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人都应该看一下难得一见的中国焊接发展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人都应该看一下难得一见的中国焊接发展史

焊接人都应该看一下,难得一见的中国焊接发展史!

前不久,一篇关于焊接界前辈潘际銮院士的文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焊接泰斗的朴素浪漫!(点击题目即可阅读)在朋友圈里火了起来。潘老和李老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但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潘老还是中国焊接事业的开创人之一。

2007年,在第十二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成立45周年纪念大会上,潘际銮院士作题为“中国焊接事业发展历程”的报告,详细回顾了中国焊接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史。报告结束时潘老动情的说:“关于中国焊接事业的发展,很多老一辈的焊接专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始终默默无闻,许多当年的人和事,如果现在再不说出来,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本文结合潘院士2007年的大会报告,以及2010年《金属加工》杂志对潘院士的专访,回顾了我国焊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此缅怀老一辈焊接专家,继承我国焊接事业勇于创新奋斗的传统,为我国焊接事业和学术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焊接强国作出贡献。

—1—中国焊接学科的创建

1952年,为了加速我国工业建设步伐,加快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摆脱工业落后的局面,中央指示要学习前苏联培

养高等科技工作人员的经验。聘请前苏联专家到国内大学任教,帮助建设新专业,培养研究生。当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被国家定为重点大学,聘请了五十几位前苏联专家执教,其中,莫斯科鲍曼工学院教授恩·恩·普罗霍洛夫是焊接专家(见图1)。他到校后就对焊接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因此,中国焊接学科的创建应该归功于恩·恩·普罗霍洛夫博士,可以说他是中国焊接学科的创建人。图1 恩·恩·普罗霍洛夫博士值得一提的是,普罗霍洛夫博士是1952年苏联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五十几位专家中唯一的教授、博士,其他都是副教授、副博士。(当时在苏联要获得博士学位是很难的,首先要通过高校的学历教育获得副博士学位,然后经工作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果以后,才能申请博士学位评审。副博士学位正确翻译应为“候补博士”。由于苏联的副博士与我国及英美的博士学位水平相当,现在又将副博士翻译成博士。此外,过去在苏联只有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可以提升为正教授,说明苏联当时的博士学位和教授的获得比现在严格得多。)

普罗霍洛夫博士给六位自愿学习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每人指定了一个研究课题,除此之外,要求每人完成一门课程的备课任务,具体安排是:田锡唐——焊接结构、陈定华——焊接原理、周振丰——气焊与切割、徐子才——电弧焊、潘际銮——接触焊、骆鼎昌——车间设计。研究生在进行课

题研究的同时,根据苏联教材进行备课。当时哈尔滨工业大学领导目标很明确:创办焊接专业,开创焊接事业。图2是195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学大楼,焊接专业就是在这个楼里诞生的。图3所示办公楼是1953年建造的机械楼,建成后焊接专业迁至此楼学习办公。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焊接专业的发源地,是焊接学者的摇篮,是我们中国焊接事业的起点。

图2 1950年哈工大校址

图3 1953年哈工大机械楼

—2—第一批焊接人才的培养

1952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教研室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焊接教研室,潘际銮担任教研室代理主任(当时潘际銮是研究生,1953年调回清华大学任教)。1953年田锡唐老师担任焊接教研室主任(见图4)。田老师上任后马上研究焊接专业的教学计划,筹备实验室建设。

图4 田锡唐1953年任教研室主任

1953年7月普罗霍洛夫离开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又聘请了两位前苏联专家帮助我们建设焊接专业,一位是莫斯科航空工艺学院的斯卡昆副博士、副教授,另一位是乌克兰基辅工学院的卡布钦科副博士、副教授。图5为田锡唐老师与两位苏联专家研究教学计划和实验室建设。图5田锡唐(中)与斯卡昆(左)、卡布钦柯(右)

我国焊接专业首批毕业的大学生有四届:

(1)1952年9月,为尽快培养焊接专业的大学生,哈尔滨工业大学从该年入学的新生中抽调一个小班到焊接专业两年制专科班学习。1954年7月,19位同学大专班(两年制)毕业,都分配到工矿企业从事焊接技术工作。

(2)1954年六年制本科生毕业3人,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从1952年四年级的学生中抽调3个人学习焊接,他们是徐滨士、崔维达、翟海寰。他们是我国第一批六年制焊接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

(3)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又从1953年四年级的学生中抽调两位学习焊接专业,六年制毕业,他们是姜以宏、何启藩,姜以宏后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4)大批的培养是在1956年7月,60人六年制本科毕业,王其隆、张修智、黄文哲是这班的学生。

陆续从已有的本科专业中抽调学生学焊接,并专门请两位苏联专家帮助建设这个专业,从中不难看出,哈尔滨工业大学有非常大的决心创办焊接专业,而且希望尽快培养焊接专业人才。

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焊接教研室以后,开始招收第二批研究生,他们是孙子健、付守默、李树槐、佘建、邱凤翔、何伟儒、陈伯蠡、那学忠、张文钺、高广安、唐慕尧、彭日辉。后来陆续又由清华大学等单位派送青年教师和

研究生向苏联专家学习焊接,包括陈丙森、苏毅、张人豪、张连弟、李荣恩、邓金生、周浩森、俞尚知、包芳涵、章瑞溥、罗志昌、庄鸿寿、陈忠孝、贺耀华、王錟。这些人的培养由苏联专家亲自上课(见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很多焊接的前辈在里面,如俞尚知、彭日辉等。图6 基辅工业大学M·H·卡布钦科副教授为学生上课

1955年以后,清华大学又聘请斯卡昆专家到校任教两年(见图7),指导创办焊接专业和建设焊接实验室,原清华大学在哈工大学习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以及原在哈工大学习

的部分研究生随之到清华大学学习工作。1958年清华大学五年制焊接专业本科56人毕业。同时天津大学、北航等院校也建立焊接专业,陆续培养出焊接专业毕业生。北航聘请了莫斯科航空工艺学院的焊接冶金专家阿洛夫任教。上面所说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是我们国家焊接事业的开创人。图7 周振丰协助斯卡昆专家指导研究生

—3—第一次全国焊接专业会议的召开

机械工业部对焊接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办焊接专业后,1955年6月,在焊接学会成立之前,机械工业部就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焊接专业会议”,有48个单位、85人参加了会议。收到报告及论文17篇,出版了专集(见图8)。当时,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司就非常重视焊接专业,从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司所作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