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第一节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区别

最先注意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不同并加以区分的是郑振铎先生。他认为英雄传奇小说与演义小说有三点不同:一是描绘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显示他们的武勇和力量,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寄托作者的情思;二是多撷取民间传说故事。主要人物和事件,或有历史的影迹,但多为虚构,作家可以充分想象,随心所造,不受历史的拘束;三是多采用纪传体写法,人物多为草泽英雄,可真可幻,若实若虚,而其基本结构格式则是以某一个英雄人物或英雄群像为线索展开故事,铺排历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如果以此标准衡量,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无疑是《水浒传》,而我们在演义小说一章中介绍的说岳系统、杨家府系统以及说唐系统的后半也可视为英雄传奇小说。

比如《杨家府演义》,描述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一门五代忠勇保宋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父死子继、夫亡妻承、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击辽和西夏的英雄报国精神。但是杨业、杨延昭都是名将,是“正史”中有记载的真实人物,而杨业之妻杨氏(佘太君)、之孙杨文广(杨宗保、杨文广)、部将焦赞等也是实有其人的历史人物,因此写他们两代人的故事,明显具有演义小说的性质。相反,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三代特别是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杨宣娘等人的故事,乃根据南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加工而成(它以前,宋代有其故事流传,如南宋临安说话人即有说《杨令公》《五郎为僧》评话。金院本中有《打王枢密爨》。元明两代有许多杨家将故事的戏曲作品,如元杂剧有《昊天塔孟良盗骨》、《谢金吾诈拆清风楼》等。另外有传为熊大木的讲史小说《北宋志传》)。因此,又明显具有英雄传奇小说的特点。

除此之外,熊大木《英烈传》也具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双重性质的特点。小说从元顺帝荒淫失政起,叙至朱元璋建立明朝、分封诸子止。除朱元璋外,小说着重写描写徐达、常遇春、刘基等一批“开国元勋”。所叙故事大都本于史传及野史、笔记,侧重于历史事件和战争过程的一般描写,有明显的模仿《三国志演义》的痕迹。

第二节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水浒传》

一、《水浒传》的作者

《水浒传》的作者有不同的说法,但不出罗、施二人。明高儒《百川书志》录《水浒传》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而今所见明刊本,有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撰修”的,有题“中原贯中罗道本名卿父编辑”的。等等。总之,或施或罗,或施、罗并署。

然施耐庵有何许人也?笔者所知,至少有四种说法:(1)托名说(胡适);(2)宋末元初《靖康稗史》的编者“耐庵”说;(3)元末明初人江苏白驹场人施彦端(此即近年来所谓有文物发现者);(4)《拜月亭》作者施惠君美说——吴梅、王利器、孙楷第-据传抄本宝敦楼《传奇汇考目》:“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著有)《拜月亭旦》、《芙蓉城》《周小郎月夜戏小乔》”。但以上四说,无一得到学术界公认。

二、《水浒传》的版本

版本甚多,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列明清刊本21种。最早为嘉靖间武定侯郭勋家刻本(武定板),而影响最大者是明末清初金圣叹评本(所谓第五才子书)。

《水浒传》的版本可分繁本(或称文繁事简本)与简本(或称文简事繁本)两大系统。繁本又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1回本三种。71回本为金圣叹删改本,取《水浒》前70回并将其中“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为“梁山泊英雄惊恶梦”结束全书。100回本无田虎、王庆事,120回本增田、王二事。但简本系统(有115回、120回、125回等)均有田、王二事。

繁简之本,何先何后,目前是众说纷纭。依其事理,当先简后繁(教材:先繁后简)。最可信的是繁简本的回目问题。比如:

天都外臣本(繁本)英雄谱本(简本)

林教头风雪山神面豹子头判陆谦富安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冲投王庄客向火

郓哥打闹授官厅郓哥投知武松

武松斗杀西门庆武松杀西门庆

……

估计是先有简本,后演为繁本;而在演为繁本的过程中先有“渐聚梁山”部分,后加进“征方腊”部分,再后加进“征辽”部分(100回),最后加进“征田虎、王庆”部分,而加进后者时却没有得到细致的加工进而与原有的简本“混为一体”了(“征田虎、王庆”是后来加进去的,明刊本《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的名字就说明了这一点)。

袁无涯刊120回《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书》,封面之书:“绣像藏本水浒四传”,所谓四传:1传渐聚梁山;2传征辽;3传征田、王;4传征方腊。借用袁无涯刊本的说法,其4传演变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1、渐聚梁山

2、渐聚梁山-征方腊

3、渐聚梁山-征辽-征方腊→演为繁本

4、渐聚梁山-征辽-平田虎王庆-征方腊→简本

三、《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1、《宋史》、宋李《皇宋十朝纲要》、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宋王偁《东都事略》等史书的零星记载;

2、南宋说话人:龚开《三十六人画赞》;罗烨《醉翁谈录》的记载:“小说”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

3、宋末元初话本:《大宋宣和遗事》。

4、元水浒戏:存目33种,存6种:《双献功》《燕青博鱼》《黑旋风负荆》《还牢末》《争报恩》《黄花峪》。

5、明初水浒戏:朱有燉《仗义疏财》、《豹子和尚》两水浒剧。朱有燉《豹子和尚》剧,列36将,与《宣和遗事》同(亦有小异处:如朱作“玉麒麟李义”,《宣》作“李进一”或“卢进义”;朱作“柴俊”,《宣》作“柴进”;朱作“铁大王晁盖”,排名第二,且未言死,《宣》作“铁天王”,排名最后,死后由“一丈青张横”足36人数)而不同于《水浒》,说明朱有燉剧作题材来自《宣和遗事》

而不是《水浒》。按:《豹子和尚》、《宣和遗事》与龚开《三十六人画赞》又有不同。如后者有解珍解宝两兄弟,前两者均无。反之,后者无林冲,前两者均有。

四、《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水浒传》究竟写什么?目前学术界仍然争论不休。有说是写农民起义的,但具体又或曰歌颂农民革命,或曰宣扬投降主义;有说写市民阶层生活,反映市民喜怒哀乐,即“为市民写心”的;还有的说是写忠奸之争,歌颂忠义思想的。

我们认为既是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又是一部歌颂忠义的小说。换句话说,是一部通过描写农民起义来歌颂忠义的小说。

(一)《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1、《水浒传》真实再现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兴旺再到失败的完整过程。虽然梁山好汉许多并非农民,而且在思想上打着“忠义”的烙印,但其中有些领袖出身于“庄稼田户”和其他下层劳动人民却是事实,尤其是梁山义军的基本队伍是一大批庄客佃户、农民渔夫组成。他们在官府逼迫下奋起反抗,组织武装队伍,提出政治口号,开展军事斗争,以与封建的国家机器相对抗,清楚地表明梁山义军的基本性质是农民起义。

2、《水浒传》热情歌颂了以宋江为代表许多农民英雄,虽然许多并非地道的农民。而像宋江、林冲等,则是政府官员。但即使如此,他们参加到梁山义军队伍中后,成为了这支农民起义的领袖。就像工农红军中有部分并非工农出身的领导者但却并不改变其“工农红军”的基本性质一样,宋江、林冲等也不能因为他们的出身改变梁山农民起义军的基本性质。

3、《水浒传》写出了农民的社会理想。比如,政治上要求平等,相互间以兄弟相称等,经济上要求平均,财物平分等,所谓“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称分金银,论身穿衣裳”,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4、写出了农民起义的悲剧结局——先“接受招安”,然后“功成被害”。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一般规律。

5、《水浒传》广泛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官逼而民反”的一般社会规律。

(二)《水浒传》又是一部歌颂忠义的小说。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明杨定见《忠义水浒全书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李贽《忠义水浒传序》说,“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独宋公明者,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他们也都看到了《水浒传》的“忠义”性质。

尤其重要的是,水浒英雄们的所作所为,特别是上梁山的举动,原因自然复杂,但绝对多数都是因为朝廷官员高俅、蔡京之流的不忠(奸)所逼和英雄们为“义”所激。鲁智深拳打郑关西,是因为郑屠对金氏父女“欺男霸女”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林冲无奈投奔梁山,是因为奸臣高俅的陷害并引出鲁智深的仗义相救;智劫生辰纲,是因为奸臣蔡京聚集“不义之财”;武松怒杀西门庆,根本原因是替兄报仇,但其上梁山过程中众人相助则出于“义”;李逵所为更是以义为先(小事无论)……;每次较多的英雄相聚,作者总以“义”相称,如“公孙胜应七星聚义”、“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三山聚义打青州”。而他们一旦上了梁山,则“同功同过,同死同生”,甚而如宋江“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