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云斑天牛防治方案

合集下载

濮阳云斑天牛的发生及其防治试验初报

濮阳云斑天牛的发生及其防治试验初报

现代园艺2017年第6期次,即可持续发生作用,控制樱桃瘿瘤头蚜,降低虫口密度。

2.4.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瓢虫、寄生蜂、蜘蛛、中华大草蛉、捕食螨等,降低樱桃瘿瘤头蚜的虫口密度,以减少对樱桃树的危害。

要创造有利于天敌昆虫适宜的生存环境,积极保护各类天敌昆虫。

3小结与讨论在甘肃小陇山高桥林场,樱桃瘿瘤头蚜以卵在树枝上越冬,1年发生多代,各世代重叠现象较为严重。

在防治时,要抓住关键时期,即第1代初孵若虫期,在樱桃树展叶至开花的时期,喷施药剂杀死初孵若虫,使其未能形成虫瘿,防止干母和有翅雌蚜出现繁殖扩散。

由于樱桃瘿瘤头蚜虫体较小,在观察卵的孵化期时需要仔细辨别。

当樱桃瘿瘤头蚜固着于叶片上之后,有虫瘿的保护作用,药物较难进入虫瘿内杀死虫体,因此要准确把握防治时期,才能达到有效防治目的。

(收稿:2017-02-10)[1]李定旭,陈根强,郭予光.樱桃瘿瘤头蚜的发生与防治[J].昆虫知识,1999(4):193-195.[2]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小陇山林业志[M].宝鸡:宝鸡精美印务王建强(1978-),男,甘肃会宁人,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高桥林场,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保护。

濮阳云斑天牛的发生及其防治试验初报黄秋平1,谢斐2,孙健3(1河南省濮阳市林业科学院457000;2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3濮阳市园林绿化处)通过观察与研究云斑天牛生的活习性,总结出了云斑天牛在濮阳地区的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濮阳;云斑天牛;发生;防治色,密被灰白色和灰褐色绒毛。

雄虫触角超过体长约1/3,雌虫触角略比体长,各节下方生有稀疏细刺,第1~3节黑色具光泽并有刻点和瘤突。

前胸背板中央有1对白色或浅黄色肾形斑,侧刺突大而尖锐。

小盾片近圆形,密被白色绒毛;每个鞘翅上有由白色或浅黄色绒毛组成的10余个云片状斑纹,一般成2~3纵列,以外面1行数量居多,并延至翅末端。

鞘翅基部有大小不等的瘤状颗粒,体两侧从复眼后方至最后1腹节各有1条白色绒毛组成的纵带。

六种主要有害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六种主要有害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天牛是我国林业蛀干害虫中危害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其寄主植物种类广泛,如北方常见的杨柳科、壳斗科、木樨科,南方常见的松科,都属于蛀干天牛的为害树种。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20号)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目前危害严重的天牛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松褐天牛、青杨楔天牛、栗山天牛和云斑天牛,本文主要对上述6种天牛的发生特点进行简要描述,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

1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对我国林业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分布极为广泛。

光肩星天牛寄主范围广,可为害20余科100余种林木,喜食槭属、杨属、柳属、榆属的林木。

光肩星天牛1年发生1代或3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

其生活史的90%为隐蔽为害,影响最大的虫期为幼虫期[1]。

目前应用于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技术较多,其中可以作为综合防治体系的应用方法如下。

1.1林业技术措施调查发现,纯林中光肩星天牛为害远高于混交林,因此在营林时,除考虑适地适树外,还应结合本地生态条件,选取合适的抗虫树种。

例如,采取65%目标树种+25%非寄主树种+10%诱饵树的配置方式,可极大缓解光肩星天牛造成的危害[2]。

1.2物理措施在光肩星天牛的不同生长时期,可采取不同的措施。

1)产卵期,将编织袋绑于易产卵的主干部位,引诱光肩星天牛产卵,然后集中处理;2)产卵盛期,在受害树干基部寻找光肩星天牛产卵刻槽,敲击刻槽,杀死卵;3)低龄幼虫期,在排粪孔处剖开树皮,杀死幼虫;4)成虫羽化期,组织人力捕杀成虫[1]。

1.3化学措施在光肩星天牛卵期,可以使用0.1g 磷化铝堵住其刻槽,毒杀光肩星天牛卵;幼虫期可以使用毒签法,用磷化锌等制成毒签,根据蛀孔大小,将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

采用树干注药的方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在树干基部距地面约30cm 处钻孔,孔与树干成45°下斜角,一般胸径15cm 以下钻孔1~2个,15~30cm 钻孔2~3个,30cm 以上钻孔4~5个,注入40%氧化乐果、高效氯氰菊酯等[3]。

云斑天牛的特性观察与防治-2019年精选文档

云斑天牛的特性观察与防治-2019年精选文档

云斑天牛的特性观察与防治云斑天牛是栾树等树种的毁灭性害虫,为探索其综合治理途径,2013~2015年,在磨盘山林场、仑山花木场等地,对云斑天牛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与节气物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 内容与方法1.1 越冬状况调查2013年3月,在磨盘山林场、仑山花木场栾树原木,统计越冬虫态及其比例,测量成、幼虫的头宽、体长、蛀道与蛹室的形状和大小,观察分析其越冬成、幼虫的死亡原因及比例等。

1.2 成虫习性2013~2015年,每年4月中旬,选择品系、树龄、林相不同的栾树林作为标准地,逐株编号,每天定时统计成虫出孔数量,直至出孔期结束。

观察出孔习性,卵、幼虫及蛹的生物学观察。

2 结果与分析2.1 成虫习性与行为2.1.1 出孔习性。

越冬成虫出孔前,在蛹室靠树皮方向咬凿圆形羽化孔,咬凿声清晰可辨,一般需咬凿10d左右完成。

在孔口树皮咬通前,孔口周围树皮略隆起,有褐色树液流出。

昼夜均可出孔,以19:00~23:00时居多,成虫喜在晴朗高温天气出孔。

2.1.2 出孔成虫的发育与行为。

出孔成虫寿命:雄虫28~82d,众数历期40~45d;雌虫30~146d,众数历期60~65d。

出孔成虫经历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3个发育阶段。

从其出孔到首次产卵为生殖前期,历时3周左右,此间主要进行补充营养和促性腺发育的交配行为,以完成成虫(尤其是雌成虫)的性成熟。

成虫出孔后,在孔口附近休息片刻即爬向树冠,生殖前期成虫主要在补充营养寄主植物上活动。

成虫嗜食寄主种类与各地植被区系有关,在东进林场,成虫嗜食野蔷薇,而在仑山花木场则为梨树。

成虫出孔后2~3d即可交配,成虫一生的多次交配中,卵渐次成熟和产下。

生殖后期即成虫衰老期,雄虫从末次交配到死亡历时7~10d,雌虫自末次产卵至死历时30~35d。

2.1.3 产卵习性。

产卵前,雌虫在树干上缓缓爬行,不断用触角和下唇须触探树皮,选择到合适部位后,头部向下,用口器咬刻槽,刻槽咬好后,成虫调头向上,将产卵器插入刻槽内,在刻槽上方4mm左右的树皮下方产1粒卵。

云斑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云斑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云斑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云斑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云斑天牛,俗名铁炮虫、白条天牛、核桃大天牛、钻木虫等,属鞘翅目天牛科。

成虫啃食新枝嫩皮,使新枝枯死;幼虫蛀食韧皮部,然后钻入木质部蛀食危害,严重受害树2-3年内整枝整株枯死,还会导致木蠹蛾、木腐菌寄生。

一般云斑天牛2 年发生1代,跨3 年,以幼虫和成虫在树干蛀道内和蛹室内越冬,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咬一圆形羽化孔大量外出。

成虫在连续晴天、气温较高时羽化出穴多,成虫爬出羽化孔后要在羽化口处或其附近停息一会,再爬向树冠。

喜栖息于枝叶繁茂、树冠较大的核桃树上。

成虫爬出羽化孔至死亡之前都能进行多次交尾,大都以夜间活动为主,啃食当年生新枝嫩皮补食后才交尾,雌虫多次分批产卵,分批成熟,每次产卵约10粒,每一雌虫可产卵40余粒,卵多产在胸径为10~20 cm 的树干上,距地面2m以下处,如果树干胸径超过20cm,产卵部位上移到20cm左右直径的粗枝上,卵多产在枝干阴面。

雌虫产卵时,将头向下咬一小指头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中央有一小孔的刻槽,然后调头把产卵管从小孔中插入寄主皮层,卵产于刻槽上方,通常在每一刻槽内产卵1粒,有时不产卵。

卵产出后, 随即分泌粘液将核槽周围的木屑粘合在孔口处,使之不易发现。

一般每株树上可产卵1~5批,最多可产60多粒。

成虫寿命包括越冬期在内约9个月,但在林内生活的时间仅40 d左右。

6月为产卵盛期。

成虫受惊动即坠地面,有假死性。

卵期7~15d。

初孵幼虫在韧皮部蛀食,受害处变黑,树皮胀裂,流出褐色汁液,排出木屑和虫粪便。

经20~30d后幼虫逐渐蛀入木质部,并不断向上蛀食,虫道约25 cm左右,虫道内无木屑、虫粪,将排除的木屑虫粪堆积在蛀孔外地面。

幼虫危害至10月左右在虫道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继续危害,到8月中旬左右,老熟幼虫在虫道顶端作椭圆形蛹室化蛹,蛹期1个月左右,9月下旬成虫羽化,留在蛹室内越冬,第三年4月下旬至6月咬破羽化孔外出取食。

白蜡云斑天牛防治方案

白蜡云斑天牛防治方案

白蜡云斑天牛防治方案1.1 生物特性云斑天牛,又名多斑白条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是一种危害性很大农林业害虫。

其成虫为害新枝皮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成花木生长势衰退,凋谢乃至死亡。

此害虫主要危害胸径8cm以上生长的白蜡树,以幼虫钻蛀主干及主干分叉处造成为害。

据观察其幼虫一般先在根基部为害,然后分布到主干分叉处,能够钻到树干木质部,深达髓心,破坏树体的输道组织,初期树木仍可正常生活,蛀虫也不易被发现。

在蛀孔处排出大量粗木丝,粘结在蛀孔上,在树干根基部或主干分叉处,可以转圈布满虫孔,或上下排列1~10多个虫孔,排出的木丝在地面上堆积,能够把树干周围的整个地面布满。

1.2 发生规律云斑天牛2~3年图1 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布满虫孔完成一代,以幼虫或成虫在蛀道内越冬。

成虫翌年在5月中旬左右咬一圆孔,至5~6月间陆续飞出树干,进行取食、交尾、产卵。

在蛀道内的活动期较长,啃食树干成粗木丝并上下填充在蛀道内。

忍饥能力强,但从羽化孔飞出后仅生存40天左右,取食叶片并啃食新枝嫩皮补充营养,受惊动时会坠落地面并发出“吱吱”的声音。

云斑天牛的卵大多产于树干离地1.5m以下或主干分叉处,周围可连续产卵3~10次或转圈产卵。

卵期9~15天,初孵幼虫先在韧皮部或边材蛀成三角状蚀痕,受害部变黑,树皮膨胀,流出树液,排出木屑和虫粪。

约20~30天后蛀入木质部,先向下蛀食,后向上蛀食,不久便由此排出木丝,Array粘结在蛀孔上,多时掉到地面上在树干周围布满木丝。

其幼虫蛀食能力强,蛀道较粗大,长约25cm左右,略弯曲。

第一年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次春继续为害,幼虫跨年度两次为害,生命期包括越冬期约12~14个月,第二年8月老熟幼虫在蛀道末端做蛹室化蛹,蛹期约1个月。

部分蛹当年8-10月就可羽化,成虫第2年在蛀道内越冬,可生活8-10个月,第三年5月中旬后陆续出孔繁殖下一代。

1.3 防治方法1.3.1 人工物理防治1)人工捕杀成虫:在5-6月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捕杀。

云斑天牛在湄潭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初探

云斑天牛在湄潭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初探

云斑天牛在湄潭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初探云斑天牛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林业害虫,在湄潭地区也有其发生规律。

针对该害虫的防治,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

本文将从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分布范围:云斑天牛分布广泛,其在湄潭地区也有发生。

首先会出现的是对阔叶树种的危害,如榉树、杨树、枫树等。

其次对针叶类树种的危害要小一些,如松树、云杉等。

2. 适宜生长环境:云斑天牛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较好,尤其是在植被茂密、高原地区易发生。

3. 发生时期:湄潭地区的云斑天牛主要出现在6月底至7月初,有些也可能在9月底至10月初活动。

因为它们的个体发育很快,一年可以进行两代繁殖,所以发生危害的时间比较长。

4. 为害方式:云斑天牛的危害首先体现在树皮上,会在树皮处产卵,如此一来,就会妨碍树木的养分吸收,从而让树木无法正常生长。

其次,云斑天牛成虫也会食用树木的树皮和嫩叶,为害范围广泛。

二、云斑天牛的防治方法1. 防止树木疏落:云斑天牛在茂密的植被中难以繁殖,所以要尽可能保持树木环境的繁茂。

在植树时,要注意挑选品种、密度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

同时,要适当进行修剪和领导,保持树木的生长状态。

2. 防止树皮受损:云斑天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树皮上,所以防止树皮受损是防治该害虫的重要步骤。

对于已经受损的树皮,可以使用木栓剂、白云母等进行包扎处理,以防止云斑天牛进入。

3. 进行冬季清理:在冬季,云斑天牛会在树皮或树皮下过冬,因此可以在冬季采取相应的清理措施。

将被害树木的树皮清理彻底,防止未来云斑天牛的再次繁殖。

4. 采用化学防治:针对云斑天牛的化学防治可以选用残杀效果好、对害虫有较强毒力的药剂。

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化学治理,因为药物也会对环境造成较强污染。

综上所述,云斑天牛在湄潭地区的发生规律主要取决于其分布范围、适宜生长环境、发生时期和为害方式等因素。

为了有效防治该害虫,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如保持树木环境繁茂、防止树皮受损、进行冬季清理和采用化学防治等。

白蜡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白蜡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白蜡树病虫害防治方法白蜡树具有耐盐碱、抗涝、抗有害气体与病虫害得特点,已逐渐成为绿化得骨干植物之一、现介绍白蜡发生得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1、白蜡树流胶病ﻫ白蜡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树得主干。

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此病发生较多,表现为从病部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

浇完返青水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初期病部稍肿胀,呈暗褐色,表面湿润,后病部凹陷裂开,溢出淡黄色半透明树胶,流出得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至茶褐色得坚硬胶块。

树体流胶致使树木生长衰弱,叶片变黄,变小,严重时枝干或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增施有机肥、疏松土壤,适时灌溉与排涝,及时浇返青水、封冻水、合理修剪,冬季防寒、夏季防日灼,树干涂白;早春白蜡树萌动前喷石硫合剂,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两次,以杀死越冬病菌;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液与任意一种杀虫剂,进行树干涂药、ﻫ2。

白蜡褐斑病白蜡褐斑病该病就是我国新发现得,主要危害白蜡树。

危害叶片,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木当年生长量。

病菌着生于叶片正面,散生多角形或近圆形褐斑,斑中央灰褐色,直径1-2mm,大病斑达5-8mm。

斑正面布满褐色霉点,即病菌得子实体。

菌体在冬季潜伏,6-7月易爆发。

ﻫ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木抗病力; 6-7月喷1:2:200倍波尔多液2—3次,防病效果良好。

3、白蜡吉丁虫ﻫ白蜡吉丁虫,分布广泛与寄主树种多,可致毁灭性危害。

白蜡吉丁虫危害白蜡树时很隐蔽,幼虫在树皮下形成层蛀食危害,形成扁圆形横向弯曲得虫道切断输导组织,粪便不外排,外部几乎没有任何症状。

危害严重时,树皮会有纵列,春天树干上有萌枝,树冠衰弱。

幼虫老熟化蛹羽化成虫,成虫从树干内出来时会留下D形蛀孔。

白蜡吉丁虫危害白蜡大树时,先危害树干上部与大枝得下部,所以会有部分树冠先衰弱死亡。

最后危害下部树干,此时整株白蜡树即被危害致死。

ﻫ防治方法:(1)成虫猖獗期,用90%敌百虫晶体、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洒有虫树干,连续2次,效果良好。

临沂地区打孔注射防治白蜡蛀干虫--云斑白条天牛的方法探究

临沂地区打孔注射防治白蜡蛀干虫--云斑白条天牛的方法探究

发现成虫死亡。
3 防治结果与讨论
通过使用 5 种药剂对树干注射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白条天 牛进行了试验,供试的 5 种注干药剂都能够对天牛幼虫产生一定 的防治效果,其中 15%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的防治效果最 好,见表 1。15%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以 1.0mL/cm 树干胸径 注药量对天牛幼虫的防效可达 90%。8%绿色威雷 400 倍喷洒树 干树冠,防治白蜡云斑天牛成虫可达到 90%,见表 2。
276 花卉 2020窑1 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王永开
(桃江县桃花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湖南 桃江 413400)
摘 要:在我国,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支撑着我国粮食基础,对玉米栽培技术合理进行分析,能够满足人们对
粮食作物的需求,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做好栽培技
5%吡虫啉注干液剂
1
63 80.5 45.3 18.6 13.9 84.5b
10%啶虫脒注干液剂
1
49 85.2 55.1 36.5 36.5 58.9d
30%敌敌畏·氧乐注干液剂
1.5 50 62.7 21.5 9.7 9.7 89.0a
通过全年生活史的监测,抓住防治关键期,在不同阶段使用
不同防治措施形成完整可行性的系统防治园林蛀干害虫的技术。 经过两年持续的应用,防治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农药使用,缩短
临沂地区打孔注射防治白蜡蛀干虫
———云斑白条天牛的方法探究
郑书馨
(临沂市兰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山东省 临沂市 276000)
摘 要:蛀干害虫作为树木虫害中的一类,影响了树木的生长,严重时造成被害枝干或全株枯死,给园林绿化带来了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天牛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天牛

rlaigeg n d l f h aai i eea l oefcieycnrl .h r ed.A e erlaeo ep rs od ee s g sa da ut o ep rs odw r bet f t l o t n s t t e v o B os li f r h ees f h aa i i i f t t t t
( K yL brtyo oe rt tno tt F rsyA miirtn R s r ntueo oe cl y ni n n a d 1 e aoao F rsP o co Sae oer d nsai e ac Istt f F rt o g ,E v omet n r f t ei f t t o e h i sE o r
h lp o o d s we e r l a e n fed n e g t p o s i n y n n B n h u Ci . Co to fe t wa v l a e y wo eo h r i e r e e s d i i l s i ih l t n Do g i g a d i z o t y n r l e c s e a u t d b t
frt e r o wo y a s,i h i e p o s o e e s h a a i i g s t e me n c r e t n r d c n a e o h o g o n b e l n t e fv l t f r l a e t e p r st d e g , h a o r c i e u i g r t f t e l n h r e te o o l r a s 7 . 6% a v e wa 3 1 p r te e r e, a d t e n h me n o r c i n r d c n a e o n e t d te s wa 2. 6 . I h e l t f a c r e to e u i g r t f i f se r e s 7 3 % n t re po s o

云斑天牛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云斑天牛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园艺园林云斑天牛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崔长利1,崔永刚1,张丽莉1,孙 静2(1.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庄河 116400;2.辽宁沃地宝土壤修复研究院,辽宁 鞍山 114000)云斑天牛是目前我国危害较大的林业蛀干害虫,也称为云斑白条天牛,其主要特征为危害寄主多和分布范围广,主要危害杨树、榆树、苹果、板栗、梨树、白蜡和核桃等。

其幼虫蛀生枝干并以此为食,使得树木长势缓慢,凋谢甚至最终死亡。

成虫主要危害新生枝皮及嫩叶。

目前,国际上对云斑天牛的研究较为广泛,在生态学、生物学及防治方面都有报道。

因此,加强对云斑天牛的综合防治工作势在必行,若持续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则对农民增收、环境改善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云斑天牛对多种寄主树种的危害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 云斑天牛的危害云斑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白条天牛属。

在东三省地区主要危害白蜡、杨树、柳树、榆树、梨树等树种。

其幼虫期主要蛀食于韧皮部,后期钻入木质部,其中被害严重的树甚至整株枯死。

成虫啃食树木新枝嫩皮,促使新枝枯死。

2 云斑天牛的防治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多个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第一,选择优良的抗虫品种及合理的栽培管理及营林措施,同时采用人工辅助措施加以预防,主要方式为人工捕捉成虫,大多由4月下旬至8月下旬进行人工捕杀。

由于5月中旬云斑天牛开始产卵,也可用遮阳网包裹树体以阻止其产卵,减少对树的危害。

也可人工锤卵,不过此法的使用时间最适在6月中旬到8月中旬。

第二,使用化学方法或者生物手段,一直用于防治云斑天牛的最常规手段还是化学防治,大多数地区使用灭幼膏贴树干预防云斑天牛,也可用48%噻虫啉、10%高效氯氟氰等。

另外,也可在幼虫的孵化期采取熏蒸毒签、药物堵排泄孔、喷洒绿色威雷、药物注射等方法。

现今国内外最实用的防治方法是在幼虫时期应用S G R药膏,S G R药膏成本低廉、效果优异、操作简单。

但使用药膏堵孔时,需要用树叶、泥巴等堵塞,防治药膏从洞孔内流出。

云斑天牛怎么防治?云斑天牛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云斑天牛怎么防治?云斑天牛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云斑天牛怎么防治?云斑天牛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云斑天牛怎么防治?云斑天牛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云斑天牛是一种危害性很大农林业害虫,为天牛科白条天牛属的一种昆虫,体黑褐色或灰褐色,白天栖息在树干和大枝上,有趋光性,晚间活动取食,成虫爬出羽化孔后喜栖息在树冠庞大的寄主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云斑天牛怎么防治吧!云斑天牛的生活习性云斑天牛白天栖息在树干和大枝上,有趋光性,晚间活动取食,啃食嫩枝皮层和叶片,有咔嚓咔嚓响声。

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内和蛹室内越冬,越冬成虫翌年4月中旬咬一圆形羽化孔外出,5月为盛期,连续晴天、气温较高时羽化更多。

初孵幼虫蛀食韧皮部,使受害处变黑、树皮胀裂、流出树液并向外排木屑和虫粪,20~30天后渐蛀人木质部并向上蛀食,虫道内无木屑和虫粪,第一年以幼虫越冬,次春继续危害。

云斑天牛的为害特点云斑天牛在中国分布于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河北、陕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四川、云南等地,成虫取食嫩枝皮层及叶片,幼虫蛀食树干,由皮层逐渐深入木质部,蛀成斜向或纵向隧道,蛀道内充满木屑与粪便,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整株干枯死亡,还会导致木蠹蛾、木腐菌寄生。

云斑天牛的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成虫发生盛期要经常检查,利用成虫有趋光性、不喜飞翔、行动慢、受惊后发出声音的特点,傍晚持灯诱杀或早晨人工捕捉。

2、卵期防治:卵期寻找卵粒用刀挖或用锤子等物将卵砸死,卵孵化盛期在产卵刻槽处涂抹50%辛硫磷乳油5~10倍药液以杀死初孵化出的幼虫。

3、幼虫防治:发现树干上有粪屑排出时挖出幼虫消灭,或注入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后封死,也可以用药泥或浸药棉球堵塞、封严虫孔。

4、树干涂药:冬季或产卵前用石灰5千克、硫磺0.5千克、食盐0.25千克、水20千克拌匀后,涂刷树干基部,以防成虫产卵,也可杀灭幼虫。

“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发生与防治

“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发生与防治

龙源期刊网
“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王汉彬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2008年第12期
摘要: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是白蜡树上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蛀干害虫。

在大丰市的绿化中危害日趋严重,目前其受害率达到10%强,成为白蜡树上继“窄言丁虫”为害后的又一主要蛀干害虫。

该虫2~3年完成1代,以第1年幼虫和第2年成虫在主干或主干分叉处的蛀道内越冬。

主要危害胸径8cm以上生长的白蜡树,在树干根基部30cm以下或在主干分叉处蛀食为害,并常引起“风折木”。

在9月下旬进行注药和4月上旬进行埋药防治,控制效果可达90%以上。

关键词:云斑天牛发生危害防治。

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云斑天牛(Dendroctonus ponderosae)是一种松树的主要害虫,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广泛分布。

云斑天牛引起的灾害对松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研究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对维护松树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主要受到气候、寄主树种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云斑天牛在暖季繁殖,母虫产卵在松树幼嫩的内皮组织内。

幼虫孵化后侵入内皮层,并通过其消化酶分解寄主组织,形成蚴虫。

这些蚴虫在内皮层中穿行,破坏松树的输导组织,使得寄主树失去水分和养分供应。

云斑天牛的繁殖周期短,一般在一个季节内完成繁殖,但在适宜的生境条件下,它们也可以连续繁殖多代,增加了对寄主树的破坏。

众所周知,气候和环境因素是影响云斑天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温暖和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云斑天牛的繁殖。

高温可以加快云斑天牛的发育速度,使其繁殖更快。

对于成虫来说,温度在20-30℃时最为适宜。

此外,降水少也有利于云斑天牛的生存和繁殖,因为干旱条件可以减少对其天敌的影响,同时也削弱了寄主树的抵抗力。

除气候条件外,寄主树种也是影响云斑天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云斑天牛主要寄生于各种松树,尤其是白松、侧柏和松树等。

这些松树往往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其他胁迫因素的影响,如干旱、营养不足和病害等,从而降低了它们的抵抗力,为云斑天牛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在云斑天牛的防治中,有效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引入天敌是一种有效和环保的方法来控制云斑天牛的繁殖。

例如,可以引入捕食云斑天牛的寄生性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减少云斑天牛的数量。

2.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喷洒在受虫害的松树上,以控制云斑天牛的繁殖。

然而,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杀虫剂,以避免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造成污染和危害。

3.健康管理:加强对松树的健康管理,包括修剪枯枝、及时排除树冠内部的积水,减少云斑天牛及其幼虫的生存环境。

此外,可以通过增加寄主树的抵抗力,如适当施肥和保持水分平衡等,来减少云斑天牛的繁殖。

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树木健康状况
云斑天牛更倾向于寄生在生长不良、老化或受损伤的树木上,因 为这些树木的防御能力较弱。
寄主年龄
幼树和老树的受害程度通常比成熟树更严重,因为成熟树的防御 机制更为完善。
发生与天敌的关系
天敌种类
云斑天牛有许多天敌,包括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鸟类等。这些天敌通 过捕食、寄生或竞争资源等方式控制云斑天牛的数量。
天敌数量
在某些情况下,当云斑天牛的数量增加时,其天敌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加,从 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04
云斑天牛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强化树木管理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改善 树木通风和光照条件,增 强树势,提高树木抵抗力 。
定期修剪
及时修剪树枝,清除枯枝 和病枝,减少虫源。
加强树木巡查
定期巡查树木,发现虫害 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针对云斑天牛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 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其中化学防治效果较好,但 易产生抗药性。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云斑天牛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为制定更 加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如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等 ,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云斑天牛的监测和预测技术研究,提高防治效果 和效率。
某林业场的防治实例
防治措施
在林业场内设置饵木吸引云斑天牛成虫,定期收集并处理。 同时,在树木枝干上涂抹由杀虫剂和黄油组成的混合物,以 防止成虫产卵。
防治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林业场内云斑天牛的数量明显减少,对树木 的危害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某公园的防治实例
防治措施
在公园内安装引诱木和饵木吸引云斑天牛成虫,定期收集并处理。同时,在 树干上涂抹由合成树脂和杀虫剂组成的涂层,以防止成虫产卵。

云斑天牛的为害特征及有效防治技术

云斑天牛的为害特征及有效防治技术

云斑天牛的为害特征及有效防治技术云斑天牛,又名云斑白条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害虫,是我国林木类主要的蛀干害虫,广泛分布于安徽、湖南、湖北等地。

其主要以幼虫在树干内钻蛀为害寄主为主,造成树干内蛀道纵横交错,严重者可引起树木整株死亡或风折。

这几年,安徽省肥西县林检局对园林绿化树种进行虫情监测调查发现,每年8月上旬,在三河镇、丰乐镇、桃花镇、柿树岗乡、肥西经开区、桃花工业园、严店镇等7个标准地发现云斑天牛为害。

云斑天牛成虫食叶和嫩枝皮,使新枝枯死;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和木质部,孵幼虫把皮层蛀成三角形蛀道,木屑和粪便从蛀孔排出,树皮外胀纵裂,给林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

为了解云斑天牛生活习性,笔者对云斑天牛的生物学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等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有效防治云斑天牛提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1.成虫。

云斑天牛成虫体长32~65毫米,宽9~20毫米,黑褐色至黑色,密被灰白色和灰褐色绒毛。

雌虫的触角一般比体略长,而雄虫的触角则超过体长1/3左右。

云斑天牛的前胸背板中央存在1对白色或浅黄的肾状斑点。

鞘翅基部着生许多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状瘤突,肩刺大而尖端略向后上方。

鞘翅上生有白或浅黄色的斑点,斑点的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并一直延伸至翅端部。

身体两侧各有1条白色的阔纵带。

2.幼虫。

云斑天牛老熟幼虫体长70~90毫米,前胸宽可达16毫米左右。

虫体为黄白色,通体粗肥。

头部的颚、中缝及额的一部分为黑色,头部其余部分皆为淡棕色。

足已退化为黑点状小突起。

后胸及腹部1~7节的背面存在呈扁“回”字形骨化区。

3.卵。

卵长6~10毫米,宽3~4毫米,长椭圆形,稍弯曲,一端略细。

初期为乳白色,然后逐渐变成黄色。

4.蛹。

云斑天牛的蛹长40~70毫米,黄色。

头和胸部背面多着生有稀疏的刚毛。

腹部背面第1~6节中央两侧也着生有棕色刚毛。

雌蛹第八腹节腹板后缘呈倒三角形,第九腹节腹板后缘中部有生殖孔,生殖孔下方两侧各有1个圆形瘤状突起。

雄蛹第八腹节腹板后缘平直,第九腹节腹板前缘有圆形瘤状突起。

云斑天牛在湄潭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初探

云斑天牛在湄潭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初探

云斑天牛在湄潭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初探云斑天牛是一种以杨树为寄主的害虫,主要分布在湄潭地区。

它的发生规律与环境因素、杨树的生长状况和天敌的存在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将对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初探。

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气候因素:云斑天牛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湄潭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适宜,因此该地区容易发生云斑天牛的大规模繁殖。

2. 杨树生长状况:云斑天牛的发生与杨树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

杨树生长状况好、树势强的杨树更容易成为云斑天牛的寄主,从而引发云斑天牛的爆发。

3. 天敌的存在:云斑天牛的自然天敌种类较多,包括寄生蜂、天牛、蛇和鸟类等。

这些天敌可以控制云斑天牛的繁殖数量,减轻害虫对杨树的危害。

针对云斑天牛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1. 农业措施:及时采取合理的农业措施,适量施肥、合理修剪杨树,维持杨树的健康生长,降低杨树患病率,从根本上减少云斑天牛的发生。

2. 罩捕诱杀:在杨树周围设置云斑天牛罩,将云斑天牛诱引至罩内,然后对罩内的害虫进行集中杀灭。

3. 生物防治:利用云斑天牛的天敌,采取引进或增殖天敌的方法,例如寄生蜂和天牛,来控制云斑天牛的繁殖数量。

4. 化学防治:在云斑天牛的繁殖高峰期,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灭杀幼虫和成虫,有效控制云斑天牛的数量。

5. 预警监测:建立云斑天牛的监测网络,定期对杨树进行检查,提前发现云斑天牛的危害,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

针对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罩捕诱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预警监测等多种方法来减少云斑天牛的危害,保护杨树的生长和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防治云斑天牛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措施,才能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白蜡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分析

白蜡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分析

白蜡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分析作者:王萍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14期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白蜡作为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的骨干植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同时,病虫害问题的存在在影响其栽培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其中白蜡树流胶病和白蜡褐斑病是白蜡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病害,对不同病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技术,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一、白蜡病害防治技术的基本概述1、白蜡树流胶病在白蜡生长过程中,白蜡树流胶病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在不同的时期其发病表现也不尽相同,初期时白蜡从发病位置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且发病部位多肿胀、呈暗褐色,通常来讲此病在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就会发生,之后发病部位凹陷裂开,溢出淡黄色半透明树胶,与空气解除后会变为红褐色,在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的同时,严重的还会导致树木全株枯死。

在对白蜡树流胶病进行防治时,为确保防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滨州市阳信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可采取如下两种技术进行防治,即:(1)农业防治技术概述在进行白蜡种植过程中,一方面劳作者需对种植区域进行全面仔细检查,确保种植土壤无病菌、养料充分且为肥沃新土,与此同时在进行种植前需对苗床进行深度处理,以此来降低床内病菌;另一方面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增施有机肥、疏松土壤,适时灌溉与排涝,及时浇返青水、封冻水、合理修剪,冬季防寒、夏季防日灼,树干涂白,避免机械损伤,使树体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2)药物防治技术概述当白蜡树流胶病发病后,为从根本上降低病害的进一步扩散,在发病初期,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可通过喷石硫合剂,来进行喷洒作业处理,以杀死越冬病菌亦或是通过配置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液来防治白蜡树流胶病进一步扩散的同时,为预期种植目标的获得奠定良好基础。

2、白蜡褐斑病与白蜡树流胶病发病部位不同的是,白蜡褐斑病通常发生在白蜡叶片处,发病后白蜡会出现落叶症状,影响白蜡正常生长的同时,也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蜡云斑天牛防治方案
1.1 生物特性
云斑天牛,又名多斑白条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是一种危害性很大农林业害虫。

其成虫为害新枝皮
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
成花木生长势衰退,凋谢乃
至死亡。

此害虫主要危害胸径
8cm以上生长的白蜡树,以
幼虫钻蛀主干及主干分叉
处造成为害。

据观察其幼虫
一般先在根基部为害,然后
分布到主干分叉处,能够钻
到树干木质部,深达髓心,
破坏树体的输道组织,初期
树木仍可正常生活,蛀虫也
不易被发现。

在蛀孔处排出
大量粗木丝,粘结在蛀孔上,
在树干根基部或主干分叉
处,可以转圈布满虫孔,或上下排列1~10多个虫孔,排出的木丝在地面上堆积,能够把树干周围的整个地面布满。

1.2 发生规律
云斑天牛2~3年图1 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布满虫孔
完成一代,以幼虫或成虫在蛀道内越冬。

成虫翌年在5月中旬左右咬一圆孔,至5~6月间陆续飞出树干,进行取食、交尾、产卵。

在蛀道内的活动期较长,啃食树干成粗木丝并上下填充在蛀道内。

忍饥能力强,但从羽化孔飞出后仅生存40天左右,取食叶片并
啃食新枝嫩皮补充营
养,受惊动时会坠落
地面并发出“吱吱”
的声音。

云斑天牛的
卵大多产于树干离地
1.5m以下或主干分叉
处,周围可连续产卵
3~10次或转圈产卵。

卵期9~15天,初孵幼
虫先在韧皮部或边材
蛀成三角状蚀痕,受
害部变黑,树皮膨胀,
流出树液,排出木屑
和虫粪。

约20~30天
后蛀入木质部,先向
下蛀食,后向上蛀食,
不久便由此排出木丝,Array
粘结在蛀孔上,多时
掉到地面上在树干周围布满木丝。

其幼虫蛀食能力强,蛀道较粗大,长约25cm左右,略弯曲。

第一年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次春继续为害,幼虫跨年度两次为害,生命期包括越冬期约12~14个月,第二年8月老熟幼虫在蛀道末端做蛹室化蛹,蛹期约1个月。

部分蛹当年8-10月就可羽化,成虫第2年在蛀道内越冬,可生活8-10个月,第三年5月中旬后陆续出孔繁殖下一代。

1.3 防治方法
1.3.1 人工物理防治
1)人工捕杀成虫:在5-6月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捕杀。

对树冠上的成虫,可利用其假死性振落后捕杀。

也可在晚间利用其趋光性诱集捕杀。

2)人工杀灭虫卵:在成虫产卵期或产卵后,检查树干基部,寻找产卵刻槽,用刀将被害处挖开;也可用锤敲击,杀死卵和幼虫。

1.3.2 生物防治
1)啄木鸟是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可取食天牛科等数十种林木害虫。

据研究,一头雏鸟一天要食25头天敌幼虫。

因此应加以保护,或在林内挂腐木鸟巢招引,便于防治天牛等蛀干害虫。

2)保护和利用寄生性天敌:管氏肿腿蜂能寄生在天牛幼虫体内,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1.3.3 药剂防治
1)涂白:秋、冬季至成虫产卵前,用石硫合剂涂抹树干基部(2m以内),防止产卵,做到有虫治虫,无虫防病。

同时,还可以起到防寒、防日灼的效果;
2)虫孔注药:幼虫危害期(6-8月),用小型喷雾器从虫道注入国光乙刻或丙溴·辛硫磷,也可浸药棉塞孔,然后用粘泥或塑料袋堵注虫孔。

另外,还可以插入国光防蛀液剂有效防治天牛幼虫;
3)喷药防治:成虫发生期,对集中连片危害的榕树林,向树干喷洒丙溴·辛硫磷杀灭成虫。

1.4 费用预算
费用预算如表1所示:
表1 各类药剂费用预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