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记人散文阅读指导专题辅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高考记人散文阅读指导

考点阐释

在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文本有不少都是记人散文。解答记人散文阅读题时,考生应掌握一些技巧,从而更好地作答。

解题技巧

一、把握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有的文章,题目本身就揭示了中心思想,就是答题的依据。许多名家名篇皆是如此,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等。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把握文章题目,在此基础上迅速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从而做到事半功倍。

二、分析人物事件

记人散文的中心思想往往是通过对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因此分析人物和事件是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之一。考生在阅读时,可以重点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心理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明确句子作用

记人散文中往往有一些重点语句,它们在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考生在阅读时应重点把握。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尾句——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味深长。转承句——承上启下。点睛句一点明全文中心;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明确这些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助于考生快速答题。

四、留意关键句子

记人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性的句子,基本上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所记叙的人和事的看法,是概括文章主旨的重要依据。所以考生在阅读时不妨用笔画下这些句子,并深入理解其含意。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按照“三不离”的原则,即不离层、不离段、不离篇,做到准确把握。

阅读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年年依旧的菜园

迟子建

外祖母家有一片很大很大的菜园。春天一到,最先种上的是菠菜、生菜和白菜,之后种香菜、水萝卜和土豆,再之后种那些爬蔓的植物:豆角、倭瓜、黄瓜等。当然,如果弄到茄子秧、柿子秧、辣椒秧,它们也一定会被恰到好处地栽种在园子里、那时候菜园中的蔬菜品种可就丰富多彩了。

外祖母对外祖父说:“你去给园子锄锄草。”

我便跟着外祖父到园子中锄草。

外祖父对外祖母说:“你去园子里给我弄点葱来蘸酱。”

我便跟着外祖母到园子中拔葱。

我常常在帮助外祖父锄草的时候将苗子也锄了下来,我也往往在帮外祖母拔葱的时候将葱根断在土里。

我总是帮倒忙,但外祖父和外祖母从不责备我。

菜园中不总种菜,也种花。花种在边边角角的地方,有步步高、胭粉豆、大烟花、地瓜花、爬山虎,当然种的最多的要数扫帚梅了。只要花一开,蜜蜂和蝴蝶也就来了。绿油油的菜地衬托着紫白红黄的花朵,看上去美极了。

如果看厌了菜园的景致,当然还可以走出园子到自留地去。自留地的面积可要比菜园大多了,它大多种包谷和麦子。我喜欢啃青包谷吃,那滋味甜丝丝的,感觉是在吃糖,可又比糖的味道柔和多了。而我喜欢麦子并不喜欢它的果实,我喜欢麦芒,那些像胡楂子一样的麦芒可以用来挠痒痒。

太阳下山了,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而当天色微明、菜园种的植物沾染了浓重的露水、太阳忽然跃出山顶将露珠照散的时候,农人们也就下田干活了。

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农民。农民是土地真正的主人。我扯着外祖父的手时感觉那手是粗糙而荒凉的,我扯着外祖母的手时感觉那手也是粗糙而荒凉的。外祖父摆弄那些农具的时候我便也跟着摆弄,外祖母给地施肥时我便也跟着施肥。

我不喜欢谷子。外祖母就说:“谷子是粮食啊,人是靠它才活命的啊。”我就渐渐喜欢上了谷子。

外祖父说:“别小看我这片菜园和自留地,它可以养活城里的几十条人命呐。”

我便知道城里其实是个很贫乏的地方。

外祖母告诉我,我生活的地方就是农村,我便知道农村是广大的,我也知道那些菜地和麦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我跟着他们学会了打垄、锄草、间苗、施肥和收割,所以直到如今我的手仍然缺乏女性的细腻和柔美,它们同样是粗糙而荒凉的。

当我的双手远离了那些农具的时候,我就很自然地用手拿起笔回忆那些让人感到朴实和亲切的消失了的日子。回忆那菜园,菜园中的蚂蚱和蜻蜓;回忆麦田,丰收后有稻草人屹立在麦田里的情景。我便觉得那田野的风又微微吹来,我的心头不再是一潭死水,我生命的血液又会畅快地在体内涌流起来。

当我坐在城市的咖啡厅里听着那些饱食终日的人发着空虚的牢骚,我便会想到外祖父劳累一天后吃罢晚饭沿着菜园散步的情景。外祖父呼吸着真正的空气,所以无论在他生前或死后,他的睡眠都是安详的。如今他在他种过黄豆和玉米的土地上安息了。

外祖母依然健在,她仍然用她粗糙而荒凉的手忙碌在菜园里。外祖母种的菜外祖父如今是吃不到了,就由她的儿孙来吃,而到了她的儿孙也吃不到了的时候,外祖母肯定早就不在人间了。而菜园总要有人种下去。人一代代地老去,菜园却永远不老。

冬天来了。冬天来了的时候菜园就被覆盖了。那些好看的蚂蚱和蜻蜓不见了,那些花和碧绿的菜蔬也都死灭了。白雪覆盖着生长过茂盛植物的土地,白雪同样覆盖着为耕种这些植物而死去了的人的灵魂,那些寂寞而宽厚的依附着土地的灵魂。

我的手是粗糙而荒凉的。

我的文字是粗糙而荒凉的。

(选自《迟子建散文》)1.作者在写外祖父、外祖母与自己的手时,为什么反复用“粗糙、荒凉”这样的形容词?

答:

2.简释第14段“我便知道城里其实是个很贫乏的地方”一句的含意。

答:

3.第16段中作者所回忆的“那些让人感到朴实和亲切的消失了的日子”具体指什么样的生活?

答:

4.试析第19段景物描写及议论的作用?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老钱的灯

孔庆东

当着导师的面,自然是叫钱老师,但背后,还是觉得叫“老钱”过瘾。

老钱在世上混了50个年头了,还没有混到一块法定的私人居住空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可他还是一天到晚弥勒佛似的教导我们如何做学问。我有时便不免暗发一点鲁智深式的腹诽:今日也要做学问,明日也要做学问,冷了弟兄们的心。

当我们十来个弟兄“保甲连坐”般拥挤在他那间斗大的宿舍里时,一片黑糊糊的身影在墙上漫涌着。常常是这边正谈着天底下最高雅清玄的问题,那边突然杯翻壶仰,刹那间造就了几位诗(湿)人。于是老钱笑得更加开心,青黄的灯光在他秃得未免过早的头顶上波动着。我常常首先倡议解散,因为我知道人走茶凉之后,那盏灯说不定要亮到寅时卯刻。

我常常从那盏灯下经过。21楼的西半边,冲南,二层中间的那个窗口。我披星戴月从三教回来,耳朵里落进一串老钱粗犷的笑——大概又接见什么文学青年吧。我晚上出门,来回总要绕到那窗下,看一眼那灯,似乎心里就多了一份舒坦。每当我冲着书缝打呵欠时,不禁就想到:老钱大概还在干着吧?我再忍会儿。

有一次送女朋友,我说:“从那边儿绕一下,看看老钱的灯。”她勃然小怒:“又是老钱,老钱!老钱的灯有什么好看的?简直是变态!”我勃然大怒,顺手给了她一记“红焖肉”,酿成了一场大祸。

所以我有时觉得,老钱的灯恐怕不是什么好东西。老钱的满头黑发,不就是被它弄没的吗?只要它亮着,老钱就像着了魔似的翻呀,写呀,写鲁迅,写周作人。可是人家那哥俩儿有他这样的“贵府”,有他这样的青灯吗?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也许他很欣赏陆游的这联名句吧。

一件事念叨三遍以上,就再也说不清了——我的经验。

所以还是盲目崇拜一点什么为好,一种主义,一个人,一盏灯……

当我面对书本“读欲”不振时,当我独望窗外无所事事时,当我觉得白天之重和黑夜之轻都压得自己难以承受时,我就想:去看看老钱的灯吧,顺便吃个煎饼果子。

站在那窗下,仿佛能听见那灯嗡嗡地喘息着,好像一盘时间的磁带在转动。有时真想喊一声:“嘿,老钱,悠着点儿!”

灯嗡嗡地喘息着。

老钱是个普通人。

但他的灯,亮在我心上。

(选自《孔庆东文集》)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钱”这一人物形象。

答:

2.文章题目为“老钱的灯”,试概括“灯”的象征意义。

答:

3.作者认为,“一件事念叨三遍以上,就再也说不清了——我的经验。”所谓“再也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