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跨界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第二次创新革命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提出了“产业创新”和“跨行业发展”和“延伸文化产业链”的理念,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国家一再强调所谓的“大产业链”的概念。
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文化行业都是单打独斗,拍电影的、做音像的、搞出版的甚至是开发网络游戏的,都是各自为政,中间没有关联。而国外大的传媒公司,包括迪斯尼、时代华纳、索尼,却都是采取将各个产业融为一体的模式。
“跨界合作”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第二次大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只有打造一个旁及周边的大产业链,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
恒大:瞄准了文化产业就发展
今年6月18日,恒大音乐公司成立暨“恒大星光”系列演唱会启动,这意味着恒大集团将正式进军音乐产业。
这一次与文化产业的“跨界合作”并不是恒大实行产业多元化的第一步,早在两年前,恒大以1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的全部股权,到2011年中超联赛冠军,恒大只用了短短一年。“恒大足球”这四个字使恒大集团近年来成为公众视野当中关注度最高的房地产公司。
而且,此次进军文化产业早前已有了大量准备。2010年11月,恒大集团在北京成立了恒大文化产业集团,作为其文化娱乐板块运营和管理实体,涵盖恒大电影公司、恒大经纪公司、恒大发行公司、恒大音乐公司、恒大院线公司以及恒大动漫公司等六大产业板块。
在全方位优化整合影视、娱乐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恒大正式进军文化产业领域,欲打造内地地产跨界影视行业新旗舰。和万达集团依托地产资源优势,主要投身电影产业链下游的终端院线建设不同,恒大在跨界之初便率先跻身影视制作的上游。
被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称为“探索性进入文化产业”的举动,一年来已试水投资了《建党伟业》、《彼岸1945》、《师傅》等几部影视剧,并在卖点十足的电影版《粉红女郎》项目中,尝试选角造势。
从投资影视制作着手,到今后覆盖发行、院线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恒大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影新势力进入主流市场构筑新的有利途径”。
此次,同样依靠大资金、大投入,恒大足球模式在文化产业中再次试水,可以看出,这一次恒大进军音乐产业并非短期计划内的“小打小闹”,斥巨资,并成功吸引到宋柯、高晓松等大腕的加盟,其在文化产业的发力不容小觑。
恒大在足球领域的成功模式将被复制到文化产业板块,恒大音乐公司成立暨“恒大星光”
系列演唱会6月18日启动,意味着恒大集团将正式进军音乐产业。
目前,总资产高达1790亿元的恒大集团已经形成地产和文化、体育三大产业体系。恒大的产业多元化既包括地产的多元化,也包括文化和体育产业的多元化。
在文化产业方面,恒大宣称,“凭借恒大集团的雄厚实力和全球视野,恒大文化产业集团将矢志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专业水准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娱乐文化超级航母”。
文化产业成了“香饽饽”
像恒大一样的跨界到文化产业中商业巨头并不少。
今典董事长张宝全率领今典再次转身,大踏步进入以EVD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今年5月,万达集团以31亿美元并购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一个月后,在京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公司。
像这样的跨界投资太多了,为何之前刚刚起步且大多“土著企业”都不冷不热的文化产业,竟成了商业巨头们眼中的“香饽饽”?原因其实很简单。
从政策上讲,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清晰地表明:民营文化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从发展势头和空间上讲,我国的文化产业势头十分迅猛,而且发展空间巨大,如今开垦的只是这块“处女地”的冰山一角。纵观整个世界,这个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0年,美国文化产业的收入高达4500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25%。对比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但必须看到的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2.75%,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从我国民营资本活力上讲,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民营经济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到2/3。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制的产业发展蓝图的逐步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个产业,并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跨界融合如何实现第二次飞跃
不得不承认,“跨界”与“融合”已经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关键词。那又该如何利用好手里的这两张皮,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第二次革命”注入新的、强的活力呢?
从内部来讲,我国文化产业自身必须注重提升质量,实现自身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创意水平低,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低,没有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实现文化产业从内部结构到产品形态、组织形式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模糊不同文化产业的边界,实现融合创新。
从外部讲,跨界到文化产业的企业们应当对这个产业有一定的认识,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产业,谨防重复建设、低层次同质化竞争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巨头们也不能“财大气粗”,一味求大。
文化产业领域既需要大企业,也需要小企业,政府部门也要防止过分垄断对文化产业的消极影响,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均衡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文化产业要想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除了要追求经济利益以外,还应发挥这个产业本身的特色,担负起宣扬真善美等普世价值的责任,因为文化本身就是精神产品,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那么文化的价值就丧失了。
总之,文化产业这块“蛋糕”很大,也必须得做大做好,这需要靠全社会力量的支持,这需要靠政府部门的支持,这个世纪,相信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定将在调节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