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合集下载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知识拓展
【史料实证】如何探索史 前时期的历史呢?
二重证据法:发掘的 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
载相互验证。
史书记载
文化遗存
陶皇寺帝观象台遗址复红原山图文明
《尚颛书顼·、帝尧喾典》中有良段渚记文载明: “ 象日乃唐月命尧星羲、虞辰和舜,,钦敬若授民昊陶时天寺,。文历”明
目标导学三:远古的传说
自主学习
距今约 5300-4300 年。
教师指导
考古发现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知识拓展
【史料实证】依据下列 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
些历史信息?
历史信息
出现高等级建筑 和大型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较 高; 统治者有较强的 调动、组织能力。
目标导学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 浙江余杭 ,
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
形成考的古标发志现为:证一明是当阶级时的的存长在江,二
是凌下驾游于地社区会之与上黄的河公共中权游力地的区设
立。”
——已《经家出庭、现私了有早制期和国国家家的。起源》
知识拓展
【历史解释】结合所学 说一说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具备了国家初始形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知识拓展
何为部落?
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 合而成的集体,形成于原始社会 晚期(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何为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末期几个亲近部落由 于某种需要结成的暂时或者永 久性的联盟的社会组织。
目标导学三:远古的传说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4张PPT)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4张PPT)
(2)概况:尧→舜→禹
(3)事迹:
尧鼓励人们 发展生产。
禹治水有功, 被民众尊称为 “大禹”。
01
02
03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 度,稳定局势,派禹 治水,解决水患。
三、远古的传说
4、大禹治水
相传,当时洪水滔天,禹的父亲鲧(gǔn)受舜之命治 理水患。他采用封堵的方法,过了许多年都没有成功,后被 处死。禹接替父亲治水,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 河渠引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忠。禹 竭尽全力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其门而不入”,后来人们 以此形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玉器及神人兽面纹
良渚文化玉钺
良渚文化玉璧及1、良渚古城
意义(历史价值):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
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 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 准。
——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 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 贵财富
先导阅读,整体感知
新石器时代
早中期 (距今1万年-5000年)
农业产生
晚期 (距今5000年)
文明起源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的 陶寺都城 遗址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部落联盟
良渚文化的 良渚古城
遗址
红山文化的 牛河梁 遗址
炎黄部落
尧舜禹 部落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统治阶级
人类步入文明社会
早期城市形成
对外扩张 对内统治
早期国家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1、良渚古城 时间: 距今约5300-4300年 地点: 浙江余杭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中 考古
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 重要标志。

文 明
真实
贰·文明的发展: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 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的 历史


文明的起源:炎黄联盟
传说 叁·文明的传说:远古传说
文明的发展:禅让制、大禹治水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辉煌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学习要求:知道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了解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认识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知道炎帝和黄帝等古史传说,了解其 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掌握权力的统治阶级】 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早期国家】
统治 阶级
对内统治, 对外战争
早期 国家
【文明起源】
私有制 生产力发展
阶级
生产力发展
国家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贰 文明的发展: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良渚古城】
阅读教材第16页,补充完整良渚古城考古相关信息。
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 民族的人文初祖。
涿鹿之战 阪泉之战
【文明的起源:炎黄联盟】
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各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 多元一体的特征
【文明的发展:禅让制】
山西临汾尧庙
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性质:朴素的民主选举。 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发掘意义:陶 明寺当古时城黄遗河址中游的地发现区,已经表 出现了早期国家。
【我是考古研究者】
请大家根据文明起源的标准,结合教 材中提到的考古成果对良渚、陶寺已进入 文明社会进行论证。 (分小组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意识 形态/宗教等角度展开,3min)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化稻谷。
——P16
P17相关史事: 良渚文化的很多玉器上刻画有一种神人兽面纹,其主体由天空中飞翔 的神兽和骑在神兽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考古发现表明,良渚文化 玉器上刻画的神人兽面纹的各类元素相当统一。因此,神人兽面纹也被 称为良渚文化的神徽,这反映了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良渚玉古琮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玉。玉(钺钺P16)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及神人兽面纹线描图 象征军事指挥权
说明当时的社会 阶级分化已经相 当明显。
小件青铜器、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可能是观测天象、确 定节气的观象台。
二、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
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 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
陶寺古城
牛河梁遗址
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
体的特征。
2.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
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概况
大约5000多年前 原始农业、畜牧业
社会分工
早期城市
(生活安全便利) 人口
增长向 中心区
社会分化加剧
集中)
阶级社会
(剩余产品)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早期 国家
对内进行统治 对外发动战争
专门从事管理的王
(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殿、大型的贵族墓葬等遗迹。据此推断,长江下游和黄河中游地区(

A.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B
C.历史遗址分布广泛 D.最早出现贫富分化
4.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B ,淳化鸟兽虫蛾”。这反映出,黄帝的功绩是( )
A.平定天下
B.发展生产
C.创立制度
D.抚民教民
4.相传,大禹治水吸取其父亲用“堵”的办法失败的教训,改而用“导”。《吕氏
春秋》记载大禹“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C 老百姓)。”这彰显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
A.公而忘私 B.先人后己
证实距今约4000年,黄河中游地 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远古的传说
华夏华形成
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地 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禅让制
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能力提升
云游历史
1.学者费孝通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
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汇集和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人
打制石器
时空连线
云游历史
农业兴起
磨制石器 生产力 制作陶器 提高 饲养家畜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 形成奠定了重要基 础
时空连线
云游历史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 辽河上游: 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
距今约 170万年
元谋人
距今约 70万-20万年
A 文初祖的传说人物,他们是( )
A.炎帝和黄帝
B.仓颉和嫘祖
C.盘古和女娲
D.后羿和大禹
C 2.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A.形成华夏民族
B.进入青铜时代
C.出现原始农业 D.掌握冶铁技术
能力提升
云游历史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Q3:在黄帝之后比较有名的部 落首领有谁?是通过什么制度产 生的?制度的标准是什么?
Q2:根据材料归纳,华夏族 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部落 推举
部落 推举
特点①:在战争中逐渐融合
特点②:以华夏族为主体 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特点③: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
禅让制
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 禹治水有功,得民
善制度,稳定政局
众爱戴,被尊为
“大禹”
实质:民主推选 贤德
三、 远古的传说
Q4: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
过去发生 的事情
口述史料
口夸 耳张 相记 传述
遂公盨(xǔ),西周中期(距今约2900年)食具,铭文98字,记述 了“大禹治水”和“为政以德”等内容,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关于大 禹治水及德治的文献记录。
“國,邦也,从口从或” “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说文解字》
国家是如何形成的?早期国家与我们所说的“文 明”有什么关系?
一 、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
Q1: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除了之前已经学过的遗址,图中还 能看到哪些重要的文化遗存?
一 、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
Q2:结合教材,观察良渚古城遗址平面图,填写良渚古城遗址的基本信息。
一体(相似,或汇聚)
多元一体
在中华文明之下,华夏民族又是如何 产生的?
三、 远古的传说
Q1:阅读教材,说一说黄帝、炎帝、蚩尤三者的故事。
黄帝(轩辕氏)
炎帝(神龙氏)
阪泉之战
炎帝归顺黄帝, 结成炎黄联盟。
逐鹿之战
炎黄联盟人打文败初蚩尤祖,
黄帝被推举为首领。
华夏族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24页)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24页)
尧年老的时候,在征求 了各部落的意见后,推举舜 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 采取同样的方法,把位置传 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禅让制 联盟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
(1)禅让原则:贤德 (2)禅让实质:
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3)禅让概况:尧→舜→禹
课堂总结
的 起 源
中 华 文 明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
第一单元
依据图片,说出你知道的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伏羲画挂
神农尝草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有巢 燧人 伏羲 女娲 神农
五氏
盘古开天
第3课 中华文明的
起源
黄帝 颛顼 帝喾 帝尧 虞舜
五帝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大禹治水
炎黄传说
尧舜禹传说
黄帝陵
学习目标
1.知道良渚古城、陶寺都城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并从 中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私有制、阶级 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2.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炎帝、黄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 蕴含的历史信息;认识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体会中华文明 的起源。 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学习任务三
远古的传说
1.部落联盟时期 (1)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 活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
黄帝,号有熊氏,又 号轩辕氏,生于陕西北部, 黄帝(轩辕氏)后向东迁徙。
炎帝,号神农 氏,生于渭水支流 炎帝(神农氏) 的姜水。
蚩尤
原在我国 东部,后来发 展到山东、河 南、安徽一带, 是最早进入中 原的部落首领。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1张PPT).ppt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1张PPT).ppt

圭尺、木立表、木漆箱及其漆沙漏、铜铃、铜齿轮形器、铜璧形器等,琳琅满目,堪
玉琮
称瑰宝。
陶扁壶
甲骨文“文”字写法
在陶寺遗址,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比甲骨文早近800年的书写符号, 在一个扁壶上发现了用朱砂书写的文字,被称为“朱书早文期字国”家
良渚古城
存在功能分区的巨大城址 出土众多精美文物 随葬品形成鲜明对比
阪泉之战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 黄帝部落之间的战争,结果是黄帝部落获 胜,战败的炎帝部落归顺黄帝部落,两个 部落结成一个部落联盟
出生于姬水,是姬姓部落的首领 出生于姜水,是姜姓部落的首领
有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名叫蚩尤,十分强悍。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全是猛兽 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他们还制造刀戟弓弩各种各样的兵器, 常常带领他的部落,侵掠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 一败涂地。炎帝没法子,逃到涿鹿请求黄帝帮助。黄帝早就想除去这个各部落的祸 害,就联合各部落,准备人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据说黄帝平 时驯养了熊、罴、貔、貅、貙、虎六种野兽,在打仗的时候,就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 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蚩尤的兵士虽 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虎凶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 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使黄帝的兵士 无法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 “ 风伯雨师 ” 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帮助, 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终于把蚩尤打败了。也有一种传 说,说是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用“指南车” 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结果把蚩尤捉住杀了。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D 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化和祭祀礼仪
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期国家
私有制 阶级 国家
人类进入文 明社会的重 要标志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2.文明的起源
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 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们彼此 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 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中华文明起源和 早期发展的特征: 多元 一体
二、远古的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龙是由下面动物的身体组成的:
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 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
华夏族由众多民族,在不断地交
虎掌、鹰爪、金鱼尾
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三、远古的传说
2.尧舜禹的禅让
大 禹

舜 原则:贤德
治 水



像 禅让

禅让
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
原始社 会农业、 畜牧业
发展
人口增长 并集中
早期城 市形成
社会 分化
从事生 产劳动
从事 管理
管理和 统治
发动 战争
早期 国家 形成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早期国家
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牛河梁遗址 时间 距今约5500——5000年 流域 西辽河流域 概况 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
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
课堂检测
1.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0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
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私有制、阶级、国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 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 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产生的两大标志
一是阶级的出现;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重点探讨
剩余
生产力发展 产品
私有制
材料一:在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 业相继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 财富就日渐丰富……氏族首领往往便利用自己所 掌握的权力,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氏族的公
统治者 分 贫 有制便遭到破坏,私有制便产生,进而导致阶级
矛阶
化 富 的产生。一旦阶级和阶级矛盾在氏族社会中出现
国公
盾级

共 政府 军队
被统治者
,人类社会的历史,便开始向文明时代迈进了, 文明社会即将到来。
——李友谋《仰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产 权 监狱 征服者
生力
战部 争落
阶级 分化
材料二:笔者认为,国家形成的标志应修正为: 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 力的设立。阶级的出现是国家得以建立的社会基
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传说: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口耳相传的具有一定历史性的 故区事别。与联系: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 史实:通过考古没资有料被,证掌明握的确就切是证不据可,信完的全虚真构实内存容在。的 客观事实。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庙
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
禅让制
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④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有土德之瑞,土色 黄,故称黄帝。”
——《史记》
个人简介
黄帝,名轩辕。古华夏部落联盟首 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 五帝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伏羲、女娲) 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厚
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炎黄部落联盟:炎帝与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禅让制
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推举和考察 ,由舜继承其位。
部落联盟: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几个亲近部落由于 某种需要结成暂时或永久性的联盟的社会组织。
三、远古的传说
(三)尧舜禹的禅让:
大 禹

舜 原则:贤德
治 水



像 禅让

禅让
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
他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度,稳定局势,派禹
得到人民的爱戴。
治水,解除水患。
实质: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治水有功,得到 民众爱戴,被尊 称为“大禹”。
课堂小结
早期国家
和文明的
——《中外历史纲要(④上确)立教王师位教世学袭用制书》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任务三】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
说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 化牛梁河遗址的祭坛、积石冢,良 渚古城遗址和龙山文化中的山西襄 汾陶寺墓地遗址都说明当时已出现 了私有制,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并出现了大型公共建筑,有专家甚 至认为已进入国家初始状态,标志 着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
材料1: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 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材料2:古城背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由人 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水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材料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 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20万千 克碳化稻谷。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黄帝”和“皇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黄帝是中国古老传 说中的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而皇帝是从秦朝开始对古代中国 易错易混 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中国第一个皇帝是 秦始皇
易错字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读经学史】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 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多处建筑墓址及陶质建筑材料;有多处墓地,
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并有精美器物随葬品且随
葬品来源十分广泛(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且 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出土小件⑪ __青__铜__器____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很 有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⑫_观__象__台___。 意义: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⑬___黄__河___中游地区已 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④__阶__级__和国家的产生。
位置:距今约5 300—4 300年,浙江⑤__余__杭____。

中渚
华古
文 明
城 遗 址
考古成果 及价值



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 首屈一指);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 统(同时期世界上⑥_规__模__最__大_____的水利工程)。 内城有众多类型的建筑,还出土了约20万千克炭化 ⑦__稻__谷____。(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海内外的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 黄子孙”?你认为举办这样的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以后,逐渐演化成后来的华夏族(即汉族 的前身),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 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意义: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 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 底蕴,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1张PPT)

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1张PPT)

可能出现了早期国家
二、早期国家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zhǔ古城
1、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2、地点:浙江余姚 3、概况
农业发达,经济 发展水平较高
①农业:发现了约20万千克碳化稻谷
良渚博物院展示的现代稻谷(左)和良渚遗址出土炭化稻谷(右)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一)良渚古城 3、概况 ②城市建筑: • 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 内城中有人工建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
(一)良渚古城 3、概况 ④墓葬:贵族墓地——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普通墓地——随葬品稀少
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良渚遗址不同墓地的随葬品不同说明什么? • 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区域; • 贫富差距,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细。
二、早期国家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传说中制 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与黄帝、炎帝并称 “中华三祖”。
三、远古的传说
1、炎黄的传说
VS
阪泉之战
炎帝失败,归顺皇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
VS
涿鹿之战
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 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
及其丰富的历史信息。 考古学和神话传说之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为全面理解中华文明
的起源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课堂小结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原始人群 氏族社会 早期国家
元谋人、蓝田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
牛河梁遗址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生物化石 打制石器 用火遗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郭沫若《十批判书》
对“古史辨”学派的批评:
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
此观念……
(徐旭生)
把许多可能的情况中的一种当成了唯一的事实(而且并没有
真正的证据)……
(谢维扬)
对古书搞了很多“冤假错案”……
(李学勤)
学习交流PPT
8
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疑古到释古
李学勤 著
学习交流PPT
子贡:古者黄帝四面,信乎?
孔子: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
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太平御览》引《尸子》
学习交流PPT
12
中国历史的童年
学习交流PPT
13
二、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1、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谱系 2、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3、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认识
学习交流PPT
19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距今年代 万年
200
文化分期
华北地区
周口店系 匼河系统 统
西侯度
华南地区
西南
东南
元谋
100
旧石器 小长梁
50
早期
蓝田 观音洞 和县龙潭
周口店

10
匼河
5
中期 许家窑 丁村 岩灰洞
东海大贤
1.5
晚期 峙峪、虎 下川 富林、穿 庄
头梁 学习交流PPT

20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①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 期愈长。②时代愈后,传 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①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 念。②打破地域向来一统 的观念。③打破古史人化 的观念。④打破古代为黄 金世界的观念。
学习交流PPT 顾颉刚先生(1893-1980)
4
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信古到疑古
后来秦始皇又成了统一的事业。但各民族间的种族观念是向来极深
为一国,咱们应当化除畛域的成见!” 这是谎话,却很可以匡济时
艰,使各民族间发生了同气连枝的信仰。 ……借了这种帝王系统的
谎话来收拾人心,号召统一,确是一种极有力的政治作用。但这种
说法传到了后世,便成了历史上不易消释的“三皇五帝” 的症瘕,永
远做真史实的障碍。
学习交流PPT
——顾颉刚
5
疑古与释古
王学典、孙延杰著,山 东画报出版社,2000
学习交流PPT
21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
学习交流PPT
22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
学习交流PPT
23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
学习交流PPT
24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
学习交流PPT
25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
学习交流PPT
26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新石器时代的石磨与石耜
学习交流PPT
27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的,只有黄河下流的民族唤做华夏,其余的都唤做蛮夷。疆域的统
一虽可使用武力,而消弭民族间的恶感,使其能安居于一国之中,
则武力便无所施其技。于是有几个聪明人起来,把祖先和神灵“横
的系统”改成了“纵的系统”,把甲国的祖算做了乙国的祖的父亲,又
把丙国的神算做了甲国的祖的父亲。他们起来喊道,“咱们都是黄
帝的子孙,分散得远了,所以情谊疏了,风俗也不同了。如今又合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二、考古所见中华文明起源 三、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学习交流PPT
1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信古到疑古
孔子 “信而好古”
“三皇五帝”为核心的古史体系
学习交流PPT
2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学习交流PPT
3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信古到疑古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 帝到如今…… 毛泽东
•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 的南方
北京大学考古系苏秉琦先 生著,三联书店,1999
学习交流PPT
29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郭沫若:真实地阐明中国古代社会还需要大规模地做 地下的发掘,就是仰仗“锄头考古学”的力量。
随着一些被疑古派判为伪书的《尉缭子》、《六韬》
在西汉墓出土,对疑古派产生致命打击。
学习交流PPT
7
疑古与释古
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 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 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研究中国古代,大家最感受着 棘手的是仅有的一些材料却都是真伪难分,时代混沌……
9
中国历史的童年
学习交流PPT
10
中国历史的童年
一 说 炎 帝 即 三 皇 中 的 神 农 氏
学习交流PPT
11
中国历史的童年
宰我: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 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 孔子: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 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 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也。 《史记正义》引《大戴礼》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苏秉琦 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 区:块。系:条。类型:分支。
苏秉琦 著
学习交流PPT
28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类型:
•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 南部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兴燕
隆辽 洼文 文化 化区
红 山 文 化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学习交流PPT
30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兴燕 隆辽 洼文 文化 化区
——
红 山 文 化
——


沿


学习交流PPT
31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兴燕 隆辽 洼文 文化 化区
——
红 山 文 化
——


沿

红山文化陶裸体女学习像交流PPT

32
上海古籍出版社,
顾颉刚讲史录(增订
1978。又名《汉代
本),中国青年出版
学术史略》,东方
社,1993
出版社,1996.
学习交流PPT
6
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疑古到释古
疑古派:“东周以上无信史”
王国维利用甲骨文材料,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 考》,证明《史记 ·殷本纪》记载的确切,向“东周 以上无信史”提出挑战。
14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元谋人上、中门齿
北京人头盖骨
学习交流PPT
15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旧石器时代
口 店










4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学是习交流我PPT 们的祖先吗?
16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
学习交流PPT
17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
学习交流PPT
18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
学习交流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