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 读后感
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读后感篇一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读后感读完这本关于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的书,我整个人都有点懵圈,这玩意儿可真不简单!一开始,我觉得这书里讲的东西可能会很枯燥,毕竟教育和心理学,听着就挺高大上的,我能搞明白吗?但读着读着,我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书里说的那些教育方法和心理学理论,有时候让我觉得“哇塞,原来是这样啊!”比如说,积极反馈对学生的重要性,就像给他们打了一针鸡血,能让他们更有动力。
也许有人会说,这有啥新鲜的?可你想想,咱们平时是不是经常忽略了给别人一个小小的肯定?还有那个什么“因材施教”,这道理谁不知道啊?但真正做起来可太难了!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就像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我就想,要是老师能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那该多好,能随时应对各种学生。
不过,书里有些观点我觉得可能有点理想化。
比如说,要给学生完全自由的发展空间,这真的行得通吗?我觉得可能,也许,在现实中会有很多问题。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会儿兴奋,觉得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一会儿又困惑,这些理论咋落地啊?这感觉就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的。
总之,这本书让我对教育和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有些地方我还没整明白,但这一路读下来,感觉还挺好!篇二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这本《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我脑子都快炸了!你说这教育和心理学,咋就这么复杂呢?书里讲的那些个理论,什么建构主义、认知发展理论,一开始我就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慢慢地,我好像有点开窍了。
比如说那个情感教育,我就想,咱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是能多关心关心咱们的心情,那学习是不是能更带劲呢?也许会吧,谁知道呢!还有那个挫折教育,这可太重要了!现在的孩子都被保护得太好了,稍微遇到点挫折就受不了。
我觉得就应该让他们多经历经历,就像小鹰学飞,不摔几个跟头怎么能翱翔蓝天呢?但是吧,书里有些东西我不太认同。
比如说强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那老师的主导作用咋办?这不是乱套了吗?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会儿觉得自己好像成了教育专家,啥都懂;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啥也不是,一脑袋浆糊。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通用8篇)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通用8篇)读《教育心理学》心得篇1人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意识支配的。
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懂得学生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学习,教师知道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将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教育真正成为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孩子的世界单纯如白纸,但正是这简而又简的单纯甚至有时让我们无从入手,离那片可贵的心灵世界失之交臂。
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换种眼光看孩子,看待他们的喜好、看待他们的行为,甚至看待他们的缺点。
换种眼光看孩子的能力,会发现孩子的潜力令人叹服。
那天所任教的班级没有英语课,又因琐事干扰,我布置作业的时候已接近放学了,孩子们正收拾着书包,看到匆忙而至的我,大部分孩子都主动拿出本子记作业,只有小琛怪叫一声,小家伙本以为可以偷懒呢。
我心里不禁有些暗笑,“大家根据第七课所学,自己设计一课圣诞树,并根据所画写出五个英语句子。
小琛呢,需要写出十个句子。
”小琛有些颓然。
其实作业布置五个句子,我是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能力的,小琛学习中等,十个句子对他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的目的是要他改正自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也准备了第二天的说辞——结合他无法完成的作业,好好教育他一番。
第二天课代表将作业送来,却意外的在没完成作业的名单里没有发现小琛的名字,急忙找到小琛的作业,令我意外的字迹整齐,十个句子不但写完整了而且基本没有语法上的错误,我不禁感叹万分,不是孩子们没有能力,只是我们没有适时发现他们的潜力。
换种眼光看孩子的行为,会发现孩子的举动皆自心生。
小越是班上一个不苟言笑的女孩子,相处了半年之久,我几乎没见她笑过,偶尔也只是若有若无的一丝微笑。
但我也没见过她的眼泪,即使面对我的训斥之时。
我便认定她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孩子。
可是就在这一周之内,我不但目睹了她的开怀大笑,也见到了她的泪如雨下。
本周伊始,为了调动孩子们各方面的积极性,班级出台了一项新的“制度”——按照新划分的小组进行竞争,每周结束后总结,分数位居第一的小组,可利用班费为他们照张小组合影。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5篇模版]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5篇模版]第一篇: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在参加嵊州市领雁工程培训期间,我得到了一本很好的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莱文撰写的堪称优秀的代表作。
该书描述的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心理学,但其中所论及的基本理念、规律与方法等对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极具参考价值。
斯莱文教授在美国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并置身于教育实践。
他在合作学习、预防和救助学业困难、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我作为身处教育变革浪潮中的一名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更为清醒、透彻的认识,进而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
通过通读斯莱文教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让我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合作学习这一章节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
它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的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据此,我将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感受和大家聊聊。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赖以开展的前提。
因此,教师在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时,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
所谓“组内异质”,即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个性特点,思维活动程度都要均衡,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组间同质”即小组间的水平要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开展。
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读《教育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资深的教育者对话,开启了一场充满启发和思考的旅程。
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感觉这本书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有些难以一下子消化。
读到教育目的这个部分,我脑海里就在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和老师强调成绩,视分数为最重要的东西,好像考上好大学就是教育的终点。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教育目的远非如此,教育应该是全面提升人的素养,培养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有道德感、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这一点特别触动我,因为我看到过很多孩子只知道埋头苦读,对周围社会的问题漠不关心,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
读到关于教育方法的理论时,“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又让我感慨颇多。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天赋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同。
在我自己上学的时候,班级授课制往往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需求。
我记得有个同学他很聪明,对数学有独特的见解,但老师总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授课,要求大家规规矩矩地按照既定步骤解题,这让他觉得很受限制,导致他后来对数学的热情消减。
这让我明白教育实践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难度很大,但若是做到了,效果会非常显著。
书中也提到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
教师到底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还是学生成长路上真正的引路人呢?我觉得教师应该是后者。
我曾经有一位老师,他不仅仅在课堂上教给我们书本知识,还经常跟我们分享他自己的人生经验,引导我们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面对挫折。
从他身上我明白了,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超越知识本身,延伸到人格塑造等多方面。
此外,关于教育评价这个环节也让我有很多思考。
现在的教育评价太过于单一,往往以考试成绩为最终评判标准。
这错失了很多发现孩子其他潜能的机会。
比如有的孩子艺术创造力很强但学习成绩一般,在单一评价体系下他容易被忽略。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不同的视角看待教育。
在未来,不管我是否直接从事教育工作,这些新的理念都会提醒我以更加全面、科学的态度看待教育这个重要的课题,更加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性并倡导多元的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随笔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书籍简介 (3)1.2 研究意义 (3)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4)2.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6)2.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7)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8)3.1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0)3.2 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1)四、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2)4.1 行为主义理论 (14)4.2 认知主义理论 (16)4.3 建构主义理论 (17)4.4 社会认知理论 (18)五、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19)5.1 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21)5.2 学生评价与反馈 (22)5.3 教师专业发展 (23)六、教育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25)6.1 当前教育心理学面临的挑战 (26)6.2 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27)七、结语 (29)7.1 读书感悟 (30)7.2 对教育心理学的展望 (31)一、内容概述《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综合性著作,旨在探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本书内容涵盖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概述。
本书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
作者阐述了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这一部分让我对教育心理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书中详细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并对各种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深刻理解了各种理论的核心思想和特点。
书中还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这一部分让我对如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研究方法的选择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6篇)《教育心理学》读书篇1《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
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
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
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
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理论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过程以及教育策略。
以下是我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认识1. 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任务。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例如,针对小学生,我们可以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针对中学生,则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有所不同。
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3. 个体发展具有连续性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应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使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对学习过程的理解1. 学习动机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意志。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目标、开展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
3. 学习效果的评估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效果的评估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三、对教育策略的启示1.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育心理学实践心得体会
一、引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对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却相对滞后。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我积极参与了教育心理学实践,现将实践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践内容与方法1.实践内容本次教育心理学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2)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培养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实践方法(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3)与教师、学生交流,了解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4)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案。
三、实践心得体会1.教育心理学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心理学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例如,在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后,我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心理学理论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2.教育心理学理论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的应用在实践过程中,我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解决了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针对课堂纪律问题,我采用强化法,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奖励,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从而提高课堂纪律。
此外,我还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实践使我认识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4.提升教师教育心理学素养的必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素养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 读后感
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读后感篇一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有趣?”也许是我太先入为主了,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完全沉浸其中了。
书中提到的那些教育理论,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比如说,因材施教这个观点,我就觉得特别在理。
可仔细想想,在现实中真能做到吗?也许在小班教学里有可能,但在咱们这大班额的环境下,老师能顾得过来吗?这可真不好说!还有关于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什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啦。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学习的时候内在动机足吗?好像有时候是为了应付考试,有时候又真的是对知识感兴趣,这复杂的心理,连我自己都搞不明白!书中列举的那些教学案例,有的让我拍案叫绝,有的又让我觉得不太靠谱。
比如说,那个通过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我觉得超棒,可要是遇到那种不爱玩游戏的学生,这方法还能奏效吗?我觉得可能够呛。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兴奋地觉得找到了教育的秘籍,一会儿又沮丧地觉得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不过,这也正是读书的乐趣所在吧,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质疑。
总之,这本书让我对教育和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还有很多疑问和不确定,但我觉得这一路的探索真好!篇二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读后感哇塞,读完这本“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我这心里头啊,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一开始,我觉得这书可能会很枯燥,毕竟教育和心理学,听起来就挺高深莫测的。
但没想到,读进去之后,发现还挺有意思。
书中说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话说得没错,可我就想啊,在咱们这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分数还是那么重要,个性发展能有多大的空间呢?也许只有在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才能真正实现吧。
还有那个什么积极心理学,说是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这当然好啦,可万一学生遇到了特别大的挫折,这理论能顶用吗?我觉得可能有点悬。
老师读书随笔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老师读书随笔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到:“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他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所以我觉得每一位教师手边都应该有一本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时刻启发自己在教育中如何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罗伯特·斯莱文教授撰写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一部堪称典范的心理学教材,在内容体系的构架、事例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读性等方面广受赞誉。
我觉得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经常阅读的专业书籍。
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教育心理学领域内的主要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方法,而且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将理论与实践明确地联系起来,教会读者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到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成长为一名“有意识的教师”。
作者秉承了理论知识与实用策略并举、多元教学理念与方法并存的特色,每一章都以一幕场景开始,阐释该章强调的实践问题,之后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和“有意识的教师”专栏则提供了进一步的具体策略,以供教师用来改善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
书中从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展开,从老师们遇到的困惑着手,开始理论的梳理,最终回归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理论应用与实践和有意识的教师两个栏目来进行实践指导,启发教师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教师。
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教育的启发,比如对于学困生,往往是我们老师,班主任头疼的对象。
过去我们总是思考如何去改变这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如何让他们喜欢上学习,如何让他们不去惹事,上课认真听讲等等问题,我们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我们要改变他们,却较少的思考他们为什么如此。
通过学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我了解到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平衡性这些特点,所以我们认为的问题学生可能是潜在的优秀学生,只是他孩子走向优秀的路上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研究又给了我对于学困生的不同理解,我们的教学可能超出了我们认为的学困生同学的最近发展区,因为我们很少单独站在他们的角度区思考教学。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在阅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涵盖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书中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这些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
通过了解这些理论,我意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观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论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这些应用包括评估学生的能力、学习动机和认知过程,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措施。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和工具,例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这些技巧和工具对于我未来的教育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的不断创新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需求。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意识到教育心理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环境的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环境的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教育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总之,《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教学启示和方法。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我未来的教育工作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读书心得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读书心得《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核心内容摘要:建构主义提倡的主要教学方法(1)随机进入教学。
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2)支架式教学。
指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多需要的。
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该框架应按照学习智力“最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包括以下五个环节: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③独立探索。
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⑤效果评价。
(3)抛锚式教学。
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给予问题的教学”,指以具有感染力和代表性的实例(案例)是学生对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
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读书心得我认为本书最有用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它强调从复杂问题入手的自上而下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或发现新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什么是学习”“如何进行学习”两个方面。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长期以来统治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
)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
在我的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 理解学生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兴趣、研究风格和能力。
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个性化教学和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学会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差异。
2. 建立积极的研究环境一个积极的研究环境对学生的研究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实践中,我意识到创造积极的氛围、鼓励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我尝试着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和兴趣。
此外,我还注重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以便学生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了解研究与记忆的过程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记忆是研究的基础。
通过研究教育心理学,我对研究与记忆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到了一些有效的研究策略,例如提供有意义的研究材料、组织结构化的研究内容、反复复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记忆能力。
4. 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可以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此外,我还发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倾听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情感和困惑,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总之,通过实践和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深刻认识到了它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心理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读后感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读后感作者:潘巨化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第09期《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反映了当前有关的新理论与新进展,所介绍的各种研究结论都在课堂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与应用。
它鼓励教师去思考学生是如何发展和学习的;鼓励教师在教学之前和教学过程中作出决策;鼓励教师思考如何证明学生正在进行学习、正在迈向成功。
下面结合本书的有关内容谈一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几点体会。
一、尊重儿童发展中存在的客观差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中普遍有一种反映:学生间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如何应对?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师在课程改革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 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有关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八个心理社会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感对悲观失望。
教育启示:儿童的思维方式、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以及所依据的道德和伦理规则等都与成人不同。
有效教学首要前提之一就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是怎样思维的以及怎样看待周围世界的。
有效的教学策略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
2. 学生间存在多元化现象学生间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阶层的差异,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儿童,其成绩普遍高于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儿童。
其次,男性与女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
再次,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和学习方式上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些都表明,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而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对学校的教学、课程以及学校的方针政策都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入学时,每个人的入学准备状态各不相同,而这种准备状态将影响到他们以后能否顺利地进行学习。
教育启示:作为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在于促进每个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所述,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差异的客观存在,正确面对学生间的差异。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读后感
行 学 习、正在迈 向成 功。
习结 果 .而 且还 能够使 所有 的学 生 了解到其 他 同学的思 考过 程。
下面结 合本 书的 有关 内容谈 ~谈 自 己在 学 习中的几 点体 会。
三、运用 多种 教 学策略 。使更 多的 学生拥 有成 功
一 、 尊重 儿童发 展 中存 在 的客观 差异 。是 有 效教 学的前 提
们 以后 能否顺 利地进 行学 习。
激发 学生 的动机 ,并 加 以正 确 引导。他们 通过教 学来 帮助 学生发 现
教 育 启 示 :作 为教 师的 一个 重 要职 责 在 于 促 进 每个 儿童 的 学 习的意义 ,使 学生对 自己的成 功感到 自豪。
可 持 续 发展 。针 对 以上 所 述 ,作 为教 师应 该 认识 到 差异 的客 观
【心 声】 l百家纵横l
《教育心理学 :理论 与实践》的读 后感
●潘 巨化
《教 育心 理学 :理 论与 实践》一 书反 映 了当 前有 关 的新理 论 与
二 、找准知 识的 落脚 点 ,开展 合作 性 学习 。是 有效 教学 的关键
新 进展 。所 介绍 的各种 研 究结论 都在课 堂实 践 中得到 了验证 与 应
着差 异。这 些都 表 明,差异是 客观 存在 的。而 这样 或那样 的 差异对 式 ,这是调 动学生学 习热 情、进行有效教学 的重要保证。
学校 的教学 、课 程 以及学校 的 方针政 策都具 有重 要影 响。由于 家庭
总 而言之 。作 为一名 有意识 的教 师都很 清楚 ,虽 然学 生 的动机
四、采取 积极 有效 的评 价反馈 方式 ,是有 效教 学 的重 要保 证
教师必 须了解 学生是 怎样 思维 的 以及 怎样 看待 周围世 界 的。有 效
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以前总觉得教育嘛,不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就这么简单的事儿。
可这本书就像是个放大镜,把这看似简单的教育事儿,放大得仔仔细细,让我看到了里面错综复杂的纹理。
书里提到的那些教育理论啊,一开始就像一群难懂的外星生物。
像什么建构主义理论,我看的时候脑子就像缠上了一团乱麻,啥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去构建知识体系,这到底是啥意思啊?不过呢,随着慢慢读下去,再结合一些实际例子,就好像突然找到了那把解开乱麻的钥匙。
就好比我们小时候搭积木,每一块积木都是我们已有的经验,最后搭成的那个城堡就是我们构建出来的知识体系,而且每个小伙伴搭出来的城堡都不一样,因为我们的经验不同呀。
这时候我就恍然大悟,原来教育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得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经验。
说到实践部分,那可真是教育的主战场。
书里讲了好多在课堂里、校园里实际发生的故事和应对方法。
我就想起来自己上学的时候,有些老师讲课就像和尚念经,下面的同学都听得昏昏欲睡。
而那些受欢迎的老师呢,就像是魔法师,总能把知识变得有趣又好懂。
这就是实践的魅力吧,光有理论可不行,得把那些干巴巴的理论变成生动的教学活动。
就像你要教孩子认识植物,与其在黑板上画来画去讲植物的结构,不如直接带他们到花园里,让他们摸摸叶子、闻闻花香,这样知识就像小虫子一样,悄咪咪地钻进孩子们的脑袋里了。
而且这本书还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不是只把孩子当成装知识的小口袋,而是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品德、创造力等等。
我记得有个故事说一个老师发现班上有个孩子特别调皮捣蛋,总是违反纪律。
一般的老师可能就会批评惩罚了事,但这个老师却深入了解,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变化感到不安才这样。
于是老师就从关心他的生活、给予他更多的温暖入手,慢慢地这个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也认真了。
这就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用心去温暖心、用灵魂去触动灵魂的过程。
读这本书就像是给我这个对教育一知半解的人开了一扇大窗户,让我看到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广阔天地。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心得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心得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的内容广泛而且复杂。
在学习和实践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教育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我们深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基础。
通过学习不同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发展,并且可以根据其心理特点来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样,我们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其次,实践是巩固理论的关键。
单纯地学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将理论通过实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深入地观察和体验学生的心理过程,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问题。
同时,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使其更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是巩固和拓展理论的关键步骤。
另外,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也很重要。
作为教育者,我们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我们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和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尽量摆脱负面情绪和压力。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最后,终身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的精神。
教育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理论和研究在不断涌现。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去。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综上所述,学习和实践教育心理学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结合实践经验,了解自身心理状况,以及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这对于我们作为教育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精选6篇)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精选6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1《教育心理学》是在师大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工作之后,再次拿起这本书,细细品读,别是一般感觉。
一谈起“教育心理学”,很多人似乎都知道,但是让他们细说,又说不清楚。
专业的规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年前几个难得的和风煦煦的午后,乘着早春的暖意,我读完了整本书,第一感觉是这一次的阅读自己的感受更深刻。
整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学习的基本理论”这一章节。
前人对教育心理的研究可谓是执着与艰辛,因为他们要把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心理活动外化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且这种高度还要具备科学性,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学习的基本理论”这一章里,对“学习”的定义就有两个。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的过程中,有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即指人类的学习。
紧接着,对于学习是怎么产生的,不同的专家经过他们的研究得出了几种不同的结论,也就是现在的几种关于学习的理论。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被归纳为联结学习理论,苛勒的顿悟学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被归纳为认知学习理论,还有在当代产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纵观近现代,关于学习的理论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当然在这些理论的背后都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他们的理论研究来源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百上千次的实验,而且大多数都是在动物身上的实验。
桑代克为了其学说的成立,整天与兔子为伴;苛勒则为了否定桑代克等人的学说,孤独地与大猩猩共处……面对着这么多的故事,看着这么多人的付出与坚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就为了一己学说得到世人的认可,就为了能为教育心理学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就为了探索教育心理的规律并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篇1很认真的把绍瑞珍老师的《教育心理学》读了一遍,感觉是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通过读书,使得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找到了理论依据;澄清了一些错误的、想当然的想法;更是学到了有效教学、学习和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结合自己的阅读,谈谈体会。
一、教育心理学已经不再仅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越来越多以前,见到过几本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总的感觉是理论叙述比较多,尽管内容很好,但和实践总有段距离,况且由于自己对理论的认识比较肤浅,导致有些内容无法有效实践,得不到期待的效果。
但在本书中,作者以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背景,系统阐述了教学、学习等诸方面的内容,且和实际情况联系密切,比如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知识的表征到获得的过程,以及如何有效保持等各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做个介绍,并且因为内容结构组织的好,读起来也不费劲,确实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教育心理学应该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修课作为一线教师,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在根据经验教学,但仅凭经验必然导致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偏低,而错误的经验给学生带来的后果更是无法弥补,所以,强调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越来越重要的事情。
在陈琦和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反复擅自离开座位时,教师应该怎么办?按照一般的经验,教师要提醒学生留在自己的座位上,并且这样做也能帮助学生记住这条上课的纪律。
但研究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离开座位的想法会越来越强烈,因为学生是在通过这一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当老师置这些学生于不顾,转而表扬那些不动的学生,离座率就降低了。
由此可见,教育工作不能再仅凭经验。
对于如何教学,如何有效教学,如何促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并长期保存,如何促进能力的提高等等问题,现代教育心理学已经作出了比较有效的研究和解释,只有遵循科学理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高效进行。
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掌握这些理论,不能有意识的应用,至多算是一个教员,一个低水平的教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在参加嵊州市领雁工程培训期间,我得到了一本很好的书一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莱文撰
写的堪称优秀的代表作。
该书描述的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心理学,但其中所论及的
基本理念、规律与方法等对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极具参考价值。
斯莱文教授在美国长期
从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并置身于教育实践。
他在合作学习、预防和救助学业困难、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我作为身处教育变革浪潮中的一名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意识的教
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更为清醒、透彻的认识,进而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
通过通读斯莱文教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让我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合作学习这一章节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
它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的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据此,我将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感受和大家聊聊。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
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赖以开展的前提。
因此,教师在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时,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
所谓组内异质”,即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个性特点,思维活动程度都要均衡,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组间同质”即小
组间的水平要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开展。
教师应在新学期一开始就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将合作学习分组情况确定下来。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的需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适当应用各种类型的小组学习形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合作学习习惯的形成
任何学习方法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
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时(四人一组,其中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差生),课堂纪律很难维持,学生会读的一下就
读完了,读完就开始玩:不会读的学生要么就坐着不吭声,要么就吵个不停,老师让停下来,学生就好象没
有听见一样。
合作学习方法虽然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老师热情耐心的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
于是我决定采用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首先,我制作了一张以小组为单位的表格,用橡皮制作了一个五角星的印章,并买来了很多小贴纸,
哪个小组若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合作就能够得到五角星的印章一枚,达到十颗星,小组成员每个人得到贴纸一张,单个学生表现突出的也可以得到小贴纸,集到十张就可以到老师处领取奖品一份。
这样就将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合作与竞争紧密联系起来。
这次合作学习我提出了第一个要求:合作学习时人人都得发言(由经民主推选,竞争上任的小组长具体负责)。
经过一断时间的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友好合作习惯。
小组长告状的内容也由:“老师,他一直在玩。
”“老师,他们说闲话。
”变为“老师,他说不来。
”由反映学习以外的事转为是否加入学习的问题上来了。
这时,我又提出了第二个要求: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老
师这时候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找学生单独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自信心,给予更多的关爱,鼓励,多创造机
会让他们表现,让弱势转化为优势,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
总之,老师必须科学,合理,耐心地引导学生,采用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合作学习的目标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他将传统的教师十分重视学术性目标而往往忽略学习合作交往技能培养与训练转变为在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合作交往技能。
如,在教学在教学Unit 5 “What do you like?寸(人教社PEP Bookl),我准备了一
些食物的表格材料,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创设一个餐厅情景)。
我拿出Frenchfries 图片。
问:“I like Frenchfries, What do you like?"一名学生答:“I like hamburgers "我就在投影器的Name栏
写上他的名字,并在hamburgers一栏打“乙”同样方式采访另两名学生,待同学明确目标后,提出要求:问答时必须用英语,2 分钟内完成,看看哪个组配合最好,评出优胜组,谁采访的人数最多,评出最佳采访员,分别给予奖励。
这时候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都很高。
两分钟后,教师放音乐结束采访(以学生熟悉的英文歌曲结束合作,既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能使学生马上安静下来)。
请几组同学上台演示采访结
果,并评选出优胜组及最佳采访员。
这样做既体现了小组合作精神,又促进了个体学生的进步(由过去的学
生之间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
四、合作学习的师生观(集体讲授-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从教学主要矛盾的分析入手来建立其师生观的。
教学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属于学生认识过程
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
因此,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
教师要当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处理集体讲授与小组合作的关系是关键。
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以教学Unit 1 let ' s I人教社PEP Book2)为例,在学生对watermelon peach pear orange 有一定程度掌握的情况下,我就用“ Tou nching gam功”以巩固。
首先,将这四种
水果的单词卡片贴到黑板上,叫两个学生到前面,每人一个苍蝇拍,下面的学生根据教师发音的口型,说出老师所说的单词(体现全体性),前面的同学看谁先将苍蝇拍拍对单词,即为获胜者。
在几组集体合作,同学们明确规则后转入小组合作。
总之,讲授过程应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能为后来的小组活动作铺垫并留有足够的空间。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巧妙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分离与分工,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总之,合作学习生生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培养学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好品质,培养帮助别人、共同进步的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兴趣。
它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但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实验都不会尽善尽美,如何在教学初中中处理好班级授课与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别指导的互动性及相关性,如何中整体发展的情况下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等等,都有待于我们教师随着教学的深入做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但可以确定我们不能处处、什么问题都用小组合作解决,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就像对鲜美的菜肴,吃多了也会厌恶一样。
合作学习生生互动,若将师师互动作为教学的前导因素纳入教学系统,扩大教学系统的外延,效果将更佳。
如果大家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一下,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和最基本的的教育心理学规律有关系。
让我来分析一下,首先,我应用了从教育心理学中学到的许多动机策略,比如,今年我第一次进行英语小短文教学时,我读了几篇由其他班级的学生写的比较优秀的小短文引入,通过让他们学自己想写的东西,通过举行“写作表扬会”给,全班同学读自己的作文以赢得赞许和好评等方式,来激励学生写作。
斯莱文教授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经常谈到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我也是这样做的。
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大家从事写作活动、完成许多常规的课堂活动,这也解决了我的课堂管理问题。
大家只要做个有心人不难发现:其实教育心理学在平时的教学中确实非常有用,教育心理学书上觉得有些理论化的、抽象化的概念实际上有助于自己对教学问题的思考。
斯莱文教授《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确实值得一看,希望大家通过读斯莱文教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对大家的实际教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