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体学与诗体戏剧中_语言变异_的翻译_以_哈姆雷特_为例.docx

合集下载

《哈姆雷特》译本中的翻译艺术

《哈姆雷特》译本中的翻译艺术

《哈姆雷特》译本中的翻译艺术在莎士比亚的众多作品中,《哈姆雷特》是悲剧作品中的一部代表作。

作品主要描述的是哈姆雷特和他的叔父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意在解释封建王权和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斗争。

《哈姆雷特》不仅塑造了非常经典的人物形象,还具有很独特的语言魅力,因此该作品成为舞台上的经典戏剧作品。

本文主要以《哈姆雷特》为研究对象,选取朱生豪和卞之琳先生的译文作为对比,结合自己的见解,对其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为读者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的剧作提供参考。

一、剧情及主旨形象《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于1601年完成的一部悲剧作品,至今仍是经典的世界名著之一。

作品主要描述的哈姆雷特和他的叔父克劳狄斯之间的各种冲突和斗争。

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在威登堡大学读书的时候家中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和变故,即父亲突然暴死,叔父克劳狄斯篡位,而他的母亲则改嫁于自己的叔叔。

所有的一切变化都使哈姆雷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梦中,他的父亲告诉他是自己的叔父害死了父亲,于是哈姆雷特便开始为父亲报仇。

在哈姆雷特看来,为父亲报仇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出于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考虑,他身上所承担的是对乾坤的重整重任。

在对问题的多个方面全面考虑之后,出于担心心事的泄漏、鬼魂的虚假和遭遇坏人的暗算,哈姆雷特感到非常心烦,只能通过装疯卖傻的方式来迷惑自己的仇敌,进而等待恰当的时机进行报仇。

当克劳狄斯感觉到危险之后,他便想尽一切办法要铲除哈姆雷特。

为了证实事实真相,哈姆雷特让戏班人员在宫内上演了杀兄、篡位和娶嫂的一出戏剧。

克劳狄斯果然中计,非常惊恐,仓皇离开观众席。

母亲让哈姆雷特学会忍让,但是却遭到了他的严重指责,并且在激怒当中竟然将自己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杀死。

此时的克劳狄斯派遣哈姆雷特出使英国,却暗中命人将他杀害。

当哈姆雷察觉到其中的内情之后,只身逃回了丹麦。

回来后的哈姆雷特知道自己的情人因为父亲的死去和爱人的远离而发疯、溺水死亡之后,他感到非常悲愤,正中克劳狄斯的计谋。

浅谈语境制约下文学作品中英汉翻译的一词多译现象——以《哈姆雷

浅谈语境制约下文学作品中英汉翻译的一词多译现象——以《哈姆雷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浅谈语境制约下文学作品中英汉翻译的一词多译现象——以《哈姆雷特》为例韩晓晓 哈尔滨师范大学摘 要:一词多译现象在翻译中普遍存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境的制约。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词义进行选择以适应语境,从而做到与原作貌合神似。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之作,戏剧中的用词技巧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研究在语境制约下汉译英的一词多译现象。

关键词:语境制约;《哈姆雷特》;一词多译作者简介:韩晓晓(1994-),女,汉,河南省焦作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148-01一、概述翻译并不是译者简单的对原文本进行字词对应,英译汉过程中常有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译法,这就是一词多译现象。

语境则要求译者在上下文的制约下根据原文本选择最贴切的译入语,不能仅仅根据字面意思忽略上下文语境的影响。

译者首先要对原文本进行理解然后再表达,应做到译本产生的效果和原文本读者感受相同。

《哈姆雷特》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他的语言艺术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多次重复出现speak,question和case等词,但是在不同的情节和语境下翻译为不同的词义。

二、语境与一词多译“字无定义,故无定类,欲知其类,必先知其上下文为何尔。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46:309)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

”并且,他将语境分类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就是“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同一个词,不同的语境之下,会有不同的意思。

译者若想忠实于原文,再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从目的语中找到和原语言相匹配的词语和表达。

一词多译,顾名思义,一个词语可以翻译为多种词义。

词义是词语,短语和语句的含义,使人们能够匹配客观事物的印象。

精选最新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论文3篇

精选最新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论文3篇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家悲剧哈姆雷特人文主义摘要: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

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

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雷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

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风格的分析与研究来探索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对世界文学发展的贡献。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

父亲是一个商人,曾任过斯特拉特福镇的镇长。

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先后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

莎士比亚自幼就接触过戏剧,不断有一些著名的剧团来他家乡巡回演出,这些演出使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

在文法学校,他经常在课下研读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尝试练写诗歌。

14岁时,由于他父亲陷入债务,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谋生。

他18岁结婚。

1586年,他离开家乡,赴伦敦谋生。

开始当过一家剧院的打杂工,在戏剧中扮演一些小角色。

在繁忙的演员生活之余,他开始从事剧本改编和创作。

在16世纪末叶,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

一、莎士比亚的文学生涯1590年至1600年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一时期,莎士比亚初试创作,本时期是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期,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历史剧、喜剧和很少几部悲剧,这些剧作大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主要代表作为:《查理三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皆大欢喜》。

1601年至1608年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时期,本时期是莎士比亚创作的辉煌时期。

在此期间,莎士比亚的文艺思想变得更加成熟,他的创作艺术也达到了巅峰阶段,他创作了不朽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文学文体学与诗体戏剧中语言变异的翻译以哈姆雷特为例.x

文学文体学与诗体戏剧中语言变异的翻译以哈姆雷特为例.x

一、文学文体学与戏剧翻译古今中外的译论中,对于翻译文本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何种关系一直颇多争议,以在文学翻译中的分歧尤甚。

作为语言形式而存在的文体,与内容究竟可分或不可分?文体是文学内容的装饰品,或文体本身就是内容?笔者认为,将文学文体学这一边缘学科引入文学翻译当中,可以极有说服力地澄清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疑惑。

文学文体学,特指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

现代文学文体学立足于陌生化、变异与前景化等概念基础之上,对反成规化的诗学语言结构格外关注。

这种关注不仅仅停留在对语言特征的观察,而是注重从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密切关系入手。

正如Halliday提出,判断“真正的前景化”所依赖的依据是:在我看来,前景化是下意识促动而产生的突出。

……一种数量突出的语言结构只有在与整个文本的意义相关联时,才会成为真正的前景化。

可见,在文学文体学中,文体这一研究主题被广泛定义为作者为表达或加强文本的主题意义或美学效果而有意识选择的语言特征。

于是文体与语言所传达的指称内容,这两者被置于一个与主题内容密切相关的统一体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体本身就是内容。

戏剧作为会话语篇的典型分析对象,与文体学的结合当中,一般均为话语文体学或语篇文体学。

在诗歌和小说中被广泛运用的文学文体学,却极少出现在戏剧分析中。

笔者在尝试将文学文体学运用于戏剧文本解析的过程中,发现文学文体学在戏剧分析中,尤其是诗体剧中同样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可以帮助分析文本中哪些是具有文体价值的语言结构,哪些是具有戏剧效果或表演性的语言形式。

当文学文体学被运用到戏剧翻译领域时,与被运用到小说、诗歌等其它题裁的文学翻译一样,它特别关注的是“语言变异”的翻译。

原因有二:其一,陌生化、变异和反成规化等特点揭示了文学语言的特质,决定文学作品存在价值的文学性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于语言变异或前景化;其二,在一位文学翻译者的手中,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或变异的语言形式最容易被“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往往是不够忠实的,甚至是变了形的。

英语戏剧的文体特征——以《哈姆雷特》为例

英语戏剧的文体特征——以《哈姆雷特》为例
( 二) 戏 剧
切使他陷入 了巨大的痛苦 之中。

天, 父亲的鬼魂告诉 他 自己是 被他 的叔 叔毒 死的。当
他 听到鬼魂 的话 时 , 他一 方面半信半 疑 , 另一方面又为 自己 的犹豫 和软弱而感 到 自责 。哈姆莱特决定要为父报仇 , 而且 他的复 仇不 只是 为 了他 自己 , 也是为 了拯救 整个社 会 和国 家。他决 心要 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 的重任 。为 了复仇 , 他不 得不考虑 问题 的各个方面 , 同时又要避免泄露心事 , 也 要提
Vo 1 . 2 6 N o . 6
J u n . 2 0 1 3
英语戏剧 的文体特征
— —
以 《 哈姆雷特》为例
陈 嵘 ,杨 兴
( 武汉科技大学外 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 3 0 0 6 5 )
[ 摘
要] 戏剧是 一种综合性 的舞 台艺术 , 揭 示社会矛 盾,反 映现实 生活。文体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 品的深刻 内涵和写
作技巧。在此 以 《 哈姆雷特》 为例来 阐述英语戏剧 的文体特征。
[ 关键词 ] 英语 戏剧;文体特征 ;文体学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2 [ 文献标识码] A [ 作者简介 ] 陈嵘 ( 1 9 7 O 一) ,女,硕 士,研 究方 向为英美文学及教 学理论 与实践 。 ( 二) 《 哈姆雷特》 内容简介 《 哈姆 莱特》 也译 作《 王子 复仇记 》 , 是莎士 比亚 的代表 作 。写 的是丹麦王子 哈姆莱特为父报仇 的故事 。这 出悲剧 的情节是这样 的: 丹麦 王子 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 突然遭 遇 了一 系列不 幸和家庭变故 : 父 亲突然暴毙 , 叔叔克 劳狄斯篡位登基 , 母 亲改嫁 给了叔叔 克劳狄斯 。他对父 亲的 突然去世深感悲痛 , 对母亲的快速转嫁 疑惑不 满。这一切 的

《哈姆雷特》两个译本相异性归因

《哈姆雷特》两个译本相异性归因

《哈姆雷特》两个译本相异性归因【摘要】《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之一,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中国出现了几十种汉语译本,其中以朱生豪先生与卞之琳先生的译本最为突出。

通过素体诗和双关语两个方面对莎剧《哈姆雷特》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译本进行研究,发现两个译本存在明显差异。

翻译诗学、译者的翻译思想、读者的审美期待是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哈姆雷特》素体诗双关语《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之一。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中国出现了几十种汉语译本。

其中散文译本居多,诗体译本只占少数。

散文译本中以朱生豪先生的译本最为突出:而卞之琳先生的译本则是现有诗体译本中的佼佼者。

两个译本都是译者呕心沥血之作,却存在相当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素体诗和双关语这两个莎士比亚的典型的语言特征上,文章对其相异性进行归因,阐述它们不同的效果。

一、素体诗翻译的不同素体诗,英语格律诗的一种。

每行用五个长短格音步――十个音节组成,每首行数不拘,不压韵。

这种轻重相间的五音步符合英语的节奏,适合舞台演出,一方面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另一方面保留了诗歌的优雅和节奏。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中,莎士比亚对素体诗韵律的把握已相当成熟。

素体诗的运用更加体现文雅、教养、高贵,也更加注重礼仪形式,反映了剧中人物的阶级地位、所受教育、情绪、人际关系以及人物风格。

朱生豪把原来的素体诗形式全部翻译成了散文,完全失去了原文的诗体形式。

我们很难从他的译文语言形式上感受到哈姆雷特的贵族品质和高雅。

但他的语言却如原文一样华丽。

在卞之琳的译本中,译文语言形式与原文语言形式相似,每一行诗基本上包括五个“顿”。

但有时候,他的语言不如朱的译文华丽。

二、双关语翻译的不同莎翁有“双关语大师”的美誉。

他的双关语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不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还可以达到冷嘲热讽,奚落挖苦的效果,对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根据Shakespeare。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哈姆雷特》中的戏剧反讽论文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哈姆雷特》中的戏剧反讽论文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哈姆雷特》中的戏剧反讽论文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哈姆雷特》中的戏剧反讽论文论文摘要:以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J.R.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哈姆雷特》作为文本,来说明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可以从微观言语行为(剧中角色之间的言语交流)和宏观言语行为(剧中人与观众的信息交流)的角度来解读,并证明作者与剧中人物及剧中人物之间的反讽与日常生活中的反讽一样。

也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以诠释。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戏剧反讽;宏观言语行为;微观言语行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受全世界人们欢迎的。

我们不但被戏剧中的情节所吸引,而且还对戏剧中莎士比亚对语言的处理所吸引。

莎士比亚堪称是杰出的语言大师。

在他的戏剧中,表面意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涵义。

只理解表面意义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研究莎士比亚所使用的写作技法。

在众多的技法当中。

戏剧反讽是莎士比亚经常使用的,我们可以在很多戏剧中看到,如《第十二夜》、《错误的喜剧》、《李尔王》、《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

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有效地对戏剧反讽这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由说话者的意图与听话者的感知所产生的差距而导致的误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反讽效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Austin认为话语具有“施事”功能,也就是说,说话的同时也是在实施一种行为。

许多陈述只不过是“伪陈述”,人们所说的话根本不是有意图或者只是有部分意图来传递信息,做一说话行为的同时也在做施事行为…。

他将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显性施为句,把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隐性施为句。

在显性施为句中,施为动词可看作是表达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的标签。

而在隐性施为句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施为动词。

发话人的真正意欲实施的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变得不透明,其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交际语境.Austin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外国文学论文 哈姆雷特

外国文学论文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简单的说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人对哈姆雷特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哈姆雷特》这部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到最后一场比剑中,哈姆雷特、国王、王后、雷欧提斯同归于尽。

它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为它惊奇,被它吸引。

我仿佛去到了丹麦王室,在哈姆雷特的身边陪他成长,看着他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快乐王子蜕变成一个反复延宕的忧郁王子。

一股钻心的痛向我袭来,是为这位可怜的王子而心痛,更是为了人类丑陋的灵魂感到心痛。

一个看似简单的为父报仇的故事,背后肩负了历史和时代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哈姆雷特在大学时代曾说过:“人是万物的灵长。

”他认为世界是纯洁美好的,可当他从国外回到丹麦王国,王国内外一片混乱。

父亲被叔叔杀害了,霸占了被该属于自己的王位,还颠倒人伦道德,娶了自己的母亲,同时,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在边境之界地虎视眈眈试图请略。

他那时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绝望。

但无论是从家庭还是皇庭的角度来看,他都不能撒手不管。

他是老国王的儿子,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必须要承担起为父报仇并夺回王位的担子。

他的复仇任务是不容退缩的。

他只好去实施,于是他装疯卖傻,他寻找各种机会下手。

然而这个复仇的任务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完成的。

他作为人文主义的化身,他的复仇体现了为捍卫时代理想,超越个体,超越实利的精神追求,冲击着现实社会的既有的现实。

于是就注定了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

这也注定了这个故事本身的悲剧色彩。

随着王子复仇计划的开展,哈姆雷特不断地徘徊在行动和思考中,不断地剖析各种人性的弱点。

与此看来主人公既是戏里的人物也是现实中的我们,透过这个镜子,看到了我们自身。

哈姆雷特本有许多机会可以扭转乾坤,改变结局,但他却一次又一次错过,这都是性格使然,但是这些性格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他是光明磊落的英雄,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人类的真善美。

哈姆雷特-戏剧赏析.docx

哈姆雷特-戏剧赏析.docx

哈姆雷特-戏剧赏析.docx本剧主要是以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为主线展开三个人的为父复仇的故事。

从结构上来说,这个多线一体的结构方式在莎翁的许多戏剧中,屡见不鲜。

戏中戏的安排虽说也是经典的设计之一,但远远不够作品本身的内涵来得精彩和耐人寻味。

一个看似简单的为父报仇故事,背后肩负了历史和时代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当哈姆雷特从国外回到丹麦王国,王国内外一片混乱。

父亲被叔叔杀害了,霸占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还颠倒人伦道德,娶了自己的母亲,同时,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在边境之地虎视眈眈试图侵略。

他那时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绝望望。

但无论是从家庭还是皇庭的角度来看,他都不能撒手不管。

他是老国王的儿子,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必须要承担起为父报仇并夺回王位。

他的复仇任务,是不容退缩。

他只好去实施。

于是他装疯,他卖傻。

他寻找各种机会下手。

然而,这个复仇计划本身所承担的使命,并非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

他作为人文主义的化身,他的复仇体现了为捍卫时代理想,超越个体,超越实利的精神追求,冲击着现实社会的既有的现实。

于是就注定了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

这也注定了这个故事本身的悲剧色彩。

随着王子复仇计划的开展,哈姆雷特不断地思考这个复仇计划背后的意义,于是他不断地徘徊在行动和思考中,不断地剖析各种人性的弱点。

于此来看主人公既是戏剧里的人物,也是现实中的我们,透过这个镜子,看到了我们自身。

再来看主人公哈姆雷特这个人,关于他个人的评论,历来都总说纷纭。

有人说,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化身,有人说他是一个复仇王子,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勇敢与善良的化身……这些不断被挖掘出来的人物个性,都远远无法囊括住哈姆雷特这个感性丰富,思想复杂的人格个性。

也许哈姆雷特之所以如此的耐人寻味,就在于他本身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

但有点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一个为时代和历史所操纵的无辜者。

从故事的一开始,注定了哈姆雷特悲剧化的结局。

他既是老国王的儿子,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文学文体学视角下方言话语的翻译转换分析——以《苔丝》和《卖花女》为例

文学文体学视角下方言话语的翻译转换分析——以《苔丝》和《卖花女》为例

2021年3月第29卷第1期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Journal o f X i' 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Mar. 2021Vol. 29. No. 1文学文体学视角下方言话语的翻译转换分析—以《苔丝》和《卖花女》为例姜静(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_81)摘要:文本体裁和话语模式是文学翻译中常需考虑的因素。

本文对英文小说《苔丝》和戏剧《卖花女》汉译本中语言变异和零散句式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方言话语的转换特征。

研究表明,话语模式和翻译目的影响着方言翻译策略的类型,以及方言标记使用的频率。

从方言话语在小说和戏剧中的翻译转换特征可以看出,与方言话语翻译相关的参数中,文本体裁、语域和方言的人际功能是文学文本中影响方言翻译抉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方言;语域;语篇功能;文学体裁;文学文体学;文学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76(2021)01-0094-05Abstract :Genre and mode are crucial factor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rough a stylistically quantitative study of dialectal fea­tures and minor sentences in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ess o f the d' Urbervilles and Pygmalion,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ype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he frequency of dialect features in translations are concerned with text genre and textual function of the dialect in the origianl text. By delving into the dialectal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ext genre,register, and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a dialectal discourse constitute the commonly used variables for dialect translation.Key words:dialect;register;textual function;literary stylistics;literary translationi•引言G reg〇ry(1967)根据传播媒介的差异提出了话语模 式分类,使话语突破了对话和书写的简单划分。

《哈姆雷特》剧本的汉译

《哈姆雷特》剧本的汉译
而人先逝'1A615年和15年怎么反而比14年早 I]2 95 ' 2 5 ) ( 96 94 了呢? 陈先生的学问颇有架势, 但他居然不知道曹译本 之初版于14年, 出15年 的新版。 94 而举 95 他这种自相矛
为天 《 仇记》1 0物下场前的台词收尾和戏中戏全部的台词也用偶韵体或称随韵体即两行押一韵两行换一韵朱生豪和我一样一般也照原样用韵语其中还有剧中人物的插诗插曲之类当然也是用韵语我们译起来原则上也是一致3页l
第3 卷第 8 期 20 04年 8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o Nnag ce C l e ca c cs # e s oe S l e
盾的 率倒也 趣的。 直 蛮有
实际上 , 散文体也能译出原文的精神, 而诗体未必 就能译 出原文的旨趣。 这不是一一对应的、 由此及彼的 关系。 中的“ 、神” 翻译 形”“ 结合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就能 解决 的。 于此可见, 向往的翻译境界本身就是有问 陈所 题的。 以, 的翻译 即使达到了这种境界, 所 邵挺 也未必 就是上好 的产品 。 像陈先生这样 的人知道点莎剧的格 律, 也知道些中国旧体诗的格律 ; 但他就是不知道如何 使两者发生 “ 化合作用”这种人 的翻译观念和翻译 实 。 践往往会走 向两种极端 : 么欧化太 甚 , 么古 风太 要 要 深。 陈便属于后者 。 陈先生的病疾就在于他的“ 泥古”事实上, 。 邵挺也 没有真的用 旧体诗格律来译《 哈姆雷特》而是主要用 , 了古( 代散 ) ; 文体 我承认 , 古文是有韵味( 如节奏和行 内韵等 )但现代散文就没有韵味吗? , 如果细细品味 , 朱 生豪 的散文体译文正如朱 自清创作的散文是很有韵味 的,匕 t那拗 口的四、 七言的韵味可能更加 自 、 六、 然 浑然 些。 况且 , 陈所列举 的伶王与伶后的对唱那段 曲词 , 朱 也是用诗体译 的, 而且我以为译得更加准确而舒畅 : E 已经盘绕三十春秋 , l 轮 那茫茫海水和滚滚地球 , 月亮吐耀着借 来的晶光, 三百六十回向大地环航 。

浅析莎剧《哈姆雷特》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

浅析莎剧《哈姆雷特》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

浅析莎剧《哈姆雷特》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作者:赵怡薇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4期[摘要]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不同语言之间的变异,并能够通过科学的变异获得良好的文学效果,否则容易降低其文学价值,也会增加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探讨莎剧《哈姆雷特》的变异语言,分析其艺术效果,结合文学文体学的指导功能,指出语言变异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关键词]哈姆雷特语言变异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080-02任何剧本都是用语言来筑成的,如果离开语言,那么剧本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在剧本中,作者往往利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来烘托主人公的心境变化,来衬托剧本中各类环境的周转与变幻。

剧本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即便是玄幻的、复古的剧本,也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依托。

但剧本毕竟是对现实生活的主观体现,作者在剧本中运用的语言,往往为了烘托人物而故意将其变异,这直接导致很多剧本中的语言对于受众来说是陌生的,是难以普遍理解的,更是与现实生活的真实语言存在一定差距的。

这种语言变异,可以形象生活地反映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剧本的这种变异化的现象,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莎士比亚的那本著名的小说读本《哈姆雷特》。

一、语言变异与翻译在剧本中,针对不同人物的语言,为了凸显人物身上的性格特征,作者往往会别出心裁地对这些特定人物的语言进行一定的变异处理,使读者在观看或浏览的时候,感受到这种语言的特殊性,使读者感受自身与这种语言的差距,进而实现凸显人物特色的目的。

在莎士比亚的剧目《哈姆雷特》中,这种语言的变异运用十分普遍,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特色。

(一)语言变异的重要价值在剧本中,语言变异的运用十分普遍。

为什么作者愿意针对剧本进行一定的语言变异呢?首先应该从理解语言变异的角度入手。

所谓的语言变异是指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往往使用一种不常见的,或者不符合语言使用习惯的语言来进行演绎。

浅析莎剧_哈姆雷特_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_以梁实秋的译本为例

浅析莎剧_哈姆雷特_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_以梁实秋的译本为例

大 众 文 艺大140莎剧作品的部分语言特征不符合常规英语语言习惯。

这正是文学语言陌生化的体现,其中最突出的文学手段就是“变异”。

莎士比亚通过使用这种变异语言,形象地反映了剧中人物的独特个性。

这一点在莎剧《哈姆雷特》(以下简称《哈》)中体现尤为明显。

一、语言变异与翻译1.变异的内涵。

所谓变异,就是不符合语言的常规(王佐良、丁往道,2005:412)。

不论何种形式的语言变异都会在视觉或听觉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经过变异的语言已经实现“前景化”,形成了不同作者的独特风格。

在分析作品的时候,就要分析其语言变异,变异的总和就是作品的独特风格(刘世生、朱瑞青,2007:27-35)。

因此,语言变异的文体功能是适应语篇的特殊要求从而形成独特的文体风格。

语言变异在实现其文体功能的同时也在追求着变异本身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潜力。

2. 用变异分析翻译的意义。

变异是现代文学文体学一个重要概念。

文学文体学是指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申丹,1998),由此可知,通过分析变异即可分析文本的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

当文学文体学被运用到文学翻译时,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分析原文和译文中语言变异的对等程度。

原因有二:一,变异的特点揭示了文学语言文学性的特质,决定文学作品存在价值的文学性很大程度上体现于语言的前景化;二,在文学翻译者的手中,文学作品中的变异形式容易被“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很难实现“信”的翻译标准。

或许内容上可实现这个标准,但形式上不可避免会造成美学损失。

本文所分析《哈》的变异语言及梁实秋的译文就将说明这一点。

二、文本分析首先谈变异的分类。

利奇将诗歌语言变异分为八种: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书写变异、语义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及历史时代的变异。

这些类型的变异其实在其他文学语篇中也可以看到(刘世生、朱瑞青,2007:27)。

因此,可用这种分类法分析戏剧语言《哈》的变异。

刘世生指出,利奇的分类方法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哈姆雷特》著名独白两种译本浅析

《哈姆雷特》著名独白两种译本浅析

大 众 文 艺大142一.《哈姆雷特》著名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Must give us pause.《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来的伟大史诗。

以上选段出现在《哈姆雷特》一剧的第三幕第一场,甚称是流芳百世,世人为之倾倒的独白。

哈姆雷特在这段独白中,思考并探讨人生。

这段独白实际上是莎士比亚对生与死,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哈姆雷特内心那种特有的痛苦和挣扎,同时也反映出他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

这段独白运用排比短句勾勒了世间的风刀霜剑,效果强烈,容易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

其结构是素体无韵诗(blank verse),特点是每行十个音节,分为五个音步(five feet),每个音步由一轻一重两个音节构成,属于抑扬格(iamb),行与行之间不押韵,但素体无韵诗又不同于自由诗,虽不押韵,但是有固定节奏。

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我国白话文的形式历来有两种,一种是散文体翻译,一种是诗体翻译。

二.梁实秋的散文体翻译用散文体译莎剧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实秋先生。

梁实秋先生以近四十年的漫漫人生完成煌煌四十卷《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盛事,海内外能独自把莎剧全部译成汉语的,迄今只有梁实秋先生一人。

并且他对待翻译的态度与他的人生观一样,传统,十分严谨,一丝不苟。

在翻译莎士比亚时,他经过大量的“爬梳剖析”,最终选定未经任何增删的牛津版本作为原文材料,还广泛阅读了许多莎剧专家的大量注释,作细致的比较鉴别,尽量使译作与原作保持一致。

浅析莎剧_哈姆雷特_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_以梁实秋的译本为例

浅析莎剧_哈姆雷特_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_以梁实秋的译本为例

大 众 文 艺大140莎剧作品的部分语言特征不符合常规英语语言习惯。

这正是文学语言陌生化的体现,其中最突出的文学手段就是“变异”。

莎士比亚通过使用这种变异语言,形象地反映了剧中人物的独特个性。

这一点在莎剧《哈姆雷特》(以下简称《哈》)中体现尤为明显。

一、语言变异与翻译1.变异的内涵。

所谓变异,就是不符合语言的常规(王佐良、丁往道,2005:412)。

不论何种形式的语言变异都会在视觉或听觉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经过变异的语言已经实现“前景化”,形成了不同作者的独特风格。

在分析作品的时候,就要分析其语言变异,变异的总和就是作品的独特风格(刘世生、朱瑞青,2007:27-35)。

因此,语言变异的文体功能是适应语篇的特殊要求从而形成独特的文体风格。

语言变异在实现其文体功能的同时也在追求着变异本身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潜力。

2. 用变异分析翻译的意义。

变异是现代文学文体学一个重要概念。

文学文体学是指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申丹,1998),由此可知,通过分析变异即可分析文本的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

当文学文体学被运用到文学翻译时,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分析原文和译文中语言变异的对等程度。

原因有二:一,变异的特点揭示了文学语言文学性的特质,决定文学作品存在价值的文学性很大程度上体现于语言的前景化;二,在文学翻译者的手中,文学作品中的变异形式容易被“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很难实现“信”的翻译标准。

或许内容上可实现这个标准,但形式上不可避免会造成美学损失。

本文所分析《哈》的变异语言及梁实秋的译文就将说明这一点。

二、文本分析首先谈变异的分类。

利奇将诗歌语言变异分为八种: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书写变异、语义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及历史时代的变异。

这些类型的变异其实在其他文学语篇中也可以看到(刘世生、朱瑞青,2007:27)。

因此,可用这种分类法分析戏剧语言《哈》的变异。

刘世生指出,利奇的分类方法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分析论文

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分析论文

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分析论文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分析论文一、文学翻译及其变异现象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

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

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

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

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这些文体的总和。

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一直被认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学形式,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极少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应有的重视。

评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大多是先验性的,重原文文本轻译文文本。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先验性的“等值”标准提出质疑;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应运而生。

人们不再用“等值”、“正误”、“好坏”、“对错”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而是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摸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视作“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特定文学抉择的宝贵资源”。

研究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首先要给文学翻译的常规与变异下一个定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学翻译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社会学中行为规范的功能类似。

文学翻译的常规是用来辨别合适的或不合适的翻译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它由具体的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方法等理论组成。

与社会学中的越轨行为一样,文学翻译的变异是指违背了文学翻译常规的翻译行为或活动和不恰当的使用翻译技巧等行为。

文学翻译作品中的变异现象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

戏剧无韵诗“哈姆莱特独白”之重译探究

戏剧无韵诗“哈姆莱特独白”之重译探究

戏剧无韵诗“哈姆莱特独白”之重译探究作者:陈茜茜,郭勇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9期摘要:朱生豪是我国优秀的翻译家之一,聚焦朱译《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独白”之无韵诗节,通过分析其翻译得失,提出以骈文译无韵诗的尝试,并自译其对比文本,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提供一种新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无韵诗;骈文;重译朱生豪是我国较早翻译莎翁戏剧的著名莎剧翻译家,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

其译笔流畅,译本质量较高,为莎剧翻译做出了大贡献。

《哈姆莱特》被视为莎剧四大悲剧之首,其悲惨结局引人反思。

该剧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的著名无韵诗独白更是脍炙人口。

朱译本用散文体译无韵诗独白,文句流畅,朗朗上口,较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韵、传递了原作丰姿。

但用白话散文译古英语诗歌不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原诗意蕴流失。

故将对朱译本中无韵诗独白做分析,尝试选用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的骈文进行重译,以期做一种新探索。

一、无韵诗及其特点无韵诗,亦称素体诗,由五音步诗行构成。

每首诗行数不限,虽不押韵,但有固定节奏,多用在戏剧和叙事诗中。

无韵诗因悲剧《高布达克》最早出现在戏剧舞台上,但其无韵诗过于呆滞。

后马洛发展无韵诗,他采用格律手段和重复某一音节法使无韵诗更丰富多彩,但未能解决无韵诗因行末停顿而造成的断裂感。

至莎士比亚,他大量创作无韵诗,采用跨行、阴尾式、行中停顿等法增强无韵诗在戏剧中的连贯性。

无韵诗在莎翁笔下愈显魅力。

无韵诗作为英法诗歌的“舶来品”,中文语境中并无无韵诗这一诗歌题材。

至近代,胡适等人虽主张“诗可无韵”,倡导无韵诗写作,但无韵诗佳作甚少。

无韵诗在中国近代白话诗歌革命期仍是一个相对中介的概念。

二、朱生豪译本之得失与骈文重译无韵诗独白之初探本文选取莎剧《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的著名无韵诗独白做分析,原文如下: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That flesh is heir to,‘tis a consummationDevoutly to be w ish’d. To die,to sleep;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there’s the rub; 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comeWhen we shuffled off this moral coil,Must give us pause:there’s the respect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The oppressors’ wrong,the proud man’s contumely, The pangs of despised love,the law’s delay,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That patient merit of the unworthy takes,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With a bare bodkin? Who would fardels bear,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a weary life,But that the d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The undiscover’d c ountry from whose bourn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cast of thought,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h and moment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①(一)朱譯散文体之得失分析朱生豪选用散文体译《哈姆莱特》,展现了他较高的文学功底和文字修养。

作品翻译分析报告范文

作品翻译分析报告范文

作品翻译分析报告范文引言作品翻译是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环节,它能将原作以准确、流畅的方式呈现给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报告将以某文学作品作为案例,对其翻译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

1. 作品翻译的背景本次研究选择了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哈姆雷特》作为翻译分析的对象。

这部戏剧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因此,在不同语言背景下的翻译尤为重要。

2. 翻译分析2.1 翻译目标和策略在翻译《哈姆雷特》的过程中,翻译目标应当是忠实于原作并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原作的艺术特点。

其中,关键策略包括:准确表达原作中的情感和意境、保持莎士比亚特有的韵律和节奏、塑造与原作一致的角色形象等。

2.2 词汇选择在词汇选择方面,翻译应当尽可能使用与原作相似的词汇,以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意境。

同时,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文化差异,适当调整一些词汇的选择,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习惯和口味。

2.3 文化转换和语境在进行跨语言翻译时,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会影响到作品的理解和表达。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转换,并注意适当调整语境,以使目标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3. 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在翻译《哈姆雷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3.1 难以准确表达原作的意境和情感。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原文的解释性注释、采用更具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等方式,使翻译更准确地传达原作中的情感和意境。

3.2 韵律和节奏的丧失。

由于不同语言的韵律和节奏特点的差异,翻译中存在着丧失原作的韵律和节奏的风险。

为此,可以尝试通过调整词序、使用押韵等手法,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韵律和节奏。

3.3 角色形象的不一致。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角色形象的理解和塑造也会存在差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鉴目标语言读者对某些角色的认知,适当调整角色形象的表达方式,以使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文体学中的变异(DOC)

文体学中的变异(DOC)

文体学中的变异(DOC)变异说:Style is deviation from the norm.实现层(语音层)——语音变异(书写层)——书写变异形式层(词汇层)——词汇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历史时代变异(语法层)——语法变异,语域变异,语义层——语义变异,语用变异,语篇变异1、Phonological deviation诗歌语言中的非重读音节的省略(elision 元音省略,aphesis 首字母省略,apocope 尾音消失)或者添加的现象(expansion).And heavily from woe to woe tell o?er _Shakespeare elisionBut came the waves and washed it away _Spenser expansion Ba?luster, ba s?tard, …July. 词的重音位置转移,属于语音变异Omission 1) Aphesis the omission of an initial part of a word2)Syncope the omission of a medial part of a word3)mispronunciation and sub-standard pronunciation special pronunciation: rhyming词的读音为了押韵发生变化wind读成动词的读音waind2、Graphological deviation一种是指发音的变异在书写上的体现,另一种是指在排版、斜体、粗体、大写、标点及打印等方面的变异。

误拼词We know eggsactly how to sell eggs. Easier Dusting by a stre-e-tch.Seeker of truthFollow no pathAll path lead whereTruth is here没有标点如逗号和大小写,并且在排列上最后一句与前面有一空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学文体学与戏剧翻译古今中外的译论中,对于翻译文本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何种关系一直颇多争议,以在文学翻译中的分歧尤甚。

作为语言形式而存在的文体,与内容究竟可分或不可分?文体是文学内容的装饰品,或文体本身就是内容?笔者认为,将文学文体学这一边缘学科引入文学翻译当中,可以极有说服力地澄清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疑惑。

文学文体学,特指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

现代文学文体学立足于陌生化、变异与前景化等概念基础之上,对反成规化的诗学语言结构格外关注。

这种关注不仅仅停留在对语言特征的观察,而是注重从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密切关系入手。

正如Halliday提出,判断“真正的前景化”所依赖的依据是:在我看来,前景化是下意识促动而产生的突出。

……一种数量突出的语言结构只有在与整个文本的意义相关联时,才会成为真正的前景化。

可见,在文学文体学中,文体这一研究主题被广泛定义为作者为表达或加强文本的主题意义或美学效果而有意识选择的语言特征。

于是文体与语言所传达的指称内容,这两者被置于一个与主题内容密切相关的统一体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体本身就是内容。

戏剧作为会话语篇的典型分析对象,与文体学的结合当中,一般均为话语文体学或语篇文体学。

在诗歌和小说中被广泛运用的文学文体学,却极少出现在戏剧分析中。

笔者在尝试将文学文体学运用于戏剧文本解析的过程中,发现文学文体学在戏剧分析中,尤其是诗体剧中同样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可以帮助分析文本中哪些是具有文体价值的语言结构,哪些是具有戏剧效果或表演性的语言形式。

当文学文体学被运用到戏剧翻译领域时,与被运用到小说、诗歌等其它题裁的文学翻译一样,它特别关注的是“语言变异”的翻译。

原因有二:其一,陌生化、变异和反成规化等特点揭示了文学语言的特质,决定文学作品存在价值的文学性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于语言变异或前景化;其二,在一位文学翻译者的手中,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或变异的语言形式最容易被“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往往是不够忠实的,甚至是变了形的。

关于这一点,从下面的例证中可见一斑。

限于篇幅,本文试图通过下面三个译例的分析,来见证文学文体学在诗体戏剧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二、《哈姆雷特》翻译中的文体对等《哈姆雷特》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开始全面展现成熟风格的第一部剧作。

作品中莎士比亚在诗文与散文两种文学形式的交替运用上,在诗文的组成要素,如节奏的运用和短节的大规模使用等诸多方面都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变异和前景化也更加凸显。

1.诗文与散文的交互作用《哈姆雷特》作为一出诗体戏剧,以无韵诗为主,夹杂有散文、押韵对偶句以及歌谣。

在莎士比亚前的戏剧传统中,韵文与散文的区别简单划分为,前者表现严肃,后者表现轻松。

而在此基础上,莎士比亚在《哈》中赋予了这两种文学形式更加深刻的文学涵义。

细读《哈姆雷特》,笔者发现,在披上疯子的伪装之前,以及终于下定决心动手复仇之后,哈姆雷特口中说出的话为诗文。

而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哈姆雷特只有在与自己的内心交谈时才用诗文进行独白,与他人会话均用散文,除了两处例外。

其中一处是在王后的寝宫里,哈姆雷特试图用发自心灵的力量去唤醒母亲的灵魂;另一处是哈姆雷特向忠实的密友霍拉旭(Horatio)表露心迹。

莎翁如此一番语言形式上的精心安排定非随意。

究其原由,完全可以这样认为,诗文是哈姆雷特身为一名文人及朝臣的正常和理性的语言,他用这种语言激情而痛苦地与自己的灵魂对质;而口语化的散文则在轻松喜剧的基础上,成为哈姆雷特装疯卖傻(antic disposition)的掩饰物。

换句话说,诗文是发自哈姆雷特心灵深处的语言,而散文则是他用以伪饰的语言。

由此,本文试着解读一下那段在即将上演戏中戏之前,哈姆雷特对霍拉旭的表白。

Why should the poor be flattered?No, let the candied tongue lick absurd pomp,And crook the pregnant hinges of the kneeWhere thrift may follow fawning. Dost thou hear?Since my dear soul was mistress of her choice,And could of men distinguish her election,Sh'hath sealed thee for herself.在哈姆雷特装疯卖傻期间,他与别人的会话均以松散的散文形式出现,无论对Rosencratz和Guildenstern,或是Polonius, 或是国王,哈姆雷特都借助散文形式尽施尖酸刻薄之能事于嬉笑、痴癫之中。

如果将占主导地位的散文形式看作背景的话,那么与霍拉旭的这段对话突然以诗文形式出现则可视为变异或前景化了。

在霍拉旭面前,出于信任和欣赏,哈姆雷特终于可以在那片刻间脱下伪装,用心灵深处的语言对话。

这是他装疯卖傻以来,第一次向一个除自己以外的人表露真相,而这样的人也只有霍拉旭一个。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哈姆雷特的困境,体验到他复仇路上的孤独。

细读朱生豪、梁实秋和卞之琳三位翻译大家的译作,其中只有卞之琳坚持以汉语白话律诗译素体无韵诗,以散文译散文,而其他二位均通篇译成散文体,朱先生更声明其目的在于“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

但恐怕忠实传达的只是原文的指称意义,而并非全部之“意趣”吧。

至少原文形式所暗含的情感特征及其引领读者走近哈姆雷特内心世界的功用变得无处可寻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仅是忠实形式与否的问题,更是一个关及主题意义是否完整的问题了。

2.韵文节奏与情绪的烘托在《哈姆雷特》中,无韵诗一般为五步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即每行十音节,划分为五个弱强音格的音步(foot)。

尽管在无韵诗中,每一行所含的音节数相对比较松散,可以包容变化。

但总的原则是,“规范的节奏或格暗示着稳定,而当节奏的稳定被打破时,就可能象征着某种秩序的紊乱或某种情绪的失常”。

哈姆雷特最著名的独白段就体现了这种节奏上的变异及效果。

本文可以从音律上对前四行作如下分析:To bé |or nót | to bé, |that is |the qués|tion,Whethér |'tis nób|ler in |the mind| to súf|ferThe slings |and ár|rows of |out rá|geousfór|tune,Or to |take árms |agáinst |a séa |of tróubles,|And by opposing, end them.前三行无韵诗打破常规,均比抑扬格五音步(十音节)多一个音节,到第四行恢复为典型的五音步句。

这种一开头节奏上的拖延正烘托了哈姆雷特迟疑、沉思的复杂心情。

戏剧是一门时间的艺术,这里对定格的扰乱,起到了突出戏剧效果的作用。

而这种精妙的文体效果在某些译本中,也发生了缺损。

A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B )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究竟要忍受这强暴的命运的矢石,还是要拔剑和这滔天的恨事拼命相关,才是英雄气概呢?C )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要做到高贵,究竟该忍气吞声来容受狂暴的命运矢石交攻呢,还是该挺身反抗无边的苦恼,扫它个干净?三个译本中,可能是受散文这种文学形式松散特征的限制,朱译与梁译均未对节奏予以关注,只有卞译令人不得不佩服其良苦用心。

在卞之琳的译序中,他明确指出了自己对诗文节奏的处理,即以汉语的节奏单位“音组”,又称“顿”来对应英语的音步。

在汉语中,一个音组一般可包含一至四个汉字,多为两个或三个汉字。

尽管受到汉英两种不同语言体系的限制,很难从形式上以同样的艺术手法再现原文的变异效果,但卞努力以类似的艺术手法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

笔者根据对汉语音律学的了解,对卞译的节奏按音组划分如下:活下去| 还是| 不活,| 这是个| 问题,|要做到| 高贵,| 究竟该| 忍气| 吞声|来容受| 狂暴的| 命运| 矢石| 交攻呢,|还是该| 挺身| 反抗| 无边的| 苦恼,|扫它个| 干净?|不难发现,每一诗行含有较为整齐的五个音组,适合演员舞台表演。

有趣的是,每一行都无一例外地以略长地三字音组领起,朗读起来,与原文一样也给人一种延缓的感觉,为哈姆雷特矛盾内心的独白渲染了气氛,铺垫了基调。

3.短节(shortfinalcolon)与戏剧张力按照常规,诗体剧中的诗文或为押韵对偶句,或为素体无韵诗。

相对而言,无韵诗中每行的长度略有弹性,不像押韵对偶句那么严格。

但作为诗文的规范是,每行长度应大致相当。

如果以此规范作为常规背景的话,诗文中某些长度突变的诗行,则可被视为前景了。

《哈》剧中便弥漫着这样一种变异的句法结构。

………….Pyrrhus at Prim drives, in rage strikes wide,But with the whiff and wind of his fell swordTh' unnerved father falls: then senseless Ilium,Seeming to feel this blow, with flaming topStoops to his base, and with a hideous crashTake prisoner Pyrrhus' ear. For lo, his sword,Which was declining on the milky headOf reverend Prim, seemedit’s' air to stick;So, as a painted tyrant, Pyrrhus stood,And like a neutral to his will and matter,Did nothing.But as we often see against some stormA silence in the heavens, the rack stand still,The bold winds speechless, and the orb belowAs hush as death, anon the dreadful thunderDoth rend the region; so after Pyrrhus' pauseAroused vengeance sets him new a work,And never did the Cyclops’s hammer fallOn Mar's armor, forged for proof eterne,With less remorse than Pyrrhus' bleeding swordNow falls on Prim.这一段是演员甲应哈姆雷特之请,背诵了某鲜为人知的剧中一段激越的台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