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症下药,让“后进生”抬头走路
——农村小学“后进生”教育转化个案启示
高县大窝镇天台小学校黄平
“后进生”这个概念,是60年代前后出现的,此前用差生、双差生的比较多。

后进生是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有先进,必然有后进”。

在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全面推开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农村小学班级中,后进生仍然存在。

后进生的现状是学校教育中不容小视的问题,同时,后进生的教育转化问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课题。

为了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使每一位学生都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合格的劳动者,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研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也是体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

我校位于川南的西部,是一所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都较差的农村完小。

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学生家长多数因经济原因,外出打工。

对子女的教育要么无暇顾及,放任自流,要么恨铁不成钢,采取简单粗暴的惩罚式教育,再加上一些家长自身素质较差,行为习惯差,家庭的不和谐等原因,导致一些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偏差,进取意识不强。

下面是一位典型后进生的情况:
李某,男,11岁,我校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差,性格上,胆小、多疑、自卑、内向、固执。

在学习方面有困难从来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照顾孩子的责任落到爷爷、奶奶身上。

一、后进生成因分析
对该生进入五年级以来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李某与多数同学不交往,遇事无所谓,存在压抑、固执、自卑、没有归宿感等心理特征。

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家庭原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大量的,而且也是复杂的。

首先,隔代教育形成了李某性格上的不健全。

通过家访了解到李某在家里,是个“小皇帝”,爷爷、奶奶都溺爱他。

从不让他干一点事,就是红领巾脏了,也有人帮他洗,电视就要看个够,看上的玩具就一定要买。

这种“关爱”导致享乐主义的思想从小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这种性格的养成使他遇到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前,一蹶不振。

其次,父爱与母爱的缺乏产生了心理上的自卑和压抑。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家庭似第一道染缸,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李某家庭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母亲改嫁,因此父爱和母爱完全被他的爷爷、奶奶代替,而父爱与母爱却是无法代替的。

(二)自身的原因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自身的原因也必须进行具体分析,有心理障碍方面的原因,也有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原因。

1、李某同学缺乏强烈的求知欲。

求知是学生的正常的需要,没有一个大脑健全的学生不希望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的。

李某为什么会出现求知欲不强烈的差别呢?通过调查了解,李某特别懒,任何事(除了吃和玩之外)都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主要原因还是从小养成的坏习惯。

2、在李某身上,还体现出道德无知,是非模糊。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的性质,随心所欲,同时也表现出事事都无所谓的样子,具体点,就是不遵守纪律,乱骂同学等行为,而在他的认识中,他却认为这并没有什么。

3、李某的学习基础差。

学习总是一步步向前进的,前边的基础没打好,后边的学习就吃力。

久而久之,总是“炒夹生饭”,成了恶性循环。

让李某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同时,也造成了他意志力薄弱的特点,什么事,也坚持不了多久,一点点的困难,就吓得他“转身就跑”。

(三)学校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形成后进生的原因,不全在家庭和个人自身。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也存在形成后进生的原因,社会大环境的漂染也可能促使后进生的产生。

第一,同学们的集体排斥和老师的漠视,导致学生缺少上进心。

据了解,在我接任这个班以前,已经换了六位老师,为了教学成绩,老师们都抓重点,几乎放弃了李某,家庭作业,他可以不做,作业错了老师也不给他辅导,总是认为他基础太差,无从补起。

老师们这样的漠视,造成了李某在班级没有归宿感,几乎是拒绝与老师交流。

第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造成读书无用的认识常态化。

四川在近几年是全国的劳务输出主要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下许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当打工者回乡以后,带来的不是对教育的重视,不是对教育的投资,而是炫富、攀比,过度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许多孩子从这批人身上学到的是享乐、挣钱的思想,邻里之间或者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认为:你看某某,书没读几天,钱挣得不少。

潜移默化中,大人、孩子都认为:书读不读没关系,但钱一定不能少挣。

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说明了李某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些因素没有概括进去,但这几方面是最重要的。

二、个案转化的措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挽救这些孩子。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因此,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有的放矢,形成教育合力
朱永新先生说过:“在一个人生价值受到市场价格冲击的时代,唯有使命,才能让平凡的生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因此,我有的放矢的寻找李某的使命感。

首先,我深入李某的家庭,了解李某的成长环境,制定措施,与李某的爷爷奶奶达成共识,要教育好孩子,对李某不能百依百顺,一定要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习用毅力克服困难。

其次,我还了解到,李某很听隔壁叔叔的话,因此,我找到李某的叔叔,说明我的来意。

他叔叔特别赞成,并配合我劝李某,答应我平时在家里监督好李某的学习。

要与他进行学习上的沟通,使他从内心里会感觉到“家庭在期望着我学习的进步”。

我每星期都坚持做到有计划地对李某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及时修订我的转化计划。

(二)对症下药,重塑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位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为了增强李某的自信
心,以平常人的心态来学习,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刻意进行了一些安排:(1)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比如我每节课都会设计难度较低的问题让他来回答。

第一次的回答他没有感觉,多次的课堂上成功表现,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我能行”。

后来我又联系其他老师一起对李某进行课堂上的有意帮助,做类似的实验,收到较好的效果。

(2)全面关注,及时评价,树立信心。

每天,我会仔细批改他的家庭作业,并写上几句简单的评语。

开始的时候,他没什么反应,后来,他渐渐感到我对他的重视,每天到校特别早,等着我快点批改作业后翻看评语。

经过这样的训练,他的作业越来越工整,正确率也提高不少,学习态度特别端正。

(3)发掘特长,树立信心
体育是他的特长。

平时,我与他交流,会有意无意的谈一些运动、体育方面的知识,并建议参加镇春季田径运动会,他取得了跳远和铅球两项的冠军,出色的表现让大家刮目相看。

拿着奖状的时候笑容特别灿烂。

我也把握这一点,本期初推荐他当上体育委员后,他的学习更加认真了。

(三)融入集体,感受温暖,建立感情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自古以来的名言。

老师与后进生之间,不建立起深挚的感情联系,转化是不可能的。

为此,我坚持每周家访一次,固定每周四下午和李某聊天,并在节假日时送张我自制的小卡片等,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李某特别爱和我交流,与同学的交流也开始热络起来。

让他感受到了来自老师,来自同学,来自朋友温暖、关爱和尊重。

渐渐的我们发现李某也开始关心起别人来,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中国第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同化’的功能,它的纪律、舆论、风气、传统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每个成员,包括后进生,不得不约束自己,以适应班集体的良好氛围。

我们还应有意识地把后进生组织到班集体的运转机制中去进行教育转化工作。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连续几周的班会主题就是《怎样关心同学》《小伙伴的优点》《我心中的同桌》等,让大家都认识到了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的重要性。

三、个案转化效果及启示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李某与以往不同的是和同学交流多起来了,课堂上敢于举手了,大家不笑他了,现在还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

这一切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他学习的信心,语文、科学、数学都有明显的进步,当然,还需对他进一步的关心和引导。

通过这次个案的研究,给我了很大的启示:1、后进生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老师有信心转变、方法正确,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

2、后进生的转化,需要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努力,互帮互助,才能成功。

3、后进生的教育转化需要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五个手指有长短”,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后进生,绝不放弃,绝不排斥,让每一位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我坚信:任何一位后进生今后都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