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看苏联民族分离主义-最新文档

合集下载

民族自我意识与苏联解体问题

民族自我意识与苏联解体问题

民族自我意识与苏联解体问题王丹2013-2-7 21:54:00 来源:《世界历史》2000年第4期研究戈尔巴乔夫时期意识形态的变化是探索苏联解体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俄国学者就此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如契什科的《解体的意识形态》、德罗比热娃主编的《社会变革条件下民族自我意识的价值和象征》(以下简称《价值和象征》)等等。

笔者觉得有必要将国外学术界在这方面的一些观点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大多数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们都认为,改革期间一些政治家利用鼓动民族意识来达到蛊惑民心、扩大自己政治影响的目的。

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一个先决条件是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盛行一种“否定”思潮。

在它的冲击下,包括社会生活准则和价值体系在内的官方意识形态受到全面的批判[1]。

根据一些学者的看法,民族意识的膨胀与民族主义思潮正是在苏联被否定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2]。

民主意识与集中意识、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矛盾与冲突是当时意识形态的主要问题。

这使人们感到,在某种程度上,解体的意识形态就是否定集中意识的民主意识加上超越国家意识的民族意识。

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对这一时期的民族自我意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价值和象征》的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从历史学的、民族社会学的和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民族自我意识的思路。

根据苏联民族学界的传统观点,苏联时期各民族的民族自我意识是不断提高的[3]。

40年代末50年代初,苏联民族学家首次提出,应将民族自我意识做为民族识别的一个项目,也就是说,判定一个人的族籍时,不仅要看他的母语以及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表现出的民族特征,也要根据其本人对民族的认同。

十月革命前,俄国只有21%的人口识字,非俄罗斯民族地区,识字的人数更少。

由于文化水平低下,以至于有的人只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人,不知道属于哪个民族。

当时民众的民族自我意识普遍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所以民族自我意识从未被视为民族识别的一个方面。

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与苏联解体

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与苏联解体

作者: 李兴汉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北京;100007
出版物刊名: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页码: 79-84页
主题词: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苏联;解体;议定书
摘要: 在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0周年之际,对三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独立性质作一个客观评价,对研究冷战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及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颇有益处的。

历史证明,1940年三国入盟“申请”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所以,三国的独立是重新走上独立道路,是反侵占斗争的结果。

三国的独立标明苏联解体的开始,掀开苏联十年剧变史的第一页。

论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苏化问题

论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苏化问题
和住 房 被 负有 特 殊 使 命 的俄 罗斯 人 占据 , 些 城 镇 一 的重 要 工 厂 设 备 被拆 除 , 器 、 食 、 畜及 农 具 等 机 粮 牲 也被 运到 苏联 内地 。 为了取 得 战争 的胜 利 , 量减 少 尽 损失 , 有效 地打 击法 西斯 战争 集 团 , 更 以斯大 林 为首
这一地区影响薄弱。苏联政府强迂反苏势力, 强化党建工作, 试图用“ 双语制” 和移民来达到苏化 目的, 强权导
致地区民族主义意识形成。恩威并用色。
[ 键词 ] 关 苏联;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 苏化; 俄罗斯化 [ 中图分类号 ] 1. K525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0169(000—100 10—5721)500—6
正是这 短 短 的 1 2 时 间里 , 化政 策 的落 实引 发 — 年 苏 了政治 冲突 、 民族 冲 突和 领 土冲 突 , 使这三 个共 和 国

为一 个统 一 国家 的制 度确 立 以后 。这 三个共 和 国的 加入 使 苏 联 的领 土 面积 几 乎 接 近 了 1 —2 9 O世 纪 之 交 俄 罗斯帝 国 的行 政 区划 版 图 , 联 政 府 的帝 国意 苏 识 形态 也 随之加 强 。莫 斯 科 当局还 把西 方世 界称 之 为俄 罗斯 “ 飞地 ” 的加 里宁 格勒 ( 称“ 原 哥尼斯 堡 ” 与 ) 该 三国连成一片, 成为 苏联 西北 边 疆 的 战略 “ 冲 缓 带” 。这样 , 原属 该地 区各 共和 国 的最 高权力 转入 莫 斯 科 中央政 府 , 方 的各 级 行 政权 力 也 很 快落 入 俄 地
V 14 N . o.6 o 5
Oc b r2 1 t e ,0 0 o
论 波 罗 的海 沿岸 三 国 的苏 化 问题

苏联民族问题的由来

苏联民族问题的由来

苏联民族问题的由来、激化与终结一、苏联的民族与民族问题概述(一)苏联民族概述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联邦制国家,由15个以诸民族中较大的民族为主体,其它较小民族组成的加盟共和国而构成,它们分别是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外高加索地区三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四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摩尔达瓦。

在广袤的2240.22万平方千米的苏联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分布着120多个民族,在这些民族当中,人数最多的是构成俄罗斯联邦主体的俄罗斯民族,约1.5亿;其次为主导乌克兰的乌克兰族,约0.5亿。

除此之外,较为重要的民族还有其它加盟共和国当中的较大民族,即白俄罗斯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吉尔吉斯族、土库曼族、塔吉克族、阿塞拜疆族、亚美尼亚族、格鲁吉亚族、立陶宛族、爱沙尼亚族、拉脱维亚族以及摩尔多瓦族。

(二)苏联民族问题概述在世界民族史当中,苏联民族问题的涉及面之广、程序之深、危害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言其涉及面之广,就其冲突内容而言,如文化冲突、宗教信仰冲突、语言冲突、民族地方与中央的权力冲突、经济冲突乃至于牵涉统一与分裂的暴力冲突都在苏联69年的历史之中屡见不鲜;就其冲突类型而言,中央与民族地方的冲突、地方民族与地方民族的冲突、地方之内少数族裔与大民族之间的冲突都在苏联的历史当中数次发生。

言其程度之深,民族问题激化所导致的民族隔阂、民族冲突乃至最后的国家分裂都伴随着苏联历史的始终。

言其危害之大,一方面,苏联的民族问题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因此而消亡;另一方面,民族问题的激化也是苏联最终解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苏联民族问题的由来在苏联立国初期,苏联民族问题的隐患就已埋下,而这也正是苏联民族问题的由来。

(一)沙俄时期的民族矛盾自16世纪中叶起,沙皇俄国,始终奉行对外野蛮扩张的侵略政策。

在370余年的历史当中,沙俄先后征服120余个民族,领土则扩张了8倍。

原苏联民族问题的评述与思考

原苏联民族问题的评述与思考

原苏联民族问题的评述与思考郭建平2012-1-9 15:48:2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2期80年代中期以后,原苏联民族矛盾骤然加剧,日益白热化,并最终导致联盟解体。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基本教训?本文试对此作一评述与思考。

(一)沙俄时期的民族积怨原苏联民族问题并非始于联盟建立之后,而是根源于沙俄时期。

在原苏联境内120多个大大小小民族中,有些民族曾比占原苏联人口近一半的俄罗斯族先进,当俄罗斯人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有的民族就已步入奴隶社会,已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形态了。

但是,公元9世纪后,随着东斯拉夫人(欧洲最大的种族之一,属印欧语系)在东欧的兴起,从中逐渐派生出俄罗斯部族。

16世纪初,俄罗斯部族统一为中央集权的莫斯科大公国,随后便走上了向周围民族地区扩张的道路。

从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称作沙皇算起,300多年间历经21代沙皇,连年征战扩张,不断吞食相邻民族地区,由一个只占据欧洲东部一隅的内陆国家,最终成为一个横垮欧亚两大洲、面积达2280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殖民帝国。

同时,俄罗斯帝国囊括了上百个民族,为全世界所罕见,被人们称之为“民族展览馆”。

在沙俄数百年统治期间,利用军警宪特系统对各民族严加控制,沙皇、农奴主和资本家相互勾结对各族人民实行残暴统治。

列宁曾愤怒地指出,沙俄“即使在和平时期,在更加野蛮的、中世纪的、经济落后的、军事官僚式的帝国主义基础上,也打破了民族压迫的世界纪录”。

[1]沙俄帝国被人们形象地喻为“各民族人民的监狱”。

政治上,沙俄向各民族全面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沙俄统治者一方面大肆欺压广大非俄罗斯民族;另一方面在俄罗斯人中培植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情绪。

它除依靠武力强行统治其他民族外,还在民族地区制造摩擦夕唆使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致使许多民族间长期不和,互相残杀,积怨加深。

正如斯大林指出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离间俄国各民族,削弱它们,然后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一一征服”。

1985—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民族独立运动历程及其特点

1985—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民族独立运动历程及其特点

1985—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民族独立运动历程及其特点杨跃英
【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苏联宣布推行公开性、民主化的改革,波罗的海三国民族独立运动开始从地下转为公开。

运动历经三个阶段,最终三国取得了独立。

这一运动表现出规模宏大、非暴力和平性、联合性等许多特点,其间三国共产党也发生了由反对运动到内部分裂直至加入运动的一系列变化。

【总页数】7页(P65-70,87)
【作者】杨跃英
【作者单位】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人文社会分院苏州2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153
【相关文献】
1.从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看苏联民族分离主义 [J], 贺梦娴
2.恩格斯的民族独立运动思想对当代民族问题的启示 [J], 陈人江
3.从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看苏联民族分离主义 [J], 贺梦娴
4.論現阶段民族独立运动的性質和特点 [J], 魏嵩寿
5.民族分离主义视角下的巴斯克民族独立运动 [J], 柴毓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联解体的经验和启示

苏联解体的经验和启示

苏联解体的经验和启示1、苏联解体的背景苏联啊,那可是曾经的超级大国。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好多复杂的情况。

它地盘大得很,民族也超级多,各个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传统。

在早期,苏联靠着计划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工业和军事方面那可是相当厉害。

可是到了后期呢,计划经济开始变得僵化,缺乏活力。

就好比一个巨大的机器,各个零件开始生锈,运转不那么灵便了。

2、苏联解体的过程苏联内部的矛盾越来越多。

各个加盟共和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波罗的海三国,它们就觉得自己在苏联里受到的限制太多,想要更多的自主权。

然后呢,苏联的政治体制也开始出现问题。

官僚主义严重,官员们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怎么关心国家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

经济上,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下降,市场上物资匮乏。

老百姓去商店买东西,经常看到货架上空空如也。

3、苏联解体带来的经验(1)经济方面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一定要有活力。

不能太过于死板地计划一切。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市场,要让市场发挥它的作用,让企业有竞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要是企业都不竞争,都等着上面分配任务,那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可能就不好,数量也可能不够。

(2)政治方面的经验政治要民主透明。

官员得为老百姓服务,而不是搞自己的小圈子。

要是政治变得腐败,老百姓肯定不乐意,国家也就没有凝聚力了。

就像一个团队,如果队长只想着自己捞好处,队员们肯定不会好好干活,这个团队也就散了。

(3)民族方面的经验民族政策得公平合理。

各个民族都应该是平等的,要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和权利。

要是有的民族觉得自己被歧视,被不公平对待,那肯定会闹矛盾。

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一样的爱,要是有偏心,家庭就不和睦了。

4、苏联解体带来的启示(1)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从苏联解体中学到了很多。

中国在经济上搞改革开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现在中国的企业充满活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政治上,中国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官员们都要为人民服务。

为什么波罗的海三国,如此痛恨苏联?

为什么波罗的海三国,如此痛恨苏联?

为什么波罗的海三国,如此痛恨苏联?苏联解体的原因,是极为多元且复杂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是引燃其崩溃的导火索之一。

说到苏联的民族问题,就不得不重点提及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为代表的“波罗的海三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波罗的海三国如此痛恨苏联?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和俄罗斯1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强制吞并”进入13世纪以后,位于波罗的海地区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

尤其是立陶宛,在建国之后的数百年里,一直都是欧洲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不过,伴随着沙俄的强势扩张,截至19世纪,三国均被纳入沙俄版图(拓展阅读:一文综述: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

17—18世纪沙俄的扩张时光荏苒,伴随着“十月革命(1917)”的爆发,波罗的海三国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但在外国武装的干涉下,1920年,苏俄政府不得先后与三国签署和平条约,“放弃主权要求”。

与此同时,独立后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先后开启了一系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资产阶级改革。

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在与三国接壤处建立了一大片“缓冲区”。

1940年6月14日,苏联以最后通牒的形式,向三国政府发送声明,除指责他们“违反了与自己签署的互助条约”之外,强制要求三国“改组政府,允许苏联增加驻军”。

不客气地说,苏联已经提前做好了武装占领的准备。

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架势,势单力薄的波罗的海三国,不得不全盘接受对方“砸过来”的苛刻条件。

他们不仅改组了政府,还宣布“全面恢复了苏维埃制度”。

不过,他们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并没有换来想要的“和平局面”。

在6—7月间,苏军迅速武装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

8月,三国政府宣布“加入苏联”。

苏联西部疆界的变迁(1939—1940)不过,在苏联强制进驻波罗的海地区的同时,当地的民族抵抗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并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美苏交涉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美苏交涉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美苏交涉(1991)韩克敌【内容提要】1991年1月,波罗的海地区矛盾激化,先后发生了维尔纽斯事件和里加事件,三国独立运动开始升级。

在当时的国际背景和美苏关系的大框架下,美苏两国政府围绕波罗的海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交涉。

八一九事件后,三国先后宣布独立。

美国最终先于苏联政府承认了三国的独立。

苏联解体的第一步开始迈出。

【关键词】波罗的海三国美苏关系苏联解体【作者简介】韩克敌,197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博士。

(北京100007)波罗的海事件波罗的海事件是指1991年1月12日至13日(周日)发生在立陶宛的维尔纽斯事件和1月20日(周日)发生在拉脱维亚的里加事件。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改革”和“公开性”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波罗的海三国潜藏的独立意识不断发酵和增强。

1988年10月1日,爱沙尼亚人民阵线召开成立大会,一周后,拉脱维亚人民阵线成立,同月立陶宛“萨尤基斯”(立陶宛语Sajūdis——“争取改革社会运动”)成立。

这些组织和运动一开始是以支持戈尔巴乔夫“改革”和“公开性”的面貌出现的,但是不久民族独立的政治追求占据了主流。

他们先后提出确立本地语言为官方语言,恢复1918年国旗国歌,限制迁徙(主要指向波罗的海国家迁入俄罗斯人),恢复民族自决等问题。

1990年3月,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选举中,兰茨贝吉斯领导的民族主义组织“萨尤基斯”取得胜利,他也顺利当选为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主席。

3月11日,立陶宛议会通过了《关于恢复立陶宛国家独立地位的宣言》,将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立陶宛共和国,苏联宪法在立陶宛境内的效力被终止。

戈尔巴乔夫和苏联最高苏维埃否决了立陶宛的这个决议,此后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1991年1月11日,有群众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大楼前举行抗议集会,和“萨尤基斯”、“立陶宛自由联盟”、国土保卫局人员发生冲突。

苏军随后占领了立陶宛国土保卫局大楼、新闻大楼。

探源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探源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探源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作者:李红庆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05期[关键词]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苏联解体[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5—0081—02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的社会动荡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便是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

它不同于其他加盟国在宣布脱离苏联之后又参加了独立国家联合体,而是各自形成纯粹的独立民族主权国家。

当然,苏联的解体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各种矛盾交错纵横,而苏联中央政府无力解决这些矛盾,最后导致这个有70多年历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瓦解。

波罗的海三国除了同其他加盟国一样与苏联中央政府在多方面存在深刻的矛盾外,还有它自己的特点,即它们在“二战”以前曾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加入苏联时间较晚,民族观念浓厚,独立倾向比较强烈,这就显得他们与苏联格格不入,矛盾更加尖锐。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这一问题,能更全面地理解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原因以及后人应吸取的深刻教训。

波罗的海三国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三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坐落在波罗的海东岸,俄罗斯的西部,扼守着俄罗斯西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因此,历来成为欧洲各强国争夺的对象。

拉脱维亚在17世纪以前曾受日耳曼人的统治,也曾被波兰和瑞典瓜分。

17世纪初拉脱维亚民族基本形成,18世纪末,又归属俄罗斯。

1917年宣告独立,成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被德军占领,1919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0年初,资产阶级重新执政,同年8月,苏俄正式承认拉脱维亚独立。

爱沙尼亚有着同拉脱维亚几乎同样的历史,特别是十月革命后,也曾被德国占领,第一次大战结束后,1919年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立陶宛民族形成的较早,它虽然也曾多次被外族占领,但具有较长时期独立的历史,因此,民族主义倾向更加强烈,十月革命以后的经历大致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相同,于1918年末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苏联解体论文总结汇报材料

苏联解体论文总结汇报材料

苏联解体论文总结汇报材料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政治大事之一,对于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苏联解体进行论述,并对解体原因、解体过程以及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一、解体原因1.1 内部原因: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以及民族问题。

经济上,苏联的计划经济和集体农庄制度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政治上,统一的集权体制导致了权力集中和腐败问题的产生。

民族问题上,苏联涵盖了多个民族,但每个民族又追求本民族的利益,这引发了多次民族冲突。

1.2 外部原因: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国际环境和外部压力。

国际环境上,冷战局势的结束和西方国家的制裁导致了苏联经济的崩溃。

外部压力上,东欧剧变和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对苏联政权产生了冲击,使得苏联政权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二、解体过程2.1 外部压力:东欧剧变是苏联解体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1989年,东欧剧变开始,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相继发生政治变革,这直接冲击了苏联的统治,削弱了苏联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

2.2 内部动荡:苏联解体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内部动荡,如安德烈·盖举爆发的八一八事件以及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这些内部动荡进一步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稳定性。

2.3 独立运动:苏联解体过程中,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运动逐渐兴起。

加盟共和国对苏联中央政权的不满和对本民族利益的追求,使得独立运动逐渐蔓延。

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相继宣布独立,这一事件成为导火索,引发了苏联的解体。

三、解体影响3.1 国际格局:苏联解体改变了二十世纪全球的国际格局。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同时,东欧国家和苏联的前加盟共和国转向了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与西方国家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3.2 经济影响:苏联解体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苏联的计划经济崩溃,导致了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崩溃等问题。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内容提要本文将欧、美学界从民族问题的视角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归纳为八个方面,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更加全面地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当代国际社会及多民族国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苏联解体民族问题欧、美学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一项重大的课题。

在这项研究中,欧、美学者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

诚然,部分欧、美学者从民族问题的角度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具有较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他们的许多评论也未必切中要害,甚至有违客观的历史事实,但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从不同视角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提供了借鉴。

本文将欧、美学界从民族问题的视角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归纳为八个方面:民族政策失误与苏联解体;民族自我意识增强与苏联解体;联邦制变形与苏联解体;民族经济利益冲突与苏联解体;人口迁移政策失误与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的离心倾向与苏联解体;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运动与苏联解体;外部因素的推动和民族问题的激化与苏联解体。

前七个方面是苏联民族问题产生的内在因素,最后一个方面是苏联民族问题产生的外在因素。

大多数欧、美学者认为,苏联民族问题的产生及苏联解体是多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民族问题产生及苏联解体的内在因素在分析苏联民族问题产生的内在因素时,欧、美学者分别论述了苏联民族政策的失误、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联邦制的变形、民族经济利益冲突、人口迁移政策的失误、俄罗斯联邦的离心倾向与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运动等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并且强调了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

欧、美学者把民族政策失误与苏联解体的关系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沙俄帝国的侵略扩张政策及民族压迫是后来苏联民族矛盾的“基因”。

美国学者格雷戈里・格利森(Gregory Clesson)等认为,沙俄帝国在数百年间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残暴的统治、疯狂的迫害与掠夺,沙俄帝国被形象地喻为“各族人民的监狱”。

拉脱维亚的独立与苏联干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波罗的海的影响

拉脱维亚的独立与苏联干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波罗的海的影响

拉脱维亚的独立与苏联干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波罗的海的影响拉脱维亚的独立与苏联干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波罗的海的影响拉脱维亚是东欧波罗的海地区的一个国家,其独立与苏联干涉紧密相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波罗的海地区成为战争的重要战场,对拉脱维亚的独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拉脱维亚独立以及苏联干涉的影响,并分析这段历史对波罗的海地区的长远意义。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波罗的海地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波罗的海地区由俄罗斯、德国和瑞典等国家控制。

这个地区的领土重叠,使得独立国家的形成变得复杂。

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领土以及人民的归属问题上,各方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和争夺。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拉脱维亚独立的影响1. 战争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波罗的海地区成为了战争的前线。

1915年,德国占领了拉脱维亚,并在其领土内实行了严厉的统治。

2. 民族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拉脱维亚的民族觉醒提供了契机。

被德国统治的拉脱维亚人开始反抗,并在外国支持下组织起来,推动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

3. 独立宣言:1918年11月18日,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拉脱维亚宣布独立。

这一独立宣言奠定了拉脱维亚国家的基础。

三、苏联干涉与拉脱维亚的独立1. 签署和平条约:在俄国内战爆发后,布尔什维克政权试图重获波罗的海地区的控制权。

俄国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将拉脱维亚划为苏德共管地区。

2. 独立战争:随着俄国内战的蔓延,拉脱维亚独立运动壮大。

1919年,拉脱维亚人民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并与苏军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

最终,拉脱维亚成功击败苏联红军,确保自己的独立。

3. 独立国家的确立:通过独立战争的胜利,拉脱维亚于1920年与苏联签署了里加和约,正式获得了国际上的独立承认。

拉脱维亚成为波罗的海地区的独立国家之一。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波罗的海的长远影响1. 确定了国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签署的和约,为波罗的海地区各国的国界提供了依据,确立了它们的独立地位。

苏联解体时的民族状况

苏联解体时的民族状况

苏联解体时的民族状况在苏联存在的69年历史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苏联名为联邦制,但民族共和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必须听命联盟中央的指挥,实际上成为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

而联盟中央在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使民族问题在旧有矛盾的基础上更加尖锐。

民族政治。

在历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共13人)中,只有2人为非俄罗斯族;在12位部长会议主席中只有斯大林是非俄罗斯族。

在各个加盟共和国内,由俄罗斯族干部担任共和国第二书记已经成为惯例,而且“第二书记的职位是决定性的,他代表中央;第一书记则体现联盟的多样性”。

苏联领导人还经常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民族地区干部随意处置和撤换。

列宁在世时,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某个民族或某些民族享有任何特权”,并宣布“要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决一死战”。

但是,在列宁去世后,这些事实上的大俄罗斯主义的做法,激发了少数民族对联盟中央、苏共的严重不满。

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曾说:“土库曼斯坦从来不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平等的一员。

不管对我们下达什么命令,我们都必须完成……土库曼斯坦不能根据自己的倡议独立地解决任何一个问题”。

民族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决策权完全由联盟中央控制,各共和国无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向。

联盟中央通过由它直接管理的联盟部及联盟—共和国部,控制了共和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和资产。

“斯大林时期,联盟部所属企业占全苏工业总产值的89%,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只占11%;赫鲁晓夫时期的联盟部及联盟—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占97%,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占3%;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联盟部和联盟—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占94%,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占6%”。

共和国甚至连修建2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或投资400万卢布以上的项目的权利都没有。

联盟中央还无视各共和国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统一指令性安排各种生产,调配各种物资,使民族地区经济单一化,畸形发展,丧失了发展地区经济的固有优势。

以波罗的海三国为例——谈苏联国家民族治理

以波罗的海三国为例——谈苏联国家民族治理

以波罗的海三国为例——谈苏联国家民族治理作者:安会敏来源:《资治文摘》2017年第01期【摘要】国家民族治理是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稳定和统一。

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对三国民族问题,苏联采取了较为强力压制政策,一度使三国的民族主义失去了生存空间。

但靠国家强力维持的社会平静并不意味着民族问题的根本解决,戈尔巴乔夫的公开化、民主化改革为民族矛盾的激化创造了条件,波罗的海三国成为率先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的共和国。

【关键词】苏联;波罗的海;民族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

但有一个因素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民族治理的成败始终关系苏联国家命运的维系。

事实也表明,苏联解体实际上就是国家的民族分解。

波罗的海三国是苏联率先宣布独立的三个加盟共和国,对这三个共和国民族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汲取苏联国家民族治理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国家民族治理提供有益的镜鉴。

一、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民族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在历史上波罗的海三国曾长期受外族的统治或入侵,18世纪沙俄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几乎全部领土(立陶宛一小部分地区被普鲁士占领),成为沙俄的波罗的海行省。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维护革命成果,1918年3月3日,被迫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条约》。

按照条约规定苏俄放弃了波兰、立夫兰、埃斯特兰、库尔兰和立陶宛等大片领土,这就在法律上承认了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权利。

一战后,苏俄政府于1919年12月5日和1920年7月12日、8月11日分别与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签订了和平条约,无条件承认了三国独立,放弃了领土主权,建立了外交关系。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后,都建立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在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发展自由贸易,并进行了土地改革;在文化上,加强本土民族文化发展等政策。

939年8月15日苏联与德国签订秘密和约,即《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的附件《苏德秘密协定书》,按照协议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将纳入苏联的范围。

爱沙尼亚独立苏联的解体

爱沙尼亚独立苏联的解体

爱沙尼亚独立苏联的解体爱沙尼亚独立:苏联的解体1991年,苏联共产主义帝国的巨大躯体开始解体,其中之一的关键事件就是爱沙尼亚的独立。

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北沿岸,曾长期处于苏联的统治下。

然而,在苏联解体的浪潮下,爱沙尼亚决定重新建立独立国家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爱沙尼亚独立的背景、原因以及相关事件,以及其对苏联解体以及波罗的海地区产生的深远影响。

背景和原因苏联在二战后占领了爱沙尼亚,并实施了共产主义体制。

尽管爱沙尼亚一直被视为苏联的一部分,但苏联解体的浪潮使得该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迅速兴起。

爱沙尼亚人希望摆脱苏联的统治,重新获得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苏联内部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使得思想和言论自由开始在苏联蔓延,这导致了爱沙尼亚人民对独立的渴望进一步加强。

在此同时,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开始支持民主改革,并寻求与波罗的海国家加强合作。

在这一背景下,爱沙尼亚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主呼声变得更加强烈。

1988年,爱沙尼亚的全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爱沙尼亚恢复其独立国家的地位,并废除了苏联对其实施的各项控制政策。

爱沙尼亚的独立运动和事件爱沙尼亚的独立运动在1980年代末期迅速发展。

1988年,成千上万的人们参加了在首都塔林举行的示威活动,要求爱沙尼亚的独立。

这次示威活动成为了后来民族独立运动的契机。

1989年,爱沙尼亚受到了世界目光的注视,当时爱沙尼亚人参加了波罗的海之路(Baltic Way)的示威活动。

此次示威活动跨越波罗的海三个国家,呼吁苏联承认这些国家的独立地位。

这次行动显示了爱沙尼亚人民对独立的坚定决心,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0年,爱沙尼亚全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爱沙尼亚共和国宪法》。

该宪法承认了爱沙尼亚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确立了自由市场经济和多党制度,并保护了平等和公民权利。

该宪法进一步巩固了爱沙尼亚的独立地位,为实现宪法所确认的自决权提供了法律基础。

论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苏化问题

论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苏化问题

论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苏化问题
付世明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46)005
【摘要】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加入苏联较晚,与西方联系密切,反苏势力长期存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地区影响薄弱.苏联政府强迁反苏势力,强化党建工作,试图用"双语制"和移民来达到苏化目的,强权导致地区民族主义意识形成.恩威并用也未达目的,反而导致该三国充当了苏联解体的急先锋角色.
【总页数】6页(P100-105)
【作者】付世明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512.5
【相关文献】
1.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化学工业概况 [J], 鲁青
2.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环境政策制订的驱动力 [J], AndresKratovits; 刘林群
3.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独立与发展趋势 [J], 邢广程
4.从强硬到妥协──二战期间英、美在波罗的海三国问题上的对苏外交 [J], 谢清溪
5.由稳定同位素(δ^(15)N,δ^(13)C)所揭示的波罗的海沿岸纹层结构沉积物中的PCB水平沿富营养化梯度的变化 [J], Markus Meili;Per Jonsson;Rolf Carman;闵庆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看苏联民族分离主义
苏联解体作为20 世纪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从根本上说,是由苏联政治经济上的积弊所致,而表面上则表现为民族分离主义的泛滥。

民族主义是国际政治中的突出现象,通常来说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行为方式,在任何情况下,民族主义都是追求并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可以说,“民族主义在所有国家和整个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历史现象而且取决于它所根植的不同地区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结构”。

在苏联,民族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严重的民族离心倾向,这也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其中表现最为典型的是最先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

正是在三国独立的带动下,才有紧接其后的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的独立,以及俄、乌、白三国宣告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定。

可以说,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使俄、乌、白三国元首为苏联解体找到了民族主义的“根据”。

考察三国的民族主义,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苏联民族分离主义产生、发展的状况,理解苏联解体的必然性。

、三国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
波罗的海三国,即地处欧洲中部、扼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是苏联领土的西界。

作为最后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它们从根本上说不同于其他加盟共和国,三国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与独立倾向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三国地处北欧,其语言文化及宗 教长期同波兰、 德国与北欧诸国保持密切联系, 同俄罗斯占统治 地位的斯拉夫文化互为异质,难以融合。

1 8世纪被并入俄国后, 俄统治者多是通过日耳曼贵族对其进行统治, 因此这一期间波罗 的海三国文化并没有被斯拉夫化。

1 9世纪俄统治者曾加强这一 地区的俄罗斯化,但此时波罗的海各民族的发展程度已经相当 高,不可能再被任何其他性质的文化所同化。

综上,拥有独立的 民族发展历史、 民族文化与宗教的波罗的海三国早已形成对自身 民族的认同感,这是民族主义存在的深厚历史根基。

其次,三国对俄罗斯的敌视程度最深、反抗情绪最强。

有西 方学者评述: “仇恨”这个字眼还不足以表述波罗的海三国对俄 罗斯人的全部仇恨。

19 世纪初,沙俄经过与瑞典两次战争、三 次参与瓜分波兰和大胜拿破仑后,终于实现彼得大帝的“夙
,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俄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后用“暴 推行“俄罗斯化和殖民地化”, 三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此伏彼
再次,一战后作为独立国家的发展历史给三国人民留下美好 的回忆,也是三国区别于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最显著特点。

1918—1919年,三国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 1920年7月,三国 的独立得到苏俄政府承认, 三国进入为期 20 年的独立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 三国在政治上先后确立了西方议会民主制度; 在经济 上进行土地改革,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同英、德、法、美等西方
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外交上,三国都加入了国际联盟,同西方 国家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1934年 9月,三国在日内瓦签订 协定,建立波罗的海联盟。

此外,三国加强本土文化教育,使民 族文化得到充分推广。

正是这一特殊历史使三国对民族独立与民 族自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三国日后民族独立活动奠定了坚实 基础。

最后,二战期间苏联的入侵事实是波罗的海三国与苏联矛盾 的导火索。

1939 年,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后附带有瓜分邻近主权国家的秘密协议, 成为苏联占领三国 的“国际法律依据”。

此后,苏联通过与三国签订军事互助条约, 取得在三国驻军、 建筑军事基地的权力, 随即指责三国暗中破坏 互助条约,加强在三国的军事力量,并强迫其改组政府,最后由 新政府提出加入苏联的“申请”。

苏联借此实现对三国的公开占 领。

愿”
力”
起, 迄未间断。

尽管苏联为其侵略找到充分的借口,即三国有同法西斯德国勾结的意图,但这并不能改变苏联强占三国的事实。

这严重违背了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三国与苏联离心离德的根源之一。

二、苏联对三国民族政策的失误
苏联作为多民族大国,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上都存在根本性的缺陷。

首先,从苏俄成立的民族基础来看,它是在俄罗斯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遗留的民族问题经历300 年积淀,变得更加复杂,而苏俄政府本身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历
史经验。

其次,从苏俄到苏联的历任领导人,对民族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统一的认识,导致苏联政府在民族工作中产生很多重大失误。

美国学者罗伯特?斯切雷尔认为,苏联的民族问题特别是大俄罗斯主义在联盟成立伊始已露端倪。

由列宁设计的各民族自愿联合原则与民族地区自治原则,由于以党国不分与党内集权为条件,而成为空谈,任何民族主义者都会被冠以“修正主义分子”遭到打击。

历任苏联领导人显然都没有弄清有关民族和阶级的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民族问题不等于阶级问题。

在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当局为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强制推行民族同化政策,在人们的心中播下了不满,甚至仇恨的种子。

许多旨在维护各民族统一性的民族政策,事实上却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旦高压解除,蓄之已久的愤怒情绪就会暴露出来,加快民族分裂的趋势”。

在民族工作的实践中,三国同苏联当局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三国加入联盟并非自愿,大批民族主义者因反对加入苏联而遭到逮捕、枪杀、流放,严重影响到三国的发展并引起当地民族的不满。

其次,在经济自主权问题上,三国受到苏联高度集权的中央管理体制的压制。

三国加入苏联时,其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同瑞典、芬兰等国相仿,但是到80 年代时,已与北欧诸国拉开距离,这种落差,使人们认为加入苏联是巨大的
不幸。

第三,为加强统治,苏联政府向三国大量输入移民,加剧
了民族矛盾。

大量外族人特别是俄罗斯族人的迁入,引起当地人
口民族占比的变化,从而引发当地民族对于丧失本民族特色的担
忧,为此产生强烈的民族保护意识,集中表现为排俄情绪以及争独立、反对苏联统治的运动从未停止过,这为三国在80 年代末掀起更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

取民族独立运动。

总之,自三国并入苏联后,争取民族
三、三国独立的现实条件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像其前任一样,他并未意识到民族矛盾已十分严重,也未预见到改革会进一步刺激民族主义运动。

苏联的联邦制结构以党国不分和党内集权为条件,一旦党国体制有变,加盟共和国本来就合法的自由退盟权便由虚转实,使联盟的解体变得难以避免。

戈尔巴乔夫正是打开这样一个潘多拉魔盒的人,体制上的巨变不可避免地成为民族主义运动复兴的现实条件。

波罗的海三国正是利用戈尔巴乔夫倡导的公开性、民主化,率先发起民族独立运动的。

1987年,三国开始要求民族自决权。

1988 年,三国分别成立了人民阵线组织,提出实行民主的政治制度、自由市场经济以及承认民族语言为官方语言、限制外族人迁入等主张。

这些组织成立之初,苏联领导人将其看作是支持改革的力量,给予支持和默许,致使其迅速壮大,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1989 年是苏德秘密协议签订50 周年,三国举行百万人游行,要求苏联公布当年的秘密协议的内容。

迫于压力,苏联公开了秘密协议,承认当初强占三国的事实,但又声明尽管条约本身无法律效力,但三
国纳入苏联是合法的。

这一言论引起三国人民强烈不满,加速了三国独立的进程。

1989年12月,苏共立陶宛组织开始讨论党的独立问题,并最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脱离苏共。

1990年3月,立陶宛进一步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改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立陶宛共和国。

面对三国的民族独立风暴,苏共中央也极力寻找对策。

戈尔巴乔夫提出强大的加盟共和国要有强大的中心,吁三国留在已实现“民主化”的苏联内部,同时开始对三国实行经济制裁。

然而,已经发生大规模体制变动的苏联,失去了控制力,难以抵御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浪潮。

随着“八一九”事件的爆发,苏联政局陡变,苏联最高当局对三国独立的态度开始缓和,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的独立也在当年8 月实现。

自此,三国脱离苏联,实现了民族独立。

可以说,1987 年后三国的民族独立运动是由戈尔巴乔夫民主化、公开化改革直接引起的,没有上层的体制改革,民族主义很难在政治层面有所表达,而会像之前一样,在极权主义之下进行间接反抗。

而当三国独立运动已经形成规模,戈氏的一系列错误应对更助推三国独立的最终实现。

尽管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戈氏改革失误的现实条件才是民族独立最终实现的关键因素。

综上,可以看出,民族分离主义在苏联的形成、发展,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有偶然的现实条件激发。

民族主义在世界各
国的表达形式各异,并不都是追求政治独立,但在苏联,这种分离倾向却成为难以抗拒的力量,演化为苏联的解体。

究其根源,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政治权力的剥夺,宗教、文化的强制同化,这些都构成民族分离主义产生的历史因素。

沙俄300 年的统治为各种民族矛盾埋下了深深的祸根,而作为其继承者的苏联,并未真正意识到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剥夺民族经济自主权、强推民族同化以及统治政策失误造成的民族矛盾使各民族难以融合,这都为民族分离主义的成长提供了环境。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改革,恰恰成为矛盾爆发的合适时机,使积累了数百年的民族问题迅速激化,联盟的崩溃在所难免。

波罗的海三国的特殊历史经历使它们成为民族分离活动的先行者,而三国的独立成功强烈刺激了苏联境内的其他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给其他加盟共和国树立了榜样,由此开启了苏联彻底解体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