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学经典教学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国学经典教学的论文

浅谈如何运用国学经典教学

【摘要】国学经典进校园既是倡导社会文明之风――以史为鉴与时俱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国学经典教学既是小本课程开发,也是每个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国学经典;课程;开发;运用

苏轼曾说过“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而现在,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当神州大地掀起经典诵读的热潮时,我们学校也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深深地被那些文质兼美、博大精深的经典所陶醉。在对经典诗文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好载体,应该把它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让那阵阵浓郁的经典书香伴随孩子们的童年。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领孩子们进行经典诗文诵读的。

一、按年代选择诵读的篇目

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是长远的,也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古代有《诗经》、《论语》、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诗作;近现代代表坐:冰心诗歌、朱自清散文、毛泽东诗词等。

二、按儿童的不同年龄、认知特点提供诵读作品

(1)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效率依赖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我们可以选择《弟子规》来诵读,《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些内容,短小、有趣,有生活的情境联想,还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中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日益增强,记忆已经由无意识

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这时,我们可以选择诵

读《三字经》。它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

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传播面是家喻户晓,而且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生动,言简意赅,这个年段的同

学既能琅琅上口,又在诵读中积淀了各方面的素养。

至于唐诗,更是由于它的琅琅上口,韵律优美,浅显易懂而为孩子们喜爱,所以唐诗的诵读可以贯穿整个童年。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

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文诵读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系统工程,也是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语言文字,培育民族自豪感,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文化之旅。让

学生与经典为师,以圣贤为友,在与上下古今大师的对话中变得高

雅而高尚,为学生的生命底色撑起一片诗意的天地。为当下的语文

教学开辟了一片沃土;为语文教育的未来指引了路径。因此,我在指

导学生运用经典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以写助读,在日记中灵活运用――“多读胸中藏汇,勤写笔下生花”,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

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

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国培学习中管建刚老

师说过,他的每位学生都有一本日记本,及时随意记载下自己课外

诵读的古诗文,并记下自己的感想、受到的启发。没有任何形式的

约束,他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也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他

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闽江两省名列前茅。同时,学生也可将日记本

美化,对古诗文的理解意境可以配上自己的图画,也可以改写成现

代诗文,配上现代诗画。如读了《三字经》中的“如囊莹,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通过讲述晋朝的车胤没有灯就去捉萤火虫来照

明读书,和孙康没有灯借着大雪的反光来读书的故事,引导学生写

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画出诗句中的场景。并可以引用学过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概括这些场景等。古语说:“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学生的积累丰富了,自然会

“腹有诗书气自华”。

启迪心智,在说话中灵活运用――教语文,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样,学生积累了知识就是为了运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中建议: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

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

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成语、格

言警句和精美句段的积累,对精美词语句段的积累熟读成诵后,才

能化为自己的语言。所以要能在语言中“信手拈来,旁征博引”,

就要在语文教学训练中引导学生在说中运用。例如在上《别董大》

这篇饱含深情的古诗时,我对学生以“朋友的分别”为主题进行语

言训练,让学生把自己对朋友的难舍难分,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并

且用上积累的成语、格言警句和精美句段。许多学生踊跃发言;有的

引用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的引用了“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还有的引用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名句,真是“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啊!

学以致用,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学生的习作是最好播种经典之花的园地。引导学生在习作中灵活运用。诵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培

养学生的写作水平、积累学生的人文素养。读与写是相互结合的,

在习作中只有恰当的明引、暗引或使用活化了的词句,能使他们的

语言表达得更生动隽永。例如五年级上册在习作中要求写借物喻人

的作文,有一个学生写的是《小草》,在文章中,他在描写小草顽

强的生命力时,就引用白居易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

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如在写《雪》

这篇习作时,学生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写

同学时,对常犯小毛病的同学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相劝,“不患人之不已之,患不知人也。”等句子。写某个

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时,用了“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绣

花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上了论语“学而时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