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步伐也日渐加快,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教育、商业及其他服务,而城市公共交通也跟着城市发展而稳步前进。
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主要城市区位于重庆市内,现如今也成为重庆最大的城市经济地区,承载着重庆的繁华与发展。
重庆主城区公交交通系统既具备了现代化的城市特征,又保留了传统的特色。
本文就以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系统为例,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达到更加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一、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系统现状重庆主城区公交系统是重庆市政府着眼于城市发展而建设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它拥有丰富的车种和设施设施,也成为城市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1)线路拓展规模目前,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系统共设有8条支线,共设有37个公交车站,总公里数达到50.5公里,总线路拓展规模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2)车辆规模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系统目前拥有超过500辆公交车,其中运力二手公交占50%以上,当前车辆规模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3)服务质量问题在服务质量方面,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系统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客运服务体系,但由于车辆等机械设备存在缺陷以及车内乘客过多等问题,影响了公交乘客的旅行体验。
二、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系统发展建议从上文可知,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系统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因此提出发展建议:(1)扩大线路拓展规模重庆主城区公交系统应该加大未来的线路拓展规模,着眼于将更多的周边区域经济和文化景点纳入运营,有效延长公交线路,便于更多的乘客出行。
(2)加强车辆投入重庆主城区应该加强车辆的投入,在购置新车的同时,应该优先投入燃油型双层车辆,确保平均车内乘客人数不超过车内最大容量,从而缩短公交乘客等待时间,增加乘客利用率。
(3)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应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在地面公交系统的基础上,加强地铁系统的建设,在城区内建立有效的轨道交通系统,加大城乡公交的投入,以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务。
重庆公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重庆公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每年有1800万人从农村迁往城市,每年城市新增建筑面积大约有10亿平方米。
伴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交通需求的总量急剧增长。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城镇化和汽车化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以重庆市为例,虽然近几年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交通拥挤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
解决交通难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战略。
一、重庆公交的发展概况重庆是山城,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少,且道路弯多、坡陡、路窄,城区居民出行主要依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重庆直辖十年来,具有76年历史的重庆公共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城区公交车10年增加量大于过去64年的总和:公交车达到6802辆,运营线路449条,出租车8400余辆,各个区自行发展的支线面包车近4000辆,部份覆盖主城区公交线路的班线客运车辆19910辆,加上两江索道、两路口扶梯、凯旋路电梯、轻轨二号线(共有9条轻轨线路规划),构成了重庆立体公共交通的格局。
目前,地面公共交通(公交)每天客运总量超过350万人次,占到客运总量的88.5%以上,公交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重庆公交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一)经营亏损大,负担重,经营日益困难。
截至2008年,重庆公交集团下属7家公交运营企业(即市公交一汽巴士公司、二公司、五公司、电车公司、巴士公司、冠忠第三公交公司以及冠忠新城公交公司)资产总额为19.96亿元,负债总额为12.4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2.21%。
(二)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量少,高峰乘车拥挤。
目前,重庆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数仅为8.5辆,导乘车难、乘车拥挤,特别是高峰时间。
但平峰时段运力相对过剩,但平峰时段由于经营主体过多而无法实行线网优化和科学调度。
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保障建议

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保障建议摘要: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发展近年来呈现萎缩,公交运营车速、分担率逐年下降,地面公交运力严重不足,道路交通拥堵形势进一步加重。
本文采用技术保障与行政保障双管其下,以求有利于公交发展,实现都市圈范围内“公交优先”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公交运能、技术保障、行政保障、公交优先一、研究背景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的主要载体,而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地重要组成部分。
常规地面公交具有运力大、准点率高、速度快等优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对于引导居民合理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具有积极地作用。
现阶段,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分担率、公交运营车速等与国内外城市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对滞后的公交基础设施不仅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也与重庆作为“全国五大中心城市,西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符。
因此,必须提倡“公交优先”,实现公共交通的跨越式发展。
二、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发展现状地面公交是公交运输体系的主体,大力发展地面公交对于构建高效、便捷、准时、舒适的综合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和最终实现“公交优先”这一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截止2011年,重庆主城区运营公交车数量为7822辆,万人公交车拥有量12.03标台。
2011年重庆主城区公交客运总量17.5亿人次,500米半径站点覆盖率为90%,公交分担率为30.4%。
高峰时间段公交车运营平均速度为18.85km,在高峰时间段,在部分道路上开辟公交专用道。
三、重庆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存在问题重庆主城区近年来公交基础设施改善显著,公共交通运营状况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主城区现有公交车数量偏低,离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主城区近期地面公交数量严重不足,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仅为12.03标台,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大城市应每800-1000辆公交车,即每万人10-12.5辆。
这是针对一般城市而言的指标,然而重庆公交分担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也应提高。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交通拥堵状况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资源浪费、服务质量不高等。
本文旨在分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及问题1. 交通拥堵问题严重随着城市人口和车辆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
公共交通系统在高峰时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运行效率低下,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2. 资源浪费现象普遍部分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如重复建设、车辆更新换代过快等。
此外,部分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不合理,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无法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3.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在服务态度、车辆设施、班次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不高。
此外,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以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的解决策略1. 优化交通网络布局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应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站点,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同时,应加强交通管理,实施限行、限购等措施,减少私家车出行,缓解交通压力。
2. 合理配置资源在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中,应避免重复建设、车辆更新换代过快等问题,合理配置资源。
同时,应根据居民出行需求,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提高服务质量公共交通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此外,应加大投入,改善车辆设施,提高班次安排的科学性。
同时,应推进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四、结论与展望本文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浅析重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浅析重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交通这个话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重庆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在浅析重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探讨重庆市公共交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重庆市公共交通现状重庆市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地铁、公交车、轻轨等交通工具网络密布。
目前,重庆市地铁共有10条线路,公交车数量达到了2800辆,轻轨则是重庆市骨干轨道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些交通工具的不断壮大,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通勤速度和便利性。
不过,目前重庆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交通压力问题,由于重庆市的地理环境所限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交通在高峰期会非常拥挤。
其次是市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重庆市公共交通站点分布较为分散,市民到站点的距离较远,需要走很长一段路程。
此外,由于城市更新和拆迁,有些地方交通设施更新不及时。
这些问题,都需要重庆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改进和优化。
重庆市公共交通未来发展对于未来重庆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很多计划和预测。
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庆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
重庆市地铁将不断向外扩张,未来市区内将分为18个交通枢纽,这些交通枢纽将连接所有地铁线。
此外,重庆市将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渝黔线、渝潼线等地铁线路,同时,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10号线等地铁线路也将继续向前推进。
这些地铁线路的建设,将大大简化市民的出行方式,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使市民出行更便利。
除了地铁,重庆市还计划建设轻轨以及公交换乘中心等。
轻轨在城市中南北向分布比较广泛,连接城市不同区域,每个站点都有接驳巴士、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公交换乘中心则是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发车时刻,减少市民等候时间,优化换乘体验。
最后,在推广无人驾驶技术方面,重庆市也展现了强烈的决心。
重庆市在2019年进行了一场自动驾驶公交车实验,这款自动驾驶公交车共有12个座位,每次载客4人。
未来,重庆市将加速无人驾驶公交的落地,同时支持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控制、信号灯和交通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发展。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运营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私家车数量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此外,部分公交车辆的陈旧和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也导致了运营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1. 交通拥堵问题: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车辆数量过多和道路资源有限。
这导致了道路拥堵、车辆行驶速度慢、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2. 运营效率低下:部分公交车辆陈旧,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导致运营效率低下。
此外,部分公交线路的规划不合理也导致了资源浪费和运营成本增加。
3. 服务质量不高: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的乘车环境差、车次不准确、驾驶员服务态度不佳等问题也影响了市民对公共交通的信任度和使用率。
四、原因分析1.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不足,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缺乏。
2. 市场化程度不够:公共交通系统的市场化程度不够,缺乏竞争机制,导致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3. 公众意识不足:部分市民对公共交通的认知不足,更倾向于使用私家车出行,导致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五、解决方案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提高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交通系统的现代化建设。
2. 优化公交线路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分布情况,优化公交线路规划,提高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公共交通运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共交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对公共交通的认知和使用率,缓解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重庆市交通状况的调查分析

重庆市交通状况的调查分析重庆,这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直辖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状况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市的交通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分析。
一、道路基础设施重庆市的道路网络在不断扩展和完善,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主城区的道路密度相对较高,然而,在一些新兴区域和城乡结合部,道路建设还相对滞后。
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在高峰时段容易出现拥堵,部分路段的交通流量已经超过了设计承载能力。
桥梁和隧道是重庆道路交通的特色,但数量和通行能力有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例如,一些重要的跨江桥梁在早晚高峰时段常常车流量巨大,导致交通堵塞。
此外,道路的维护和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道路路面破损、标线不清,影响了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二、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在重庆的交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多条线路贯穿城市的各个区域。
但在一些偏远地区,轨道交通的覆盖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优化线路规划和站点设置。
公交车线路较为丰富,但在高峰时段,车内拥挤的情况较为常见。
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交车的运行效率,但仍有部分路段存在被占用的现象。
出租车数量相对稳定,但在需求高峰时,打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措施对于改善交通状况至关重要。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配时在一些路口还不够合理,导致车辆等待时间过长或交通流不畅。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在不断推进,但仍有提升空间。
例如,实时交通信息的发布还不够及时和准确,无法让驾驶员提前做出合理的出行规划。
交通执法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违规驾驶、乱停车等行为的处罚还不够严格,影响了道路交通的秩序。
四、交通拥堵情况重庆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
主要拥堵区域集中在商业区、学校周边、医院附近以及主要的交通枢纽。
例如,解放碑、观音桥等商圈周边道路常常出现车辆排长队的现象。
拥堵的原因除了交通流量大外,还包括道路施工、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重庆交通现状及解决措施小论

重庆交通现状及解决措施小论重庆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苗子哥(建筑工程学院建环091 200944XXXX)摘要:通过三周以来对城市规划原理的学习,渐渐的城市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知道了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当成为每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未来城市应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每位市民、每位来访者都充分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
因此我通过实地和查阅资料,针对重庆的交通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关键词:重庆交通现状重庆交通主要问题解决方案我们知道交通的便利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目前大城市发展的现实是要解决好人们的工作,休息,居住和交通等问题,大城市的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中机动交通日益发达,速度提高了,但是目前最让人烦心的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
一,重庆交通现状根据我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水、陆运输行业管理的要求,全市交通科技工作面临两大方面的课题,一方面是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提高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工程造价以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是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使用和管理,以及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等问题。
1.1高速公路建成“二环八射”“二环八射”高速路网建成,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2010年八大“民心工程”任务,在国庆前实现渝湘高速酉黔、洪酉,渝宜高速云奉、奉巫4 个高速公路项目通车,实现提前十年全面建成“二环八射”2000 公里高速路网的宏伟目标。
1.2地方公路发展齐头并进重点公路建设进展顺利。
2010 年地方重点公路建设有10个项目,总里程225公里,总投资90亿元,1-10月完成投资近9.6亿元。
1.3 航运中心建设全面提速今年以来,市交委抓住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务院即将出台《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航运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机遇,进一步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水运又好又快发展。
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随着重庆正在步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时期,公共交通的
发展也不断推进着。
作为重庆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公共交通系统,地面公交对于重庆大气污染物排放、噪声治理、出行体验等有着重要
的影响。
本文从当前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的现状出发,提出发展建议,为公共交通的有效提升贡献力量。
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的现状可以分为路网缺乏、运营效率低、客
流低、乘客分布不均衡等四个方面。
路网网络上,特别是主城区的路
网的发达程度不够,路网空洞化,部分班次过于集中,使得公交班次
间的调度缺乏有效性;另外,由于两沿线贫困程度等因素,客流量空
前萎缩,运营效率较低;同时,辖区内乘客分布也不均衡,某些乘客
人群不足以够乘某一班次,公交运营的稳定性也因此受到影响。
对于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首先,重庆市要加
强城市主干道路网的建设,促进路网网络更加完善,满足地面公交车
辆的客流需求;其次,要积极改善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降低乘客之
间的社会距离,增加乘客搭乘率;再次,重庆市应加强智慧公交系统
的建设,智能地调度公交车次,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最后,利用大数
据的分析,动态调整行车线路,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总之,地面公交是重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当前重
庆城市发展的关键媒介。
因此,未来重庆市应加强路网调整,提高运
营效率,扩大客流量,同时改善乘客集聚程度,以达到提升公共交通
质量和级别的目标。
重庆BRT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重庆BRT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重庆作为中国重要的内陆城市,一直在致力于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便利性。
其中,BRT(Bus Rapid Transit)作为一种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已经在重庆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对重庆BRT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重庆BRT的发展现状重庆BRT是在2008年开始规划和建设的,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重庆市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
以下将从线网规模、客流量、运营效果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1. 线网规模截至目前,重庆BRT线网总长约为119公里,共有11条BRT线路。
这些线路涵盖了城市主要道路和繁忙区域,方便市民出行,减少交通拥堵。
2. 客流量重庆BRT每天的客流量也在不断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重庆BRT的日均客流量约为100万人次。
这充分证明了重庆市民对BRT系统的接受度和需求量的增加。
3. 运营效果重庆BRT以其高效的运营效果而闻名。
相比于传统的公共汽车系统,BRT系统减少了交通拥堵和排队时间,提高了运营的效率。
同时,BRT还引入了刷卡乘车和电子站牌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了乘客的乘车体验。
4. 服务质量重庆BRT的服务质量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在重庆BRT系统中,乘客能够享受到独立的车道、高速运行、空调车厢和无障碍设施等,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乘车环境。
二、重庆BRT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重庆BRT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还存在改进和发展的空间。
以下将从拓展线网、提升运营效果、优化服务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未来趋势的分析。
1. 拓展线网重庆市将进一步加强BRT线网的拓展规划,特别是将BRT线路延伸至城市新兴区域和交通繁忙的旅游景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
2. 提升运营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营效果,重庆BRT将进一步优化车辆调度和运行速度,提升运力。
同时,在重要的换乘站点增加车辆和座位的供应,以减少乘客的拥挤感。
重庆市公共交通规划问题研究及对策

经营管理重庆市公共交通规划问题研究及对策向 锐(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重庆 408100)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增长的公共交通需求,都要求我们在公共交通方面做出一系列的规划改革和发展。
从地理形势、行政区域划分、规划超前性和规划体制等问题对重庆市公共交通规划进行分析,得出通过完善规划体制,建立一体化规划机构以及深切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思想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公共交通规划; 行政区域划分; 规划体制; 公交优先0 引言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的理念,同时中新(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脚城市落座重庆的新形势也对重庆的公共交通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重庆市公共交通规划问题分析1.1 重庆市特殊地形导致整体规划不完善,行政区域划分严重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被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山地面积甚至达到了重庆总面积的70%。
其中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素来有“山城”之称。
在山中建立起城市,更是要在山中建立起贯穿、联系整座城市的庞大交通网络,这无疑是一巨大的难题。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重庆市在设计公共交通规划时投资成本过大,导致整体规划上的不完善。
重庆市内行政区域的划分对公共交通规划有着很大的影响。
重庆全市下辖23个市辖区、11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3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行政区域过多,必然导致公共交通规划整体性不完善,而规划整体性对整个规划而言是重中之重,只有保持整体规划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公共交通在后期的需求。
公共交通规划整体性,即为以整体公共交通规划为基点,将社会资源统一调度,从整体上满足公共交通规划与发展。
但是由于重庆行政区域划分与各个行政区域领导人政治风格、政治理念的不同,再加上行政区域内各自发展的观点,导致其不同区县间的交通发展水平不一,相关交通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就以轨道交通为例,轨道交通仅是连接了重庆的几大主城区,大部分区县都没有轨道交通,对整个交通规划而言,这是有极大弊端的。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交通系统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状况和环境保护。
因此,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当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发展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1. 交通拥堵问题严重随着城市人口和车辆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高峰期和繁忙路段的交通拥堵现象更为明显。
这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2. 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例如,公交车辆数量不足、线路不健全、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速度缓慢等。
此外,一些老旧的城市区域中,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的改造升级也存在较大的困难。
3. 公交服务水平不高一些城市的公交服务水平不高,表现在公交车司机服务质量差、车辆维护不及时、票价制度不够合理等方面。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公交车的运营效率和乘客的满意度。
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机遇1. 科技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公交车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2. 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
例如,鼓励发展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等。
这些政策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四、未来发展趋势及解决方案1. 优化交通网络布局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需要优化城市的交通网络布局。
通过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设施,加强公共交通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网络。
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现状问题分析

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现状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重庆经济正经历着飞速发展,经济的城市快速增长也促进了交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重庆直辖之后,主城区交通发展面貌可谓是日新月异。
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矛盾也日益显现,交通拥挤、交通拥堵等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重庆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主城区;公共交通0.引言重庆市公共交通依靠高密度、低效率的常规地面公交支撑着整个城市交通系统。
由于城市地形不利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公交需求大,但是单车容量低导致常规地面公交低效率、高密度运行。
经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公共交通主要面临的问题。
1.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大一方面城市布局形态,另一方面道路网络结构及布局,是影响公交线路换乘理念不强,接驳聚散式的区域公交尚未形成承担交通功能的城市主要干道有限,公交线路过度重复的因素。
而在山地城市中公交线路大部分是行驶于主干路上的,这也是次支干路通达性差、断头路多、坡度大、路况差,不适行公交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反应出公交系统运营的不合理性。
在规范中,公交线路的标准重复系数为:1.25-2.5,但是重庆主城区内环以内公交线路重复数高达6.10,内环以外区域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3.23,远远超出了标准的范围。
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影响,主城区通道有限,且低等级道路不适宜公交运行,公交主要分布在主干道上,导致主干道上承担大量的公交集散功能。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主城区约21条路段公交线路超过20条;其中,观音桥东环道达到69条,渝澳大桥达到50条。
图1 重庆某公交站牌2.公交列车化现象严重公交车辆主要以标台车型为主,车型的选较单一,未考虑在道路条件较好、客流较大的路段投交车或是铰接车等超大容的公交车。
高峰时段时社会车辆和公交车辆集中行驶在某主干道上,尤其是私人小汽车抢限的道路资源,表现出站点停靠能力不足的情况,通常会形交列车化现象,并经发交通堵塞。
重庆主路纵坡坡度大于5%的主次干道占现状主次干道总长的12.4%,直响了车辆运行的舒、安全性,导致车型主要以标台车型。
重庆交通问题分析与解决

重庆市交通问题分析与对策甘雨 2012442945 工管三班摘要:重庆市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统筹城乡改革综合试验区,是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直辖以来,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迅猛增加,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也随之出现。
交通拥堵不仅制约了城市的运转速度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从分析重庆市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出发,找出缓解重庆交通拥堵的对策措施,对维系城市这个有机整体的正常运转,发挥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吸引投资,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重庆交通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
然而,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下,重庆市自提出“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重大建设战略以来,重庆市的道路交通便出现了极大的改善。
近年来,虽然重庆市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长,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断攀升,但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正切实缓解,“畅通重庆”的战略目标正在实现,宜居城市建设步伐正在加快。
了解到拥堵主要集中在五大商圈周边上,清寺转盘、两路口、石小路与天马路交叉口是市内交通最拥堵的路段。
主城区交通拥堵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内地区,内环以内主要干道和交叉口的交通拥堵时间主要出现在8:00~9:00、17:45~18:30,拥堵路段及交叉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解放碑、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南坪商圈周边。
目前老城区重复的公交线路较多,高峰时期在车站停靠的公交车排成了长龙,形成“公交列车”,不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也不方便市民乘车。
交通现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一道路网络结构不完善,道路标准密度偏低。
核心区内路网密度较低,其中:主干路密度严重低于国标,次干路、支路密度也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由于干道之间缺乏必要的道路联系,过境道路单一,形成了“六箭穿心”的道路网格局。
现有各交叉口中大多数没有采用渠化措施,主要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通行能力严重不足,交通延误严重,成为主要的堵点。
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1 重庆市主城 区公共交通现状
重 庆 主 城 区城 市 空 间 结 构 为 “ 一城五片、 多中心组团式” ,
面积 5 4 7 3 k m 。2 0 1 6年 主 城 区常 住 人 口 8 5 1 . 8万 。 目前 , 主城 流 量 。核 心 轨 道 网强 度 已达 到 2 . 2 4万人 次/ ( 千 米 日) , 超 过 香 区轨 道 交通 运 营 总 里 程 约 2 1 3 k m. 开 通轨 道 站 点 l 1 9个 , 在 建 里程约 1 9 7 k m: 常 规 公 交 线 路 5 7 3条 , 运 营 线 路 总 长 约
靠轨 道 交通 或 者跨 组 团运 营公 交 线路 解 决 。目前 , 公 交 区域 化
经 营改革后 , 虽 然 公 交 集 团 对 线 网 进 行 了优 化 , 但 3 . 4 9的 公 交 线路 重 复 系数 仍 然还 较 高 , 远 远 大 于《 交通 工 程 手 册 》 要 求
的“ 重 复 系数 以 1 . 2 5 ~ 2 . 5 ” 的 标 准 另 外 , 常 规 公 交 和轨 道 交通
的 出行 距 离均 主 要 集 中在 7 k m 以下. 均 以 中短 途 出行 为主 . 其
中 :常 规 公 交 出行 距 离主 要 集 中在 2 4 k m,客 流 出行 比例 占
养护公司、 管理 公 司协 调 制 定合 理 的公 路 桥 梁 维修 养 护 制 度 。
上述矛盾 . 虽然有交通拥堵和城市规划带来的外部矛盾 。 但 也 有 公 共 交通 发 展 中 内部 的 不足 因 素 。
. 1 公 共交 通系 统功 能层 级不 清晰 , 缺 乏合理 定位 2 当前 重庆主城 区公 共交通 发展 中面临 的主 3 主 城 区 而现 有 公 共 交通 线 网层 次单 一 ,难 以 满足 不 同层 要 矛盾 次公 共 交通 出行 需 求 。 尤 其 是 针 对 组 团 内部 的 出行 , 仅 能够 依 2 . 1 交通 拥堵 问题 日益严峻 , 严重影 响公交 运营环 境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逐渐凸显。
其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作为解决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及问题1. 交通网络建设问题- 现状分析:多数城市存在交通网络建设不合理、公交与地铁等交通线路分布不均等问题,难以满足不同区域的居民出行需求。
- 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城区交通设施不完善,老城区交通拥堵严重,不同区域之间通达性较差。
2. 交通运营管理问题- 调度机制落后:当前公共交通系统调度机制尚不够智能,不能准确应对客流量的变化,导致高峰期拥挤、非高峰期空载率高等问题。
- 服务质量不高:部分公交车辆老旧,乘车环境差,司机服务态度不佳等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
3.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问题-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政策支持不够,缺乏对绿色出行方式的鼓励和引导。
- 资金投入不足: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大量资金,而部分城市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不足,导致交通设施更新换代缓慢。
三、发展策略与建议1. 优化交通网络建设- 提出合理规划交通网络,加强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完善新城区交通设施建设,改善老城区交通拥堵状况。
- 增加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优化站点布局,确保各区域居民都能方便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 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实时监控客流量变化,科学调度车辆,提高运输效率。
- 改善乘车环境,更新老旧公交车辆,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3.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如实施公交优先政策、提供绿色出行补贴等。
- 增加对公共交通系统的资金投入,用于更新设施设备、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
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建设与运营。
重庆市主城区公交停靠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公交停靠站的现状 由于重庆市主城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在公众出行方式中自行车的分担比例较低, 而公交的比例达到 46%[1]。此外主城区也 是人口高密集市区,人们对公交的依赖程 度较为严重,这就需要有一套方便、快捷、 安全的公共交通设施。然而,目前公交现 状乘客满意度较低,公交设施有待进一步 完善,特别是部分公交停靠站的设置急需 完善。公交停靠站是乘客出行上下车的起 讫点,它的设置不仅关系到乘客的出行效 率,还关系到乘客对公交的满意度。 现状公交停靠站的设置存在着一些问 题,比如存在一些单向交通,给需要反向 换乘的乘客增加了负担;部分公交停靠站 的设置距离交叉口过近,容易对后面车辆 的行驶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交通拥堵现象 的产生;另外一些港湾式和非港湾式类型 的选择不适合当前的公交停靠站;有些停 靠站途经的公交线路过多,线路重叠会降 低公交的利用率;交叉口缺乏一体化设计 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公交车辆在进 出停靠站进行上下客作业时,容易对后面 正常行驶的车辆形成干扰,或降低道路通 行能力,甚至引起交通拥堵。因此,公交 停靠站合理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公交停靠站问题分析及对策 1 单向交通上的公交停靠站 单向交通的设计可以提高公交运行速 度,减少乘客出行时间,但给需要反向换 乘的乘客带来极大的不便 [2]。双向交通时,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交通系统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也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问题揭示、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公交车、地铁、轻轨、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这些交通方式在城市的交通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1. 基础设施滞后。
一些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道路狭窄,难以容纳更多的公交车辆,导致公共交通的运力不足。
此外,一些新建城区的公交线路规划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2. 运力与需求的矛盾。
在高峰时段,一些主要公交线路的公交车常常拥堵,导致乘客等待时间过长,影响了公共交通的效率和舒适度。
同时,随着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兴出行方式的兴起,部分居民选择放弃公共交通,转向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
3. 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公交司机的服务态度较差,给乘客带来不便。
此外,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如实时公交查询、移动支付等便利设施尚未普及。
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策略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完善公交线网布局,拓宽道路,增设公交专用道和停靠站,提高公共交通的运力。
2. 优化运力配置。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合理分配公交车辆资源,缓解高峰时段的拥堵问题。
同时,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如地铁、出租车等,实现一体化出行。
3.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强司机培训,提高服务态度。
推进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普及实时公交查询、移动支付等便利设施,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5.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6.鼓励绿色出行: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城市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滞后现象,如地铁、公交枢纽等设施的布局不够合理,导致交通拥堵、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
2.运营效率不高:由于城市交通拥堵、线路规划不合理、车辆老旧等原因,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3.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公共交通工具存在服务态度差、乘车环境拥挤等问题,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公交车、地铁、轻轨、出租车等多样化的交通方式。这些交通方式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
7.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五、结论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线路规划、提高服务质量、增加资金投入、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持续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绿色的出行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围绕重庆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继而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绕城高速公路班车结构调整车辆处置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重庆市主城区将进入“外环时代”,由此拉开1000平方公里、千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框架,主城大城市与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20多个区县城中等城市,以及重点集镇的建设同步推进。
随着绕城高速公路的开通,实现绕城高速公路的区域的公共交通全覆盖呼声日益高涨,并已经成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不平衡
内环高速公路范围内有公共汽车5121台,每平方公里公共汽车为14.31台;内环高速公路以外、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有公共汽车1869台,每平方公里公共汽车约1台,仅为内环高速公路以内区域的0.7%,公交线路和公共汽车明显不足,多数地区市民的日常出行只能依靠班车。
(二)班线客运车辆不能适应城市客运发展需要
按照管理规定,班车只能按照座位数载客,实行起点至终点的点对点运输。
班车客运企业大多采取挂靠承包经营方式,安全管理松散、服务质量低下,加之班车不使用ic卡、不承担免费群体的乘
坐义务,造成市民乘车不便、出行成本增加。
班车的特征决定了其无法承担城区居民公交出行的重任。
(三)城乡客运矛盾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交线网通过新增、延伸等方式不断进入原班车客运线网。
由于发展政策不一致,班车客运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
班车客运企业和经营者为求得生存空间,时常采取集访、罢运、堵塞交通等方式阻挠公交线路的开行,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城市客运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主城区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目前3号线、1号线、6号线共105.6公里全部提前开工,累计投资140亿元。
到2012年,通车里程将达116公里,连接主城9个组团,日均客运量有望达到150万人次。
到2014年建成通车3条延伸线,基本形成覆盖主城九区、连接13个组团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
轨道网络的形成,将对现有公共汽车和班车干线形成极大冲击,经预测,将会有1500台公共汽车和1000多台班车需退出干线。
(五)出租汽车供需矛盾依旧
主城区目前有城镇常住人口745.76万人,出租汽车万人拥有量14.37台,远低于全国其他大中城市万人拥有量。
主城区出租汽车有效里程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已超过《重庆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投放标准10个百分点。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市交通委员会及市运管局就开始组织调研。
经过充分调查论证,一致认为应当抓紧时机对主城区客运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即对现有绕城高速公路以内运行的班车实施改造,逐步退出班车客运市场,置换出租汽车,退出的区域重新规划公交线网,投放公交运力,扩大公交覆盖范围。
(一)班车改造
出租汽车置换。
1、企业可继续从事道路运输经营项目,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稳定;
2、配置出租汽车后可弥补出租汽车运力不足的缺口;
3、现有班车企业有半数以上组建或参营了出租汽车企业,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4、我市历史上有2003-2005年中巴车置换出租汽车和2009年“7字头”公交车置换出租汽车的成功经验,这一方式已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同。
(二)结构调整
重庆市主城区应当紧紧抓住班车大面积到期的这一时机尽快启
动调整工作。
可以按到期时间分步实施:1、到期退出,不需要涉及政府补偿事宜。
2、矛盾分散,有利于做好运力接补和维稳工作3、逐步置换出租汽车投入市场,有利于出租汽车市场平稳。
按照“改革难度、改革成本、改革时间”三个评价标准依次排序,采取按到期时间分步实施的方式为最佳方案。
(三)公交线网优化
可以实施政府授权实施片区化经营:1、分片负责,有利于主城
核心区线网优化工作;2、任务明确、矛盾分解,有利于完成班车推出后的运力接补工作;3、同步实施,工作进程明显加快。
由于市交通开投集团系轨道集团、公交集团、公交站场集团的母公司,且公交集团控股或参股了主城区所有公交客运企业,有利于经营主体的协商确认和线路开行的协调工作。
(四)从业人员分流
1、驾驶员:此次纳入置换范围的班车约2700台,涉及驾驶员约4000余人。
置换出的出租汽车约1500台,按每台出租汽车配置2.5名驾驶员计算,可创造出租汽车驾驶岗位3750名左右;班车退出区域需新增投放公交车辆约2000台,按每台公交车配置2名驾驶员计算,可创造公交驾驶岗位4000余个,从数量上看足够消化原有班车驾驶员,还可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2000-3000个。
2、乘务员:此次置换范围的班车涉及乘务员约800名,由于公交车辆正在推行无人售票,故无法直接消化原有班车乘务员。
故需要采取多渠道分流的方式:国有班车企业乘务员无法妥善安排的,由市国资委统筹调整到交通开投集团下属轨道、公交站场从事服务工作。
民营班车企业的乘务员由原企业通过配置的出租汽车相关联的服务岗位进行分流,确实无法的妥善处理相关关系后,由所在辖区政府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予以分流。
(五)车辆处置方式
可以采取企业自行处理、政府指令公交企业进行收购和强制报废政府给予残值补偿三种方案供企业自行选择,但是政府在设定残值
补贴的标准是要向更容易产生非法营运的小型车辆(7座以下部分车型)倾斜,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原有企业自愿选择报废,化解非法营运的隐患。
四、客运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一)公交发展区域停止新增和更新班车。
公交发展区域不再新增班车客运线路和新增、更新班车车辆,确需开行客运线路和投放客运运力的,通过新增或调整公交线路和车辆的方式解决。
(二)公交企业所属班车实施公交化改造。
公交客运企业在公交发展区域内的班车实施公交化改造,达到公交标准后,车辆性质变更为公共汽车,投入到班车退出后需要开行的公交线路运行。
(三)其他班车到期终止营运置换为出租汽车。
班车客运经营业户在公交发展区域内的班车线路经营权到期或车辆使用年限达到8年,车辆终止营运,置换为主城区出租汽车。
置换标准为:每1辆20座及其以上班车,置换1辆主城区出租汽车,即1换1;每1辆10―19座班车,置换0.5辆主城区出租汽车,即2换1;每1辆9座及其以下班车,置换0.333辆主城区出租汽车,即3换1。
以法人企业(含个体经营业户)为计算单位,应置换出租汽车指标总数尾数不足1的部分,按“四舍五入”方式处理(大于或等于0.5的计算为1,小于0.5的则舍去)。
(四)车辆处置。
实施置换的班车车辆由经营业户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车辆报废或变更手续。
车辆使用年限不足8年且自愿报废的,按车辆行驶证上的登记入户时间计算,不足8年的剩余期限(计算到月),由市政府给予残值补贴。
补贴标准为:20座及其以上车辆每车每年15000元,19座及其以下每车每年9000元,长安系列车型每车每年5000元。
(五)人员安排。
国有班车企业驾乘人员由原企业利用置换的出租汽车合理安排就业岗位,确需分流的,由市国资委予以统筹安排。
民营班车企业驾驶员由原企业通过出租汽车驾驶岗位进行安排,愿意从事公交驾驶工作的驾驶员由公交集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
乘务员由原企业合理安排就业岗位,原企业无法安排的,妥善处理相关关系后,由当地政府(包括北部新区管委会)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其再就业。
愿意从事公交服务工作的,公交集团在招聘公交服务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