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元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 化 性 ↘
VI
CrO42-/Cr3+ MoO4-/M3+ WO42-/W3+
VII
MnO4-/Mn2+ TcO4-/Tc+3 ReO4-/Re3+
最高氧化态氧化性↗
与IIIA ~ VA族规律相反!
① I3d I4d I5d 即 n ↗, (n-1)d电子电离倾向↘ (d电子云发散)
② 形成d - p 键能力:
见教材p.221-222, 表8-2 –表8-4.
2. 同一副族原子半径:第四周期元素 < 五 ~ 六
17
影响因素 1. 同一周期
Z*, I1 r , I1
左 r↘,Z*↗,I1和(I1 + I2)↗,(总趋势)
右
2. 同一副族
原子半径 r 有效核电荷 Z* 第一电离能 I1
第四周期 < 第五周期 ~ 第六周期 第四周期 < 第五周期 < 第六周期 第四周期 ~ 第五周期 < 第六周期
15
镧系收缩 — 从57 La – 71 Lu,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增加的电 子进入(n-2) f(即4f)轨道(4f 0 ~145d 0~16s2);对于最外层6s电 子而言,4f 电子位于次外层, Z*增加很小,因此 (1)相邻两元素原子半径仅略为缩小 (Δr ≈ 1pm); (2) 但57 La – 71 Lu共15种元素,累积的原子半径缩小值Δr相 当大,达 14.2 pm 。
镧系收缩的影响:
(1)第五周期,IIIB族元素钇(Y)成为“稀土”一员 :
四 Sc 63Eu 4s76s2 39Y 4d15s2 64Gd 4f75d16s2
五Y
198.3
180.3
180.1 pm
六 La-Lu 67Ho3+
39Y3+
68Er3+
89.4
89.3
88.1 pm
习惯上,把Y列入“重稀土”。
18
五、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过渡金属:熔点高、密度大、硬度大、升华热大。 原因:较小的原子半径,较大的原子量,金属键较强。 密度最大:Os;硬度最大:Cr;熔沸点最高:W .
六、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磁性
按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性质,划分为: 顺磁性物质:对外磁场磁力线吸引、聚集 逆磁性物质:对外磁场磁力线排斥 铁磁性物质:强顺磁性, 外磁场撤消后仍永久保留磁性 如: Fe、Co、Ni及其合金Nd-Fe-B(第三代永磁材料)
5d46s2
44Ru钌
4d75s1
45Rh铑
4d85s1
46Pd钯
4d105s0
不是4d35s2 不是4d55s1 不是4d65s2 不是4d75s2 不是4d85s2
暂时不能 合理解释
5
§7-1 过渡元素的通性(续)
二、氧化态的规律
1. 同一元素,多种氧化态 原因: (n-1)d与ns轨道能量相近,部分(n-1)d电子参与成键 例:Mn: -3 ~ +7均出现,主要+2,+3,+4,+6,+7.
OsO4
Fe(VI) 和 Ni(VI) 具有强氧化性
FeO42- 高铁酸根 NiO42- 高镍酸根 Z *↑,不是所有(n-1)d电子都参与成键。
8
3. 氧化态的稳定性
(1) 同一周期
IIIB
VIIB
VIII
最高氧化态
+3
+7
+6
最高氧化态氧化性↗
最高氧化态稳定性↘ 低氧化态稳定性↗
例 :第一过渡系列 氧化性:Sc3+<TiO2+ < VO2+ < Cr2O72 - < MnO4- < FeO42稳定性:Sc3+>TiO2+>VO2+ > Cr2O72- > MnO4- > FeO42-
Fe : -2 ~ +6均出现,主要+2,+3,+6.
6
7
2. 最高氧化态 ⅢB ~ ⅦB族:最高氧化态 = 族数
例:Sc Cr Mn
+3 III +6 VI +7 VII
3d14s2 3d54s1 3d54s2
但VIII族:多数最高氧化态 < 族数
仅见 Ru(VIII) 和 Os(VIII)
例如: RuO4
由Z, n, l 决定。 (屏蔽常数 由n和l决定,n和l竞争)
L. Pauling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牢记)
1s; 2s 2p ;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 7s 5f 6d
例外:Z = 24,41 ~ 46:
41Nb铌
4d45s1
42W 钨
3d < 4d < 5d 氧化性: CrO42- > MoO42- > WO42稳定性: CrO42- < MoO42- < WO42-
10
对比主族元素:恰好相反。
第六周期
IIIA
IVA
Tl (Ⅲ)
Pb(Ⅳ)
强氧化性
(低稳定性)
6s2 惰性电子对效应
VA Bi(Ⅴ)
11
§7-1 过渡元素的通性(续)
其中:ΦA / V Cr2O72 -/ Cr3+ MnO4- / Mn2+ FeO42- / Fe2+ NiO42- / Ni2+
1.33 1. 水溶液以氧基阳离子形式存在: 1.51 TiO2+ ,VO2+有颜色(荷移跃迁); 1.84 2. 低氧化态的化合物有颜色(d-d跃 1.75 迁)。
9
(2) 同一族
12
13
对比: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pm) 14
三 、原子半径
周期 二、三
Z
*
Z*
1 ns或np 0.35 0.65
r/pm 10
四、五、六(d) 1 (n-1)d 0.85 0.15
5
镧系
1 (n-2)f 1 很小 镧系收缩
例:La:187.7 pm Lu:173.5 pm
r18.8717.531pm 7157
三、原子半径
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
1. 同一周期
wenku.baidu.com原子序数增加,有效核电荷增加,原子半径减小。
例外: VIII 3d84s2 Ni 125 pm
IB 3d104s1 Cu 128 pm
IIB 3d104s2 Zn 133 pm
原因 d10电子云球形, Z* 增加少,而ns电子数目↑, 使电子互相排斥作用↑,r↑
16
镧系收缩的影响(续)
(2)紧随镧系之后的第六周期几种元素Hf(铪),Ta(钽)
和W(钨)与同族第五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相近,性质相似,
难以分离:
Ⅲ
Ⅳ
Ⅴ
Ⅵ
五Y
Zr
Nb
Mo
六 La-Lu
Hf
Ta
W
(3)同一副族(VB ~ VIII)第一电离能I1 : 第五周期 < 第六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r相近,第六周期元素Z*↑↑
过渡金属元素
2
3
4
一、价电子构型;二、氧化态的规律;三、原子半径;四、第一电离能I1的变化; 五、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六、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磁性;七、过渡元素氧化 物水合物的酸碱性;八、配合物:九、形成多碱、多酸倾向。
一、价电子构型 通式:(n-1)d1~9ns1~2
决定原子轨道能量的因素
VI
CrO42-/Cr3+ MoO4-/M3+ WO42-/W3+
VII
MnO4-/Mn2+ TcO4-/Tc+3 ReO4-/Re3+
最高氧化态氧化性↗
与IIIA ~ VA族规律相反!
① I3d I4d I5d 即 n ↗, (n-1)d电子电离倾向↘ (d电子云发散)
② 形成d - p 键能力:
见教材p.221-222, 表8-2 –表8-4.
2. 同一副族原子半径:第四周期元素 < 五 ~ 六
17
影响因素 1. 同一周期
Z*, I1 r , I1
左 r↘,Z*↗,I1和(I1 + I2)↗,(总趋势)
右
2. 同一副族
原子半径 r 有效核电荷 Z* 第一电离能 I1
第四周期 < 第五周期 ~ 第六周期 第四周期 < 第五周期 < 第六周期 第四周期 ~ 第五周期 < 第六周期
15
镧系收缩 — 从57 La – 71 Lu,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增加的电 子进入(n-2) f(即4f)轨道(4f 0 ~145d 0~16s2);对于最外层6s电 子而言,4f 电子位于次外层, Z*增加很小,因此 (1)相邻两元素原子半径仅略为缩小 (Δr ≈ 1pm); (2) 但57 La – 71 Lu共15种元素,累积的原子半径缩小值Δr相 当大,达 14.2 pm 。
镧系收缩的影响:
(1)第五周期,IIIB族元素钇(Y)成为“稀土”一员 :
四 Sc 63Eu 4s76s2 39Y 4d15s2 64Gd 4f75d16s2
五Y
198.3
180.3
180.1 pm
六 La-Lu 67Ho3+
39Y3+
68Er3+
89.4
89.3
88.1 pm
习惯上,把Y列入“重稀土”。
18
五、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过渡金属:熔点高、密度大、硬度大、升华热大。 原因:较小的原子半径,较大的原子量,金属键较强。 密度最大:Os;硬度最大:Cr;熔沸点最高:W .
六、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磁性
按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性质,划分为: 顺磁性物质:对外磁场磁力线吸引、聚集 逆磁性物质:对外磁场磁力线排斥 铁磁性物质:强顺磁性, 外磁场撤消后仍永久保留磁性 如: Fe、Co、Ni及其合金Nd-Fe-B(第三代永磁材料)
5d46s2
44Ru钌
4d75s1
45Rh铑
4d85s1
46Pd钯
4d105s0
不是4d35s2 不是4d55s1 不是4d65s2 不是4d75s2 不是4d85s2
暂时不能 合理解释
5
§7-1 过渡元素的通性(续)
二、氧化态的规律
1. 同一元素,多种氧化态 原因: (n-1)d与ns轨道能量相近,部分(n-1)d电子参与成键 例:Mn: -3 ~ +7均出现,主要+2,+3,+4,+6,+7.
OsO4
Fe(VI) 和 Ni(VI) 具有强氧化性
FeO42- 高铁酸根 NiO42- 高镍酸根 Z *↑,不是所有(n-1)d电子都参与成键。
8
3. 氧化态的稳定性
(1) 同一周期
IIIB
VIIB
VIII
最高氧化态
+3
+7
+6
最高氧化态氧化性↗
最高氧化态稳定性↘ 低氧化态稳定性↗
例 :第一过渡系列 氧化性:Sc3+<TiO2+ < VO2+ < Cr2O72 - < MnO4- < FeO42稳定性:Sc3+>TiO2+>VO2+ > Cr2O72- > MnO4- > FeO42-
Fe : -2 ~ +6均出现,主要+2,+3,+6.
6
7
2. 最高氧化态 ⅢB ~ ⅦB族:最高氧化态 = 族数
例:Sc Cr Mn
+3 III +6 VI +7 VII
3d14s2 3d54s1 3d54s2
但VIII族:多数最高氧化态 < 族数
仅见 Ru(VIII) 和 Os(VIII)
例如: RuO4
由Z, n, l 决定。 (屏蔽常数 由n和l决定,n和l竞争)
L. Pauling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牢记)
1s; 2s 2p ;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 7s 5f 6d
例外:Z = 24,41 ~ 46:
41Nb铌
4d45s1
42W 钨
3d < 4d < 5d 氧化性: CrO42- > MoO42- > WO42稳定性: CrO42- < MoO42- < WO42-
10
对比主族元素:恰好相反。
第六周期
IIIA
IVA
Tl (Ⅲ)
Pb(Ⅳ)
强氧化性
(低稳定性)
6s2 惰性电子对效应
VA Bi(Ⅴ)
11
§7-1 过渡元素的通性(续)
其中:ΦA / V Cr2O72 -/ Cr3+ MnO4- / Mn2+ FeO42- / Fe2+ NiO42- / Ni2+
1.33 1. 水溶液以氧基阳离子形式存在: 1.51 TiO2+ ,VO2+有颜色(荷移跃迁); 1.84 2. 低氧化态的化合物有颜色(d-d跃 1.75 迁)。
9
(2) 同一族
12
13
对比: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pm) 14
三 、原子半径
周期 二、三
Z
*
Z*
1 ns或np 0.35 0.65
r/pm 10
四、五、六(d) 1 (n-1)d 0.85 0.15
5
镧系
1 (n-2)f 1 很小 镧系收缩
例:La:187.7 pm Lu:173.5 pm
r18.8717.531pm 7157
三、原子半径
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
1. 同一周期
wenku.baidu.com原子序数增加,有效核电荷增加,原子半径减小。
例外: VIII 3d84s2 Ni 125 pm
IB 3d104s1 Cu 128 pm
IIB 3d104s2 Zn 133 pm
原因 d10电子云球形, Z* 增加少,而ns电子数目↑, 使电子互相排斥作用↑,r↑
16
镧系收缩的影响(续)
(2)紧随镧系之后的第六周期几种元素Hf(铪),Ta(钽)
和W(钨)与同族第五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相近,性质相似,
难以分离:
Ⅲ
Ⅳ
Ⅴ
Ⅵ
五Y
Zr
Nb
Mo
六 La-Lu
Hf
Ta
W
(3)同一副族(VB ~ VIII)第一电离能I1 : 第五周期 < 第六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r相近,第六周期元素Z*↑↑
过渡金属元素
2
3
4
一、价电子构型;二、氧化态的规律;三、原子半径;四、第一电离能I1的变化; 五、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六、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磁性;七、过渡元素氧化 物水合物的酸碱性;八、配合物:九、形成多碱、多酸倾向。
一、价电子构型 通式:(n-1)d1~9ns1~2
决定原子轨道能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