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共21页

合集下载

近代东南亚民族主义运动大事年表

近代东南亚民族主义运动大事年表
正式独立。
东帝汶
十七世纪初
1859年
1942年
1960年
1975年
1976年
1999年
2002年5月20日
为葡萄牙及荷兰所瓜分,分为东、西帝汶。
葡萄牙及荷兰签订协约,正式瓜分帝汶岛。
被日本占据。
联合国会议通过东帝汶为葡萄牙领土。
独立革命爆发,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印尼入侵东帝汶,展开长期非法占领。
1912年2月
潘佩珠在广州创立「越南光复会」,提出「驱逐法帝,光复越南」的革命口号。
同月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组织「伊斯兰教联盟」成立。
1913年
荷兰东印度殖民政府尝试安抚亚齐,失败,战事持续。亚齐独立战争是近代世界史上殖民地反抗帝国主义时间最长的战争。
同年越南黄花探遭暗杀,安世农民起义正式宣布失败。
1914年
全民公投决议独立,先由联合国托管两年。
正式独立,为世界上第192个独立国家。
1930年2月
胡志明在香港宣布「越南共产党」成立。
1930年4月
「马来亚共产党」成立。
1930年10月
越共第一次代表会议在香港举行,决定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
1933年2月
荷兰「七省号」巡洋舰上的印度尼西亚水兵举行反荷起义,被镇压,史称「七省号起义」。
1935年3月
越南「印度支那共产党」第一次代表会议在澳门召开。
1948年初
日本进攻缅甸,占领之。
「缅甸独立政府」成立。
缅甸政府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联结英国军队,对抗日本。
日本投降后,英国重新占据缅甸。
英国议会正式承认缅甸独立。
成立缅甸联邦,国家雏形至此具备。
印度尼西亚
1945年8月

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族源和迁徙情况

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族源和迁徙情况

一.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族源和迁徙情况东南亚操侗-泰(kam-tai)语族语言的民族,被称为广义的“泰人”(狭义专指泰国的泰族)。

他们的发源地在哪里?后来又怎么迁徙的?对于这些问题民族学者、历史学者、考古学家众说纷纭。

归结起来大致有阿尔泰山起源说 、中国川北陕南起源说 、中国两广起源说 、印度尼西亚起源说 、泰国土著说 。

探讨这些民族的族源和发展脉络,尤其是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文化史,除了考古发现外,就是靠语言这种“活化石”的证据了。

作者试图以语言材料和考古、人文史料相印证的方法来探讨这些问题。

作者的看法是:东南亚这些广义的“泰人”属于中国大陆上的马来人种,远古时期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东夷集团,周以后属于“百越”,主要聚居在岭南地区。

论据如下:注释:1.见杜德的《泰族——中国人的兄长》W。

C。

Dodd The Tai Race,Elder Brother of the Chinese,Iowa,USA 1923。

2. 见柯奎翁著《在掸族间》导言,A。

R。

Colquhoun,Amongst the Shans,London,1885。

3.见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中华书局民国三十五年六月。

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7年。

4.颂萨。

素旺那汶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暹罗学会上提出。

5.见清。

裕里的《泰国的史前时代》和索。

登延“班清族显英魂会有什么感想呢!”刊于泰文《札督腊周刊》1976年62期。

(一)人种探索一个民族的起源,必然要追溯其最早所属的原始人种。

根据考古发現和历史研究 。

中國大陸是蒙古利亚人种的发祥地。

在已发現的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遺骸上,已呈現南北异形的現象。

华北地区的“山頂洞人”1属于蒙古人种的北方类型;广西“柳江人”的一些特征接近蒙古人种的南亚类型。

马來人种就是在蒙古人种主干上的南支的发展。

据古书记载,岭南地区很早就有马來人活动,称其为海佬。

炎徼紀闻:“马人本林邑蛮,相传随马援南征,散处南海”。

印尼亚齐分离主义运动

印尼亚齐分离主义运动

失去國家的民族:印尼亞齊分離主義運動陳俐甫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亞齊與與印尼一起獨立,或是至少可以說是印尼的獨立運動的兩大中心之一(另一為爪哇,印尼共和國起初即包括亞齊)。

早在日本人進攻荷屬東印度之時,亞齊已經比爪哇先一步由荷蘭人手中自行獲得獨立,亞齊人只費了四天就趕走荷蘭軍隊,而且到今天為止,都沒有讓任何白人的軍隊回來過1。

1950年代印尼正式建國,196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零星公開的亞齊獨立運動,亞齊尋求脫離印尼的二次獨立。

這次獨立的性質是印尼統一共和國中的分離主義而非殖民地獨立。

此問題與過去反抗帝國主義霸權的情形有所不同,必須尋求印尼內部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線索來分析,而不是如過去印尼殖民地獨立運動時,各種國際因素等外部理由(例如冷戰結構、美國對荷蘭的態度、第三世界殖民地獨立風潮等)是民族主義運動最決定性的影響變因。

1960年代以後,伊斯蘭文化的宗教理由與印尼石油產業在亞齊分離主義運動產生不小作用。

1980年代末期與1990年代末期都爆發了嚴重流血衝突,愈來愈多印尼軍隊被派入亞齊進行武力鎮壓,亞齊分離主義運動規模與暴力程度也與日俱增。

2000年到2001年是武裝分離運動的高峰,2002以後局勢有稍微和緩的趨勢,軍事戒嚴雖然暫時解除,印尼軍隊仍大量駐紮當地警戒。

印尼當局並不歡迎外國人進入亞齊地區。

亞齊的情勢仍然是一團迷霧。

仍時有局部零星衝突。

2004年12月26日印尼發生芮氏九級的大地震後,使亞齊分離運動稍見平息,因為震央在亞齊外海30公里處,據估可能有四分之一的亞齊居民在此次天災中受害,潛伏於此的亞齊分離主義的反抗軍陣營比主力在爪哇的印尼政府軍受到更毀滅性的衝擊。

不只是反抗軍人員受到傷亡,大量逃亡潮與基礎設施毀壞,使過去來自亞齊民間的經濟支援也幾乎一併潰滅。

2004年12月的天災造成數以萬計的居民喪生或是流離失所,特別是觀光聖1 唯一的例外是:2004年12月南亞大海嘯與亞齊大地震時,亞齊與蘇門答臘地區死亡20萬人,美國艦隊曾到達亞齊外海,派兵上陸協助救援工作。

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分化、政治认同与民族关系

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分化、政治认同与民族关系
些新 的思 路 。

在东 南亚 , 民族 矛盾 与 阶级矛 盾交 织 的现 象起 源 于殖 民地 时期 , 民 统 治者 有 意 混淆 了两类 矛盾 , 殖 从 而使其 关 系难 于理 清 。殖 民 者 惯 于利 用 种 族 差 异来

东 亚 经 分 与 族 盾 间 关 南 地区 济 化 民 矛 之 的 系
当代东 南 亚地 区 的 民族 关 系相 当 复 杂 多 变 。研 究 民族关 系 必然 要 牵 涉 到 政 治 、 济 、 化 等 多 个 领 经 文 域 的考察 。战后东 南 亚地 区迅 速 的 社 会 变 迁更 增 加 了当地 民族关 系 的复杂 化 , 如何 全 面解 析 东南 亚 当地 的民族关 系成 为一项 难题 。其 中, 经济 分 化及 公 民 归 属 问题成 为研究 当地 民族 关 系所 必 须 考 量 的两 个 重 要相关 问题 。一 方 面 , 为横 向平 面性 的群 体 间 关 系 作 研究 , 民族 关 系必 须 与 纵 向性 的经 济 分 层 研 究 相 结
可 以界定 社 会成 员 的 群 体 归属 , 是 , 但 民族 与 阶级 有 更 多 的不 同之处 。首 先 , 民族 的历 史 比阶级 长 得 多 , 它们 先 于阶级 而存 在 , 阶级 的存在 仅 仅 同生 产 发 展 “ 的一 定历 史 阶段 相联 系 ” … , 次 , 。 其 自古 至今 民族 的概 念发 生 了许 多 变化 。古代 民族 的血较 小 , 大 致都是 指具 有不 同经济 地位 的人 群 , 或是 与 生产 资料 发生不 同联 系 的人 群 。再 次 , 民族 归 属 较有 稳 定 性 。 阶级归属则随经济地位的起落、 生产资料的 占有与否 而发生 变化 , 相对 而 言 较 具 易 变 性 , 民族 属 性 较 阶 故

东南亚的民族政治运动

东南亚的民族政治运动

东南亚的民族政治运动东南亚是一个地域辽阔、文化多元的地区,其中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东帝汶等国家。

这些国家拥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是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民族问题。

在东南亚地区,许多民族团体长期以来一直在为自身权益而努力,这些努力也被称为“民族政治运动”。

本篇文章将会探讨这些民族政治运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1. 民族政治运动的发展历程民族问题在东南亚历史上一直存在,尤其是在殖民时期,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加剧了地区内民族矛盾的升温。

到了二十世纪,东南亚各国陆续独立,但是民族矛盾并没有随着独立而停止。

相反,一些国家内部的地方政府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在196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一些民族开始勇敢地为自身权益而奋斗。

在缅甸,不同民族之间争夺政治权力的矛盾由来已久,在过去几十年里,政府对少数民族进行种种限制被视为对民主和权利的漠视,因此反政府武装组织在缅甸的民族土地上涌现。

在泰国南部,马来人的反叛情绪在过去十年里激增,他们一直在为自己的人权和民主而奋斗。

菲律宾的南方则长期以来受到侵略,莫洛人为了阻止外来势力对该地区的侵掠,自1946年以来一直在为自身的自治权而斗争。

最近几年,东帝汶也出现了一些针对少数民族的种族冲突。

这些矛盾和努力都放在了民主、权利和自主的神圣框架下。

这些民族政治运动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对这些民族权利的捍卫,更是对族群之间福利和团结潜力的拓展。

2. 民族政治运动的发展现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他们的民族政治运动也各不相同。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缅甸罗兴亚族问题熟悉亚洲新闻的人都知道,最近几年缅甸被曝光的罗兴亚族危机,这是由于缅甸政府对穆斯林罗兴亚族继续执行歧视的政策而引发的。

罗兴亚人的歧视和人权问题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而如今他们更是面临着文化、身份和土地等各方面的收割。

尽管罗兴亚人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他们仍然在通过和平方式争取民族权利。

二战后东南亚的分裂与统一思考

二战后东南亚的分裂与统一思考

二战后东南亚的分裂与统一思考二战后,东南亚地区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变革,许多国家的政治结构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这个时期里,东南亚的国家发生了分裂与统一的历程,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时时代背景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这一时期里的分裂与统一思考。

一、东南亚的分裂二战后,东南亚地区的许多殖民地国家实现了独立,它们分别成为独立国家,这是东南亚分裂的标志之一。

但是,在此同时,许多国家也面临着自身内部的分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体制的分裂东南亚地区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实行的是总统制,而泰国和马来西亚则是立宪君主制。

这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存在,为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分裂埋下了伏笔。

2.民族、宗教的分裂东南亚地区的众多国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和宗教。

这种民族和宗教的多样性,不仅加剧了各国内部的分裂,还为国际间的矛盾和分裂埋下了隐患。

3.经济的分裂东南亚地区的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当时国际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外部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这种经济的分裂,也为各国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二、东南亚的统一虽然东南亚地区存在着相对较多的分裂现象,但是,在某些方面上却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趋同性。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区合作的加强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例如,东盟已成为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其内部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合作不断加强。

此外,中国、日本等大国也在积极推动同该地区各国的合作。

2.文化交流的增多由于地缘位置的关系,东南亚地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相对较为密切。

近年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也在加强。

3.共同面临的问题东南亚地区各国之间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例如朝鲜半岛局势、南海争端、恐怖主义等。

这种共同面临的问题,也促使各国之间进行更多的合作和协商,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2024年度东南亚课件公开课

2024年度东南亚课件公开课

通过参与国际科技项目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东南亚国家不断 引进国际先进科技资源,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东南亚国家也注重向国际社会分享自身科技创新成果和经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共 同发展。
2024/3/23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3/23
27
基督教在菲律宾占据重要地位, 对菲律宾社会和文化产生显著影 响。
01
东南亚地区宗教信仰多样化,主 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印度教和原始宗教等。
02
03
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和文莱等国拥有众多信众,对 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 生深远影响。
04
2024/3/23
13
民族问题与宗教冲突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热带雨林、 珊瑚礁、矿产等。
东南亚气候多样,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 风气候为主。
2024/3/23
4
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
东南亚历史悠久,早 在公元初期就已有人 类住。
东南亚各国在宗教、 语言、艺术等方面具 有独特性和多样性。
2024/3/23
该地区文化多元,受 到中国、印度、伊斯 兰等多种文化影响。
14
04
东南亚旅游资源与开发
2024/3/23
15
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
自然景观
民俗风情
东南亚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如热带雨林、珊瑚礁、海滩等,这 些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
东南亚地区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各异 ,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 、民间艺术等。
文化遗产
东南亚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 ,如古老的寺庙、宫殿、城堡等,这 些文化遗产反映了东南亚地区的历史 和文化。

第十讲东南亚华人与政治PPT课件

第十讲东南亚华人与政治PPT课件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 不断改善,加上中国地位提高,华文的 实用价值重新显现,东南亚国家对华人 的限制有所放松,华人的处境得到不同 程度的改善。
马来西亚华人与政治
马来西亚总人口中马来人 61.5% ,华人 占 23.6% ,印度人占 7.1% 马来语为国 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
印尼的主公制(Cukong System)
苏哈托统治时期,印尼华人企业大多寻 求军政要人的保护与合作,从而在印尼 形成了特殊的“主公制”。主公 (cukong),源出华语,意为“主人” 或“老板”。在印尼,指在经济领域中 同印尼军政官员密切合作和牟取暴利的 华人(亦包括印尼原住民)大企业家、 大资本家和大商店主等。
1998年苏哈托政权垮台以后,特别是瓦希德总 统和梅加瓦蒂总统执政期间,印度尼西亚实行 民主改革政策,逐步废除排华或歧视华人政策, 如准许华人公开庆祝春节,规定春节为节假日, 准许中文报刊进口,准许出版华文报刊(在此 之前印尼只有一份官办的华文报纸《印度尼西 亚日报》),准许恢复华校和学习华文,不再 强迫改名换姓,恢复儒教(孔教)的合法地位 等等,使印尼华人社会享有20世纪60年代中期 以来从未有过的集会、结社和出版的民主和自 由。从强迫改名换姓,到准许华人继续沿用原 有的华文姓名,整整经历了30多个年头。
“出路”
2、天灾人祸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只好出洋躲避
3、殖民者在东南亚拓殖需要大量劳动力,对生活在困苦中的中国农民具 有很大的诱惑力
4、清朝政府在西方列强下被迫开放海禁,允许民众自由出入境。
华侨社会的形成及发展
随着中国人不断移居东南亚,在当地逐 渐形成了许多相对集中的华侨社区。唐 人街就是华侨社会的缩影。二战前,东 南亚华人社会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 是新客华人,即源源不断从中国来的移 民;二是土生华人,他们当中有许多是 混血儿。

东南亚的民族独立与发展

东南亚的民族独立与发展

东南亚的民族独立与发展东南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地区,历史上曾经受到殖民统治的束缚。

然而,在20世纪中叶,随着各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东南亚逐渐迈向了独立与发展的道路。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民族的独立斗争以及各国的发展实践,并分析其对整个地区的影响。

一、东南亚民族独立斗争1.1 越南的独立与统一越南民族曾经历了长期的殖民统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取得独立。

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争取独立的斗争,最终在1975年取得了南北越的统一。

1.2 印度尼西亚的民族独立印度尼西亚在1945年宣布独立,苏加诺成为首任总统。

虽然印度尼西亚在独立初期受到了殖民国家的干涉,但通过不懈努力,印度尼西亚逐渐确立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1.3 馬來西亞的成立马来西亚于1963年成立,是一个包括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多民族国家。

在独立与发展的过程中,马来西亚注重不同民族的和谐共存,通过实行宗教和文化多元,成功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社会。

二、东南亚的民族发展实践2.1 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新加坡自独立以来,通过建立强大的经济体系和发展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

新加坡的成功源于其政府的有效管治、教育与创新的重视以及国际化的战略定位。

2.2 泰国的农业繁荣泰国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其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泰国政府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农业改革和农村发展计划,推动农业现代化,使泰国农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3 菲律宾的海洋经济菲律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政府将海洋经济发展作为重点领域之一。

通过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并制定相关政策,菲律宾不仅增加了海洋产业的贡献度,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东南亚发展的影响3.1 区域间互惠合作东南亚各国在实现民族独立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密切的区域联系与互惠合作关系。

例如,东盟的建立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通过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实现了共同繁荣与稳定。

东南亚-民族2

东南亚-民族2

东南亚国家的民族问题———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为例东南亚是世界上典型的多民族地区,东南亚国家除泰国之外,均经历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由于殖民者对东南亚不同民族往往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再加上东南亚各国在争取民族国家独立的过程中曾受西方古典民族主义思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种语言”的影响, 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独立之后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因素,引发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民族矛盾和冲突,甚至产生民族分离意识。

作者认为,在多民族国家里,缩小不同民族的经济差异、消除民族歧视、允许多种宗教和多元文化并存,是促进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向。

引发东南亚国家民族问题的原因东南亚国家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与该地区近、现代历史和各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

(一)殖民历史对东南亚国家民族问题的影响自西方各国为追求财富和争霸世界而揭开地理大发现的序幕之后,东南亚各国的历史进程就与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场东、西方的正面碰撞深刻地影响到了东南亚各国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自16世纪起,先是葡萄牙与西班牙在东南亚一些地区进行殖民统治,随后荷兰、英国等西方殖民强国入侵东南亚。

它们除了掠夺东南亚地区的各种经济资源之外,也为该地区带来了西方的宗教、语言与社会文化习俗。

作为强势群体的西方殖民者,在其殖民地大力推行各自的文化,使西方文化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得到了广泛传播。

来自西方的文化要素与当地原生的传统和文化习俗相接触后,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涵化现象。

文化间的交流可以促进生产力较落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不幸的是,发生在西方殖民国家与东南亚殖民地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涵化,接触双方并非处于平等的地位,西方文化得以在东南亚大范围内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殖民国家强大的政治和军事优势,故在这种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和西方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充满了龃龉与冲突。

东南亚民粹主义的形态分析:躁动的民主

东南亚民粹主义的形态分析:躁动的民主

2017年第4期南洋问题研究No.42017(总第172期)SOUTHEASTASIANAFFAIRSGeneralSerialNo.172东南亚民粹主义的形态分析:躁动的民主林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ꎬ北京100872)㊀㊀㊀收稿日期:2017-07-28㊀㊀㊀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般项目(17ZT003)㊀㊀㊀作者简介:林红ꎬ女ꎬ广西桂平人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ꎬ法学博士ꎮ摘㊀要:东南亚国家从威权走向民主的政治发展之路曲折动荡ꎬ面临宪政民主㊁经济增长㊁分配公平㊁民族和解等诸多艰巨任务ꎬ这条路各国走得不尽相同ꎬ但是ꎬ一个大致相似的经历是ꎬ民粹主义是其间影响最为广泛和冲击最为强烈的政治考验ꎮ东南亚民粹主义涵盖了该地区普遍存在的各种大众政治现象及其背后的精英政治ꎬ它在民主的躁动中萌发ꎬ在精英的博弈中成型ꎬ展现出3个层面的形态ꎬ一是强调分配正义的福利导向ꎬ二是突显阶级政治的左翼色彩ꎬ三是基于政治竞争与生存安全的策略选择ꎮ相比于欧美和拉美ꎬ东南亚可谓民粹主义的新发地ꎬ有着丰富的本土体验与独特的区域特色ꎬ东南亚民粹主义的整体性视域有助于探索该地区的政治共性与民粹主义区域特质ꎮ关键词:民粹主义ꎻ分配正义ꎻ阶级政治ꎻ精英竞争中图分类号:D83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3 ̄9856(2017)04 ̄0001 ̄102016年以来ꎬ由于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特朗普当选等一系列事件的刺激ꎬ一波民粹主义浪潮突如其来ꎬ引发全球关注ꎬ美国与欧洲等后工业化国家的民粹主义现象迅速成为学界的重点研究对象ꎮ然而ꎬ在关于民粹主义的经验性研究中ꎬ除了欧美发达地区和民粹政治的盛产地拉美地区ꎬ还有一片有待开拓的区域ꎬ那里也涌现了独具特色的民粹主义 政治生态复杂多元㊁民主转型艰难迂回的东南亚地区ꎮ事实上ꎬ人们对于民粹主义在东南亚国家的出现并不陌生ꎬ泰国他信上台执政㊁印尼佐科参与竞选㊁缅甸民盟选举获胜等被认为是充满着民粹主义气息的事件ꎬ尤其是他信执政期间的泰国政治ꎬ因红衫军与黄衫军之间规模浩大的民众对抗ꎬ更成为发展中国家民粹主义运动的新代表ꎮ东南亚11国在民族㊁语言㊁宗教㊁政体㊁社会结构方面极具多样性ꎬ民主化程度各有不同ꎬ但是ꎬ这些国家在现代化路径和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有较大相似性ꎬ民粹主义生成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基本形态也较相近ꎬ存在着一种区别于欧美与拉美的㊁整体性的东南亚民粹主义ꎮ当前学界对泰国㊁缅甸等国的民粹主义运动已有较多关注ꎬ但是对东南亚民粹主义的总体态势尚缺乏研究ꎮ民粹主义作为比较政治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ꎬ它在东南亚政治分析中的应用ꎬ应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ꎬ既要关注各国具体的民粹主义运动ꎬ又要重视整体意义上的地区民粹主义ꎮ拉美各国㊁西1欧各国之间也有较大的政治㊁经济与文化差异ꎬ但并不妨碍人们在拉美民粹主义㊁西欧民粹主义的整体性视域里对地区政治共性㊁民粹主义区域特质进行深入的研究ꎮ因此ꎬ不管是否可以建构一个东南亚民粹主义的概念ꎬ应该看到ꎬ在东南亚各国政治转型的民主躁动之中ꎬ民粹主义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㊁此消彼涨的现象ꎬ值得我们在国别政治研究的基础上ꎬ对其基本形态进行整体的观察和判断ꎮ一㊁讨论框架:转型国家的政治发展与民粹主义民粹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性㊁世界性的现象ꎬ最初出现在俄㊁美及拉美诸国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ꎮ现代化对传统社会的改造ꎬ以经济市场化㊁文化多元化和政治民主化为核心ꎬ这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历史进程ꎬ民粹主义是其间难以避免的副产品ꎮ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认为ꎬ现代化指的是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社会变革ꎮ[1]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迁中ꎬ所谓的现代化发展与繁荣绝非毫无代价和轻易获得的ꎬ它在特定时期内很难惠及全体社会成员ꎬ 那些由于传统原因或制度原因没有直接享受现代化成果的社会团体或阶层并不认同现代化ꎬ他们可能因为不公正的社会分配而积累不满和愤恨 ꎬ[2]这些不满或愤恨在现代化过程中很难自行消除ꎮ中下层尤其是农民阶层通常是被剥夺最彻底㊁失去最多的人群ꎬ他们的不满与愤恨有可能会在某一天ꎬ借由某个特定事件的刺激或经由某位政治精英的蛊惑ꎬ以一种激进甚至极端的方式呈现出来ꎬ这种现象被人们解释为民粹主义现象ꎮ从经验来看ꎬ各地区的民粹主义运动无一例外地拥有一种相同的探索㊁寻找发展道路的意图ꎬ即在传统文化价值和现代化需求之间找到一条平衡之路ꎮ[3]客观地说ꎬ民粹主义并不是冲动的现代化与现代文明的反抗者ꎬ它内含一种寻找控制现代化进程的可能性的信念ꎬ它期待的是一种普惠于平民大众而非权贵精英专营的现代化ꎮ事实上ꎬ诸如现代化㊁发展中国家这类概念都是在发展主义㊁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中建构出来的ꎬ是以先发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为政治㊁经济和文化价值模板ꎬ而推演至非西方国家的结果ꎮ因此ꎬ现代化这一发展路径既包含传统与现代的内部冲突ꎬ也包含着西方与非西方的外部冲突ꎮ雷格斯(F.W.Riggs)比较客观地解释了现代化对一些非西方国家的冲击ꎬ他认为现代化是一个 较早开发 社会对一个 较晚开发 社会的冲击所产生的种种变迁的过程ꎬ 是指一种 历史相对性现象 ꎬ指一个社会或国家ꎬ自愿或不自愿地发生的一种 形变之链 的现象 ꎮ[4]对于中国来说ꎬ这种 形变 是被动的过程ꎬ早已书写进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经历中ꎻ对于东南亚的前殖民地国家与未被殖民的国家(泰国)来说ꎬ这个过程又何尝不是自愿与不自愿交织的复杂选择ꎮ在西方模式的示范下ꎬ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的目标被本国精英㊁西方学者解释为ꎬ走一条以选举政治㊁政党竞争为标志的宪政民主之路ꎬ但这条以西方为楷模的政治现代化之路在非西方国家走得非常艰难ꎬ以至于在西方早已进入后现代社会的今天ꎬ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虽在形式上有了西式的民主制度ꎬ但事实上仍未完成所谓政治现代化的转型ꎬ究其根源ꎬ与非西方国家本土的㊁传统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ꎬ以及西方模式难以调适有密切的关系ꎮ20世纪以来ꎬ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发展大致经历了效仿西方议会民主制时期㊁威权主义政治发展时期和政治转型时期ꎮ[5]之所以有如此反复迂回的政治历程ꎬ既是西方模式 水土不服 使然ꎬ更是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精英对西方民主不断反思㊁修正和再适应的结果ꎮ从最早的20世纪30年代的泰国ꎬ到最晚的2002年恢复独立的东帝汶ꎬ东南亚11国先后确立了总统共和制㊁议会共和制㊁君主立宪制和人民代表制等现代政治体制ꎬ开始了传统政治与现代政治或温和或激烈的对接历程ꎮ其间ꎬ在威权政府的主导下ꎬ东南亚实现了迅速的经济增长ꎬ开始孕育亨廷顿所寄望的 政治变迁的主要行动者 中产阶级ꎮ亨廷顿认为ꎬ20世纪80年代后东南亚国家政治变迁的推动者是那些 新出现的中产阶级知 2识分子ꎬ他们在经济迅速成长中长大成人ꎮ [6]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激荡下ꎬ大众民主观念不断强化ꎬ政治参与日益活跃ꎮ东南亚各国的威权政府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动荡㊁社会分裂和民族冲突ꎬ泰国㊁菲律宾㊁印尼㊁缅甸等国更是频繁发生群众政治运动㊁骚乱甚至暴乱ꎬ致使国家政治陷入了 民主-动乱-专制-再民主-再动乱-再专制 的怪圈ꎮ[7]在这些国家中ꎬ民主政治体制虽然建立ꎬ但政治活动的主体仍然是占有政治㊁经济和文化资源的传统利益集体和权贵阶层ꎬ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与政治地位严重失衡ꎬ制度内的民众政治参与空间极其狭小ꎮ在这种情形下ꎬ反体制㊁反精英的民粹主义运动便有了广阔的发展机会ꎬ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一样ꎬ民粹主义也成为了东南亚社会转型的 形变之链 中无法摆脱的一环ꎮ以西方的标准看来ꎬ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社会转型意味着一系列综合性国家建设任务ꎬ比如经济层面的持续增长㊁私有化与市场化ꎻ政治层面的宪政民主㊁竞争性选举ꎻ社会层面的开放㊁多元和宽容ꎮ20世纪末以来ꎬ东南亚国家中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被认为是较顺利地实现了 从监管式民主向协商式民主转移的国家 ꎬ印尼和柬埔寨 顺利实现从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过渡 ꎬ但仍缺乏足够的自由ꎮ[8]然而ꎬ在缅甸㊁泰国㊁菲律宾这样一些存在着民族冲突㊁宗教矛盾㊁军人干政㊁王室干政等特殊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国家ꎬ政治转型曲折漫长ꎬ普选制成为政治精英垄断权力的工具ꎬ民主政治异化为 富人的民主 ꎬ中下层民众或特定族群因分配不公和自主性被侵犯而充满怨恨ꎮ正如人们所知ꎬ民粹主义在一个政治自由有限㊁民主意识高涨而利益分配严重不公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ꎬ有着最适宜的生长土壤ꎬ而在一些形式上实现了民主选举的发展中国家ꎬ由于不成熟的政党竞争和传统政治的反击ꎬ民粹主义更容易发生ꎮ比如ꎬ泰国1997年宪法确定了民主选举的 一人一票 原则ꎬ这一原则的确立具有双重意义ꎮ一方面ꎬ它意味着泰国的政治制度现代化完成了关键性的程序和任务ꎻ另一方面ꎬ它将普通民众推到了政治前台ꎬ突显了民意对于政权合法性的至关重要性ꎬ打开了民粹主义的大门ꎮ从此ꎬ迎合和顺从大众意志变得极其重要ꎬ政治领导人意识到他们 有责任照顾好有产者和无产者㊁有工作者和无工作者ꎮ政客必须确保失业工人能获得新机会ꎬ否则就有可能失去选票ꎮ [9]最终ꎬ这一制度变迁带来了群情激昂的大众政治ꎬ泰国的选举政治最终演变成各党派竞争选票的民粹主义政治ꎮ二㊁福利导向:强调分配正义的东南亚民粹主义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建立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之上ꎮ在这个体系中ꎬ社会被有意识地分化为 人民 和 精英 两个对立的社会集团ꎮ民粹主义在政治生活中强调 人民意志 和 人民民主 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强调保障 人民利益 和追求分配正义ꎮ东南亚民粹主义的政治立场与其他地区的民粹主义一样ꎬ大体以底层政治㊁大众民主和大众动员为内容ꎻ而相对于这些政治性的㊁标签式的人民至上主义ꎬ东南亚民粹主义在经济生活中的态度更为突出ꎬ它高度强调福利分配的正义ꎬ是一种典型的福利民粹主义ꎮ这一特色与东南亚独特的社会经济形态有密切的关系ꎮ一般而言ꎬ在那些社会结构失衡㊁贫富对立严重的国家和地区ꎬ民粹主义在社会经济层面通常倾向于强调国家干预经济ꎬ重视再分配政策的政治㊁社会效益ꎬ主张增加民众收入和扩大社会福利的政策ꎮ众所周知ꎬ贫富的两极分化最容易引起社会阶层的对立而导致社会动荡ꎬ东南亚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非常大ꎬ基尼系数通常都在0.4以上ꎬ特别是泰国㊁菲律宾㊁马来西亚等国ꎮ泰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0.45左右ꎬ而马来西亚在1984-2009年间基本上处于0.48-0.46之间ꎬ[10]远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ꎮ同时ꎬ这一地区的分配不公不仅体现在不同社会阶层之中ꎬ也体现在不同区域㊁不同族群中ꎮ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为了集中优势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增长ꎬ大多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 结果导致地区不平衡发展 ꎬ越南的地区发展差异㊁泰国南部社会冲突问题㊁印尼和3缅甸等国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实质上都属于地区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ꎮ[11]匈牙利学者贝拉 格雷什科维奇在分析拉丁美洲民粹主义的时候认为ꎬ 许多拉丁美洲国家都有着非常严重的收入与财产不平等问题ꎮ收入的两极化可能会增大再分配的压力 ꎬ[12]这种情况在东南亚国家中也普遍存在ꎮ各国政府长期受到收入分配不平衡现象的困扰ꎬ旨在实现平等㊁公正的再分配政策在这些国家符合大众的期待ꎬ具有较高的合理性ꎮ从政策实践上看ꎬ持民粹主义立场的政治人物十分关注通过宏观政策来实现收入的再分配ꎬ他们 强调增长和收入的再分配ꎬ而不重视通货膨胀以及财政赤字的风险㊁外部的限制条件和参与经济活动的实体对扩张型非市场化政策的反应 ꎮ[13]就结果而言ꎬ民粹主义经济政策会立即带来短期的经济与政治上的好处ꎬ这些好处可以简单地以选票来换算和衡量ꎬ因为有组织的城市劳工和农民等中低收入群体即是民粹式再分配的主要受益者ꎮ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 斯科特认为ꎬ 在第三世界的资本主义转变时期ꎬ农民问题就是保障最低限度收入的问题 ꎬ[14]因此提高以农民为主体的中下层民众的收入与福利ꎬ使他们避免因为收入低于一定水平而陷入经济窘境和失去身份与地位ꎬ这是赢得中下层支持的最便捷策略ꎬ远胜于任何宏大㊁抽象的国家治理目标ꎮ泰国他信的民粹主义政策具有鲜明的草根性ꎬ其用以实现收入再分配的政策由两个具体部分构成:一是旨在切实改善农民群体生活水平的生活性补贴(如3年缓债㊁30泰铢治百病)ꎻ二是旨在提高农民群体生产能力的生产性扶持(如乡村基金㊁一村一特产)ꎮ客观地说ꎬ 他信经济 的民粹主义尝试中还夹杂着自由主义㊁发展主义的成分ꎬ如主张 瓦解农村地区的自然经济体系ꎬ推动商品经济发展ꎬ启动农村市场ꎬ将农民融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ꎬ从而在根本上弥合城乡裂痕ꎬ缓和经济发展失衡所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 ꎮ[15]但总体上来看ꎬ他信惠民政策中的民粹性质还是最为鲜明的ꎮ印尼的佐科政府也关注社会福利ꎬ主张经济上的平均主义与国家主义ꎮ2015年ꎬ佐科不顾国会的反对ꎬ宣布了一项增加国内医疗㊁卫生㊁健康与教育投入的惠民计划ꎮ为了筹集该项目的启动资金ꎬ佐科削减了政府机构的燃料补贴ꎬ甚至关闭了一些被视为腐败温床的国有石油公司ꎮ[16]佐科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强调ꎬ使得他的执政披上了较鲜明的民粹主义色彩ꎮ在东南亚地区ꎬ由于现代民主㊁政党选举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ꎬ传统政治力量仍然强势ꎬ各派政治精英对体制内㊁宪政框架下的政党竞争还十分生疏和不信任ꎮ相反ꎬ他们相信扩大民众福利㊁刺激增长和保障就业可以换来最直接的民众支持ꎬ获得最牢固的执政合法性ꎮ三㊁左翼色彩:突显阶级政治的东南亚民粹主义历史上的民粹主义始终存在极化现象ꎬ比如早期的俄美与拉美的民粹主义都具有突出的阶级政治色彩ꎬ强调中下层大众反抗上层的政治经济精英ꎬ这种大致可称之为左翼激进民粹主义ꎮ而21世纪的欧美民粹主义则因全球化带来的移民潮与外来文化的冲击ꎬ表现出右翼保守主义倾向ꎬ甚至极右翼的种族民粹主义ꎮ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ꎬ 政治的中心一方面是对公平以及可接受的生活水平的关切ꎬ另一方面是对国家㊁民族和种族认同的关切 ꎮ[17]这两方面中的任何一方一旦缺失ꎬ都可能催生民粹主义ꎬ前者的缺失与左翼的㊁激进的阶级政治有关ꎬ后者的缺失与右翼的㊁保守的族群政治有关ꎮ东南亚国家在治理层面同时面对这两方面的考验ꎬ但民粹主义的形态却有不同于西方的特色ꎮ一方面ꎬ政府对 公平与可接受的生活水平 的关注不足ꎬ造成了东南亚以阶级政治为底色的民粹主义ꎮ如前述所论ꎬ东南亚民粹主义注重分配正义的实现ꎬ而经济利益分配不公恰是导致阶级冲突的关键因素ꎮ东南亚民粹主义的频发与国家对公平正义的关注不足有关ꎬ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结构性因素ꎮ东南亚转型社会的 主要矛盾集中于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ꎬ集中于以经济议题为核心的 4贫富之争问题 ꎬ因此ꎬ东南亚民粹主义从意识形态光谱上来看ꎬ基本上仍然属于左翼阶级政治范畴ꎬ它的社会基础以贫穷㊁无权的中下层民众为主ꎮ[18]美国政治学家莱格特将经济不安全与激进主义联系了起来ꎬ认为 在世界各地ꎬ易于遭受收入巨大波动之苦的职业团体ꎬ按照惯例一直把自己的生计寄托于左派政党 ꎮ[19]莱格特所指的职业团体是工人阶级ꎬ但在泰国ꎬ遭受收入巨大波动之苦的职业团体则是农民阶级ꎮ尽管ꎬ他信系的泰爱泰党㊁人民力量党是否是严格意义的左派政党还需要讨论ꎬ但很明显他信的政党确实将农民等中下层民众视为自己的社会基础ꎬ他信在选举中对农民做出了承诺ꎬ并在上台后开始履行ꎮ他信执政期间ꎬ以农民阶层为一方ꎬ以中产阶级及地方世袭领主为另一方的剧烈冲突ꎬ已演变为一种具有明显激进性质的民粹主义运动ꎮ农民㊁城市贫民等草根阶层在运动中持强烈的反独裁㊁反威权㊁反权贵精英的政治立场ꎮ显然 这一运动正是民主化转型过程中阶级矛盾㊁社会冲突的集中体现 ꎮ[20]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从上世纪70年代的泰国政治发展历史中ꎬ就已捕捉到了这种左翼政治的气息ꎮ他认为70年代的泰国是个极其自由和激动人心的国家ꎬ到处是学生示威㊁工人罢工㊁农民动员和尖锐的政治辩论ꎮ1975年春ꎬ泰国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自由选举ꎬ空前绝后地将大批左翼人士选入议会ꎮ[21]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ꎬ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迫切需要ꎬ新阶层与旧阶层之间㊁既得利益集团和新生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十分激烈ꎬ阶级矛盾一触即发ꎬ民粹主义自然带有某种鲜明的阶级政治色彩ꎮ另一方面ꎬ政府对 国家㊁民族与种族认同 问题的处理ꎬ对于东南亚民粹主义的萌发影响较弱ꎮ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国家建构启程较晚ꎬ基本上是上个世纪中叶殖民历史终结后才逐渐开始ꎮ在这个过程中ꎬ传统文化在认同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整合作用ꎮ学者龚浩群认为ꎬ 佛教和国王被证明是泰国现代国家认同中最重要的象征符号 ꎮ[22]认同问题在东南亚并不是导致民粹主义的关键因素ꎬ东南亚民粹主义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是阶级性诉求而非民族性诉求ꎬ其依据如下ꎮ其一ꎬ尽管东南亚各国存在着悠久的主体民族与边缘民族㊁佛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社会㊁宗教与文化矛盾ꎬ民族和解问题十分棘手ꎬ但是这些民族矛盾是发生于民族国家范畴内的内源性矛盾ꎬ不同于因文化差异㊁外来移民的输入而引发的外源性民族矛盾ꎮ具体而言ꎬ东南亚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地区ꎬ各国的民族构成相当复杂ꎬ民族矛盾从来没有被彻底平息过ꎬ这有少数族群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边缘化的原因ꎬ也是在全球化㊁一体化压力下ꎬ少数族群保护自身文化价值的意识使然ꎮ[23]但是ꎬ这些矛盾都发生于具有 共存 共生 关系的主体民族内部或主体民族与边缘民族之间ꎬ更接近于一种具有经济意义的社会性诉求ꎬ并且在民粹精英的政治操作中常常被转化为阶级㊁阶层矛盾或者地区差异矛盾ꎮ其二ꎬ全球化给东南亚带来的经济发展远大于文化冲突ꎬ与欧美相比ꎬ反全球化意识在东南亚并不突出ꎮ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 吉登斯认为ꎬ左派与右派以前主要在政治和阶级不平等上发生分歧ꎬ而在全球化时代ꎬ欧美的情况是 对于移民问题和文化差异问题的态度在选举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比以往的阶级分歧更加重要 ꎮ[24]事实表明ꎬ欧美发达国家的传统价值与文化受到全球化的极大冲击ꎬ右翼保守的民族民粹主义要比左翼激进的阶级民粹主义要激烈得多ꎮ但是ꎬ东南亚地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地之一ꎬ它的经济成长和巨大市场的形成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的ꎬ与西方的境况不同ꎮ东南亚并不是外来移民的主要输入地ꎬ没有受到移民问题和文化差异问题的重大冲击ꎬ反全球化㊁排外㊁种族主义的右翼民粹主义并未成气候ꎬ相反ꎬ左翼的㊁激进的㊁以阶级政治为内容的民粹主义更为普遍ꎮ其三ꎬ东南亚国家内部的民族分离势力更关注经济利益与权力分配ꎬ民族矛盾与阶级冲突有较大重合ꎮ东南亚的民族关系中存在着较严重的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的歧视ꎬ少数民族因此发动了以争夺文化自决权为主的民族抗争ꎮ但正如塔林所说ꎬ在东南亚ꎬ 在少数民族比主体民族贫困的国家ꎬ很少为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而采取行动ꎮ在大多数情况下ꎬ他们并不是受到故意的歧视ꎬ而5仅仅是在发展进程中被忽略了ꎮ [25]发展进程中被忽略意味着经济上没有得到照顾ꎬ意味着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ꎬ但是东南亚许多民族分离势力并非要真正获得独立ꎬ只是因为 他们享受不到与其他民族同等的权利和地位ꎬ因而提出独立的口号ꎬ以取得本族应有的利益 ꎮ[26]事实表明ꎬ在东南亚的民族分离运动中ꎬ独立有可能被作为少数族群与政府谈判的筹码ꎬ例如在泰南的穆斯林ꎮ因此ꎬ 并不是族群认同导致族群矛盾的激化并发展为冲突ꎬ而是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以及不公平的社会经济分配才迫使人们强化族群体意识并由此而相互竞争ꎮ [27]从结果来看ꎬ东南亚复杂难解的民族矛盾没有发展出某种保守的㊁排外的民族民粹主义ꎬ各族群之间虽然存在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差异ꎬ但本质上还是民族国家内部争夺民族平等权㊁民族自主权的问题ꎮ这些问题起源于经济社会层面的资源分配不公㊁区域发展不平衡ꎬ 全球化时代东南亚的贫困与反叛的关联ꎬ主要表现为围绕文化自主权的民族抗争 ꎮ[28]相对而言ꎬ东南亚民粹主义内含的阶级性成分要比民族性成分更为突出ꎬ接近于一种具有阶级政治色彩的左翼民粹主义ꎮ四㊁策略选择:基于政治竞争与生存安全的东南亚民粹主义民粹主义有着与众不同的内在价值ꎬ即对人民力量㊁智慧与美德的崇尚和对精英政治㊁代议民主的反感ꎬ但是民粹主义毕竟衍生于现代政治的民主规则之中ꎬ身处于宪政民主㊁政党选举等元素构成的制度环境下ꎬ从而表现出某种工具性㊁策略性的特点ꎮ欧美的经验表明ꎬ民粹主义的工具意义某种程度上正在超越它的价值意义ꎬ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政治策略性ꎮ对于政治精英(尤其是在野精英㊁少数派精英)而言ꎬ民粹化的政治能提供体制外的有效途径ꎬ通过与民众直接而广泛的联络ꎬ获得合法性支持ꎬ在权力竞争中胜出ꎬ因此现代民粹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建立在民意政治基础上的精英竞争策略ꎮ东南亚民粹主义的政治策略性特征同样非常突出ꎬ其特点在于ꎬ民粹主义不仅是各派政治精英的政治策略ꎬ同样是所谓 非理性 的中下层民众维持自身利益的政治策略ꎮ从精英政治的角度来看ꎬ民粹主义是在野精英㊁反对派获取权力的重要工具ꎮ东南亚宪政历史比较短ꎬ民粹主义盛行的国家通常是政党政治㊁选举竞争等现代政治模式刚刚形成的国家ꎬ政治制度化程度较低ꎬ体制外政治活动(如罢工㊁示威和民众运动)的正当性很高ꎮ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ꎬ但因人口结构(农民为主体)㊁文化结构(庇护传统㊁佛教传统)相似ꎬ再加上民主自由观念和竞争性选举的共同刺激ꎬ民众表现出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ꎬ这种现象对于在野精英㊁反对派精英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ꎮ菲律宾的科拉松 阿基诺㊁泰国的他信系精英㊁缅甸的昂山素季㊁印尼的佐科㊁普拉博沃等都运用过民粹动员工具ꎬ这些领导人善于倾听㊁精于演讲ꎬ主动亲近民众ꎬ体察民意ꎬ深得民众欢迎ꎮ他们利用制度外的渠道去竞争政治权力ꎬ不管他们上台后是否确实践行对民众的承诺和继续扩大民众政治参与ꎬ占人口多数的中下层民众的支持是他们战胜对手的保障ꎮ亨廷顿认为ꎬ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ꎬ 只有政治领袖愿意冒民主的风险时ꎬ民主才有可能现出 ꎬ[29]这种冒险的结果很可能只是大众民主或强人政治ꎬ而非自由民主ꎮ2015年缅甸大选前夕ꎬ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公开表示ꎬ如果她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胜ꎬ那她将 高于总统 ꎬ绕过因有英籍子女而被宪法否定竞选总统的限制ꎮ[30]这种超越既有体制的个人权威具有明显的克里斯玛型政治色彩ꎮ他信㊁昂山素季堪称东南亚地区最具魅力㊁领袖吸引力的政治人物ꎬ红衫军对他信的崇拜ꎬ昂山不是总统却胜似总统的个人权威都证明了这点ꎮ随着选举竞争的激烈化和官僚政体的衰落ꎬ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参与已经发展成为各种群体(包括银行家㊁工业家㊁商人㊁地方精英与乡村大众)进行 利益分配的游戏 ꎬ[31]政党在这场游戏中扮演了别有用心的组织者的角色ꎮ他信执政期间曾发动了一场打击权势大佬的行动ꎬ公开宣布的行动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ꎬ发展民生ꎬ但其真正意图是削弱政治掮客或媒介的势力ꎬ实现泰爱泰党 6。

浅析东南亚国家对民族分离主义的处理模式及原因——以印尼巴布亚和泰国南部为例

浅析东南亚国家对民族分离主义的处理模式及原因——以印尼巴布亚和泰国南部为例

浅析东南亚国家对民族分离主义的处理模式及原因——以印
尼巴布亚和泰国南部为例
成晓叶;王英
【期刊名称】《东南亚之窗》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二战结束之后,尤其是苏东剧变引起了民族分离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这其中也包括我国的近邻东南亚地区。

长期以来,印尼北部以及泰国南部等地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破坏国家和地区的宁静,而这些国家政府在处理其国内分离主义势力过程中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就必须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一方面,我们必须紧密关注周边的动态;而另一方面,从周边国家的处理模式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更有效地打击我国国内的“三股势力”。

本文重点介绍印尼和泰国在打击民族分离主义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及经验、教训。

【总页数】7页(P30-36)
【作者】成晓叶;王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62
【相关文献】
1.浅析泰国南部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演变及其特点 [J], 龚益波;
2.浅析泰国对南部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之应对 [J], 龚益波
3.浅析东南亚国家民间舞蹈的比较研究和价值体现——以印尼爪哇舞与泰国南旺舞为例 [J], 尹佳鸽
4.印尼巴布亚新生代岩浆活动对斑岩型铜金成矿的控制:以Grasberg斑岩型铜金矿床为例 [J], 亓华胜;杨晓勇
5.论西巴布亚难民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流动的原因、特征与影响 [J], 罗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东南亚国家对民族分离主义的处理模式及原因发表于《东南亚之窗》

浅析东南亚国家对民族分离主义的处理模式及原因发表于《东南亚之窗》

浅析东南亚国家对民族分离主义的处理模式及原因——以印尼巴布亚和泰国南部为例成晓叶王英摘要:二战结束之后,尤其是苏东剧变引起了民族分离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这其中也包括我国的近邻东南亚地区。

长期以来,印尼北部以及泰国南部等地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破坏国家和地区的宁静,而这些国家政府在处理其国内分离主义势力过程中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就必须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一方面,我们必须紧密关注周边的动态;而另一方面,从周边国家的处理模式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更有效地打击我国国内的“三股势力”。

本文重点介绍印尼和泰国在打击民族分离主义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及经验、教训。

关键词:民族分离主义;东南亚;经验;教训;他信政府对民族分离主义的处理(2001-2006)在2001年和2006年泰国前总理他信执政期间,泰国民族分离主义势头高涨,他信在处理民族分离主义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他采用的应对民族分离主义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未能有效遏制上升势头,反而导致了泰国的民族分离主义的进一步反弹,最终导致了马来穆斯林和泰国政府之间的仇恨进一步加剧。

他信政府出现的第一个失误在于错误地判断了民族分离主义的发展形势。

由于低估了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他下令解散曾经维持该地区和平长达十年之久的一支准军事安全力量。

在2002年,他信废除了南部边境省份行政中心(Southern Border Provinces Administration Center 以下简称SBPAC)以及平民军事警察特遣部队(Civilian-Military-Police Taskforce 43 简称CMP-43)。

SBPAC和CMP-43是建立于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是泰国政府最为成功的一个反暴乱反分裂的准军事组织。

2001-2002年,此起彼伏的枪击和爆炸事件标志着泰国民族分离主义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而他信政府简单地认为这一系列的暴力活动只是帮派之间相互争夺土地的内讧。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

二、全球民族分离主义状况
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新一轮民族主义 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 与一战、二战结束后形成的两次浪潮不同,民族分离主义 成为此次浪潮的一个主要特征; 许多原本在一个国家内和睦相处的民族,竞相提出了分离 主张; 民族矛盾较深、曾爆发过民族冲突国家的民族,如菲律宾 的摩洛人、印度的锡克人以及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库 尔德人、俄罗斯的车臣人等,民族分离主义活动明显活跃; 后冷战时期,多年平静的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如英国的北 爱尔兰和苏格兰、法国的科西嘉、西班牙的巴斯克及加拿 大的魁北克,民族分离主义问题也开始升温。
二、全球民族分离主义状况
对多民族国家而言, 在民族问题上最突出和棘手的 问题就是民族分离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一般并不 以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 发展水平为转移。 它是受多因素影响,聚集和生活在特定地域上的 民族想要从现存的主权国家中分离出一部分领土 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自治主权、或并入他国。
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在东南亚其他国家民族问题逐步得到缓解的同时, 印尼国 内的形势却有日益恶化的趋势; 尤其是经济危机诱发了国内的其他社会问题,国内的民主 运动、政治斗争、种族矛盾、教派纷争、地区主义等问题 搀杂在一起, 使原本就混乱、脆弱的印尼政治、经济更是 雪上加霜;
亚齐的地区分离主义也在经济危机之后迅速复苏,并与印 尼政府展开了近十年的武装对抗,直到2008年达成停火。 除此之外,以下高棉民族解放阵线为代表的越南下高棉民 族主义者自90年代以来的活动日趋活跃,其目的是将九龙 江平原地区从越南分离,成立下高棉人自己的主权国家。
三、当代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的阶段
战后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运动主要是多民族国家内部的 非主体民族谋求自治或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的活动。从其 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二战结束到60 年代初,民族分离运动初现端倪;主要表现 为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分离意识加强; 20 世纪60 年代初—70 年代末。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大都 处于军人专制政府集权统治时期,民族矛盾极端尖锐,民 族分离运动迅猛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缅甸、泰国、菲律宾的民族矛盾相 对缓解,民族分离运动逐渐走向低潮时期,但局部地区的 民族分离武装仍然坚持与政府对抗,有些地方则开始与恐 怖主义势力结合,严重危害地区和平与发展。

东南亚国家的民族问题

东南亚国家的民族问题

东南亚国家的民族问题关键词:东南亚民族关系民族问题摘要:东南亚是世界上典型的多民族地区,东南亚国家除泰国之外,均经历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由于殖民者对东南亚不同民族往往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再加上东南亚各国在争取民族国家独立的过程中曾受西方古典民族主义思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种语言”的影响,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独立之后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因素,引发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民族矛盾和冲突,甚至产生民族分离意识。

在多民族国家里,缩小不同民族的经济差异、消除民族歧视、允许多种宗教和多元文化并存,是促进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向。

东南亚(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

该地区仅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才正式成立),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给我们第一印象似乎是整个世界的冰山一角,那么的不起眼。

但是东南亚的民族风俗,政治却是“五彩缤纷”。

民族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群体关系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

东南亚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地区。

东南亚各国全都是多民族国家,其中拥有100个以上民族的有印尼,90多个民族的有菲律宾,50多个民族的有越南,30多个民族的有缅甸。

就民族构成来看,东南亚国家大致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存在着单一型的主体民族,即拥有一个占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如越南(越族占89%)、柬埔寨(高棉族占80%)、新加坡(华族占75.9%)等。

二是存在着复合型的主体民族,即由两个较大的民族共同构成主体民族,但没有一个民族的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半数。

如菲律宾,比萨扬人和他加禄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2%和24%,二者共同构成主体民族。

三是存在着一个人口优势不大的主体(主要)民族,同时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其总数与主体(主要)民族相差不大,甚至超过主体(主要)民族。

越南的下高棉民族分离主义问题

越南的下高棉民族分离主义问题

越南的下⾼棉民族分离主义问题2019-09-20内容提要下⾼棉⼈是今越南九龙江平原地区(历史上为“下柬埔寨”地区)的⼟著。

下⾼棉⼈与越南主体民族越⼈(京⼈)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及现实⽭盾,在世界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影响和外部敌对势⼒的煽动下,演变成下⾼棉⼈要求成⽴的“下⾼棉国家”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对越南的社会、及对外关系产⽣了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越南下⾼棉⼈民族分离主义⾼棉⼈是越南与柬埔寨之间的跨界民族。

从17世纪初开始,越南封建王朝逐步侵占了柬埔寨南部湄公河三⾓洲的⼤部分领⼟(占整个三⾓洲⾯积的4/5,约为4万平⽅公⾥)。

相对于柬埔寨东、西、北三⾯的⾼原和⼭地地形来说,该地区因地势较低⽽被称为“下柬埔寨” (KampuchiaKrom)地区,那⾥的⼟著⾼棉⼈亦被称为“下⾼棉⼈”(Khmer Krom)。

法国殖民者⼊侵印⽀半岛时(1859年),把下柬埔寨地区称为“交趾⽀那”。

在法国殖民期间,交趾⽀那地区被正式划⼊越南版图,成为今天越南南部的九龙江平原地区,那⾥的⾼棉⼈由此成为越南的⼀个少数民族。

20世纪的越南,战⽕连绵、政局动荡,迫使⼀部分越南的⾼棉⼈离开故⼟,移民到世界各地。

这些⾼棉⼈对越南政府持仇视态度,拒绝承认越南为其祖国,⽽是⾃称为“下⾼棉⼈”。

近年来,在西⽅敌对势⼒的⽀持下,移民到国外的下⾼棉⼈成⽴了⼀些民族组织,提出了建⽴的“下⾼棉国家”的分离要求,并加紧对越南九龙江平原下⾼棉⼈聚居区进⾏渗透和舆论宣传,在越南国内外掀起了⼀场下⾼棉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对越南的国家安全及对外关系产⽣了严重的影响。

⼀、下⾼棉⼈的分布、主要组织及其活动(⼀)下⾼棉⼈的分布20世纪如年代以前,越南先后经历了第⼆次世界⼤战、抗法战争、抗美战争和侵柬战争,其社会政局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部分下⾼棉⼈因战争或因素被迫逃离越南,流散到其他国家。

据“美国之⾳”1999年12⽉3⽇报道,截⾄1994年,全世界共有824万下⾼棉⼈。

东南亚的国际移民与民族问题

东南亚的国际移民与民族问题

东南亚的国际移民与民族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经济的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国际移民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一现象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东南亚地区的民族问题密切相关。

1. 东南亚的国际移民现状东南亚地区是国际移民流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包括获得永久居民身份的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两种形式。

主要的移民来源国包括中国、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等国家。

2. 东南亚国际移民与国家安全东南亚地区的国际移民对国家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随着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的增多,东南亚国家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安全威胁。

非法移民和走私活动也成为了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3. 东南亚的移民与就业东南亚的国际移民与就业密切相关。

移民往往从事一些低端工作,如建筑工人、清洁工、服务员等。

他们往往可以承受低薪工作,这也给东南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方案。

4. 东南亚的移民与社会稳定东南亚地区的民族问题非常复杂,不同民族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

国际移民的到来,使得民族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也会加剧本已存在的民族问题。

5. 东南亚的移民政策东南亚地区的国际移民政策各不相同。

有些国家采取的是开放政策,鼓励更多的移民到来,以缓解劳动力短缺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有些国家则采取的是保守政策,限制移民到来,并且严格要求移民的身份及其合法性。

总的来说,东南亚的国际移民与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学者、专家等多方面的合作与研究。

只有加强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民族和谐稳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