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在医疗领域,无菌检验是确保手术器械和医疗用品的无菌性的重要程序。

无菌检验的目的是保证医疗器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发感染,从而保障病患的安全。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无菌检验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套涵盖多个方面的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首先,在进行无菌检验之前,操作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这包括正确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帽子和无尘服等。

这些措施旨在有效防止潜在的污染源对待检器械产生影响。

同时,操作人员要做到洁净双手,勤洗勤消毒。

其次,在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消毒程序,确保工作环境的洁净度。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谈话,减少细菌的传播。

同时,操作台面、工作区域和操作的器械等都应该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只有保持良好的消毒环境,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施无菌检验时,操作人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的特点和使用领域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指标和试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一些高级手术器械需要进行生物指示器试验来检验其灭菌效果,而一些常用的医疗用品则可以通过物理指标进行检测,例如斯特林试验等。

在实施无菌检验时,操作人员也需要关注器械本身的无菌特性。

比如,要确保手术器械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损坏或者污染。

同时,要保证器械的包装完好无损,防止任何尘土或异物进入包装内部。

另外,操作人员在进行无菌检验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例如,在打开包装之前,要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有任何不正常情况,必须重新选择无菌包装进行检验。

在打开包装后,操作人员应在洁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避免接触任何非无菌区域。

操作人员还需要关注无菌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实验室的通风、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无菌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操作人员需要确保实验室的环境符合规范要求,并按照规程进行工作。

实验室设备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无菌检验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还应该保持耐心和细心,遵守操作步骤,确保每一步都得到正确执行。

(完整word版)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操作规程.doc

(完整word版)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操作规程.doc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通过无菌检验,确保灭菌后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灭菌后医疗器械产品(列举)的无菌检验。

3 检验依据本厂产品注册标准(编号)EN1174—1996 医疗器械灭菌产品中微生物数量的评估《中国药典》(2005年版)GB14233。

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4 仪器、设备百级层流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器)、电子天平、PH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无菌棉签、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5 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5.1 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5。

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

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

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5。

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监测.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6 无菌检验前的准备6。

1 器具灭菌、消毒6.1。

1 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

可经电热干燥箱160℃以上干烤2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

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则应重新灭菌.6.1。

2 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试管架、电子天平、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橡胶吸头等。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无菌医疗器械对于手术和治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遵循一定的质量管理规范,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无菌医疗器械的检查和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无菌医疗器械的检查评定标准。

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 设备和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必要时需要对关键设备进行验证和监控。

对于与无菌医疗器械相关的生产设备,则需要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无菌环境中的生产过程符合要求。

2. 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对从事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

培训的内容包括无菌操作技术、无菌器械生产流程、质量控制要求等。

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健全的人员考核和纪律管理制度。

3. 原材料和辅料管理: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与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辅料密切相关。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辅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接收检验和质量控制制度。

同时,对于与无菌医疗器械直接接触的原材料和辅料,还需进行更为严格的检验和管理。

4. 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流程。

在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消毒和灭菌措施,以确保器械的无菌性。

同时,还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验证,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二、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1. 外观检查:无菌医疗器械在外观上应无明显的污染、破损和其他缺陷。

外观检查应包括对器械表面、包装和标志的检查,确保无菌医疗器械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或损坏。

2. 性能检验:无菌医疗器械的性能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性能检验的内容包括对器械的使用功能、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测试。

通过性能检验,可以评估无菌医疗器械是否具备满足临床需求的基本功能。

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灭菌方法处理后的医疗器械(具)、植入物品、敷料等是否达到无菌标准的一种方法。

临床部门不应常规进行无菌检验,如有需要,可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专人来采样检测。

二、试验前准备1.无菌检验应在洁净度为100级以上的洁净实验室内实施,并证实该实验室各项指标符合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T16292~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等相关要求,且在有效期范围之内。

2.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制备无菌检验用洗脱液、需氧一厌氧培养基与真菌培养基(见附)。

3.在无菌检验前三日,分别在需氧一厌氧培养基与真菌培养基内各接种1ml洗脱液,分别置30~35℃与20~25℃:培养72h,应无菌生长。

4.阳性对照管菌液制备:(1)在检验前一天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普通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接种一环至需氧一厌氧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h 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100cfu/ml(可通过比浊法或稀释后用1m1接种平板来确认)。

(2)取生孢梭菌[CMCC(B)64941]的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一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30~35℃培养18~24h后,用0.85%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100cfu/ml。

(3)取白念珠菌[CMCC(F)98001]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一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20~25℃培养24h后,用0.85%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100cfu/ml。

三、样本制备根据检样的类型与大小,以及带孔(腔)与否,可以按照以下不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1.敷料类等非管道类样品:取2个包装内的样本,剪成约10mm×30mm 大小的样片21片,接种需氧一厌氧菌培养管5管与真菌培养管2管。

每培养管含培养基40m1,各接种3片样片。

1无菌试验操作规程-版中国药典资料讲解

1无菌试验操作规程-版中国药典资料讲解

1无菌试验操作规程-2015版中国药典1.目的:制定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操作正确。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成品无菌检验操作。

3.职责:生产部负责提供待检验产品,质量部负责检验,出具检验报告。

4.内容:4.1.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

4.2.简述:无菌检查方法系用于检查无菌医疗器械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4.3.环境要求:该项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其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防止微生物污染,但所采取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操作前环境洁净度应经验证。

日常检验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4.4.方法验证:进行该项检查前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4.5.人员要求: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培训。

4.6.检验数量及检验量:4.6.1.接种每种培养基所需的最少检验数量 (表1)供试品批产量N(个)接种每种培养基的最少检验数量医疗器具≤100100<N≤500>500 10%或4件(取较多者)10件2%或20件(取较少者)4.6.2.检验量(表3)供试品供试品装量每支供试品接入每种培养基的最少量医疗器具外科用敷料棉花及纱布缝合线、一次性医用材料带导管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其他医疗器具取100mg或1cm×3cm整个材料二分之一内表面整个器具(切碎或拆散开)4.7.仪器用具:垂直层流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浴箱、显微镜、手提灭菌器、离心机、双碟、试管、三角瓶、刻度离心管、注射器(针头)、剪刀、镊子、注射器盒、75%酒精棉球、紫外光灯365nm、真空泵、一次性使用集菌培养器。

4.8.消毒剂配制:75%乙醇溶液(配制酒精棉球用)。

0.2%新洁尔灭溶液(配制消毒棉球用)。

2%来苏尔溶液(配制消毒棉球用)。

4.9.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4.9.1.0.1%蛋白胨水溶液:取蛋白胨1.0g,加水1000ml,微温使溶解,滤清,调节PH值至7.1±0.2,分装,灭菌。

医疗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医疗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平板划线法-曲线法:将挑取有样品接种环在平板培 养基上作连续划线。
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37/103
培养基适用性检验
血琼脂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金黄色菌落)
在划线过程中,细胞逐步分散,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38/103
培养基适用性检验
定时移植法:亦称传代培养保藏法,指将菌种接种于适宜斜 面培养基上,最适条件下培养,完成培养于(4~6)℃进行保 留并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移植培养一个短期菌种保藏方法。
细胞核及核膜、核仁,直径普通为1μm ~ 10μm。
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9/103
真菌:为多细胞或单细胞微生物,其细胞分化完善, 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故易在体外生长繁殖,直径普
通为10μm ~ 100μm。
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10/103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所需设备
超净工作台
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医疗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技术
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2/103
什么是无菌检验法?
用于检验要求无菌医疗器械是否无菌一个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验法要求,仅表明了供试品在 该检验条件下未发觉微生物污染。
无菌试验目标:将医疗器械或其浸提液接种于培 养基内,以检验供试品是否有细菌和真菌污染。
无菌检验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 无菌技术培训。还应该含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细 致工作作风。
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20/103
无菌检验法 环境要求
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21/103
无菌检验法 环境要求
隔离系统
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无菌检验规程

无菌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版号生效日期公司1 目的通过无菌检验,确保灭菌后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灭菌后医疗器械产品(列举)的无菌检验。

3 检验依据本厂产品注册标准(编号)EN1174-1996 医疗器械灭菌产品中微生物数量的评估《中国药典》(2005年版)GB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4 仪器、设备百级层流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器)、电子天平、PH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无菌棉签、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5 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5.1 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5.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

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

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5.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监测。

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6 无菌检验前的准备6.1 器具灭菌、消毒6.1.1 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

可经电热干燥箱160℃以上干烤2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

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则应重新灭菌。

6.1.2 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

无菌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及记录表1目的通过无菌检验,确保灭菌后产品能够到达无菌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灭菌后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检验。

3 检验依据3.1、产品注册标准3.2、?中国药典?〔2021年版〕3.3、GB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局部:生物试验方法3.4、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4 仪器、设备百级层流超净工作台、电热枯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酒精灯、,无菌棉签、镊子,试管架,大试管假设干等。

5 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5.1 无菌检验应在环境干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展。

5.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

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

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5.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干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展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监测。

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6 无菌检验前的准备6.1 器具灭菌、消毒6.1.1 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

可经电热枯燥箱160℃以上干烤2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

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那么应重新灭菌。

6.1.2 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

如无菌检验室的试管架、电子天平、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橡胶吸头等。

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医疗器械公司 实验室器具清洁、灭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公司 实验室器具清洁、灭菌操作规程

实验室器具清洁、灭菌操作规程1.目的:制定实验室检验用器具及取样器具清洁、灭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室检验用器具及取样器具清洁灭菌的操作。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检验用器具及取样器具清洁灭菌的操作。

3.职责:3.1 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3.2质量部经理: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4.内容:4.1玻璃仪器清洁标准:洗净后的玻璃仪器应无可见异物,倒置摆放器壁上不挂水珠。

4.2常用清洁剂:餐具洗洁精、95%乙醇、稀盐酸、4%的碱溶液、洗衣粉等。

4.3玻璃仪器清洗方法4.3.1新购进玻璃仪器的清洗新购买的玻璃仪器表面,常附着有游离的碱性物质。

可先用餐具洗洁精溶液洗刷,再用自来水洗净,然后浸泡在1%~2%盐酸溶液中过夜(不可少于4小时)。

再用自来水冲洗至无可见异物,置器壁不挂水珠。

再用纯化水冲洗3次,晾干。

置玻璃仪器柜中备用。

4.3.2量瓶、滴定管的清洗洗涤量瓶时,可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餐具洗洁精溶液浸泡2小时以上。

然后用自来水冲洗至无可见异物,倒置器壁不挂水珠。

再用纯化水荡洗3次,晾干备用。

4.3.3移液管和刻度吸管的清洗可先用自来水清洗几次,用餐具洗洁精溶液清洗浸泡过夜,用自来水清洗多次,至倒置器壁不挂水珠,最后用纯化水荡洗3次,晾干备用。

若浸泡时间过长,餐具洗洁精溶液难以冲洗干净,用稀硫酸润洗两次,再用自来水冲洗至倒置器壁不挂水珠,最后用纯化水汤洗3次,晾干备用。

4.3.4顶空瓶的清洗方法倒干瓶内试液,全部浸入95%乙醇,超声洗2次后倒干。

再加入纯化水,煮沸30分钟后倒干。

再加入纯化水超声清洗2次,倒干瓶内洗液。

于80℃烘干,冷却,保存。

4.3.5其他玻璃仪器的清洗4.3.5.1先用自来水洗刷至无污物,再用合适的毛刷沾餐具洗洁精洗刷,或浸泡在餐具洗洁精溶液中超声清洗(适用于附有难刷洗物或瓶口小,毛刷难以进行全面刷洗的玻璃器皿)。

然后用自来水彻底洗净,至倒置器壁不挂水珠。

再用纯化水洗3次,晾干备用。

为达到洗涤目的,需换用另一种洗液时,一定要除尽前一种洗液。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诊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无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可靠性。

一、无菌检验的重要性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直接接触,如不具备无菌性,会引起严重的感染问题。

因此,无菌检验是确保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无菌检验,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无菌性,从而有效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无菌检验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确保检验环境的洁净度:无菌检验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应确保检验环境的洁净度。

工作区域应进行深度清洁,并使用有效的空气过滤系统和洁净工作台。

2. 准备必要的无菌材料:无菌检验操作所需的材料包括无菌培养基、培养皿、观察镜等。

这些材料应该在使用前进行无菌处理,并且要保持密封。

3.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没有损坏或者污染。

损坏或污染的设备和工具可能影响无菌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无菌检验操作步骤1. 样品采集:根据具体要求,采集待检样品。

样品采集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外界污染。

2. 样品处理:将样品置于无菌室内进行处理。

首先,应对样品外表进行目测观察,排除明显可见的外部污染。

然后,将样品放入无菌培养皿中,采用湿敷法、浸润法等方法进行培养基的接种。

3. 培养: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培养皿内的情况。

4. 结果判断:根据培养结果,判断样品是否具备无菌性。

常见的无菌检验结果包括阳性、阴性和疑似阳性。

阳性结果表示样品中存在微生物生长,即不符合无菌要求;阴性结果表示样品无细菌生长,满足无菌要求;疑似阳性结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处理。

5. 结果记录和报告:将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需要制作无菌检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样品标识、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跟踪和管理。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无菌检查是指对无菌状态的物品、器械、培养基等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无菌性的一种操作。

无菌检查主要是为了保证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质量,防止传播致病菌和交叉感染。

下面是无菌检查的操作规程,共1200字。

一、仪器与试剂准备1. 玻璃器皿:无菌检查中常使用的玻璃器皿应先清洗,然后用高压蒸汽高温灭菌。

确保玻璃器皿表面没有任何污物和细菌。

2. 培养基: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肉膏琼脂等。

使用前应检查培养基包装是否完好,是否过期,如有问题应废弃,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培养皿:无菌培养皿应提前准备好,如果有无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最好优先选择使用。

4. 培养皿贴壁:无菌贴壁是为了避免液体滴入培养皿内引起细菌污染,使用前应检查贴壁是否完好。

5. 双口试管:用于无菌培养物的传递,提前准备好。

二、人员准备工作1. 手部卫生:进行无菌检查前,操作人员应进行手部卫生,包括洗手和消毒。

先用流动水清洗手部,然后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2. 穿戴无菌操作服:无菌检查需要穿戴无菌操作服,操作服要求干净、整洁,且经过高温蒸汽灭菌。

穿戴手套前,应先检查手套是否完整、无损。

3. 工作台表面消毒:将工作台表面用70%酒精进行擦拭消毒,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三、操作步骤1. 取一份待检物品:如医疗器械或药品,然后进行外观检查。

确保物品包装完好,无明显损伤和破损。

2. 打开培养皿:将培养皿的盖子拉开一些,方便后续操作。

3. 将待检物品放入培养皿:用镊子或无菌力ps,将待检物品放入培养皿内,尽量避免让待检物品直接接触培养皿的边缘。

4. 培养皿倒置:将培养皿倒置放于工作台上,检查物品是否有菌落生成。

5. 灭菌培养皿口:用长火柴将培养皿上的边缘逐一燃烧,防止细菌飞溅和传播。

6. 检查结果:观察培养皿上是否有菌落生成。

如果有菌落,则证明待检物品不符合无菌要求;如果无菌皿上没有菌落生成,则证明待检物品具有无菌性。

7. 结果记录:将无菌检查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表格上,包括待检物品的名称、批号、检查日期等信息。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2.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无菌产品的无菌检验。

3.定义3.1无菌状态:指产品中不存在可繁殖的微生物,无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

3.2细菌菌落计数:针对产品表面的微生物菌落,用来评价产品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3.3结果解释:根据无菌检验的结果判断产品是否通过检验或被污染。

4.用具和试剂4.1不锈钢操作台:用于操作无菌检验的工作台。

4.2灭菌器:用于对试剂、无菌操作的用具等进行灭菌处理。

4.3滑板培养基:可供细菌、真菌的培养和分离。

4.4特制无菌采样器:用于取样时保持无菌状态。

5.环境要求5.1操作室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

5.2操作室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5.3操作室应保持无尘、洁净状态,避免与其他非无菌产品接触。

6.操作流程6.1准备工作6.1.1检查操作台的无菌状态,保证干净无尘。

6.1.2检查灭菌器的工作状态,保证灭菌的效果。

6.1.3上岗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并将手部放入操作台内的空气幕进行吹干。

6.2取样6.2.1使用特制无菌采样器,取样前注意采样器的无菌状态。

6.2.2将特制无菌采样器放入培养基中,取出后使用。

6.2.3按照相应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注意取样的过程中避免污染。

6.3培养6.3.1将取样后的特制无菌采样器立即放入滑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6.3.2滑板培养基进行按照接种方法进行培养,注意培养的温度和时间。

6.3.3培养后的滑板培养基进行观察和计数,记录细菌菌落的数量。

6.4结果解释6.4.1根据滑板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判断产品是否通过无菌检验。

6.4.2如果滑板培养基上有菌落,需要进一步进行鉴定和分离。

7.记录和报告7.1无菌检验过程中的操作记录,包括取样时间、温度、湿度等。

7.2无菌检验结果的记录,包括滑板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和鉴定结果。

7.3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包括如何处理不合格产品及原因分析。

7.4无菌检验报告,根据记录编制无菌检验报告,并归档保存。

3、医疗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3、医疗器械的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CMCC(B) 63 501]
生孢梭菌 (Clostridiumsporogenes)
[CMCC(B) 64 941]
白色念珠菌 (Candidaalbicans)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 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无菌检查法 环境要求
无菌检查法 环境要求
隔离系统
无菌检查法 环境要求
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完毕后,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
TSA琼脂平皿 在30℃~ 35℃培 养48h证明无菌
取3只放无菌操作 台或超净工作台平 均位置打开上盖, 暴露30min后盖好
平板划线法-曲线法:将挑取有样品的接种环在平 板培养基上作连续划线。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血琼脂平板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的金黄色菌落) 在划线过程中,细胞逐渐分散,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定期移植法:亦称传代培养保藏法,指将菌种接种于适 宜的斜面培养基上,最适条件下培养,完成培养于(4~6)℃ 进行保存并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移植培养的一种短期菌种保藏 方法。
无菌检查法 试验前准备
配制培养基所需器具:
无菌检查法 试验前准备
常用器具与稀释液:
无菌检查法 试验前准备
培养基:
无菌检查法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在供试品接种前, 培 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 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 ,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 红色消失(不超过20分钟 )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 ,并应防止被污染。其装 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 合培养结束后培养基氧化 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 基深度的 1/2。30℃ ~ 35℃培养14天。

医疗器械制造无菌操作标准

医疗器械制造无菌操作标准

医疗器械制造无菌操作标准1. 引言2. 目标3. 术语定义无菌操作:指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操作,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医疗器械:指用于诊断、预防、监控或治疗人体疾病的设备、器具、物品和其他产品。

4. 无菌操作标准4.1 无菌区域4.1.1 无菌区域应设立在整个医疗器械制造车间的最为清洁、无尘且洁净度较高的区域。

4.1.2 无菌区域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条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4.2 无菌工具和设备4.2.1 进入无菌区域的工具和设备应进行经过消毒处理,以确保无菌状态。

4.2.2 无菌区域内的工具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无菌状态。

4.3 操作流程4.3.1 进入无菌区域前,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服、手套、面罩等防护装备,并进行手部消毒和洗手。

4.3.2 操作人员应施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与无菌区域外的物品和人员接触。

4.3.3 医疗器械的制造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工操作,使用自动化设备,以降低污染风险。

4.3.4 医疗器械在制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开启,以降低污染风险。

4.3.5 在无菌区域内进行操作时,应确保操作台面、器械、原材料等均为无菌状态。

4.4 无菌监测4.4.1 对无菌区域、工具和设备、操作过程等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无菌工作的有效进行。

4.4.2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4.5 废物处理4.5.1 医疗器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4.5.2 废弃物的收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

5. 符合性评估5.2 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无菌操作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无菌操作的相关工作。

5.3 外部认证机构可对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无菌操作进行审核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6. 总结无菌操作是医疗器械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制定和遵守无菌操作标准,对于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应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标准,建立符合要求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机制,以确保医疗器械在制造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

医疗器械无菌检查SOP

医疗器械无菌检查SOP

医疗器械无菌检查SOP1、目的:制定本司所有产品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无菌检查。

3、职责:检验员负责实施,质量部经理监督实施。

4、内容4.1 操作要求4.1.1 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应采用可靠地灭菌方法,置压力蒸汽锅内121℃, 30min 。

或置电热干燥箱内160℃,2h。

4.1.2 超净工作台应符合局部洁净度100单向流空气区域要求。

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完毕后,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如下:取培养皿,无菌操作注入融化的培养基约20ml,在35℃培养48h证明无菌后取3支培养皿在超净工作台平均位置上打开上盖,暴漏30min后置35℃培养48h后取出检查,3支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应超过一个。

4.1.3 无菌检查过程中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同 4.1.2.在试验开时打开培养皿盖,至试验结束后盖好置35℃,培养培养48h,结果应符合4.1.2要求。

4.2 培养基配制4.2.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称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29.3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至沸腾完全溶解,分装试管.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

4.2.2 改良马丁培养基:称取改良马丁培养基28.5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试管,115℃,蒸汽灭菌30min。

4.2.3 营养琼脂培养基:称取营养琼脂培养基32.0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锥形瓶,121℃,高压灭菌15min。

4.2.4 营养肉汤培养基:称取营养肉汤培养基18.0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至蒸汽灭菌15min,冷却至常温,备用。

4.3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4.3.1 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即抽取不少于10支。

5支置35℃,另5支置25℃培养14天,均应无菌生长。

4.3.2 灵敏度检查: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从菌种冷冻中心获取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试验菌应采用适宜的菌种保存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保证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性,减少感染的风险,确保器械在使用前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检验操作。

三、设备与工具:1.灭菌器: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器和乙烯氧化物灭菌器。

2.无菌室:应具备无菌室必备的设备,如无菌工作台、超净台和灭菌器等。

3.操作工具:包括手套、无菌棉签、无菌剪刀、无菌镊子等。

四、检验步骤:1.准备工作:(2)检查设备与工具的正常工作状态,如灭菌器是否正常运行,无菌室的洁净程度等。

(3)检查器械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无破损、打开或湿润的情况。

2.环境准备:(1)打开无菌室,确保无菌室内外的卫生环境。

(2)将要检验的医疗器械产品放置在无菌工作台上,避免与非无菌物品接触。

3.无菌检验操作:(1)佩戴手套并将其消毒,确保双手干净。

(2)打开器械包装,注意保持包装内物品的无菌性。

(3)使用无菌棉签、无菌剪刀或无菌镊子等工具检查器械的外观,如有任何异常,应及时记录并报告。

(4)若器械需要使用前进行灭菌处理,则将其放入灭菌器中进行灭菌,按照灭菌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5)灭菌完成后,将器械取出并放置在无菌工作台上,等待其冷却。

(6)冷却后,使用无菌棉签或其他无菌工具进行取样,采样点应包括器械的各个部位。

(7)采样完成后,将无菌棉签放置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菌落培养。

(8)培养基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如有则说明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5.清洁与记录:(1)清洁无菌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无菌室的清洁。

(2)进行记录,包括器械的名称、批号、灭菌方式、采样结果等。

六、注意事项:1.操作者应注意个人的清洁和卫生,保证双手清洁且戴好手套。

3.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器械进行过多的接触,以免造成污染。

4.检查无菌室的洁净程度并及时清理,保持其无菌环境。

七、附录:无菌检验操作记录表器械名称:批号:灭菌方式:采样结果:日期:时间:。

医疗器械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医疗器械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产品消毒灭菌前的细菌总数可判明检品受细菌污染的程度以及生产单位所用的原料工具设备工艺流程生产人员的卫生状况是对检品进行卫生学评价的综合依部分一次性使用卫生产品微生物学指标要求产品种类微生物指标初始污染菌cfug细菌菌落总数cfug或cfuml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真菌菌落总数cfug或cfuml口罩普通级消毒级1000020020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100不得检出尿布等普通级消毒级1000020020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100不得检出注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灵敏度检查: 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 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CMCC(B) 63 501] 生孢梭菌 (Clostridiumsporogenes) [CMCC(B) 64 941] 白色念珠菌 (Candidaalbicans) [CMCC(F) 98 001]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 [CMCC(F) 98 003]
需氧菌生 长
厌氧菌生长
无菌检查法 试验前准备
培养基:
无菌检查法 试验前准备
• 改良马丁培养基: 23℃ ~ 28℃培养14天
无菌检查法 试验前准备
培养基: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 马丁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 灵敏度检查的要求。

《北京市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要点指南(2023版)》

《北京市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要点指南(2023版)》

北京市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要点指南(2023版)无菌检验是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判定及检验人员业务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作为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无菌检验工作应由本企业独立完成。

本指南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监管人员增强对无菌检验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无菌检验相关知识的掌握,指导和规范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无菌检验过程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为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在无菌检验的过程管理要求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指南中涉及或引用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检查指南等发生内容或效力变化时,要以当时执行的最新版为准。

必要时,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应重新研究修订,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检查指南可作为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涉及无菌检验检查的参考资料。

二、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在充分了解生产企业无菌检验活动的情况下,对- 1 -其无菌检验过程的控制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其控制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

一般情况下,检查人员可按照以下顺序开展检查工作,并适时做好相关记录:1.了解产品特性及生产企业选择的无菌检验方法。

常见的产品无菌检验方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

当建立产品的无菌检验方法时,生产企业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给出正确的结果。

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应重新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方法适用性试验应按供试品无菌检验的规定及有关要求进行操作,若需使用表面活性剂、灭活剂、中和剂等试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和对微生物无毒性。

应对药典规定的每一试验菌逐一进行方法确认。

方法适用性试验也可与供试品的无菌检验同时进行。

2.了解检验人员的专业背景、培训情况及工作经历。

可通过查看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或当面询问检验人员等方式,检查无菌检验人员是否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是否经过无菌技术的专业培训以及是否具有相应的检验工作经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通过无菌检验,确保灭菌后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灭菌后医疗器械产品(列举的无菌检验。

3检验依据本厂产品注册标准(编号EN1174-1996医疗器械灭菌产品中微生物数量的评估《中国药典》(2005年版GB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4仪器、设备百级层流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器、电子天平、PH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无菌棉签、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5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5.1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5.2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

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

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5.3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监测。

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4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6无菌检验前的准备6.1器具灭菌、消毒6.1.1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

可经电热干燥箱160℃以上干烤2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

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则应重新灭菌。

6.1.2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

如无菌检验室的试管架、电子天平、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橡胶吸头等。

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消毒剂应每月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6.1.3标识: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6.2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6.2.1开启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间灭菌处理,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0min。

6.2.2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流程6.2.2.1脱包:进入无菌检验室的物品若有双重包装的,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缓冲间拆除后,传入试验室。

6.2.2.2消毒:进入无菌操作室的所有培养基、供试品等的外表都应采用适用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将外包装污染的微生物带入无菌检验室。

6.2.2.3传递:查看所有进入无菌检验室的器具上的灭菌、消毒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

符合要求的经传递窗传入无菌检验室。

6.2.3人员进入无菌检验室流程6.2.3.1更鞋脱衣:在一更区脱去一般区工作鞋,穿上无菌检验室工作鞋;脱去一般区工作服。

6.2.3.2洗手:首先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手上揉擦出泡沫,再用流水连续冲洗20秒, 洗净泡沫。

6.2.3.3更衣:在二更区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穿戴无菌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等,要求裤子掖在上衣里,口罩掩住口鼻,帽子包裹所有头发。

6.2.3.4手消毒:用消毒液浸泡双手5秒以上或用浸过消毒液的棉球擦拭双手。

消毒液可用洗必泰、新洁尔灭、碘伏、75%酒精等。

6.2.3.5人员进入:经缓冲间进入无菌检验室。

6.2.4人员进入无菌检验室后,进一步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戴无菌手套。

7无菌检验操作要求7.1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7.2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避免破损,以防培养物扩散。

7.3所有操作均应在近火焰区进行,且不得有大幅度或快速动作,以免搅动空气中的尘埃微粒。

7.4使用金属接种器具时,用前、用后均需灼烧灭菌。

7.5在接种培养物时,动作应轻、准,防止培养物溅出,产生汽溶胶,造成污染。

7.6操作过程中所有的带菌物品,用后均应作消毒、灭菌处理。

可在检验过程中随用随时放入消毒液缸内浸泡或消毒桶内,或在检验完成后经传递窗传至一般区,立即用压力蒸汽灭菌锅121℃灭菌30分钟。

8培养基制备8.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制备8.1.1所用试剂酪胨(胰酶水解15.0g葡萄糖5.0gL-胱氨酸0.5g硫乙醇酸钠0.5g(或硫乙醇酸(0.3ml酵母浸出粉5.0g氯化钠2.5g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1.0ml琼脂0.75g水1000ml8.1.2制备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为7.1±0.2。

8.1.3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剂氧化层的颜色要求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刚需经100℃水浴加热到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应防止被污染。

8.2霉菌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制备8.2.1所用试剂胨 5.0g酵母浸出粉2.0g葡萄糖20.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水1000ml8.2.2制备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混和,微温溶解,调节pH值约为6.8,煮沸,加葡萄糖溶解后,摇匀,滤清,调节pH为6.4±0.2。

8.3还可使用按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按照使用说明书配制。

8.4培养基配制后应尽快灭菌,避免微生物繁殖。

一般采用高压蒸汽121℃灭菌30分钟。

8.5制备好的培养基应在2~25℃保存,在3周内使用。

8.6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每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无菌性检查(可与产品无菌检验同步进行。

检查时, 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9稀释液、冲洗液的制备9.10.1%蛋白胨水溶液取蛋白胨1.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分装后置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分钟后,于4℃保存备用。

,分装后置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分钟后,于4℃保存备用9.2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56g、磷酸氢二钾7.23g、氯化钠4.30g、蛋白胨1.0g,加水1000ml。

微温溶解,滤清,分装后置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分钟后,于4℃保存备用。

9.3浸提介质:9g/L无菌氯化钠溶液,可直接从有证单位采购大输液。

10对照菌液制备10.1无菌检验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10.2取金黄色葡萄球的普通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一白金耳至营养琼脂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8~24h后备用,同时制备0.9%氯化钠溶液加入在6支小试管内,每支试管内加9.0ml的0.9%氯化钠溶液,在压力锅内经121℃灭菌30min备用。

将已配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菌液取1.0ml 加入第一支小试管内,稀释成浓度1:10的菌液;取第一支试管内1.0ml菌液加入第二支小试管内,稀释成浓度1:100的菌液,同法稀释成浓度1:106(每ml含菌量≤100CFU即可。

10.3采用平皿计数法测定活菌数。

11无菌检验培养温度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培养。

改良马丁培养基,置23~28℃培养。

12无菌检验12.1如产品注册标准中明确“产品应经过一个确认过的灭菌过程”,则执行12.1 项下各项。

12.1.1放样每个灭菌批次按已验证的灭菌工艺,在灭菌柜内相应的位置放置适量菌片,灭菌后对菌片进行无菌检验。

12.1.2菌片贮存灭菌前、后菌片应按菌片说明书规定条件保存。

(REVEN公司菌贮存温度为15~27℃12.1.3接种开启超净工作台单向层流,在此环境下,分别将灭菌后的菌片成对放入已灭菌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

同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阳性对照,以未接种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未接种的改良马丁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

12.1.4培养阳性对照管于30~35℃细菌培养箱培养48~72小时。

其余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于30~35℃培养7天。

改良马丁培养基于23~28℃培养7天。

12.1.5结果判定培养后,阳性对照应有菌生长,阴性对照和被检样品未见需气菌、厌气菌和霉菌生长的为合格。

12.2如产品注册标准中明确产品应进行无菌检验,则执行12.2.1~12.2.5。

12.2.1抽样根据各自的产品注册标准和相应产品出厂检验规程的规定,对成品库内的产品进行抽样。

一般同一个灭菌批产品检验3~11个单位供试品。

12.2.2供试液准备优先采用将供试品或其有代表性的各部分直接投放入培养基内培养的方法,如供试品不适宜直接投放,可按下列方法制备供试液,应使浸提介质充分洗提供试品的浸提表面,供试液制备应按无菌操作法进行,在制备后2小时内使用。

根据供试品具体特性选择下列方法:a管类器具:按管内表面积每10cm2流过管内腔1ml浸提介质,流量约为10ml/min,收集到无菌的容器内。

b容器类器具:按容器内表面积每10cm2加入浸提介质1ml的比例,振摇数次。

c实体类器具:实体类器具按表面及每10cm2加入浸提介质1ml,振摇数次。

收集上述冲洗液或浸提介质于无菌容器中。

12.2.3接种12.2.3.1薄膜过滤法:优先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集菌器,也可使用开放式薄膜过滤器。

滤膜孔经不大于0.45μm。

滤器和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或直接采用无菌集菌器。

a、如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取一副三联式集菌器,将供试液通过集菌仪过滤, 使通过每只培养管的量基本均匀。

然后通过集菌仪一只加120ml改良马丁培养基,另两只分别加入120ml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其中一只做阳性对照,内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ml。

另取一副二联集菌器,用同批的冲洗液或浸提介质120ml通过集菌仪过滤(每只约50ml,同法一只加硫乙醇酸盐培养基120ml,另一只加改良马丁培养基120ml分别作阴性对照。

b、如用一般薄膜过滤器,将供试液过滤后取出滤膜,将其剪成3等份,分别置于含50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容器中,其中两份作检验,一份作阳性对照。

12.2.3.2直接接种法:适用于一次性使用注射针、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包括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配套使用注射针。

a、敷料供试品:取规定数量,每个包装以无菌操作拆开,于不同部位剪取约120mg或1cm×3cm的供试品,接种于各管足以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b、无菌针头:直接投入含15ml以上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容器中。

c、一次性使用的材料:拆散或切成小碎断,接种于各管足以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供试品按规定量分别接种至各含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容器中,其中一份作阳性对照。

每个容器中培养基的用量应符合:接种的供试品体积不得大于培养基体积的10%,或培养基的装量足以浸没供试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