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当好排头兵 奋力推进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
勇立潮头 勇毅前行 在更高起点上奋力推进高素质创新名城建设
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在更高起点上奋力推进高素质创新名城建
设
孔曙光
【期刊名称】《厦门科技》
【年(卷),期】2022()1
【摘要】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厦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一年。
这一年,科技创新战略更加凸显。
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建设高素质创新名城的若干意见》,提出“四大计划八大工程”,全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名城。
《厦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厦门经济特区科技创新若干规定》等规划、政策和法规陆续发布.
【总页数】2页(P1-2)
【作者】孔曙光
【作者单位】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开创“名城名都”建设新局面
2.担当时代重任勇立改革潮头奋力推进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3.勇立潮头奋力前行
4.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第五届《极地研究》编辑委员会成立寄语
5.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勇毅前行、勇立潮头的智慧力量,全面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法规类别】人大议事【发文字号】厦府[2011]97号【发布部门】厦门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3.18【实施日期】2011.03.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厦府〔2011〕9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市属各国有企业,各有关院校:《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确保完成《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厦门市人民政府二O一一年三月十八日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章推动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第二节“十二五”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章战略任务第一节着力岛内外一体化第二节着力二三产共推进第三节着力内外需齐拓展第四节打造对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第五节构建海峡西岸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第六节完善中心城市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第七节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第八节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第九节着力惠民生促和谐第十节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四章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第一节提升岛内城市功能第二节拓展岛外发展空间第三节依法保护生态空间第五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加强政策引导第二节强化项目带动第三节明确实施责任第四节健全管理机制附件:名词解释《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厦门市委关于制定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制订实施各级各类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推动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数字厦门工作要点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数字厦门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5.08•【字号】厦府办〔2022〕47号•【施行日期】2022.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数字厦门工作要点的通知厦府办〔2022〕4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2022年数字厦门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5月8日2022年数字厦门工作要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统一工作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数据汇聚共享和开发利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智治、兴业、惠民三大方向,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为厦门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注入更加强劲的数字动能。
一、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一)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1.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实施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向上对接省网上办事大厅和闽政通App,横向联通各区各部门政务服务业务系统,实现全市审批业务统一管理、统一反馈、统一查询、统一监督。
(牵头单位:市审批管理局、市工信局(大数据局)、市信息集团;责任单位:各审批服务部门,各区)2.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
在市政务信息共享协同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向上对接省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横向联通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各区各部门业务系统,汇聚政务服务事项、电子证照等数据,并与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共享共用,支撑业务系统获取信息。
厦门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厦门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一直致力于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厦门科技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1. 厦门科技发展现状1.1 科技创新基础厦门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如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这些学校在科研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此外,厦门还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2 产业发展厦门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
厦门软件园和集美软件园是集聚了大量科技企业的地方,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创新氛围。
1.3 人才储备厦门具备吸引和培养科技人才的优势。
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也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来到厦门。
2. 厦门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2.1 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未来,厦门在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领域将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厦门将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同时,厦门还将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提升制造业的智能水平,并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2.2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厦门将继续发展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和技术转化。
未来,厦门将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医疗、康复、养老、健康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健康服务。
2.3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厦门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
厦门已经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将进一步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厦门还将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2.4 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厦门将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15•【字号】厦政外综〔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厦政外综〔2024〕32号机关各处(室)、市外事翻译护照签证中心:现将市外办《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4年3月15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2023年,厦门市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持续抓实重点整体推进、打造亮点探路先行、突破难点主动担当,推动外事工作提质增效,主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2023年工作总结(一)提高站位,抓实重点抢机遇1.坚持党管外事。
发挥市委外事委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提请市委外事委召开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外交战略部署和省委外事委会议等重要外事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厦门市贯彻落实意见。
办领导走访调研各区、管委会、重点涉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落实“四下基层”工作部署和“大外事”工作协同机制,加强市区联动和同题共答,有序推动外事工作重点任务。
2.强化政治引领。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统筹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项工作。
关于厦门演讲发言
关于厦门演讲发言厦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作为这座城市的市长,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演讲,与各位朋友们分享我的见解和想法。
首先,我想谈谈关于城市发展的话题。
厦门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一直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富有活力和宜居的城市,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推进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创新和科技的投资。
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我们鼓励企业创新,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科研项目。
同时,我们也鼓励年轻人参与创新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其次,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海滨城市,保护海洋和生态环境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加强了对污染治理的力度,提倡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
我们也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第三,我们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教育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
我们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
我们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让居民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盛宴。
此外,我们还致力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我们加大了对交通、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投资,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也鼓励企业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而言之,厦门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城市。
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我衷心希望各位朋友们能够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厦门。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
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转载日期:2012-7-16 16:05:00 来源:人民日报■于伟国编者按应《人民日报》之约,在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之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近日在该报理论版发表署名文章,题为《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厦门经济特区新起点上的战略思考》。
文章分别从历史性跨越、立足新起点、战略新抉择三个方面,概括总结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全面分析了站在新起点上厦门经济特区肩负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了奋力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更好履行经济特区新使命的战略布局。
本报今日予以全文转载。
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
30年来,一批又一批特区建设者牢记邓小平同志“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嘱托,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而立之年,厦门经济特区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肩负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继续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沿,以新的战略视野和战略思维奋力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和平统一的排头兵。
历史性跨越:积极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经济特区作为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探索道路、积累经验的历史重任。
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深入贯彻中央设立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做到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厦门经济特区30年的历史性跨越,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精彩缩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生动诠释。
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30年间,厦门经济特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4%,财政总收入增长超过300倍,平均经济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指标均位居我国大中城市前列。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在诸多领域创造了一系列全国第一,率先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双向辐射的枢纽和通道作用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实现根本性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近3万元和超过1万元,率先实现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的城乡一体化和全覆盖。
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8年第12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荣誉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党和人民对广大院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创新的春天”,从“占有一席之地”到“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创新的旋律越来越激越、昂扬。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的“动员令”。
参加大会的两院院士和科技工作者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在前沿领域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
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
厦门:目标锁定新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 更快更好 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面对 ” 十一 五 ”发展 的 宏伟蓝 图 ,我们 要认 真落 实胡锦 涛总 书记 视察福 建 、厦 门的讲话 精神 ,紧紧 抓住 国家继 续鼓
励东 部地 区率先 发展 、支持海 峡 西岸经 济发展 的重 大历 史机
重 由 5.茗 高 到 6 % 科 技成 为推 动经 济 增长 的 主要 动 力。 53 提 8,
年 均递 增 1 . 以 上 , 合 能耗 保持 国内领 先 水平 。形 成海 65 名 综 峡 西岸 先进 制造 业 基地 , 育一 批具 有 自主知识 产 权 、 培 国际 竞争 力较 强 的优 势产 业和 企 业 , 拥有 几个 产 值上 千亿 元 的产
业集群 , 重点 高新 技术 企 业工 业产 值 占规模 以上 工业产 值 比
开放潮 ・ 0 6・ 4 ・ 20 0 期 总第 12 0 期
维普资讯
口 出生率控 制在 1 .‰以 内。 实际 工作 中要 加 倍 努力 , O8 在 力 争 完成 得更 好 。
一
、
加 快 发 展先 进 制造 业 ,在 结构 调 整 中提 升 规模 效
益。
扩 大 工 业集 聚 规模 。 加 快 火 炬( 安 ) 新 技 术 产 业 园 翔 高 区、同 安工 业集 中区 、软件 园 二期 、机械 工 业 集 中区建 设 ,
达 ,现 代服 务 业对 经济 增 长的 推 动作 用明 显增 强 。
二 、 中心城市 建 设 实现 新跨 越 。
胡 锦 涛 总书记 视 察福 建 、 门的 重要 讲 厦 话 精神 。围绕 厦 门市 “ 一五”规划 纲 十
要 提 出的奋 斗 目标 。 实 推进 大厦 门 经济 特 做
区, 正成 为 备 受厦 门 全市 乃至 全 省上 下
高标准建设厦门科学城打造引领发展动能转换新引擎
高标准建设厦门科学城打造引领发展动能转换新引擎
无
【期刊名称】《厦门科技》
【年(卷),期】2024()1
【摘要】当前,国内外经济和产业竞争已由生产阶段前移至研究开发阶段且竞争格局日益复杂多元,原始创新成为带动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发展动能转换的源头活水。
厦门聚力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新动能,前瞻性布局建设未来之城-厦门科学城。
启动建设以来,厦门科学城集聚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团队,培育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初步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创新飞地+专业园区”全链条的产业孵化和育成体系。
下一步,厦门科学城建设将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产业育成功能、深化开放创新合作及完善配套设施等工作,奋力将厦门科学城打造成为新时代城市创新名片和引领发展动能转换新引擎。
【总页数】4页(P3-6)
【作者】无
【作者单位】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厦门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陈敏尔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城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启动唐良智出席
2.打造"双创"引擎积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3.党建引领,汇聚攻坚新动能创新思路,打造发展新引擎
4.国内外科学城建设经验对厦门科学城协同发展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厦门科学城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厦门科学城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19•【字号】厦府规〔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厦门科学城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厦府规〔2022〕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相关单位:《关于加快推进厦门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已经第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19日关于加快推进厦门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更高水平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促进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设“科、产、城、人、用”高度融合的一流科学城,打造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核心(新)区,示范引领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全面建设高素质创新名城,制定如下措施。
一、集中布局建设重大创新载体。
面向产业需求构建创新支撑体系,前瞻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标准推进建设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策划海洋领域省创新实验室,争取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布局;在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领域策划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或分中心。
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给予一次性3000万元资助;按规定考核评估优秀的,给予每年500万元稳定运营经费支持。
对属于国家地方联合或部省(市)共建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按上述标准的50%执行。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集美区政府、同安区政府、翔安区政府,同安新城片区指挥部、机场片区指挥部)二、聚力打造新型研发机构集群。
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突破区域创新资源短板的核心抓手,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健全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
夏门海沧:创新驱动打造升级版台商投资区
夏门海沧:创新驱动打造升级版台商投资区
佚名
【期刊名称】《福建质量管理》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站在新的起点,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体现美丽厦门的活力之美、魅力之美,打造‘升级版’的台商投资区,为全省、全市发展多做贡献。
”5月14日,海沧区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市委市政府工作检查会议精神,并提出了初步贯彻意见。
【总页数】1页(P61-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7
【相关文献】
1.CSSHOW:创新驱动打造PCB采购升级版 [J], 钟琳;谢万丽;
2.中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夏门海沧投资区 [J], 施载伦
3.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努力实现“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良好开局--在2016年天津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J], 陆文龙
4.创新驱动融通发展打造升级版“双创”生态 [J], 王志勤;王秋实;贺奕丹
5.创新驱动融通发展打造升级版“双创”生态 [J], 王志勤; 王秋实; 贺奕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
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中共厦门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23.04.10•【字号】•【施行日期】2023.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近日,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公布如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厦门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的意见》,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统称“苏颂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城市发展动能转换,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线,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塑造厦门自主创新品牌,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引擎的发展动力机制,支撑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厦门力量。
(二)发展目标到2026年,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明显提高,形成国际化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科技创新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支撑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海峡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
建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厦门科学城,建设一批具备国际水准的研发机构和大型科研基础设施,涌现一批“厦门产”原创性引领性创新产品和技术,产生若干具有技术主导权、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争取成为国家生物经济先导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布局中的重要支点城市。
做大做强,推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做大做强,推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郑金沐
【期刊名称】《开放潮》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中共厦门市委九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努力推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厦门经济特区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我们要努力推动厦门经济特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实施建议: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郑金沐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7
【相关文献】
1.做大做强做精一产促农牧民快速增收--甘肃省阿克塞县努力推动农牧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J], 韩卫红
2.努力推动厦门经济特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J], 郑金沐
3.厦门:目标锁定新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更快更好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J], 张昌平
4.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做大做精做特做强 [J], ;
5.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推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访厦门市副市长叶重耕[J], 董立利;陈君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封新引领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
封新引领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
郭燕妮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厦门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特区肩负的排头兵使命,决定了必须率先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力推动经济走上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轨道。
【总页数】2页(P84-85)
【作者】郭燕妮
【作者单位】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科学发展观引领山西环境保护实现新跨越 [J], 刘四龙
2.以“三区三城”建设为引领实现巴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跨越 [J], 沈一平
3.围绕"五个着力"做到"五个更加"推进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 [J], 王和平
4.建设全民学习全民创新全民创业的新唐山——写在市委提出“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一周年之际 [J], 吴树林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厦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再思考 [J], 吴凤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新起点当好排头兵奋力推进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立足新起点当好排头兵奋力推进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在中国共产党厦门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9月26日)于伟国同志们:本次党代会,正值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
30年来,历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和广大特区建设者,呕心沥血、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创造了辉煌业绩,谱写了壮丽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乘势而上、奋发有为,把经济特区的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现在,我代表中共厦门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五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主题主线,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施“五大战役”,抓实“五个着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完成了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形成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
致力转方式调结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坚持以创新促升级、以增量壮实力,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较好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4.1%;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为526亿元、28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9%、24.1%。
光电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壮大,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提升,2010年来厦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9.7∶49.2。
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高新技术企业数约占全省一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约为全国平均值一半,提前两年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致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显著提升。
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综合配套改革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支持。
服务业综合改革、服务外包、低碳城市、保险改革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改革创新试点顺利实施。
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改革试点扎实推进。
整合重组23家国企集团,全市国有资产增值两倍。
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医药卫生、文化体制、公交、户籍等改革稳步进行。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进出口总额占全省一半以上,央企、外企、民企“三维”招商成效明显,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合同利用外资比上五年增长3.6倍,被世界银行评为投资环境金牌城市。
致力岛内外一体化,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
岛外新城核心区建设全面展开,岛内东部开发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建成区扩大近一倍。
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老区山区及移民造福工程扎实推进。
火炬高新区等产业园区和观音山等商务营运中心集聚效应凸显。
建成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新增两座跨海大桥,极大改善岛内外交通。
福厦高铁、泉厦高速(扩建)通车。
厦门航空港成为我国第五大口岸机场。
厦门湾港口实现一体化,海沧保税港区首期封关运作,集装箱吞吐量上升至全球第19位。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启动,城市承载辐射功能日益增强。
致力对台先行先试,前沿平台作用显著提升。
全国唯一的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境内外金融机构踊跃入驻。
一批世界知名的台湾光电企业相继落户。
“大三通”效应不断扩大,成为两岸海空直航口岸和通邮封发局,率先启动赴金游和赴金马澎、赴台个人游,“小三通”往来旅客累计670万人次。
率先开展两岸基层政党交流及对口参访,成功举办三届海峡论坛,台交会、文博会、图交会、农渔业对接会等30余项涉台盛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国家有关部委在厦设立的20多个对台合作交流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厦门与台湾的经贸文化交流和情感融合,让更多台湾同胞深切感受到两岸一家亲。
致力强化民生保障,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提升。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6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率先实现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全民覆盖,率先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33元,居全国前列。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二连冠”并顺利通过第三届复查考评,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卫生服务、人口与计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人防等工作全国领先。
致力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水平显著提升。
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推进“创先争优”。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党的政治优势进一步发挥。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
深化“三级联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较好发挥。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市委常委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行职能,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做好港澳侨外、民族宗教和老干部、工青妇等工作,有效凝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强大合力。
过去五年,是在抢抓机遇中拼搏奋进、在战胜困难中跨越发展的五年,是产业实力大幅提升、城市建设大步推进、民生保障大力改善的五年。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和省各部门及其驻厦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市委工作的基础上和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各级各套班子和各部门齐心协力,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离不开驻厦部队、武警官兵的积极贡献,离不开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的合作支持。
在此,我代表市委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厦门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拓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成效;必须坚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积极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拓空间,不断增创经济特区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由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美好家园上来;必须坚持发挥优势、先行先试,打造交流融合、互利共赢的前沿平台,努力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作贡献;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困难和问题: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十分艰巨;经济总量偏小,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需要深入解决;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惠民生促和谐任务依然繁重;少数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需要增强;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和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重点今后五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决定性时期。
我们具有特区建设30年奠定的坚实基础,拥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海西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等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加,区域竞争加剧、市场风险加大、转型压力加重等严峻挑战。
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突出主题主线,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按照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全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和平统一的排头兵,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为此,我们必须突出以下战略重点:准确把握科学发展新跨越这一战略主题。
科学发展新跨越是科学发展观在厦门的生动实践,是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重大部署的具体落实。
其核心要领是主题主线、又好又快,基本动力是先行先试、创新创造,显著特征是提效提速、做强做大,根本目的是为民惠民、公平公正,主要举措是着力岛内外一体化、着力二三产共推进、着力内外需齐拓展、着力惠民生促和谐、着力抓党建强保障。
必须以科学发展谋求新跨越,在新跨越中体现科学发展,实现结构更优化、实力更强大、发展更均衡、人民更幸福。
积极履行当好排头兵这一战略使命。
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更好地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中央赋予厦门的神圣使命。
当好排头兵,就是要大胆探索,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把握发展大势,打破思维定式,思进思新思变,不断提升发展思路;就是要先行先试,弘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精神,在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率先突破,在拓展两岸交流合作上率先推进,在扩大对外开放上率先转型;就是要发挥作用,提升发展实效,创造一流业绩,切实在推动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窗口示范作用,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始终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沿。
全面落实“一体化、同城化”这一战略思路。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三个一体化”重要指示精神,提升本岛、跨岛发展、全域一体、同城共兴,使城市格局由岛内一个“拳头”伸展为全市一个“手掌”,真正建成全域特区,进而带动厦漳泉同城化。
提升本岛,就是保持风貌、保持特色,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设密度,提升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功能,以“退二优三”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形象更新、产业转型、功能完善。
跨岛发展,就是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岛外新城建设,以“强二进三”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及配套服务业,使新城建设一片、繁荣一片、兴旺一片,实现空间拓展、产业集聚、功能提升,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新城;同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域一体,就是加紧构筑连接岛内外、畅通各组团的交通网络,统筹建设全域布局、融合对接的基础设施,尽快完善城乡一体、水平均衡的公共服务。
同城共兴,就是与漳州、泉州一道,从条件最成熟、发展最需要、群众最期盼之处入手,扎实推进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同城化,打造海西强劲增长极。
奋力实现“五个厦门”这一战略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民生和社会事业总投入“五个翻番”,大力打造“五个厦门”。
——打造创新厦门。
创新体制机制,以综合配套改革增创特区新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翻一番,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60%;坚持人才强市,人力资本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5%,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6%,建成创新资源充分涌流、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人才争相向往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海西人才创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