9篇)呼吸作用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3、使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4、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5、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6、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种生物界最重要的两种生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二、能力方面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让学生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列表比较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提出使作物增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同时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材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呼吸作用的意义等四部分内容。
1、呼吸作用的概念教材中提及的呼吸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生物课本中提到的类似,只是更加强调发生的部位在细胞中,氧化的底物不只是葡萄糖,还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呼吸作用原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有氧呼吸教材首先指出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接着教材给出了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阐述了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并且指出了各阶段进行的场所:第一阶段是葡萄糖脱氢,产生还原性氢、丙酮酸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继续脱氢,同时需要水分子参与反应,产生还原性氢、二氧化碳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脱下的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这一阶段产生了大量的ATP,这个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
3、无氧呼吸教材首先说明生物一般是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并分别阐述了高等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高等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
七年级生物上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e6958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f.png)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5.增强学生的生命观念,认识到呼吸作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物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呼吸作用》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了生物体的基本生命活动。然而,呼吸作用作为生物体内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
2.教学过程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3)教师简要介绍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讲授呼吸作用的过程、原理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教学过程
注意事项:
1.作业完成过程中,请注意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2.各小组在完成调查活动时,注意安全事项,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3.亲子共学作业旨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请同学们积极参与,与家长共同学习、成长。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关注。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运动后是否感到呼吸急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运动与呼吸之间的关系,从而自然过渡到呼吸作用的学习。
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6efe8b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6.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理解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能量的释放,以及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
3.学会运用所学的呼吸作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如运动后的呼吸加快、植物在光照不足时生长缓慢等。
-选择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呼吸作用基本概念的理解。
-填空题:帮助学生回顾呼吸作用的关键步骤和产物。
-简答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2.设计一项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在不同条件下(如不同温度、光照强度等)植物或小动物的呼吸情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呼吸作用影响因素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在运动后会感到呼吸急促,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呼吸有关的知识。”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一些植物在光照不足时长势缓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在光照不足时长势缓慢?这与呼吸作用有什么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
3.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短文要求:内容真实,语言流畅,能体现出呼吸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针对课堂讨论的内容,布置一道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5.总结反思,拓展提高:在课堂尾声,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此外,布置课后拓展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呼吸作用单元设计教案
![呼吸作用单元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673f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4.png)
呼吸作用单元设计教案第一章:呼吸作用的概念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定义与特点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1.3 教学活动通过动画或视频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
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组讨论,让学生解释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第二章:呼吸作用的生物化学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生物化学过程。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呼吸作用。
2.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生物化学过程详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发酵作用的过程和类型2.3 教学活动使用图表和示意图来解释呼吸作用的生物化学过程。
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类型的呼吸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解释发酵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让学生能够计算和理解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3.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的联系能量的单位与转换ATP(三磷酸腺苷)的作用和3.3 教学活动使用图表和示意图来解释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过程。
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的释放。
小组讨论,让学生应用ATP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呼吸作用的调节与影响因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调节机制。
让学生了解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4.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调节机制温度、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食物和水分对呼吸作用的影响4.3 教学活动使用图表和示意图来解释呼吸作用的调节机制。
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解释呼吸作用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性变化。
第五章:呼吸作用与人类健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的关系运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与运动的关系5.3 教学活动使用图表和示意图来解释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初中生物《呼吸作用》教学教案
![初中生物《呼吸作用》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50b4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9.png)
初中生物《呼吸作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阐明呼吸作用的实质。
(3)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呼吸作用原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同呼吸作用对于生物的重要性,形成珍爱生命的观念。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呼吸作用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实质。
2、教学难点(1)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然后提出问题: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同时,还会进行另外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那是什么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呼吸作用。
2、讲授新课(1)呼吸作用的概念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呼吸作用的定义,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强调: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实验①演示实验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将适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密封的广口瓶中,瓶中都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条的复燃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萌发的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消耗氧气的结论。
②演示实验二: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在两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将适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入两个透明塑料袋中,并将袋口扎紧,然后将塑料袋分别放入集气瓶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明白萌发的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③演示实验三: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将适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中,插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8a64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a.png)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量适中,难度适中,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长参与作的布置,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运动后会感到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在运动中获取能量的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呼吸作用。接着,我会简要回顾光合作用的知识,为学生学习呼吸作用打下基础。
4.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5.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给予及时反馈,鼓励学生进步,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解答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解答和反馈,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呼吸作用知识的学习体会,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强调呼吸作用在生物体能量代谢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例如运动后为什么会喘气、为什么需要保持空气流通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fdd83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7.png)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探究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对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等进行总结和分析。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知识拓展,提高认知:结合生活实际,引入吸烟、空气质量等与呼吸系统健康相关的话题,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6.创新评价,关注成长: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关注学生的成长。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运动员比赛、登山等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呼吸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时,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3.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和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和基本过程,理解生物体进行呼吸的必要性。
2.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肺和相关的生理结构。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例如运动后的呼吸加快、高原反应等。
4.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呼吸作用
一、指导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节课通过大量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总结,自己得出结论,为学生发挥主体性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的第八节。
本节内容中的有氧呼吸与线粒体相联系,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与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等知识相联系、呼吸作用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知识相联系。
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能力,并可以指导学生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2、知识点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及其处理
4—1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尽管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呼吸作用的知识已经有了粗浅的了解,但由于他们的化学知识和认知水平,对呼吸作用的过程几乎未涉及。
高中学习呼吸作用,重点放在使学生认识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上,可使学生对生物的呼吸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呼吸作用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是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区别和联系的基础;是理解生物呼吸作用与植物光合作用区别与联系的基础。
学生认识呼吸作用过程,有利于理解内外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如,从呼吸作用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伴随ATP的形成,ATP进一步推动其它生命活动的进行。
又如,从呼吸作用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呼吸作用中有一系列的中间产物产生,这些中间产物,可以是形成其它有机物的原料,由此理解呼吸作用对其它有机物代谢的意义。
学生虽然知道,呼吸作用可为其它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但对通过这一作用供能的必要性,一般说不清楚。
其原因是,学生对生物体能量摄入、贮存、释放和利用规律的认识不清。
通过分析呼吸作用的意义,可使学生进一步澄清这些问题。
在呼吸作用意义的教学中,可以联系呼吸过程中的一些中间产物,说明这些中间产物,可以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体内脂肪等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也可以进入呼吸过程彻底分解,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是各种有机物代谢的枢纽。
4—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
学生的化学知识,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不足。
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呼吸作用的过程比较抽象,是学生对其理解困难的又一原因。
三、学情分析及学习方法的设计:
学生在初中已经具备呼吸作用的初步的基础和粗浅的了解,他们对呼吸的气体交换现象、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将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内容,属于肉眼不可见的抽象知识。
由于本节课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故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比归纳,准确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强化归类、对比的学习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呼吸作用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认知目标:1、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2、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2—1能够准确叙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
2—2 能够准确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4、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
5、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技能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对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对比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五、教学方法的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抽象、难以理解,主要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内在联系,区分不同,整理出知识脉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呼吸作用的过程比较抽象,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选择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动态化,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弥补了常规教学方法不能变静为动的缺陷,从而使难点迎刃而解,重点得以突出,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媒体选择应用情况表
用的本质和意义本质和意义观察、分析、理
解、综合、归纳
后,分析、
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过程
八、教学评价的设计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设置,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错误的及时讲评、纠正,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知识要点。
通过反馈练习,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来评价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练习,教师可以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补救教学,同时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反馈练习题略。
九、板书设计
生物的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二、有氧呼吸
1、概念
2、场所
3、过程
三、无氧呼吸
1、概念
2、场所
3、过程
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五、呼吸作用的本质
六、呼吸作用的意义
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比较
(设计者王丽丽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50014)
十、点评
本节课教学内容涉及到了复杂的生物化学知识,尽管高二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由于他们在高二第一学期对有关物理、化学知识不熟悉,他们对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本节课通过白纸的燃烧引入课题,通俗、易懂,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呼吸作用的过程、引导学生配平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总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等,层次清晰,加大了课堂容量,使教学时间的分配更合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质疑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