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脑转移放疗及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49页PPT
合集下载
乳腺癌脑转移ppt课件

• 迟发性不良反应在放疗90 d以后才出现 ,包括坏死、性格及记忆改变、认知缺 陷等。
• SRS 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局部治疗,除 WBRT外,还可选择SRS治疗。SRS因其高精 确度、微创性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 于脑转移瘤的治疗。SRS适应于颅内1~3 个转移灶、瘤体体积<3 cm、全身疾病被 控制者。
• 内分泌治疗 • 在内分泌治疗药物中,目前已知他莫昔芬可以 通过血脑屏障,但由于脑转移是乳腺癌的晚期 事件,大多数患者在既往治疗中都用过他莫昔 芬,所以对他莫昔芬已有了耐药性。在芳香化 酶抑制剂中,阿那曲唑及来曲唑不直接作用于 肿瘤,所以它的有效性与是否通过血脑屏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显的相关性。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目的:分析4种不同亚型乳腺癌脑转 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
白冰等,不同亚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分析 《癌症》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0, 29 (4) : 453- 461
• 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0月至2008年7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89例脑转 移患者的资料,包括导管A型30例,导管B 型20例, HER2型16例,三阴型14例,另9例 免疫组化结果不详。分析4种乳腺癌脑转 移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特 点、影响复发后患者预后的因素等,并进 一步对导管型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 进行研究。
• 结果 组织学分级为3 级,肿瘤长径大 于5 cm,雌激素受体( ER )阴性,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2 ) 阳性的乳腺 癌患者容易发生脑转移; 肿瘤分期,病 理类型,孕激素受体( PR) ,腋窝淋巴 结转移情况及绝经与否与脑转移无关( P > 0 . 05 ) 。
2024年度乳腺癌放疗课件ppt免费全文阅读

2024/2/2
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 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乳 腺癌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
4
乳腺癌危险因素及预防
危险因素
包括遗传、生殖、激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具有乳腺癌家族史、月 经初潮早或绝经晚、未育或晚育、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等人群风险较高。
17
04
放疗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2024/2/2
18
皮肤反应预防与处理措施
80%
预防性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 激性洗涤剂,穿着宽松柔软衣物 。
100%
轻度皮肤反应处理
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如芦荟、 维生素E等,以减轻皮肤炎症反 应。
80%
重度皮肤反应处理
暂停放疗,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 、激素类药物等,必要时进行植 皮手术。
2024/2/2
MDT团队在乳腺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作用
从诊断到治疗结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32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2/2
33
心脏毒性风险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脏病史、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以确定心脏毒性
风险。
保护策略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制定个性化 的放疗计划,尽量减少心脏照射 剂量;同时给予心肌保护药物,
如辅酶Q10等。
监测与干预
在放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 脏功能,一旦出现心脏毒性反应
,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2024/2/2
21
针对患者对放疗的恐惧 心理,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她们的焦虑情绪。
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 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乳 腺癌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
4
乳腺癌危险因素及预防
危险因素
包括遗传、生殖、激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具有乳腺癌家族史、月 经初潮早或绝经晚、未育或晚育、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等人群风险较高。
17
04
放疗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2024/2/2
18
皮肤反应预防与处理措施
80%
预防性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 激性洗涤剂,穿着宽松柔软衣物 。
100%
轻度皮肤反应处理
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如芦荟、 维生素E等,以减轻皮肤炎症反 应。
80%
重度皮肤反应处理
暂停放疗,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 、激素类药物等,必要时进行植 皮手术。
2024/2/2
MDT团队在乳腺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作用
从诊断到治疗结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32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2/2
33
心脏毒性风险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脏病史、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以确定心脏毒性
风险。
保护策略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制定个性化 的放疗计划,尽量减少心脏照射 剂量;同时给予心肌保护药物,
如辅酶Q10等。
监测与干预
在放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 脏功能,一旦出现心脏毒性反应
,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2024/2/2
21
针对患者对放疗的恐惧 心理,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她们的焦虑情绪。
乳腺癌脑转移ppt课件

•
WBRT的适应证 WBRT适用于颅内多发 肿瘤、瘤体直径<3 cm、肿瘤位于不适合 手术或SRS治疗以及一般状况尚可的患者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stereotactic radiosurgergy,SRS)
• WBRT的不良反应 • 包括急性和迟发性不良反应。 • 急性不良反应发生于放疗后90 d内,包 括恶心、呕吐、脱发、失聪、急性或亚 急性皮肤反应、嗜睡,大多数急性不 良反应都可在治疗结束后消失。
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 • 方法 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7— 2007 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以发 生脑转移的133 例患者作为脑转移组,以 未发生脑转移的145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就脑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对照分析。
曲明阳,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普 通外科杂志, 2011年11月
• 目的:分析4种不同亚型乳腺癌脑转 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
白冰等,不同亚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分析 《癌症》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0, 29 (4) : 453- 461
• 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0月至2008年7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89例脑转 移患者的资料,包括导管A型30例,导管B 型20例, HER2型16例,三阴型14例,另9例 免疫组化结果不详。分析4种乳腺癌脑转 移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特 点、影响复发后患者预后的因素等,并进 一步对导管型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 进行研究。
• 结果:全组患者中位年龄46岁(28~74岁) ,出 现脑转移的时间与初诊时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 Ⅰ期患者最长( P < 0.001) 。中位随访时 间41.0 个月(6.0~141.0个月) ,全组中位生 存时间8.0个月( 0~80.0个月) , 1年生存率 32.0% , 5年生存率4.0%。与导管A型乳腺癌相 比, HER2型和三阴型乳腺癌脑转移具有发生时 间早、一线治疗后进展快、总生存期短等特点 ,导管A型具有进展缓慢、预后好的倾向,他莫 昔芬能改善导管A型和导管B型患者的生存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

新技术在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方面的探索
质子重离子放疗
利用质子或重离子束进 行放疗,具有剂量分布 优势和较低的毒性,尤 其适用于复杂和难以治 疗的乳腺癌病例。
立体定向放疗
采用高精度、高剂量的 放疗技术,对肿瘤进行 一次性或少数几次的照 射,降低对周围正常组 织的损伤。
免疫放疗
结合免疫治疗与放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来增强对肿瘤细 胞的杀伤作用,提高治 疗效果。
剂量优化
通过计算机算法优化照射 计划,使肿瘤区域获得均 匀的照射剂量,同时降低 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调强适形放疗技术
调强原理
通过改变加速器输出剂量率或调整多叶光栅形状,实现照射野内剂 量的不均匀分布,以适应肿瘤形状的不规则性。
计划设计
根据肿瘤的形状和位置,设计多个子野并调整其权重,实现照射野 内剂量的精确调控。
晚期放射性损伤及预防措施
晚期放射性损伤的表现
皮肤纤维化、溃疡、坏死等。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避免重复照射;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
放疗对其他器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01
对心脏的影响
放疗可能导致心包炎、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应对策略包括优化放疗计划
,减少对心脏的照射剂量;使用心脏保护剂;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3
定位与固定
采用体位固定技术,确保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体 位与模拟定位时一致,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01
02
03
三维图像重建
利用CT、MRI等影像技术 获取患者的三维图像数据 ,重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 的三维结构。
适形计划设计
根据肿瘤的三维形状,设 计适形的照射计划,使高 剂量区与肿瘤形状高度一 致。
乳腺癌脑转移放疗及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48页

结果
• CR 2例(7.4%) • PR 11例(40.7%) • 中位生存8.8 个月 •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月 • 3度毒性反应出现仅2例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实体瘤脑转移
疗效
• RR高 • 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 可能延长生存 毒性 • 胃肠道反应 • 血液学毒性轻微
实替体瘤莫脑唑转移胺联合其他药物+/-放疗治疗
乳腺癌脑转移放疗及放化疗综合治疗方 案的选择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 陈佳艺
实体瘤脑转移概况
• 发生于所有成年人恶性肿瘤的10-30% • 发生率因原发肿瘤不同而不同 • 未治疗的多发脑转移自然病程仅1月,全脑照射后
的中位生存为4-6月 • 乳腺癌脑转移全脑照射后的中位生存时间达8月
实体瘤脑转移治疗现状
61例脑转移患者的单因素预后分析
例数
1年生存率% 2年生存率%
中位生存期
14
0
0
3
27
26
11
9
20
56
10
14
37
35
14
10
24
21
4
7
18
55
25
14
43
17
2
8
15
47
20
12
46
24
7
8
P值
0.0000 0.0367 0.0021 0.0214
61例脑转移患者的单因素预后分析
因素
例数
颅外M部位
实体瘤脑转移的治疗选择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 全颅放疗 • 伽马刀照射 • 三维适形放疗 化学治疗 • (替莫唑胺之前)缺乏有效药物
培训资料-乳腺癌脑转移

培训资料-乳腺癌脑转移
目
CONTENCT
录
• 乳腺癌脑转移概述 • 乳腺癌脑转移的病理生理机制 • 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 • 乳腺癌脑转移的护理和康复 • 乳腺癌脑转移的预防和保健
01
乳腺癌脑转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乳腺癌脑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中枢神经 系统,并在颅内生长和扩散。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和情绪, 提高应对能力。
康复训练和生活质量提升
80%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 训练、语言康复等。
100%
生活质量提升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 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80%
疼痛管理
有效控制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复查和随访
定期复查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随访
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进展和治 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乳腺癌脑转移的预防和保健
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保持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多摄入新鲜蔬菜、水 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饱和脂 肪和动物脂肪的摄入。
乳腺癌脑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脑 部,并在颅内生长和繁殖。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肿 瘤细胞的迁移、黏附、侵袭和血管生成等。
乳腺癌细胞在生长和扩散过程中会释放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这些物质能够刺激肿瘤细胞的 增殖和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乳腺癌脑转移的病理学特征
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化疗等其他治疗 方法联合使用。
目
CONTENCT
录
• 乳腺癌脑转移概述 • 乳腺癌脑转移的病理生理机制 • 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 • 乳腺癌脑转移的护理和康复 • 乳腺癌脑转移的预防和保健
01
乳腺癌脑转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乳腺癌脑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中枢神经 系统,并在颅内生长和扩散。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和情绪, 提高应对能力。
康复训练和生活质量提升
80%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 训练、语言康复等。
100%
生活质量提升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 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80%
疼痛管理
有效控制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复查和随访
定期复查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随访
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进展和治 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乳腺癌脑转移的预防和保健
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保持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多摄入新鲜蔬菜、水 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饱和脂 肪和动物脂肪的摄入。
乳腺癌脑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脑 部,并在颅内生长和繁殖。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肿 瘤细胞的迁移、黏附、侵袭和血管生成等。
乳腺癌细胞在生长和扩散过程中会释放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这些物质能够刺激肿瘤细胞的 增殖和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乳腺癌脑转移的病理学特征
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化疗等其他治疗 方法联合使用。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07
随访监测策略以及康复期管理建 议
随访监测时间点和项目设置
随访监测时间点
术后2年内每3个月1次,3-5年内每 半年1次,5年后每年1次。
常规检查项目
特殊检查项目
包括体检、血常规、肝肾功能、乳腺 及区域淋巴结超声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乳腺 X线摄影、乳腺MRI、骨扫描、CT或
PET-CT等检查。
别诊断。
乳腺钼靶摄影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在 乳腺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进行 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腺核素显像
如近红外光谱成像、拉曼光谱成 像等,通过检测乳腺组织的光学 特性变化,进行乳腺疾病的早期 筛查和诊断。
04
乳腺癌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依据
手术治疗原则和目标设定
手术治疗原则
乳腺癌手术治疗应遵循彻底切除肿瘤 、减少复发和转移风险、保留良好乳 房外形的原则。
02 适用于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乳腺癌术前分期和术后
评估等。
MRI检查优缺点
03
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平面成像等优点,但费用
较高、检查时间较长,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简介
乳腺导管造影
通过向乳腺导管内注入造影剂, 显示导管内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光学成像技术
利用软X射线对乳腺组织进行投 照,适用于乳腺肿块的诊断和鉴
06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注意事项
化疗药物种类和联合应用策略
常用化疗药物
包括蒽环类、紫杉类、氟尿嘧啶类等,这些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具 有重要地位。
联合应用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和病理类型,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组合,以提高治疗 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

诊断流程
治疗流程
治疗原则
乳腺癌应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肿瘤的 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联合运用多 种治疗手段,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 期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保乳手术后放射治疗
目前早期乳腺癌行保乳后行放射治疗的综合治 疗法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国内从八十年 代逐渐开展这方面临床研究。近年来发表的数 量有限临床报告来看Ⅰ、Ⅱ期乳癌经综合治疗 后5年生存率为78.8%—100% 。美容效果满意 率一般达92%,说明这方面疗效已接近国际水平。
23 24.5 5.8 1.01
113
4.6
51
≤5
(-) 40 9.4 7.1
—
St.
360
9.9
Petersburg
28- ≤2.5 70
20 14.2 5.8 1.18
早期乳癌保乳手术后±放疗研究
CRC UK Milan Ⅲ
NO.
518 579
LN(+) 局部复发率% % RT(-) RT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流行病学
全球
每年新发病例为 184200 例,年死亡病例 40800 ,占癌症妇女死亡的 15.2% 。
终身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12.2%,即约1/8-1/9 妇女一生中有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
流行病学
中国 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为35/10万。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呈现出
(-)
0 13.3 4.4 1.15
Toronto
769
3.4
68
≤5
—
5.7 0.5 1.4
BASO Ⅱ
117
2.9
<70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孔子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乳腺癌脑转移放疗及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