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布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生产的发展,一般是高产作物(如玉米、水稻)、细粮(水稻、 小麦)等比重增加,相对低产的作物(如大豆、谷子)则下降。但要善于 处理好量和质的关系。
四、结构调整
(二)结构的稳定性与层次
•
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物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这是由当
地的自然资源、生产条件、人类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所决定的。
•
作物结构的稳定性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和多年经验的积累,它有
利于作物与资源环境的相一致,因而提供高产优质的产品,有利于
专业化、区域化,提高经济效益。
•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条件(水利、肥料、种子、技术、劳力)以
及需求(人口、市场、价格等)的变化,结构总是在基本稳定的基础
上不断发展变化的。
•
实践证明:对种植业的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是一项投入少、
见效快的发展路子。
……
1、需求原则
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和 动力,人类对农产品的需要是作物布局的前提。 1)自给性的需求 2)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3 )国家的战略性需求 在进行作物布局时,必须首先要对农产品的需要进行 全面的预测和分析,使作物的布局能较好地适应社会 各方面的需要。
根据我国的国情,一般的来说:
6、作物组成确定的方法和过程
(1)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2) 粮食作物与经济或饲料的比例 (3)春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的比例 (4)主导作物与辅助作物的比例,主导作物需要量大, 生态适应性好的作物 (5)禾谷类与豆类的比列
8、可行性鉴定
(1)是否能满足需要 (2)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与保护 (3)经济收入是否合理 (4)肥料、土地肥力、水资金劳力是否平衡 (5)加工储藏,市场、交通的可行性 (6)科技,农民素质是否 可行 (7)是否促进农林牧、农工商综合发展
• 配套条件与要求
–加工、肥料、农药、销售(蚕桑、特产)
5、适当集中、灵活多样
• 集中管理(种子、水分、病虫防治) • 集中指导(技术员、农民) • 集中收购加工(运输成本,贮藏成本,加工规
模) • 聚集人气营造声势(规模效益、买方选择性、
机会) • 不可千篇一律 • 多样化
6、用养结合、综合平衡
作物布局的时空性
省、国家
县、市
乡镇 基层村
农户
一季 一年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2、作物布局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1)是种植较佳方案的体现者 可以满足对农产品种类、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可
以解决作物与作物、作物与土壤;解决国家、集体与 个人间的矛盾 (2)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3)作物布局是农业区划的主要依据与组成部分
–作物结构(种类、比例) –作物布局(种类、比例、位置) –生产结构(农、林、牧、副、渔,工(副)、
建、商、运,信、服)
1.1.3.作物布局的层次结构
作物布局的层次性
作物总体布局
不同类型作物的 比例结构和空间配置
作物品种布局
同一类型作物的不同品种的 比例与空间配置
熟 制 布 局
田间布局
需要移栽作物的育苗场地的 作物、品种和时空安排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宏观、总体、管理概念)
作物结构:包括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等。 配置:指作物在区域或田地的分布。 作物布局的范围:可大可小,可长可短。
• 作物布局回答:
–种什么? –种多少? –种哪里?
• 作物结构、作物布局、生产结构异同
四、结构调整
2 .农业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往往是种植业的比重适当下降,畜牧业和水产 业的比重有所增加,这是与人们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关的。
3.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构
粮食作物是种植业的基础,如何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 的关系,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经常性的问题,也是耕作学中作 物布局与结构的主题。
4.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内部结构
• 这本账,就是合理的作物布局。这本账的好坏关 系到每个农户的温饱与致富,关系到一个地区一 个生产单位农业全局的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作物布局 第二节 作物生态适应性 第三节 我国的作物布局
第一节 作物布局
•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 三、作物布局的一般性的程序 • 四、结构调整
5、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
★商品基地确定的流程: 适宜区→适宜地(历史条件、生产背景)→某地作物
的集中产地→商品生产基地。 ★商品生产基地的条件:
(1)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土地集中连片 (2)生产技术条件较好,分区上属最适应或适 宜区 (3)生产水平较高 (4)资源条件好,有较大发展潜力 (5)作物产品商品率高
2800万T; 18200万T; 3700万T ★全国农民人均收入:
2020年达到2200元(按1990年可比价格);用于食物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 到50%和4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田灌溉由2000年的0.533亿hm2发展到0.6亿hm2;改造中低产田0.24亿 hm2和0.6亿hm2;建设吨粮田453.333万hm2和0.112万hm2;化肥使用量由1.65 亿T到2.25亿T;N:P:K由1:0.5:0.25到1:0.5:0.5;农机动力由3.6亿kW 到 5.0亿kW。
• 2)动物性食物(畜牧需要)
– 2695-2809大卡/人日,动物性占30-44% – 饲料(鸡蛋1:3,猪肉1:5,平均约1:5含口粮麸糠
)
• 3)种子 2-3% • 4)工业生产
– 50-100公斤/人年(25公斤/人年,85年)
• 5)燃料
– 秸秆、薪材(500公斤/人年,传统农村) – 一般作物50-70%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2、生态适应性
生态适应性:指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态条件 的要求与当地实际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这一原则要求: 1)因地种植:即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选择生态 适应性强的作物来进行合理的组合,这样就可达到产 量稳而高、省力、投资少而经济效益高的效果。 2)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影响到:产量、品质、稳产性
• 宣传实施
–宣传引导(优势、期望值、三者利益) –政策行政(肥、水、钱) –技术指导(培训、示范、参观) –适时调整(市场、种子、肥料、水分、政
策)
四、结构调整
(一)结构的层次
1.农村产业结构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 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无论是从产值角度还是从就业人 数方面考虑都是如此。
8、可行性鉴定 9、宣传实施
2、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 综合分析与评价
(1)热量条件 包括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 温度、年最低温度和无霜期等; (2)水分条件 包括年降水量及其变率,各月的降水量,干燥度,空气 的相对湿度,地表径流量,地下水位深度,水源,水质等; (3)光照条件 包括全年和各月辐射量,年日照时数等; (4)地貌 包括海拔高度,大地形(山、丘陵、河谷、盆地、平原、高原), 小地形(平地、洼地、岗坡地),坡度,坡向等; (5)土地条件,包括总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农田、林地、草地、荒地等), 耕地面积,水田、水浇地与旱地面积,人地比等; (6)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平坦度、质地、土壤PH,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整理和水土 流失状况; (7)肥料条件,包括肥料的种类、数量、亩施肥水平和养分平衡;
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经济安全指标
★食物安全: 2020年人均粮食450kg;肉类总产量6000万T;蛋类总产量2800万T;奶类总
产量3000万T ;水产品4000万T;蔬菜总产量21000万T;水果总产量6000万T。 2000年的基础产量分别为:400kg; 4800万T; 1500万T; 1170 万T ;
• 水旱 • 肥瘦 • 病虫草 • 种养加
三、作物布局的一般性的程序
1、对区域农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 : 包括自给性的需要和商品性的需要两方面,要了解
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加工、贮藏以及农村政策 等方面的内容。 2、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3、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确定(第四节) 4、作物生态区,种植适宜区的划分与适生地的选择 5、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 6、作物组成的确定 7、综合划分作物种植区或配置
与多种经营收入; (16)市场:国家收购、自由市场、外贸市场、远近、交通; (17)价格;各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各种生产资料的价格 (18)政策:收购政策、奖励政策、商品流通政策和外贸政策等; (19)科学水平与文化水平
4、作物生态区,种植适宜区的划分与适生地的选择
★作物生产适宜区划分的方法:主导因素法。 ★四级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的划分: 最适宜区 所有环境条件都在最适范围,水利、劳力等条件都很好,作物稳 产高产,品质好,投资省而经济效益高。 适宜区 关键生态因子在适宜范围,但生态条件存在少量缺限,采取某些措 施(如灌溉、排水、改土、施肥)后容易弥补,作物生长与产量较好,产量变 异系数小。投资有所增大,经济效益仍较好,但略低于最适宜区。 次适宜区 个别生态因子不在适宜范围,生态条件有较大缺陷,产量不够稳 定,但通过人为措施可以弥补(如盐碱地植棉)或者投资较大,产量较低,但 综合经济效益仍是有利的。 不适宜区 大部分特别是关键生态因子不在适宜范围,人为措施难于改造, 投资消费巨大,技术复杂。虽勉强可种,但产量上、经济上或生态上得不偿 失;或者完全不能种植。
– 温度 – 光照 – 水分 – 土壤 – 生物 –风 – 地形地貌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3、注重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1)比较效益原则与最低风险原则 按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多种一些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以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种植业的效益,但在考虑效益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自然、市场)。 (2)作物 搭配效果原理
边际分析的方法、用线性规划方法 (3)自然吻合度与人工吻合度的一致性 (4)多样性与专一性 (5)稳定性与相对性
总之,自然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人为因素起着重要 的作用
4、技术可行性
• 技术成熟性
–规范、要素完成
• 技术稳定性
–多年、多点、多人使用证明
• 技术推广难易程度
–要点清楚,关键好学,容易操作,(玉米乳苗移栽)
2、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 综合分析与评价
(8)能源条件,包括燃油、电、煤、生物能源; (9)机械,包括拖拉机、排灌机具等; (10)植被:乔木、灌木、草等; (11)作物:种类、面积、产量、生产力、品种、栽培技术; (12)现有种植制度,人口,劳力; (13)畜牧业:种类、数量; (14)灾害:旱、涝、病、虫; (15)产值收入:每人每年纯收入、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与收入、粮食
四、结构调整
(三)合理的结构的标准
• 第一,结构要符合当地的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条件 的实际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条件和阶段性;
• 第二,结构要不断地适应市场供求、价格以及生产 条件(水、肥、土)、科学技术的变化,以求得最大的经 济效益,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 第三,各业之间以及组成成分之间要相互协调,并 使资源资金、技术劳力等诸生产要素趋于最农民都有一本帐,一户8亩地,该种几亩 粮食几亩棉花?能不能还种点西瓜和蔬菜?再养 一头猪粮食是否还够吃?山上的2亩荒地利用种 果树行不行?
• 对一个省、县、乡的领导来讲,也要有一本账: 作物结构如何调整,各类土地与资源如何充分利 用?如何通过种植业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林牧以及 多种经营的发展?
1)植物性食物
– 口粮(2695-2809大卡/人日,植物性来源 占89-84%,口粮占70-56%)
– 油料(6-9公斤/人年) – 蛋白质(78.1-86.1克/人日,植物性来源
74-63%) – 糖(9-12公斤/人年) – 蔬菜(125-150公斤/人年) – 瓜果(50-100公斤/人年)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3、作物布局的现实意义:
(1)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农产品的种类、数量和 质量需求)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3)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 (4)有利于充分吸纳农民就业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种高产的? 种来钱的? 种易种的? 种习惯的? 种国家的? 随意种? 种稀少的? 种大宗的?
四、结构调整
(二)结构的稳定性与层次
•
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物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这是由当
地的自然资源、生产条件、人类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所决定的。
•
作物结构的稳定性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和多年经验的积累,它有
利于作物与资源环境的相一致,因而提供高产优质的产品,有利于
专业化、区域化,提高经济效益。
•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条件(水利、肥料、种子、技术、劳力)以
及需求(人口、市场、价格等)的变化,结构总是在基本稳定的基础
上不断发展变化的。
•
实践证明:对种植业的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是一项投入少、
见效快的发展路子。
……
1、需求原则
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和 动力,人类对农产品的需要是作物布局的前提。 1)自给性的需求 2)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3 )国家的战略性需求 在进行作物布局时,必须首先要对农产品的需要进行 全面的预测和分析,使作物的布局能较好地适应社会 各方面的需要。
根据我国的国情,一般的来说:
6、作物组成确定的方法和过程
(1)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2) 粮食作物与经济或饲料的比例 (3)春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的比例 (4)主导作物与辅助作物的比例,主导作物需要量大, 生态适应性好的作物 (5)禾谷类与豆类的比列
8、可行性鉴定
(1)是否能满足需要 (2)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与保护 (3)经济收入是否合理 (4)肥料、土地肥力、水资金劳力是否平衡 (5)加工储藏,市场、交通的可行性 (6)科技,农民素质是否 可行 (7)是否促进农林牧、农工商综合发展
• 配套条件与要求
–加工、肥料、农药、销售(蚕桑、特产)
5、适当集中、灵活多样
• 集中管理(种子、水分、病虫防治) • 集中指导(技术员、农民) • 集中收购加工(运输成本,贮藏成本,加工规
模) • 聚集人气营造声势(规模效益、买方选择性、
机会) • 不可千篇一律 • 多样化
6、用养结合、综合平衡
作物布局的时空性
省、国家
县、市
乡镇 基层村
农户
一季 一年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2、作物布局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1)是种植较佳方案的体现者 可以满足对农产品种类、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可
以解决作物与作物、作物与土壤;解决国家、集体与 个人间的矛盾 (2)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3)作物布局是农业区划的主要依据与组成部分
–作物结构(种类、比例) –作物布局(种类、比例、位置) –生产结构(农、林、牧、副、渔,工(副)、
建、商、运,信、服)
1.1.3.作物布局的层次结构
作物布局的层次性
作物总体布局
不同类型作物的 比例结构和空间配置
作物品种布局
同一类型作物的不同品种的 比例与空间配置
熟 制 布 局
田间布局
需要移栽作物的育苗场地的 作物、品种和时空安排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宏观、总体、管理概念)
作物结构:包括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等。 配置:指作物在区域或田地的分布。 作物布局的范围:可大可小,可长可短。
• 作物布局回答:
–种什么? –种多少? –种哪里?
• 作物结构、作物布局、生产结构异同
四、结构调整
2 .农业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往往是种植业的比重适当下降,畜牧业和水产 业的比重有所增加,这是与人们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关的。
3.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构
粮食作物是种植业的基础,如何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 的关系,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经常性的问题,也是耕作学中作 物布局与结构的主题。
4.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内部结构
• 这本账,就是合理的作物布局。这本账的好坏关 系到每个农户的温饱与致富,关系到一个地区一 个生产单位农业全局的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作物布局 第二节 作物生态适应性 第三节 我国的作物布局
第一节 作物布局
•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 三、作物布局的一般性的程序 • 四、结构调整
5、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
★商品基地确定的流程: 适宜区→适宜地(历史条件、生产背景)→某地作物
的集中产地→商品生产基地。 ★商品生产基地的条件:
(1)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土地集中连片 (2)生产技术条件较好,分区上属最适应或适 宜区 (3)生产水平较高 (4)资源条件好,有较大发展潜力 (5)作物产品商品率高
2800万T; 18200万T; 3700万T ★全国农民人均收入:
2020年达到2200元(按1990年可比价格);用于食物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 到50%和4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田灌溉由2000年的0.533亿hm2发展到0.6亿hm2;改造中低产田0.24亿 hm2和0.6亿hm2;建设吨粮田453.333万hm2和0.112万hm2;化肥使用量由1.65 亿T到2.25亿T;N:P:K由1:0.5:0.25到1:0.5:0.5;农机动力由3.6亿kW 到 5.0亿kW。
• 2)动物性食物(畜牧需要)
– 2695-2809大卡/人日,动物性占30-44% – 饲料(鸡蛋1:3,猪肉1:5,平均约1:5含口粮麸糠
)
• 3)种子 2-3% • 4)工业生产
– 50-100公斤/人年(25公斤/人年,85年)
• 5)燃料
– 秸秆、薪材(500公斤/人年,传统农村) – 一般作物50-70%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2、生态适应性
生态适应性:指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态条件 的要求与当地实际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这一原则要求: 1)因地种植:即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选择生态 适应性强的作物来进行合理的组合,这样就可达到产 量稳而高、省力、投资少而经济效益高的效果。 2)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影响到:产量、品质、稳产性
• 宣传实施
–宣传引导(优势、期望值、三者利益) –政策行政(肥、水、钱) –技术指导(培训、示范、参观) –适时调整(市场、种子、肥料、水分、政
策)
四、结构调整
(一)结构的层次
1.农村产业结构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 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无论是从产值角度还是从就业人 数方面考虑都是如此。
8、可行性鉴定 9、宣传实施
2、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 综合分析与评价
(1)热量条件 包括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 温度、年最低温度和无霜期等; (2)水分条件 包括年降水量及其变率,各月的降水量,干燥度,空气 的相对湿度,地表径流量,地下水位深度,水源,水质等; (3)光照条件 包括全年和各月辐射量,年日照时数等; (4)地貌 包括海拔高度,大地形(山、丘陵、河谷、盆地、平原、高原), 小地形(平地、洼地、岗坡地),坡度,坡向等; (5)土地条件,包括总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农田、林地、草地、荒地等), 耕地面积,水田、水浇地与旱地面积,人地比等; (6)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平坦度、质地、土壤PH,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整理和水土 流失状况; (7)肥料条件,包括肥料的种类、数量、亩施肥水平和养分平衡;
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经济安全指标
★食物安全: 2020年人均粮食450kg;肉类总产量6000万T;蛋类总产量2800万T;奶类总
产量3000万T ;水产品4000万T;蔬菜总产量21000万T;水果总产量6000万T。 2000年的基础产量分别为:400kg; 4800万T; 1500万T; 1170 万T ;
• 水旱 • 肥瘦 • 病虫草 • 种养加
三、作物布局的一般性的程序
1、对区域农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 : 包括自给性的需要和商品性的需要两方面,要了解
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加工、贮藏以及农村政策 等方面的内容。 2、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3、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确定(第四节) 4、作物生态区,种植适宜区的划分与适生地的选择 5、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 6、作物组成的确定 7、综合划分作物种植区或配置
与多种经营收入; (16)市场:国家收购、自由市场、外贸市场、远近、交通; (17)价格;各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各种生产资料的价格 (18)政策:收购政策、奖励政策、商品流通政策和外贸政策等; (19)科学水平与文化水平
4、作物生态区,种植适宜区的划分与适生地的选择
★作物生产适宜区划分的方法:主导因素法。 ★四级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的划分: 最适宜区 所有环境条件都在最适范围,水利、劳力等条件都很好,作物稳 产高产,品质好,投资省而经济效益高。 适宜区 关键生态因子在适宜范围,但生态条件存在少量缺限,采取某些措 施(如灌溉、排水、改土、施肥)后容易弥补,作物生长与产量较好,产量变 异系数小。投资有所增大,经济效益仍较好,但略低于最适宜区。 次适宜区 个别生态因子不在适宜范围,生态条件有较大缺陷,产量不够稳 定,但通过人为措施可以弥补(如盐碱地植棉)或者投资较大,产量较低,但 综合经济效益仍是有利的。 不适宜区 大部分特别是关键生态因子不在适宜范围,人为措施难于改造, 投资消费巨大,技术复杂。虽勉强可种,但产量上、经济上或生态上得不偿 失;或者完全不能种植。
– 温度 – 光照 – 水分 – 土壤 – 生物 –风 – 地形地貌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3、注重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1)比较效益原则与最低风险原则 按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多种一些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以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种植业的效益,但在考虑效益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自然、市场)。 (2)作物 搭配效果原理
边际分析的方法、用线性规划方法 (3)自然吻合度与人工吻合度的一致性 (4)多样性与专一性 (5)稳定性与相对性
总之,自然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人为因素起着重要 的作用
4、技术可行性
• 技术成熟性
–规范、要素完成
• 技术稳定性
–多年、多点、多人使用证明
• 技术推广难易程度
–要点清楚,关键好学,容易操作,(玉米乳苗移栽)
2、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 综合分析与评价
(8)能源条件,包括燃油、电、煤、生物能源; (9)机械,包括拖拉机、排灌机具等; (10)植被:乔木、灌木、草等; (11)作物:种类、面积、产量、生产力、品种、栽培技术; (12)现有种植制度,人口,劳力; (13)畜牧业:种类、数量; (14)灾害:旱、涝、病、虫; (15)产值收入:每人每年纯收入、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与收入、粮食
四、结构调整
(三)合理的结构的标准
• 第一,结构要符合当地的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条件 的实际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条件和阶段性;
• 第二,结构要不断地适应市场供求、价格以及生产 条件(水、肥、土)、科学技术的变化,以求得最大的经 济效益,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 第三,各业之间以及组成成分之间要相互协调,并 使资源资金、技术劳力等诸生产要素趋于最农民都有一本帐,一户8亩地,该种几亩 粮食几亩棉花?能不能还种点西瓜和蔬菜?再养 一头猪粮食是否还够吃?山上的2亩荒地利用种 果树行不行?
• 对一个省、县、乡的领导来讲,也要有一本账: 作物结构如何调整,各类土地与资源如何充分利 用?如何通过种植业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林牧以及 多种经营的发展?
1)植物性食物
– 口粮(2695-2809大卡/人日,植物性来源 占89-84%,口粮占70-56%)
– 油料(6-9公斤/人年) – 蛋白质(78.1-86.1克/人日,植物性来源
74-63%) – 糖(9-12公斤/人年) – 蔬菜(125-150公斤/人年) – 瓜果(50-100公斤/人年)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3、作物布局的现实意义:
(1)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农产品的种类、数量和 质量需求)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3)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 (4)有利于充分吸纳农民就业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种高产的? 种来钱的? 种易种的? 种习惯的? 种国家的? 随意种? 种稀少的? 种大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