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低年级写话的体会》精品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低年级写话的体会》精品版
源头有活水写话亦精彩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指导低年级写话的几点体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重在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
可见,要想让学生写好话,写好片段,就要帮助学生消除写话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自然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真正打开学生的生活源泉,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一、走进生活,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写话最重要的内驱力。
许多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和动机,都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
他们大多认为写话“最好由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要写的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让学生写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写自己生活、学习中喜闻乐见的,写自己心中喜欢和高兴的。
只有这样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学生才想写,才有的写。
1.以生活为依托,选准第一次写话的时机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任何事情的第一次都是至关重要的,或许就因为这一次,有的孩子会把写话视作畏途,兴趣全无,有的孩子却会产生很浓厚的兴趣,因此而走上创作道路。
因而,教学中我十分注意这第一次,也一直在找寻这关键的第一次。
机会终于来了,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美文《黄山奇石》,这一直是老师们让学生练笔的范文,播放课件后,我不失时机地问学生:“愿意把这些奇异的山石用你的彩笔画下来吗?”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
”我又趁热打铁:“为了能让你的黄山奇石留在大家心里,能否用几句话介绍你的画呢?”学生都满怀信心地答应了。
第二天,学生们交上来的图文并茂的“黄山奇石”真让我大开眼界。
画得惟妙
惟肖。
写得也栩栩如生。
其中,卞志豪的“狮子抢球”说:在一座山峰上,有两只调皮的狮子,它们面对面站着,眼睛看着中间的球,仿佛马上就要上演一出“双狮争夺一球”的好戏。
看它们俩全神贯注的样子多有趣呀!可是,它们却是两块像狮子的石头,这就是黄山奇石中有趣的奇石——“狮子抢球”。
我又让小朋友在班上介绍自己的“大作”。
孩子们有的读得声情并茂,有的读得栩栩如生,有的读得绘声绘色……听了学生的介绍,无数的“奇石”仿佛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犹如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黄山风景区。
第一次图文并茂的写话练习就这样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除了开展“读自己杰作,学同伴妙语”这个活动外,我经常会把学生的优秀习作在“我来露一手”中展示出来。
精彩的篇章要让学生们欣赏,还找机会让我们的其他老师,孩子们的父母欣赏,让他们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功和喜悦,从而也可以促进父母对孩子写话的指导。
2、以观察生活为先导,燃起学生想说的欲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要想让学生有话可写,首先要让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春天到了,我带着学生来到田野里,来到草地上。
尽情地欣赏生气勃勃,万紫千红的春天;班队课,我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互帮互助,展示课余爱好,交流家务劳动心得;母亲节到了,我让孩子们为母亲做一件事……总之,让学生感到生活是这么美好,这么精彩,我要描绘生活。
春节期间,我让学生写一写这个年假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有的学生马上提出来:“老师,我可以写两件吗?”“当然可以!我很高兴,写多了更好!”经过一番鼓励,有十多位学生写了两段话以上,还有写四五段的。
有逛街的、有旅游的、更有帮大人做事的,这让我感觉到学生已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写话,已经有了创作的欲望,这是可喜可贺的。
走进了生活,不等于会有所发现.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只要用心观察总会有新的发现:校门前的柳树绿了;阳光照进了我们的教室;刘霞一直是很早到校,今天却迟到了,原来她生病了……勤于观察,对周围事物总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敏锐的感觉,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必定会不断地有发现,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体验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写话的材料。
不断发现,不断积累,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
学校运动会上,有个小朋友这样描写参加100米的姚若楠:“她的辫子在脑后一甩一甩的,好象在为她助威。
”这不就是他们生活的积累吗?这不就是学生的真实心声吗?
3、以多种评价为手段,让美丽的光环常伴学生左右
新课程标准关于评价提出了新的理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它提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新课程标准关于评价提出了新的理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它提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互相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写话评价更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比较宽松,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能够愿意写,写出来就应该得到鼓励。
每周一中午是我班的“读自己杰作,学同伴妙语”时刻,到了那一刻,学生们都很自觉地放下手中的活,等待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因为我知道小学生一旦会写话了,如果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伴欣赏,自己就会很得意,必定会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越写内容越丰富,而不断地成功,会不断地培植自信,会不断地期待下一次的成功,况且新课程强调主体取向性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这也是新课程新理念的体现。
没想到,学生们对这很感兴趣。
每次活动时,请孩子们读一读自己的写话,可以是整段的,也可以是其中的几句,只要是自己满意或感到自豪的都行,然后组织学生互相评一
评。
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乐不可支,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写的特棒,总想得到别人的赞美,而事实上他们确实总能得到肯定。
陈志浩小朋友一直是默默无闻的,他的写话水平在班上属中下水平,可他的《美丽的春天》写得特棒。
当他勇敢地读完自己的写话后,小朋友们都踊跃举手——王谦实说:“我觉得他的‘桃花像朝霞,又像孩子的笑脸’用的很好。
”
朱子涵说:“他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是春天的使者’用的很好。
”
张珂站起来说“他写的小溪会说话。
”瞧!小朋友多会听多会评呀!相信他们也会“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的。
害羞的陈翌俊小朋友自从听到那么多小朋友的赞美声后也开始变的活跃了。
确实,比一比,赞一赞,学一学的方法在低年级特别管用。
二、利用资源,教给方法,让学生有话会说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
在指导写话练习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利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已经形成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影响和解决写话问题。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
模仿可以分为“机械模仿”、“半机械模仿”和“综合模仿”,在学生写话的初始阶段可进行“机械模仿”,随着写话水平的提高,可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模仿”。
“综合模仿”可以是对原文进行扩写、改写、续写等。
教材是例子,学生通过读读说说,学学用用,不仅内化了文本,而且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1、模仿佳段。
佳段是指课文中最有特色、最适合语言训练的段落。
模仿佳段不仅能加深对佳段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谓是一式多练多得。
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诗歌把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介绍的形象生动,学习结束后,我让学生收集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并试着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出来。
沈叶婷小朋友写了这样一个小节:“小草妈妈真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小草妈妈整天盼
着太阳晒过风儿吹过,孩子们就能跳出家门乘着风儿去旅行。
”尽管这很天真,与原文又有点雷同,但却是孩子们的一片心声。
2、给图配文。
即学生准确审视图意后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完成给图配上一段文字的任务,也可以把理解课文插图意蕴产生想说的写下来。
这不仅保持了学生对图的特有兴趣,而且将为写段、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两幅彩色插图,指导学生依照插图用自己的几句话写出图意,具有爱图天性的学生都乐意去写:葫芦叶子上生了虫,种葫芦的的人不马上治,邻居告诉他要治虫他不听,他不知道叶子和葫芦是有关系的,只顾葫芦,不管叶子,结果葫芦都枯掉了。
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故事延续。
又拓展根据课文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
学完《清澈的湖水》后,趁学生的动情点还处于亢奋状态,启发学生想象:小洁好象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
她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有的写:“她找到了垃圾桶,把面包纸扔进了垃圾桶。
”
有的写:“小洁追上了扔香蕉皮的小男孩,劝他不要再把香蕉皮扔在湖里了。
”这样将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下来,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了学生思路。
4、填补空白。
我发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省略号也是意味深长的。
如《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诗歌在写了三个“假如”后就留下了一串省略号,于是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如果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其中两位小朋友写得最令我感动,朱媛是这样写的:“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双目失明的孩子画上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也能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看见亲爱的老师同学。
”
5、模拟主题。
某些课文的主题涵义很深,我就请他们围绕这个主题写一段话。
在学完《难忘的一天》后,让学生写写“难忘的事”。
张霖宇小朋友回忆了自己盲肠炎住院的情
景,写得情真意切,尤其是“当我从麻醉中醒来,第一眼看见的是妈妈焦急的目光,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不疼。
’”这一段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在进行小练笔时,我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完成,只要他们能写想写,不在乎数量的多少,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如让学生写《拍手歌》,我告诉学生:“你能拍几下就写几下。
”结果有的学生写出了完整的“讲卫生拍手歌”、“遵守小学生手则拍手歌”、“拥有健康身体拍手歌”;而有的学生只写了三下就戛然而止了,尽管这样,我还是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写话的乐趣,树立自信心。
三、多读好书,厚积薄发,让学生把话说得更好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学生要形成较强的读写能力,要靠课内学习,更要靠课外学习。
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第一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为此,我在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勤读书,爱读书,善读书。
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并最终达到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目的。
1、主题阅读,增加语言积累。
每上完一篇课文我都会向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读物或让学生上网收集文章。
如学完了《清澈的湖水》向学生介绍《母亲河,我要用真心保护你》;学习《识字8》前,推荐阅读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学习《假如》前,让学生读读《神笔马良》的故事。
这样,既可以为阅解作准备,又可以增加语言积累。
2、亲子共读,体验阅读的快乐。
每天布置学生30分钟的课外阅读;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什么内容都行,重在培养学生的恒心。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因为识字不多,阅读的能力有限。
我也探索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在学生学习拼音时,开展了亲子阅读。
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读课外学生感兴趣的书,在学生遇到拼读、理解障碍时,家长适时点拨,让
学生轻松愉快地感受阅读的快乐。
随着拼读能力的提高,识字量的增加,学生基本能独立阅读了,教师可指定一些学生喜欢适合的读物。
例如童话寓言故事书,像《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等。
同时注意评价监督,让学生体会阅读的成就,体验阅读的快乐,为写作提供语言素材。
我经常与家长联系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课外阅读的情况。
有的家长说:“给他一本书,他可以在房间里呆上一天,足不出户。
”我想,这样喜欢读书,长年累月,持之以恒,那该是一笔多大的知识财富啊!翻开我们的沈依婷小朋友的摘录本,你会看到“我喜欢的词语”、“我喜欢的句子”……
3、搜集资料,学会资源共享。
利用网络根据课文学习需要收集有关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积累语言。
如在学习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时,让学生收集描写秋天的词语、句子、诗歌和短文并加以应用;于是就有了邢倩小朋友的《美丽的秋天》:
“秋风吹,天气爽,金秋十月好风光。
银白是棉花,金黄是稻浪,紫色是葡萄,火红是高粱。
大地处处丰收景,农民伯伯心欢畅。
”
学习了《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后,我让学生找找杨利伟叔叔的资料;学习《我是什么》时,找找水的知识。
当学生找到了有关资料后,再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如开展“我来告诉你”活动,举办个“小小新闻发布会”,开展一次“太空知识知多少”展览,“故事会”“朗诵会”等等。
这样做,学生既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又促进了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从而带动整个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搜集资料的信心更足,为学生更好的表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储备。
书读得越多,随手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也渐渐养成了。
学生的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习作就如“有米之炊”“水到渠成”了。
因此,在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写话时,教师要带领走进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材,教给学生写话的方法;还要课外多读好书,使学生厚积薄发。
真正打开学生的生活源泉,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把话说的更好。
只要源头有活水,学生写出的话才会精彩纷呈。
尽管教学中我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实践,但“写话教学路漫漫”,我愿和大家一起“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江苏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
修改建议:
1.首先你的总题目提到的是“写话”,文中三个小标题呈现均为“说话”,我们曾探讨过这个问题,这不是一个概念,虽然一个是另一个的基础,但是在从说话到写话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我们不谈,请明确你的论文中的概念,把标题设计合适就可以了。
2.在你使用阿拉伯数字123等做序号时,后面的标点符号应该是“.”,而不是“、”。
3.第一部分中的“比一比,赞一赞,学一学的方法”是否可以进行条理的阐述?明确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4.请将论文于6月13日上午12点前交区教研室,具体打印要求等请查阅市教研网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