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魂断蓝桥》的叙事模式与文化意象(编导自习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评论| 影片《魂断蓝桥》的叙事模式与文化意象
《魂断蓝桥》以一段忧伤唯美的爱情绝唱感动了全球无数观众。
影片通过英军上尉罗伊·克罗宁与舞女玛拉间凄婉唯美的爱情悲剧, 为观众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及传统观念对爱情的摧残。
为凸显影片的悲剧效果和文化性, 导演梅尔文·勒罗伊不但采用了戏剧化叙事模式, 让故事呈现出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的戏剧效果, 而且还将大量具有象征意蕴的意象元素融于影片中, 引发了观众对爱情、战争、女性等更深层次社会内涵的深入思考。
一、电影《魂断蓝桥》的戏剧性叙事模式
首先, 在叙事结构形态方面, 导演采用了传统戏剧性叙事结构, 使故事内容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稳定性。
虽然以倒叙方式展开, 但是随着主人公罗伊回忆思绪的展开, 观众可以发现影片其实严格遵循着西方传统戏剧的惯例,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规范形式。
例如, 电影伊始, 以罗伊桥上手握吉祥符深思的情景拉开整个故事的序幕, 同时对故事的人物、背景、事件进行了模糊的交代。
紧接着, 电影很快就通过伦敦滑铁卢桥上才子佳人的浪漫邂逅为契机, 让观众深陷到一种强烈的浪漫情绪中。
但是为了凸显故事的悲剧效果,
导演设置了更多悬念, 以凄惨哀怨的现实代替了浪漫唯美的爱情, 女主人公玛拉听闻罗伊阵亡的消息让其一病不起, 沦落风尘。
女主人公的堕落正式宣告影片进入了高潮阶段。
导演却让故事峰回路转, 罗伊并没有阵亡, 让其和车站拉客的玛拉又一次邂逅。
尽管此时两人仍然相爱, 但是导演却赋予玛拉更多的性格特点, 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 她在爱情与现实之间不断痛苦地挣扎。
导演用玛拉的死为这段爱情悲剧画上句号。
自玛拉死后, 电影也进入了尾声阶段, 此时又将镜头迅速地拉回到故事序幕阶段, 将镜头聚焦于之前桥上伤心的罗伊, 影片的尾声和序幕此时遥相呼应, 让电影浑然一体。
让观众在爱情和现实之间重新品味这段爱情绝唱, 重新思考玛拉悲剧的原因。
其次, 在叙事情节方面, 导演梅尔文·勒罗伊将大量充满戏剧效果的突然性情节加入叙事结构中, 同时也打破观众对浪漫爱情故事情节的预判。
例如, 当主人公罗伊和玛拉四处奔波终于准备好烦琐的结婚手续赶往教堂后, 教堂的牧师却以他们超过婚礼时间而让他们明天再来举办婚礼。
此时导演用这个巧合与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形成了冲突, 同时也为两人之后的悲剧埋下伏笔。
第二天, 男主人公罗伊突然被征调前线, 突然的剧变让两者的感情遭受严峻的现实考验, 影片叙事由单一爱情线索也逐渐演变为两个独立的方向, 其中一条线索围绕着罗伊在战场上的生死, 而另一条线索则围绕着玛拉的生活命运, 这两条线索互相关联、交织, 甚至互为因果。
另外, 电影为表现罗伊和玛拉的命运, 推动剧情的发展, 还经常采用“强化”“突转”等叙事手
法, 让故事冲突更加激烈尖锐。
例如导演采用强化的手法让罗伊母亲告诉玛拉罗伊死亡的消息, 不仅让玛拉变得更加神经质和痛苦, 而且也为其之后的厄运奠定基础。
电影通过大量突发性的情节构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因果链, 让观众在曲折动人的故事中时而幻想爱情, 时而对主人公的人生感到绝望悲哀。
二、《魂断蓝桥》的文化意象解读
所谓文化意象其实就是指具备相对特殊而又固定文化含义, 同时还具有丰富内涵和文化联想功能的文化符号, 其对深化艺术作品的文化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电影《魂断蓝桥》中, 导演梅尔文·勒罗伊采用了大量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化意象, 抽象地表述着导演对战争等深层次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主人公罗伊与玛拉佩戴的“吉祥符”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 仅特写镜头就先后出现过4次。
作为整个故事最重要的道具, “吉祥符”不仅是罗伊与玛拉相识相爱及生离死别最重要的见证, 它更是被导演寄予了更多的文化功能, 象征着电影对战争的讽刺及对人类命运的担忧。
通过蒙太奇式表现手法, 让“吉祥符”多次闪现在空袭、战争等战争场景中, 通过其本身的吉祥意蕴与战争残酷性的对比, 让观众意识到吉祥符本来是保佑主人公罗伊与玛拉生命安全的信物, 但是它却无法改变战争对罗伊、玛拉命运与爱情的摧残,
它只是人们在无奈命运下的自我心理安慰。
甚至影片最后玛拉也不得不带着“吉祥符”将生命和痛苦彻底结束在车轮之下。
“吉祥符”将人类最美好的爱情憧憬和残忍的战争杀戮交织在一起, 让爱情的真善美与战争的丑恶齐头并进或交替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整部电影的批判主题和社会内涵, 将爱情、战争、灾难全面地再现给观众, 从爱情的角度探讨战争与死亡, 从而形成更为深沉的人文情怀。
当影片最后, 女主人公玛拉死在军车之下时, 她的鲜血沾染在军车上, 将整部影片的反战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除此之外, 电影将《友谊地久天长》这一渲染和平友谊的交响乐融于故事情节中, 一方面渲染烘托剧情发展, 让故事充满更多的浪漫色彩, 另一方面和“吉祥符”也形成了对反战文化的呼应。
电影中“吉祥符”、《友谊天长地久》等文化符号在战争残酷背景下的大量使用, 让观众从更深层次分析爱情悲剧的根源。
同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还包括滑铁卢大桥, 影片以英国伦敦滑铁卢大桥为名, 将故事情节发展与滑铁卢大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影片中玛拉和罗伊在桥上浪漫邂逅, 还是最终玛拉死于桥上, 滑铁卢大桥可以说已经成为两者爱情悲剧最重要的见证。
作为具有独立文化形象的滑铁卢大桥, 在影片中反复出现, 一方面充当着引领影片发展的角色, 成为主人公感情联系的纽带, 另一方面电影以滑铁卢大桥背后的文化元素隐喻两位主人公爱情必然会出现的悲剧结果。
因为滑铁卢大桥在欧洲文化中不仅是拿破仑战败之地, 更被西方社会
视为人由成功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即使是能战胜一切困难的爱情在战争面前,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必将失败。
除此之外, 导演梅尔文·勒罗伊还用舞会、死亡等意象抽象地隐喻男权社会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漠视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畸形的心理状态。
例如影片中罗伊在劫后重生后欣喜若狂地带着玛拉返回家乡, 他一直沉浸在属于自我的兴奋中, 丝毫没有关注玛拉此时的痛苦和忧郁, 也没有尊重过玛拉的意见。
罗伊在家举办了盛大的舞会, 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在熟悉的舞曲中翩翩起舞, 然而穷困潦倒、沦落风尘的玛拉却在舞会上忍受着公爵等男性, 甚至玛格丽夫人等女性对她的侮辱。
两人之间的等级差异和世俗障碍让玛拉无法正确认识自我, 极度的自卑让其不敢正视自己, 最终只能走上死亡的道路。
三、结语
作为好莱坞经典爱情悲剧电影, 《魂断蓝桥》虽然以简单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索, 但是却没有落入商业电影的俗套, 而是通过对叙事结构、叙事情节的精心设计, 让故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戏剧效果。
影片中相识相恋、离别重逢、生死诀别等情节通过戏剧性叙事模式流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 让观众感受着爱情悲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形成对爱情、战争、女性等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