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祥配种舍存在问题及改进共23页

合集下载

猪厂配坏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猪厂配坏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猪厂配坏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引言猪厂配怀舍是养猪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母猪的繁殖效率和幼猪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配怀舍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本文将探讨猪厂配怀舍常见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常见问题及成因1.环境问题:配怀舍的环境对于母猪的繁殖效率和幼猪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常见问题包括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适、通风不良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母猪受孕率下降,幼猪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引发疾病。

2.饲料问题:母猪在配怀期间需要适当的营养摄入,以保证身体健康和繁殖能力。

然而,饲料的质量不佳、营养成分不均衡或霉变等问题,可能导致母猪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进而影响繁殖性能。

3.管理问题:配怀舍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效率和幼猪的健康。

如饲养密度过大、缺乏运动、卫生条件差等,可能导致母猪发生应激反应,降低受孕率,增加疾病发生率。

4.疾病问题:母猪在配怀期间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如猪瘟、口蹄疫等。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母猪的健康,还可能传染给幼猪,导致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恶化。

三、解决方案1.改善环境:针对环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安装调温设备,保持舍内温度适宜;加强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控制湿度在合适范围内;定期清理粪便,保持舍内卫生。

2.优化饲料:为解决饲料问题,应选用质量可靠、营养成分均衡的饲料,避免使用霉变饲料。

同时,根据母猪的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饲料配方,确保其在配怀期间获得充足的营养。

3.加强管理:在管理方面,应降低饲养密度,给予母猪足够的运动空间;定期消毒,保持舍内卫生;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饲养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4.防治疾病:为预防疾病发生,应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对患病母猪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5.引入先进技术:可以考虑引入智能化养殖技术,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实现对配怀舍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

黄牛养殖技术存在问题及相应改进措施总结分析

黄牛养殖技术存在问题及相应改进措施总结分析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6.032黄牛是我国肉牛养殖产业当中的当家品种,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分布。

不同地区的黄牛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隔离和品种筛选,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黄牛品种。

黄牛在不同地区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但在长期养殖管理期间,由于很多农户一直坚持传统的养殖管理理念,不注重做好种植资源的有效保存,导致黄牛养殖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黄牛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黄牛养殖管理期间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希望对更好地推动黄牛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帮助。

黄牛养殖技术改进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户收入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黄牛是我国主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饲养黄牛能够提供丰富的肉类和乳制品。

通过改进黄牛养殖技术,可以提高黄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从而加快生产周期,减少养殖成本,并提高农产品产量。

这对于满足人们对肉类和乳制品的需求非常重要。

同时,黄牛养殖也是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改进养殖技术可以提高黄牛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收益。

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训农户,传授科学的养殖管理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水平,进一步增加收入。

这对于农村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黄牛养殖行业的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改进养殖技术可以帮助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避免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等资源的污染,从而减少环境负荷。

此外,改进黄牛的饲料配方和喂养管理,还可以减少养殖对农业的用地需求,节约土地资源。

一、黄牛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1、品种生产性能严重退化长期以来,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需求,人们对黄牛进行了大量的选择和繁殖。

然而,为了追求特定特征或用途,如体型大、肉质好或产奶量高等,可能会忽视对遗传的全面考虑,导致了基因缺乏多样性和退化。

这使得黄牛品种的生产性能遗传基础变窄,进而降低了其整体的生产性能。

配种工作的几大问题与原因

配种工作的几大问题与原因

配种工作的几大问题与原因水貂养殖中有一个特点,某一阶段出现了问题,往往不是本阶段造成的,多是前一个时期饲养管理出现失误造成的。

表象处在现在,原因却在之前。

配种期公貂不干活就是发情不好的表现!公母貂发情不好,配种困难,是很糟糕的事情。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原因:(1)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最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蛋白缺乏,营养不够。

比如,有的人在打完皮后,饲料上动物料偏少,尤其优质的动物原料没有使用,使用大量谷物类替代;有的动物饲料并不少,但是蛋白含量低,消化率低,比如大量骨架类下脚料的使用,大量高脂肪类如鸡肠子的使用,等等,属于饲料配方搭配不合理。

最后的结果是蛋白等营养物质严重不足,导致发情不好。

这种情况导致的配种期不顺利是致命的,配种期短短十几天,无论怎么补救也还清不了“长久的欠债”,往往造成失配较多,配上的空怀率高的恶果。

这个问题就反映出了发情鉴定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1月底进行的首次发情鉴定的意义。

饲养经验欠缺养殖场户尤其注意。

首次发情鉴定,如果饲养管理正常,发情(不管处于什么阶段的,只要出现分毛,阴部比较清晰,不管是否肿胀或者分瓣,都算发情)的比例应该达到90%以上,如果达不到,就应该视实际情况增加营养,然后再于2月10号,20号再看几次,分别视情况作出相应的对策,不至于配种时才发现就很难补救了。

(2)水貂不同于其他动物,它本身没有合成和利用饲料原料中维生素的能力,所以必须添加成品维生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者使用了不合格厂家的预混剂(添加剂),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的不足。

挑选预混料尽量用大场子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品牌。

(3)光照不足或者无规则的乱照,由于对光照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甚了解,这个问题多出现在新养殖场户。

比如:低矮的棚舍太黑暗,或者为了防盗,住房窗外有放置的种貂。

(4)没有注意水貂的冬季饮水。

水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水是机体中多种物质的溶剂,大多数物质的消化,吸收,排泄都离不开水。

种公猪常见的繁殖障碍及防治措施

种公猪常见的繁殖障碍及防治措施

种公猪常见的繁殖障碍及防治措施摘要:分析了导致种公猪性欲衰退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预防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种公猪;防治障碍;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4-0017-01种公猪的繁殖障碍是养殖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后备种公猪。

在配种时出现繁殖障碍情况,这会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为了更好的保障种公猪的繁殖性能,除了要确保证种公猪的营养以外,同时还要在其他方面进行预防与治疗[1]。

1 种公猪性欲减退或丧失原因分析如果种公猪的性欲天生没有,那么可能是遗传因素所致。

养殖户需淘汰这一类种公猪。

除此之外,种公猪出现性欲降低,首先应考虑管理方面的原因。

与此同时,也可能是因为种公猪的交配的次数过于多或者是采精过于频繁,运动量不足,日粮中的微量元素以及营养搭配不合理、不科学,造成种公猪的维生素E与维生素A缺乏;猪舍内的温度过高,环境潮湿也会引起种公猪出现发热的现象;种公猪也可能因为衰老、过瘦或过肥,天气炎热等原因造成睾丸质内的细胞分泌的雄激素降低,或者是蚊虫的叮咬等因素造成种公猪的阴囊损伤。

通常表现为公猪在交配时不愿意接近母猪或者是爬跨发情的母猪。

2 种公猪性欲降低的表现和解决措施(1)种公猪在交配时,没有明显的性欲或根本没有性欲,排精量也很少。

针对这一情况,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

①对于雄性激素分泌少的种公猪,在维持种公猪猪体自身健康时,可对其进行肌肉注射适量的孕马血清。

②对日粮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检测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A、D、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而确定种公猪的饲料中是否需要添加营养成分。

③种公猪要进行单圈喂养或定位在栏中喂养。

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空间而且还可以保证种公猪有足量的站立空间。

对于种公猪的喂养需科学合理,避免种公猪之间进行互相的爬跨,有效的保证种公猪正常的系列繁殖。

另外,种公猪在采精时,一定要避免太多的外界刺激[2]。

畜牧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畜牧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畜牧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作者:谭益先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4期谭益先基层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认真做好畜牧养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思南县畜牧养殖管理工作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引种不规范、防疫检疫工作不到位等。

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南县畜牧养殖管理现存问题分析1、引种不规范在畜牧养殖管理工作当中,认真做好对引种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是优化畜牧品种,降低疫病发生几率的重要举措。

但是当前我们发现部分管理人员忽视对引种的规范化管理,无法及时的有效的筛选过滤劣质品种,导致在养殖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具体来说,思南县畜牧养殖管理中引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部分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支出,引进了劣质品种,降低了养殖品种质量,无法很好的保障养殖场经济及社会效益。

其次是当前对于卫生的检测工作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卫生检测意识,无法及时有效的实现对不健康品种的有效识别,进而威胁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当前由于基层畜牧养殖中品种更新较为频繁,极大的增加了疫病的传入几率,无法保障思南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在畜牧养殖中,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是保障畜禽健康生长的关键。

但是当前由于部分养殖户养殖观念传统落后,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忽视对于养殖环境的管理,畜禽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再加上尚未形成精细化的管理思想与理念,依然采用的是粗犷化的管理模式,或者单纯的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展开畜禽养殖,也就无法很好的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出栏率较低,最终影响到畜牧养殖经济效益。

3、免疫制度不健全众所周知,畜牧养殖中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疫病的困扰,因此建立健全的免疫制度至关重要,是降低发病率,保障畜禽健康生长的关键。

但是当前思南县现行免疫制度逐渐呈现出一系列的不足,免疫制度不健全,免疫程序及免疫剂量不合理,再加上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及资金技术方面的限制,导致无法实现对疫病的有效防控,增加了疫病发生几率。

种猪育种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种猪育种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良好 的繁 殖性 能 ,即 产仔 数 、受 胎率 并 是 真 实有 效 的,育 种软 件 才能 测 算 种 猪场 育种 群 中 的精 华 而 形 成 优 势 ,
等性状 ;另一 方面 要求 有 良好 的 肥 育 准 确 ,进 而正 确 选 择 种 猪 。
性 能 , 即 生 长 速 度 快 、 瘦 肉 率 高 、 料
父 系 选 育 目标 应 以 日增 重 、 瘦 肉 率 为 种 期 间 可 能碰到 的 选 育种 问题 ,分析
1 端正对育种工作 的态度
有 些 种 猪 企 业 认 为 , 育 种 对 自 己 主 攻 目标 ,母 系 选 育以 总产 仔 数 、 日 原 因并找 到 其相 应 的 解决措 施 ,以期
业持 续 发展 的 重要 条件 ,尤 其是 集 约 种 软 件 ,这 些 软 件 都 依 赖 于 场 内 种 猪 殖性 能 。很 多猪 场并 未 能真 正 的建 立
化瘦 肉型养 猪企 业 的发 展 ,对种 猪 质 的 实 时 数 据 , 对 这 些 数 据 进 行 计 算 。 核 心 群 ,或 者 没 有 很 好 的 利 用 到 它 。 量 提 出 了更 高的要 求,一 方面 要 求有 所 以 ,只 有 保 证 长 期 稳 定 的 数 据 来 源 , 核心 群 常混 于一 般 育种 群 ,未能 集 中
要 性 ,但是 做 的很 差 。有 些企 业 认 为 和 生 产 群 的 概 念 ,忽 略 了 核 心 群 继 代 数来 制 定。正 确 的制 定 方法 应该 是现 不 做 育种 工作 我的 猪 照样 能 卖个 好价 选 育 的 作 用 , 过 分 强 调 全 群 测 定 , 择 场 观看每批断奶母猪 ,根据公猪使用情
钱 。 殊 不 知 , 育 种 确 实 能 提 高 本 场 的 优 选 留 , 从 而 造 成 无 论 是 公 猪 还 是 母 况 合理 的进 行 同 质选 配 ,再 通 过 育种 软

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3、种子市场监管问题种子利润空间较大,在种子市场完全开放的大背景下,优质种子数量增加的同时,各种低劣种子也会不断出现,种子监管工作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更强,造成竞争日趋激烈。

当前,国家法规对种子质量出台了相关规范,但基层种子管理部门缺乏完善的检测设备,资金投入不足,监管不到位。

很多中小型种子生产企业为赢得一席之地,采取非法手段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在市场中以次充好。

另外,种子管理长期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不能与时俱进,不适应当前种子市场发展趋势,也造成种子市场监管不到位。

二、种子管理改进措施1、提升种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应加快构建教育培训机制,提升种子管理水平。

建设专业的培训基地,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定期组织基层地区的种子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先进种子检测技术和国家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

每次培训后都应进行严格考核,合格之后持证上岗;多次考核不合格的直接解除聘用,逐渐提高工作队伍素质。

种子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种子市场发展需求,创新管理模式。

另外,还可以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不断改善基层种子管理部门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

2、压实属地监管责任近年来,由于市、县级机构职能调整和人事变动,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出现执法工作衔接不顺畅、案件调查不深入、问题纠纷处理不及时、少数种子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3]。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作为属地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完善管理机构,充实执法队伍,强化技术支撑,做好工作衔接,确保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依法依规处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减少农民损失。

3、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深挖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的问题源头,端掉制假窝点;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套购基地种子、恶意侵权等违法行为;因生产经营假劣种子、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假冒授权品种)情节严重触犯刑法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严禁以罚代刑;对群众举报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办、日常检查中发现多次违法违规行为或对违法违规行为拒不改正与改正不到位的,要坚决依法依规查处。

种公羊舍饲存在问题及对策

种公羊舍饲存在问题及对策

VS
饲料配方
种公羊的饲料配方应针对其营养需要和生 理特点进行设计,包括青饲料、精饲料和 多汁饲料等。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种 公羊的食欲和营养摄入,进而提高其繁殖 性能。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饲养技术
种公羊的饲养应遵循定时定量、逐渐换料 的原则,保持种公羊的清洁和卫生。同时 ,应根据种公羊的体重、年龄和健康状况 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群饲养。
饲养环境恶劣
舍饲环境卫生条件差,缺乏必要的消毒和防疫措施,导致疫病流行和交叉感染,影响种公羊的健康和 生产性能。
疫病防治问题
防疫意识淡薄
一些养殖户对疫病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防疫意识和措施,导致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治疗方法不当
一旦发生疫病,治疗手段和方法不当,或者滥用药物,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对种公羊的健康造成进一步 损害。
科学配制饲料
根据种公羊的营养需求和生产性能 ,科学配制饲料,确保其获得足够 的营养。
加强疾病防治
通过改善舍饲环境、增加运动等方 式,可以减少种公羊的疾病发生。
提高精液品质
通过科学配制饲料、加强饲养管理 等方式,可以提高种公羊的精液品 质,提高繁殖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引种困难
由于种种原因,如地理、经济等因素,引进优良种公羊存在困难,导致本地 种公羊质量不高。
舍饲种公羊质量不均
遗传因素影响
不同品种、不同个体的种公羊在体质、体型、精液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质 量不均。
饲养环境不良
舍饲条件不良,如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等,会影响种公羊的生长发育和精 液品质。
舍饲种公羊饲养管理问题
种公羊选育问题
选育理念不科学
一些养殖户在选育种公羊时,过于注重外貌和经济价值,而 忽略了遗传因素和繁殖性能的重要性,导致种公羊品质良莠 不齐。

猪场配种舍工作总结

猪场配种舍工作总结

猪场配种舍工作总结猪场配种舍工作总结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猪肉作为主要的肉类食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猪肉的生产过程中,猪场配种舍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提高猪场配种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一、设计规划猪场配种舍的设计规划是影响配种工作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猪的生长周期和分娩周期,以及每个舍的容量和数量。

此外,猪舍内部的布局也要合理,包括饮水系统、饲喂系统、粪污处理等设施的设置,以及通风、采光等环境因素的考虑。

只有在良好的设计规划下,才能使猪场配种舍工作更加顺畅、高效。

二、猪的管理在猪场配种舍工作中,猪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对猪的健康状况、饮食情况、发情期等的观察和记录。

此外,还需要对猪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类,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三、配种技术配种技术是猪场配种舍工作的核心。

在配种技术方面,需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

根据猪的生长周期和发情期,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可以提高配种的成功率和猪的生产效益。

2.选择好的种猪。

种猪的选取是很关键的,需要根据猪的遗传和品质来进行选择。

选取好的种猪,可以提高后代的生产效益和肉质品质。

3.掌握好配种方法。

配种方法有多种,包括手工配种、人工授精等。

需要根据猪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掌握好配种方法可以提高配种的成功率和猪的生产效益。

四、环境卫生猪场配种舍的环境卫生是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

需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等工作,以保持猪舍的环境卫生。

此外,还需要对猪舍内的水质、饲料等进行监测和管理,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五、猪场员工的培训在猪场配种舍工作中,猪场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也是非常关键的。

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只有员工具备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猪场配种舍工作的高效和质量。

综上所述,猪场配种舍工作是猪肉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种公猪繁殖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

种公猪繁殖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
起 的精液 质量 下 降及 通过 精液 间接 的传 播 疾病 。
临床 症 状 主要表 现 为 ,性 欲 减退 、睾 丸炎 、阴
种公猪的代谢能保持在 2 0~ 3 7 M J / 头 ,过 高
或者 过低 均会 对种 猪 的繁殖 能 力及精 子 质量造 成 影 响 。 日粮 粗 蛋 白水 平 保 持 在 1 4 % 左 右 ,过 高或 者 过低 均会 影 响公 猪 的繁 殖 性 能 。公 猪 配 种 高 峰期 , 每 天蛋 白质 摄入 量在 3 0 0~ 4 0 0 g / 头 J ,效果 最佳 。
少 ,饮水充足。配种期增加营养 ,可以每天在饲料
里 添加 两个 鸡 蛋 。配种 高 峰期增 加运 动 ,夏 天 每 日
两 次 ,冬 天一 次 。
1 ) 布 鲁 氏 杆 菌 病 :主要 症 状 为 一 侧 或 两 侧 的 睾 丸肿 大 、热 痛 ,长时 间患 病表 现为 睾丸 萎缩 ,配 种 能 力失 去 。剖检 表现 :睾 丸切 片脓 肿 、坏死 。对
进 行 淘汰 。
日粮 中钙 和磷缺 乏 ,会 明显 降低精 子 活力 ,使 得 精子 畸形 率增 加 ,出现死精 。 日粮 中钙磷 比列 分
别达 到 0 . 9 5 % 和 0 . 8 0 % , 锌 的 添 加 量 应 在
1 0 0 mg / k g 以上 。还应 该 注 意 添 加 铁 、铜 、锰 、硒 等元 素 ,并 注 意微 量元 素 的平衡 。
2 . 3 维生 素 的需求
维生 素对 种公 猪 的精液 品质 意义 重大 。维 生 素 A缺乏会 引 起睾 丸萎 缩及 肿胀 、精 子产 量 下 降 。维 生素 D、E缺 乏会 引起 睾 丸机 能 退化 ,精液 品质下 降 。适 量给 种 公 猪 投 放 青 绿 饲 料 ,如 胡 萝 卜 或 苜

我国农村生猪人工援精配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国农村生猪人工援精配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维普资讯
论 文
我国农村重端人 授靖配种重户申 存 在 问题 及改进措施
苏世 文 ( 重庆 市 巴南区畜牧 兽 医站 4 2 ) 0 0 1 3
摘要 :生猪人工授精技 术 已 我 国广大农村 养猪生产 中推广应 用,但 就 目前的情 况还普遍存 在一些生产技 术 问 在
子少受伤害。
1认 真选 好种 公猪 品种 .个体
根据 当地母猪品种情况 、群众认识及生产需要来考虑选择
公猪品种,若是国内本地母 猪及 土杂母猪则多选用 长白和大约
克公猪;若 是长 × 大或大 ×长等洋二元母猪则选用杜洛克 、皮
特兰、以及皮 × 杜杂种公猪 ;若 是配套系母猪则选用相应的配
套系公猪配种 。这 里强调公猪个体选择,一般畜主 只注意选择 其生 长发育 、睾丸及 四肢等一般公猪选种要求, 而忽视其生产 性 能表现,如体形 丰满度,背腰是否宽平直,后躯是否发达, 腿臀是否 丰满等,只有高瘦 肉率的公猪生产的后代才能有优质 的商品 肉猪 。目前英系大约克 、丹系长 白、台系杜洛克 、皮特 兰等公猪一般 比较优秀,业 主可根据情 况选择 。
专用稀释剂对精子营养保护好, 它能有效的保持精 子具有 良
好 的受精能力,确保输精效果 。精液处理操作应注意 :一是精 液必须经镜检合格后才可使用;二是稀释液与精液在稀释时两 者温差不超 过 l ℃;三 是稀释操作速度要慢 、动作要轻,减少 冲击力对精子的影响;四是分装时必须把瓶装满,减少振荡。
成 公 猪 利 用 过 度 , 1 2年 就 淘 汰 。 —
3种 公猪饲 养粗 放 ,精子 质量普 遍较 差
多数畜主还是 喂单 一饲料, 青饲料 喂量过 多, 蛋白质和矿 物 质营养严 重不 足, 造成农 村配种 公猪普 遍 采精量少 ( 6 0— 10 ) 0 m!,精 子质量 不高 ( 精子活力在 07以下,密度巾 以下 ) . 。

农户养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

农户养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

一、存在问题1、笼位拥挤、饲养密度大。

有的种兔养殖场或农户,片面追求多养,在较小面积内放置过多的兔笼,造成笼位拥挤,饲养密度大。

如某县种兔养殖场,在7米×8米内兴建了6列(三层)兔笼,230个笼位。

结果两列向背式兔笼间的间隔仅15厘米,过道也很窄,清除粪尿很困难。

由于兔笼间距窄,底层兔笼的光线也很差。

经调查发现,该场内污浊空气味很浓,种兔呼吸道疾病(咳嗽)严重。

2、兔笼层数修得多而高。

为充分利用空间,每列兔笼修到4-5层总高度达2-2.5米,由于太高,饲养人员喂水喂料、观察发情、配种、清洁卫生等都必须搭上椅子才够得着。

这样不仅管理上不方便、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一不小心,还会造成人兔创伤。

3、兔笼规格不恰当。

主要表现在笼子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大到1×1平方米见方,小到兔子在笼位无法转身。

兔笼太大,利用不经济,太小又影响家兔运动哺乳和配种,同时皮毛经常受到摩擦,降低皮毛品质。

4、不设草架。

农村养兔习惯把饲草放在笼位,任其采食,这样弊病很多。

一方面不符合卫生要求,另一方面,家兔选食强,饲草一旦被污染,就不再食,造成浪费很大。

据了解,采用这种方式喂养,饲草浪费量达1/3左右。

5、笼底板制作不合理。

首先制作粗糙,使用的竹片未经打磨,而且竹片的宽窄和间距不合要求。

竹片太宽,间距小,粪便下不去,沉积在底板上。

相反易造成四肢卡伤,或影响种兔配种。

其次制作笼底板的材料不合理,如用铁丝网,木条或圆的百家竹等,百家竹高低不平,铁丝网易锈,均易引起家兔脚皮炎和外伤,再次是底板固定死了,不便取下清洁、消毒。

6、舍内阴暗。

由于养惯了土兔,土兔有打洞的习惯,于是许多农户就认为兔子不需要光线。

兔舍修在围墙边、竹林下,旧房里或隔楼上,由于本身光线就差,一旦兔笼修好后,光线就更差了。

有的兔舍,若不开灯或开门,一点光线都没有。

长期光照不足,会导致母兔不发情,公兔反应迟钝、性欲差等现象。

不仅如此,由于光照对家兔被毛的生长和成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光照不足还会导致被毛无光泽、易折,降低被毛品质。

家畜繁殖试验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家畜繁殖试验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家畜繁殖试验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刘挚枫,张 良(1.辽宁省凌源市刘杖子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刘杖子122526;2.辽宁省凌源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刘杖子122526)摘 要:家畜繁殖试验室,就是在牛、羊胚胎移植等繁殖工作中,蒸馏水的制取,冲胚液、保存液的配制,各种激素的稀释,配伍、保存,胚胎的制备等工作所设立的工作场所。

试验室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繁殖工作效果。

对试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试验室;卫生;安静;温度;噪音;气味;激素;配伍;胚胎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19.10.017 引言家畜繁殖试验室主要设有制剂室,检胚室和操作室。

3个室窗口相连,物品通过窗口传递。

试验室要求卫生、安静、整洁、温度衡定、无噪音、无不良气味,工作人员卫生等优良环境的场所。

但是有些试验室存在不规范的地方。

现将试验室常规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报告如下。

 存在的问题1.1 人员的问题每年在工作开始前,没有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等。

在工作中不细心,马马虎虎,操作中经常出差错。

进试验室不及时更衣、换鞋,指甲不剪短、磨光,手臂不消毒等。

1.2 生产计划任务不明确采购药品、激素等数量不足、有些必备物品缺失,以致造成使用时不够用,又来不及采购,影响生产进度的进行。

1.3 不能及时整理实验室长期没有生产任务,或者由于冬季等原因,试验室处于常期闲置状态。

又没有人员按时清理,室内地面、窗户、操作台等处布满灰尘。

过期药品不能及时弃掉,剩余蒸馏水、药液不能及时倒掉,玻璃等器皿不能及时清洗。

每次工作结束后,垃圾不及时清理,地面不能及时清扫。

进入初冬季节,试验室不能及时预热。

1.4 激素、药品稀释、配伍不准每年在生产中,常出现计算上的严重错误,拿错药,配错药的问题,稀释比例不准,注射器的刻度不准。

扎错牛、羊个体号的等等问题。

 应采取的改进措施2.1 人员的培训在每年工作开始前,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召开专门会议,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研究,并对参与繁殖工作及试验室人员进行审核,对不能胜任的人员进行调离。

猪场繁殖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猪场繁殖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健康养殖·管理40畜牧业环境 2020.04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市场对猪肉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繁殖作为生猪养殖的重要内容,需要养殖户给予高度重视,进而实现预期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针对猪场繁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猪场繁殖;存在问题;优化对策;分析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猪肉作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重要食品,其市场需求量一直很大,带动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繁殖工作作为提升养殖效益、扩大生产规模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疫病、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母猪生产能力下降,具体体现在母猪发情不规律、断奶母猪配种率低、母猪发情期缩短、配种母猪早期流产等,对养殖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养殖户需要提升思想认识,给予繁殖工作以高度重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进而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1 母猪发情不规律母猪发情不规律是繁殖工作中经常遇见的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养殖户对母猪缺乏细致观察,在母猪发情时没有及时配种,当母猪大量饲养在同一猪栏中,如果粪便没有及时清理,母猪后躯容易污染严重,公猪难以发现母猪阴道粘液变化,进而导致母猪难以配种成功。

针对这一问题,养殖户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首先,对于母猪要采用调栏法,通过改变生长环境刺激母猪发情,在母猪达到配种体重和配种年龄后,对其进行集中饲养,如果发现母猪没有发情征兆,将其赶入运动场或者大栏继续饲养;其次,养殖户要对母猪进行动态观察,及时发现母猪发情情况,当母猪发情时要及时配种,如果母猪长期没有发情,可以使用药物诱导其发情;最后,保持养殖场内部清洁,定期组织人员把猪舍内的粪污清理干净,尤其要把母猪身体清理干净,避免粪便污染母猪后躯,影响其正常交配[1]。

猪场繁殖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猪场繁殖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猪场繁殖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作者:卞定华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19年第14期摘要:该文对猪场繁殖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猪场繁殖工作中易出现断奶、失配母猪发情、母猪感染子宫炎、人工诱导发情等问题,公猪的饲养和提高母猪泌乳量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母猪的受孕产仔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猪场;繁殖工作;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4.0560引言近年江苏省的养猪业在不断发展,生猪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日益提高。

猪场的繁殖工作关系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和整个养猪业的发展,因此,猪场应重视这项工作。

要善于发现、解决繁殖工作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其中的知识经验,有效提高猪场的繁殖率。

1存在的问题1.1观察失误江苏某猪场新购入的一批母猪饲养在大栏中,这些母猪满9月龄,已到发情配种时期。

配种员采取公猪试情的方式诱发母猪发情进行配种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管理人员认为这种情况是由母猪品种造成,经过观察,配种员对母猪发情情况观察不到位,造成漏配。

母猪所处的栏舍有大量粪便,母猪的后肢被粪便污脏,使其发情时阴户流出的粘液难以被观测到[1]。

公猪诱情时,只是选择性的追逐1〜2头发情母猪,这都会造成配种员判断失误。

母猪饲养环境长期不变,也会造成其发情表现、效果不理想。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调栏法,改变母猪生活环境。

母猪满配种月龄时,可在定位栏中饲养,并观察其发情情况。

以10 d为1个周期,如果3个周期后,母猪还没有发情,把其赶到大栏中饲养,过3〜5 d后再迁回定位栏,反复多次,直至其发情。

最终没有发情的母猪,可采取药物诱导发情方式。

实践表明采取这种方式,能大幅度提高母猪的发情配种率。

1.2断奶母猪处理不当某猪场采取公猪试情的方式,观察断奶母猪的发情情况,发现无论在大栏中饲养,还是在定位栏饲养后赶人运动场,母猪断奶10 d内发情的情况都不理想,甚至有的母猪在断奶15 d后才发情。

配种舍工作心得体会

配种舍工作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自从我加入配种舍这个大家庭以来,已经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艰辛与快乐,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配种舍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责任心是做好配种舍工作的基石。

在配种舍,每一项工作都与动物的繁育和生长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

从动物饲养到配种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深刻认识到,责任心不仅是对动物负责,更是对整个养殖产业链负责。

其次,专业知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配种舍工作涉及动物繁殖、饲养管理等多个领域,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我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等方式,逐步掌握了动物生理、繁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再者,团队协作是完成配种舍工作的有力保障。

配种舍工作需要多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任务。

因此,我们团队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

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此外,细节决定成败。

在配种舍工作中,细节无处不在。

从动物饲养环境的调整,到配种时间的精确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动物的繁育效果。

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细节,做到精益求精。

在实际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关注细节,从点滴做起,为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最后,耐心和毅力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

配种舍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这时,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收获了成长和进步。

总之,配种舍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知识、团队、细节和毅力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养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与团队成员携手共进,共同为养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肖祥—配种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肖祥—配种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目前1月~4月分娩情况,一区受孕率高于二区,而二区窝产仔猪数大于 一区。
一区配种方式:两次输精时间间隔半天;
二区配种方式:两次输精时间间隔一天。
Page 16
查情配种
3、输精速度
众所周知,人工输精应保证3-5分钟,但实际操作时,输精速度过快,母 猪不是自主吸入精液,易使精液倒流造成母猪不孕。
Page 6
饲养与管理
2、后备—饲养密度 后备饲养可分大群饲养和小群饲养,前者保证每头后备有3 ㎡以上的空间,后者有1.5~2 ㎡的空间。场内栏位为12 ㎡,最 佳饲养头数为6~8头。 而且有学者(Nelson和Robison)证实:小群饲养后备比 大群饲养的后备的首次妊娠排卵率、胚胎数以及出产窝活仔数 高,并且低密度饲养后备的垂体、肾小腺、脑组织、子宫、卵 巢均重于高密度饲养的后备,第一窝产仔数也多。
通过尝试,第一种方法较好。
Page 17
妊娠检查
1、B超检查
使用B超测孕比较容易误判,如图对比:
Page 18
妊娠检查
2、B超检查安排
测孕时间:25天以上;
复查时间:3~5天后对可疑猪复查或使用PG600后5天观察是否发情;
中胎舍日常观察,在转进重胎舍前再复查一次,排除空胎母猪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房, 浪费成本。
Page 19
妊娠检查
3、受孕记录
通过B超检测及复查后,做好受孕登记,统计数据,找出空怀原因。
Page 20
妊娠检查
受孕记录结果
二区配种舍2月至4月配种统计结果如下:
统计 结果 二月 三月 四月
配种 头数 291 307 337
复配 头数 87 77 93 空胎 39 37 46

村级配种员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级配种员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级配种员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海群
【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
【年(卷),期】2015(0)3
【摘要】为了完善村级配种员队伍的建设和打开配种市场,笔者针对村级配种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1村级配种员存在的问题(1)
缺乏正确的管理和引导。

目前,大部分村级配种队伍的建设还不健全,管理比较粗放。

大部分技术部门和有关单位对配种员能否开展工作、如何开展工作等关注不够,配
种员处于松散、各自为政的状态。

【总页数】2页(P21-21,22)
【作者】陈海群
【作者单位】广西兴业县城隍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781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牛品改村级配种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张玉西;韦英明;吴柱月
2.村级配种员在牛品种改良中的问题与对策 [J], 李卫东
3.山区乡镇牛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巴勒玛·毛松
4.牛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加林·布勒达汉
5.牛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加林·布勒达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兔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兔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兔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刘宁;汪平;文斌;付祥超;张凯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随着养兔业的持续发展,科学养兔技术的不断推广,农家养兔技术日益提高,但是许多农户对笼舍的布局和修建缺乏正确的认识,结果往往因设计布局不合理,造
成舍内阴暗潮湿,笼位拥挤,给喂料、哺乳、配种、打扫清洁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还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孽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给家兔生产带
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就目前农村修建兔舍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归纳,并提出对策
及建议。

【总页数】2页(P65-65,66)
【作者】刘宁;汪平;文斌;付祥超;张凯
【作者单位】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新津611430;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新津 611430;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新津 611430;四川省草原科学研
究院,四川新津 611430;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新津 6114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农村兔舍修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J], 肖秀芝
2.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石林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例 [J], 王文东;卫柯臻
3.农村兔舍修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J], 肖秀芝
4.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J], 房增保
5.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J], 刘瑞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层畜牧养殖场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刘大清胡晓一蒋坤锡蒲景翠

基层畜牧养殖场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刘大清胡晓一蒋坤锡蒲景翠

基层畜牧养殖场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刘大清胡晓一蒋坤锡蒲景翠发布时间:2023-07-03T11:44:39.16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8期作者:刘大清胡晓一蒋坤锡蒲景翠[导读]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飞快,养殖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监管工作却出现了诸多问题。

为了更好的促进牲畜的健康生长,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养殖人员应加强对养殖场监管的力度,切实有效的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当前基层畜牧养殖场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基层畜牧养殖场监管工作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意在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1、镇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7236002、镇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7236003、镇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7236004、镇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723600摘要:近年来,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飞快,养殖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监管工作却出现了诸多问题。

为了更好的促进牲畜的健康生长,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养殖人员应加强对养殖场监管的力度,切实有效的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当前基层畜牧养殖场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基层畜牧养殖场监管工作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意在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关键词:畜牧养殖场;监管工作;问题;应对措施加强基层养殖场监管的力度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如果基层养殖场的监管工作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导致疫病的爆发,从而造成牲畜的大范围死亡,严重降低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

因此,养殖户应加强对基层养殖业的监管工作,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当前基层畜牧养殖场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1.1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不足目前而言,在当前基层畜牧养殖业的管理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多元化经营,这使得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导致经营的不明晰,各级单位之间不能建立良性的协作机制,没有责任意识;其次,在实际疾病防治的过程中,有部分机构的工作人员对疫病爆发情况缺乏关注,监督的能力欠缺;再者,部分地方的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也缺乏对动物疫病问题的正确治理观念,很容易出现疫病的大范围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